氚广州音怎么读:红歌的政治美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5:40:02
集体意志的表现

    红歌,以前叫——革命歌曲,无产阶级大众歌曲,健康文艺歌曲,一般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迄今,具有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歌曲。

    红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阶级性、政治性,正是红歌之红,是红歌的灵魂所在。在它产生的年代,这政治性表达出来就是,立场正确,态度鲜明,服务于人民大众,具有深厚的阶级感情。

    红歌服务于政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份关于革命文艺的纲领性文件,提出“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成为文艺界长期以来的指导思想。在这篇重要文论里,毛泽东明确说,“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

    红歌是一种集体意志的表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以达成某种集体的事业,是它独特的政治美学。

    红歌曾经达到的深度,是政党、文艺工作者及工农大众对使命的共认。在集体的事业中,只有融入集体,成为集体的一员,成为共同事业的一分子,成为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个人才是有意义的。个人的生命价值,取决于集体的价值。这种政治美学,演绎到极致,就是纯而又纯的革命成了唯一目的,集体的事业成了人的唯一属性,集体的价值成了人的唯一价值。

    “唯物主义者并不反对一般的功利主义”

    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中宣部等十部委曾推荐“爱国歌曲大家唱100首”,现被通称为“红歌100首”。这些歌曲的创作和流行年代,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到2009年建国60周年庆典之际结束,涵盖了差不多四分之三个世纪。

    1999年之前的歌曲,大都有比较强的政治背景,一些歌曲甚至直接是因事而生,因某种形势需要而生。如《保卫黄河》、《游击队歌》是抗战歌曲,《南泥湾》是歌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赞歌,《春天的故事》描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巡故事。

    2000年代的歌曲,甚至也包括一些80、90年代的歌曲,虽然也多有特殊的创作事由、政治背景,但其政治意义比较模糊,有时是概念宽泛的拥军、爱党、爱国歌曲,有时甚至背景语义复杂,与红歌指向的红色语义并不一致。

    红歌与普通流行歌相区别的最根本特色,乃在于它是一种服务政治的歌曲;服务政治,是其旗帜、歌魂、时代性、歌曲的意义所在。在红歌的政治美学里,毛泽东曾论述得旗帜鲜明:“我们的这种态度是不是功利主义的?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红歌的创作者,大多秉承了这种革命的信仰、革命文艺的理念。

    红歌也在起变化

    红歌及其政治美学,在1980年以前,是中国文艺思想的主流,绵延达半个世纪。

    改革开放之后,一统化的思想格局渐渐成为过去,以集体事业建构起的价值体系,容纳进异质,出现另外的眼光。

    首先是“幸福生活类”歌曲的出现,这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潮流,如《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就是潮流中的一朵浪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虽然继续在抒发“长征路上”战斗、为祖国贡献力量的豪情,但歌唱的却并不全然是集体的事业,而将憧憬挥洒于生活,将愿景设定为“生活充满阳光”。仍然以我们为主语,仍然是集体事业的赞歌,但与集体事业的纯净的价值体系已有所不同。

    红歌及其政治美学在悄无声息地演化。表面看起来,它是在《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一类的歌曲中,被一波一波不断演进的歌曲潮流改变了颜色,不断被更改;实际上,歌曲只是事物的表象,真正变化的是人心,红歌及其政治美学的式微,发生在早已发生的人心的变化上。

    红歌及其政治美学,退潮的速度非常之快。仅仅五年之短,它原有的内核已经大变。

    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巨变之大、巨变之快、巨变之多,使人们很少反省追问:曾经的时代主流,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将亿万人民凝聚在一起的时代精神,何以一下子就不见了呢?

    在政治目的、社会目标全面转向经济的方向之时,价值体系也在位移,物质生活的意义和私利,登上了台面;共认的集体的事业,未来理想社会的目标,逐渐变得模糊;统一的集体主义的价值体系,便在这个过程中离散、淡出。

    凝聚人心:老红歌遇到新问题

    2010年代,个人思想纷杂,价值极为多元。个人主义、价值多元的世界,与红歌及其政治美学的世界,完全是两个世界。

    眼前这个价值多元的世界,给人们带来的并不全然是欢乐、自由、活跃、丰富,它也同时在展露令人忧心的面相。人心的离散,道德的失范,精神的寡薄,拜金的疯狂,使社会肌体不断遭到侵蚀、毁坏。

    当前的中国,特别需要两个东西:凝聚人心,道德立范。

    红歌及其政治美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被重新提起、关注、讨论。

    凝聚人心,道德立范,面对的却是最深层的问题。歌曲能够凝聚人心,但能够凝聚人心的歌曲,从来有一些基本条件,那是一个群体、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精神。今天,在凝聚人心的道路上,这样的问题会被时时追问:我们共同的目标有吗,是什么?准备要追求的、人所共认的价值观是什么?集体的事业何在、使命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