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洋溴化锂机组:修个虚拟坟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6:11:12
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法国人马贤利(Jacques Mechelany)曾经是位志存高远的银行家,他在死亡和人类遗产方面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原因之一是他乘坐飞机极其频繁,以至于他忍不住会定期更新遗嘱。另一个原因是,他在几年前继承了几本感人至深的相册。相册里是他祖先的照片,最老的照片可追溯到1870年。可他沮丧地发现,要找到这些祖先的个人详细资料难比登天。

9月份,马贤利上演了一个惊人之举。他利用从私人投资者那里筹得的资金和从帕洛阿尔托(Palo Alto)青年才俊那里获得的技术,推出了一家名为“I-Tomb”的网站,号称是全球第一个虚拟公墓。目前,只要支付50美元的年费——你也可以一下子预交20年——任何人都可为一位去世的人建造一座在线“坟墓”,并可用虚拟的鲜花、诗词、祭品或视频来装点这座坟墓。

或者,如果你更愿意在自己健在时就料理自己的后事(并且/或者担心别人可能会对你的“坟墓”动什么手脚),你也可以在自己去世之前就给自己建立一个虚拟的悼念场所。当你离开人世后,这项服务可发布你提供的复杂指示、信息或视频,确保你的坟墓按你本人设想的样子建立。

9月份,马贤利在美国创立名叫I-Postmortem(这名字可不是我编造出来的)的公司时,为了解释自己的初衷发布了一份新闻稿。该新闻稿庄重地宣称:“世界人口已从1900年的16亿增至2011年的70亿,今年将有5400万人告别人世。”或者正如马贤利所解释的那样:“我们公司的宗旨是,让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以数字化的方式留下一份遗产。”

说实在的,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一计划时,内心深处并不怎么赞同。作为在20世纪英国文化熏陶下长大的一代人,我更倾向于认为,死亡最好是用实实在在、持续长久的东西来纪念。我喜欢墓碑,因为它们看起来自然、结实、亘古不变,而且(通常)与某个教堂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互联网就让人感觉不牢靠、跟风,而且容易遭到破坏。互联网是我买东西、发邮件和看新闻的地方,我自然不会选择在这上面寄托哀思或保永久存记忆。

然而,我的这种本能反应无疑既是源自理性思考,又是源自文化偏见。墓碑可以被移位、表面会破损、会遭到毁坏,或者干脆无人理睬。纸质的遗嘱和相册也是同样的道理。此外,尽管我本人不是什么真正的“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但互联网已在改变我们的死亡仪式却是板上钉钉的现实——对在那些在互联网陪伴下长大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比如,人们会在某人去世后把他的Facebook页面变成凭吊页面,这在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某些人去世后,其生前选定的互联网服务会向其亲属发松电子邮件通知,或者刊登去世公告。若回到短短几年之前,人们可能会觉得这种做法很俗气;如今,人们基本上已经觉得这么做是很自然的。

此事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人类学中有一条不言而喻的道理,即所有文化都认为自己的殡葬仪式是“天经地义”和“理所当然”的。现实生活中,由于文化和时代的不同,殡葬仪式也迥然不同。想要证据?只需看看英国《金融时报》投稿人莎拉?默里(Sarah Murray)新出版的、精彩的《告别人世》(Making an Exit)一书。她父亲去世后,她曾外出旅行一年,观看了世界各地的殡葬仪式。那本书描述了数量惊人的殡葬仪式。有些地区,葬礼上哭声震天;也有些地区,葬礼上几乎寂静无声。有些社会制作飞机形状的棺材,杀猪,建造由骨头构成的寺院,向正在腐烂的尸体行注目礼,或者烧掉纸糊的手机;也有些社会(比如西方国家)以一种准工业化的流程进行火葬,让死者的遗体化于无形。唯一的共同点是,死亡是件非常情绪化的事——但所有文化都认为自己的葬礼是“正常的”。

吉莲?邰蒂上一篇文章:

金价背后有阴谋? 2011-10-31
本文涉及话题:虚拟坟墓 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