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信用承诺制度:清官难道一定是好官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4:20:58

清官难道一定是好官吗?

90年代以降,举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内到党外,腐败现象越演演烈。国人除了痛恨官场腐败,更多的是期盼清官出现!

何谓清官?就是指清正廉明、六亲不认的官员。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这种清官在官场中实际是很少的,只是老百姓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清官所对应的官是贪官。腐败的发生,贪官的出现,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的发生,有着复杂的深层原因:首先是国情、体制、官场文化与规则(即:“气候、土壤、环境”)等多因素。其次,贪欲是动物的自然属性。有谁不爱财?“人类社会没有不想贪的人,只有不敢贪或想贪而贪不到的人。”

贪官虽然很可恶,但是从某个角度而言,清官也未必就是好官。何以见得?大家不妨来分析一下:

任何人去做官,表明对官场文化与规则的认同。几千年来,官场的文化就是“迎来送往、请客送礼”的文化。我们现在老百姓讲的“走后门”,与及“千里做官只图钱”,就是在封建社会形成的。在这种文化背景与规则下,如果有人想做个清正廉明的官,那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其困难在于:对上司而言,清官不请客送礼,他认为你不懂事。一个不懂得人情事故的人,那将是难以提拔,甚至是官位不保。对下属而言,清官不接受请客送礼,那将是人为的制造隔阂,这种不近人情的表现,清官与下属之间就只有官与官的关系,而没有人与人的关系。

清官的为官之道,人生观、价值观,意味着上司、下属也必须是清官。否则,难以接受!然而,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同的。你做清官不要钱,并不代表上司、下属不要钱。于是官场的生物链条:“彼此之间相互依存、荣辱与共的规则被破坏了”。“你挡了别人的财路,别人势必断了你的生路!”

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清官就是官场文化与规则的破坏者。请问:清官岂能久乎?现举一个经典案例来说明:

明朝的海瑞,是出名的清官。不送礼也不收礼,每天下班了就在后花园里种菜,一年只吃一次肉,都是妈妈过生日买两斤肉,变成了新闻而全国出名。海瑞历经三朝(嘉靖、隆庆、万历三个皇帝 ),但三个皇帝都扬言要杀他,把他打入死牢。

这种典型的清官,海瑞一生,“皇帝打压他、同僚排挤他、下属弹劾他”。海瑞调到哪里,那边的官员要么要求调走,要么宁可辞职,也不与他为伍。甚至于当地的富豪也纷纷的搬走,导致海瑞做官的辖区,经济下滑(因为穷人没有消费,地方经济靠富人拉动)。

更有甚者,万历皇帝在海瑞的奏折上硃批:“你海瑞是三朝元脑,为官一生,但没看见你办过什么像样的大事,没有业绩。除了做道德楷模、精神领袖,还能怎样”?

因为海瑞做清官,破坏了官场规则,让整个大明王朝的官员下不了台,很尴尬、很难堪!海瑞可以一年只吃一次肉,并不代表其它官员也能一年只吃一次肉,跟着受这种苦,当官图个什么?所以,皇帝老爷很恼火!海瑞遭此辱骂、打击后,很不爽、郁郁而终!

可见,海瑞就是典型的官场文化与规则的破坏者!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360行,行行都有它的规则。比如:

A:医生、护士的规则就是:“救死扶伤”。在医护人员眼里只有病人,哪怕对方是仇人,但这时的仇人也只是病人,医护人员不能借机害他。否则,就犯规。

B:军人、警察的规则是:“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人、警察只有执行命令。上级命令抓谁就抓谁,镇压就镇压,对命令而言这没有对与错。军、警不能有个人的思想,不能自己分析事件的对错,而选择性的执行命令。

C:商人的规则就是唯利是图,“投入最小化、产出最大化”。

D:官场的文化与规则,那就是“迎来送往的贪腐文化”,与“只达目的,不择手段”政治规则。用一句话来概述,那就是不择手段的整人,不择手段的搞钱。

由此可见,形成几千的贪腐文化,并不是个人想改就能改的。自有它复杂的社会背景及深层次的一系列问题。

再者,各行各业的人,挖空心思的赚钱,骗钱,都是个人对金钱追求的原始本能。“种田、摆摊、抢劫、贩毒、偷盗、卖淫、乞讨、考大学、当大官等等都是为了钱,人的活着就是为了功名利碌而活。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最终只能金钱来衡量。

贪欲乃动物的本性,人类社会只有在不断满足自我贪婪的过程,社会才能进步。

也许有人反对此观点,认为只有中国的官员才腐败,西方或亚洲宪政国家的官员都是清廉的。

这现象没错,但本质有区别。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中国官员的个人道德修为不够、品性低下。也不是外国官员都是圣人君子,不贪钱。主要的原因还是体制上的问题: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官员的权力无限膨胀,可以为所欲为,没人可监管。而外国的三权分立,想贪也贪不到。或偶尔贪到了,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治。

90年代日本首相走马灯一样更换,都是贪腐问题。韩国的总统自杀,台湾的陈水扁上法庭等等,都能说明他们也同样有贪欲,只是体制、法制所限,而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而已。

清官是怎样练成的呢?大家都知道,官场的官员,在“候门深似海”的环境中,必需做到“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没人没鬼不说话”。“八面玲珑,四处逢缘”,只有这样的才能应对复杂、险恶的官场人际关系。

而清官的性格则刚好相反,因为这种人,一般而言都有着耿直、固执、偏执的性格。这性格是不合群的。人际关系一团糟,容易得罪人,在官场就会遭到排挤、打压,甚至于被打击报复!因此,清官的本质,并不是不贪钱,而是属于那种,想贪而不敢贪的人。由于“性格决定命运”,别人贪1000万因有人保护而不出事,而性格耿直、固执的官员,贪10万就可能出事被法办了。与其贪了会出事,倒不如不贪,做个道德领袖是最明智、最无奈的选择!

如果有哪位网友还不认同此观点,本人再做个假设,但必须在心平气和下,由你捫心自问:“假如你当了县委、市委书记,或其它位高权重的官员,面对美女投抱入怀,面对几十万、几百万送上门绿花花的钞票,你要是有把握贪?究竟贪不贪”?

笔者今天所谈的话题,清官与贪官现象,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会不会发生的问题。人类社会毕竟不是陶渊明的“世外桃园”,终究要面对的是现实生活、人的自然属性问题。贪腐的发生,不在于官员本身的品性修为,而在体制与法制的弊病问题。反腐败不能只反官员,而要从根治起,反体制才是正招。清官的出现,也不是官员不爱财,却是想贪而不敢贪!

其次,本文的话题是针对规则而言的。就是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究竟有没有规则?如果有规则,要不要遵守规则?若该规则有错,那将是另一个话题(本次暂不讨论规则的对与错)。

鉴于此,针对官场的文化与规则(明的或潜规则),在中国已存在几千年了,这是事实!一个身处官场的官员(清官),不遵守官场规则的,反而去破坏官场规则。这种官员(清官)能称得上是好官吗?应该不是好官,只能称他为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