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氢二钠是什么:[国学宗教](长篇连载小说)中医修炼之道《医道》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6:06:16
[国学宗教](长篇连载小说)中医修炼之道《医道》6  
作者:草岭书斋 回复日期:2011-10-15 09:25:12 
回复 
  7、群攻
  
  “吱!吱!”那群六耳猕猴为刚才的攻击得手而高兴地挑着叫着。看着天宝抱头,有些痛苦的呻吟样子,那群猴儿更是兴高采烈地大喊大叫,好像吃定这眼前两人似的。
  天宝大怒,以前何曾受辱于这些山猴动物,便抓起手中的芒果,朝着一只笑得最起劲的六耳猕猴,奋力扔去。
  那六耳猕猴,倒是非常灵活,反应灵敏,没等那芒果落地,它早就换了地方,像风一样快,连振国看了,都非常惊讶它的速度。
  六耳猕猴智商极高,但就不等于说他们性情温顺,恰恰相反,他们极其凶猛暴躁。这回,他们全都以为天宝是在向他们宣战示威。于是,一时,所有六耳猕猴纷纷跃起,捶胸顿足,行为怪异,吱吱的叫声更加响亮。
  天宝、振国还没来得及反应,两三个芒果核又打了过来,这回虽然有了防备,可躲得了一个,却躲不了第二个、第三个,几十只六耳猕猴突然发起了群攻。
  两人由于一路上翻山越岭,消耗了不少体力,还没来得及补充,所以反应大大失于寻常水准。加之六耳猕猴的袭击却如暴风骤雨般,迅雷不及掩耳。他们不攻击则已,一攻击便倾巢而出,群起围之。决不允许对手有反击喘气的机会。
  天宝与振国头上、身上、脚上,不时被各类果核、果皮击中。甚至最要命的,是那些石块,一旦打在身上,全身酸痛,痛入骨髓。
  天宝与振国,哪有还手之力,面对这群泼猴,只有被攻击的分。天宝大叫一声:“快跑,呆子!”
  
  8、惊弓之鸟
  
  两人抱头狂奔,慌不择路。
  那群六耳猕猴岂会善罢甘休,纷纷蜂拥而上,追赶前来。这让人根本难以相信,这群猴子怎么如此机灵,还会运动站,边追边打。他们随便拾起地上的残果、碎石,便往天宝、振国身上砸、扔。
  世上什么速度最快?当然是逃跑的速度了。天宝与振国,惊慌失措,吓得不知道自己有多疲累,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使命地跑。他俩一口气跑出花果山,而后来袭击的石块,果核也渐渐减少。
  两人跑出山谷,才发觉,后面那群泼猴没有继续追来,这才找到一颗松树,半靠着坐下,终于舒了一口气。此时两人双腿,早已跑不动了,只有大口大口喘气。
  “叽叽喳喳!”一阵声音传来。
  天宝,振国吓了一跳,以为那群泼猴并没善罢甘休,恐怕又追上来了,两人大惊失色,再有没有力气了。
  待天宝抬头,才笑了笑,说:“惊弓之鸟,草木皆兵,这回我可真有体会了。看!那不正是黄昏归巢的鸟雀吗?不是猴儿,不用怕。”
  两人相互安慰,才略微定下心来,互望着对方,看着对方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一身汗淋淋的样子,不禁大笑,本来想采些野果,一解多日嘴馋,没想到反被几只泼猴弄得狼狈不堪,身心劳累。
  两人原路这回,当他们经过千壁崖时,看见一个修行者,在夕阳的余晖下行禅。那股自在与安详的感觉,时不时从修行者的脚步下透发出来。
  “安步以当车”,安详地迈步,这就是解脱者的步伐。每一下呼吸,每一个步伐,每一声鸟鸣,每一片树叶,每一缕晚霞,似乎都与他身心交融在一起。
  这个修行者怎么那么和蔼可亲,彷佛他就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他。修行者的身影已于山河大地不分彼此。
 9、行禅
  
  振国也第一次看到所谓的“行禅”。佛门的禅功,有行、住、坐、卧四大威仪。一般坐禅,可以看出修行者“八风不动”的境界,而修禅更多体现修行者“任运自如”的修养。
  人难免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而所谓的愤怒、傲慢、疑惑、妒忌,还有恐惧等负面情绪,似乎与眼前这个修行者绝缘。
  这分安详、喜悦的神情动作,显然两人以前并未见过。本来天宝抱怨、不快,可此时居然发觉自己的苦恼全消,心底充满了如沐春风的喜悦。而振国先前也觉得身心劳累,当看到眼前修行者的行为后,他突然有种心仪神往的感觉,安详的仿佛发觉自己久远时心底不正一直都在追去这种美好吗?
  这位修行者便是住在千壁崖洞的,他会在每天晨昏时间,到山林平地上或溪边小路中行禅,或者偶尔也会在百鸟争鸣的松木下坐禅。
  据说,一个人行、住、坐、卧,都可以进入禅定,而禅定的人,不仅自己心安神定,而且别人看到他时,也会觉得神安心定。可见一个修习者的气质完全可以正己化人,不须言说。禅宗常说,“禅非坐卧”、“禅非言语”便是此理。
  眼前这位不过不惑之年的行者,他看上去像空谷中清净的幽兰,又像荷塘里刚绽放的一朵莲花,更像泉源里迸出的涓涓细流,纯净无比,又像十五的月光,皓洁无暇。
  天宝先开口说:“振国,怎么了,眼前这人是谁,怎么看上去有股想鞠身礼敬的冲动。”
  振国也点了点头说:“我也是这样看他行走的样子,我就很快忘记许多不快。”
  那修行者坐在大石上,仰望着天空。天宝与振国,都不想去打破这份平静与安泰,于是两人又匆匆赶回清凉寺去了。
  
  10、不能入睡
  
  可修行者行云流水的步伐,却深深地印在振国脑海中。平缓安和的脚步深邃宁静的目光,与寻常俗事奔波劳碌于名利场的人们相比,振国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寄托。
  两人回到清凉寺杂工房,已经炊烟袅袅,饭菜飘香,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挑水、炒菜、运柴、烧火,热热闹闹,天宝、振国,眼中都充满了期盼与喜悦。
  终于可以吃饭了。就这寻常的山间小菜、豆腐、竹笋,来那个人一下午的口水早就流过无数遍了,这才真正遇上进食。
  饥者易为食,饿着饭菜香。即便是多年后回忆,振国也会发觉,一辈子,在清凉寺的杂工房里吃到的饭菜是全天下最好的。
  山中虽一日,世上已千年。修学的日子,就是特别容易过,晨钟暮鼓,转眼间,又七八天过去了。
  振国在这七八天里,不仅把《千字文》也背熟了,而且还在医方堂里学到了不少东西。振国记忆渐渐变好,凡是过耳一遍的东西,他总能记上七八分,如果再听一次,那么便可牢牢记住。
  有这种记性,虽然根基不是很好。但在医方堂却如鱼得水。偶尔听到几道汤头歌诀,他好奇之下,便会问小林,小林亦师亦友,像兄长一样,既教他认字,又教他医理,这大半个月来,他们早就混得很熟了,连医方堂那些师兄们也都开始注意这个杂工房的勤奋小子。
  深夜,曾振国把《弟子规》、《千字文》都通通过了一遍,不仅心诵,而且还手划床板,现在他十只手指的指甲,不用剪刀剪了,早被他练字磨平了。
  振国想和衣而睡,在床上,辗转反侧,翻来覆去,可怎么都不能入睡。心里头装的那些医药常识、《弟子规》与《千字文》等蒙学初基,像是做戏一样,一幕幕,一出出,不断在脑海中显现,即便振国想停下来,安心睡觉,也不可能了。
  
作者:草岭书斋 回复日期:2011-10-17 09:23:54 
回复 
  第二十章
  
  
  1、失眠
  
  振国又用易筋经的吐纳法,来让身心安定下来,前几天似乎很有效,可今晚却不行。心中那些思想、知识,如同四十里洪水,奔流不息,如同锅里的沸水,滚滚沸腾,怎么想止都止不住。这样折腾了几个时辰后,依然无法安睡。
  东方发白,鸡鸣声阵阵传来,清晨的钟声又响了起来。悠扬的钟声,在清凉寺上空回荡,此时正是黎明前后,最为安宁的时刻。庄严、神圣的钟声传遍寺院每一个角落,如同清凉的微风吹过,使人身心得到净化……
  失眠,以前仅听闻大人们说过,自己从未经历过。今天,居然莫名其妙地失眠了,由于整晚没睡好,振国第二天,当然精神恍惚,挑水也有些力不从心,可不知怎地,心就像转动的陀螺一样,想停也听不下来,大半个月所学的东西,源源不断地翻滚着。
  振国也不管它,又开始学《百家姓》和《药性赋》。白天,小林在医方堂,边抓药,边教振国口诵《药性赋》。小林还送给振国一本手抄的《药性赋》。振国略通文字,对小林所赠的手抄本能看懂一二,欣喜不已。他捧在手上,想到终于有一窥医道奥秘的机会了,心头真有说不出的舒畅惬意。
  晚上,盘腿静坐时,天宝就教振国念《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禇卫,蒋沈韩杨。
  ……
  ……
  一个晚上,天宝就把《百家姓》教了将近三分之一。只要振国能记下,把音读正,把字形识准,天宝便一路不断教下去。
  这天晚上,振国比平日都要累,毕竟昨晚没睡好,又辛苦了一天。振国躺在床上,把《百家姓》过了一遍,以为可以安然入睡,没想到,又是一个不眠夜。
  
  2、天王补心丹
  
  由于白天读书、干活,过度劳累身心。这几天来,振国一闭上眼,脑筋就转个不停,整夜总处于半睡半醒状态,只要养够一点精神,便会醒过来,再难以入睡。所以,白天总是头昏脑胀,无精打采,他因此瘦了一圈,如果不是强烈的求知欲与进取心,振国早就倒下了。
  一两天,三五天,可能没什么,可接下来的十来天,都是这样。倔强的振国,总不轻易诉苦。
  小林这几天也觉察到振国振国的异常,以为没什么,可今天又见到振国脸色苍白,深思不定,于是便问何故。
  振国才把这些日子失眠的事说了出来,好像自己读书,读过的东西,老是停在脑海心上,晚上和衣而睡,却睡不着。心和大脑总是转个不停,情不自禁。
  小林听后,便道:“你咋不早说,这病在清凉寺就有好多。那些穷思竭虑、呕心沥血的读书人,最易犯这毛病。你可要小心,这病可大可小,一般轻病,只须服用师父配制的天王补心丹就行了。如果严重的话,那可要彻底放弃读书,不然连性命都不保。”
  振国听后,不觉一惊,便问:“有这么严重吗?”
  小林笑着说:“当然没吓你了。以前有个落第书生,不甘心,屡考屡败,一气之下,便上清凉寺来狠心苦读,不分昼夜,结果读到形销骨亡,动则心跳气喘,终于一病倒下,从此得了失心疯,所学所记的东西,全都忘了。你说可不可怕啊!”
  

作者:闲人123号 回复日期:2011-10-17 15:21:20 
回复 
  大师您好,看了您的帖子我耳目一新,获益匪浅,非常感谢您能分享这么宝贵的财富,我想请大师帮我诊断下我父母的因劳损而留下的病痛,我母亲因为长年繁重的劳动从前5年左右每到下雨变天的时候,晚上睡觉腰疼难忍,每每翻身都不行,并且冬天手脚易冷。我父亲最近两年稍微剧烈点的活动就会心脏痛,有时提个东西也会痛,我父母现年47岁和45岁,我父亲喜欢喝酒,也稍微抽点烟,烦请大师诊断下,万分感激!!
  
3、一个月之约
  
  “那什么是天王补心丹啊!”振国问道。
  小林说:“这天王补心丹可大有来头。据说终南山一个修行戒律的师父,终日课诵劳心,以致也不能寐,形容枯槁,心躁神乱。后来,天王知其苦修精进过度所致,遂于梦中授予此方。律师接方服用后,夜寐安慰,精力大振。律师心存仁厚,把方记下,命名为天王补心丹,希望能传予后世,因过度用功,而伤了心脉的莘莘学子。《医方集解》称此方为‘读书人所当常服’。师父特别从《摄生秘剖》中找到此方,配成丹药。”
  小林说完,便从药柜子里掏出一瓶天王补心丹,递给振国说:“给,就这瓶丹药,很有消的,你晚上睡前便服用,只要不死太严重,一般都可好起来。”
  天王补心丹,就是专治读书劳心,因过用阴血,而致心肾不交、虚烦不寐诸症。
  振国,自从吃了天王补心丹后,睡是睡得好些了,可常常是将近凌晨,便会自动醒来,而且醒来后又无法继续安睡。这时,他就只有读书练字以消磨时间了。
  一个月之约到了,天宝就拉振国一起去文书院。今天,天宝把一百遍的《三字经》抄好了,而文书院二楼的老头子也在等着天宝与小沙弥的比赛。
  振国进入文书院二楼,马上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二楼有十几个跟天宝年龄不相上下的儒童,还有几个向自己大小的小沙弥,他们执笔抄经,口中默诵,那聚精会神的样子,谁见了都会暗自叹服,肃然起敬。
  东南面窗下,一位仪态祥和的白须老头,正坐在那里,看着天宝前来,便说:“小伙子,有志气,敢于挑战上进,是真正的儒道中人。”
  天宝上回输的焦急,心中不服,这回修炼一个月后,完全有底气胜过那个小沙弥,便说:“老先生,可以开始了吗?”
  老头子摆了摆手,示意天宝可以坐下,便说:“别急,别急,待老夫喝口茶!”随即老头子品了一口茶,舒了一口气,便叫旁边的小沙弥把准备好的两份纸墨铺开来。
  
  4、笔头小赛
  
  振国仔细端视着小沙弥,心中纳闷道:“他跟我差不多大小,比天宝小了足足四五岁,恐怕比不过天宝吧!”
  老头子说:“这可是我们文书院最不济的小沙弥,你如果胜他不过,以后在这二楼书院里,你可只能拉猪尾巴咯。哈!哈!”
  风趣幽默的老头,时而说话玩世不恭,时而又正经八道,正让人摸不住门坎。
  天宝心中一动,想反唇相讥,但转念一想,马上闭口不言,上次不正中了这老头子的计吗?这回我只管写好字,其它之事,待比赛赢了再说。不然,给老头子激怒了,连正常水平都发挥不出,输了可不妙。
  老头子看天宝学乖了,没有顶嘴,马上明白天宝这是有备而来,势在必胜。不过老头子似乎早就料到结果,依然神态自如,不动声色。
  天宝与小沙弥都同时磨好了墨试好了笔,这时,有几个儒童围了上来,也来观看这场笔头小赛。
  老头子胸有成竹地说:“天宝,你输了,这个月还要再抄一百遍《三字经》哦!”那种口气,像是吃定天宝,赢定这场比赛似的。
  天宝虽有必胜的把握,可经过上次后,怎敢随便逞口舌之快,所以听起来虽然刺耳,也只好忍下,便说:“老先生,可以开始了吗?”
  “你们俩都准备好了吗?”老头子问。
  两人都点了点头。
  振国再次瞧了小沙弥一眼,寻常得很,不想是能把字写得龙飞凤舞、珠圆玉滑之人。既然老头子有恃无恐,天宝你可不能掉以轻心啊!振国默默替天宝祝福。
   5、开始
  
  “开始!”
  随着老头子一声令下,天宝与小沙弥,同时蘸墨落笔,一手按纸,一手挥毫,两人凝神默写。既没有照《三字经》抄,也没有人念诵,全凭各人记忆,默写出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
  刚开始,天宝明显领先了。但后来,天宝一页,小沙弥也一页。两人的速度,始终保持在一页上下的差距。天宝想努力把小沙弥甩在后面,可天宝写得多快,小沙弥总是不紧不慢,神色淡然,始终咬住天宝的后面。
  这样,天宝虽然领先了,一句半句,反倒压力很大。小沙弥虽然在后面追赶,却一点也不显得焦急,反倒放松自在,游刃有余,好像有所保留,并未尽全力一样。
  天宝想甩却甩不掉小沙弥,他越想拉开距离,反倒越是焦急。人一焦急,会发生什么事,很容易就知道了。
  “镇定!千万别写错字,千万别再犯上次的错误!”天宝默默对自己说。
  笔由心,心中只要有杂念思虑后,笔下肯定会变慢。果然,小沙弥赶了上来,与天宝同时默写完一张纸。这时《三字经》已抄了大半。天宝像是用尽了潜力,而小沙弥似乎刚刚开始热身,正准备冲刺。
  连振国在旁边看了小沙弥的笔头功夫后,也不禁心生敬佩。另一方面则为天宝暗暗担心。天宝拉振国前来,是想让振国看一下他出色的表现,没想到让振国看到的却是拼尽全力也刚好与小沙弥必成平手的天宝。这在气势上已明显输了小沙弥一筹。
  6、不自量力
  
  天宝冷汗淋漓,却不敢丝毫辍笔。如果比赛中,在心性上输了对方一筹,那种结果可想而知。
  当小沙弥不紧不慢地默写完《三字经》时,天宝还有两三行。这会天宝输得没话可说了。
  老头子似乎早就料到这个结局,说:“小伙子,我们下个月再见了,记得一百遍的《三字经》啊!”
  天宝坚持把那几行也写完,垂头丧气。这次比赛,可不是投机取巧,而是真正的实力之争。天宝曾经自负自己的笔头功夫,没想到在这文书院,一连两次败北,脸色有些难看,心中郁闷,有苦吐不出。”
  振国与天宝走出文书院,振国安慰天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输赢一时,不用挂在心上。我看那些儒童、小沙弥,天天抄经练字,孰能生巧,他们才能写得那么快。我们以后常练,也可以像他们写得那么快。”
  天宝这时候摇头说:“呆子,你还是不用安慰我吧,我今天输是输了,却也输得心服口服。以前在学堂里,经常称第一,被先生赞扬,还以为自己真的那么了不起。而来到文书院后,才发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之前那些不过是井蛙浅见,不值一提。”
  晚上打坐时,当大力师兄也得知天宝比赛的事时,不禁哈哈大笑,说:“天宝,你也想同文书院那帮人比字,那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啊!你知道他们练字有多么严格吗?他们的密修,简直可用魔鬼来形容。恐怕说出来,你们也难以相信,那种严格程度,决不逊色于精武堂半分。”
  天宝、振国一下子被大力的话吸引住了,都竖起耳朵,等待着大力师兄的揭秘。
   7、天下笔
  
  大力师兄说:“你们输得也不冤枉,恐怕那小沙弥还根本没尽全力。在文书院的如同与小沙弥,他们一年之内,基本学尽寻常需掌握的两三千字,第二年把这两三千字的正楷与行草写得滚瓜烂熟,第三年时,他们便可轻松地把字写到龙飞凤舞。你们可知什么叫龙飞凤舞?”
  天宝、振国摇头不知。
  大力师兄说:“那是文书院对写字速度的代名词。儒生的笔跟武士的棍一样,都需要修炼到凌厉迅猛。他们第三年要把字写到讲话那么快。”
  天宝、振国惊讶得合不拢嘴,字写得同说话一样快,这不仅闻所未闻,更何况有幸一见?
  大力师兄笑道:“你们以为这是什么地方,文书院可好似岭南名院,普通士子,根本无法耐得住那里面魔鬼般的修炼,像我们这般谈话,他们只需一个儒童在旁,执笔蘸墨,便可将我们一整夜的谈话,一字不漏地书写下来。你们想一下,那份记忆与笔头功夫,有多么厉害。”
  文书院培养的是天下笔、千古笔。
  为何要设立这种苛刻的训练项目呢?一方面是修学者自身做的笔记的功夫。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有一枝快笔,在听大德说法讲座时,便能把课堂上所有信息囊括于笔端纸上,以便课后切磋琢磨。
  第二方面,清凉寺藏有大量传世典籍,需要修学者为往圣继绝学。所以传抄工作,是每个学者都要严修精炼的。故每年从清凉寺流往全国各地的经典书籍不计其数,其中大都是这些学子平时的功课。
  天宝、振国,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千古笔、天下笔是这样来的。把字练端庄恭敬,是为了传抄经典流传天下万世,把字练得龙飞凤舞、奇快无比,是为了记述师长上堂宣讲或有远方参修者前来拜访时,相互印证学问,以便录写成禅案或佳话,供后修参学,流传万世。
  大力师兄看天宝、振国二人听得震撼不已,不禁又讲道:“你们既然来寺院修学,就应该懂得这样一句佳话:
  金山的腿子高旻香,天宁的唱念盖三江,清凉寺的笔头天下响当当。”
  这是什么意思?大力师兄一一讲来。
  
  8、鬼逼禅师
  
  原来金山寺、高旻寺、天宁寺为天下三大丛林以独特的禅风闻名于世。
  在镇江金山寺坐禅的人,不准换腿。无论腿脚如何酸麻胀痛,仍然要要紧牙关挺住忍耐。如果一动腿脚,便要挨香板子。久而久之,金山寺的修行者都练就一双听智慧的腿脚。所谓“金山禅和子,腿最守规矩。”
  而扬州高旻寺坐禅的人,最守的就是时间。古人修行,以香代替时钟。到坐禅点香入静时,便迅速入静,香为燃完,就是一分钟也不能起坐。
  所以大凡在这两寺修行过的人,经过大冶烘炉,千锤百炼,都有一双金刚腿脚,一坐便安然不动的修为。
  大力师兄又说:“你们知道这腿脚功夫练上去,有多厉害吗?”
  两人正盘浸腿,摇了摇头,都急待一听。
  大力师兄又说:“这是一个传说,从前有个和尚,专为死人念经,维持生活,称为赶经忏。有一天,他为死人做完法会,半夜回庙。走到一条河时,天下起大雨。电闪雷鸣。和尚赶忙到桥下避雨。雨下不停,和尚索性盘起双跏趺坐来。
  这时,来了两个小鬼,见到他是个金塔,乃顶礼叩拜。不久和尚腿痛,便把双跏趺换成单跏趺,两个小鬼一看,怎么金塔变成银塔。但也不计较,继续朝拜。
  最后,和尚腿还是酸痛,便改成如意坐,便是自然盘腿。两个小鬼一看,怎么银塔变成了泥巴堆!
  两个小鬼大怒,就要踢打这泥巴堆。和尚一看,魂飞魄散,出了一身冷汗,赶忙恢复双跏趺。两鬼一看,便礼敬如故。
  从此和尚放弃赶经忏,专心盘腿修禅,不久便明心见性,自称“鬼逼禅师”。
  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盘腿的功夫确实很重要。结跏趺坐的功德。能生戒力、定力、魔力,三力具足,便是鬼神病魔,见了你都会离你远去。”
    9、辞书
  
  天宝、振国听得津津有味,盘腿居然这么神奇,二人不禁对现在晚上修来的盘腿功夫另眼相看。
  “那天宁的唱念盖三江,又是怎么回事呢?”天宝问道。
  大力师兄说:“唱念就是寺院的梵呗诵唱,是上殿时,称颂佛菩萨的声乐修炼。天宁寺的唱念功夫天下第一,唱念者身心合一,物我两忘,凡听过的人一辈子都难以忘怀,那是净化灵魂,安神定志的天籁梵音。”
  今晚,曾振国把《百家姓》背了一遍给天宝听,天宝感叹道:“不知是这寺院的风水好,还是你这呆子本来天生就是聪明的种子。《百家姓》只用了三四天,就学完,还熟记,照这样的速度,蒙学你很快就可学完。想当初,那管老头敢小看你不识字,说什么三个月学一部蒙学便不错了,不料你一个多月却学完了《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这三部蒙学。你的聪明才智,真出人意料!”
  曾振国暗自傻笑,自己哪有什么聪明才智。向来内向的振国并没有跟天宝说他暗自下苦功夫,读得连觉都睡不好的事。
  晨钟暮鼓,振国又开始啃《三字经》了,天宝看振国已初有文字基础,于是在文书院里教振国查阅《说文解字》与《尔雅》二书。
  《说文解字》是东汉时大文学家许慎所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书籍。如果要提高文字修养,深入研究扩展,这《说文解字》算是“良师益友”。
  曾振国只是第一次开始学习查阅《说文解字》就被里面的文字释义源流所折服。譬如,振国翻到酒字,许慎说,酒者,就也,就人之善恶也。酒用于医药,行气活血,能助益为善,酒若酗饮无度,则惑乱性情,助人为恶也。这是简单巧妙,又令人记忆深刻的诠释啊!
  读经背书,只粗通文墨,有许多不解之处,《说文解字》便如同暗夜的一盏明灯,点亮振国学习文字的光明道路。
  原来人有不懂可问书。这是振国掌握了辞书这一书海工具时,第一感想。所以振国对《说文解字》与《尔雅》,这两部大辞书爱不释手,他每天都要到文书院去翻上几遍、几十遍,甚至翻上一两个时辰,为的就是解惑。振国每每都能从书中找到可以解答自己心中疑惑的快乐。
  
  10、坚忍的个性
  
  日沉月落,三五天,又转眼而过。天王补心丹吃完后,振国又开始失眠了。这可怎么办,总不能够靠药物来维持睡眠吧!
  其实,也不是天王补心丹没效,而是服用天王补心丹后,要多休息、少劳作,这样药力四布,方有痊愈的机会。可振国服用后,不仅没有放松修学的速度,反倒加快了读书学医的进程,这样连同身体的体力与药力,统统都让他发挥用在学习上了。所以有多少药力进入身体,都如同你牛入海。刚开始还有点效果,可一久,就不行了。
  又折磨了几天,振国就像,与其睡不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不如起来打坐。既然心意识转个不停,就索性让它一路学习下去。
  振国想到了“不倒单”,禅堂的老先生能够屹立不倒,终日坐禅,夜不展单,胁不沾席,而我年轻力盛,应该更加可以做到。
  于是,振国开始晚上练“不倒单”,还采取双跏趺的姿势。这是最难的金刚座。饶他年少筋柔,身体轻劲,也吃了不少苦头。
  如此又过了三五日,振国双目布满血丝,人也又瘦了一圈。天宝还以为振国住久了,抑闷想家。振国心中向来倔强,别人不问,他当然不会主动向他人诉苦。这也是他从小养成自强的习惯。
  当时家里只有一个奶奶,即便在外面受尽苦楚,回来时,为了怕奶奶担心,也故意装作一副笑脸,乐哈哈的。
  每个小孩子,多么渴望有个可以依靠的父母啊!振国却只能照顾奶奶。小孩子,难免口角争吵,乃至动手打架。有一次,游手好闲的富家公子们笑振国寒酸,振国气不过,便和他们动手打起来。寡不敌众,可想而知,振国被打得鼻青脸肿,满脸是血。
  那时的委屈,他又能向谁说呢?不能惊动多病的奶奶,只有一条路——打碎牙,和血吞。所以小振国很早就养成坚忍的个性。
  家中伙食常常上顿不接下顿,有时米粮不够,奶奶煮好饭,等振国吃下,振国却吃很少,或者半饱,便说:“奶奶,我吃饱了。”
  人在年幼时,本是食量增长最快的时候,平常孩子,往往都会放开肚皮大吃一顿,还会向父母多要,以满足口腹之欲。而振国却能节制食欲,又怕奶奶担忧,故作饱状,以安奶奶之心。就此孝心孝行,忍饥耐饿,便非常人所能及矣。
  
作者:草岭书斋 回复日期:2011-10-24 15:51:32 
回复 
  第二十一章
  
  
  1、学一句,吃一句
  
  天宝经过文书院那次败北后,人变得懂事清醒很多,又因大力师兄那晚的一番揭秘,才明白文书院密修者的可怕。
  文书院表面轻松闲静的氛围,实际上却是波涛汹涌的内在较量。他们的刻苦功夫,不会让平常人轻易察觉,可每当月底的考核,都可以看到每个修学者的境界都向前迈进一大步。
  从此,天宝不再敢逞小聪明。早上挑水也竭尽所能,能挑多一分,便决不吝啬一分力。这样,天宝很快就挑满了水,而且一路还能小跑跟上大力师兄,基本做到水不溅漏出来。
  相反,振国因连日的失眠,改成“不倒单”,日夜不间断用功,搞得身心憔悴,疲惫不堪。这天早上,不仅连八成的水都没挑到,还一路上心跳气喘,极为不安,时不时,还要溅出水来,即便是振国再努力控制,还是力不从心。
  大力也奇怪振国的表现,好好的杂工房修行,前些日子不是每天都有飞速的进步吗?怎么这几天,不进反退呢?会不会生病了呢?如果是生病,每天振国到医方堂去,应该清楚啊!
  大力晚上就特别注意振国,等下半夜时,发现振国还在打坐,没有睡下。口中好像念念有词,手指也在比划着,原来振国在默诵《药性赋》。
  振国对药物是懵懵懂懂,所知的也就局限于一个多月在医方堂旁听的零碎所知。他背《药性赋》完全是强记功夫,学一句,吃一句。面对繁奥难解的药名性味。学起来当然非常辛苦。
  2、小龙的故事
  
  大力师兄看在眼里,暗赞振国苦读功夫,但又摇头叹息。于是把振国叫出杂工房。
  夜晚的风轻轻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让人感到淡淡的凉意。洒落在庭院下洁白的月光,有些迷蒙。寂静的月夜里,只有虫儿还沉浸在这歌唱的喜悦中,仿佛只有这恬淡宁静的晚上,才是它们轻声吟唱的最好时机。
  大力师兄关切地问:“振国,来日方长,不用那么拼命,你每晚都这样吗?”显然,大力师兄指的是振国打不倒单,星夜读书的事。
  振国见秘密被发现,又不好意思再隐瞒,就如实说:“师兄,有四五个晚上了,我晚上不怎么睡得着,所以索性也就读起书来,反正也是闲着。”
  大力师兄以为振国说客套话,刻苦读书又不是一件丢脸的事,但转念一想,年轻人有自己的打算,如果不导入正轨,太拼命着急读书,累垮身子,反倒不妙。
  这样,大力师兄便给振国讲王小龙的故事。
  “王小龙的根基、禀赋,其实两年前就够资格进入精武堂了。精武堂的长老并未收下王小龙,反倒教他继续留在杂工房劈柴,你知道为什么吗?”大力师兄问道。
  振国经常见王小龙,王小龙沉默寡言,与他相处的人都可以明显感到他傲骨铮铮。那冷若冰霜的八字眉,如同两把长剑,凌厉无比,深邃的眼神里总容易让人联想到那可急躁不安的心。如果不是在清凉寺修炼的话,那么这种人出到江湖,十有八九都会成为横行一方的风云人物。
  振国与天宝,一直都没有跟王小龙搭上话,王小龙每天只关心打柴的任务以及自己习武的进度。从来没有见过他有一丝因为困难痛苦而叹息的声音,仿佛他就是天生的一名斗士。
  大力师兄偶尔会与王小龙聊上几句,在这杂工房里,算他们俩人最能说上话。振国也想了解一下王小龙是怎样一个人。大力师兄就讲起王小龙的一段求师往事。
    =========================== 
作者:草岭书斋 回复日期:2011-10-16 22:10:54 
回复 
  @awolei 2011-10-11 09:48:32
    今日抄完弟子规了,胜读十年书啊
  -----------------------------
  
  @awolei您好
  很高兴看到你能从《医道》中得大利益,希望你能持之以恒,将抄写经典的好习惯延用终生。
  我认为,如果你能抄写经典的工具改为毛笔,相信会有更加意想不到的收获,何以见得?中国传统的书法,博大精深,向来有“纸上太极,墨中气功”之雅称。书法是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修心养性之法。
  当代人,普遍性格都刚硬有余,柔和不足,尤其书写的工具,又是以硬笔为主,或者整日对着,僵硬呆板的电脑键盘,久而久之,人的思维容易变得僵化,缺乏舒张的余地。而勤用毛笔习字,则能矫正这一偏颇。毛笔柔软的笔尖,极其考验人运笔奴气的功夫,能练得上毛笔的人普遍都有比较好的耐性和自制能力。而个人容量也会比一般用硬笔书写的人要大得多。
  抄写经文的意义在于将心沉淀、集中意志, 修养身心,培养禅定,也是一种很简单的自我修行方式。佛家认为,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字字珠玑的文字般若,是增长智慧,淨化心灵的重要泉源,书法可以怡情养性,抄经可以端正身心,两者结合是中国佛教的创举,也是中国固有的国粹。
  抄写经典,是寺院僧人长寿的十大奥秘之一。其余还有打坐、素食、念佛、拜忏、行经、梵唱、诵经等,抄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性完成,抄得一个字都没有错,分分明明,规规矩矩,那就是修戒。抄时以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不打妄想,不怀疑经典,这就是修定。经中含有大智慧,按经意随文入观,自己的心与经中境界融成一片,这就是修慧。所以说,如果能按照这种戒定慧三修的方式去抄经,那么每个人,每天抄一遍,都会全身舒畅,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佛经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可见集中精神的力量,小可以养身健体,大可以做成事业。抄经正是精神集中的极佳修炼功夫。很多人可以把经典抄得恭恭敬敬,自己也心平气和,端庄长寿,那是因为他们能达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境界,自古以来书法家长寿的道理也在这里。
 
作者:草岭书斋 回复日期:2011-10-17 22:43:29 
回复 
  @dhz208 2011-10-17 16:09:00
    大师请帮帮忙。
     我妹妹身体瘦弱,多年月经不调啊,每年都有两三次 来了不能止血。脾气暴躁,现在还不能怀上BB。看了很多医生都医治不好。
     是什么问题啊,有什么可以调理的。
  -----------------------------
  
  @dhz208:您好!
  脾气暴躁是阳气过亢,经血不止,是阴精亏。你妹妹是明显的阴虚火旺体质。
  首先要调好体质,才有助于孕育生子,傅青主《女科》提到:“妇人心火妄动,血海泛滥不止,必须滋阴降火,以清血海而和子宫。”故傅青主发明清海丸,药物十四味,以麦味地黄丸为底,加减变化而成。傅青主称此方为“补阴而无浮动之虑,缩血而无寒凉之苦”。
  你妹妹的病因病机是相火妄动,经血外泄,而脾气暴躁是动气,月经不止是动血,气血动摇,看来关键还在于一个“动”字,故此病当以“静”药收功。清海丸从药物角度能以静制动,滋阴降火,对于各种经期出血疾患,有明显效验,你可叫你妹妹到当地老中医那辨证诊断施药调理。
  药物能起到以静制动的功效,同样需要人的配合,你妹妹的情况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古代的妇女深居简出,受三从四德约束,精神大受抑制,体质多为肝郁。而当今女性,在学校读书时,功课繁重,夜以继日,还觉不够;在社会工作时,与男人一起撑起半边天,甚至同样熬夜,通宵达旦,结果导致烦劳过度,阴血亏伤。体质多为肝阳亢。所以如果要调理好,需要懂得一系列静养的方法。
  大凡男不育女不孕,这种婚后多年无子的情况,不是简单的药物就能调好的,需要综合治理。尤其需要从平时生活习惯上加以纠正。怎么纠正呢?我建议你可以看《了凡四训》一书。这书是明清以来被书香门第,奉为传家之宝的一书一训,一书即《曾国藩家书》,一训即这《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一书中富含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也可以当作医嘱来教会病人,因为此训便是袁了凡自己婚后多年无子,并且仕途不顺,在得高人指点后,依法修行,最后儿孙满堂,仕途显赫的经验之谈,里面就有育子妙方,如袁了凡的自我检讨。原文如下:
  《了凡四训》:“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
  可见作为女性不能有洁癖,一个人太爱干净漂亮,就不太利于怀孕,这是第一点。
  动不动大事小事都发火,没有一点和气,在天不利于生长万物,在人不利于生长胎儿,这是第二点。
  爱惜万物是生长之本,残忍好杀是不育之根,对人对物,多一分慈爱,少一分残忍,这是第三点。
  言多伤中气,妇女喜欢拉家常,一坐在一起,就喜欢道人是非。这是非常恶劣的习惯,这是第四点。
  不能随便喝饮料冰冻之物,古人云:“寒凉断人种。”女性属阴,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或者从超市里留得长年累月的物品都不应该吃,试想一下,那些东西能够留那么就而不会变质,该放多少防腐剂呢?这些东西吃到肚子,留在子宫,怎么能怀育胎儿呢?这是第五点。
  久坐伤肉,电脑旁不能待久,这是很伤下半身的。熬夜伤阴损人经血,所以想怀孕的女性,要早睡,合乎自然阴阳的道理,这是第六点。
  总而言之,调养是多方面的,但却离不开这个以静制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