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磷酸化三种类型:学习时报:网络问政考验官员的执政“生产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1:15:39
学习时报:网络问政考验官员的执政“生产力” 【发布时间】 2011年3月7日        【字体】 大 中 小

    互联网不仅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同时也开始逐渐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网络问政”作为一种议政、问政、参政的新方式,不但创新了党政干部的执政民主形式和民众的参政议政形式,而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问政正以强大的民意信息传递、政治参与意识表达和群体利益诉求考验官员的执政“生产力”。
  网络问政考验官员的执政“生产力”。网络是一种工具,网络问政的意义不在于问政本身,关键是官员如何通过网络问政提高执政的效率和为民请命的态度。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谁代表了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谁就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谁就掌握了领导和推动社会变革进步的主动权。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将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放在首位,充分表明了党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作为执政党的官员要时刻牢记,转变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这不仅是执政的新方式、新渠道,也是执政的新任务、新要求。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官员网络执政能力的高低是执政生产力的表现,是变革生产关系的要求,因为,官员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前,一些官员对网络问政工作重视不够,问题解决率不高,存在应付民众的心理等状态,一方面说明官僚主义严重,另一方面也说明官员的执政生产力低下,最直接的就是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间接就是导致社会的停滞不前。
  网络问政考验官员的民意“生产力”。互联网是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意识形态较量的战场,谁占领网络民意的主阵地就占有意识形态的新领域。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直接获益者,又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知识智力因素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要素的今天,对人的智力资源的培育和发掘,也日益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毛泽东倡导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当前,官员执政为民就是要通过网络新科技手段,开辟深入群众之中的新渠道,虚心倾听各方面群众的意见,获取来自于群众的大量真实材料,听取民情,了解民意,关注民生,把从群众中集中、提炼、概括而成的领导意见,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使之化为群众的意见,付诸群众的实际行动,并在群众的实践中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极大地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创造性,进而推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网络问政,拓宽了群众发言渠道,便于群众监督官员,有利于官员改进工作,修正错误,让群众满意,提高官员的民意生产力。
  网络问政考验官员的信息“生产力”。今天的科技信息社会,科技以物态形式融入网络中,形成了信息生产力。信息生产力已经广泛地渗透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中,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力。网络不仅成为最先进的生产工具,而且成为先进生产力,官员不要禁锢于重视传统的物质生产,更要注重知识生产代替传统的物质生产的主流,运用信息生产力来改变生产模式,加快科技信息的转化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知识创新能力,把科技信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才能使政治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通过网络渠道掌握社会发展的新信息,优化执政能力,提高执政的科技素养,为实现“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国”战略服务,为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服务。
  网络是生产力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也表现在政治领域。官员要高度注视网络问政的重要价值,适应“互联网政治”的发展,在网络日益快速发展的时代,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网络素养;要学会使用网络问政的新工具,懂得网络语言,提高执政能力;要勇于通过网络接受群众监督,倾听民意,善待网民,提高执政智慧,从而让网络优势切实转化为执政的生产力。 
    (作者江胜尧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