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rra foothills:《公共部门经济学》摘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8:42:41
公共部门经济学——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列
作者:黄新华 编著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06月
  一章、导言
  一节、什么是公共部门经济学
  1、公共部门:是政府及其附属物。即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并接受政府行政领导的机关、团体和经济实体。总的说,包括两部分:政府和公共企业。而政府又可以分层去理解。一层是中央政府,二层是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三层是统一公共部门。即除了政府及其附属物外,还包括公共企业。四层是广义公共部门,它加上了政策性金融机构(进出口银行、开发银行等)。
  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有一些相同与不同点。如它们都生产物品、使用社会资源及要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决策问题。不同处在于:生产的分散与集中不同;生产的支配意志不同(私人意志与私人利益对应公共意志与公共利益);生产物品的价值补偿机制不同;调节机制不同(市场机制与政治机制)。
  3、公共部门经济学是以公共部门行为、公共部门职能及其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科学。
  4、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知识结构:
  (1)市场失灵论。(2)政府职能论。(3)公共物品论。(4)外部效应论。(5)公共选择论(6)公共支出论。(7)公共收入论。(8)公共预算论。
  二节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历史发展
  总体而言,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首先是公共经济思想的萌芽。包括,马基雅维利、莫尔、斯宾诺莎、休谟、孟德斯鸠等人对它进行了有价值的思考。其次,从国家财政学到公共财政学。其中,亚当斯密对国家财政学有重要的贡献。约翰穆勒和瓦格纳对国家财政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英国 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完成了从国家财政学到公共财政学的转变。其三,从公共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1959年,马斯格雷夫首次引入公共经济的概念。其后,相关名称的著作出版。如1978年,布朗和杰克逊出版《公共部门经济学》,1984年,鲍德威和斯蒂格利茨分别出版《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依据经济理论不完全相同,研究范围和内容及方法等也不完全相同。这种转变表明,随着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必须从更广泛的范围和更深入的层次上去研究政府的经济活动问题。
  三节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伦理准则
  四节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边际分析理论。二是福利经济学。三是社会契约论。
  一、边际分析理论。稀缺性效用递减规律是边际效用论的基础。林达尔均衡模型,证明了:每个人所支付的税收份额等于每个人所获得的公共物品边际效用价值,并且全体社会成员所缴纳的税收总额等于公共物品供应的总成本。
  二、福利经济学。它所运用的基本分析工具有:(1)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前者是指,如果某项变化能使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变好,而其它人的福利不变。后者是指,不能作帕累托改进时的资源配置状态。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均衡点被认为是最佳经济效率均衡点。帕累托最优侧重于效率原则而非公平原则,它是个人主义的,它不能解决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将帕累托改进作为政策评价标准的分析原则称作帕累托原则。
  (2)效用函数与边际效用。效用是一种满足,是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偏好程度。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的数量与他的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是效用函数;消费者从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额外效用是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是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规律。(3)效用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三、社会契约论。美国现代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其《正义论》(1971)中阐述了现代社会契约论。认为,社会契约应当体现公正原则,而且更一般的公正原则应当表述为:“所有的社会价值--自由权、机会、收入、财富以及自尊的基础--都应当平等地分配之,除非对任一种社会价值或所有社会价值的不平等分配符合每个人的利益”。
  国家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实现 共同利益、谋求公共利益的工具。人们对于国家权利的让渡是有条件的,人们仍然保留着自己的主权。
  五节  研究方法
  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演绎归纳法等

  二章 市场或政府
  一节、市场与市场制度的构成要素
  要G.W.霍奇逊在《新制度经济学宣言》中说,我们把市场定义为一套制度。其中大量的特种的商品交换有规律地发生,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那些制度的促成和构造……简而言之,市场就是组织化、制度化的交换。
  市场制度又是整个社会制度结构的一部分。市场交换活动都要贯彻等价交换的通则。等价交换中体现了这些关系:交易双方对等的意志关系、法权关系和财产关系。这些关系实际上构成了一系列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即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制度,并共同构成市场制度的基础。诺斯认为,整个市场是一个制度的混合物。
  发展市场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创设出一系列可使市场顺利生成和正常运转的制度条件。
  1、市场体系的构成。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信息市场等。
  2、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市场价格机制。此外,还有反映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资金和劳动力流动等市场活动之间有机联系的市场竞争机制;反映以利益的诱惑力和破产的压力作用于企业的风险机制;反映供给和需求关系变化的供求机制;反映信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与利息率之间有机联系的信贷利率机制;反映竞争过程中工资变动与劳动力供求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工资机制。
  3、市场主体。企业和居民。
  4、市场组织。市场流通组织(专业化经营的中介机构)、市场管理组织(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如工农商交通邮电等、经济综合部门如财政银行统计税务、经济监督检查部门如工商标准局计量局商检海关等等、民间监督系统如消协行会社团等)
  5、市场规则。市场进出规则、竞争规则和交易规则等。
  二节 市场的经济功能分析
  1、联系功能。2、产品选择功能。3、收入分配功能。市场价格、利率、工资的任何变动都是对市场参与者收入的重新分配。4、信息传导功能。5、刺激功能。(提供有效的刺激使得企业和居民等市场主体采取合理的决策行为)。6、结构调整功能。7、促进技术进步功能。8、总量平衡功能。9、提高政府调控效率的功能。10、促进经济发展功能。11、发展对外贸易功能。
  市场要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这些调节功能,必须具备一系列的基本条件。一是健全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市场机制和规范的市场秩序。二是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市场活动的微观主体。三是市场活动的微观主体能够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为发挥市场功能提供无尽动力。四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三节 市场失灵的类型、原因与表现
  1、什么是市场失灵。布劳恩和杰克逊的定义是:实现市场效率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并不存在或相互冲突。市场失灵的特性有,它是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市场失灵是相对的,也是变化的。
  2、市场失灵的类型。一是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指的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每个当事人都拥有完全的信息,每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能够充分了解市场的价格变化。经济信息对称。
  二是,存在着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没有一个生产者可以控制或影响价格,没有任何企业或集团在生产和销售上具有垄断地位,也不存在几个大企业之间的垄断竞争。
  三是,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由于其他条件的约束,边际产品的增加量随着投入的加大而递减,增加量不会减少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四是,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都不产生外部效应,不会对其他人的福利产生正的或负的影响。
  五是,交易成本很小,可以不计。
  六是,当事人完全理性。
  只要完全满足上述的条件,市场机制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和实现最高效率。但是,即使在这种条件下,市场调节仍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全部经济问题。
  2、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
  3、非正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市场失灵。即由于市场自身的不完善造成的市场条件对理想状态的严重偏离。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市场自身的不发育造成对理想条件的偏离;二是市场运行过程中发生功能障碍造成的对理想条件的偏离。
  4、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个人自由与社会原则存在矛盾。二是现实中的经济运行不能满足完全竞争的假定。三是某些领域不适用一般竞争均衡分析。四是完全市场假定不成立。五是信息不完全或信息无关性存在。六是不存在完全均衡导致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七是外部效应。八是公共物品的存在。(非排他性是指产品的使用特性,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可以由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同时使用而不必增加成本。非独占性指产品的产权特征,具有非独占性的产品允许两个以上的独立主体同时拥有该产品的产权,且任一主体不能阻止其他主体对该产品的使用)。
  5、市场失灵的表现:垄断降低市场效率;市场调节不能解决宏观经济的平衡问题;市场的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效率损失;市场不能有效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市场调节难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市场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化,相反却有恶化收入分配差距的倾向;促进技术进步和调整产业结构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发展对外贸易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


  四节 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

  1、创造和维护正常的市场运行和竞争秩序。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并监督实施保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法律制度,保护公平竞争,防止垄断,保证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促进市场体系的发育。
  2、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借此实现维持经济问题的大体均衡,减轻经济波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3、提供公共物品。包括,建立和维护国防、治安安全系统,修建和维护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管理和维护市政工程系统,建立和发展邮政通信系统,建立从事基础研究、前沿学科和有战略意义的发明的科研机构,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公共文化娱乐事业。
  4、调节产业间的资源配置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均把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与演进,推动经济快速协调增长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能。
  5、消除外部效应。为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都通过补贴或直接的公共部门生产来推进积极外部效应的产出,通过直接管制来限制消极外部效应的产出。
  6、调节地区间的平衡发展与合理分工。
  7、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通过这些途径来实现:一是调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政策,克服生产要素市场存在的问题;二是通过累进的个人财产所有权的再分配和对以财产私有权为基础所获得的收入征收累进所得税,减少由不平等的财产权基础所产生的收入分配悬殊现象;三是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稳定或减小社会富裕阶层的收入水平;四是通过直接转移支付和对商品和劳务的国际分配政策,增加社会贫困阶层的收入水平。
  8、创造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五节 政府失灵的表现、原因与矫正
  1、萨缪尔森的定义: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根本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
  2、政府失灵的表现:一是由于行为能力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政府干预经济的结果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公共目标。二是政府干预经济达到了目标,但是效率低下成本高,导致资源并未得到有效的充分利用。三是政府干预经济达到预期目标并有较高效率,但是损害了市场效率或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四是政府干预经济由于决策失误导致经济蒙受损失,背离了政府干预的初衷。五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过大,超出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的合理需要发,造成资源配置扭曲。六、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不够,难以弥补市场失灵,不能使市场的功能按照干预目标发挥作用。
  3、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
  一是政府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存在差异。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干预经济活动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的假设基础上的。但是,事实上,政府的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是有差异的。政府官员是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政府机构具有内部性,政府行为的目标之一是实现预算最大化。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并不是完全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政府,它往往为有影响的利益集团左右。
  二是,政府机构效率低下。由于缺乏竞争导致低效率,政府官员缺乏追求利润的动机,对官员有效监督的缺乏。低效率是政府机构内生的,提高政府效率存在着内存的障碍。政策决策方式的民主程序本身也制约了政府机构效率的提高。
  三是,政府角色错位。
  四是,政策的滞后效应。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对经济发生作用也需要时间,这就会出现政策的滞后效应。
  五是,政府干预与市场运行机制相冲突。政府与微观单位的目标有可能冲突,政府干预机制与市场运行机制有差别,政府干预涉及整个社会,但微观个体的情况却千差万别。
  六是,不完全信息的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的动力刺激和相应的约束,政府机构的低效率以及广泛的私人利益的存在,加上现代市场经济系统的高度复杂性和变动性,使政府对市场信息的全面准确把握几乎是不可能的。
  七是,寻租活动的存在。寻租有三种:通过政府管制的寻租;通过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寻租;政府合同的寻租等。
  4、政府失灵的对策
  一是矫正政府失灵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市场失灵可以靠政府去弥补纠正,但是不能把政府的作用神化。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与市场并非在所有的领域都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在许多的场合是相互补充的。
  二是,矫正政府失灵必须在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之间作出恰当选择。如果存在政府失灵,则必须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进行成本效益比较分析,然后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自发地发挥作用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有三个利用市场机制纠正政府失灵的途径:(1)解放市场。具有有三种手段。其一,放松管制;其二,合法化;即消除犯罪惩罚以解放市场,它以变革中的社会观念为基础。也就是犯罪惩罚用法律规定的罚款来取代;其三,私有化。(2)促进市场。通过确立现有物品的产权或创造新的有销路的物品从而促进市场运行。(3)模拟市场。政府模拟市场过程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及服务,尤其是通过拍卖,出售公共物品的权利。
  三是,矫正政府失灵必须合理界定政府作用的有效性边界。这种有效性边界主要体现为,对于竞争性领域,经济活动对政府的需求表现为:提供法律保护,使各市场主体能在公平的环境下展开竞争,因此,政府作用的有效性边界是,制定法律并监督法制实施,反对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在这一领域政府不介入微观经济活动领域。对于存在市场外部效应的领域,政府需求明显扩大,但政府仍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对于能够明确定义受益主体的准公共物品领域的生产和供给,政府的任务是完善收费制度,形成适度竞争的供给格局;对于受益范围具有全局性特征的公共物品,要以实施政府行为为主;对于存在外部负效应的领域,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凡是能够明确界定外部负负效应的受害者和获准者并涉及的当事人相对少的领域,政府的作用是合理界定产权和建立承担后果析法律规范,基本上不实施直接的限制和禁止行为。凡是外部效应涉及面广泛,不能明确具体利害人的领域,政府应当实施直接的限制和禁止行为。对于具有战略义和高风险的产业,政府应积极加以影响,把政府投资和诱导民间企业的投资结合起来。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政府承担全部的责任。对于分配领域,政府的作用是保障劳动者权益和调节收入分配不公,实现公平目标。
  四是。矫正政府失灵,必须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主要表现 为,政府制定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或公共政策的过程,因此,政府干预成败与否、质量好坏、效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决策的科学化程度。
  五是,矫正政府失灵,必须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要在政府机构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引进利润动机,即在政府机构内建立激励机制,使政府官员树立利润观念;对政府的税收和支出加以约束。
  六是,矫正政府失灵要以法律制度规范政府行为。正如哈耶克所说:“政府的全部活动应先确定并有公开规则的制约--这些规则能使人们明确地预见到特定情况下当局如何行使强制力,以便根据这些认知规划自己的行为”。其中,实现政府干预行为法制化尤其重要。
  七是,矫正政府失灵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政府体制。要不断改进政府,包括政治过程、完善政府体制。

  六节 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在现代社会同时存在。不完善的政府和不完善的市场共存于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林德布洛姆认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既是政治学又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一个政府同另一个政府的最大不同在于,市场取代政府或政府取代市场的程度”。
  世界银行在其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认为,政府与市场是相辅相成的。提出了有关政府职能的矩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必要职能一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二是促进社会公平。依据这两项使命的不同程度,政府职能划分为:小职能、中型职能、积极职能。小职能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仅提高纯粹的公共物品,如国防法律与秩序、财产所有权、宏观经济管理和公共医疗卫生;在促进市场公平方面主要是保护穷人,包括反贫困计划和消除疾病。中型职能,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主要是:解决外部效应;规范垄断企业;克服信息不完全问题,如提供医疗卫生、寿命和养老保险及其他金融法规和消费者保护等。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提供社会保险。积极职能: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主要是协调私人活动,包括促进市场发展和集中各种举措等;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包括再分配。


  三章 公共物品
  公共部门的主要产出为公共物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所涉及的许多问题都与公共物品有关。
  一节 公共需要与公共物品
  人类社会的需要有两类:私人需要和公共需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满足私人个别需要,由政府通过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公共物品的定义:由社会成员均等地消费的物品,每个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其特征有:效用的不可分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它性。
  二节 公共物品的类别划分
  1、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拥护性和价格排它性)。
  2、满足物质消费需求的公共物品和精神享受需求的公共物品。
  3、生产资料类公共物品和消费资料类公共物品。
  4、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5、国有公共物品和私有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的如职业教育等)。
  三节 公共物品的生产
  公共物品的生产有两种基本方式:政府直接生产和政府间接生产。
  纯公共物品和自然垄断性很高的准公共物品,通常由政府直接生产。政府间接生产公共物品是指政府利用预算安排和政策安排形成经济刺激,引导私人企业参与公共物品的生产。其主要形式有:政府与私人企业签订生产合同;授权经营;政府经济资助;政府参股等。在公共物品的生产中,存在着“生产可能性边界和国营的挤占效应”问题。即,在公共物品的生产中,只有引入竞争机制和破产机制,并且允许私营企业进入公共物品的生产领域。只要有可能,最好不要由政府直接生产。



  四节 公共物品的供给
  公共物品的供给基本方式:政府提供和市场提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提供 是物品供给的主要方式。对于纯公共物品,适宜的供给方式是公共提供,其所需要的费用由政府承担。准公共物品既可以采用政府供给方式,也可以是市场混合供给方式。
  五节 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能力原则和受益原则
  政府选择什么方式来供给公共物品,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对能力原则和受益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原则是指,“谁有负担能力,谁就应当付钱”的公共费用分摊原则。这是公平原则在公共费用分摊上的具体化。政府在生产公共物品之前,要先把费用的承担问题确定下来。
  受益原则是指“谁受益,谁付款”的财政原则。由于一些公共物品,尤其是准公共物品有明确的受益人,其成本会随着受益人的增加而增加,政府为了平衡受益人和非受益人的利益,有必要根据受益原则,用收益的办法来提供公共物品。这一原则通常适用于准公共物品的供给。(P123,公共物品供给原则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图)
  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可以实行两个原则,但在具体的供给上,可能采取完全不收费的公共提供方式,也可以采取完全按市场价格的方式(某些物品),但更多的准公共物品应当交替使用能力原则和受益原则,采取成本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的方式来提供。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上采用何种政策既要考虑财政负担,也要考虑历史习惯、居民消费倾向等因素。

  六节 公共物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问题的最初提出
  英国学者霍布斯《利维坦》。威廉配第《赋税论》。
  2、古典经济学家的贡献
  亚当斯密,约翰穆勒等代表了公共物品理论的萌芽与开端。
  3、历史学派的贡献
  瓦格纳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公共物品理论并作了深入研究的学者。
  4、边际学派的贡献
  主要是奥地利和意大利学者们。
  5、瑞典学派的贡献
  维克塞尔明确提出了“搭便车”的问题。1918年,林达尔模型提出。
  6、公共物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外溢性与公共物品。萨缪尔森模型。

  四章 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Externality,外部性)问题是公共部门经济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节 外部效应的概念及分类

  1、定义。布坎南和斯塔尔宾《外部效应》一文(1962)提出的定义:个人的效应函数(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变量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即存在有外部效应。
  2、分类。(1)外部效应的承受者划分,对消费者的外部效应和对生产者的外部效应。
  (2)外部效应的发起者划分,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和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
  (3)外部效应的积极消极影响,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
  它们三者的组合,产生8种情况:消费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消费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效应;消费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效应;消费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效应;生产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生产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生产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效应;生产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效应;生产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效应。
  三节 外部正效应与外部负效应
  从外部效应与经济效率的关系上看,最基本的划分是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并非所有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影响都是外部效应。那些可以通过价格或可以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影响,不属于外部效应。
  三节 外部效应产生的原因
  产权不明是外部效应产生的第一个原因。权益不明晰是第二个原因(如生产假冒产品的现象)。物质产品的产权界限相对比较明确,精神产品的产权界限比较模糊。此外,政府提供的服务如教育科学研究、文化体育气象服务等,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特征。政府缺少相应的措施或措施不力是产生外部效应的第三个原因。
  四节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私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会同社会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发生偏离,而决定个人或厂商的经济选择的是私人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不是社会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因此,当个人或厂商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完全忽略外部效应带给他人或厂商的收益和成本时,其所作出的决策很可能会使资源配置发生错误。
  1、外部负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负效应的关键问题是,带有外部负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在存在外部负效应时,物品的生产或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的状态。外部边际成本,是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产量而给第三者所带来的额外成本;是生产某一物品或提供某一劳务的社会边际成本的一部分,但它未在该种物品或劳务或价格中得到反映。
  2、外部正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正效应的关键问题是带有外部正效应的物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收益。在存在外部正效应时,物品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
  五节 外部效应内在化
  将外部效应内在化,通常是通过产权的变化,使这些效应在更大程度上转由所有相联系的人们承担。由外部效应特别是负外部效应的问题,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外部效应内在化。具体的措施有:1、公共管制。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制定生产限额,制定保护精神产品的法律法规,建立许可证制度等。2、财政手段。即通过财政补贴、税收或收费或罚款等方式将外部效应内在化。3、经济一体化。如因产权不明确而产生的“共同资源问题”,可以采取此办法解决。4、建立法制秩序,实现外部效应内在化。
  六节 外部效应理论的发展沿革
  外部效应的提出是和历史上对政府作用的争论联系在一起的。

  五章 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是相对于个人选择的集体选择,是社会决定中的非市场(政府)决定。公共选择论是指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前提,依据自由的市场交换能使交易双方都获利的经济学原理,分析政府的决策行为,民众的公共选择行为及两者关系的理论。
  一节 经济人与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把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引进对人们政治行为的分析中。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人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在需要作出经济决策和政治决策时的反应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由于政治家、选民都是经济人,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制度就像市场制度,政府就是企业,政治家就是企业家,选民就是消费者,选举制度就是交换制度,选票就是货币,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就是消费品。因此,对于政治市场中政治个体行为的分析 必须基于三大要素:所有团体的行为都最终归结为组成团体中的个体的行为,而个人都以自利为本性;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基于利益与自利的交易。
  二节 公共选择的起因
  公共物品是公共物品的缘起。公共物品的存在表明,私人自愿行动做不到最优,从而产生市场失灵。这就要求由政府组织集体行动来生产公共物品,而一旦有了政府或集体行动,就产生了政治过程,通过它把每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也存在着区别。1、私人选择是要通过市场过程选择资源在私人物品间的配置。公共选择是通过政治过程决定资源在公共物品间的配置。2、私人选择基本上是遵循自愿交换原则。公共选择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消费者或投票者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3、私人选择中消费者支出价格来决定所需私人物品的总量,并以此弥补商品的生产费用。在公共选择中公共物品的产量通过投票决定,生产费用由投票人缴纳的税收弥补,个人税收支付与单个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4、在私人选择中各经济单位存大竞争。在公共选择中各方由类似于竞争的民主联系在一起。
  三节 公共选择的原则
  就是投票的规则。主要有:全体一致规则;多数投票规则;加权投票规则;否决投票规则;需求显示法。外在成本与决策成本的大小,都是与集体行动得以采取之前所需要的人数密切相关。对于完全理性的单个参与者而言,最优的集体决策规则是使其所承担的预期成本的现值或相互依赖成本(外在成本+决策成本)的现值达到最小时选择的规则。

  四节 公共选择中的选民
  在民主社会中政府的权力是选民所赋予的,选民的行为对政治决策过程有重要影响。在政治市场中,作为经济人的选民,他的选择行为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目标(个体目标和所在团体的目标);二是供选择方案;三是约束(来自个体的约束和集体约束);四是选举规则与程序。下面的因素影响个人选择行为所导致的集体决策结果。一是信息不完备问题。二是所获利收益的公共性。三是选举结果的强制性。
  五节 公共选择中的政治家
  作为经济人的政治家,如何满足大多数选民的意愿?1、在收入政策方面,政治家将更多地倾向于用发行公债来代替税收。(增加税收意味着选民个人收入减少,而公债的承担者是未来的选民)2、在支出政策方面,政治家将倾向于扩大公共支出的规模。即倾向于支出规模超过税收收入所能支持的范围。基于上述原因,政府支出与公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不断上升。为改变这种状况,在公共选择中有必要制定约束规则,对政治家的行为进行制约。
  六节 公共选择中的官僚
  官僚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他们是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公共选择学派官僚制度理论的代表人物尼斯坎宁提出,构成官僚个人利益的因素主要有权力、金钱、地位、特权等。他认为,官僚的经济人本性是其追求个人利益的主观原因,议会与官僚机构组成的公共物品生产与消费的供需关系所具有的双边垄断性质,则是官僚实现预算最大化愿望、追求私利奠定了坚实的客观基础。
  为什么官僚能够在公共选择的政治市场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政府行政部门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1、无产权约束。2、高度垄断。3、无明确考核指标。4、对政府行政部门的“生产活动”进行有效的成本分析是困难的。5、监督困难。
  公共选择学派中的委托代理理论进一步分析其原因。认为,在现实中,政治市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已经被扭曲,根据自我利益需要而自行其事,出现政治家对官僚失控的状况“官僚机构的代理松弛”问题。
  官僚的经济人性质导致了现代政府的许多弊端。具体表现为:1、官僚无节制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消极后果,是官僚主义盛行。效率低下,不能有效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2、在官僚追求预算最大化的过程中,导致了政府规模扩大,官僚机构不断扩张,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3、政治家与官僚机构组成的公共物品双边垄断关系,决定了政府的公共物品生产必然缺乏效率。4、由于官僚的待遇与其任期直接相关,作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他们只关心眼前利益,偏好高消费、方便快捷的生产过程。5、官僚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对委托人的委托任务采取有选择的区别对待方式。即官僚机构以“选择性效率”去完成政治家委派的任务。6、官僚的自利行为将导致预算规模越来越大,政府支出越来越多。7、官僚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导致了官僚机构成为利益集团追求私利的工具。8、官僚为作经济人,为得到更多的预算拨款从而获利更高的薪金、闲暇和津贴与社交活动等,还可能强使投票者选择更高水平的政府支出方案。
  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建立真正的民主宪章政体,规范宪章设计的原则。
  2、建立和强化税收与预算约束机制。
  3、成立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对官僚机构生产公共物品的情况进行评审和监控,使之符合选民的利益和要求。
  4、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官僚机构与议会之间双边垄断的委托代理关系。
  5、将成本效益分析引入政府工作的评价系统,改进官僚机构的内在运行和组织形式。
  6、将利润分享机制引入政府,在行政领导层中建立能够发挥个人积极性的制度。
  7、强化各地方政府的竞争,降低公共物品的成本和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
  8、加强官僚机构的责任,优化官僚机构的外在控制。

  六章 公共支出的理论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公共财政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公共支出上,政府干预、调节经济职能也主要是通过公共支出来实现的。公共支出的数额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模和深度,也反映着公共财政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一节 公共支出的分类
  1、消耗性支出(购买商品或劳务)和转移性支出(用于养老金、补贴、公债利息、事业救济金等)。
  2、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全)和创造性支出(经济、文教卫生、社会福利)。
  3、可控制性支出与不可控制性支出。(分别是根据现行法律和契约必须进行的支出和政府自主决定增减的支出)
  4、一般利益支出(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的)和特殊利益支出。(某些特定居民享受的)
  5、按预算分类:行政管理支出、国家防卫支出、教育事业、卫生事业支出、科技事业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支农支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
  二节 公共支出的原则
  我国公共支出的原则是:量入为出原则;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兼顾公平与效率。
  三节 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理论解释
  1、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过程的发生,政府支出必定比产出以更快的比率增加。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2、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在正常年间公共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只有当社会经历“激变”时,公共支出才会急剧上升,而过了这个时期,支出水平就会下降,但一般不会回到原来的水平。梯度渐进的因素有内在和外部因素两类。
  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不同。早期阶段,公共支出用于基础设施类的投入大,公共支出必然增长。中期阶段,因为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干预经济,从而引起公共支出增长。成熟期,公共支出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
  4、福利经济学的公共支出增长理论。认为对公共物品的需要、提供公共物品的生产组织形式、公共支出的质量、公共部门投入价格等主要变量影响公共支出增长。
  5、公共选择学派的公共支出增长理论。认为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财政幻觉以及利益集团与官僚的存在等因素,导致公共支出增长。

  四节 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效应
  1、公共支出增长对投资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公共支出增长可能引起政府预算赤字。而解决预算赤字要求继续借债(发行公债)或进行货币创造(债务货币化,即由央行增加对政府公债的购买)。这两种方式都会对投资和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前者会引发投资下降,后者会引起通货膨胀。
  2、公共支出增长对生产分配的影响。需要具体分析:短期看,政府支出(购买性支出)增加时,一般会推动经济发展,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期。公共支出增加会对对应的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此外,公共支出增长也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各国政府都把公共支出调节作为对付危机和公平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应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增加或减少公共支出数量。公共支出作为干预经济的手段,要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人条件的。过大的公共支出将产生种种负效应。因为,其一,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增加,税收就要增加,企业成本增加而获利减少,失业人口随之增加,政府对失业和社保的支出也要增加,从而要素供应就会减少,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同时,过度的公共支出将产生“挤出效应”。其二,过度的公共支出会导致通货膨胀。其三,过度的公共支出影响国际收支稳定。其四,过度的公共支出影响人们的自由选择。
  五节 公共支出的控制
  对公共支出进行控制就是在界定公共支出范围的基础上,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共支出运行机制,控制公共支出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公共支出效率。首先,对公共支出的控制应着力控制相对数而不是绝对数。其次,要把公共支出的控制建立在制度优化的基础上。最后,对公共支出的控制应贯穿于公共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公共支出的范围是由政府职能决定的。
  1、公共支出支出的范围限定:(1)有效提供行政管理和国防外交服务,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安全,保护企业和公民的正当权益;(2)提供不能或不宜进行商业性开发和经营的基础设施(大型水利设施、水运航道整治、城市维护、水电气等基础设施);(3)提供基础教育、基础研究等公共服务,并对非基础教育、非基础研究进行扶持;(4)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6)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调节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维持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稳定增长)。
  2、公共支出控制的手段:公共支出总量控制。公共支出支出比率控制。公共支出过程控制。公共支出总收入及其结构控制。

  六节 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

  七章 公共支出政策

  公共支出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目标,指导公共支出活动而制定的基本准则和措施的总称。
  一节 公共支出政策的类别
  1、扩张性公共支出政策。即以大于公共收入数安排支出,通过扩张的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支出政策。
  2、紧缩性公共支出政策。年度公共支出规模小于公共收入规模,通过较小的公共支出规模抑制社会总需求,以达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3、平衡性公共支出政策。通过保持公共收入与支出的大体均衡,以保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支出政策。
  以上三种为总量型公共支出政策。
  1、高投资低消费政策。即通过增加投资性支出,减少消费性支出,以弥补社会供求中投资需求相对不足,抑制消费需求相对过剩的政策。
  2、低投资高消费政策。即通过提高公共支出的消费性支出,紧缩投资性支出,形成公共部门内部低投资率、高消费率的比例关系,来弥补社会总需求中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和抑制相对膨胀的投资需求,实现社会总供求结构均衡的政策。
  二节 公共支出政策的目标
  1、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即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状况相适应,并保持稳定、健康的态势。
  2、优化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存在为政府通过公共支出政策及其它手段干预资源配置提供了理论基础。
  3、合理收入分配。即保证社会成员收入合理,把差距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这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来实现。
  三节 公共支出政策的运用
  正确判断经济形势是运用公共支出政策调节经济活动的前提。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变动是衡量经济形势的重要依据之一。判断经济形势包括:一是经济总量的状况。二是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三是造成经济发展不正常的原因何在。公共支出政策目标就是依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而制定的。为了实现公共支出政策目标,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有:消费性公共支出政策、转移性公共支出政策和公共投资支出政策。


  四节 公共支出政策与相关政策的配套
  公共支出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国家财力水平的影响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其局限性表明,政府在运用公共支出杠杆对经济进行调控时必须注意与税收、货币等政策有效配合,确保政策目标的一致性,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1、公共支出政策与税收政策的配合。税收政策对社会供求的调节可以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进行,主要的调节手段有税种、税率、税基、税目、减免税等。配合情况主要有:公共支出与税收反向运作;公共支出调整的同时保持税收政策不变;公共支出与税收同向变动。
  2、公共支出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两者都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的要工具。配合方式主要有:双松型;双紧型;松紧结合型。
  五节 公共支出政策的效应分析
  主要有:1、乘数效应。乘数公式:Kg=1/(1-b)
  2、挤出效应。(指政府旨在增加社会福利的某些项目可以减少公众有关的支出,从而使得公共实际可支配的收入趋于增加)
  3、收入与替代效应。
  4、分配效应。即利益转移效果。公共支出政策的分配效应往往是扭曲的,很多看起来旨在改善穷人状况的公共支出,最终受益者其实不是穷人,而是那些不应该得到这类帮助的有钱人。

  八章  政府间转移支付

  一节 转移支付的涵义及经济理论基础
  1、转移支付是指货币资金、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的所有权由一方向另一方的无偿转移,转移的对象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实物。包括四个层次:一是广义的转移支付:政府或企业的一种不以取得商品或劳务作为补偿的支出。二是财政转移支付。是广义转移支付中政府转移支出的一部分。包括社会保障支出、收入保障支出、公债利息支出和各种补助金支出。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补贴也属于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它既包括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直接补贴,如投资、贷款、补助金,也包括间接补贴,如低息贷款和投入物补贴,这类转移支付常常是国有企业预算软给束的来源。
  三是政府间转移支付。是一个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或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相互转让。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各项补助,下级政府上缴的收入,共享税的分配,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补助等。政府间转移支付,尤其是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是缓解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保证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达到基本水平的重要手段。
  四是国际间转移支付。

  通常意义上的转移支付只限于公共支出方面,即政府向居民或企业转移支付(财政转移支付),或者一级政府对另一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间转移支付)。一般地,政府对居民或企业的转移支付,只是在一国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随着公共权利意识的发展,这些支出才扩展起来。政府针对居民和企业的转移支付通常反映了政府对公民权利和福利的关切,对特定产业的支持。政府间转移支付,有这些特征:一是转移支付只限于政府之间;二是转移支付是无偿的支出;三是转移支付并非政府的终极支出。它只是改变资金的使用权。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理由:一是政府间纵向的财政不平衡必须由转移支付来解决。二是政府间横向的财政不平衡也必须由转移支付解决。三是转移支付可以用于解决“溢出效应”问题。
  二节 转移支付的分类与功能目标
  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无条件(一般)转移支付;二是有条件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无条件转移支付是大多数国家中占主体地位的转移支付形式。
  1、无条件转移支付。中央政府不向地方政府指定用途,地方政府可以自主决定如何使用这些转移资金。其目的主要是解决财政不平衡问题,保证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整体能平衡预算,同时缓解地方政府间的财政能力差异,保证每个地区都能提供基本水平的公共服务。以解决横向的财政不平衡为目标的转移支付通常称作均等化的转移支付。
  2、有条件转移支付。即专项拨款。中央政府指定了拨款的用途。主要类型:有限额的转移支付(有限额的配套补助);无限额的转移支付(无限额的配套补助);非配套补助。配套补助是常见的鼓励地方政府增加对某类公共物品投资的拨款方式。
  转移支付的基本功能在于解决纵向和横向的财政均衡问题。
  政府间转移支付目标:社会公平(在可能的范围内缩小地区间贫富差异,维护政治稳定);宏观经济稳定;财政能力均等化(从而提供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保持对地方财政的控制。

  三节  转移支付的共性和外部条件
  各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共性。1、不对称的收支结构安排。分税制度。2、规范的指标体系。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指标体系一般有两种计算和分配模式:一是简单因素比例法,二是收支均衡模型法。3、多样化的转移支付形式。(无条件转移支付;有限额和无限额配套补助;非配套补助)4、法制化管理方法。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与运行所需要的条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发育成熟完善的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政府间职责权限界定的科学合理;公共预算完整统一;健全完善的法制制度(宪法与政府机构组织法;财政预算税收法律;各单项事业法律法规)。
  四节 有效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原则
  1、保证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解决纵向的财政不平衡问题。
  2、使地区间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均等化,解决横向财政不平衡问题。
  3、鼓励地方政府努力征税和控制支出。
  4、具有客观性。
  5、具有透明度和稳定性,使地方政府便于制定预算。
  6、有有条件转移支付要有保障具体实施的措施。
  7、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8、转移支付公式简单化。

  五节 转移支付模式的国际比较
  共同特征是:以法的形式规范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转移支付不仅是经济手段,也是政治手段);因素法是大多数国家核定转移支付数额的基本方法(通过公式化方式科学测定地方的财政能力和支出需求);转移支付用途以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投入为主而不是生产性领域;多种支付方式并存。

  六节 建立完善中国的转移支付制度
  1、现状:一是基本建设支出变化不大。二是支农支出相对数增长较快。三是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显著增长;四是抚恤和社会救济费支出大幅度增加。
  2、形式与缺陷:一是体制补助。又称定额补助。二是专项补助。(专项拨款)三是结算补助(上解)。四是税收返还。五是过渡期转移支付。这是一种以公式为基础,以地区均等化为主要政策目标的新型转移支付形式。六其他形式。
  种类繁多的以基数法为基础的转移支付方式,导致中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存在一系列明显的缺陷。1、转移支付的均等效果差,不利于解决地区间财政横向失衡。2、转移支付形式要素不规范,现有的形式繁杂和不规范。3、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程度上增长机制,资金安排随意。4、缺乏法律依据,仅以财政体制的文件形式加以规定。
  3、完善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
  (1)逐步实现从基数法向因素法转变。具体因素包括:一般因素(人口、国土面积、自然条件),地方发展因素(市政建设、教育卫生水平),(3)经济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国民收入、财政收入、财政供养人数、物价水平、通货膨胀),(4)特殊因素(老少边穷地区、都市、港口等)。
  (2)逐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形式。用一般转移支付弥补财政缺口,用有条件转移支付缓解横向财政不均衡,用有条件的配套或不配套转移支付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同时用于办理中央承担的或中央委托的地方承担的事务。
  (3)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监督约束机制。


  十章 公共收入的一般理论


  公共收入,又称财政收入,是公共部门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历史上,公共收入经历了劳役、实物和倾向三种形式的演变。现代公共收入一般采用货币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收入不仅是政府筹集资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政府实现经济职能,调节生产,引导消费,协调产业结构,控制市场波动的重要调控手段。
  一节 公共收入的原则
  从公共收入的形式上看,公共收入通常包括两大类:税收收入与非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主要有:债务收入(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取得的收入)、规费收入(公共部门为公民或单位提供某种服务时所收到的手续费和工本费)、捐赠收入(来自于个人、企业或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的捐款收入)、使用费(政府对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收到的费用)以及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和国有企业收入。公共收入的原则主要有:受益原则;支付能力原则。
  1、受益原则: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从政府所提供物品中获利的效益相联系。
  2、支付能力原则: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上述两个原则都有其优点和不足。

  二节 公共收入的数量界限
  这是指政府究竟可以组织多大规模的财政收入。我国通常将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作为衡量公共收入数量界限的指标。公共收入数量的下限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对公共收入的最低需要量。影响因素有:刚性因素和弹性因素。前者是指,国防、行政、公安、司法、基本教育和其他具有社会共同事务性质的教育文化卫生与社会医疗保障、基础研究、社会救济等。弹性因素指生产性支出、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收入数量的上限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在问题既定时,主要看国民收入中的M,即新创造的价值。

  三节 公共收入的制度设置
  这是公共收入的基础。其内容包括,国家向谁征税,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采取什么税种以及何地何地发生征税关系等问题。公共收入制度的设置在具体的制定过程中,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原则。
  四节 公共收入的征管和稽核
  这是公共收入能够实际发生的制度保证。
  五节 公共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公共收入规模是衡量国家财力和政府在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的重要指标。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价格及收入分配政策等。
  六节 公共收入结构的国际比较
  国际比较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收入结构呈现出一些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特征。一是非税收收入和资本收入的比重相对高。二是在税收收入的构成中,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比重较少,对国内商品和劳务课税收入构成主体税种;关税的比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三是在非税收收入构成中,企业和财产所得的比重较高。四是在资本收入构成中,土地和固定资产的销售收入占了大的比重。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十一章 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
  一节 税收的概念与原则
  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并按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原则主要有:效率原则,税收应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此,税收应体现出充分且具有弹性,节约与便利,中性和矫正性);二是公平原则,税收应由所有社会成员共同承担,并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具体分为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三是经济稳定和增长原则。
  二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
  1、课税权主体。主要是政府及其课税机构。在实行分税制的国家里,存在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区别。中央税由中央税务机关进行管理,为中央政府财政提供资金来源;地方税由地方立法机关立法和征收管理,为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来源。
  2、课税主体,即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具体可以分为个人税和法人税;买方税卖方税。
  3、课税客体。即对什么东西或行为征税。包括:所得、商品(消费税、销售税、增值税、关税)、财产。
  4、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5、计税单位。即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
  6、课税环节。(单一环节和多环节)

  三节 税收规模的影响因素
  税收规模反映的是政府社会经济职能和财政职能的强弱。税收规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经济发展水平。它决定税收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政府职能范围。它直接决定着税收规模。3、非税收收入规模。4、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经济组织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5、税收制度。税收制度的选择与完善程度对税收收入有直接的影响。6、政策调整因素。7、公共支出效率。它直接影响税收的规模。8、税收征管水平。
  四节 税负的转嫁和归宿
  有三种形式转嫁。一是前转嫁;二是后转嫁;三是混合转嫁。
  影响税负转嫁和归宿的因素: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弹性;市场竞争状况;税收的具体形式(这是主观因素,具体包括税种课税对象和范围)。
  五节 税收效应分析

  1、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来自于税收的课征数量,也可能来自于具体的税制结构。一般而言,税负大小与经济增长高低呈负相关。但税负偏低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政府职能实现受到影响时。与直接税相比,间接税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效率比较好。
  2、税收对经济稳定的影响。经济稳定集体表现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税收是促进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当需求不足时,减税或扩大政府预算规模,可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国。反之,采用增税或缩小政府预算规模,可以抑制经济过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税收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3、税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收入分配差距是市场机制的必然。政府运用税收和转移支付手段,对个人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和矫正,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基础。
  4、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对劳动征收工资所得税直接导致劳动者净工资率下降,从而产生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5、税收对储蓄的影响。由于税收会影响个人现时和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因而在消费--储蓄关系方面,也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6、税收对投资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公司所得税对民间投资意愿的影响,具体通过对资本成本和投资收益率的影响而实现的。
  7、税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8、税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