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离子自动监测:论如何写好会议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23:17:34

 


论如何写好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是报道会议中发生的或与会议有关的新闻。会议新闻在新闻宣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把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和最新精神,直接告诉群众的有效方式,又是指导工作、动员群众和开展各项活动的舆论工具。

纵观以往的会议新闻,存在的主要弊病是滥、长、空以及写作的程式化、模式化,不但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议新闻的作用。如何改进会议新闻老一套的报道,把会议新闻写好,写出有个性的、有新意的新闻呢?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和体会,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首先,记者要善于抓住会议所传达的重要信息。  

简单地说,写新闻就是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提炼出读者最想知道的新闻事实,会议新闻也不例外。大多数人写会议新闻好比记流水账:首先某某领导讲话,随后是会议议程,甲乙丙丁、一二三四,把新闻要点淹没在会议材料里,读者看完后不得要领。所以,记者要有读者情结,要从会海中帮读者选择重要信息,免得读者从字里行间乱找,搞得一头雾水,直至失去阅读兴趣。

有的会议本身就具有新闻性,但更多的会议尤其是部门、行业的会议,其新闻性往往不在于会议本身,读者不会在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个政府部门或者某某单位开了什么会议。他们在乎的是,会议中有什么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关,而新闻稿中只要突出这项内容即可,其余那些没有新闻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省略掉。

比如,2007年4月17日,笔者参加了山西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召开的妇女、儿童发展十一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会后采写的《家庭暴力纳入110接警范围》一文,就是从新闻发布会上包罗万象的材料中提炼出了家庭暴力纳入110接警范围这一最大的新闻亮点,这则只有短短350个字的会议消息荣获2007年度政法综治好新闻报刊作品三等奖。   其次,摒弃大而全的一锅煮,进行剥离分解。  

有人把会议报道看成是报道会议,因此在报道中往往格式化现象很重。会议新闻都得列人数、排名次、登讲话,报道内容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然而,笔者认为,会议报道不是泛泛地报道会议,而要跳出会议圈,将有效新闻资源从中分解、剥离出来。如果会议的新闻资源较多,可以分成几篇单独报道,这样能收到较好的报道效果。

举例来说,2006年10月18日,笔者曾参加市委组织部召开的一个大学生村官思想报告会。会上,大学生村官们畅所欲言,将各自在基层近两个月的工作生活情况相互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一些细节还特别生动感人。与此同时,会上还宣布了《太原市选聘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对三年聘用期满、经组织考核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可直接录用为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这在全国属首创。

采访结束后,为避免一锅煮式的报道,笔者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感受集中笔墨单独成稿;同时,对大学生村官的人事管理暂行规定则另外刊发消息。这样一来,两篇稿件相得益彰,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三,用平民的视角报道。  

会议报道中,一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之所以群众不愿看,就是因为不贴近群众,完全用领导的眼光去选择、陈述、解释新闻,和群众的生活距离太远。用平民视角进行报道,就是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去观察会议,审视事态,决定报道什么,怎样报道,从会议和领导活动中挖掘群众关心的百姓话题。

以《家庭暴力纳入110接警范围》为例,看到公安机关要将家庭暴力纳入110接处警工作范围,群众不仅十分喜欢,而且一目了然。这比只是报道一个新闻发布会要好得多。因此,会议新闻要想让群众真正爱看,并自觉接受,就必须循着群众所思所想,报道与群众最贴近的新闻事实。   第四,让会议新闻出彩,功夫在会外。  

笔者认为,对新闻负责任的记者在写稿前,必须采访。事实上,会议通稿仅仅提供的是线索,这就需要记者做有心人。实际上,会议报道既难写,又最好写。好写是指容易应付,把时间、地点、人物一点,再把会议提供的材料抄一些便可交差。难写,是指会议报道难以写活,难以写透,难以写好。因为会议报道似乎已有了一种格式,已被公文化了,机械得很。所以不易出好稿,难以被读者称道。

试想,如果不知道妇联接到的家庭暴力投诉越来越多,那么也就谈不上需要110民警介入了。此外,在浏览会议材料时,需要凭借新闻敏感抓住自己需要的线索,然后在会议间隙或利用其他时间进行采访,以获取进一步的信息,说不定可以挖出一条大新闻,至少也可以保证将同样的一个会议报道得血肉丰满,读之让人眼前一亮。   第五,切入点越小越好。   一般而言,文章反映的主题越大越好,但切入的角度是越小越好。如果贪大求全,只会将独到的观点淹没在大量的材料中。这样,大题材的文章也会写得抽象干巴,读者敬而远之,题材再大,也达不到报道目的。为此,会议新闻最好选择一个群众视角,提炼一个令人感兴趣的主题,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记者要有扎实的写作功底。

    由于有些媒体会议新闻过多,加上报道形式过于单一,缺乏新意、变化,因而使得受众对其敬而远之,削弱了会议新闻应有的思想性、指导性、贴近性。因此,记者应具备扎实的写作功底,真正让会议新闻能吸引受众、深入人心。要写出能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会议新闻,除了要选取那些最新鲜、最有特点、最能够拨动受众心弦的话题外,还要多使用鲜活的描述性语言来替代政治话语,使会议新闻听起来舒服,看起来流畅。

此外,会议一般是严肃的,但是如果记者多观察,捕捉到会议上富有人情味、为受众所感兴趣的事件、场景、细节,运用描述性语言,再现出精彩片段、典型细节,往往就会拉近受众与会议新闻的距离。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称职的记者,不仅要善于捕捉新闻亮点,从百姓关心的角度去思考,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新闻嗅觉,学会在无味的会议中寻找出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挖出鲜活的好新闻。此外,还需要掌握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不拘泥于会议报道的固定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会议中发现好的新闻线索,写出好的会议新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