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膨胀系数:《新女论语——女人享用一生的20讲国学基础课》选载二“礼数篇” (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57:11
   

新女论语·礼数篇第二

   

〖本篇导读〗

 

《新女论语》的第二篇,是“礼数篇”。说起礼数,古代有《大戴礼记》、《小戴礼记》之说。《大戴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德的著作,他的侄子戴圣写了《小戴礼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礼记》多是后者。

礼教和礼制,是儒家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极力倡导的。孔子就有“克己复礼”的思想。记得是在所谓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受到极左人士的围攻和诋毁,其情形至今还令人不寒而栗。批判了半天,老百姓还是不知道孔子所复的“礼”是什么,其实就是周礼,也就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公,为西周所制定的礼制规范。周礼至今还有它辉煌灿烂的一面,值得现代人学习。

“礼”为何物?如今几乎很少有人说得清楚。如果您读过《荀子·礼论》篇,便很容易就知道了。礼,是为了满足和制约人的欲望与要求,所制定的为人处事的规范和制度。我们每个人所遵守的“礼”,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每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角色的不同而不同。

古人给女子规定的礼数十分严格,要求繁多。女子之“礼”,以“男女授受不亲”为核心而展开的。这个带“手”偏旁的“授”字,是“给予”的意思。而没有偏旁的“受”字,作“接受”讲。这里的“亲”字,是“亲自接触”的意思。“男女授受不亲”,是指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

过去的女子之“礼”,多是可以传承下来的良好规范。如:

行步轻缓,举止端庄。语言轻细,莫作高声。

饮汤吃饭,切忌大声。笑不露齿,怒不狰狞。

不说闲话,不吐脏字。衣饰得体,礼貌讲理。

形不轻飘,容不轻浮。规矩守节,勤俭贤淑。

女子之“礼”,以贤惠为根基,以节制为荣耀,以谦和为行动,以宽容为彰显。

《新女论语》将“礼数篇”作为第二篇,说明学礼和知书达礼对女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女子的人生,以合乎礼数为出发点,是女德上的必然要求。礼教的根基在家庭。家庭礼教,是主妇的重大责任和重大任务之一。

本篇的【原典章】,请女性读者轻轻松松地踏上“知礼之路”,没有多少严肃的说教。接着是【女学书院】以“女子礼数篇”为题目的课程,讲了九点。即一、“礼”之行;二、“礼”之问;三、“礼”之源;四、“礼”之用;五、孔子的“四非礼”说;六、感谢谣;七、家庭文明礼仪谣;八、文明礼仪谣;九、“一视同仁”之道。这九个内容也说得轻轻松松的,没有讲多少硬性规范,更多的是提倡和感悟。

请读者轻轻松松地来阅读《新女论语》,从中有一点点收获和启迪,就“阿弥陀佛”(即“就好”)了。

好的,请允许在下为您揭开“女子礼数篇”的面纱吧!

————————————————————————————————————————  

【礼数篇·原典章】

 

易女说:“我很喜欢和老北京人接触,因为他们懂礼貌,知道的事情多,再加上那十足的京腔、京调、京韵的涵养,让我时常感染其中了。”

耳顺者说:“是呀!过去有一句话说到:‘礼多人不怪’。您说的‘老北京’,那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的人士。在下虽然也是个北京的‘土人儿’,在礼数的修养上,比那些60年前的‘老北京’,差了许多,颇有汗颜之感。地地道道的老北京的人士,以‘知书达礼’闻名天下。举首投足,言谈举止上,都带着“谦和”礼数的神韵,给人以“礼上往来”的中庸思想的影响力。

孔子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克己复礼’的倡议。希望恢复的是西周周公所制定的周礼。可见周礼是儒家礼教的核心思想和规范。

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必然是一位讲道理,懂礼数的人。从立身上说,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是一位讲道理,懂礼数的人,那么他或她就是一个深受他人欢迎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容易在社会中立足。所以说,讲道理,懂礼数,是人的立身之本。

懂礼数,往往是从待人有礼貌,礼仪规范中体现的。礼仪是言谈举止的有机结合,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展现,更是美丽心灵的彰显。

诚恳,是个人礼仪之根。谦让,是个人礼仪之花。适度,是个人礼仪之钥。尽心,是个人礼仪之实。尽美,是个人礼仪之志。宽忍,是个人礼仪之魂。此可谓《礼数六持谣》。”

《论语·颜渊第十二》记载孔子的话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菜根谭》说:“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围炉夜话》说:“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敬他人,即是敬自己。”

民间谚语说:“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女学书院】

 

第二课  女人礼数篇

 

易女说:“‘礼多人不怪。’这句话一点也不假。通过刚才的学习,使我知道了许多关于礼数的知识,您是否再给我仔细地讲一讲呢?”

耳顺者说:“好的。”

 

一、“礼”之行

 

在老百姓的眼中,“礼”就是有礼貌,对人彬彬有礼,恭恭敬敬。

我出生在北京市怀柔县后城街。在我很小的时候,大约就两三岁的样子,一天,姐姐带我在马路边玩耍,迎面来了一队解放军,他们步伐整齐,铿锵有力,给人以军容军纪的美的欣赏。我从记事起就很喜欢他们,见他们来了,便立刻肃然起敬,嘴里顺口大声说到:“解放军叔叔好!”队伍里的叔叔们见我小小年纪,和他们主动答话,又很有礼貌,都冲我笑,一位解放军叔叔跑出队伍来,送给我一个大苹果,我马上说到:“谢谢叔叔!”叔叔说:“不谢。”然后,他跑步追上队伍,离我们远去。

邻居和过路的大人看着我这样大胆,都有点惊讶,夸奖我又懂事,又有礼貌。其实,我这样做,都是向妈妈学的。我的妈妈就是一位天不怕,地不怕,很有礼数的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了,在少年时期,随母亲回到老家生活。我依然显得很懂事,见人就能礼敬,从不顽皮、瞎闹。于是,长辈们都夸我“挺仁义的”。

这两件事,在我的记忆里打下了深深地烙印,为此,我知道了人要有礼数。人们都愿意和有礼貌的人接触。

 

二、“礼”之问

 

在东汉时期,有一位经学家、训诂学家,姓刘,名熙,字成国,北海人(即今天的山东省东部的高密市一带人)。他著有《释名》27篇,是解释事物名称缘由的书。

有朋友要问,什么是“训诂”呢?这个词,如果刚一接触,谁都会不知所义的。原来,“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字义或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字的古义或古代语言叫“诂”。

那么,《释名》一书是怎样解释“礼”这个字的呢?《释名》说:“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这里所说的“体”,指身体、得体。得体,原指仪容、服饰、举止等与身分相称。后来以言行得当、恰如其分为“得体”。

西汉著作《礼记·礼器》说:“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忠信,是礼的根本;义理,是礼的文采。没有根本,礼不能成立。没有文采,礼无法施行。

那么,什么是“忠信”呢?忠,就是对国家、对领袖忠诚无私,为国家做事情要尽心竭力。信,就是守信用。至于“义理”,今天的人似乎大都说不准了。其实它是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特定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二是指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礼的文采”,是指礼的表现形式。

礼,一般有三种指向,一是指“礼制”,即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是指“礼仪”,即具体的礼节仪式;三是指“礼貌”,即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如恭敬、谦让、和气等)。

有人会问:“什么是礼数呢?”礼数,一是指礼义、礼节、礼貌的等级规范;二是指遵守礼义,践行礼节,有礼貌的素养水平。

 

三、“礼”之源

 

礼的起源在哪里呢?我想,如果随口一问,便会有99%的人是回答不上来的。

其实,读过《荀子·礼论》的人,就会知道该篇的第一段,说的就是关于“礼”的起源问题。这段原文说到: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礼的起源在哪里呢?答:谁都知道,人一生下来就有了欲望。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不能不去索求。如果索求没有一定限度和界限的约束,就必然会在人际之间、群体之间、阶层之间、阶级之间发生争斗。争斗是为了抢夺本来就不多的财物和利益,如果没有人制止这样的无理的争斗,天下就会混乱不堪。看看过去几千年的争斗的古代历史吧!哪里争斗激烈,哪里就会发生贫穷。哪个朝代争斗激烈,哪个朝代就会贫穷得一塌糊涂。历来如此,所以说:“争则乱,乱则穷。”先王,就是人们所说的古代的开明君王们,特指尧、舜、禹、汤、文、武,他们厌恶人们争斗所引起来的混乱局面,所以在他们执政期间就制定或完善了中国的礼义。当时的礼义是做什么呢?是给人们划分地位等级,每个等级有其相应的利益规定,用此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必要要求,引导和促使人们的欲望不因物质不足或贫乏而得不到自己的那一份满足,这样也使有数的物资不因为满足人们的欲望而耗没了。如此一来,物资和欲望相互形成制约关系,长久地保持协调发展,这便是中国“礼”的起源。

荀子是什么人呢?史书上记载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在世)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人,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他博学善辩,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即学宫之长),并讲学多年,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他是法家著名代表人物——李斯、韩非的授业老师。荀子本人是继孔子和孟子之后的另一位著名儒家大师。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朴学,即古代质朴之学,后泛指儒学经学)章太炎先生认为“荀况学过孔子”,把荀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媲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苏格拉底出身于雅典,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在世,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著名的哲学家。他被后人称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在世,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四、“礼”之用

 

荀子认为,礼是用来满足人们的欲望和需求的。各种各样的肉类食品和粮食,酸、苦、甜、辛、咸五味调和,这是用来满足人的食欲需要的,俗话说是嘴巴欲望的需要,可以养食道,可以营养全身,营养生命。能够散发出芳香味道的椒和兰两种香草,是用来满足人的鼻子味欲需要的,可以养鼻道,可以养肺气。各种刻有美丽图案的器皿和绘有各种花纹的华丽的服装,是用来满足人的眼睛视觉欲望的需要的,可以养视道。钟、鼓、管、磬、琴、竽、笙等乐器,可以演奏出动听的音乐,这是用来满足耳朵听觉欲望的需要的,可以养听道。明亮、宽敞、高大、庄严的房屋,床上铺着蒲席、竹席和席地而坐的几垫,是用来满足人的身体休养欲望的需要的,可以养身。因此,礼,是用来满足人的欲望和要求的。

 

五、孔子的“四非礼”说

 

《论语·颜渊第十二》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此段话是说:孔子的学生颜渊问老师“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纲目是什么呢?”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孔子所说的“礼”,就是人们所常讲的“礼数”,也就是尧舜禹汤文武所定下来的“礼”,换成现在的话说就是做人的规矩和道理。

 

六、感谢谣

 

从礼数上说,善于感谢,正是知书达礼的具体表现,以下这首《感谢谣》,出自耳顺者之手,虽然很平常,却是“礼”的彰显。

 

谢谢!二字不多,真诚是实味。味在报小恩,相助自可贵。

谢谢您!三字不多,体现是尊敬。尊敬敬称好,之后是行动。

谢谢你!三字可好?同辈也需要。此言对晚辈,虚心不卖老。

麻烦您了!四字不多,抱歉示打扰。此番施谢礼,谁能去说笑?

麻烦你了!四字声不高,施礼在讨扰。此番对晚生,不多也不少。

真得谢谢您!五字表诚意,意在要谢到。此言是大礼,用物亦难表。

真得谢谢你!五字谢关照,谢意有微妙。妙中多情感,交往少不了。

多谢您关照!五字不多,莫少微笑。微笑是和颜,得助要回报。

 

七、家庭文明礼仪谣

 

看一个人是不是知书达礼,一是看其言谈是否恰到好处,二是看其说话是否带脏字,三是看其是否见利忘义。如果一个人是一个蛮横无礼的人,他或她的家庭,也必然是个不知克己守礼,不讲道理的家庭。南宋思想家朱熹曾经说过:“礼,即理。”下面这个《家庭文明礼仪谣》,应当是女子礼数修养的教材之一。该谣是耳顺者作。

 

长辈要尊称,童叟要无欺。出门当整洁,口语文明句。

相互重学习,劳动抢先去。尽心理家事,奉献不曾提。

 

婆媳应互谅,人人宽容比。不刮吵闹风,言辞不夺理。

贫时不嫌苦,勤俭是第一。呵护乃亲情,修养不客气。

 

邻居重相让,帮助力能及。公共不占地,宠养不扰谁。

社区来共建,管好责任区。出力虽不多,家庭扬风气。

 

八、文明礼仪谣

 

以“礼”服人,渐渐在回归。话说在2006年的春末,某社区来了一位老干部。他大约有五十几岁了,见到社区里的老人、中年人就要下车问好。久而久之,有的同事说:“你累不累呀?多麻烦。你就顾骑你的车吧!”

这位老干部听了同事的话,只是微微地笑了笑,没有作答,他还坚持他的彬彬有礼。时间长了,社区里的人在背后议论说:先是看着他来问好挺新鲜,后来就觉得他这样做是对我们的尊敬和尊重了。人和人之间这样才温暖呀!

是呀!尊敬和尊重人,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然而人们走在市场经济的大路上,往往就忘记了这样的要求。“礼多人不怪”,我们被人家以礼相待了,心里也是暖乎乎的呀。我想到了这位老干部作的一首《文明礼仪谣》,读来受益非浅:

 

礼仪是教养,做人第一功。出门理穿着,适度是捷径。

逢人问声好,人间第一情。微笑是名片,内涵最真诚。

探问禁俗讳,讲究是作风。善意去交往,谈话不大声。

交往重宽让,公私要分明。宁愿人负我,不负人情正。

言必有节制,行必有检定。礼遇对人人,核心是信行。

人情春常在,依理不落空。日日有操守,水平需提升。

 

九、“一视同仁”之道

 

北宋年间,在文学家、书画家当中,有一位很有名的大文豪,他姓苏,名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后来的人喜欢叫他“苏东坡”。

苏东坡喜欢在闲暇的时候,去访僧问禅。有一次,他脱掉官服,换上布衣,到一座寺院去拜访。 

这座寺院的方丈没有见过苏东坡,只看到来人貌不出众,穿戴普通,便坐在椅子上没有动身,只是懒懒洋洋地抬了抬手,让小和尚引他入座,心不在焉地和他打了个招呼,说出了两个字:“坐,茶。” 

苏东坡看到方丈慢待自己,也就有些不高兴,便打好主意,取笑一下这位以衣貌取人的和尚。他对站在一边的小和尚说:“在下是一名在家的居士,请取善簿来。”坐在旁边的方丈听他这样一说,楞了一下,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善簿”是用来记下布施香火钱数目的本子。 

一会儿工夫,小和尚把善簿取来,递给苏东坡。苏东坡提笔写到:“香火钱100两”。方丈在旁边伸了伸脖子,看清了数目,心中一喜,马上转傲慢为热情,立刻站了起来说:“请坐。”又转身对小和尚说:“上茶。” 

苏东城笑了笑,在善簿上写下了“东坡居士苏轼”六个字。方丈在一旁看了个清楚明白,心里吓了一跳,他没想到眼前这个“俗人”,居然是名动天下的大学士苏东坡,便急忙向他深施一礼,满脸堆笑地说:“请上坐。”又急忙吩咐小和尚:“快快,上好茶。” 

方丈早就知道苏东坡的诗词书画,是冠绝天下,千金难求的。于是,他说到:不知大诗人莅临本寺,有失远迎,请您为寺里题上几个字吧。苏东城说:好啊,既然方丈大和尚有言,小居士遵命便是。他信笔在纸上写下了一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上茶,上好茶。 这个故事,有的说在了清朝大学士纪晓岚的头上。无论是发生在谁的头上,都不要紧。最要紧的是:与人交往,应当做到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童叟无欺才对呀!
    “看人下菜碟”的做法是有悖礼数的。  

注:待续。《新女论语》为温信子于2010年9月主编的“中华女子国学丛书”之二,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本书可供私塾、国学馆、书院、大学“中华女子国学专业”作女学课本之一。2011年9月7日至9日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