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塑料杯有毒吗:美国加油站的发展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0:30:12
美国加油站的发展史
2009-06-09 12:54:35 ·  
  伴随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作为汽车行驶保障供应环节的加油站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加油站是如何产生呢?发展历史中曾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又将如何发展和变化呢?美国加油站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全球加油站历史的一个缩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吧。
  加油站的诞生(1905-19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最早的汽车开始在城市和乡村道路上穿行的时候,加油是件不大容易的事。
  原始的加油站只是一个成品油零售商,通常附属于杂货店,一般在屋后储存大桶的汽油,遇有汽车来加油的时候,用5加仑的桶自大桶灌取,然后倒入汽车油箱,即完成了交易。这时,加油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据介绍,原始的加油过程需要至少3个人来操作。同时,五金店、杂货店也在经营汽油,1加仑的玻璃瓶包装是当时标准的销售方式。
  1905年,手动加油机发明,自此开始了加油站的发展史。两年后,第一座加油站出现在美国的西雅图,由加州标准石油公司(即雪佛龙公司的前身)建设而成。油站里仅有一台手动加油机和一条管线以及连接的油罐。又过了3年,出现了以地下油罐、油泵、管线和加油机构成的加油站。这个时期,各种各样的加油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1912年路易斯安那标准石油公司在孟菲斯市所建的加油站有13部加油机,还专门建造一间女用洗手间,雇一名女招待为顾客供应冰水,开创了加油以外的服务项目。
  1913年,海湾石油公司在匹兹堡建造了第一座非路肩(OFF—STREET)加油站,包括混凝土地坪、围栏、站房,装备了新式的加油机,这种整体结构成为现代加油站的雏形,一直延续到现在。
  加油站快速增长(1920-1940)
  1920年-1930年,汽车工业发展势头迅猛,油品需求增加。早期的加油站,只需要和一个炼油厂签订一个供油合同,配备一台加油机,一个地下油罐,再加上一个招牌,加油站就可以开业了。如此简单的投入,加上需求和利益的驱动,使加油站蓬勃发展,石油公司、汽车修理厂、汽车销售点、杂货店、五金店都在门前安装加油机提供加油服务。而石油公司为了更多更快地卖出油品,也放任并推动了这一进程。
  从1920年开始,石油公司开始大规模建设自有油站网络,并进行一系列的油站标准化过程。包括标准化设计的站房和罩棚,标准的品牌标志,标准的颜色,统一的加油设备,统一的客户服务规范等等。这一行动旨在建立品牌和形象,树立油品用户对石油公司的信心。标准化的过程得到了市场的欢迎,并得到了良好的回报。1922年,壳牌石油公司在美国西海岸的1841个加油站中,200个经标准化改造后的油站销量上升到当年所有加油站销量的40%。
  1928年,油罐汽车的原始型出现在纳席维尔,油罐汽车与油库结合,出现了初级的油品物流体系。当时最有名的是马刺联销站。
  1931年-1940年,是美国加油站大发展的时期,到1933年全美加油站数已经达到17万个。这时的加油站,大多是简陋的路边加油点,通常有一到两台加油机,无罩棚。经营者只想着以最少的投入赚最多的钱。由于政府尚没有相应的管理法规,缺斤少量、质量数量的问题时有发生。这大大影响了石油公司的形象,而加油站也成为当时油品行业名声最差的地方。
  汽车和道路的高速增长,造成石油行业对需求大幅上升的憧憬,新油田的开发使大石油公司提高了炼油能力,全球油品供大于求。同时,受经济萧条的影响,国民收入大幅度减少,大约250万辆汽车被搁置,需求下降,油价开始大幅下跌。1931年,油价从17.9美分/加仑下降到10美分/加仑,下降幅度达44%。
  盈利的困难使石油公司开始出租自有油站,希望独立油站运营者能吸收盈利下降的风险。市场上首次开始了自有他营模式的油站。盈利的困难也使经营者开始考虑业务多元化的问题,商品和其他服务的销售开始引入加油站,TBA(轮胎、电瓶和冷却液、刹车油等其它用品)销售、汽车修理和润滑油换油服务更成为油站的标准业务项目。现在,招标租赁与业务多元化已成为各跨国石油公司加油站的“标准”做法。
  1931年,加油站经营者发现舒适和便利是吸引汽车驾驶者的最主要的因素,全程服务加油站开始出现。在加油完成的同时,加油站人员已经帮你擦完前窗玻璃,检查了油位,打气,加满冷却水并检查了电瓶。
  石油公司加油站标准化和品牌建造持续进行,努力为加油站营造更友好的氛围以吸引客户。加油站管理和油品分销也首次成为美国高等学校的授课课程。加油站经营人员开始研究和思考如何提高销售的问题。
  30年代是现代化加油站经营管理的形成期,主要有:经销商制度;租赁制度;汽车保养制度由埃索石油公司推出;汽车零件代售TBA出现。
  1940年,德克萨斯石油公司推出了加油站的整体设计,在一个罩棚下,加油、商品销售、卫生间、洗车和汽车维修等功能科学地融为一体,各功能区用不同的字母标识,这种既方便又适用,充满了现代风格的加油站很快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到了1940年底,德士古公司按照Walter Dorwin的设计新建或改造了 500多座加油站。原先繁琐严谨的加油站建筑模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加油站不再像古希腊的纪念碑或中国的古塔或乡村民居,而是一个简单方便的加油地方。
  一体化经营与销售模式的变革(1941-1955)
  1941年开始,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太平洋战争的影响,汽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首先要保证军方和盟国的需求。油源的短缺使大部分独立加油站被迫关闭,美国加油站开始了大规模的整合。自定价格出售油品的时代结束了,大型石油公司开始掌握市场的主导权,长期经销合约成为规范石油公司与加油站经营者之间关系的主流做法。
  1946年-1956年是战后加油站发展的高峰期,系统化收购和并购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大型石油公司建立起了品牌制度,中小石油公司则积极发展炼油业务,加油站的经营模式逐步定型。
  1947年,美国加州的一独立加油站经营者George Ulich,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加油理念——客户自助服务。这一年,Ulich在洛杉矶开设了3个自助式油站,随即,两家竞争者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从此开始了持续至今并影响了这一行业50多年的变革。Ulich声称自助式加油可以在短到2.5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加油,真正做到了让加油者快速地进入和驶出。
  这种销售模式很快在全美流行开来,加油站经营者原来热衷的检查发动机油位、擦洗车窗的全程服务模式受到挑战。油站开始减员,很快,许多加油站只需要雇佣几个姑娘穿行在加油岛和油机之间进行收款,而加油站的其他服务,比如打气、加水等都被重新设置到其他的位置,客户在加完油后可以到那里自行服务。
  这些24小时开业的加油站很快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平均每月的销售量超过100,000加仑,而当时其他的加油站每月的平均销量只有10,000加仑。这一新的自助模式开创了加油站运营的新纪元。
  同时,在一座加油站里集中加油、超市、健康美容、汽车修理、配件及运动器材等项目的超级加油站的出现,使多元化经营成为这一时期加油站发展的主流,更成为以后加油站经营的趋势。
  高速公路的影响(1956-1972)
  1956年开始,全美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建设对已初步成型的加油站网络进行了重组。
  1959年,美国政府拨款兴建州际高速公路网,由于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建成,许多原有老旧公路旁或远离州际公路的车流量都大幅下降,大批加油站门庭冷落,被迫关闭或改行。同时石油公司开始在高速公路沿线建设新的加油站。整个加油站网络跟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进行了新的一轮重组。
  1960年,环境保护运动的先声—“美化美国”运动,迫使石油公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和改造“景观加油站”,目的是让加油站站房融入周边社区,出现了一些“别墅型加油站”,成为加油站发展史上的一段花絮。
  60年代末,加油站的设计和建设已形成基本的模式,一切都以吸引顾客为目的,站房、灯光、商标、非油品服务等规范化管理,24小时营业、自助投币加油得到普及。现代加油站品牌开始定型(如埃索、美孚等)。
  两次石油危机(1973—1978)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OPEC国家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使用了“石油武器”,一系列的限产、禁运、国有化和提价的措施,触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的短缺使那些刚刚从高速公路建设的风波中生存下来的加油站面临又一次危机,由于没有油品,成千的独立加油站被迫关闭。行业分析师甚至预言6个月内所有的独立加油站都将消失。独立加油站纷纷关闭、转让甚至遗弃。仅在1973年一年中,全美就减少1万多座加油站。
  两年的困难时期过后,加油站行业又开始逐步恢复了生机。
  1977年,全美加油站总数达到历史高点26万3千座,竞争的加剧使加油站运营进入一个市场自然淘汰的过程。
  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到来更加重了加油站经营的难题,独立加油站除了依靠大型石油公司,已没有什么生存空间。极少数幸存者依靠开发便利店和多种经营,进入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便利店加油站,这也是今天加油站发展的趋势。
  这一阶段的特征如下:跨国石油公司垄断了加油站市场,品牌集中度提高;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强,中小石油公司和独立加油站纷纷倒闭;石油工业成为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加油站利润空间下降,只有走多元化经营的路子,靠非油品经营求生存。
  精细化管理时代(1978至今)
  1978年后,加油站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电子时代。五十年代信用卡的出现和普及,对于加油站的支付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加油站开始采用电子收银机和POS系统进行支付及销售的自动管理。七十年代,商品销售和便利店的引入,也带来了商业领域的销售管理、货品管理和配送管理的概念。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便利店商品销售在加油站经营中重要性的日渐突出,更加速了加油站管理自动化的进程。八十年代开始出现的各种新技术:条码扫描仪、机端读卡机开始被普遍采用。
   开发于八十年代初的油罐液位监测系统,对油品库存数量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大大提高了油站进销存管理的精度,同时可以严密监视油罐可能的微小渗漏,减少了加油站泄漏的风险,一经推出,便被广泛采用,到1998年,全美加油站安装液位仪的数量超过80%。
  九十年代末,始于欧洲的超级市场加油站开始进入加油站运营市场。这类加油站以低价、自动化、大销量作为主要运营模式,给传统的油品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已经或正在形成对油品零售业的新一轮重组。
  根据美国加油站发展历史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政府的政策、法规对这一行业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汽车工业和道路交通的发展决定着行业发展的前景;石油工业的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便利性的追求是推动行业变革的主要力量;选址决定着加油站的生存寿命;规模化经营和高技术含量能有效降低成本,增加抗风险能力;自助加油、多元化经营和与其他行业融合(如超市)是发展的方向;发展客户关系、培养忠诚客户是行业发展的新课题;经营者与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着经营质量。
  纵观近一百年的加油站发展历史,客户对便利性的追求是推动行业变革的主要力量。加油站运营商只有做好准备迎合快速变化的行业竞争环境,不断采用新管理模式或新技术,推出新的增值服务,提高竞争优势,才能在持续增强的竞争环境生存下来。而成功的管理模式或新技术在市场上推广速度很快,率先采用先进技术与成功模式的运营商可以享受更高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