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诺平颗粒祛痘效果:《开国大典》的前世今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6:33:21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油画——《开国大典》。 中央美院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该院知名教授、37岁的青年画家董希文。

两个月后,巨型油画《开国大典》完成。

原作的第一排人物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起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1953年,《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其印成年画在全国发行,使“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家喻户晓。《开国大典》引起巨大反响,并掀起了“油画中国风”的艺术思潮。

两年后发生了“高饶事件”,有人通知董希文,去掉开国大典中的高岗,高岗死了,这幅画中的高岗也必须被抹掉。

为了使画面不受损害,董希文在其他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几天后,修改完成,高岗从作品中的蓝天下消失了。

这样,在五十年代中期,《开国大典》便出现了第二个版本——无高版。

在以后的日子里,董希文如是解释:“这幅画在构图时,就有挤在边上的局促之感,去掉他对构图倒有好处。”

今天,我们能体谅画家的处境,也能理解画家的此番解释。去掉高岗,构图可能平衡了,失衡的却是历史。

十年过去了,“文革”爆发,又有人通知董希文,将《开国大典》中的刘少奇去掉!此时的董希文已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他被安排在北京钢厂劳动,非人的折磨,外加翻铁砂的劳累,使他的胃溃疡穿孔,胃被切除了一半。1970年董先生被确诊为癌症。他不得不拖着被病痛折磨的身躯,将刘少奇从画上去掉,在其原位换上了董必武。这样,在60年代中后期,《开国大典》出现了第三个版本——无刘本。

到了七十年代,中央文革小组要求对《开国大典》再次修改,这次要去掉的是画面左边的林伯渠。因为当年在延安,包括林伯渠在内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对毛江的婚姻有过“约法三章”。此时的江青已是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对于曾经与其过不去的人,自然不会放过。“所幸”的是董希文此时已经是重病缠身,再也无力“作假”,只好由他的学生临摹一幅以替代,也避免了再在原作上作改动。

1973年1月8日,董希文逝世。临终前,他对没能亲手恢复刘少奇在《开国大典》上的地位而抱憾不已。

而就在这一年,周恩来去延安。看着刘少奇故居那一片荒芜和破败,他沉重地说:要尊重历史。
此刻,毛泽东题写的“实事求是”,仍旧镶嵌在抗大礼堂的原址……

197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由于董希文家属不忍心再次糟蹋原作。最后,由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这就是现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里所见到的《开国大典》(复制品),而原作则保存在博物馆画库。


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了原貌。

事情还没有完。前几年,长沙一家饭店把这幅油画搬进了店堂,别出心裁地加上了一句“同志们大饭锅成立了”,目的是为了给饭店做广告。此举却被斥为“恶搞”,迫于压力,那家饭店后来把广告给撤除了。姑且称之为“饭店版”吧。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各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数以亿计的有关《开国大典》的各类印刷品,中小学教材、年画、邮票、纪念币以及各种各样的收藏品都对这幅油画一版再版,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一幅油画的本身。

    

《开国大典》1盎司银币         1959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纪念邮票

 

 

董希文——

1914——1973年,浙江绍兴人。曾在苏州美专、杭州美专西画系就读,1939年去法国留学,后回国。1943年赴西北敦煌艺术研究院并投入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董希文创作过《春到西藏》、《哈萨克牧羊女》、《苗女赶场》、《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主题性绘画,但影响最大的却是《开国大典》。而他的命运也随着“开国大典”而浮沉跌宕,在那个荒唐的年代,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阉割自己的作品,他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出混沌说解。他本应成为伟大的美术家,时代却把他造就成最大的职业美术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