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桃叶水治湿疹吗: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六个难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8:05:16
一、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六个难点  
  
  难点一:农民收入增速下降,农民增收难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18项指标中,农民收入占有20%的权重,是头等重要的指标。然而,从近几年农民增收形势看,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4.2%,2002年增长4.8%,不仅没有达到实现全面小康所要求的年均增长5%的目标,而且也没有根本扭转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增速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看,全部18个指标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只有5.8%,为实现程度最低的指标之一,这意味着,还有94.2%的任务需要在今后18年中完成。  
  
  难点二:农村教育落后,人口素质提升难  
  
  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系统中,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成为仅次于农民收入的第二位重要的指标,占有12%的权重。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全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的占到88%,在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崛起的今天,显然处于不利的境地。  
  
  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学杂费高,影响儿童入学率和辍学率。从普九情况看,目前全国农村7-15岁儿童入学率仅为94.4%,有近一半的省在90-95%之间,其中云南、西藏、青海在90%以下,一些地方中小学辍学率偏高,有的地方甚至高达10%以上。这意味着每年仍有上百万计的新文盲出现。另一方面,农村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90%以上的农村大学生成为城镇居民,留在农村的很少。因此,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难度大。  
  
  难点三: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资金筹措难  
  
  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对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赋予了8%的权重,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被赋于了4%的权重,两者合计占到12%权重。从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看,2002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只实现了2.5%的目标,养老保险覆盖率实现程度不到1%,在全部18个指标中实现程度最低,刚刚开始起步。  
  
  从现实情况看,90年代初开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参保人员较少,能享受养老保险金的比例更小。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接近解体,基本医疗保障普遍缺乏。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仅为10%左右,农民成为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看病难”问题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增多。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涉及面宽、人数多,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财政不可能完全解决,资金筹集难度大。  
  
  难点四:农村生活条件差,居住环境改善难  
  
  在反映生活质量方面,居住质量成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部18个指标中占有11%的权重,是第四位重要的指标。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匮乏,农村居民住房设施配套不完善、卫生标准差、室外环境脏乱差的现象相当普遍。据测算,2002年农村全面小康的居住质量指数实现程度只有8.8%。从构成看,目前饮用自来水的农村居民只有28%;有93.4%的农户仍在使用包括煤炭和柴草在内的非清洁能源燃料;农村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率不到1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也只有49%,农村废物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暴露于室外,污染环境。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落后的面貌就难以改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是一句空话。  
  
  难点五: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就业结构转换难  
  
  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系统中,劳动力就业结构非农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是反映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重要指标,两项指标的权重占到9%。近几年来,为促进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小城镇建设试点,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小城镇主导产业不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聚集效应比较差,小城镇发展步伐相当缓慢。2002年,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7.5%,不仅没有完成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目标,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2002年,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份额由2000年的16.4%下降到15%左右,但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仍停留在2000年50%的水平上,未实现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的目标,加重了今后18年的压力。  
  
  难点六:西部还没有实现总体小康,协调发展难  
  
  从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看,至2002年,东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的综合实现程度达到30.8%,中部地区只有9.8%,而西部地区的实现程度却是-14.1%,这说明,东部地区已走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1/3的路程,而西部地区连2000年总体小康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全面小康建设还没有开始启步。一些单项指标如劳动力就业结构、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人口素质、消费结构和农民信息化程度等,东西部地区实现程度的差异更大,西部地区将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难点所在。  
  
  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七个对策  
  
  (一)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和劳动力转移三轮驱动,加快农民增收  
  
  一是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效益,向农业的深度要收入。二是以税费改革为锲机,加快农村金融、公共财政、流通体制、土地流转等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向制度创新要收入。三是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为动力,推动农村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建设,向农业外要收入。  
  
  (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用10年时间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最高的,国家值得倾10年之功,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培育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第一,建议调整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将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减免中西部地区农村学龄儿童的学杂费支出,保障所有儿童都能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争取高中教育。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有1亿学龄儿童,扣除40%中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有6000万左右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需要助学,按小学生平均学费支出每人每年200元、中学生400元标准计算,这部分学生每年的学费支出总额是180亿。而国家财政用于农村扶贫的拨款每年是250亿左右,据贫困监测资料测算,这笔钱农民直接受益不多,大部分被地方政府截留或由于扶贫项目选择不当而损失。如果把扶贫资金的70%用于中西部地区中低收入家庭学龄儿童的学费支出,不仅能直接减轻这些家庭的致贫负担,而且能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真正实现新世纪扶贫规划纲要提出的“直接面向穷人”的扶贫目标。如果不从根子上解决中西部地区孩子失学辍学问题,10年或20年以后,一批新的文盲或半文盲将成长起来,成为新的贫困人口。  
  
  第二,农村税费改革后,目前“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投资体制难以有效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中央应按税费改革前的基数,从税费改革后新的农业税中切出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教育。  
  
  第三,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三)重构农村合作医疗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框架,全国人大应尽快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国务院要根据法律的要求,制定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相关条例,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第二,全面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事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应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济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据调查反映,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太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每年的补助标准应该提高到每人20元左右,农民个人交纳10元,以保证每人每年的统筹款达到50元左右。第三,以农村低保为突破口,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社会福利事业,为农村无劳动能力的居民提供救济和社会保险。农村目前2800万贫困人口中有1800万左右是丧失劳动能力和资源极度缺乏地区的贫困人口,他们靠开发式扶贫难以脱贫,需要纳入社会救济,按每人625元的贫困标准计算,每年需要100亿元左右。国家扶贫资金的另外30%,建议用作中西部地区这部分人口低保制度的建立。  
  
  (四)加快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水、改电、改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不仅关系到全面小康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近几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和农村电网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在农村的投资重点应转向改水、改厕和环境治理,推动农村自来水革命、厕所革命和厨房革命。为此,建议国家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公共财政领域,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各级政府应将通电、通水、普及卫生厕所列入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在农村提倡使用清洁能源,鼓励农民美化村庄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根据韩国新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政府在农村改水、改厕方面的投入并不是很大。例如,到2020年,我国要达到80%农村居民饮用上自来水的全面小康目标,尚需解决3亿农民的饮水问题。按两个行政村联建一个标准自来水厂测算,全国农村尚需修建15万个自来水厂,在农村修建一个标准的自来水厂的费用大约在50万元左右,总投资为750亿,国家投入一半,也不过380亿。再看厕所改造:据调查,在农村建一个沼气厕所的平均费用为1500元左右,一个“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的平均费用约400元左右。按70%以上的农户享用卫生厕所的全面小康目标测算,全国农村尚有6000万农户的厕所需要改造,按每户政府公助资金200元计,需投入120亿元。改水、改厕两项合计投资500亿左右,平均每年25亿,对财政的压力并不大,但对农村面貌的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则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五)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  
  
  按照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本世纪头20年,我国需要将1.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每年转移600万人以上;按乡镇企业的就业成本测算,新增一个就业岗位需要新增投资2万元左右,每年需要新增1200亿元的投资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因此,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非常大。为此,一要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国家整体就业规划,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就业政策结合起来。二要积极调整产业布局,重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再创农村非农产业辉煌,努力创造就业机会。三要大力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自就业能力。  
  
  (六)积极调整小城镇布局,加快产业培育,推动农村城镇化  
  
  第一,制定积极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对小城镇道路、供排水、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目前农村人口转移的基本格局是60%以上到小城镇,不到40%到大中城市,而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聊聊无几。据测算,一个农村人口转移到大城市的直接成本在5万元左右,中等城市需要3万元左右,而转移到小城镇不到2万元,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讲,国家也应该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建议国家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第二,加快小城镇撤乡并镇的步伐,扩大小城镇规模。据研究,小城镇人口达到3万人以后,其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供水、供暖、供电、供气等)才能实现合理配给和经营性运作。第三,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以第三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创造就业机会。第四,建立和健全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要把养老和医疗保险事业作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提供就业保障,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劳动力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七)东西互动,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第一,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东西部地区加强合作。东部发达地区要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带动和扶持西部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两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东部地区要尽可能地使用西部地区农民工,加快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的步伐,并提供技术培训。第二,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落实好各项政策,按时兑现各项补贴,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第三,增加对西部地区各项投入的力度,特别要加大对农村教育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