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戊二醛溶液有毒吗:中国传统养老模式陷巨大困局 服务与需求严重脱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1:01:43

中国传统养老模式陷巨大困局 服务与需求严重脱节

2011年10月31日 09:54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T|T
3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2011年4月18日,广西桂林十几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在美丽的漓江边一边聊天,一边快乐地享受春天的阳光。李凯摄

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传统养老模式遭遇巨大困局,各界人士纷纷呼吁:我国社会化养老体系亟待健全和完善

【本周聚焦】社会化养老困局何以破解?

背景

当前,我国已成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老年人口、高龄老人增速加快,空巢老人增多,未富先老、区域不平衡、农村老龄人口比例高等问题日益凸显。

10月23日,2011年老龄产业和福祉科技论坛暨第五届海峡两岸福祉科技交流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老龄产业相关学者、官员和企业界人士共同探讨了当前中国老龄化所面临的挑战。中国社会化养老的问题再次引发各方关注。相关业内人士呼吁:我国社会化养老体系亟待健全和完善。

当前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诸多养老模式皆很难满足现实需求。

基于此,记者围绕如何破解中国社会化养老困局,进行了深入采访。

社会化养老成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结构转型,我国家庭结构渐趋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已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70%;农村养老形势也不容乐观。目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37%,其中需要护理和照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占相当大比重。

当前我国家庭养老面临的主要难题在于高龄化、空巢化和病残化。北京大学老年研究所相关专家表示,居家照料因缺乏“应急的生存风险控制机制”,只适宜于健康、有配偶、有家人、有保姆的老年人。

调查发现,高龄老人很难进行居家照料。因他们多处于失能和半失能状态。据全国老龄办报告,我国目前完全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达2834万,其中多数为农村老年人。这部分人中,近1/5需要不同程度家庭护理,需要护理和照料的失能老人占9.9%。

因此,老年人对社会化和专业化照料与护理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然而由于缺乏社会护理,一个失能老人最少影响两个家庭。按此推算,有专家估计,中国现在至少有几千万家庭被失能老人护理问题所困扰。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曾公开表示,目前我国机构养老保障面较小,服务项目偏少;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缺乏,投入不足,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此外,与计划生育政策伴随的“421”(即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生育一个子女)家庭大量出现,也使赡养老人压力加大。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穆光宗教授表示,“421”结构属风险型家庭架构,养老更是如此。“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空巢化发展,养老服务社会化成为必然选择。”

 

服务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

尽管我国社会化养老已成趋势,但服务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

以机构养老为例,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仅占1%左右,99%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调查显示,我国养老机构和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远不能适应需要。国际标准为平均每千名老人有养老床位50张。而据民政部《2010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10.1万个、床位349.6万张,每千人口平均拥有社会服务机构床位2.61张——如果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计算,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19.6张,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专业护理人员也严重缺乏。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从事养老服务事业的人员有30万人,其中受过专业训练的仅10万人。远远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面对当前我国城乡家庭养老功能日渐缺失现状,一些地区尝试发展社区养老,鼓励民办养老,取得一定效果,而不少地区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相关职能和配套体系尚未建立,存在诸多发展障碍。

资料显示,我国从建国伊始就开始进行“社会化养老”尝试。起初制度覆盖面仅限城乡特困残障人、农村“五保户”和“荣誉军人”等特殊人群。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这一制度建设尚不成熟,且覆盖面也亟待扩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丁宁宁研究员表示,目前我国制度化的养老保险实际覆盖率不到50%。尽管2009年6月,我国开始在十分之一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力争2020年前覆盖全国。但农村老年人在经济供养、健康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仍面临困境。

专家表示,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趋势,我国当前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明显准备不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尚未形成有效互动和收益互补机制。

健全和完善体系是根本

事实上,服务机制和体系不健全正是社会化养老遭遇尴尬的主要原因。不少专家建议建立多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养老服务社会化水平。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建议,将发展养老机构和培养专业人才同产业振兴计划和积极就业政策挂钩,纳入宏观制度层面统筹考虑。

北京大学老年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功教授表示,应大力推行居家为主的养老模式,加快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强对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生活照料和各项服务,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加快发展老年人护理康复服务。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应加快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养老保险为补充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有,“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实现全国老年人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同时,“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 (记者 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