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瑞泰口腔:葡萄籽与萄籽油、苏子与苏子叶、茱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05:23:38

葡萄籽

  葡萄籽是葡萄酒厂的下脚料,经晒干后分离葡萄皮、葡萄梗后所得产物,葡萄籽油因具有保健、美容之功效,价格非常昂贵。

  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脂肪、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饲料中,经粉碎后,颜色非常好看,不仅节约了大批的粮食,而且显著提高了畜禽的生产效益。

  葡萄籽还含有胆碱:279mg/kg,盐酸:20 mg/kg,泛酸:34 mg/kg,维生素B1 :0.17 mg/kg,维生素B2: 2.5 mg/kg。

  葡萄籽与其它原料营养比较:

  名 称 葡萄籽 玉米 高粱 小麦 谷子

  粗蛋白

  12 8.8 9 13 12

  粗脂肪 7.23 4.5 3 2 3.6

  葡萄籽氨基酸含量:

  天门氨酸 苏氨酸 丝氨酸 谷氨酸 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酪氨酸

  1.24 0.36 0.493 2.634 1.115 0.603 0.72 0.799 0.779

  异亮氨酸 苯丙氨酸 赖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脯氨酸 胱氨酸 蛋氨酸

  0.455 0.51 0.503 0.364 0.961 0.775 0.16 0.04

  建议添加量:

  牛:10%-15% 鸡:3%-5%

  葡萄籽的五大特点:

  1、价格低 2、能量高 3、拌出料,色好 4、具有保健作用 5、无毒副作用,尽可放心使用

  关于用于美容方面

  具有超强抗氧化能力,是维他命E的50倍,能延缓老化,预防动脉硬化,也有皮肤维他命之称,是维他命 C的20倍,其中的酚花青素,据脂溶性及水溶性的特质,有美白作用

  关于保健方面

  研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前列腺癌、抗肝脏肿瘤的作用,还可以对抗神经系统的损伤。

  食物摄取:葡萄 蔓越莓 苹果 花椰菜 绿茶

  葡萄籽油 美容方法

  葡萄籽油由葡萄种子冷压制成,由于富含人体无法自行制造的植物性Omega-3(亚麻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因此被视为一种保健食用油。

  保健和美容息息相关,葡萄籽油除了用作烹调,还是许多护肤品的材料之一。葡萄籽油富含多酚类(polyphenols),抗氧化效用显著,定期使用有助皮肤细胞抵抗衰老,长保弹性。此外,葡萄籽油包含大量亚麻油酸(linoleic acid),有消肿、去除暗疮和保留水分之效。

  如果经常使用香薰疗法,相信更不会对葡萄籽油感到陌生。葡萄籽油容易被皮肤吸收,适合用作基底油,搭配多种精油皆可。

  1深层滋润泡浴油

  材料:

  葡萄籽油(冷压)150毫升

  甜杏仁油 1汤匙

  植物甘油(glycerin)5毫升

  准备方法:

  材料倒入玻璃杯,搅匀后倒入玻璃瓶,存放于气温和湿度偏低之处。

  使用方法:

  将浴缸装满水,加入适量泡浴油,轻轻搅匀。

  2葡萄籽磨砂洁肤乳

  材料:

  白糖/黄砂糖 1茶匙

  常用洁肤乳 适量

  葡萄籽油 1滴

  准备方法:

  取适量洁肤乳,加入糖和葡萄籽油,搅匀。

  使用方法:

  1)将葡萄籽磨砂洁肤乳涂搽在脸上,轻轻按摩。

  2)冷水洗净。

  小贴士:洁肤后,可将金缕梅花水(witch hazel water)和清水以1对1的比例调均,直接喷在脸上。

  3美肤葡萄籽香油

  材料:

  葡萄籽油 1汤匙

  荷荷巴(Jojoba)油 3汤匙

  薰衣草精油 5滴

  罗马洋甘菊(Roman chamomile)精油 3滴

  佛手柑(Bergamot)精油(FCC等级) 2滴

  玫瑰精油 1滴

  准备方法:

  1)精油倒入小瓶,存放于气温和湿度偏低之处至少两天。偶尔需轻摇瓶子搅拌精油,

  2)将葡萄籽油和荷荷巴油倒入另一个玻璃瓶,接着加入之前调配的精油,轻摇瓶子搅匀。

  存放期限:半年

  使用方法:

  冲凉后,取适量“美肤葡萄籽香油”,均匀涂搽在身上,轻轻按摩。

  小贴士:将“美肤葡萄籽香油”存放在冰箱,可延长使用期限。

  美国GNC葡萄籽精华功效成分说明:每粒含葡萄籽精华OPC300mg(极高含量300mg/粒)

  每粒含95%高浓度多酚(原花青素低聚物)285mg.(最高浓度95%)

  Grape Seed Extract (Vitis vinifera)(95% Polyphenols = 285mg) 300.00 mg

  标准浓度精华,保证每种草本提取物的目标活性成份是被科学认定草本植物中的重要功效成份,并保证每种草本植物中的单一化学成分的一致。标准浓度意味着浓缩、纯净和高吸收。

  产品作用:

  1、能阻隔紫外线,减少皮肤受损几率。

  2、有利于胶原蛋白的产生,有效清除自由基,保持皮肤柔顺、光滑,推迟或减少皱纹的出现。

  3、能有效地预防脑疲劳及脑部退化和引起的疾病。同时可保护血管内壁不受损伤,阻止血小板凝结成血块,减少中方的危险。

  4、有效防治心血管病、关节炎、白内障。癌症及免疫力低下;

  5、增加人体抗过敏的能力;

  6、增加人体抗辐射的能力。

  7、希望延缓衰老、保持青春的人士

  8、心血管疾病患者

  9、血管痉挛性头痛、眩晕者

  10、有强化毛细血管的功能,减轻腿部和踝部的肿胀。

  11、易过敏的人士

  12、长期使用电脑、手机和电视的人士。

  gnc葡萄籽功效:

  1、人体的青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组织的柔韧性,这是身体各部位自然连接网络是否有弹性的保证,而葡萄籽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结构组织不被自由基破坏,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2、葡萄籽提取物是迄今发现的植物来源的最高效的抗氧化剂之一,体内和体外试验表明,葡萄籽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30-50倍。超强的抗氧化效率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强力效果。葡萄籽精华Grape Seed Extract含丰富生物类黄酮、是强力的精华分子,用于对抗自由基(游离基)与维护微丝血管的健康。(自由基是造成老化及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估计大约80%-90%的老化性、退化性疾病都与自由基有关,所以,葡萄籽提取物对人体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有极佳的效果。)。

  3、研究显示,葡萄籽精华素可以非常容易地穿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它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抗氧化物质,而且它能够高度集中在大脑和神经组织中,这一特性使它成为大脑最为理想的抗氧化物质。

  4、gnc葡萄籽精华含大量前花青素OPC。前花青素防护人体皮肤,免受自由基侵袭;此功能使皮肤增加弹性,不受恶劣环境侵害。(前花色素被用于:当脑部和心脏的微循环系统血液循环不良时、改变微丝血管的脆弱性和通透性(针对糖尿病患者)、长期四肢末端动脉或静脉血流不足、改变血小板凝集和微丝血管内血流的特性、自由基和酵素作用使微血管的弹性纤维(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被破坏、视网膜微丝血管病变,淋巴结肿胀,静脉曲张和其他上述毛病的症状、老化迹象的和减少退化性疾病的罹患率。)

  5、葡萄籽提取物是天然的阳光遮盖物,能阻挡紫外线侵害皮肤,还能够修复受伤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葡萄籽提取物具有收敛作用,收紧皮肤,防止皮肤皱纹的提早出现,长期使用能使皮肤光滑,富有弹性,具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1]葡萄籽适用人群:

  1、需要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人群。

  2、需要美容、保持肌肤美白、润泽、弹性的女性。

  3、肤色不佳、灰暗、黄褐斑、松弛、皱纹。

  4、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5、过敏体质者。

  6、长期使用电脑、手机和电视的人士。

  [2]应当慎用葡萄籽人群:

  有出血倾向者,或者凝血功能有障碍者;

  正在使用药物、草药、抗氧化剂或其他保健品者,葡萄籽产品有可能对这些药物的作用产生影响;

  对某些食物或动植物过敏者;

  孕妇或准备怀孕者,以及正在进行母乳喂养者。

  另外,由于以往针对葡萄籽产品的研究没有涉及儿童,儿童最好不要使用。

 

 

 

葡萄籽油

  概述

  葡萄种子经由最高级的冷压方式精制而成,呈漂亮而自然的淡黄色或淡绿色,是基础油中相当受欢迎且效果卓着的品种之一。葡萄籽油具有天然无毒的特性,因此儿童、孕妇、老人及运动员皆适用。

成分

  维生素B1、B3、B5,VF、VC、叶绿素,微量矿物元素,必需脂肪酸,果糖,葡萄糖,矿物质,钾,磷,钙,镁和葡萄多酚。

  葡萄籽油的主要成份是亚油酸与原花青素,亚油酸含量达70%以上。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为人体所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同时,葡萄籽油还能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和血压,其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均得到国内外医学界及营养学家的充分肯定。

  化学成分

  亚油酸、其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维他命F、矿物质、蛋白质、亚麻仁油酸、叶绿素等。

  适用

  葡萄籽油有两种非常重要的元素,亚麻油酸和原花色素。亚麻油酸可以抵抗自由基,抗老化,帮助吸收维生素C和E,强化循环系统的弹性,降低紫外线的伤害,保护肌肤中的胶原蛋白,改善静脉肿胀与水肿,预防黑色素沉淀。原花色素有保护血管弹性,保护肌肤免于紫外线的荼毒,预防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破坏,使肌肤保持应有的弹性及张力,避免皮肤下垂及皱纹产生。渗透力强,清爽不油腻,极易被皮肤吸收,任何肤质均适用。

产品来源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 的种子提取物。    药理作用

  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扩张血管作用,同时具有营养脑细胞、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有效防止心血管硬化引起的各种疾病。

使用方法

  可直接涂抹单独使用,或以在10ml葡萄籽油中滴添加5-6滴纯植物精油。

  护肤

  秋冬季节皮肤比较干燥,特别是手关节、脚关节以及肘部等部位容易干燥和产生皱纹,基础油具有滋润及保养作用,能使皮肤恢复自然弹性。在普通干燥的时候可一星期擦三次,特别干燥的日子里可每日擦用。或每次洗澡后用于全身保养皮肤之用油,是理想的全身用油。

  可直接涂抹或当与精油混合的基础油,温柔容易吸收的特性,更是理想的脸部及全身用油。

搭配宝典

  葡萄籽油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适合各种肌肤使用,可促进背穴排毒。是100%全身按摩基础油。

  皮肤保养

  1)10ml 葡萄籽油+ 2~5 滴 檀香/玫瑰/依兰/橙花/天竺葵-增加弹性防止老化 。

  2)10ml 葡萄籽油+ 2~5 滴 柠檬/葡萄柚/玫瑰-美白肌肤 。

  身体按摩

  1)10ml 葡萄籽油+ 2~5 滴 尤加利/薰衣草/迷迭香/罗勒/薄荷-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

  2)10ml 葡萄籽油+ 2~5 滴 薰衣草/天竺葵/佛手柑/柠檬-治疗静脉曲张。

  3)10ml 葡萄籽油+ 2~5 滴 迷迭香/薄荷/鼠尾草/松树-放松肌肉 。

  4)10ml 葡萄籽油+ 2~5 滴 薰衣草/洋甘菊/玫瑰/茉莉/橙花-舒解精神 。

  5)10ml 葡萄籽油+ 2~5 滴 薰衣草/迷迭香/柠檬/葡萄柚/天竺葵-减肥 。

  头发保养

  5ml 葡萄籽油+ 3~4 滴 薰衣草/天竺葵/迷迭香-适用于掉发、稀疏。

  沐浴保养

  沐浴时加入5ml,可滋润干裂肌肤。

葡萄籽油的加工工艺

  工艺之一:压榨法

  1.用风力或人力筛选,使葡萄籽中不含皮渣、果渣等杂质。

  2.用双对辊式破碎机对所有成熟的葡萄籽进行破碎。

  3.将碎葡萄籽投入软化锅中,放进15%左右的软水,升温至65℃-70℃,保温40分钟,使破碎的葡萄籽全部软化。

  4.然后将其转移到平底炒锅进行炒坯。操作时火候必须均匀,使料温达到110℃,水分8%-10%,时间约20分钟左右。

  5.炒后立即倒入压饼圈内进行压饼,使其中间厚、四周稍薄。

  6.趁热装入榨油机,饼温在100℃为好。将饼进行堆垛,饼垛必须装直以防倒垛。

  7.应轻压勤压,使油流不断线,车间温度保持在35℃左右。

  8.出油口处安装一个2-3层的滤布,以清除油饼渣沫等杂质。

  工艺之二:正丁烷或二氧化碳低温萃取法

  1、葡萄籽预处理:筛选、除杂等;

  2、进入正丁烷低温萃取系统;

  3、低温脱溶--生产出葡萄籽毛油;

  4、毛油再碱炼、水洗、脱皂;

  5、脱嗅;

  6、低温减压过滤

  7、成品葡萄籽油

  8、正丁烷萃取比二氧化碳萃取可以形成工业化规模生产,产量、质量以“安阳市晶华油脂工程有限公司”做得尤为突出。

  如何区别葡萄籽油质量的优劣:

  1、味道:无味或有很淡的葡萄籽味道。

  2、颜色:淡绿色或黄绿色。深绿色是粗糙毛油,不宜使用。

  3、折光指数:1.4700-1.4750(25℃)。

  4、亚油酸含量:70-76%。

  5、冷冻试验:澄清、透明。

 

 

苏子

 

  其他名称:黑苏子 野麻子 铁苏子

  苏子又名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有紫苏和白苏之分,紫苏多为药用,白苏既可食用也可榨油,目前以白苏种植为多。

  主要成分:种子含脂肪油及维生素B1。果实含脂肪油45.3%,其中含亚油酸42.6%,亚麻酸22.4%,亦有报道尚含油酸、棕榈酸。此外果实还含有维生素B1和氨基酸类化合物。近年报道,还含挥发油,油中以油酸、亚油酸为主,其次为十六烷酸和少量异戊基-3-呋喃基甲酮、丁香酚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形状: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压碎后有香气,味微辛。

  苏子用途很广,幼苗和嫩叶可以食用,籽实可以作为芝麻的代用品。苏子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来制作雨伞、雨衣、油漆、油墨等。苏子饼渣是家畜的好饲料,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药理作用:

  1. 对血脂的作用 用含紫苏油的饲料喂鸡, 能使鸡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 但对小鼠无此作用, 并导致小鼠颈部脱毛和皮肤损害;用含紫苏油的饲料喂兔, 能增加其体重和肝脏重量, 但对血浆及肝脏的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影响.

  2. 抑菌作用 实验表明: 紫苏油(0.1%)对变形杆菌、黑曲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霉菌和酵母菌的作用明显强於0.05%的尼泊金和0.3%的苯甲酸.

  3. 防腐、抗氧化作用 紫苏子经脱脂后的乙醇提取物有防腐及抗氧化作用.可用於食物和药品的长期贮存.其抗氧化作用较0.02%的BHT(2, 6-二叔丁基对羟基苯甲醇)为强.(www.enjia999.cn)

  苏子茎呈方形、直立、叶对生、有叶柄、呈卵圆形、边缘有锯齿,叶片绿色,叶掖内生有侧枝,主茎和分枝的顶部着生着总状花序,花小、白色。自花授粉,每个蒴果中有4粒种子,种子球形有网纹,分白色、褐色、灰色等。千粒重3~15克,种子含油率47%~50%,出油率40%~43%。

  苏子适宜在冷冻的温带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村边、地头、房前屋后均可生长,大面积种植最好选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土壤肥沃湿度大的田块幼苗徒长,结实晚、产量低、品质也差。苏子可纯种成套种,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苏子播种不宜过早,否则由于温度低,发芽慢,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也长、营养生长旺盛,结实率低。但播种过晚、发芽快、生长也快、没有充分的营养生长就转为生殖生长,产量也不会高。所以播期要适当。我省渭北一带以4月上中旬为宜,撒播或条播的,每亩播量05公斤。覆土3厘米左右即可。为防止播种后遇雨造成土壤板结,可采用柴草等覆盖。当幼苗长到5厘米左右时间一次苗,防止苗荒,苗高15厘米时可以完苗。我省渭北旱塬每亩留苗8000~10000株为宜。如果育苗移栽,水肥条件较好的,每亩地栽植3000株为宜。

  收获的标准是:茎秆变黄,摇动植株时籽粒有少量晚落即可收获。过早收获籽粒成熟不好,千粒重低,含油率也低。收获过晚极易脱粒造成产量损失,一定要把握好收获期。收获时从根部割下捆成捆。摊开晒干用棍棒或镰架槌打即可。苏子的病虫害较少,病害多为锈病,易发生在苗期,感病子叶背面有橙黄色的斑点,扩大后子叶破裂,严重时落叶、影响结实。虫害以蚜虫为多,如有发生,用普通的防蚜药剂均可防治。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经。

  [功能主治] 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 3~9克。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英文名】 FRUCTUS PERILLAE

  【别名】紫苏子、黑苏子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制法】

  紫苏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炒紫苏子:取净紫苏子,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有爆声。

  【性状】本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 。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经。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 3~9g 。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苏子叶

  

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常1米余;茎绿色或紫色,方柱形,有4钝棱,被长柔毛。叶对生,草质.阔卵形或近圆形.长7~13厘米,宽4.5~1O厘米,顶端短尖或骤尖,基部阔楔尖至圆,边缘有撕裂状粗锯齿,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紫绿色,被疏柔毛,下面被伏贴柔毛;叶柄长3~5厘米。花秋季开放.紫红色,排成腋生、密花、偏侧的总状花序;苞片阔卵形或近圆形.长约4毫米,生有红褐色腺点,无毛;花萼钟形.直伸.长约3毫米,1O脉,被长柔毛和腺点,萼檐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较小.下唇2裂.长于上唇;花冠长3~4毫米.冠管短,喉部近钟状,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特大;雄蕊4.几与花冠裂片等高。果萼明显增大.长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边肿胀;小坚果球形,径1.5毫米,褐色,有网纹。

  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栽培,间有逸为野生。广布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采收加工 夏秋季开花前分次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叶片多皱缩卷曲,常破碎,完整的叶片呈卵圆形,长4~13厘米.宽2.5~9厘米或过之.顶端急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撕裂状锯齿.叶柄长2~7厘米.两面紫色至紫蓝色或上面紫绿色,疏被灰白色毛,下面可见多数凹陷的腺点。质脆易碎。气辛香,味微辛.以叶片大、色紫、不带枝梗、香气浓郁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常用量5~1O克。

  附注

  ①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inn.) Britt.常见有两种类型;一类叶绿色,花白色,习称白苏;一类叶和花均紫色或紫红色,习称紫苏。入药多取花叶紫色的。

  ②紫苏在我国栽培很广,栽培历史也很长,因而形成多个变种。除本书记载的回回紫苏外.尚有野紫苏var.acula(Thunb.) Kudo和耳齿紫苏var.auriculato-dentata C.Y.Wu,据报道(中国植物志六十六卷)这些变种也均可入药。

  附:紫苏梗

  本种为回回苏的干燥茎,商品呈方柱形,角钝圆,长短不一,直径5~ 15毫米。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边均有直沟和直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和叶痕。体轻,质硬。以茎粗壮,紫棕色者为佳。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附:紫苏子

  本品为回回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商品为小球形或卵形颗粒,直径1~3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和圆形小凸点。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油性,用手搓之有紫苏香气。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辛,温。归肺经。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功用: 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

  性味: 辛.温

  【英文名】 FOLIUM PERILLAE

  【别名】苏叶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及老梗;或喷淋清水、切碎,干燥。

  【性状】本品叶片多皱缩卷曲、碎破,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11cm ,宽2.5~9cm。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鉴别】

  (1) 本品叶的表面制片:表皮细胞中某些细胞内含有紫色素,滴加10%盐酸溶液,立即显红色;或滴加 5%氢氧化钾溶液,即显鲜绿色,后变为黄绿色。

  (2) 取本品粗粉0.7g,置500ml 圆底烧瓶中,加水250ml ,混匀,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刻度,并溢流入烧瓶中为止,再加石油醚(60 ~90℃)1.5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 小时,放冷,分取石油醚层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苏叶对照药材0.7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5cm,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放置。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 5~9g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

  (1)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此外,本品有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紫苏辛温,能解鱼蟹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

  【偏方】月经不调:到乡下取苏子叶二两,用热水泡后饮用轻者四杯即可,重者多饮几日,它能速效调经安神作用,对痛经寒大经期不正常有特效。

 

 

茱萸

茱萸简介

  zhūyú

  【英文名】:Cornel

  作为植物,茱萸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种是茴香科植物吴茱萸,因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质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

  别名:肉萸、枣皮、药枣、山萸肉等

  科名:山茱萸科 Cornaceae 、灯台树属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老枝黑褐色,嫩枝绿色。叶对生,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5—12厘米,宽约7.5厘米,顶端尖,基部浑圆或楔形,表面疏生柔毛,背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有黄褐色短柔毛;叶柄长约1厘米,有平贴毛。伞形花序腋生,先叶开花,有4个小型苞片,卵圆形,褐色,花黄色;花萼4裂,裂片宽三角形;花瓣4,卵形;花盘环状,肉质。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浙江、安徽有分布;生于山沟、溪旁或较湿润的山坡。

  一种是茴香科植物吴茱萸

  别名 曲药子、伏辣子、茶辣、臭泡子。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的近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5~8m。幼枝、叶轴、叶柄及花序均被黄褐色长柔毛。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11,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4cm,宽2~6cm,上面疏生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有透明腺点。花单性异株,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骨突果紫红色,有粗大腺点,每果含种子1粒。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于温暖地带山地、路旁或疏林下。山茱萸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以去核后的果肉入药。陕西佛坪县,位于秦岭南坡腹地,汉中地区东北部,境内多山,林木葱笼,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疏松肥沃,是山茱萸的最佳生长区,自古就是山茱萸的著名产地。南朝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名医别录》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九十月采实”。

  产区分布于浙江、陕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福建、江西。

  采制 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

  注:因山茱萸和吴茱萸在百度百科都有相关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茱萸与重阳节

  在重阳节这一天,按照我国民间风俗,人们除登高望远、畅饮菊花酒外,还要身插茱萸或佩带茱萸香囊。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续齐楷记》中的一则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九月初九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于是茱萸“辟邪”便流传下来。

  重阳这一天,采摘它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带身上,可用来辟除邪恶之气,是古来常用作防疫的民间药。重阳节插荣英之风,在唐代已很普遍,除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外,他如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至于储光羲在《登戏马台作》一首诗中所云:“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更把茱萸当作犒赏全军的奖品了。

  茱萸雅号“辟邪翁”,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的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茱萸的传说

  从重阳节的身插茱萸和饮菊花酒,联想到端午节的悬艾叶、饮雄黄酒的习俗。其实,端午节和重阳节,一是春夏交替,一是秋冬交替,都是疾病容易流行的时节。这也反映了我们祖先具有预防疾病的科学思想。茱萸是一味中药。《中国药学大辞典》解释,本品南北皆可,入药以“吴地”为佳,所以又称吴茱萸。所谓的“吴地”,即历史上的吴国。这茱萸的名字也是来自于一个传说。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弱小的吴国每年都得按时向强邻楚国进贡。有一年,吴国的使者将本国的特产“吴萸”药材献给楚王。贪婪无知的楚王爱的是珍珠玛瑙金银财宝,根本看不起这土生土长的中药材,反认为是吴国在戏弄他,于是大发雷霆,不容吴国使者有半句解释,就令人将其赶出宫去。楚王身边有位姓朱的大夫,与吴国使者交往甚密,忙将其接回家中,加以劝慰。吴国使者说,吴萸乃我国上等药材,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吐之功,善治胃寒腹痛、吐泻不止等症,因素闻楚王胃寒腹痛的痼疾,故而献之,想不到楚王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听罢,朱大夫派人送吴国使者回国,并将他带来的吴萸精心保管起来。

次年,楚王受寒旧病复发,腹痛如刀绞,群医束手无策。朱大夫见时机已到,急忙将吴萸煎熬,献给楚王服下,片刻止痛,楚王大喜,重赏朱大夫,并询问这是什么药?朱大夫便将去年吴国使者献药之事叙述。楚王听后,非常懊悔,一面派人携带礼品向吴王道歉,一面命人广植吴萸。几年后,楚国瘟疫流行,腹痛的病人遍布各地,全靠吴萸挽救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楚国百姓为感谢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在吴萸的前面加上一个“朱”字,改称吴茱萸。后世的医学家又在朱字上加个草字头,正式取名为吴茱萸,并一直沿用至今。

 

 

山茱萸

基本信息

  【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

  【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应用】

  1. 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

  2. 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汗不止,本品又有敛汗作用,可与龙骨、牡蛎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固经止血,可用治妇女体虚、月经过多等症,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中草药别名

  【别名】山萸肉,山芋肉,山于肉,杭芋肉,杭萸肉,山萸,山茱萸肉,蜀枣,蜀酸枣,鼠矢,鸡足,实枣儿,肉枣,药枣。寇思,思益,萸肉,净萸肉,于内,枣皮,芋肉。

  【商品名】杭萸肉:为产于浙江杭州一带者。皮肉厚,色鲜艳,味酸浓,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山茱萸,又名山萸。为各地所产萸肉的统称。以皮内肥厚、色红油润、酸味浓、干燥无核、洁净者为佳。

  【处方名】萸肉,芋肉,于肉,山萸肉,生山萸肉,酒山萸,炙山萸,蒸山萸,枣皮等。

  生山萸肉为原药剥取果内生用入药者。

  处方中写萸肉,芋肉、于肉、山萸肉,枣皮均指蒸山萸肉。蒸山黄肉又名制山萸肉,制山萸、制萸肉,蒸山萸、蒸萸肉。为生山萸肉置笼内蒸至紫褐色再晒干入药者。补肝肾功效增强。

原植物

  【学名】: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别名】:蜀枣(《本经》),鼠矢、鸡足(《吴昔本草》),山萸肉(《小儿药证直诀》),实枣儿(《救荒本草》),肉枣(《纲目》),枣皮(《会约医镜》),萸肉(《医学衷中参西录》),药枣(《四川中药志》)。

  【英文名】:Medical Dogwood

  【科名】:山茱萸科 Cornaceae 、山茱萸属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老枝黑褐色,嫩枝绿色。叶对生,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5—12厘米,宽约7.5厘米,顶端尖,基部浑圆或楔形,表面疏生柔毛,背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有黄褐色短柔毛;叶柄长约1厘米,有平贴毛。伞形花序腋生,先叶开花,有4个小型苞片,卵圆形,褐色,花黄色;花萼4裂,裂片宽三角形;花瓣4,卵形;花盘环状,肉质。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浙江、安徽有分布;生于山沟、溪旁或较湿润的山坡。

药理研究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山茱萸有强心作用,山茱萸注射液2-8mg/kg静脉注射可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肌收缩性和心输出量,提高心脏工作效率。犬注射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血压、左心室内压均升高。山茱萸注射液能对抗家兔、大鼠晚期失血性休克,使休克动物血压升高,肾血流量增加,延长动物存活时间。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山茱萸不同组分对免疫系统影响不同,水煎液可降低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抑制SRBC或DNCB(2,4-二硝基氯苯)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山茱萸总苷和熊果酸能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抑制LAK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生成和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对器官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有明显的对抗作用,每日腹腔注射山茱萸总苷500mg/kg,连续给药6天,可明显延长小鼠移植心脏后的存活时间。而水煎液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可加速血清抗体IgG、IgM形成。

  (3)抗炎、抗菌

  山茱萸水煎剂对二甲苯、蛋清、醋酸等致炎物引起的炎性渗出和组织水肿及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肿胀组织中PGE含量无明显影响,能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减轻肾上腺细胞损害。提示其抗炎机理与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对PGE合成释放无明显抑制作用。山茱萸对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4)抗应激、抗氧化、降血脂

  山茱萸能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提高小鼠耐缺氧、抗疲劳能力,增强记忆力。山茱萸能提高红细胞中SOD活性,对抗脂质过氧化。其醇提物还有降血脂作用,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抗动脉硬化。

简易处方

  [自汗、盗汗]

  山茱萸、防风、黄耆各9克,水煎服。

  [汗出不止]

  山茱萸、白术各15克,龙骨、牡蛎各30克,水煎服。

  [遗尿]

  山茱萸、覆盆子、茯苓各9克,附子3克,熟地12克,水煎服。

  [老人尿频失禁]

  山茱萸9克,五味子6克,益智仁6克,水煎服。

药典标准

  2005年版药典

  山茱萸

  【拼音名】:ShanZhuyu

  【英文名】:FRUCTUS CORNI

  书页号:2005年版一部-20

  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

  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

  干燥。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宽0.5~1cm。表面紫红

  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

  软。气微,味酸、涩、微苦。

  【鉴别】(1) 本品粉末红褐色。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多角形或

  类长方形,直径16~30μm,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外平周壁颗粒状角质增厚,胞

  腔含淡橙黄色物。中果皮细胞橙棕色,多皱缩。草酸钙簇晶少数,直径12~

  32μm。石细胞类方形、卵圆形或长方形,纹孔明显,胞腔大。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酸乙酯1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

  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

  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

  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

  (20: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

  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

  紫红色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 杂质(果核、果梗)不得过3%(附录Ⅸ A)。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6.0%。

  总灰分 不得过6.0%(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0.5%(附录Ⅸ K)。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附录X A)测定,不得

  少于50.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

  -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理论板数按马钱苷峰计算应不低

  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马钱苷对照品适量,加80%甲醇制成每1ml含

  40μl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

  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

  量,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马钱苷(C17H26O10)不得少于0.60%。

  【炮制】 山萸肉 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

  酒萸肉 取净山萸肉,照酒炖法或酒蒸法(附录Ⅱ D)炖或蒸至酒吸尽。

  【性味与归经】 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

  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用法与用量】 6~12g 。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英文名】 FRUCTUS CORNI

  【别名】萸肉、山萸肉、药枣、枣皮

  【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4米。树皮浅褐色,成薄片剥裂。树皮灰棕色,小枝无毛。单叶对生,腺腋有黄褐色毛丛。夏季先叶开黄色花,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核果长椭圆形,光滑,熟时红色,果梗细长,果皮干后呈网纹状。种子长椭圆形,两端钝圆。

  【制法】

  山萸肉: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

  酒萸肉:取净山萸肉,用黄酒拌匀,放罐内或其他容器内,封严,放在加水的锅中,蒸至酒被吸尽,取出晾干(每100斤用黄酒20斤)。

  蒸山萸:将拣净去核的山萸肉,放罐内或笼屉等容器封严,放在加水的锅中,蒸至外面呈黑色时,取出晾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宽0.5~1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

  【鉴别】本品粉末红褐色。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类长方形,直径16~30μm,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外平周壁颗粒状角质增厚,胞腔含淡橙黄色物。中果皮细胞橙棕色,多皱缩。草酸钙簇晶少数,直径12~32μm。石细胞类方形、卵圆形或长方形,纹孔明显,胞腔大。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15ml(约浸泡2分钟),倾去石油醚,残渣加无水乙醇-氯仿(3:2)混合液微热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或10μl、对照品溶液4μl与8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5~7分钟,至呈现紫红色斑点,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 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20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含熊果酸(C30H48O3)不得少于0.20%。

  【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用药忌宜】: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用法用量】 6~12g 。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宜忌 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 述】山茱萸,又名山芋肉、药枣、实枣儿、枣皮、肉枣等,为我国常用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它以其补力平和、壮阳而不助火,滋阴而不腻膈,收敛而不留邪等特殊功效被历代医学所喜用。张仲景以山茱萸为君创制了“金匮肾气丸”。据化学分析,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酒石酸、没食子酸、苹果酸、树酯、鞣质和多种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一味药。

  【来 源】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

  【药用部位】干燥成熟果肉。

  【历史沿革】山茱萸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山茱萸微温,无毒。主治肠胃风邪,寒热疝瘕,……耳聋,下气,出汗,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清代《本草新编》载:“补阴之药未有布片,胜者也惟山萸大补肝肾专而不杂,既无寒热之偏,又无阴阳之背,实为诸补阴之冠。”

  【生态环境】山茱萸是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深山区药用树种,多生于海拔600~1000米阴凉、湿润、背风的深山区,常见于山沟、壤窝、溪边、路旁等腐殖质土层厚的地方。

  【生物学特性】山茱萸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具有耐阴、喜光、怕湿的特性。

  【栽 培】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呈微酸性的腐殖土或壤土种植为佳。种植方法:播种育苗移栽。因种子皮内有一层胶质,不易吸收水分,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冬前选无病、饱满种子进行沙藏。第二年春,种子萌芽时下种。选好育苗地,施足基肥,深翻,整平,用秋播法播种,条距24~30厘米,沟深2厘米,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的播入沟中,覆薄土,脚踩一遍,浇水。出苗前要保持畦面湿润,翌年按行距2米,株距1.7米移栽。移植宜在冬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进行。

  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幼苗期要注意及时松土锄草。移栽成活后每年春、秋两季各施肥1次。长至90~100厘米高时,将顶芽剪去,促使侧枝生长。成年大树要修剪枯枝及生长过密的枝条。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枝黑褐色。单叶对生,卵形至椭圆形,稀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疏生平贴毛,下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具黄褐色髯毛。伞形花序先叶开花,腋生,下具4枚小型的苞片,苞片卵圆形,褐色;花黄色;花萼4裂,裂片宽三角形;花瓣4,卵形;花盘环状,肉质;子房下位。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色,有光泽,外果皮革质,中果皮肉质,肉果核皮坚硬木质。

  【采收加工】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药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宽0.5~1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

  【主要产地】河南、浙江、陕西等省。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贮藏方法】易发霉、变色、虫蛀。存储于干燥通风处。

《本草新编》·山茱萸

  山茱萸,味酸涩,气平、微温,无毒。入肾、肝二经。温肝经之血,补肾脏之精,兴阳道以长男茎,暖腰膝而助阳气,经候可调,小便能缩,通水窍,去三虫,强力延年,轻身明目。其核勿用,用则滑精难收,实益阴之圣丹、补髓之神药。仲景夫子所以采入于八味丸中,取其固精而生水也。《本经》谓其九窍堪通,而世人疑之者,以其味过于涩,则窍闭而不能开,恐难以通之也。予以为不然。夫人五脏安,则九窍自利,而五脏之内,一脏不安,则四脏因之不安矣。所谓一脏者何?即肾脏也。肾为四脏之本,肾安而四脏俱安。安四脏而利九窍,又何疑乎。山茱萸佐八味以补肾,正安肾以安五脏之药也。五脏既安,而谓九窍之不能利乎。且山茱萸不止利九窍也。三焦六腑,无不藉其庇荫,受其滋益。此八味汤中之所必用,而岐伯天师新立补肾诸方,无不用之以救垂绝之症也。

  山茱萸枕

  、文化记载

  说到山茱萸健康枕的疗效,还有一则故事:战国时期赵王有颈椎病,一位山民进贡一种叫山萸的红色小果,谁知赵王见了大怒,说山民把俗物当贡品是对他的不敬,命人将山民重重杖责。三年后的一天,赵王旧病复发颈痛难忍受,一位姓朱的御医用又黑又干的东西煎汤给赵王内服,果核做枕头用。赵王病愈后问朱御医,你给我用的是什么灵丹妙药,朱御医回答:就是三年前山民进贡的山萸果,赵王若坚持用山茱萸果做成的枕头,不但可治愈颈椎疼痛,还可安神健脑、清热明目,赵王听后大喜,令大种山萸。赵王为表彰朱御医的功绩,就将山萸更名为山朱萸,后来人们将山朱萸写成现在的山茱萸,用山茱萸制作成健康枕头的工艺也就流传至今。

  二、诗词记载

  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

  1.储光羲《登戏马台作》: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

  记载了南朝宋武帝刘裕,把山茱萸作为犒赏全军的奖品。

  2.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在,醉把茱萸仔细看。

  3.王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吴茱萸

  

吴茱萸

  Fructus Evodiae

  (英) Medicinal Evodia Fruit

  别名 曲药子、伏辣子、茶辣、臭泡子。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的近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5~8m。幼枝、叶轴、叶柄及花序均被黄褐色长柔毛。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11,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4cm,宽2~6cm,上面疏生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有透明腺点。花单性异株,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蓇葖果紫红色,有粗大腺点,每果含种子1粒。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于温暖地带山地、路旁或疏林下。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

  采制 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

  性状 果实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化学成分 含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 evodiamine)、柠檬内酯(limonin)、辛弗林(synephrine)、吴茱萸烯(evodente)等。

  性味 性热,味辛、苦。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头痛、疝痛、脚气、痛经、脘腹胀痛、呕吐吞酸、口疮。

  【英文名】 FRUCTUS EVODIAE

  【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 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 或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bodinieri (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制法】

  吴茱萸:除去杂质。

  制吴茱萸:取甘草捣碎,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吴茱萸,闷润吸尽后,炒至微干,取出,晒干。每100kg吴茱萸,用甘草6kg

  【性状】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 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偷恪6ザ擞形褰切亲吹牧严叮坎辛舯挥谢粕酌墓!V视捕啵崆忻婵杉臃?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鉴别】

  (1) 本品粉末褐色。非腺毛 2~6 细胞,长 140~350 μm, 壁疣明显,有的胞腔内含棕黄色至棕红色物。腺毛头部 7~14细胞,椭圆形,常含黄棕色内含物;柄 2~5 细胞。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10~25μm;偶有方晶。石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直径35~70μm,胞腔大。油室碎片有时可见,淡黄色。

  (2) 取本品粉末0.5g,加盐酸溶液(1→100)10ml,用力振摇数分钟,滤过。取滤液2ml ,加碘化汞钾试液 1滴,振摇后,生成黄白色沉淀;另取滤液 1ml,缓缓加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 2ml,置水浴上加热,两液接界处生成红褐色环。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四氢呋喃-乙酸(51:48:1: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nm。理论板数按吴茱萸胺峰计算应不低于7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吴茱萸胺、吴茱萸次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13g,精密称定,加入甲醇80ml,加热回流5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回收甲醇至适量,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吴茱萸胺(C19H17N3O)和吴茱萸次碱(C18H13N3O)的总量不得少于0.20%。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用法用量】 1.5 ~4.5g;外用适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药物应用鉴别】《中华本草》

  1.吴茱萸与干姜,均有温中散寒功效,治疗寒郁中焦,脘腹冷痛等证,二药常相须为用。然干姜尚能温上焦,温肺经化饮止咳;吴茱萸还能温下焦,温肝以治寒疝腹痛,助肾阳以治寒泻,温营血以治经闭。

  2.吴茱萸、黄连、生姜,三药均有止呕作用,然而吴茱萸温肝而治肝寒犯胃之呕苦,生姜能温中而治胃寒上逆之呕水。

  (英) Medicinal Evodia Fruit

  别名 曲药子、伏辣子、茶辣、臭泡子。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的近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5~8m。幼枝、叶轴、叶柄及花序均被黄褐色长柔毛。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11,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4cm,宽2~6cm,上面疏生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有透明腺点。花单性异株,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蓇葖果紫红色,有粗大腺点,每果含种子1粒。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于温暖地带山地、路旁或疏林下。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

  采制 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

  性状 果实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化学成分 含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 evodiamine)、柠檬内酯(limonin)、辛弗林(synephrine)、吴茱萸烯(evodente)等。

  性味 性热,味辛、苦。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头痛、疝痛、脚气、痛经、脘腹胀痛、呕吐吞酸、口疮。

栽培技术

  [1]1.选地、整地吴茱萸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山坡地、平原、房前屋后、路旁均可种植。中性,微碱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都能生长,但作苗床时尤以土层深厚、较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佳。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每亩施农家肥2000 -3000千克作基肥,深翻暴晒几日,碎土耙平,作成1-13米宽的高畦。

  2.繁殖方法 用根插、枝插和分蘖繁殖。

  (1)根插繁殖 选4-6年生、根系发达、生长旺盛且粗壮优良的单株作母株。于2月上旬,挖出母株根际周围的泥土,截取筷子粗的侧根,切成15厘米长的小段,在备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厘米开沟,按株距10厘米,将根斜插入土中,上端稍露出土面,覆土稍加压实,挠稀粪水后盖草。2个月左右即长出新芽,此时去除盖草,并浇清粪水1次。苗高5厘米左右时,及时松土除草,并浇稀粪水1次。翌春或冬季即可出圃定植。移栽方法是:接株行距2米×3米,挖穴深60厘米左右,穴径为50厘米,施人腐熟基肥10千克。每穴栽1株,填土压实浇水。

  (2)枝插繁殖 进1-2年生发育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取中段,于2月间,剪成20厘米长的插穗,插稿须保留3个芽眼,土端截平,下端近节处切成斜面。将插穗下端插入1毫升/升( ppm)的吲哚丁酸溶液中,浸半小时取出,按株行距10厘米×20厘米斜插入苗床中,入土深度以穗长的2/3为宜。切忌倒插。覆土压实,浇水遮荫。一般经1-2个月即可生根,4月20日以后地上酃芽抽生新枝,第二年就可移栽。

  (3)分蘖繁殖 吴茱萸易分蘖,可于每年冬季距母株50厘米处,刨出侧根,每隔10厘米割伤皮层,盖土施肥覆草。翌年春季,便会抽出许多的根蘖幼苗,除去盖草,待苗高30厘米左右时分离移栽。

  3.田间管理 移栽后要加强管理,干旱时及时浇水,并注意松土、除草。每年于封冻前在株旁开沟追施农家肥。当株高1-1.5米时,于秋末剪去主干顶部,促使多分枝。开花结果树应注意开春前多施磷、钾肥。老树应适当剪去过密枝,或砍去枯死枝或虫蛀空树干,以利更新。

  【中文名】吴茱萸(《本经》)

  【类 别】果实类

  【异名】吴萸(《草木便方》),左力(《南宁市蓟物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吴茱萸,又名:辣子、臭辣子树、气辣子、曲药子、茶辣。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5~5米。

  幼枝、叶轴、小叶柄均密被黄褐色长柔毛。

  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2~4对,椭圆形至卵形,长5~15厘米,宽2.5~6厘米,先端短尖,急尖,少有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缘,罕有不明显的圆锯齿,两面均密被淡黄色长柔毛,厚纸质或纸质,有油点。

  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花序,偶成圆锥状,顶生;花轴基部有苞片2枚,上部的苞片鳞片状;花小,黄白色.萼片5,广卵形,外侧密披淡黄色短柔毛;花瓣5,长圆形,内侧密被白色长柔毛;雄花有雄蕊5枚,长于花瓣,花药基着,椭圆形,花丝被毛,退化子房略成三棱形,被毛,先端4~5裂;雌花较大,具退化雄蕊5枚,鳞片状,子房上位,圆球形,心皮通常5枚,花柱粗短,柱头头状,蒴果扁球形,长约3毫米,直径约6毫米,熟时紫红色,表面有腺点,每心皮有种子1枚,卵圆形,黑色,有光泽。

  花期6~8月。

  果期9~10月。

  野生于山地、路旁或疏林下。

  分布于长扛流域及华南一带和陕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吴茱萸根)、叶(吴茱萸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8~10月,果实呈茶绿色而心皮尚未分离时采收。

  摘下晒干,除去杂质。

  如遇阴雨,用微火炕干。

  【药材】干燥果实呈五棱状扁球形,直径2~5毫米,高约1.5~3毫米。

  表面绿色或绿褐色,粗糙,有细皱纹及鬃眼(油室);顶平,中间有凹窝及5条裂缝,有时在裂缝中央有突起的柱头残存,基部有花萼及果柄,果柄方圆形,长3毫米,棕绿色,密布毛茸。

  横切面,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2枚。

  种子富油性,质坚易碎。

  香气浓烈,味苦微辛辣。

  以色绿、饱满者为佳。

  主产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石虎及毛脉吴茱萸等的未成熟果实,亦同等使用。

  【化学成分】吴茱萸果实含挥发油为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吴茱萸内酯醇等。

  还含吴茱萸酸。

  又含生物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因碱、羟基吴茱萸碱、吴茱萸卡品碱。

  吴茱萸碱用盐酸乙醇处理即转化为异吴茱萸碱。

  还含两种中性不含氮物质:吴茱萸啶酮和吴茱萸精。

  又含吴茱萸苦素。

  石虎果实含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羟基吴茱萸碱。

  尚含不饱和的酮,暂称石虎甲素、挥发油、花色甙和甾体化合物。

  【药理作用】①驱蛔作用吴茱萸醇提物在体外对猪蛔虫有较显著作用;对蚯蚓、水蛭亦有效。

  ②抗菌作用吴茱萸煎剂(100%)对霍乱弧菌有较强抑制效力(琼脂挖沟平板法)。

  10%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1:3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11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③中枢作用大量吴茱萸对中枢有兴奋作用,并可引起视力障碍、错觉等。

  日本产吴茱萸醇提物有镇痛作用,用兔齿髓电刺激法证明,10%醇提物静脉注射0.1~0.5毫升/公斤有镇痛作用。

  静注0.2毫升,镇痛效力和安替匹林或氨基比林(各用1%2毫升)大致相等。

  而在寒冷时,比此二药为强。

  0.1%异吴茱萸碱盐酸盐0.1~0.5毫升/公斤,对家兔亦有镇痛作用;1~2毫升/公斤可使兔体温轻度升高。

  单用10%吴茱萸属植物醇提物0.5~2.0毫升,也能使兔体温上升。

  从另一种吴茱萸属植物Evodia xanthoxyloides F.Muell提出生物碱,其盐酸盐对小鼠有镇静催眠作用,但可使大鼠体温下降,还能对抗樟脑等对大鼠或小鼠所致的惊厥作用。

  ④其他作用吴茱萸属植物10%醇提物,给兔注射0.5~1.0毫升,血压有短暂而轻微的升高,呼吸轻度兴奋,增加颈动脉血流量。

  0.1%异吴茱萸碱盐酸盐0.2~0.5毫升/公斤静注,兔血压无显著变化,呼吸略增大;用0.02~0.1%对离体蛙心作用不明显,蛙下肢血管灌流,一般也不明显,先有扩张后收缩;对离体兔肠,初有短暂兴奋,后麻痹;对离体兔子宫,开始有兴奋作用。

  Evoxine毒性低,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皮下注射为705毫克/公斤,静脉注射为135毫克/公斤。

  吴茱萸的成分,如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有相似的镇痛、升高体温、轻度影响呼吸与血压的作用。   吴茱萸次碱的分解产物芸香碱有较强的子宫收缩作用。

  吴茱萸因碱在小鼠有抗ColumbiaSK病毒作用。

  从E.xanthoxyJoides中所得之生物碱,与茵芋碱相似,能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提高脊髓反射的兴奋性,松弛小肠平滑肌,提高横纹肌张力,在若干方面与麻黄碱之作用相似。

  【炮制】炙吴茱萸:取甘草煎汤,去渣取汤,加入净吴茱萸,浸泡至汤液吸干为度,微火焙干。

  (每吴茱萸100斤,用甘草6斤4两) ①《本草通玄》:吴茱萸,咸汤浸去烈汁,焙干水。

  ②《本草求真》:吴茱萸陈者良,泡去苦烈汁用。

  止呕黄连水炒,治疝盐水炒,治血醋炒。

  【性味】辛苦,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大热,有小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大热,有毒。

  【归经】入肝、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阴、少阴、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脾、胃、大肠、肾经。

  【功用主治-吴茱萸的功效】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①《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②《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③《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

  ④《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匿。

  ⑤《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

  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⑥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

  ⑦《纲目》:开郁化滞。

  治吞酸,蹶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外用:蒸热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

  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②《本草蒙筌》:肠虚泄者尤忌。

  ③《纲目》:走气,动火,昏目,发疮。

  ④《本草经疏》: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因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于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选方】①治肾气上哕,肾气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气连属而不能吐,或至数十声,上下不得喘息:吴茱萸(醋炒)、橘皮、附子(去皮)各一两。

  为末,面糊丸,梧子大。

  每姜汤下七十丸。

  (《仁存堂经验方》) ②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茱萸一合。

  水三盏,煎七分,顿服。

  纵浓,亦须强服。

  (《兵部手祭方》) ③治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炮)等分。

  为末,汤服一钱。

  (《圣惠方》) ④治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

  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

  白汤下五十丸。

  (《丹溪心法》左金丸,一名回令丸) ⑤治呕而胸满,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金匮要略》吴茱萸汤) ⑥治头风:吴茱萸三升

  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

  根。

  (《干金翼方》) ⑦治痰饮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十日一发: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筹分。

  为末,炼蜜丸悟子大。

  每热水下五十丸,(《朱氏集验方》) ⑧治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谓之水土同化:吴茱萸三钱。

  泡过,煎汁,入盐少许,通口服,盖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解清浊也。

  (《仁存堂经验方》) ⑨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小儿有疳气下痢,亦能治之: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

  (《局方》戊己丸) ⑩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吴茱萸六升,木瓜两颗(切)。

  上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热闷,即瘥。

  (《千金方》苏长史茱萸汤) ⑾治脚气疼痛,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宜服之: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

  上细切,水煎,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

  冬天略温服亦得。

  (《证治准绳》鸡鸣散) ⑿治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阴间湿痒成疮:吴茱萸(去枝梗)一斤(四两用酒浸,四两用醋浸,四两用汤浸,四两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泽泻(去灰土)二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盐汤或酒吞下。

  (《局方》夺命丹) ⒀治小儿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吴茱萸、硫黄各半两。

  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

  (《圣惠方》) ⒁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

  亦治咽喉作痛。

  (《濒湖集简方》) ⒂治牙齿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

  (《食疗本草》) ⒃治湿疹:炒吴茱萸一两,乌贼骨七钱,硫黄二钱。

  共研细末备用。

  湿疹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板油化开调抹,隔日一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

  (《全展选编·皮肤科》) ⒄治阴下湿痒生疮:吴茱萸一升,水三升,煮三、五沸,去滓,以洗疮。

  诸疮亦治之。

  (《古今录验方》) ⒅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

  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

  一天服三次。

  微汗即愈。

  ⒆全身发痒。

  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   ⒇冬月感寒。

  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21)呕吐、胸满、头痛。

  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22)心腹冷痛。

  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

  (23)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

  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

  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开水,四两泡童便。

  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

  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

  (24)妇女阴寒,久不受孕。

  用吴茱萸、川椒各一升,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弹子大。

  裹棉肉纳入阴道中,令子宫开即可受孕。

  (25)胃气虚冷,口吐酸水。

  用吴茱萸在开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为末。

  每服一钱,热汤送下。

  (26)转筋入腹。

  用茱萸(炒)二两,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

  得泻即愈。

  (27)老人多年水泄。

  用吴茱萸三钱,泡过,取出,加水煎嗔,放一点盐后服下。

  (28)赤白痢(脾胃受湿,下痢腹痛,米谷不化)。

  用吴茱萸、黄连、白芍药各一两,同炒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

  此方名戊己丸。

  又方:用川黄连二峡谷、吴茱萸二两(汤沁七次),同炒香,分别研为末,各与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收存备用。

  每服三十丸。

  赤痢,以甘草汤送服黄连丸;白痢,以干姜汤送服茱萸丸;赤白痢,两丸各用十五粒,米汤送下。

  此方名变通丸。

  又方:用吴茱萸二两、黄连二两,同炒香,各自为末。

  以百草霜二两,加饭同黄连做成丸子;以白芍药末二两,加饭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备用。

  每服五十丸。

  赤痢,以乌梅汤送服连霜丸;白痢,以米汤送服茱芍丸;赤白痢,两种药丸各服二十五粒。

  此方名二色丸。

  (29)腹中积块。

  用茱萸一升捣烂,和酒同煮,取出包软布中熨积块处,冷则炒热再熨。

  块如移动,熨也移动,直至积块消除。

  (30)牙齿疼痛。

  用茱萸煎酒含漱。

  (31)老小风疹。

  用茱萸煎酒涂搽。

  (32)痈疽发背。

  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加苦酒调涂布上贴患处。

  (33)寒热怪病(发寒发热不止,几天后四肢坚硬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

  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激发服。

  【附】吴茱萸的功效是温中、散寒、下气、开郁。

  近年来临床实际上践,亦用本品治蛲虫病。

  临床实践学认为吴茱萸有明显的止痛、止呕作用。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病将吴茱萸研末,每次取0.6~1两,用醋调敷两足心(最好睡前敷,用布包裹)。

  一般敷12~24小时后血压即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

  轻症敷1次,重的敷2~3次即显示降压效果。

  ②治疗消化不良取吴萸粉2.5~3克,用食醋5~6毫升调成糊状,加温至40℃左右,摊于2层方纱布上(约0.5厘米厚),将4周折起;贴于脐部,用胶布固定。

  12小时更换1次。

  经治20例,痊愈18例,好转1例,无效1例。

  初步观察,本法有调节胃肠功能、温里去寒、止痛及帮助消化等作用。

  对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效果较好,对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配合应用抗菌素可产生协同作用。

  ③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吴茱萸研末,用凡士林调成30%(甲种)和20%(乙种)两种软膏;再取30%吴茱萸软膏和等量氧化锌软膏调匀,配成复方吴茱萸软膏(丙种)。

  对亚急性和一般慢性湿疹,及阴囊湿疹在亚急性期或早期者,采用乙种软膏;对多年慢性阴囊湿疹则采用甲种软膏;婴儿湿疹采用丙种软膏。

  局部搽药,每日2次。

  对神经性皮炎先搽甲种软膏,再配合热电吹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然后用比皮损略大的胶布块贴牢。

  据82例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观察,对湿疹初期及亚急性湿疹疗效较好,治愈时间员短者3天;对一般慢性湿疹,治愈时间最短者10天;对多年呈苔藓样变的慢性湿疹无效;婴儿湿疹11例,除两例无效外,余均在7~15天内临床治愈;阴囊湿疹初期效果明显,患病多年近于苔藓样变者无效;神经性皮炎19例,均为轻型及限局性患者,配合热电吹风比单纯涂药者疗效显著。

  又有用10%吴茱萸糊膏局部涂抹后,再以艾熏20分钟,治疗限局性神经性皮炎14例;结果治愈4例,显著进步7例,好转3例。

  治愈病例一般治疗4~6次。

  此法止痒效果显著。

  ④治疗黄水疮将吴茱萸研粉用凡士林调制成10%软膏,局部涂擦,每日1~2次。

  擦药前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治疗12例,一般4~6次即愈。

  ⑤治疗口腔溃疡将吴茱萸捣碎,过筛,取细末加适量好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于双侧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

  用量:1岁以下用0.5~2钱,1~5岁用2~3钱,6~15岁用3~4钱,15岁以上用4~5钱。

  治疗256例,有247例治愈。

  一般敷药1次即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