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一试没有我的样子:何谓“阴阳五行”——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6:43:50

何谓“阴阳五行”——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

                何谓“阴阳五行”
          ——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
    前几日,与茶友品茶论道谈及中国传统文化阴阳五行,并让本老斋在网上聊聊。
    中国传统文化有四个核心思想,或者说四个支柱,即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说明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相应思想,处理人际关系及社会问题的中和与中庸思想,以及如何对待自我的克己修身思想。
    这四个思想之所以成为核心与支柱,是因为它们对其它文化思想、文化创造都有放射作用;也就是说对其它文化思想、文化创造起到指导、渗透、影响乃至派生的作用。
    时至今日,这四个思想已不大有人讲了,然而它们的“基因”却早已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并代代相传;更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长期被“扬弃”之后,现在又出现了重新捡回来、加以再认识的趋势。这并非因为现代人对复古有兴趣;而是因为四大核心思想,在传统文化中最有中国特色,最能表现中华民族的智慧;更加重要的是它们能够古为今用,即对解决中国乃至世界上的问题有用处。今天,想先对阴阳五行思想试作一点诠释。
    从文本上看,阴阳与五行两种思想的成熟与合流,是在战国时代;它们又分别有更古的来源。
    阴阳思想是在南方的楚文化中酝酿出来的。从楚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来看,例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
    阴阳思想传到中原后,在儒家经典中多所传述与发挥。首先在《易传》中就比较多见,例如《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智)者见之谓之知(智),百姓日用而不知,``````阴阳不测之谓神。”又说:“阴阳之义配日月。” 又说:“《易》有大(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阳)又《系辞下》说:“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又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五行”之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
    在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阴阳、五行二说逐渐发生联系,最终结合在一起。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类及其运动变化。“五行”思想之所以能上升到哲理的高度,乃是因为古代思想家在传承这个思想的过程中,没有停留在仅仅探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类及其相互关系上;而是力求以“五行”模式来观照各种各样的事物。下表所列只是部分例证,从中可以看出古人怎样把全然不同的事物来与“五行”相配: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化] 生  长  化  收  藏
  [五帝] 太嗥  炎帝  黄帝  少嗥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气] 风  暑  湿  燥  寒
  [五色] 青  红  黄  白  黑
  [五音] 角  zhi  宫  商  羽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呻
  [五味] 酸  苦  甜  辣  咸
  [五臭] 膻  焦  香  腥  朽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体] 筋  脉  肉  皮毛  骨
  [五志] 怒  喜  思  忧  恐
  [五畜] 鸡  羊  牛  马  猪
  [五谷] 麦  黍  稷  稻  豆
  ``````
    由于诸如此类的相配,世上事物便都被纳入“五行”的系统,同样也有“五行”模式所表明的关系与变化。因此,“五行”之说便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解释世界物质性及各种事物联系变化的基本哲理。这种哲理具有很大的朴素性,不够科学;但我们今天仍能从中得到种种有益的启示,这主要应从两方面来看:
    第一,“五行”之说在其发展中,曾经历从物类扩大到物性、更抽象化为“五行”符号的变化;而在“五行” 符号化之后,其诠释范围便大大扩展,甚至可能与现代的事物“接轨”
    第二,“五行”模式中更有意义的内容,还在于它不把代表各种事物的“金木水火土”分别看成孤立、静止和不变的,而是致力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运动变化,甚至还借助符号制成模式来加以显示。这样,不论古今就都有可能通过对模式作某种“异质同构”模拟,来认识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复杂性,并有助于找到促成事物积极变化的制衡方略。
    “五行”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古人概括为“生”与“克”两种情况。“生”是指生发、促成、助长等作用;“克”是指克制、约束、扑灭等情况。“生”的模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正好构成一个圆圈:


   “克”的模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正好构成一个星形:

   另外,“五行”的任何一行,都与其他死刑发生“生”或“克”的关系:

(图中    代表“生”,     代表“克” )  
    这是以“土”为例,标明它与其它四行的关系。以“五行”的任何一行为例,均是这个模式。
    这些模式所表示的关系,表现了古人对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变化的朴素认识与概括。它们虽具有朴素性,但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主要可以讲三点:
    (1)“五行”生克构成三个模式,这些模式表明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或力量能凌驾于其他一切事物或力量之上而占绝对优势;任何一种事物或力量都能生克其它某些事物或力量,但它本身也是被生被克的。这样,物质世界及其包含的一切组成因素就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灭消长的运动之中。
    (2)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生”不是绝对的。例如水能生木,但如水灌得太多,反而会把木淹死。又如木能生火,但如生得太多,木也被烧尽。这都是“生”直接转化为“非生”的现象。另外还有间接的转化,情况可能更复杂。例如火生土,土被生得很旺之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是土因为很旺便胡乱去克水,水“被迫反抗”而去克火,这就恰恰断绝了生土的根源;第二是土因为很旺而胡乱生金,而金恰恰是火要克的对象。以上无论是直接转化或间接转化,都说明“生”只在一定的“度”之内表现“生”的功能;超过了这个“度”,就会导致种种“非生”情况了。
    (3)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克”也不是绝对的。例如土克水,克得过了度,水直接就能反过来把土冲垮。又如金克木,克得多了,金也受到磨损与消蚀。这都是直接转化。另外,“克”也有间接转化。例如水能克火,但火能生出土来克水。又如水可以克火,但火可以克金,从而影响到金的生水作用。在“克”的关系中,还有一种转化更发人深思。例如火克金,金反而因火的冶炼而成器;土克水,水反而因土的遏制而成为大大有用的江河湖池;金克木,木却因被削刻而成为精制的器具。这都说明克有时反而会导致更高境界的生。
总之,人们通过对“五行生克”这一哲理的把握和探索,可以吸取多种有益的思维经验,如:一,任何一种事物都与其它多种事物发生联系与作用。在“五行”模式中,任何“一行”都与其它“四行”存在或生或克的关系(如上第三图所示),这说明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必须全方位,不可限于片面与局部。二,看待事物之间的生克关系要用辩证思维,不要绝对化。三,把握和发挥生克作用要有适当的“度”,过度就会有反作用。四,观察事物生克变化要有预见性,尤其要充分估计种种间接后果。五,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全面深入反映事物联系的基础上,调动有利因素,消减不利因素,促成事物的积极变化。这些思维经验,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重要组成和表现,直至今天,只要善于结合实际加以灵活运用,仍有助于对各种现实问题的观察、分析、处理与解决。
    社会越是现代化,各种力量之间的生克便越是复杂、激烈而快速。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显然应该越来越明智而富有远见,能够运用“生克”之理来驾驭“五行”变化,以争取并保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之说,由于阐述事物之间的生克关系极为微妙而深刻,所以其中所包含的丰富思维经验完全能够给现代世界的人们以巨大的启迪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