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视为什么倒闭了:人是要一些大气和胸怀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6:52:57

人是要一些大气和胸怀的
易中天

    其实,项羽的毛病还远不止于此。

  韩信离开项羽投奔刘邦后,曾与刘邦有一次长谈,谈话的内容主要是谈项羽。刘邦问韩信,萧丞相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寡人推荐将军,请问将军有什么计策教导寡人呢?韩信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却反问:如今与大王东向争权天下的,岂非就是项王?刘邦说是。韩信又问:大王自己掂量掂量,如果论个人的勇猛和兵势的精强,您比得上项王吗?刘邦默然良久,说:我不如他。韩信起身一拜说,这就对了。便是我韩信,也认为大王不如他。这就奇怪。明知刘邦比不过项羽,却要背叛了项羽来投奔刘邦,岂不是犯傻?韩信当然不傻。他向刘邦透彻地分析了项羽的为人,分析了项羽必然会失败的心理和性格上的原因。依照韩信的说法,项羽至少有两条致命的弱点,即“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但在我看来,根据这一谈话,还起码得再加两条,即“小家子气”和“小心眼儿”。

  先说“匹夫之勇”。

  项羽这个人,应该说是很勇敢的。他这辈子,似乎没怕过什么,只有别人怕他。他的身体也好。《史记》说他“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可以想见其英武魁伟、肌肉发达、孔武有力。

  公元前207年,赵王君臣被秦兵围在巨鹿,告急的羽书雪片般飞来。当时救赵的诸侯之兵凡十余壁(营垒),却无不做壁上观,只有项羽率楚军破釜沉舟,一以当十,与秦军血战九次,动天的杀声把诸侯将士的脸都吓白了,这才大破秦军,救出赵王。有这样的胆量,又有这样的体格,项羽便觉得如果不让它们有用武之地,实在是一种浪费,可惜了的。所以项羽便常常要逞威逞武。他虽然是主帅,却喜欢冲锋陷阵。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自然也都所向披靡。往往是,项羽的兵器还没有出手,只不过瞪眼一呵,对方便魂飞魄散,一败涂地。这样的战绩,很是不少。我相信,每来这么一回,项羽心里一定充满了快感。

  这种快感甚至使他忍不住要同对方的主帅决斗。他对刘邦说,天下不得安宁这么多年,不就是因为我们两个吗?干脆我们两个打一架,谁打赢了,天下就是谁的,何必弄得天下人都跟着受罪!这真是英雄气概十足,贵族派头十足。可惜刘邦不吃这一套。他才不会和项羽单兵独练,徒手过招呢!于是刘邦咯咯直笑说,刘某斗智不斗勇。

  从审美的角度看,刘邦的表现一点也不酷。但从政治学和军事学的角度看,刘邦却是对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政治斗争的最高手段。战争的胜负,说到底,是政治斗争的胜负,至少也是战略战术的胜负,与主帅个人力气、身材的大小没什么关系。

  谁都知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项羽自己也不是不知道,否则他就不会去学兵法,不会说不学“一人敌”而要学“万人敌”了。可惜,事到临头,他学的“万人敌”一点也用不上,用得上的还是“一人敌”。可见项羽实非帅才,不过是一个特别霸蛮特别有力的匹夫。

  匹夫之勇是一人之勇,将帅之勇是万人之勇。战场上是不能没有勇敢的,所谓“两军相敌勇者胜”。但是,这里说的勇,是全军之勇,而不是个人之勇。当然,在某些时候,将领的身先士卒,确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在冷兵器时代就更是如此。然而,项羽的冲锋陷阵,却并不完全是为了鼓舞士气,有时也是为了自己逞能过瘾。结果,由于他过于个人英雄主义,反倒让其他将领和士兵觉得自己可有可无,哪里还会有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司马迁批评他“奋其私智”(只靠个人),“欲以力征”(只靠暴力),两条都说到了点子上。

  再说“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和匹夫之勇好像是矛盾的。其实项羽这个人原本就很矛盾。他的性格中,有勇敢的一面,也有怯懦的一面;有残忍的一面,也有温柔的一面。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事实上也够野蛮霸道的。他性情暴烈,恃强沽勇,杀起人来一点都不手软。会稽郡守殷通和他前世无仇后世无冤,而且还是打算和他们合伙起义反秦的,说杀就杀了。

  然而在鸿门宴上,面对刘邦,他却下不了手。

  是因为刘邦与他无冤无仇吗?殷通也与他无冤无仇。是因为刘邦于他有恩有德吗?刘邦先入咸阳,已让他恨得咬牙切齿。是因为不知利害关系吗?范增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刘邦“其志不在小”,又有“天子之气”,实在是必欲去之的心腹之患。是没有能力杀吗?以项羽之武功,叫谁三更死,谁还能活到五更?何况刘邦名为项羽座上客,实为阶下囚,里里外外都是项羽的人,连樊哙都对刘邦说现在人家是菜刀砧板,我们是鸡鸭鱼肉。是没有机会下手吗?机会多的是。至少在樊哙进帐护驾前,是没有问题的。可任凭范增又是递眼色,又是打暗号,项羽就是默然不应,终于让刘邦这只烤熟了的鸭子又飞了。气得范增恨恨地骂道:“竖子不足与谋(这小子真不配和他谋事儿)!”

  其实范增早已看透:“君王有不忍之心。”所谓“不忍之心”,也就是“妇人之仁”。

  但,项羽不是很残忍的吗?怎么又会“不忍”?

  实际上,项羽表面上看很强硬,其实内心很脆弱。项羽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爱面子的人内心都很脆弱。惟其脆弱,才那么爱面子。因为他受不了半点伤害,这才要拼命护住自己的面子。项羽的自刎乌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面子的考虑:“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于是便留下了一句关于面子的名言:“无颜见江东父老。”为什么无颜相见呢?除心中有愧外,还因为受不了那份怜悯。对于项羽这样一个一生要强的人来说,怜悯即是伤害。因此他宁愿去死。

  项羽的小家子气有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占领了咸阳,却放着现成的皇帝不做,现成的帝都不住,只是烧杀掠抢一番,把金银财宝漂亮女人装满了车子,又跑回彭城(今江苏徐州)当西楚霸王去了。有人劝项羽说,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建都于此,可定霸业。他却说,富贵了不回老家去,岂不是穿着漂亮衣服在黑夜里出行(衣锦夜行),谁看得见?这真是小家子气!

  说这句话的人当场就被项羽扔到锅里煮了,但项羽的没有出息,却也几乎成了公认的事实。王伯祥先生认为,衣锦还乡的说法,不过是项羽的托辞。他的真实想法,是因为楚的根据地在江东,又放心不下楚怀王。其实,那个有名无实的傀儡楚王、项羽自己扶上台的放羊娃子又何足挂齿?

  这就是小心眼儿了。正是这小心眼儿,使他谋杀怀王,从而失去人心。也正是这小心眼儿,使他疑心范增,从而失去臂膀。小家子气已让人看不起,小心眼儿更让人受不了。于是,他身边那些有能力有志向的人如韩信、陈平便一个个都离他而去,只剩下一匹骏马一个美人和他心心相印。

  项羽的孤独,是他自己造成的。项羽的失败,也是他自己造成的。


感悟:君子成名小人成事 项羽为何败在刘邦手文/庄洒

  在我们“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历史人物长廊中,有一个人是有点小小例外的。他是霸业的失败者,而且失败得那么低级愚蠢,可他却常能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得到后人王侯般的歌颂,这个人的名字,叫项羽。

  项羽出身贵族世家,据他的敌人评价他,是个非常讲究贵族身份的人,对人高高在上却又彬彬有礼,他很会打仗,所以起家很快,他也只会打仗,所以败家也很快。剩下的,是他那贵族的气质支撑着他在历史的舞台上依稀闪耀。

  项羽从小不愿学文和剑,说那只能“一人敌”,他要学就学可以“万人敌”的兵法。在进了咸阳后,杀子婴焚皇宫。他极爱屠城,我猜测,他这样做多半是出于抖威风。

  他的荣誉感太强了,在以自己的好恶分封了各路头领后,又自封西楚霸王,东回老家彭城。这种战略的失误和短视被谋士们强烈反对,他却说,富贵不还乡,等于衣锦夜行。

  楚汉相争的那几年,刘邦在讨到一些便宜后,便趁机跟项羽讲和,相约以鸿沟为界,沟西归汉,沟东归楚,就在项羽按君子协议引兵东归的时候,主动提出媾和的刘邦却偷袭了他。我想项羽当时一定恨得咬牙,自己为什么不在鸿门宴上也耍点小人手段把刘邦给宰了?!

  在项羽兵败被围垓下时,他对着骏马爱妾,虞兮虞兮,悲歌一曲,英雄美人极具美感!在四面楚歌之时,他还对着追随自己的残部说,此非我无能,乃天要灭我,不信我杀给你们看,说着又凭一己之勇,杀出一条血路,捞回了不少颜面。

  逃到乌江边,乌江亭长对他说,乌江之上只此一船,霸王可以渡河而去重整旗鼓。项羽却推说,我还有何面目去见江东父老。遂将战马送于亭长。惹得后代诗人大为扼腕,“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就在他要自裁的最后关头还不忘他的尊严,他见前来追杀他的将领竟是他曾经的部下,便对那人说,看在你过去事过我的分上,我成全你,拿我的头领赏去吧。说完从容一刎。时年31岁。

  我时常在想,历史上所谓的“君子们”为什么总是败在小人的手里呢?因为“君子们”太看重自己的名誉了,他们做事骨子里愿意唯美,以为是风范,在成事上就大打了折扣。“刘邦们”是没有名分的,他们太皮实,做事没有任何顾及,只以成事为唯一目的,于是,“君子”难敌小人,成了永恒的命题。

  当然,这个世界还算公平,一心想成事的,就顾不了脸面,而要顾及体面的,就别想成事。只是那些小人成事后,再来补办名誉“成者王侯”,鱼与熊掌都想捞,那可就有点太贪了。


千古之悲说项羽——心理的缺憾与英雄的陨落

    两千多年前的西楚霸王项羽,始终是存活于浩繁的文化典籍、众多的文学作品和色彩纷呈的戏剧舞台的一个历史人物。人们无法忘记他,是因为项羽的性格与命运极富传奇色彩,以至于千百年来史家学者、文人墨客乃至寻常百姓,对其感觉与评价莫衷一是。喜爱者有之,赞美其"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伟力;尊崇者有之,颂扬其"不肯过江东"的骨气;怜惜者有之,为"霸王别姬"洒一掬同情的眼泪;贬低者有之,为"乌江自刎"发一番由衷的感慨。无论是喜怒爱憎,读过《史记·高祖本纪》的人,谁都可以蔑视和嘲弄小人得志的***皇帝刘邦;而读过《史记·项羽本纪》的人却谁也不能漠视和淡忘这位失败了的英雄,都会产生自己的体味和品评。对于在暴秦中贡献卓著、却在楚汉相争中身死东城的项羽,人们无法简单地使用"成者王侯败者贼"的成句来界定他的历史地位,更无法用命运与机遇来解释他的败亡原因。笔者希望在借鉴历史遗存材料的基础上,避免概念化的思维模式和纯然客观的简单结论,尝试从心理描述的角度,通过历史定位的静态解剖和时空绵延的动态分析,力求对项羽人格力量和文化心理有所把握,以就正于学界方家。 

  关于项羽的身世生平及历史作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在《史记》中予以详实叙写和高度评价。具有杰出"史德"、"史胆"、"史识"与"史才"的司马氏,把未受帝王封号的项羽写入《本纪》与历代皇帝并列,此举本身就昭示了一个无从否定的历史事实:虽然项羽井未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但他所领导的秦未农民***的主力军,动摇并摧毁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众所周知,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首先在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点燃了反抗暴秦的烈火。两个月后,在会稽斩郡守殷通高举义旗,聚起八千之众,成为项羽一生中的起点。项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史记·项羽本纪》)这样一个叱咤风云、勇冠三军,在反秦运动中众望所归、天下瞩目的英雄,却在短短的时间里骤然覆灭,败于起兵稍晚、无德无能却善用机谋权术的刘邦手里,不能不作为一个奇特的历史典故而引发后人深深的思考。 

  战场上的项羽威猛豪壮,所向元敌,日常军旅生活中却又"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位分食饮"(《史记·淮阴侯列传》),分明是个血肉丰满、心肠细腻的性情中人。就其本色来说,他不算是经天纬地的奇伟男子,但也不仅仅是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只能是在时代大潮的峰巅上一度顺应历史又因不能把握自己个性而堕入命运深渊的悲刷人物。他是一个政治幼稚、情感脆弱的失败了的英雄,是一个令人可爱又可恨、可惜又可气、熟悉又陌生的立体的"这一个"。 

  在外表上给人以勇敢、粗豪之感的项羽,其内心世界却是极敏感而细致的。他亲率江东八千子弟兵纵横天下所创建的战争格局,是不能与他的感情投入割裂开来的。鸿门宴前的政治军事优势,说到底是项羽此时人际关系和人才队伍的优势。据史载,项羽作战时披甲执锐,骁勇善战,身先士卒;审时度势,怒杀宋义,巧夺兵权;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一举奏功,这都表明他具有同时代其他***军首领所不及的长处。然而历史的走向井未因为项羽"天时、地利、人和"的军政优势与磊落天真、率直宽厚的可爱性格而稍许偏爱于他。一场暗藏杀机、险象迭出的政治角斗--鸿门之宴被圆滑狡诈、卑躬屈膝的刘邦从容斡旋、稳操胜券。这一戏剧性的转折,显示了双方力量山强向弱、由弱向强的变化,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迅速到来。奇怪的是,主宰新时代潮流的并不是一度居干事业顶峰、屡战屡胜的项羽,而是曾经处处被动、屡战屡败的刘邦。由此看来,历史把项羽判决为悲剧性的失败者,所依据的绝非仅仅是珍下一战的军事失利,悲剧的序幕总是先从人的心灵舞台上徐徐拉开的。 

  促成项羽事业和生命由极盛迅速走向完结的原因,固然有政治失误、军事失利、人才流失、民心丧失等外在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个人主观上思维方式的失调导致行为方式的错乱。外因不过提供了事物变化的条件,而内因则决定了事物转化的根据。生于时代更迭期而处在历史又道口的项羽,在破坏一个旧世界的拼杀中不愧是员骁将,但在构建一个新世界的竞争中只是一个弱智的低能儿。在危机四伏的形势下,他掉以轻心,盲目乐观,陶醉于以往的胜利之中;在与之争夺天下的潜在要敌面前,他沽名钓誉,坐失良机,轻纵敌手;刘邦开日"将军"闭口"将军"的曲意逢迎,轻易换取了他廉价的感情付出:一句话断送情报人员曹无伤性命的"坦率",听任项伯内勾外连卖主求荣的"宽容",对樊啥闯帐强词夺理所持的"平静",对刘邦不辞而别逃之夭夭所抱的"天真",如此等等。当一场严重的军事冲突转化成激烈的政治角逐,事关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项羽却浑然不觉,一意孤行,为了一时心情顺畅,根本不顾及无穷的后患。 

  除了政治的幼稚,头脑的简单,神经的麻木,还能有什么解释!他得到的是浅薄的心理快感与情绪满足,放弃的是终生追求的事业和责任;顺境中,他虽有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雄心壮志,却缺乏从容应变的政治机谋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逆境中,他更不具备自我抑制的反思和忍辱负重的耐力,剩下的只是任情使性的冥顽与游戏人生的草率。泛滥的情感疲软了本不坚定的意志,离散的意志冲淡了本不凝重的理智,糊涂的头脑加上一副软心肠,未曾消灭敌人,首先混灭了自己的信念,这就是楚霸王置身于死命的心理残缺。所以就项羽的个人文化心理结构(即人性结构)而言,理智的匾乏与情感的泛滥造成了他的灭顶之灾,除了他自己谁也无法解救他的困厄或改变他的命运。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纵观项羽的一生,是毫无价值的英雄意气戕害了英雄一度辉煌的年轻生命,是所谓的人格完整和狭隘的心理自尊毁掉了英雄的千秋大业。 

  项羽反秦兴楚的目标是明确的,但与其情感性格的明显错位而形成的巨大落差,则极大地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直至完全被历史无情地否定和淘汰。从这位英雄不自觉却很有效地毁弃某种历史机遇的角度来说,我们不仅为项羽极盛骤衰、功败垂成的事业而惋惜,更为其灾难型的情感泛滥与不能自我解救的性格弱点在充满理智性的历史选择中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而浩叹! 

  一代又一代各式人等的群体社会行为书写了人类的历史,而历史的严格筛选又往往决定了特定时期胜利或失败者各自的命运。正像生命的一次性一样,历史所给予某个人的也常常是不可重复更不可逆转的一次性机遇。一个历史流程中的失败者,即使以事业和生命为代价,只要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找到因果的症结,也不失为败中的智者,铩羽的好汉。然而项羽推脱自身责任的胡说不仅与史实背道而驰,与世人客观评价毫无共同之处,而且更与我们立论的视野相去甚远。 

  《史记·项羽本纪》写项羽在垓下溃败突围时,被数千汉军穷追不舍,自度不得脱,却对部下大发感慨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在穷途末路之际尚在缅怀和夸耀自己八年来赫赫丰功和不败战绩,这就是项羽,这就是身边"乃有二十八骑"的项羽固有的性格特征,更是他此时此刻惶恐,凄楚和绝望心境的有力佐证。我们可以想见,对于不可一世的项羽来说,这样的挫折和惨败是他精神上人格上特别是感情上无法承受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根本无法逃避,又不能从容面对,只好寻找一条推卸责任的精神逃路--把战败的责任归咎于老天爷!这恰恰表明,外表上刚猛彪悍的项羽,内心世界其实并不是很坚强,而是相当的脆弱和混沌。他不能勇敢地责己,更没有理由责人,一直到死都在操持"胜利在于自己的能征惯战,而失败则在于上帝的安排"这种荒谬的的观念。一句从中足以窥见幻灭与荒唐的"天之亡我",实是项羽心灵世界的最后一次外化,实是司马迁写活了这个人物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千年后的晚唐诗人杜牧曾设身处地发出议论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然而当时的项羽既放不下骄做自负的臭架子,又涣散了重整旗鼓的战斗意志,灾难型的泛滥情感江河横溢,彻底冲决了整个心理防线的堤坝,已注定了他不可能经受暂时的失败而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否则,他就不再是项羽。 

  历史应该是充满理智的时空,其内涵不仅包括社会发展逻辑规范下的绵延、转折、机遇与挑战,而且还应包括人类主体特别是时代主潮代表人物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清醒认识、深邃智慧和正确决策。而与理性绝缘的灾难型情感则使人的人性结构严重破损进而导致文化心理机能的失调与失控,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本能反应已完全失去理性的约束。在低浅层次上的天真、烂漫、憨直、豪爽、宽厚、坦诚、草率、鲁莽等等非智的美德,在你死我话的政治斗争中统统会失去伦理的意义和美丽的光环被碾成啻粉。 

  在充满理智性的历史选择面前,项羽总是不能自觉靠近或进入理性思维的正常轨道,欲念的野马总是在任意狂奔纵横驰骋,灾难型的情感总是在不断地戏剧性地纠缠、蛊惑这位英雄,使他永远也不能克制和战胜自己的性格弱点而走向人性的完善。 

  项羽少年时学书学剑,都因浮躁不专而半途辍废,从而奠定并沉积了一生难以校正的性格缺陷。他认为"书足以记名姓而矣","剑一人敌,不足学",要"学万人敌"。但"学兵法",只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有人说这是志向远大,实则正是浅尝辄止、好大喜功思想作风的端倪。与秦王朝有杀父之仇、亡国之恨的项羽固然有无畏的勇气和强烈的反叛意识,但这种近乎自然本能的气质精神又因缺乏必要的文化陶铸,因此极易冲动、变易和不持久。这种狭隘浅表的感情由于不能加以沉淀和梳理,于是每每恶性外化,表现在凭一时私愤而屠城焚地,***如麻,凭个人好恶不善谋断并且不能珍视任用善谋之士。胜利时目空一切,失败时一蹶不振的两极情绪;宁失良将,不纳忠言,听不够漫无边际夸张奉承,受不得一针见血建议批评的理政方针;顺者昌,逆者亡的霸道作风,最终亲手造成了孤家寡人和众叛亲离的局面。 

  楚亡之后,出身于"世世为楚将"贵族家庭的项羽,身负国仇家恨,与叔父项梁避难吴中,心灵的土壤深埋着反抗复仇的种子,奔流的热血中交融着对秦深恶痛绝的情感,这些朴素的心理因素都在项羽性格个性中打上了深深的无以消除的烙印。项梁并未忽略对项羽旨在素质开发的文化教育,但这种教育是很不成功甚至是完全失败的。而项羽在接受这种非系统非正规教育的时候,任情使性和视同儿戏的学习态度,愈发打开了他随心所欲、以情役物的闸门,增益理智的目标竟成为情感漂流之物。任何一个人的情感在孕生之初,都会带有个性化极强的情绪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项羽从小放弃文化知识的学习,堵塞了启迪智能和塑造人格的重要渠道,成人后更不能抓住参考借鉴古今仁人成败得失的机会,"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到此项羽旧贵族的陈怨新仇个人意气简单渲泄后,他称霸天下的理想事业只能成为脑海中的一页草图而随风飘舞了。 

  作为项羽反面的人格参照并取而代之的刘邦,虽系平民出身,但因善于抑制和调节自我心态而取得了人际关系及与多事之秋的和谐;他虽未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却在浅薄世风中完备了顺应社会环境情状的圆滑机敏、能屈能伸的性格。在很多关键时刻,他颇能克制自己的原始欲望和情绪冲动,付诸以怯懦中的决断、卑琐中的油滑和无赖中的机巧而使几度危机的局势发生逆转,为他在历史长河中成为善泳者提供了必要的技能并赢得了最后胜利的机会。 

  项羽在少年伊始的文化学习中,既非表现出寻求智能发展的积极性;在后来诡谲多变的政治生涯和残酷超绝的倥偬战事里,也最终未能磨练成自己情感的主人。身负国恨家仇的项羽,即使流亡乡野寄人篱下,也不善造就入乡随俗的情性和韬光养晦的头脑。得势前深受恐怖政治的迫害,得势后却如法炮制,变本加厉地制造更大的恐怖:西屠咸阳,拔襄阳生埋活人,"夜坑秦降卒二十余万",致使"天下多怨,百姓不附……"(《史记·淮阴侯列传》)在操持与获取情感投入与共鸣方面远远优胜于项羽的刘邦,绝不随意放逐个人情感,而将其作为猎取功利目标的辅佐动力。他做出忠厚长者姿态,攻入咸阳后一改"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的恶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约法三章的仁义之举与"楚人一炬"的残暴兽行,分别产生两至极端的社会反响。刘邦装扮成俨然"为父老除害"的英雄,赢得苛政之下三秦百姓的情感认同。"秦人大喜"的感恩戴德,资助刘邦得以开辟一方与项羽暂居优势的军事战场相颉颃的政治战场。世上没有单一的战争,作为政治的延伸,战争的炮火总是为政治的砖瓦服务的。像理智调剂情感一样,政治始终支配并左右战争的最后胜负。当项羽为战而战并陶醉于军事上的胜利时,政治上的一再失误,就为自己敲响了彻底破产的丧钟。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始终不能建构理性情感与积极心态的项羽,无法顺应历史社会的变迁和经受时代潮流的冲击,低级情感消极心态是使其最终冲溃理智,致使政治、军事乃至个体生命陨灭的内在渊源。 

  由智能结构、意志结构和情感结构组合而成的人的文化心理,决定着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当一个人以拒绝的姿态一如自己的习惯定势举措时,就意味着其心理流程的倾斜与偏狭,或施行正确行为而缺乏必要的信心与毅力,或固守错误堡垒而顽梗不化,最后必然背离、中断终极目标的追求。 

  项羽灾难型情感的突出特征,是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健全,是自我判断、分析、调控能力的疲软,是过量生理欲求所形成的心理郁积。文化欲求的稀薄,缺少智能的维护和保障,不可能不使他的意志与情感严重"缺氧",常以情感纵事而不会以理智成事,把自己的鸿图大业与政治生命孤注一掷于感情的天平,势必造成整体思维的"失灵",对政治不能全方位地把握,对战争也不能正确地决断。政治上的麻木不仁和军事上的纵情残暴,同时为项羽自掘坟墓提供了最为便利的工具。 

  文化心理的不健全,还消解了他在人际关系上左右逢源的能力,他只能用单枪匹马悍勇征天下来掩饰内心的粗疏与无知。灾难型情感使他不断地从群体意识中游离出来,把千百万人的群体活动变成个人喜怒无常的儿戏,这是项羽溃亡其事业的又一渊源。 

  生于破落贵族之家的项羽,自恃血统高贵而门户之见浓厚,这表现在他一惯蔑视文弱,不尊重身世卑微的良将贤才。早年逃亡得张良救助却不告而别,后遇韩信而不善待使其别投刘邦。"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而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至使有功当封爵者,印玩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史记·淮阴候列传》)韩信此说和后来疏远范增的事例,颇能揭示项羽的气量狭小,任情不智与他阵营内部人才迅速外流的因果关系。 

  史料里没有项羽类似刘邦那样与良臣贤将彻夜纵谈、从容论天下事的记录,更找不到项羽求贤若渴、结交新知的文字。一面关爱士兵,一面又防范重臣,这种儿女之态和小家子气,使项羽断裂智能外围的同时也殃及了人际关系。要想打赢一场需有智力投入符合人心向背的战争,单凭豪横蛮勇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祈求。离心离德的人际组合,慑服而不是仰服的君臣关系,使项羽的理想追求与残酷现实严重脱节。 

  在垓下之围中,悲歌慷慨的项羽第一次壮吟了英雄诗,也最后一次阔洒了英雄泪;诀别了心爱的虞姬,也诀别了他所统率的千军万马。乘夜色仓惶出逃、迷失道路的项羽,却因农夫的故意错指而陷入大泽。本有突围成功一线希望的项羽,由于"田父绐路"而身陷重围。从事业顶峰进人生命死胡同的偶然事件,不能不说是他丧失民心、孤立无援必然下场的生动写照。四而楚歌之日、正是项羽孤家寡人、外强中干的本质凸显之时。现实严峻无法面对又不得不面对,无以超脱的怅惘烦恼,成为项羽不堪承受的心理负菏,除了自杀他尚无其它更好的选择。 

  为机遇一度宠幸的项羽,凭借无知的热情在黑暗中远征,尤其不能像他的对手那样在失败时保持清醒冷静、坚韧轻松,甚至不能站稳生命的脚跟。有人说这是不能容忍失败带给他的人格耻辱,战局巨变而豪气殆尽,不肯过江东,正是他生为人杰,死亦鬼雄的行为符号,是以生命殉理想事业的壮举。我们透过所谓完美人格力量的外壳,不难看出:理性的弱视凄迷使他无法勘测历史矿脉的走向,他在完成毁坏秦王朝的使命后,根本无法适应更为广阔更为复杂的角逐问鼎。感情的偏爱永远不能代替理智的选择,历史曾经如此无情地作弄项羽,今人仍会如此评说项羽。"不肯过江东",不仅仅是出于无颜见江东父老、"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虚荣和倔强,也不只是贻误战机未曾卷土重战的一时冲动或一念之差,而是螺旋型上升的历史根本不会接受这个情感单一、思维板滞的独夫莽汉。历史的必然要求曾那样柔情蜜意地呵护过但最终鄙弃了不合历史必然要求的项羽。 

  项羽二十四岁起兵到三十一岁自刎,堪称一代狂飚式青年浪漫精神的典型,不失为失败的英雄。在理智批判之余,人们同情其命运的不幸,以怜悯之心格外赞赏他的勇猛粗豪,是出于感情上的平衡补偿心理。主人公用天命论阐发关于年轻生命的陨落,愈发浓郁了作为历史匆匆过客的悲剧气氛。在生死关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死得勇敢却死得愚蠢,死得轻松却死得不觉悟或不负责任。从理智上讲,对于项羽的败亡,我们只能冠之以悲哀却不会冠之以崇高或伟大。因为素以理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人类,是最不该摒除外界环境教育、丧失文化素质趋于完善的机会、不着力培养与世推移的理性体验而为原欲所累、把事业乃至自己一道送上历史的断头台的。灾难型的情感一度损伤了这位英雄的超人气质和震憾力量,风萧萧兮乌江寒,实令人哀其不幸更令人怒其不争。项羽败亡,圃于情感罪在自身;其更可悲之处,在于他从不自责,概不悔悟,在一生中未见出任何改正自己的些许进步,终于成为曾经纵横天下却稍纵即逝的一现昙花,其千古可谓悲哀矣! 

  现实历史没有给项羽再次楚汉之争以重新安排命运改写历史的机会,后世文人的同情也不会赋予他重返历史舞台再次执戈操兵的可能。涂满地道英雄色彩的项羽假使回归仍会残暴气盛、我行我素,仍会不爱江山而爱美人名马,仍会一洒风云气短、儿女情长之泪,仍会马赠好汉,头送故人,仍会喊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的蠢话。文本中的项羽毕竟大遥远,他不会再威胁任何人。然而项羽不能顺应历史选择的情感灾难所谕予后人的败亡教训,却没随其英年早逝而湮没无闻。把一个人的不幸升华为全人类的痛苦思索,这就是传记文学之祖--《史记》的丰厚文化价值和我们的论析要义所在。 

  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是人类否定自身某种动物性粗鄙欲望的持久恒常的战斗。在项羽所置身的时代,历史的规则与英雄的命题开了一个庄重而苦涩的玩笑。这从独特角度告诉人们:愈是强化人的社会性,愈应靠近理性并受理性规范的制约。人的社会理性化并非绝情灭欲,实行苦行僧,把人变成蒸发掉情感的傀儡;也不是膜拜虚幻的"天理"来作践摧残人类自身,而是应把具有强大内在驱动力的情感上升到有益于生命个体乃至人类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更高品位。一个身心健康生命顽强的人,不仅拥有感性的丰富,同时更应拥有理性的深刻,唯此才成为一个健全、自觉、快乐、幸福的行为主体;也只有这样,个人的社会化目标在充满理智的历史流程中才不致于"象雨、象雾、又象风"。 

对于项羽的评价

1.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2.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3.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关的许多事迹后来逐渐演化为成语。在一人身上发生这么多的成语故事,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先发制人  
    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于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按照计划,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当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 十” 。秦损兵折将,项羽乘胜追击,逼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设宴招待刘邦。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刘邦,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刘邦。刘邦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刘邦借机脱离险境。 
沐猴而冠  
    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杀了说这话的人。 
四面楚歌  
    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刘邦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见大势已去,率众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此外,还有“坐不安席”、“秋毫无犯”、“不拘小节”、“暗渡陈仓”等成语与项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楚霸王项羽演绎出多少成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楚霸王项羽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其言行故事千古流传,演绎出许多成语.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最有气魄的一句话-----<取而代之>
注:秦始皇耀武扬威四处巡游,刘邦看了羡慕,说:"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看了藐视,说:"彼可取而代也".

最果断的战略------<先发制人>
注:项羽与叔叔项梁在选择灭秦时机时,提出“先发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战略.果断杀死秦将举兵起义。

最能体现视死如归决心的一次战斗-----<破釜沉舟>
注:与秦兵作战,"悉引兵渡河,皆沉舟,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以破秦军".

最有名的一把火-----<付之一炬>
注:楚霸王火烧阿房宫.

最想显"阔"的典故------<衣锦还乡>
注:灭秦后有人劝项羽都(建都)关中,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于是衣锦还乡了.

最不能忍受的一次挨骂----<沐猴而冠>
注:韩生建议项羽都(建都)关中,未被采纳.这个书呆子认为项羽目光太短浅,骂了一通湖北佬---"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项羽听了无法忍受,架起油锅把韩生烹了.

最显刀光剑影的一次宴会-----<鸿门宴>
注:很热闹,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有项羽妇人之仁,放跑了刘邦.有范增骂人:“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最难逾越的界限-----<鸿沟>
注:鸿沟,即现在的贾鲁河,在河南中牟县。楚、汉曾划鸿沟为界.

最得意时犯下的错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注:项羽封刘邦为汉王,把刘邦封锁到巴.蜀偏僻之地,又见刘邦烧了栈道,以为天下太平了.没想到刘邦烧了栈道,还能"暗渡陈仓".

最惨烈的一场大决战-------<逐鹿中原>
注:汉王刘邦亲率大军与楚霸王项羽在荥阳、成皋一带对峙,是楚汉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史称“成皋之战”,又称"逐鹿中原".

最不能言勇的战场-----<十面埋伏>
注:垓下一战,中了韩信计谋.

最悲怆的歌声-----<四面楚歌>
注:项羽困于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围之数重。一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羽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此乃张良瓦解楚军之计.

最有性格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霸王别姬>
注:项羽闻四面楚歌,披衣而起,独饮帐中。乃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后人称《垓下歌》。虞姬起舞和之,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虞姬歌罢,拔剑自刎,项羽抱尸痛哭.

最要面子的最后选择----无颜见江东父老.
注:垓下一战,项羽全军覆没。最后舍命厮杀,冲出一条血路。突围到乌江边,身边只剩下二十几名骑兵。乌江亭长撑来一只小船接应,劝项羽东渡.项羽苦笑道:“想当初我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驰骋天下。而今一败涂地,即使江东父老同情我,我又有何面目去见他们啊".仰天长叹“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最后拔剑自刎.

最著名的凭悼-----<东山再起>
注:后人在项羽自刎处建一亭,名乌江亭。唐诗人杜牧游此地凭吊感慨。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丈夫不应以失败为耻。如果项羽回江东集结人才俊杰,也许能够再返中原逐鹿。于是题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最有见解的总结-----本博主感叹:"刘项原来不读书".最没文化的楚霸王项羽,却给我们演绎出这么多有文化的成语.


鸿门宴之项羽 

    公元前208项羽在巨鹿与秦军主力决战,刘邦借此机会攻打咸阳,并听取曹无伤建议,占领关中。项羽获得巨鹿之战胜利之后,进入函谷关却遭到了项羽军队的阻挡。项羽大怒,决定攻打刘邦,刘邦自知不敌,便有了鸿门宴“谢罪”一幕。 

    沛公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将军与臣有郄

    ——《史记项羽本纪》

    在这段话中刘邦先是叙旧,刘邦知道项羽念旧,用人不用别人,只用自己的老同乡老同学。刘邦抓住项羽这个弱点给他东拉西扯,说当年我们一同抗秦,同为战友。不断的跟项羽拉近距离。

    然后是逢迎,逢迎用现代话就是拍马屁。刘邦贬低自己来提高相遇的价值,从而达到逢迎的目的。

    最后化必然为偶然,刘邦与项羽俩家从根本利益上发生冲突,导致他们俩家发生矛盾。而刘邦把这种矛盾说成是小人的挑拨,把必然的事情说成偶然。

    项羽听到这番话的时候,自己反而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老战友,自己内心到忏悔 内疚起来了。

    项羽说了这样你句话: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从此充分的体现了项羽的无知愚昧糊涂,刘邦的一番花言巧语就让项羽的自尊的到了充分的满足,而为自己差点杀了刘邦而感到内心忏悔。

    此时项羽的谋士范增却没有糊涂,他先是举所佩玉以示之,而项羽则默然不应。这是的范增很是郁闷,便起身出去召来项庄。项庄拔剑起舞,这时政治糊涂虫项伯也不糊涂了,他也明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亦拔剑起舞。

    在一旁洞若观火的张良也坐不住了,叫来樊哙。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王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干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一带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苦劳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株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此时的项羽未有以应,只能说了句“坐”。这一个坐字把项羽的糊涂 无知 幼稚表现的淋漓尽致。

    刘邦借此机会,随即选择不辞而别。他命令张良在他走到军营的时候再向项羽辞行,然后他让随从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员大将徒步跑回军营。为何要让四位将军徒步跑呢,原因很简单,如果张良真的召来追兵,比现遇到四位将军,而他们必将誓死抵抗,这就给刘邦留下逃跑的时间。

    鸿门宴中项羽与精明老道的刘邦相比之下,跟加体现出项羽的愚昧 项羽的无知 项羽的糊涂项羽的幼稚。

    在霸王别姬中的垓下歌里有这样一段话描写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在大部分人看来是一代英雄,开创了以少胜多的战役的先河——巨鹿之战。但是成大器的人不能光靠武力来解决问题,知道鸿门宴之后,项羽还天真地以为可以用武力来征服关中。也就是因为项羽的政治糊涂,导致最终兵败自刎。


从项羽悲剧看军事家必备素质 

    项羽骁勇善战,在推翻强秦和楚汉纷争中他总能一马当先,出生入死,战果丰硕,但他在秦汉之际的政治舞台上只活跃了8个年头,32岁便泪洒乌江,自刎而死。究其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缺乏一个军事家所应具备的政治素质。 

  一个军事家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能使其具有宏大的目标,可以为实现远大目标,隐忍不屈、百折不挠。而项羽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点。尽管当初项羽在见到秦王时,他凭着自己的豪气,冲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而当他面对暴秦被推翻后的局势时,却不知如何应对,内心茫然。他没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宏大的抱负。所以,当有人以“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劝他定都关中时,他会以荒谬可笑的理由加以拒绝。《兵法》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正是因为他没有争霸天下、建立统一帝国的远大理想抱负,所以他才会在鸿门宴后分封诸侯,并自以为聪明地将刘邦封为汉王,把天府之地拱手交给刘邦。清代学者顾祖禹说:“陕西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是故以陕西而发难,虽微必大,虽弱必强”。项羽却放弃关中,并以既无才略又不得关中父老之心的秦三降将镇守关中,这一极为愚蠢的行为就可以证明,项羽虽然在武力上是个勇者,却完全是个政治侏儒,所以才会有他的一错再错,最终失败。而当他一旦觉得自己面临失败时,他又不会像越王勾践那样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东山再起;也不会像韩信那样忍受胯下之辱,挫而后奋,终成千古名将;更不会像刘邦那样,在处于劣势时,暗藏机锋,隐忍不屈,成就千秋大业。当他承受不了自己的错误导致的失败时,只能选择死亡。

  一个军事家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才能有宽广、豁达的心胸,虚怀若谷,海纳百川。

  项羽少年时代虽也心怀大志,具有“万人敌”的胸襟抱负,但性格中有致命的弱点:心浮气躁、缺乏韧劲。巨鹿之战时,他的头脑还十分清醒、冷静,审时度势。秦军包围巨鹿,宋义观望不前,他果决地斩杀宋义,派当阳君、蒲将军渡河救赵,自己则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以死战,表现出盖世英雄的气概。随着章邯归顺,秦军被彻底摧毁,项羽俨然是雄踞一方的霸主。这一方面树立了项羽的声威,同时也膨胀了他个性中的自负、刚愎、不可一世及凶暴残忍,坑兵、屠城,尤其是到咸阳后,更是烧杀掠夺、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这一系列的坑、屠,使他大失民心。他一味以武力强征天下,却根本不懂得百姓挣脱暴秦统治之后,最想要的东西。在他心目中似乎没有什么是武力所不能得到的,他不懂得民心是不可以力争取的。而一个有政治素养的人首先应该具有仁爱之心,项羽恰恰缺少的就是仁爱,有余的是残暴。与项羽相反,刘邦入咸阳后,与秦父老约法三章。刘邦在武力上并不比项羽强,但刘邦最大的优点是懂得获取民心,而项羽却只想逞武力,泄私愤,追求武力夺取胜利的快感。这完全是一种政治短见的表现,所以从这一点上看,项羽注定会失败。再者,项羽心胸狭窄,一味自负、狂妄,乃至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反对的声音。正是他暴怒的性格、褊狭的心胸,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也容不得他人批评自己的错误,才会使他众叛亲离,走向毁灭。项羽的崛起如狂飙突起,他手握沾满淋漓鲜血的利刃,奔突冲杀了大半个中国,最后,他又用这把利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一个政治素质强的军事家,具有全局的眼光,重视人才,发挥各种人才优势,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项羽的楚国先辈屈原就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兴盛衰亡,人才是关键。他之后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更是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受到启示,表现出对“青青子衿”那“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渴求。他打破门第,冲破传统,唯才是举,所以在建安时期形成“文武并用,英雄毕力”的盛况。而项羽只相信武力,他骨子里的贵族气使他自高自傲,甚至于嫉贤妒能。他始终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凡事喜欢亲力亲为,他崇拜勇者,他对人的喜欢是站在自己立场上,是情绪化的。鸿门宴后他分封诸侯时完全是按照他的好恶,来选择分封地,结果引起诸侯的不满并导致动乱。他因喜欢樊哙的勇武、大丈夫气,便安然面对樊哙的怒斥而彻底放弃杀死刘邦的决心。他根据自己的好恶、爱憎决定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由于项羽不善用人,致使像韩信、黥布这样的人才背楚归汉,辅佐刘邦。就连最忠心耿耿、为其殚精竭虑出谋划策的亚父范增,最终也以“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为由离去,只剩得他孤家寡人一个。项羽只知用己之力,以一己之勇带动千万人之勇推翻暴秦的统治,却仍以一己之勇经营天下,最后步步走向失败。而刘邦是既用人之力又用人之智,他性情豁达大度,从善如流,善于审时度势,招降纳顺、赏善惩恶。没落贵族后裔张良、游士陈平、屠夫樊哙、吹箫手周勃、卖布贩子灌婴、车夫娄敬、无业游民韩信、强盗彭越……刘邦都能根据他们的特长给予适当的职位,发挥他们的特长,为自己统一天下的大业,出力献智,真正做到了人与事的最佳匹配。

  项羽具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凛凛雄风,以他威慑天下的霸气,巨人般的勇武豪气,撼人心魄;也因他政治素质的缺失而导致最终的彻底失败,给人们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思索。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