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引擎刷排名:修道名词解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15:17
子午诀、子午手
子午诀: 即左手大指掐左手中指尖,右手大指掐左手无名指根处即是。
左手大指,捏定中指。右手大指,进入左手内。(左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为午诀。右手拇指从左手虎口插入,按在左手无名指指根处为子诀,其余四指合抱在外)。
右手在外,左手于内,为阴抱阳。此名子午八封连环诀。
此印又称为“太极印”,太极分二仪,一阴一阳。结好后,二虎口应是相触的。有的功法要求右中指在左掌无名指根背处应与右大指所掐位置相对。一切可以灵活掌握。
[夹脊]
夹脊,又名双关、辘轳关,为后三关之一。
在脊椎骨第十一节之下,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
针灸上名为脊中穴,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
一说与中丹田相对,一说为两肘尖相对连线与脊椎相交处。
[性命双修]
中华道家内功修炼,性命二字的含义甚广。如理、神、意、念、德等,均可归于性;而法、息、杰、精、形、功等,均可归于命。总的说来,凡是属于精神生命方面的,都称为性;凡是属于肉体方面的,都称为命。
作为人的本体生命而言,精神和肉体二者,本来就不可分离,分之即死,所以中华道家修炼不死之道,特别强调性命双修。
张三丰真人云:“炁脉静而内蕴元神,则日真性;神思静而中长元炁,则曰真命。”即是说真性就在命中,而真命就在性中,这里是指性命本体而言。
如果是在修炼功夫而论,性命双修的含义,一指性与命二者不可分离,一指性与命二者不可偏废。
所以吕纯阳真人云:“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主柄。”
并且中华道家一贯反对忽视肉体方面的修炼,张紫阳真人云:“饶君了梧真如性,未免抛身还入身。何似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妙]
中华道家修炼学中,很多地方用到妙字,如妙通、通妙、妙处、妙一、众妙、美妙、妙美、妙景、妙境、妙鼎、妙炉、妙合、妙静、妙用、妙心、妙地、精妙、妙音、妙方、妙文、妙趣、妙运、妙合、至妙、丹妙、妙丹、妙乐、神妙、道妙、妙道、巧妙、至炒、微妙、玄妙、妙玄、奇妙、炒奇、妙诀、妙用、妙法、妙经、妙理、妙意、妙谈、炒方、妙义、妙语、妙旨、妙门、妙力、妙知、妙机、妙性、妙觉、妙灵、妙静、妙虚、妙有、妙无、妙天、妙功、妙术、妙药、妙化、妙凝、妙宝、妙佳、佳妙、观妙、妙观、最妙、至妙、愈妙、大妙、妙喻、全妙、常妙、妙常、妙窍、窍妙、奥妙、妙奥、要妙、妙要、极妙、妙极、妙绝、绝妙、妙哉、体妙、悟妙、妙悟、证妙、炒真、真妙、妙天地、妙不可言、妙本天成、妙趣横生、妙难尽述、形神俱妙、神机妙算、神妙莫测、其妙无穷、绝妙无论等等。所用之多。
多,简直可以融通“道”的一切含义。有此一字,仙宗境界包括无穷。
佛家所用为“极乐”,道家所用为“极妙’。
“妙”字有“好”的意思,但又与“好”字之义有所不同。“好”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妙”是“好”“妙”字,因为修炼功夫所达到的许多境界,的确是大大超过于世俗所认为的“好”之上,不能够用“好”字来完全概括;而且修炼境界超越于语言文字之上,也不能够完全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妙字是一般的写法,在道家又写成“玅”字为妙,因为世间以“少女”为妙,而仙宗以“少玄”为妙。
少玄,即一阳初动之阳杰也。
以此阳炁,可以采取,修炼成丹,点化全身阴质,成为纯阳之体,长生久视,即身成仙,岂非钞极!
[六候]
六候,即大药产生之时的六种征兆。
乃为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风生、脑后鹫鸣、身涌鼻搐等。
此时的景象,又称为正子时。
[大药]
“大药”的意思,是在采小药的功夫完成之后,阳关止闭,这时等到“六候”到来之景,采取先天一炁,即为大药。
大药又称内药,必须采而后生。
采过大药,即可点化全身阴质,成为纯阳之体,故此大药又称大丹。
药物]
中华道家内功修炼,是以精、炁、神三宝,作为上品药物,“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故此三宝均可称之为药,是丹道修炼的药物。
但是在不同的修炼阶次,药有不同的含义。
如在炼精化炁阶段,则以先天元精之发生称之为药。
在炁杰化神阶段,则以先天一炁之来临称之为药。
在炼神还虚阶段,则以不神之神之虚无称之为药。
小药]
丹道修炼,在炼精化炁的阶段,须待静极生动,活子时到来,阳生药产,先天元精发生,称为小药。
这时一般运用小周天的功夫,采此小药。
小药又称为外药,必须生而后采。
小还丹与大还丹
日期:08-08-26   点击:341次
《参同契》云:“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然近代丹家,复有小还丹与大还丹之分。海山仙踪》《载华阳隐士李奇得小还丹,年数百岁,容貌不衰。
吕祖游句容过之,教为再炼“金液大还”,翁大喜受教。吕祖曰:“再安炉,重立鼎,跨虎乘龙离凡境”,此正指大还言也。
究竟“小还与大还”分别之点何在?自来著家立说,亦纷纷不一。兹依师傅而剖示其义曰:我人自破体以来,乃后天坎离用事,学者由心息相依,做到凡息断绝,身心大定,内外虚寂,感彼“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而行采取之功。
是以我纯阴,感彼乾阳,由后天反到先天。功夫做一次,先天真阳进来一次,由外而还到我身。故《参同契》云“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也。
功夫愈进,真阳愈集,直至气足止火,结成还丹,谓之小还。小还者,初还也,以阴而感阳也。《易经·泰卦》“小往大来”之旨,即符此也。此部功夫丹书谓之“取坎填离”,及乎离宫填满,复成乾体。丹书谓之“还童”。
还童之后,内系纯乾,再入三昧正定。以我乾阳,感彼先天乾阳真乙之炁,合内外两重先天而成丹,谓之大还丹。即七日过大周天采得之大药也。
大还者,重乾(三三)之象。吕祖《得大还诗》曰:“修修修得到乾乾,方是人间一醉仙,”可以为证也。《易》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乾乾之象,大还之秘旨也。
反复者,由后天反出先天,复由先天反出先天之先天,必到重乾之地,而后六龙之变化全,斯可以统天御天矣。
是故丹法初以后天感先天,所得之药,谓之小药。所结之丹,谓之小还。所行之周天。谓之小周天。复以我先天纯阳,合内外两重先天,所得之药,谓之大药。所结之丹,谓之大还。所行之周天,谓之大周天也。
虽有大小之分,功夫进行原不外乎心息相依,做到真空大定。小周天在定中行,大周天亦定中行,小还丹在定中结,大还丹亦在定中结。特定有深浅,故所得亦不同耳。
小周天、大周天
日期:08-08-26   点击:1096次
小周天、大周天之名,唐以前无之。崔公《入药镜》,魏伯阳《参同契》皆无此名。元明以后,始见于书耳。既有此名词,各家就题发挥。
予谓人身本一小天地,气血周流,一昼夜一周,即是一周天。丹法取象天地,要在以我身之小天地,混融而入于乾坤之大天地。然后可以“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而得“超凡入圣”之机用。
兹若分而言之,小大周天之名,可用三种解释:其一,小周天乃气行周天,大周天乃神行周天。然所谓气行神行者,皆在定中行之,特功夫深浅不同耳。何以言之?当炼精化气时,以我虚寂,感召外来真阳,入我身中。
当真阳来时,浑身上下,俱感酥软而转麻木,由麻木而入混沌,不识不知,如活死人一般。斯时我身与虚等,心与空等,天地之虚空,即我之虚空。我之小天地,融化而入于乾坤之大天地。以尽虚空遍法界之真阳,养我一身,彻内彻外,透顶透底。吕祖所谓“白云朝上阙,甘露洒须弥”者,正气行周天之景象也。
葛仙翁曰:“离火激海,坎水升虚,玉液灌溉,洞房流苏,天机真露,万籁难如”《参同契》曰:。“修之不辍体,庶气云两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谷中。”
三丰翁《道情歌》云:“待他一点自归伏,身中化作四时春;一片白云香一阵,一番雨过一番新;终日绵绵如醉汉,悠悠只守洞中春;遍体阳精都剥尽,化作纯阳一块金;此时气绝如小死,打成一片是全真”。龙眉子《金丹印证诗》曰:“朝朝金鼎起飞烟,气足河车运上天;甘露遍空滋万汇,灵泉一脉泛长川”斯皆气行周天之法验也。
当“炼气化神”之际,神息俱定于虚空之中。先天真阳,入我色身,周流一匝毕后,因主人翁定在外面,色身已如空屋,随即出色身而来至虚空,抱我主人翁,因神定而气随定。神气同定,久则气尽化神。唯一威光,煊赫虚空,是即胎圆之证也。入此大圆寂照之门,以性空三昧,圆融六大。六大法性,与我性平等无二,自他不隔,物我一如。于是能入水火、透金石、起种种不思议神用,皆神行周天之法验也。
是则约气行神行,而有小大周天之别。小周天者,炼精化气之三昧也;大周天者,炼气化神之三昧也。此一说也。
其二,约小还、大还而分之小周、大周,是同一气行,而复有小大周天之别也。何以言之?当小还之时,身内是坎离,功夫到虚极静笃,外感先天纯阳真炁,入我色身,补足我破体后之损耗,是以我纯阴,感彼纯阳。纯阳真炁到时,浑身俱感酥软麻木跳动。
能周身酥麻一次,即真炁熏蒸一次,即行一次小周天。如是渐采渐集,气足止火,复成童体。斯时离宫填满,身内已成乾象,纯乎先天。再以我乾阳,感彼虚空中乾阳,身内先天与身外先天,彼此凝集,是合内外两重真阳而成大还。功夫到此,定力已达两三小时以上。能寂定一次,感召身外乾阳,与我身中乾阳相会合,即为行一次大周天,直至大丹告成。此小大周天,约小还、大还而得名也。
小周天者,从后天返先天时所用也;大周天者,从先天返出先天之先天时所用也。同一寂定,同一气行,功夫浅深不同,色身效验,亦有区别。小周天仅能易发,大周天能易齿易血,乃至易骨易髓易瞳,崭然一新。所谓我犹昔人,而非昔人也。小周天乃安乐延年之法,大周天乃“超凡入圣”之功。小周天仅息住而脉未必住,大周天乃息住而兼脉住。此皆浅深不同之点也。
其三,约小、大天地而分小周大周。人身乃一小天地,身外虚空是大天地。修士做到恍惚查冥,虚无混沌,定久阳生。阳气冲开百脉,元和内运,上至顶而下至踵,一气周流,始卒若环。此就人身之小天地而言,故云小周天。
倘恍惚杳冥,虚而又虚,浑身酥软麻木跳跃,即浑身八万四千毛孔,俱受外面乾阳钻入。斯时虚极静笃,妙合太虚,色身已成真空,一任太虚中乾阳真气,横冲直撞,彻内彻外,透顶透底,通行无碍。此就合乎太虚之大天地而言,乃谓之大周天。
是故由前之说,学者先行小周天,然后行大周天。由后之说,学者先行大周天,再行小周天。小周天之后,再行大周天,即了事矣。
以此三说,皆属言理。其实功夫一到大定,外则乾坤会合,内则坎离交媾,小周大周,同时进行。所谓“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也。崔公《入药镜》但云“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不标大小周天之名,而实际则大小周天,均已包括在内,最为简当。学者宜注意焉。
诀曰:“心息妙合,抱德炀和,真气熏蒸,养性延命,重立胞胎,再造乾坤,玄宗修证,唯斯为胜!”
返朴归真
日期:08-08-26   点击:270次
[返朴归真]
《道德经》第十九章曰:“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曰:“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曰:“无名之朴,亦将不欲。”(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返朴归真,就是清心寡欲,回归自然。

日期:08-08-26   点击:175次
[道]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是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的宇宙本源,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实相。
尊道贵德
日期:08-08-26   点击:57次
[尊道贵德]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生万物,德养万物,所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清静无为
日期:08-08-26   点击:74次
[清静无为]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日:“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白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第三章曰:“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史记·曹相国世家》曰:“参(曹参)之相齐,有盖公好黄老术。日:‘大道贵清静,而民自定。
“清静”就是自然,“无为”就是顺应自然。
清静无为,天下自定。
闭关
日期:08-08-26   点击:90次
[闭关]
中华道家为了专一修炼,处身山洞或密室之中,隔绝尘事,一心做功,谓之闭关。
闭关之时,需要有道伴护持,每日定时送饭,且防出现危险。
如已辟谷之人,则无需送饭。
闭关时间,有百日、半年、十月、三年等期限不等。
黄婆
日期:08-08-26   点击:64次
[黄婆]
黄婆,又称媒婆、媒娉等。黄为土,在八封为坤,坤为老母,故称黄婆。
脾属土,为真意,故此黄婆在丹道之中比喻真意。
道家修炼,以真意和合阴阳二炁,故称媒婆。
丹经之中,用此名词甚多。如崔希范真人《人药镜》云:“托黄婆,媒姹女,轻轻地,默默举。”
《吕祖敲艾歌》云:“烹炼不是精和液,天地乾坤日月精。黄婆匹配得团圆,时刻无差口付传。”
《张紫阳悟真篇》云:“姥女游行各有方,前行须短后须长。归来却入黄婆舍,嫁个金公作老郎。”“华岳山头雄虎啸,扶桑海底4h龙吟。黄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张三丰无根树》云:“无根树,花正黄,产在中央戊已乡。东家女,西家郎,配合夫妻入洞房。黄婆劝饮醍醐酒,每日熏蒸醉一场。这仙方,返魂浆,起死回生是药王。”
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
日期:08-08-26   点击:78次
[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
古代道家认为:自天至地为八万四千里,自心至肾为八寸四分。
因为心和肾中间为中丹田,方圆一寸二分,故天心为三寸六分,地肾亦为三寸六分,所以心肾之间为八寸四分。
因此有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的说法。
人身造化同乎天地,因此道家云:“人身为一小天地。”
[风]
风,在八封之中为巽卦,故此又称巽风。
在道家修炼之中,指人之呼吸。
因为在采药烹炼之时,心神属火,若加呼吸吹嘘,则可加大火的力量,如同风箱一般,又称为橐龠。
而其中呼吸妙用,须是向内吹嘘,故此又称为回风。
《一贯真机易简录》云:“真息为火之橐龠。”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云:“回风混合。”都是这个意思。
[存想]
亦日存思、存神、观想等。
原是道家早期的修炼方术之一,即存想身神以固形体。
《天隐子》解释“存想”之义说:“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闭目即见自己之目,收心即见自己之心。心与目皆不离我身,不伤我神,则存想之渐也。”
·    上一篇文章:粉碎粉碎虚空
[粉碎]
粉碎,即粉碎虚空,又称为粉碎形骸。
是在炼虚合道的阶段,通过一定修炼口诀,将有形身躯与无形大道合为一体,以了道成真。
[雪]
雪,又称白雪,霜雪等。
本是外丹名词,为矿物质粉霜的别名。是以汞粉精炼成霜,故称粉霜,又名白银霜。
在外丹修炼之中,是重要的药物。
《修炼大丹要旨》卷上云:“众药之用,莫如白雪。白雪之药,即是粉霜。其药甚难于养炼。”
许真君《石函记·神室圆明论》云:“颗颗粒粒真珠红,红英紫脉生金公,金公水土相并合,炼就黄芽成白雪。”又《石函记·药母论》云:“一鼎丹砂可服食,久服回阳能换骨,回阳换骨作真仙,须是神符并白雪,大哉神符真白雪,返魂再生活徐甲。”
均指外丹作用。后引入内丹,约有五种含义:其一在性功本体而言,比喻炼得真性不动,如同霜雪一般。《丘祖全书》云:“还丹下手炼已难,炼得心如霜雪寒。待到一阳初动候,速将铅汞结成团。”
其二在性功景象而言,是指炼得真性现出,如同白雪,光亮片片。陈樱宁《最上一乘二十四首丹诀串述》之十五:“塞兑垂帘默默窥,满空白雪乱参差,殷勤收拾无令失,仁看孤轮月上时。”
其三在命功而言,是指经过炼秃的功夫,至于口中,化为津液,称为白雪。《金丹四百字》注:“驱铅汞二物,归玉炉化为炁,故为黄芽。以火养之,升上金鼎,到此炁化为液,谓之白雪。”
其四在命功之中,又以白雪喻元精,以其先天境界之中发生,一尘不染。《悟真篇阐幽》云:“离中之阳,是名白雪。”
其五冬天所降白雪,乃为至阴之中,地下蕴蓄之阳炁发动之象,比喻虚静养阴,渐则阳系发动,如同隆冬大雪之象。
《金丹四百字》云:“虚无生白雪,寂静发黄芽,玉炉火温温,鼎上飞紫霞。”
[水源清浊]
水指肾水,即肾精。
源,即生精来源之所。
浊水源,是以后天识神用事,肾水不清,不产黄芽,称为阴精,采之只能成为幻丹。
清水源,是以先天元神为之,不识不知,无念无虑之时,静极自动,称为阳精,采之可以作为药物,而成大丹。
[玉液还丹]
玉液,即修炼之时生于口中之甘美律液。
人之舌下为玄膺,上与天池相对。
该处有金津、玉液二窍,上通泥丸大脑,下通气管咽喉,乃是滋生津液之所。
从事修炼,功夫日深,周天开通,则真炁自然上升,至于口中,自然生出一种津液,有时温暖,有时清凉,有时浓醇,有时淡爽,香甜醇美,胜饮甘露。
这种津液乃因内炁化生而来,与平时津液大有不同。
吞人腹中,灌溉脏腑,大有补益之效,胜过世间一切药物。因此称为玉液,以示其珍贵。
吞人腹中,可以补益精炁,以为成丹之功,故此称为玉液还丹。
《黄庭经》赞之曰:“口为玉齿太和宫,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炁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
[去矿留金]
炼精化炁之时,采取活子时之阴精,要用吸舔撮闭的功夫,进行采炼封止,以提取其中的真炁,谓之去矿留金。
亦有将收回药物运转周天之时,药物在头顶的停留阶段,称为去矿留金。
[卯酉刑德]
卯,乃为卯兔,为春分,为木,为生炁,故谓之德。
酉,乃为酉鸡,为秋分,为金,为杀炁,故谓之刑。
此二时,象征在周天运行之时,升到卯位,本是进阳火,但因生炁正盛,故不可再加火;降到酉位,本是退阴符,但因杀炁正盛,故不可再退火。
到此之时,均应弥浴养之,以防伤丹之虞。
《悟真篇》日:“兔鸡之月及其时,刑德临门药象之。到此金丹宜沐浴,若还加火必倾危。”
休浴所用的时候甚多,卯酉之位是其一种。
[止火]
止火有两层的含义:其一是指在用武火采药、猛烹急炼之后,必须及时停止猛火,而换以文火养之,使其封固,则既不伤丹,又无流失。
其二是指在武火烹炼、文火封固之后,应当停止一切用火,而以完全无意识之大静功夫,返归于先天境界,才有出神入化的妙用。
[朝屯暮蒙]
屯指屯封,即水雷屯势,上为水而下为雷,下面“震为雷”封,最下为一阳爻。
朝屯,如同朝升太阳,一阳载水而起。
在周天而言,即由尾间关而上升,比喻进阳火。
蒙指蒙势,即山水蒙封,上为山而下为水。
上面“良为山”封,最上为一阳爻。
暮蒙,比喻退阴符,如同午后落日,一阳随水而下。
在周天而言,即由泥九官而下降,比喻退阴符。
一说,屯封初一五为一阳,乃喻阳升之象,此时当进阳火而采阳;蒙封第六又为一阳,乃喻阴降之象,此时当运阴符以养阳。
刘一明《道书十二种》云:“水雷屯,系震封为主,地下雷轰,火逼金之象也;山水蒙,系良针为主,阳刚已止,转为阴柔,专炁致柔,精化为炁之象也。”
[漕溪]
运行周天之时,由尾闾沿夹脊一路上行,乃是脊髓之路,名为漕溪,又曰黄河。
修炼之时,此为阳炁上升之路。
[文火]
文火,又称退火、温养、沐浴等。
是指内炼之时,心神放得极轻极微,呼吸亦使其若有若无。
如同炉中之火,封固之后,仅存温温一点火焰,保持其生机不灭的状态。
在修炼之中,是指烹炼之后,药已归炉,须以文火养之,以防伤丹。
[鹊桥]
鹊桥,原是神话之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桥梁。
传说牛郎、织女相隔于银河两岸,每逢七月七日之夜,群鹊衔接为桥,以帮助二人渡过银河相会。
唐韩鄂《岁华纪丽·七夕》:“鹊桥已成,织女将渡。”注:“《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才调集·三》唐李洞《赠庞炼师诗》:“若能携手随仙令,校饺银河渡鹊桥。”
原在仙道借喻为升仙之意,至唐崔希范真人《入药镜》中言:“上鹊桥,下鹊桥。”即将此喻引入内丹,其实是比作阴阳相通之义。
在丹道修炼之中,鹊桥分为上、下两道。
上鹊桥的位置,在鼻窍之内,上腰之处,通向口中有二窍,又谓之鼻梁金桥,又谓之天池穴,乃为任督二脉相接之桥梁。
下鹊桥的位置,在阴践,即前后阴之间,其窍亦为任督二脉接通之桥梁。
任督二脉乃为人身阴阳经脉之总枢,人身阴阳二炁靠此二桥而相通,正当修炼运行周天之时,真炁极易由此二窍而走失。
故此须要舌抵上颚,以使上鹊桥相通;而又须微撮谷道,以使下鹊桥无漏。
在丹道之中,上下鹊桥,也有其他方面的解释。
[任脉]
任脉为周身阴脉之总汇,前三田所属之地。
起于会阴,上行于身前一路,至于唇下承浆穴而止。
一云下起于下丹田,至上鹊桥而止。又名前弦。
[胎息]
胎息,即婴儿在母亲腹中之时的先天呼吸。
道家修炼可使后天返还先天,恢复先天生命状态。
这时口鼻没有出入之息,而肚脐独有嘘吸之能,好象婴儿处于母腹之时,即为胎息。
高层次的胎息,指与天地同其呼吸。
[先天]
在丹道修炼而言,先天之说,有三种含义:其一即老子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即是指天地万物产生之前的一种状态,丹书又谓之:“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前。”
其二即指修炼至混沌无我状态,无形无象,杳冥恍惚之中,而生出的先天一炁,即老于所云:“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其三即指婴儿处于母腹之时的状态,那时不识不知,混混沌沌,空空洞洞,亦属先天。
孔子云:“先天而天弗违。”
如果人于先天境界,则合乎天道,而天亦不违,自然生机可操,大道可成。
[后天呼吸]
人在受生之初,还是胎儿的时候,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
那时并无口鼻呼吸,全身炁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
及至十月胎圆,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间,变成常人呼吸。
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是也。
这个呼吸,一般称为肺呼吸,在修炼家称为后天呼吸。
[橐龠]
对于修炼而言,人之肺与丹田之间,犹似存在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惟修真者知之,称为“橐龠”,为道家秘传之关窍。
人在胞胎之时,此“橐龠”相通上下,连接脐带,从生母呼吸受炁,那时胎儿之炁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通太和之炁,并未形成口鼻呼吸,周身炁脉息息相通,无有丝毫隔阂,谓之“胎息”。
及至十月胎圆,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变为常人之呼吸,即肺呼吸。
案南管失去作用,也就逐渐迷塞了。
老子在《道德经》上说:“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即指此管。
此处乃为肺呼吸与丹田之间的通道,即是后天之气与先天之系接通的唯一路线,故此在修炼之中,至关重要。
[和合四象]
人身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炁,以配五脏。
肺系为金,肝杰为木,肾系为水,心杰为火,脾炁为土。
金能生水,肾水为后天之精,因而以肺金代表先天元炁;木能生火,心火为后天之神,因而以肝木代表先天元神。
丹道须将神炁二者,会合于中宫脾土之内,使神聚合一,凝结成丹。
肺金、肝木、肾水、心火四者,称为四象。
四者会聚于中宫脾土,谓之和合四象。
[三华聚鼎]
三华指精、炁、神三宝之精华,即先天元精、元炁和元神。
鼎即丹鼎,指丹田。
三华聚于丹田,作为药物,可以成丹,称为三华聚鼎。
[婴儿姹女]
姹女为离,即属心神;婴儿即坎,即属肾炁。
[炁]
在修炼学而言,分为先天之炁与后天之气两种。
先天之炁,即为内炁,亦为元精。
后天之气,乃为呼吸之气。
修炼所用,为前一种。
在丹经中,异名亦多。称为元炁、元阳、清阳之炁、先天一炁、正阳之炁等等。
[精]
在修炼学而言,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两种。
先天之精,又称元精,实指先天一炁。
后天之精,又称浊精,乃为交媾之精。
修炼所用,为前一种。
在丹经中,先天之炁异名颇多,有坎、坎男、金水、真水、月魄、兔脂、婴儿、老郎、铅、黑铅、丹母、玉蕊、虎弦炁、白虎、白雪、金液、水虎、金华、龟精、黄芽、月中兔、潭底日红、白郎君、白头老子、兔髓半斤、九三郎君、上弦水半斤等。
[曲江]
张三丰《注吕祖百字碑》:“阳产于西南之坤,坤即腹也,又名曲江。”
坤腹乃下元肾位,肾属水,故以江为喻,即丹田。
丹田受神意下注,则如太阳照月,月受日华,而至十五,乃成阳满之候。
吕祖《指玄篇》:“曲江月现水澄清”,又《沁园春》:“曲江上,见月华莹净。”
张三丰《无根树》:“望曲江,月里分明见太阳。”即是此义。
[三宝]
中华道家以道、经、师为三宝,修炼必须遵循之。
道指修道,经指读经,师指师授。
经言:“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
又有天、地、人三宝之说,道谚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炁神,会用三宝天地通。”
修炼之中,以精炁神为人身三宝,作为内丹的基本药物,又称“上药三品”。或以耳、目、口称为三宝,见《周易参同契》:“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
[饮刀圭]
《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曰:“咽液服炁为饮刀圭。”
指在修炼之时,口中所产之津液,和丹田所生之元炁。
咽此液、服此炁,即为饮刀圭。
[铅汞]
铅汞,又称为黄芽、白雪等。
在外丹修炼而言,铅汞乃为两种实际的矿物质,或是两类矿物质的代名词。因为铅性易沉,汞性易飞,故此以铅制汞,使其凝结,则铅不沉而汞不飞,而外丹成。
在内丹修炼而言,铅汞就是两个比喻。因为心火易升,故以汞喻之;肾水易流,故以铅喻之。心火上升,则人之妄念迭起,元神不安;肾水下流,则人之情欲不节,败精伤炁。必得使心火下降,薰蒸肾水,使其与心神为一,化炁而上升,则心火不升,而肾水不流。如是则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神炁合一,生命可以自主。
[鼎器]
鼎器有二解:一指炼外丹所用的炉鼎,一指炼内丹所用的炉鼎(一般指下丹田)。
[慧剑]
在道家修炼而言,慧剑比喻二目。
《阴符经》云:“机在目。”
丹经云:“一团真意在双眸。”
心藏神,发于二目。
故此二目乃为神意之所发,比喻真意。
道家的服饰,在大襟道袍的右侧,有两根剑形飘带,亦叫做慧剑。
[长生久视]
长生久视是中华道家的专有名词,又称为长生不老、长生不死等。一般人对此多有误解,不解其义。
《道德经》第七章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曰:“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长生久视,就是通过修炼,长久生存。长生久视的真实含义,是指肉体上的长生和精神上的不死。
这是不可混淆的两个境界,但是又不可以分割开来。
所谓肉体上的长生,就是在尽其天年(中华道家认为人的天年是一百二十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运用修炼接命之法,把肉体生命继续延伸,直至达到极限为止,此即所谓长生,而非永远不死。
所谓精神上的不死,就是通过性命双修的真修实证,由性命合一,进一步证到天人合一,生道合一,将自身有限的生命,溶人无尽的宇宙运化之中,从而达到生命的长在和永恒。
[勿忘勿助]
勿忘勿助,是指在修炼之中,对于身体内景的变化,保持自然的口诀。
张三丰真人云:“神息相依,守其清静自然曰勿忘;顺其清静自然曰勿助。”
丹经又云:“真意往来无间断,知而不守为功夫。”
意思是说,对于体内功夫的变化,不可太着意,那样就会拔苗助长,破坏功夫的进展;但是又不可完全落于无意,那样就会神炁分离,同样无法进入修炼的正轨。好象烧火做饭,火太大则饭烧焦,火不足则饭不熟,就在二者之中求之。妙在有意无意之“中”,其中火候,须要修炼者注意领悟。
[雷声]
雷,即“震为雷”卦,一阳生于二阴之下;或为“地雷伏”卦,一阳生于众阴之下。
比喻人身先天阳炁发动之景象。其杰初动之时,行于体内,伴有如雷震动之声,亦称为龙吟虎啸之声。
如吕纯阳真人《百字碑》云:“阴阳生反覆,普化一声雷。”
《指玄篇》云:“法是先天一点杰,将来锻炼作元神。法官存想驱雷使,炼此方能上玉京。”
《孙不二元君法语》:“山头并海底,雨过一声雷。”“洗淄黄芽净,山头震地雷。”
[冲关]
“冲关”的意思,是指经过积精累炁的功夫,自身真炁充足之后,自然发动,冲开周身关窍。
此时由于下窍之鹊桥封闭,不能下泄;上窍心火已降,不能上冲。
只有撞人尾闾关,然后透过夹脊,直上玉枕关,升至泥丸而降入丹田。此景乃是炁足自动,由脊髓而冲关,绝不是一般气功运用意念导引的皮下气通。
古诗云:“夹脊河车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华池玉液频吞咽,紫府元君直上奔。常使杰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一朝认得长生路,须感当初指教人。”
[花心酒色]
道家修炼,将丹田比喻为真土,求其静定;然后将真意比喻为下种,以待炁发。而将真炁发动,比喻为“花”。真炁所发之处乃在丹田,因而喻之为“花心”。
真炁所化之丹液,比喻为“酒”,吕祖又曰“长生酒”,服之可以接命续龄。因为有这样的花酒妙喻,所以又巧喻之为“色”,以示仙家的洒脱气概。所以“花心酒色”等字,在道家修炼有此妙喻。
吕祖《敲又歌》云:“色是药,酒是禄,酒色之中无拘束。只因花酒悟长生,饮酒带花神鬼哭。”
“酒是良朋花是伴。”“摘花戴饮长生酒,景里无为道自昌。”“洞中常采四时花,花花结就长生药。”
张三丰《无根树》云:“无根树,花正新,产在坤方坤是人。摘花戴,采花心,花蕊层层艳丽春。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值万金。借花名,花作神,句句敲爻说的真。”
一般人望文生义,以为是世间凡情,纵情于花心酒色,则足以丧生损命,堕入伪道,哪知仙宗另有妙义。
[月]
月,在修炼学而言,有两层意思:
如果从性功方面而言,是指一念不生、万虑皆空之时,如同云去天净,明月高照。比喻清静之时,虚空光满。如《太上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云:“真心清静道为宗,譬彼中天宝月同。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
如果从命功方面而言,是指运用修炼功夫,先天真阳之杰,渐渐充盈,采取之后,又会逐渐发生。如同月轮,盈虚消长,周流不息。
《太上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又云:“能知混合回风道,金鼎黄芽日日生。”
丹书云:“有人间我修行路,遥指天边月一轮。”即是此意。
[金玉]
中华道家修炼学中,有很多以金、玉为喻的名词,如金鼎玉炉、金室玉池、金乌玉兔、金童玉女、金液玉液、金华玉蒂、金花玉枝、金胎玉婴、金浆玉以醴等。
一者以金玉之品,举以为名,喻其珍贵。
二者以金玉之不朽,作为比喻,说明丹道妙用,足以驻颜长生。
如问金、玉二字,到底指何东西,则很难一概而论。
因为有时以金字喻为心神、离火、阴炁等方面的属性,而以玉字喻为肾炁、坎水、阳炁等方面的属性。
但是有时又有互相颠倒使用的情况,故不可执定而求之。
[金液还丹]
金为水母,蕴藏在肾内,即下丹田之所在。
内炁升上泥丸,化为真液,其液生时,咽归丹田,谓之金液还丹。
上阳子曰:“既得刀圭入口,运己真火以养之。凡运火之际,忽觉夹脊真炁,上冲泥丸,沥沥有声,从头似有物,触上脑中,须臾如雀卵颗颗,自腭下重楼,如冰酥,香甜甘美之昧无比。觉有此状,乃验得金液还丹。”
[沐浴]
沐浴,在丹道又称之为洗濯。
沐浴,原是通过洗澡,以恢复体力,焕发精神,去除污秽,清新身躯。
在丹道修炼之中,亦为停止进功,休整精神,去除滓质,净化神炁之意。
休浴之运用有五:其一为文火温养之意,即以武火烹炼采回药物之后,不可再用武火,以防伤丹,当以文火封固药物,防止散逸。张紫阳真人《悟真篇》云:“一阳才动作丹时,铅鼎温温照幌帏。受炁之初容易识,抽添运火却防危。”
其二为停息之意,即在以息(呼吸,喻风)用意(心神,喻火)炼药之时,当到刑德之候,应当停息,以防止火大伤丹。《金仙证论。序炼丹第一》中谓:“不识休浴之候”原注:“沐浴者,乃卯酉生杀之位,故停息为沐浴之候。”
其三为停火之意,此处停火,不是停止用火的意思,乃是指将火停住不动。就是在炼丹恰到火候之时,不可再加用火,以防偏燥伤丹,亦不可再减用火,以防偏寒伤丹。《金丹四百字》注日:“不增火,不减火,为休浴。”
其四为停念之意,此处之念,是指一切意念,即使真意也不可用,因为心意属火,应当静定自然,以防火妄伤丹。王重阳《五篇灵文》云:“全在洗心涤虑,沐浴提防。”《金丹真传·温养第六疏》:“沐浴者,住火停工,洗心涤虑,而防危虑险也。”
其五为休息之意,即在修炼之时,不可全将心思着于内炼,违背自然大道,亦可适当休息,以养为炼,亦谓之沐浴。
[火逼金行]
火,指真意。
金,指真炁。
火逼金行,即是以真意引导真炁运行,以为内丹之用。
[封固]
又称闭固。
修炼之时采回药物进行烹炼之后,要用文火进行封固,如同炉中火种,只留温温余焰,以防漏泄,称为封固
[火]
火,指心神。
在修炼之中,有时运用守窍的功夫,即把心神集中于身体上某个部位;或者运用心神,配合与领导真炁的运行,这些都叫做用火。
如果用火,则身体上相应的部位,因为有炁的作用,就会产生热、凉、麻、串、颤、抖等各种感觉,这些都是火力集中的表现。
好象放大镜在阳光下会聚焦而产生热能一样,本来并不奇怪,道家修炼用来做性命功夫,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但是炼气功的人士看来,如果炼习用火的功夫,出现以上各种不同的感觉,便以为这是功能出现,甚至认为这就是所谓开天目、结大丹、出阳神、身外身等等,自以为了不起的功夫来了,如获至宝,喜不自胜,守住不放,拼命用功,日子一长,必然发生神经失控、气块结聚、生理失常等各种超常“功能”,这就是不善用火的弊端。
不善用火,则丹道难成。
[武火]
武火,又称进火、烹炼、进符等。是指内炼之时,心神放得集中凝定,呼吸亦随之振作,以助火工。
如同炼制外丹,须以火力猛攻,促使药物凝聚,以成其丹。
在修炼之中,是指采药归炉之时,加火烹炼,追摄而回,以防散失。
[督脉]
督脉为周身阳脉之总汇,后三关所属之地。
起于尾间(会阴),至于上唇兑端穴而止。
一云起于下丹田,至上鹊桥而止。
[小周天大周天]
小周天大周天,不出现于先古道书之中,乃是后世道书所用的名词,也不出现于外丹之中,而为内丹修炼所独用。
小周天和大周天的含义,也有许多不同的意思。
有的以“坎离交”为小周天,“乾坤交”为大周天;有的以括子时到,采小药、运河车、后升前降为小周天;而以正子时到,采大药、过大关、大丹成就为大周天等。
现代气功亦有以意引气,打通任督二脉为小周天,打通奇经八脉为大周天,与道家修炼学所言层次不同。
因为道家修炼书中所论大小周天,含义虽有不同,然而皆指身中内炁运行而言;而现代气功开通大小周天,是指所谓后天口鼻呼吸之气、或以意念引导之皮下气而言。
此乃丹道与气功,所说小大周天的根本差别,二者之间,真有云泥之别。
按照道家修炼学的正统学说,在天元丹法而论,以先天元炁发动之时,直透骨髓,打通任督为小周天,而以打通黄道为大周天。
[阴跷]
阴跷,在针灸上名为会阴穴,处于前后阴之间,又称海底。
按照人身周天黄道所在的方位,此穴排在二十八宿虚日鼠、危月燕之地,因此又称为虚危穴,亦含有日月交并、阴阳和合之意。
阴跷脉即处于此,其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道家修炼言此处为任督二脉之总枢,采炁之时以此为先。
此脉一动,诸脉皆通。
阴跷一脉,散在丹经,异名甚多,有天根、死户、复命关、死生根、酆都鬼户等。
[息]
修炼之人,首先要调整呼吸,以便蓄养真炁,作为药物。
故此调息之道,要求达到深、长、匀、细、微,此即真息。
[息息归根]
一呼一吸,叫做一息。
人在下生之前,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即脐呼吸,因此肚脐乃为生身受秃的根源所在。
中华道家修炼,讲究养系,因为“一息不存,命非我有。”而要炼炁,就要寻着呼吸根源。
所以道家讲究丹田呼吸,即脐呼吸,以便返本还初,掌握生命的自主权,谓之息息归根。
后天]
在丹道修炼而言,后天之说,乃与先天对待而言,亦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天地万物产生之后,一切变为有形,不可永存之物,均称为后天。此就物质而言。
其二是指每日思虑念想,人欲横流,老病死苦,生命无主,均属后天。此就精神而言。
其三是指婴儿下生之后的状态,即渐生妄心,惊扰元神,着于外物,贪求不止,流浪生死,皆为后天。
虽然后天之体,实不可取,但是后天状态,乃由先天变化而来,欲修先天无形大道,须借后天有形肉身。
故此道家对于后天身体亦为关切,并不象佛家指斥为臭皮囊不屑一顾。
因为须借后天以返还先天,借有形肉身以成就无形大道。
所以中华道家修炼是一种超世的无上法门,贯通天地人我,总辖凡尘大道。
[先天呼吸]
婴儿在母亲腹中之时,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这个呼吸,叫做胎息,又称为先天呼吸。
下生之后,变成后天肺呼吸,则胎息之路已断。
中华道家修炼,可使生命逆转,重新回到婴儿时期的胎息状态,恢复先天呼吸,以反夺造化,成就长生久视之道。
[玄关]
玄关,又称为玄牝、玄牝之门等。
是中华道家修炼之中,最为玄妙的一大机关。
丹书云:“道有三干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不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
即是说知此玄关一窍,即可明白修炼之总机关。
[重楼]
重楼,指气管,古人认为有十二节,故此又称为十二重楼。
[五炁朝元]
五炁指五脏之杰,元指元海丹田。
五炁朝元,即是将五脏之炁凝聚于丹田之中,以修内丹。
[三魂七魄]
道家认为,肝藏魂,肺藏魄,肝神有三,肺神有七,故日三魂七魄。
见丘处机《摄生消息论》:“肝中有三神,名日爽灵、胎光、幽精也。夜卧及乎旦,叩齿三十六通,呼肝神名,使神情炁爽。”
“肺为脾子,为肾母。下有七魄如婴儿,名尸狗、伏尸、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辟臭,乃七名也。夜卧及平旦时,叩齿三十六通,呼肺神及七魄名,以安五脏。”
又依“格书”之数:左三右七,左为东方属肝,右为西方属肺,故日三魂七魄。
[三花聚顶]
又名三化聚顶。
指经过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之修丹过程,可以修成阳神,冲顶而出。
《中和集》云:“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谓之三花聚顶。”
[三不起]
从前道家为了安心修炼和专一凝神,规定有“三不起”之说,即:一打坐不起,二诵经不起,三吃斋不起。
此时无论什么人来,都可以不起身,而来者也不应打扰。
[心神]
心神,又称魂灵、元性、本性等。
在丹道修炼之中,所用非心中所生之后天意念,乃为先天不神之神,又称为真意。
[神]
在修炼学而言,分为先天之神与后天之神两种。
先天之神,又称元神,乃属不神之神。
后天之神,又称识神,是为思虑之神。
修炼所用,为前一种。
在丹经中,异名甚多,有离、木炁、日光、日魂、金乌、乌髓、姥女、青娥、真汞、木液、火汞、火龙、真火、流珠、红铅、朱砂、交梨、玉芝、水银、日中乌、龙弦杰、赤风髓、砂里汞、离之炁、山头月白、青衣女子、碧眼胡儿、乌肝八两、二八姹女、下弦火半斤等等。
[两弦]
两弦,比喻人身任督二脉。
任脉在前,又称为前弦;督脉在后,又称为后弦。
在运行周天之时,神炁盈溢,如同月亮上弦、下弦之状。
任督二脉,一说任脉起于会阴而止于唇下,督脉起于会阴而止于上唇;一说任脉起于下丹田而止于上鹊桥,督脉起于下丹田而行至上鹊桥。
二说均以督脉之路线长于任脉,故此丹经又有“前弦短,后弦长”之说。
[精炁神]
中华道家修炼,将“精炁神”称为人身三宝。
《玉皇心印妙经》云:“上药三品,神与炁精。”
精炁神为人身修炼之三品上药,彼此互相依存,三宝若失其一,人即死亡。
又有先天三宝与后天三宝之说,先天三宝即先天真一之精、先天真一之炁和先天真一之神,又称为元精、元炁和元神,后天三宝即呼吸气、思虑神和交感精。
修炼所用,为先天三宝;常人所用,为后天三宝。
后天三宝,乃由先天三宝变化而来,故此修炼之时,须将后天返为先天。
后天三宝转化为先天三宝,则大丹可成,而生死可了。
[鼎炉]
鼎炉最早是外丹所用的名词,鼎为烹炼丹药之用,炉为炼丹火力之需。
后来引入内丹,在炼精化炁的阶次,以下丹田为鼎,而以心火降下为炉;在炼神还虚的阶次,以坤腹为炉,而以乾顶为鼎。
[无根树]
在道家修炼学,以无根树喻之为人。
因为人身生机,如同大树,但是脚下无根,道家修炼则以炁为根。
张三丰祖师撰有《无根树》词二十四首,即以此喻人身修炼。
儒家谓之欲,道家谓之魔,佛家谓之尘,其实一也。欲虽不一,凡耳目口鼻身意之欲,除食欲外,尚易戒除,惟色欲为最难,因其本于天性。人何以生?即由父母色欲而生。无论老弱男女智愚贫富,一息尚存,此欲即难断绝。自来对于欲的办法,不外三说。
甲纵欲说
此说倡自西洋,以为男女淫欲之起,由于过为神秘,因礼教之防闲,使男女隔绝,交媾之事,视为秘密而神奇,故欲一尝以为快。若色相显露,神秘公开,男女之间,毫无歧视,则平淡无奇,不起淫念。此玉体横陈,味同嚼蜡之说也。
故乳也臀也臂也腿也,凡可引起淫念者,莫不显豁呈露,甚至将少女赤身置于大众之前,供男子赏玩描摹,名之曰模特儿曲线美。从前夫妻在被底所不能见者,亦公开之。至于两性之裸体跳舞,裸体游泳,拥抱接吻,以为文明。凡此主张,皆新学家公认为防淫之法。此与禁烟者谓不必禁其吸,但使烟馆林立,寝食于斯,即能断瘾;禁酒者不必禁其饮,但使酒池十里,沉没其中,自能戒绝,何以异耶?
按:男女之欲,等于饥则思食,渴则思饮。饮食过量,虽于人有害,滋养不足,亦使身体受伤。至于烟酒,则非人生所必需,终身不吃烟酒,身体上毫无欠缺,终身没有配偶,生理上则感觉偏枯。而且烟酒之瘾,越吃越大,越老越深,欲戒不能;男女之欲,多则厌倦,老则淡薄,不戒而自戒。两者性质不同,未可相提并论。
凡人之情,不见所欲,其心不动。柳下惠,圣人也,故能坐女子怀中而不乱;程明道,贤人也,故能目中有妓,心中无妓。然坐怀之女,未必赤身,目中之妓,未必裸体,故贤圣尚能忘情。今以圣贤所不能自禁者,施诸*方刚之男女,而谓可以防淫,其谁欺乎?
乙绝欲说
此说创自释氏,视女色如蛇蝎,交合为污秽,以出家为根本绝欲之法,又创为三淫之说,即淫事、淫心、淫根也。出家只能断淫事,不能断淫心,乃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语,并以身体为臭皮囊,毫无可爱,此即断淫心之法也。惟淫根最难断绝,因淫根乃生理上之机能,非心理所能制裁。男女当精通之年,满则思溢,学佛者戒行愈严,精愈充足,则欲排泄之力亦愈猛。故有戒行之高僧,盘膝兀坐,不敢安寝,恐梦寤中有所泄也。
精多则溢,乃生理自然之势,非道德之力所能遏止。以阿难之戒行,几为摩登伽女所破;以鸠摩罗什之圣哲,卒娶女而生子。并非道行不足,亦非女色能乱之,乃淫根未断,欲念一动,精难自制耳。欲念何以动?精动之也。故学佛者,必以漏尽通为究竟,非到此地步,时时可以漏精,亦时时可以犯淫也。欲绝欲者,必断淫根。淫根者造化生生不息之基,此要根断则人种必灭,儒家所恶于佛,谓其寂灭者,即指此也。
丙节欲说
纵欲既不可,绝欲又不能,于是中国圣人乃有节欲之说。其节欲也如何?男女不同席,不相授受,内言不出,外言不入,防其始也。青年当春情发动期,最易犯淫,故设礼以防之。明知男女居室,人之大伦,食色天性,不可抑止,惟导之以正,限之以时,乃有女子二十而嫁,男子三十而娶之规定。不专为色衰爱弛难以偕老之调剂,亦所以保身而强种也。明知男女媾精,势难终秘,惟当男女尚未成熟之时,禁止一切非礼之举动,使其情欲逐渐发生,不为助长。盖迟一日破身,即延长一年之命,不仅为伤风败俗,亦所以身强而保命也。
按:青年男女之欲,虽可设法禁止,请问对于他们*之举动,将如何防范?须知独身*之害,胜过男女交媾之害,自应该想一个彻底的办法。否则空谈节欲,实无济于事。
夫妻好合,虽不必禁,淫欲太过,非伤其生,即绝其嗣。乃设斋戒之制,大祭七日,中祭五日,小祭三日。斋戒者,即出居于书斋。古人以入室为房事,故以持斋为独处。后世无识缁流,乃以持斋为吃素,斋者,屋也,岂可食乎?一月有数次祭祀,即可节欲半月。又倡为胎教之说,妇女有孕则分居,亦所以节欲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无非为节欲而设。
据西医云,四十滴之血,能生一滴之精,则其宝贵可知。又云,凡人一生出精,最多四千次,过此非病即死,则精之关于生命也可知。此与道家以精气神为三宝,若合符节。古者三十而娶,除去祭祀、出游、疾病,每年好合者,不过数十次,故虽百岁康强,尚能生子。若旦旦而伐之,则十余年即满四千次之数,所以俗谚有“贪花不满三十岁”之说也。
今之学者,不知节欲,恋爱自由,学养子而后嫁;青年男女,终日追逐异性,不以学业为务,不得于异性,则求之于同性。莘莘学子,每年死于色欲者,不可胜计。前年医生调查某地女学,十八岁以上女生,破身者占百分之七十五,女生如此,男生可知。学校如此,社会可知,照此下去,欲国之不亡,种之不灭,岂可得耶?
按:某君屡言古代女子二十岁即嫁,然则现代女子十八岁以上破身,并不违背古训,何必大惊小怪,故作危辞以骇人听闻。
由上观之,纵欲之害既如此,绝欲之难又如彼,惟有节欲为中道,行之而无弊。然礼教已被打倒,今日而欲再设男女之防,严定婚姻之制,大势所趋,必不能行。盖善良风俗,养之百年而不足,坏之一日而有余。既坏之后,欲求匡复,非圣人在位教民再世不可。况在今日兽欲横行举世风狂之日乎?然则国其无救乎?曰化欲可以救之。
按:若说维持旧礼教,但旧礼教已被打倒,无法可以挽回,某君已自言之矣。若说改造国民体魄,然据某君前文所云“纵欲之说,创始于西洋”而西洋人个个身强力壮,“儒教节欲、佛教绝欲之说,盛行于中国”而国民大半是衰弱多病之躯,远不及西洋人身体之强壮,请问是何理由?况且世界上几个强国,他们的国民未尝听说有什么化欲秘诀,纵欲则有之耳。可知欲之化与不化,对于国家强弱毫无关系。
化欲者何?既不必绝欲,自亦不愿纵欲,与节欲志同而道异。一则勉强而行,一则纯任自然;一
[调息凝神]
调息凝神,属于中华道家修炼的人手功夫。
调息为命功,凝神为性功,二者不可分离,故为性命双修之人手功夫。
张三丰真人论之颇详,曰:“‘调息凝神,凝神调息’,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
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人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勤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炁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
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
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炁,相会于炁穴中也。”
又曰:“心止于脐下曰凝神,炁归于脐下日调息。”
又曰“大凡打坐,须要将神抱住炁,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炁,与外来之炁,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入于丹田,神炁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至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
又云:“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此为中华道家修炼,筑基之时,最重要的人手功夫。
[夹脊]
夹脊,又名双关、辘轳关,为后三关之一。
在脊椎骨第十一节之下,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
针灸上名为脊中穴,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
一说与中丹田相对,一说为两肘尖相对连线与脊椎相交处。
[黄庭]
黄庭,亦名规中、庐间,一指下丹田。
因其黄色为土,正为结丹之土地。而且黄色又处人身之正中,犹如“田”字之中心。
陈樱宁先生在《黄庭经讲义》中解释说:“‘黄’乃土色,土位中央居。‘庭’乃阶前空地。名为‘黄庭’,即表示中空之意。
吾人一身,自脐以上,为上半段,如植物之干,生机向上;自脐以下,为下半段,如植物之根,生机向下。
其生理之总机关,具足上下之原动力者,植物则在根干分界处,人身则在脐(笔者注:即丹田所在之地)婴儿处胎,鼻无呼吸,以脐带代行呼吸之功用。及出胎后,脐之功用立止,而鼻窍开矣。
神仙口诀,重在胎息,胎息者何息息归根之谓。
根者何脐内空处是也,脐内空处,即‘黄庭’也。”
一指中丹田,即心下肾上之所,亦为人身之中。
(注:各穴位关窍,在各丹经典籍中所指穴位未必一致,有的一个名称,却所指之穴未必为一,这都是在传承过程中与师承门派不同所致,所以,还是以自己师傅所传为准)
黄房,又称土釜。
在心之下脐之上,处于二者之中间位置,即是中丹田之所在。
中央为土,土色为黄,故称黄房。
坤为土,其色为黄,又称黄庭宫,即指下丹田部位。
王重阳《五篇灵文》:“坤宫,乃人身中黄庭宫是也。
即心下肾上,肝西肺东,内肾之前,脐轮之后,中虚之窍,真空发生之所。
人自父母脑胎,一身之精粹,其连如环,其白如练。
先生三元,后生两肾;两肾既生,渐生两目;后生两外肾,三才既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渐次而生。
此一窍乃祖炁之宫,故曰坤官。
坤乃承载万物之谓也。
[下丹田]
下丹田,又名下田、炁海、炁穴、元海、沧海、生门、土釜、坤宫、北海、蓬壶、造化炉等。
位于脐下一寸三分(此处所言脐下,乃为流行的一种误传,因为脐下还在肚皮表面,所以不对。其实是平躺着的脐下,即脐内,方才正确)。
方圆一寸二分,虚空一穴,藏有先天真一之精。
此处为结丹之所。
上丹田,又称泥丸、琼室、上田、紫府、上宫、天宫、昆仑、玉京山、须弥山等。
按照丹经的说法:由两眉之间入内,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
上丹田方圆一寸二分,乃是虚空一穴,藏有先天真一之神。
丹成之后,此处为出神之所。
[八素]
按照道家《黄庭经》的说法,大脑之中,共有九神居之,周围有八个,即四正四隅之神,围绕正中泥九之神,此八神总称为“八素”。
[九转还丹]
九为阳数之极,代表人身阳炁,是说以阳炁点化全身阴质,修成纯阳之体。
又称为乾健之躯,乃借《周易》乾卦皆为阳爻之象。
乾属金,九又为金之成数(地四升金,天九成之),故称九转,才能炼就大丹,并不是说一定要转九次。
而此阳炁,正是人身日渐损失之物,经过修炼回归吾身,故曰九转还丹。
[金乌玉兔]
金乌,代表太阳,在封象为离,在人身象征元神。
玉兔,代表月亮,在封象为坎,在人身象征元炁。
[六时]
六时,又名为“六候”。
道家修炼,将人身任督之周天分布为十二地支,后面督脉为子、丑、寅、卯、辰、巳,前面为午、末、申、酉、戊、亥。
因其合于十二时辰,故此前后各称为六时,而又各分为六候。
后面六时,谓之进阳火,属阳用九。
后面六时,谓之退阴符,属阴用六。
用以说明人身一炁升降之变化,及其火候抽添之运用。
乌肝]
乌肝,在修炼之中,指轻清上升之元炁。
王重阳《五篇灵文》谓:“真炁上腾,升入乾官,动而后静,合阳中之阴,名日乌肝。”
[三彭]
三彭,又名三尸、三尸神、三尸虫等,包括上尸神、中尸神和下尸神。
三尸神皆为人身之阴神,即阴气。
道书上面说:
上尸神名为彭候,在人头内,令人愚痴呆笨,没有智慧。
中尸神名为彭质,在人胸中,令人烦恼妄想,不能清静。
下尸神名为彭矫,在人腹中,令人贪图男女饮食之欲。
一说三尸神住在人之后三关,即尾间、夹脊、玉枕之内,使人无法修道。必须以自身阳炁,打通三关,方可驱逐三尸,去除魔障。
[三寸]
三寸,又曰“三寸气”,三寸指咽喉部位。
《庄子》曰:“众人之息以喉。”三寸即是指呼吸之气。
一刻功夫现代人的时间观念,一个昼夜共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4刻,共为96刻。
古代人所用的历法,规定一个昼夜共为100刻。
张紫阳真入在《金丹四百字》序言中说:“夫一年十有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百刻,一月总计三千刻,十月共计三万刻。行住坐卧,绵绵若存,胎炁既凝,婴儿显象,玄珠显象,太乙含真。三万刻之中,可以夺天上三万年之数。何也一刻之功夫,自有一年之节候。所以三万刻,能夺天上三万年之数也,故一年十二月,总有三万六干之数。”
即是说修炼之人,可以用极短的时间,得到极长的寿算。
三万六干之义,即指一年之刻数。
三丰祖师亦云:“一刻中,上半刻为温,为进火,为望,为上弦,为朝屯,为春夏;下半刻为凉,为退符,为晦,为下弦,为暮蒙,为秋冬。一时则有上四刻、下四刻之分,即一日、一月、一年皆同。此之谓攒簇阴阳五行,一刻之功夫夺一年之气候也。”
[活子时]
顾名思义,就是“活”的“子时”,“活”者,不定也。
子时即半夜11点至1点之间此时太阳开始从北方升起。
活子时,即喻之人身,即为一阳初动之炁,从下元(北方)氤氲升起,与太阳初生之子时相同。
又因此一炁之发生,未必就在真正时间上的子时,故称为活子时。
崔希范真人《入药镜》日:“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即指活子时而言。
伍柳派丹法以外肾兴起之时,称为活子。
[神水]
神水,又叫做“灵泉”。
在内丹比喻为先天元精,乃由先天一炁所化。
虽然已成为液,但是又非浊质之精。好象人身上的真液,可以自动的上下周流,乃由真炁所化而来,虽然成液,但是又非纯粹下流之水。
此液之中,其实含有先天一炁的作用,故此称为神水,修炼内丹,此为真正药物。
[一阳]
即一阳初动。
修炼者经过一定的功夫,收心入静,调节身心,使得身中生发出新的生炁,此生炁即为阳炁,称为一阳,又称一候。
在《周易》而言,其封象为“震为雷”?
(一阳爻生于二阴爻之下)或“地雷复”(一阳爻生于五阴爻之下),此一阳爻,即代表一阳初动之炁,又称一阳来复。
王重阳《五篇灵文》曰:“凝神下照坤宫,杳杳冥冥,而得真炁发生,神明自来,谓一阳生而为复也。”
[黍米]
黍米,是以其极小的形状作为比喻,言其极精极微的意思。
在丹道指先天发生的清阳之炁,虽然至为精微,但是却可以点化全身阴质,脱胎换骨,故其效力无比。
这一名词,乃由外丹引用而来,在外丹里面,原本是指药物的用量。
如丹书云:“黍米之丹,居然能够点铁成金。”
这里是指外丹所用的丹头,意思是说用黍米船极小的药力,居然收到极大的功效。
而在内丹上面,黍米二字就是一个纯粹的比喻,因此不可看作吃饭的米粒,而求之于有形。
张紫阳真人在《金丹四百字》中言:“乌肝与兔髓,擒来归一处。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就是说内丹所采取的先天真一之炁,至精至微,如同黍米一样小,须要一粒一粒,逐渐积累,才能慢慢炼成金丹大药。
《金丹四百字》又言:“混沌包虚空,虚空括三界。及寻其根源,一粒如黍大。”
这里是说先天根源,其质甚微,如同黍米之大,然而却可以生化万物。
得此妙药,才可以超神入化,了生脱死,成就大道。
[玉枕]
玉枕,为后三关之一。
位于玉枕穴之下,在脑后枕骨之处,即脑后高骨枕头的地方,前面约与上鹊桥相对。
玉,金性器物,肺金之气也。
枕,头与枕接触之部位,言穴所在的位置也。
玉枕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为凉湿水气。
本穴物质为络却穴传来的寒湿水气与天柱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汇合而成天部的凉湿水气,其性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征,故名玉枕。
[尾闾]
尾闾,为后三关之一,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别称“铁门关”,又名九窍,狮子九头,太子射九重铁鼓,形容极难通过。
阴关固闭,常年不能开,故名九重铁鼓。
太子,纯阳之炁,醍醐灌顶,方能穿通,故名太子射穿九重铁鼓,乃上天之径酆。
又名地轴神都,門朝天岭。
龙虎穴,又名三叉骨。肾内有金鼎,内外相通,共三路上通夹脊,直透顶门而上泥丸,通一身之髓也。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在脊椎末端之一段,处于谷道之上方,是督脉起始之第一关,也就是尾椎骨部位附近。
[中宫]
中宫,在心窝之下,肚脐之上,乃中丹田之所在。
有时下丹田亦称为中官,因其居于人体之中。
三关,指人身背后的三处关窍,又称后三关。
丹道周天开通之时,首先需要冲开三关。
又一说以炼精化炁为初关,炼炁化神为中关,炼神还虚为上关,亦曰三关。
[中丹田]
中丹田,又曰中田、土釜、黄庭、中黄、规中等。
中丹田在心下三寸六分,直下与脐门相对,相距三寸六分。
乃为虚空一穴,方圆一寸二分,藏有先天真一之秃。
丹成之后,此处为养丹之所
绛宫,又称赤帝宫。
绛宫属于心的部位,乃为心下一窍。
心肾二炁相通,即由此窍。
心属火,其色赤,医家称为君主之官,所以叫做“赤帝官”。
[七返九转]
七返九转,又称七返九还,是中华道家修炼学的专有名词,是用易数来比喻内修之道。
按照易学《河图》的说法,五行生成之数为: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
其中一三五七九为生数,共计二十有五;二四六八十为成数,共计三十之数。二十五生数与三十成数相加,共计五十有五。
天一生水,自肾为始,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此则五行生数,三阴而二阳。
地六成水,自肾为起,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此则五行成数,三阴而二阳。
人身之中,即具五行生成之道。
水为肾,而肾得一与六。
火为心,而心得二与七。
木为肝,而肝得三与八。
金为肺,而肺得四与九。
土为脾,而脾得五与十。
五脏之中,每脏各有阴阳之分。
其中成数之最大者,乃为七与九两个阳数,因为天九为一成数,天七为一成数。而此阳数,即代表人身之阳炁。
修真之土,始则交媾龙虎,而采取身中之阳炁,以点化全身阴质,成就纯阳之体。
心七之数,乃属心神,心火下降,即七返于中元而入于下田,结就大丹,乃曰“七返还丹”。
而又以九为肺之数,肺属金生水,水为元精,精由炁化,故九数乃喻元阳之炁,以此阳炁周流全身,使阴消而阳长,谓之“九转还丹”。
[丹田]
丹田,有上、中、下三丹田之分,因其均在人体的前面,又称为前三田。
一般只指下丹田,乃为道家结丹之地。
如同种子播种于田地,自然生根、长叶、成苗、开花,结为成熟果实。
道家内丹,亦同此理,故此名为丹田。
[五等仙]
中华道家修炼,将仙分为五种品位,即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和天仙。
所谓鬼仙,指只炼心性,或者尚未得到真正口诀,不能修成纯阳之体,因而只出阴神,名为灵鬼。名虽为仙,其实乃鬼,但是能够通灵,与平常之鬼不同。鬼仙住世,约可存在五百年左右的时间,五百年后就要投胎转世才能存在。
所谓人仙,虽然外表和人没有区别,但是能够免去老病死的痛苦,可以长生住世。
所谓地仙,是指修炼层次在人仙之上,已可达到寒暑不侵、饥饿无害的程度,虽然还没有做到出阳神,但是已经能够免去衣食住行的负担,可以自己控制生死。
所谓神仙,是指阳神已经修成,有了神通变化,能够升迁自如,已了生死大事。脱弃躯壳,飘然独立,聚则成形,散则为炁。
所谓天仙,则从神仙的品位,再求向上一层的功夫,超出人类所在的环境之外,别有天外之天。而且可以做到“天地有坏,这个不坏。”可与宇宙同存,乃为中华道家修炼之最高境界。
仇兆鳖《悟真篇十家注》中引翁渊明注释,论述五等仙最为简明:
“仙有数等:阴神至灵而无形者,鬼仙也;处世无疾而多寿者,人仙也;飞空走雾,不饥不渴,寒暑不侵,遨游海岛,长生而不死者,地仙也;变化无质,隐显莫测,或者或少,至圣至神,鬼神莫能知,蓍龟莫能测者,天仙也。”
以上五等,皆须以真修实证印验之,不可以世俗凡情拟议之。
[七门]
七门,即是天门泥丸、地门尾间、中门夹脊、前门明堂、后门玉枕、楼门咽喉、房门绎宫等七处门户,乃为修炼之重要关窍,五脏六腑皆系于此。
《黄庭经》云:“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却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即指此七门。
[还丹]
还即返还,即是把自己丧失的三宝精炁神,通过修炼,培补亏损,还归自己身中,进一步炼成内丹,坚固形体,做到青春不老,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这还仅仅是就其一般意义而言。
在中华道家通过修炼,不仅可以便自己的肉体生命得到完善,更加可以通过天人感通,不断深化自己的道力,达到《庄子》所云“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高妙境界,而可做到“上与宇宙同体,下与天地精神往来。”
[兔髓]
免髓,在修炼之中,指丹田发生之元精。
王重阳《五篇灵》谓:“先凝神,聚于坤位,静中生动,采阴中之阳,名曰免髓。”
[斩三尸]
“三尸”即是“三彭”,前面已有解释。
中华道家修炼须要斩除三尸,才能去掉阴魔。
斩三尸的方法很多,有诵经的方法,有符咒的方法,有守庚申的方法,有服丹药的方法等等。
在中华道家修炼学而言,惟有修持内炼功夫,培养自身阳炁,炁足之后,聚于丹田,而后冲开三关,直透骨髓,才能永远赶走三尸。
三尸一去,阴魔自消。阴魔消除,阳炁自来。
此步功夫,称为“斩三尸”。
修真之士,自知其效。
[五芽]
五芽,又称五牙,指东西南北中五方之生炁。
中华道家修炼学认为,此五炁通人身五脏之炁,故采此五炁,可补五脏。
《道藏》之中,有“服五芽炁法”。
[一斤]
一斤,又称二八。
中华道家修炼学认为,人在下生之时,秉受天地之炁360株合为一周天之数,加上秉受父母之炁24株,共为384株乃为易象封爻之数(64封共384爻),亦合古制一斤之株数。
所谓古制一斤,即为16两,分为2个8两,故称二八。
丹道在人身阴阳二杰之配合,犹如水火既济,必须二者相等。
如果火大则水少,水大则火小,故此必须各有半斤之数,才能共合一斤,补足人身本来元炁之数。否则便有伤丹之虞,所以便以二八为喻。
一说二八为金半斤,水半斤。
金半斤为元炁,水半斤为元精,比喻在有质无质之间,即丹书所谓“神水”。
[二候]
一阳初动之时,称为一候。
此时药苗尚嫩,故不可采。
而至其炁渐生,最为盈盛之时,犹如十五之月亮,正是圆满之候,乃为不老不嫩之时,称为二候,此时正可采药。
王重阳《五篇灵文》:“乾甲即十五日是也,此日圆满,乾坤之时也。鄞鄂已成、玄牝已立、金花已现、三阳已备之时,月圆满于甲方,应乾之象,恐其金逢望远。正是日月重明之际,再得药之候,二候得药也。”
《伍柳仙宗》又称为“二候采牟尼”。
[丹头]
丹头,在外丹而言,是指烧炼之时用作点化神丹的药物,如同点豆腐之卤水一般。
在内丹而言,是指用作点化全身阴质的先天清阳之炁。
《翠虚篇·金丹诗诀》云:“丹头只是先天炁,炼作黄芽发玉英。”
[黄芽]
先天一炁最初产生之时,其炁萌动,至微至细。
仿佛种子入士之后,刚刚拱出的嫩芽,虽然微小,但是蕴含无限生机,故称“黄芽”。
其他异名甚多,如金芽、黍米、刀圭、一点、一粒、些子、丹头等,均言其极微小而极珍贵。
神合其气气合其真
日期:08-08-26   点击:30次
俟元精发生之后,即合之以元神,则水火既济,精神合一,精且化为神矣。
然神之为物,总觉其太嫌灵活,如砂中之汞(按:汞就是水银,在中国药材店里可以买到,其出身是从朱砂中提炼出来的,丹经上以汞比神,就是因为它灵活的缘故),出入无时,往来莫定。
《参同契》谓之:“河上姹妇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又说是:“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同”。
盖谓神固好飞,不大肯安守本分,然有黄芽与金华制之,便不飞矣。此所谓神合其气者,亦是此理。盖是气即《参同契》之所谓黄芽与金华之类也。
丹经谓:“凝神入气穴”。《阴阳经》曰:“擒之制在气”。盖是气广漠无联,浑浑沦沦,神能合乎是气,神必不飞矣。
《庄子》中仲尼曰:“一者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惟其虚而待物,故神可以入其内。
又《应帝王篇》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以上几节,均可以作神合其气之注解。其实就是心依于息,神入气中耳。
气合其真者,谓神气既已合一,浑浑噩噩,不识不知,不走不飞矣。于是基址坚固,气血调和,国富民安,脏府通泰,则采大药者是其时矣。
真者,即指大药言也,丹经又句真种籽。真种籽便是真阴真阳,产生出来者,丹经譬之谓黍米玄珠,又说是金丹成象。
盖于此时也,真所谓重开混沌,再造乾坤矣。
上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有形有相之上帝,一种是无形无相的上帝。
有形在相之上帝,为上帝之体相,即人心目中认为如人间的帝王一样情形,不过道德、神通、智慧三者异于人间之帝王耳。这个上帝,等于佛家所说的报身。
但上帝之中,又分出有种种的上帝,如道教经画中所称是的昊天上帝、玉皇上帝、玉虚上帝、五老上帝、玄天上帝等等,然虽有这许多名辞,亦可以说多是由一个上帝的分身变化出来的,等于佛家所说的化身。
至于天主耶稣教,他们所崇拜的上帝,与道家所说的上帝,是否相同,我们且不去管他。
而儒家的经书上,对于上帝的名称,亦是数见不鲜,如“惟皇上帝,降衰于下民”、“上帝临安,毋二尔心”等类,但没有形容出上帝的声音笑貌,如何情形,此则似指宇宙的主宰而言。
而秦穆公见天帝闻均天广乐与夫世子申生的托梦狐突得请于帝之类,则同道书所说的上帝一样矣。然根据儒家出于道家、“黄帝闻道于广成”、“孔子问礼于老子”而论,则儒家之上帝,或即道家之上帝,亦未可知。
至于无形无相的上帝,乃是言道之全体,神之妙用,是先天之主宰,即《道德经》上所说:“吾不知谁氏子,象帝之先。”盖“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者,此即佛家之所谓法身也。
然吾人之身中,亦有个上帝。
身中之上帝谓何?就是指吾人之本性灵光而言,盖不思善不思恶之先天元神也。
“惟皇上帝,降衰于下民”这个衰字,就是吾人身中之上帝。
而《左传》上又说:“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这个中字,亦是指宇宙的主宰而言。和《和尚》“上帝降衰”的衰字,意义相同。
默朝上帝,就是默朝这个“衰”字和“中”字。盖一切听先天元神的主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三家相见,五气朝元,即同《灵源大道歌》所谓“万国来朝赤帝宫”之意义。倘能日日如此,经过一纪之期(一纪即十二年),则可以白日冲举矣。
或又云默朝上帝者,指阳气上升于泥丸也,亦通。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日期:08-08-26   点击:35次
此亦言神之功能也。
盖神之为物,虚灵莫测,玄妙难思,自能无往不利,所在皆亨。
然入水不溺,鱼亦能之,从之熟习水性,善能游泳者,亦能不溺,但不耐久居水中耳。
然其所以能不溺者,盖与水性相习,忘其为水耳。神则变化圆通,通刚能柔,固能和同水性而无碍,自然可以不溺。
入火不焚者,动物之中,据叔苴子书中说,南方有火鸡火鼠之类,但今人未能目见,不足取信。
但矿物中金属一类的东西,的确入火不焚。还有璞玉宝珠,或用水浸久的东西,亦不能焚。
总而言之,有两种特性,一定能够入火不焚的。是什么呢?一种是秉至阳至坚刚的性质者,一种是秉至阴至柔韧的性质者。
盖阳极则与火同化,阴极则水能克火。
至于神呢,既是至阳至坚刚,又是至阴至柔韧,故所以能入火不焚。
兹譬以世间法而论,则有两种人能够不吃人家亏的:一种是势力强大,最有本领的人,人家当然不敢给亏他吃;一种是虽无势力本领,但是圆通多智,性情平和,善合人意,那人家亦不肯给亏他吃。
倘使兼二者而有之,则便是神的能刚能柔,能坚能韧,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矣。
因世间法与出世法,人生学与物理学,其原理本来就是相通的,所以圣人能和光混俗,智士则明哲保身。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若非有道者,其孰能与于此乎?
无就是虚,虚就是空,空到极处就是真空。
存无就是致虚。致虚要一念不生。一念不生的时间经久,就达到真空的地位。然致虚的方法,亦有种种不同。因一念不生,初学者颇非易易,欲其不生一念,必须守住一个地方。守住何处?则有守上丹田,有守中丹田。有守下丹田。有守海底尾闾,有守山根眉心,有观鼻端,有调息数息,有但心息相依,有将心想在身处,有将心想在极下之处,有心中默运圈子,种种方法,一时笔下不及备述。
若问哪一个方法算最好,这却不能断定。因为种方法,各有各的好处,亦各有各的坏处。何以故?盖各人的身体不同,有偏于阴的,有偏于阳的,有人属气虚,有人属血虚,有的极肥胖,有的极枯瘦。以上的方法,有的宜于阴,有的宜于阳,有的可以补气,有的可以补血,有的利于肥,有的利于瘦,欲决定哪一种方法宜于哪一种人,必须经明眼人鉴察,或本人自己的心领神会。然而一时或不能得名师指导,而自己亦不易领会,但欲急于实行,那么不妨就将心息相信的方法,来履行一下。
然而最要紧的标准,不论什么方法,就是先要慢慢地做到上文所说的恍惚窈冥地步。
而恍惚窈冥,也就是由各种方法中的存无致虚所做出来的(或问以上如数息、观鼻端等,如何可以说是存无致虚呢?答曰:方法是方便的方法,数息、观鼻端等,乃是因杂念太多之人,不易归一,所以用从有入元,先存后忘的方法入手。
盖数与观,均是有,而久数、久观,自然会忘其数,忘其观。在忘数忘观之时,便是无。然后再由此无之久而产生无中之有,便是存无守有)。既存无而致虚,又觉得恍惚窈冥,则真空境界已到。既到那个境界,则恍惚窈冥中,决定有精有象,真空之中,决计发现妙有。所谓守有者,即守恍惚窈冥中之精和象,及真空中发现之一灵妙有耳。
其所谓守者,实是不守之守。盖存其无即所以守其有也。若不能存无,亦决不能守有,名为二者,实一而已。
所谓顷刻而成者,即云真空中妙有,若然一到,则顷刻间即得遍体融和,酥软舒畅,有不可名言之状。其所谓成者,非云成道,盖谓妙有一发现之后,则能自然施化于吾身,不必有什么方法去应付它,只顺其自然而已。
孟子书上说:“睟然现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这几句话,颇可为妙有发生后施化于周身时之*。成者即成就此一时之造化也。盖此一时之造化,若无中之有不到,则不能成也。故顷刻者,指有到而后言,非指存无之时言。因存无之时间则愈旺,其身中之造化亦愈奇,此在证者能知耳。
又按陆西星真注云:“存无者,凝神静虑,炼已有待也;守有者,勿失爻动,乘时而有为也。盖无者离之情,有者坎之情,《悟真篇》云‘恍惚之中寻有象’,是存无也;‘窈冥之内觅真精’,是守有也。
迨夫玄珠成象,运剑追来,疾驾河车,逆转而上。”其所谓勿失爻动,离性坎情,与运剑追来等说,乃另有作用。原理虽同,而方法则不同也,是在达德者之神明观察,注意不能为之公布。
万卷丹经,都讲“同类”、“彼家”,历代仙师,都说“同类相补”、“彼家取之”。
何为同类?谁是彼家?如何取之?初学时,往往弄得头昏脑胀,束手无策。但又必须弄清楚,因为此乃成道之真法,点化之妙诀,历代仙佛无不由此而升天阶,此外别无他法。当然,其中有许多深奥玄妙之处,可以留给专家去研究,但一般的修炼者也应弄清基本原理。否则,实在无法下手练功。
简言之,人之初,童体未破,真阳未走,只须用无为之法,以道全形。而情窦一开,浑沦之体一破,一点真阳,走入彼家,自家所剩,尽皆阴物,故必须以术延命,追回真阳,复归童体.至于谁是彼,谁是我,如何采,如何取,各门各派各有主张。
概括起来不外乎有三种:
主张清静独修者,以肾中之气(坎)为阳为彼,以心中之神(离)为阴为我,取坎填离,自孕自育;
主张男女双修者,以女为阳为彼,以己为阴为我,安炉于己,采药于彼,双修双补;
主张天人合炼者,以虚空为阳为彼,以自身为阴为我,从虚空中摄取真阳采取彼家(先天一气),点化凡质。
但不管用何种方式,这“彼”与“我”,必须是同类。竹破须用竹补,人衰须同类相补。因“阴阳得类方交感”,如彼我之间互不相干(感),或彼感我不应,我感彼不应,何时能取得彼家之阳呢?!故无论独修、双修、合炼,都必须首先设法使彼我双方相亲相恋,“如磁石吸铁,隔碍潜通”,方能真正从彼家摄取一点真阳。方式各异,原理却完全一样。
我是主张天人合炼的,因为天人不仅同类同气,而且每分每秒都在进行着彼吐我纳、我吐彼纳的交换:“天与之,我能取之,得其气,气盛而生也;天与之,天复取之,失其气,气绝而死也”。因这种相吞相吐的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故绝大多数人都感觉不出来。但这确是铁的事实。为此,及早承认这个事实,早日下手练功,应该说是明智的选择,其意义十分深远。
至于修炼方法,虽然千功万法各有奥妙,但基本方法都离不开调神入静,物我两忘,使彼我相恋,内外感应,形神冥合;天人合发。我的具体办法是,下功后首先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统统放下,把自己融进混混沌沌
的大宇宙之中,让自己的心神逐渐净化,进入恍惚查冥、无思无念的状态,并任其长久。
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突然飞来一颗半粒米大小的光点,悬挂在身外虚空处。这大概就是丹经上说的“黍米玄珠”吧。此时,不可着意“观看,,一“看”就消失了,保持功态不管它,它自然会从玄门进入人体内。继续炼下去,在不知不觉中又会出现全身突然大震动之景。
这是彼我相互感应的必然结果,是人体场与宇宙场交合至真空地位而必然发生的共振现象,也是从虚空中摄取真阳的最佳时机。先辈修炼家认为,当炼至体内出现明显震动时,即为童体回归。故这静定中的突然一震,十分重要,千金难买。在这全身突然大震的一瞬间,有一种特别清纯和怡悦的感觉,这种感觉好象从未有过但又似曾相识。这就是一点真阳施化于己身,成就此一时之造化的具体体验。
先天活子时
日期:08-08-26   点击:53次
亦且悟得,每当天人合一之景出现,皆是天地之阳炁生发之时,亦人身之阳炁生发之时,即“活子时”出现之机,天地之活子时与人身之活子时同步,合成一个活子时。而其氤氲景象,往来无定,久暂不一,隔段时间总会出现一回。
其间亦有强弱缓速之不同,感觉强时,必是天地氤氲正浓,万里和合,其势浩然,见形亦速,其形亦大;感觉弱时,竟是天地清静平淡,万里无云,其势和顺,见形亦迟,有时无形。其中微妙,多有不可言述者。
每遇此时,天地之炁交和,产生新的阳炁,天炁发暖,人身融融,便得毛窍开放,而天地交和之阳炁,循毛孔之阖辟而人于我身。此刻自身阳炁旺盛,活泼圆融,而天地之阳炁,和合心肾二炁,天地人三家相见,和合凝集,氤氲相抱,团聚中宫。其炁交毕,归于平常,而吾身之精神面貌,则如蝉脱壳,焕然一新。
自注:天地阳生之活子时,与我身阳生之活子时,二者“阴符”,天人合一之道得矣。因其往来无定,亦可见活子时之“活”也,若不知活则容易当面错过,丹书云:“十二时,皆可为。”非必限定于子时打坐之“死子时”也,丹书亦云:“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
天地之炁,氤氲交感,产生新的阳炁,此阳炁乃至真至纯之生炁,即先天清阳之炁,非后天孤阳之气也。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炁,一炁生夭地,天地二炁相交所生之阳炁,谓之“三”,万物得三,方得长养,人同此机。故《阴符经》云:“天人合发,万化定基。”天地由此阳炁而发暖,人身亦得毛窍开放,便觉融融,而与天地同其阖辟,天地交和之阳炁,入我身内,所谓“盗天机,夺造化”者此也。
而此阳炁,正是常人下生之后,逐于外物,失于虚空之先天生炁,本为自己所有,今且“盗”回(此“盗”非偷盗之义,乃指反夺,即是把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还归于我身。活子时到来,天地所生之清阳之炁,和合心肾二炁,天地人三家相见,氤氲中宫,和合凝集之后,结成一粒黍米,丹家又称“黄芽”。所谓“黍米”,是言其极精极微,渐渐积累,聚之可结道胎,又曰“婴儿”,《悟真篇》云:“三家相见结婴几,婴儿是一含真炁。”
经云:“一点落黄庭,战罢平常。”其炁交毕,归于平常。此活子时阳动之机,皆平常而来,自然而然,不在人为。前云:“不采之采,乃是真采。”于此更可明其义。故此天人合发之活子时,非彼外肾立举之活子时也,由此可以分为“先天活子时”与“后天活子时”。
先天活子时,在天人合一之时,无形无象,合乎先天,所采者杰也;后天活子时,在外肾立举之时,有形有象,掇弄后天,所采者精也。先天活子时,采取先天清阳之炁,和合自身阳炁,点化自身阴质,以成就纯阳之体,符合天道,可以成丹;后天活子时,采取后天浊阴之精,至多补益自身,自身仍属阴质,仍然是一团孤阴,不合天道,何以成丹?二者相比,一无为而一有为,一先天而一后天,一无形而一有形,一自然而一勉强,实有云泥之差,岂可错认!
有些丹书,所云外肾立举为活子时者,乃是针对中老年人说法。中老年人所谓炼精化炁,是从后天活子时下手,运用周天火候,采取后天,返还先天。这种活子时,一天可能出现好几次,有云人体之活子时与天地之活子时不可同步者,实指后天活子时也,尚未证悟先天活子时之层次。徜若执着后天活子时,摸索肉体里面一团阴气,终究有坏,落入空亡。历代成道祖师,多有批驳后天活子时者,如钟离祖师曾云:“一身四大皆属阴,莫把阴精里面寻!”黄元吉先生亦云:“忽见外阳勃举,便以为阳生药产,岂知此是后天之知觉为之,凡火激之而动者,何可入药?”
一般说来,青少年纯乾未破之体,先天的成分较多,可以直悟先天,采取先天活子时,较为容易;中老年精衰已漏之体,后天气质较重,需要培补先天,采取先天活子时,才有希望。青少年若不知及时修炼,贻误良时,等到老年精炁转枯,再去下功,金饭碗变成讨饭棍,悔之迟矣!
此天人合发之活子时,三丰祖师又称“一身内外阴阳之真消息”,内阴阳者心肾也,外阴阳者天地也,旁门诬指外阴阳为男女,较之后天活子时,又等而下之,何其谬哉!
惟此天人合一之道机,历代祖师秘而不宣。陈翠虚云:“都缘简易妙天机,散在丹书不肯泄。”藏诸丹经,隐喻颇多。或曰“玄关一窍”,或曰“玄牝之门”,或曰“真橐龠”,或曰“真鼎炉”,或曰“氤氲”,或曰“阖辟”,或曰“先天一炁”,或曰“无中生有”,或曰“灵药”,或曰“怀胎”,或曰“外天机”,或曰“夫妇配合”,或曰“采大药”……种种不一,迷者自迷,悟者自悟。
修真口诀
口诀,修真
乌乌密,蔽吾目,嘛嘛风,罩吾耳,心如丝,意如丝,丹田三寸丝;
手轻轻,足轻轻,环腰断,五里虚,一重光,二重气,三重九重系;(重,读从音)
道无道,无有道,能御风,便是道,仙家园,老君府,家家我是主;
太阳起,足心生,太阴灭,指心去,无妄想,无妄欲,无妄三三灭;(灭,读密音)
一二三,二二三,三三六,三六九,九九三,九三二,九九还归一。
不明白?没有关系你可以照下面方法练,慢慢再参悟上面的口诀:
第一阶段,深呼气吐气,呼吸要细而无声,稳而均匀,站立时笔直,双眼微闭并视鼻尖.亦可盘腿而坐,要点同上.每天至少练1到2个小时,练1,2个月后会感觉身体明显通畅,口中唾沫增多,力气有所增强.
第二阶段,站立式,目视鼻尖,呼吸稳重,注意力集中不可有杂念,吸时意想气由脚跟向上,直达脑部,此时用脚掌抓地,有助于气的提升,呼气时意想气由上而下,缓缓沉入丹田(肚脐眼下3寸处).周而复始,须每天都抽时间练,大概练2到3个月左右,感觉身体变轻,力气明显增强,口中唾沫增加.注意呼吸气时万不可太急,否则气有可能会卡在胸中,危险不大,但很难受.我练了不到1个月的第一阶段和1个月的第二阶段,别的不好说,但我的耐力明显增强了,1000米的成绩提高不少,后来学习繁忙而放弃始终觉得可惜.
第三阶段,大致跟第一阶段相同,只是气更大,更强,且有轻微的呼吸声.每天练气的时间也要适当延长,练3个月左右.据我那个教我呼吸法的师兄说,在这个阶段能够打通壬督二脉,我没到达过这个阶段,也不好乱说. 其实练气不光长力,还可以养生,素女心经中有大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