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a59s摄像头倒影:不要关闭反思的开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8:12:47

不要关闭反思的开关


  “血腥暴力”是媒体用来形容《赛德克·巴莱》这部台湾史诗影片的词汇。更有人说它展现了吴宇森式的“暴力美学”。的确很美。令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角莫那·鲁道青年时代在山谷中追杀日本人的画面。原住民莫那比殖民者高出一个头,几步追上后,跃起在空中扭身回头用番刀一劈,速度之快,山谷中的薄雾也被划出了裂痕,随后殖民者的人头落地反而变得模糊。

  若看不到野兽移动般的速度、番刀的晃动、人头与鲜血的飞溅,又怎么能说服观众呢?毕竟它说的是一个被殖民阶级企图推翻殖民阶级的故事。赤裸裸的暴力行为本来就是革命最根本的体现。

  据说这部影片是台湾有史以来最大的制作,它为了纪念“建国百年”而拍摄,与同样是大制作的《辛亥革命1911》放在一起,前者说的是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群反抗日本殖民者的“雾社事件”,突显反殖民与本土意识,后者说的则是孙中山一行革命者联合袁世凯推翻满清,就电影表现而言,似乎爱国精神更浓郁一些。两岸之间的政治角力渗入艺术作品也应是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中国大陆媒体及网友对《赛德克·巴莱》是贬多于褒的。笔者以为最能凸显电影意境的“血腥暴力”反被批为“嗜杀”。但“血腥暴力”在艺术表达中真的可以被归类为负面吗?是否是因为中国政府对影片有影射大陆社会现状的潜在可能,而先以舆论占领某个道德制高点,在电影未能在大陆上映前就关闭观众反思的开关?

  抛开思想的包袱,重新思考如何解读“血腥暴力”也许对一个民族来说比看一部单单陈述历史的电影更具张力。

  《赛德克·巴莱》分上下两集,分别以象征日本大和民族的《太阳旗》与通往赛德克人祖灵的《彩虹桥》命名。与其将这部电影简单地贴上抗日电影的标签,台湾杂志及一些民众对它却有更深层解读:日本人一方面觊觎高山中的资源,另一方面企图将文明强加于原住民身上,包括兴建旅馆、邮局、消防等设施,本是施予的动作,后者却觉得是被欺凌,最终集体“出草”(原住民的猎人头行为),以生命换取自由。赛德克及日本人的做法不是人人都能认同的,这部片子也没打算争辩对与错,仅体现两种信仰的冲突。

  之所以以“信仰”来形容双方的坚持,是因为赛德克人虽预见将有灭族之灾,但却义无返顾,只为维护尊严,呼应“巴莱”。“巴莱”一词在赛德克语言中是“真正的人”的意思。(赛德克男性必须出草,女性纺织,方可获得文面的权利,成为真正的人,死后才能步过彩虹桥通往祖灵,是其信仰中的重要成分。)    中国大陆与台湾在思想上的差别也许就体现在对某部片子的解读,一方认为是以血腥暴力为噱头,并突出抗日的民族精神,另一方则认为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由于两岸媒体的各自表述,观众若是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这部影片所产生的影响将拉开两岸社会之间距离,前者的社会从这部片子得到“血腥暴力”及“仇日”等信息,后者则接收到“本土意识”、“什么是真正的人?”、“如何对待他人的信仰”等信息。
 优劣显而易见。社会思想的进步空间最终将成为这一轮政治角力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