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盖乐世j3pro:地方戏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09:15
老顶山地区演剧民俗调查报告
4|130
作者:王潞伟 来源: 时间:2009-4-7 1:25:29 浏览:1554次
作者:王潞伟
摘要:本文主要以地处长治市东郊老顶山西麓一带的老顶山镇为主要调查区域,客观记录当地民风民俗活动中演剧现象,以此为缩影,透视上党地区演剧民俗的渊源、流变、以及当前保护、传承状况。
关键字:长治市  老顶山   演剧     民俗
戏曲和曲艺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古代各种民俗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①]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概括地讲,民俗学的研究范围,不外乎语言的传承、行动的传承、心意的传承三个方面。如过去各种劳动的组织,操作的表现形式,技术特点和所附着的信仰;又如过去社会中,有各类团体活动,象宗教的庙会,村落和宗族的组织形式及规例等,这些都是民俗现象。至于各地年节风俗,人的一生所要奉行的诸如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以及各种赛会,民间文学艺术活动等,它们从来就被并在风俗风尚里面。” [②]所以,“没有各地的民俗活动,也不会有曲艺界的大发展,没有曲艺界介入民俗,也不会使某些民俗那样丰富多彩。今日我国曲艺艺术形式那样庞杂的内容和形式,都和古代各种民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③]本文就上党地区民俗活动中的戏曲和曲艺演剧现象进行调查,大致状况如下:
一、民俗与地方性大剧种演出关系
大戏演出主要是指以村社集体为单位邀请专业性戏班以及演出团体来村里的庙院或广场进行演出,一般在庙会期间举行 [④],目的主要是为了酬神、娱神。戏曲酬神早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上党地区民间流行的一种习俗,每逢村社神庙办赛,必定演戏酬神。就民间祭祀组织方式看,“一般以自然村落为单位,一村一社,有时,较大的村庄有数个社,较小的村庄则几个村合为一社。” [⑤]据张银贵老人说,老顶山碧霞元君行宫祭祀就是由附近八个村庄(关村、嶂头、庄里、东沟、瓦窑沟、山门、金口、桃园)共同组织,轮流负责,实行“值年制”,每年由一村为主要承办者,其他村社也要积极辅助,共同完成祭祀活动 [⑥],现存老顶山东顶碧霞元君旧址处大清乾隆十三年九月重修东顶殿石碑是其有力证据(碑文见附录),记录了大清乾隆年间碧霞元君行宫的维护经营状况,“八村社首,四位长老”,很明显是由山下八村共同管理维护,“募化之金多寡迥殊”维护资金来源于当地民众自觉募捐,可见其虔诚之心,这是当地重要的民俗文化及宗教信仰文献资料。就以嶂头村为例 [⑦],每逢春祈秋报(社日)都要请戏班来演出,祭祀神灵的同时,广大村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精神生活得到了补充。社日:“《古今类书篡要》解释说:‘社无定日,以春分后戊日为春社,秋分后戊日为秋社’” [⑧]。嶂头村的春社,一般在农历三月上旬,秋社一般设在九月上旬,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主要活动在龙王庙内,演戏酬神是每年必行的仪式之一。
表 一:  2005年~2008年6月嶂头村大戏(地方戏)演出情况一览表 [⑨]:
时间
地点
演出原因
演出场数
价格(元)
剧团名称
主要演出剧目
2005年4月初八
村委会工农兵大戏台
春祈
7
15000
长治市豫剧团
《朝阳沟》
《花木兰》
2005年九月十八
村委会工农兵大戏台
秋报
7
13000
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
《秦香莲》
《薛刚反唐》
2006年五月初一
村委会工农兵大戏台
祈雨
7
15000
河南洛阳豫剧团
《穆桂英挂帅》
2006年十月初六
村委会工农兵大戏台
秋报
7
15000
晋城上党梆子剧团
《三关排宴》《法门寺》
2007年6月初六
村委会工农兵大戏台
祈雨
7
18000
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
《白沟河》
《骂殿》
2007年九月初八
村委会工农兵大戏台
秋报
7
20000
长治市豫
剧团
《对花枪》
《花木兰》
2008年4月十六
村委会工农兵大戏台
春祈
7
18000
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
《回荆州》
《灵堂计》
注:①此表计时均为农历;
②当地风俗,一天演两大场,一般晚上8:00-12:00;下午3:00-6:00;
③以上资金均来源于村委会;
从嶂头村演剧的具体情况分析看,上党地区的戏曲演出,已不是偶然性的活动,随着一年春秋两次社祭之日到来,都伴随有戏剧演出活动,已形成一种习俗。一方面为了报答神灵降福人间;另一方面为了广大村民们的精神娱乐,他们既是祭神香客,又是戏剧的观赏者 [⑩]。
此处大戏,指上党梆子、上党落子、河南豫剧等地方大剧种的演出。由于上党戏曲(上党梆子、上党落子)形成的主流是民俗文化,地方性浓、特色性强,洋溢着淳淳的乡土气息。河南豫剧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地方戏剧种,在山西广泛流行,“20世纪50年代,豫剧开始大规模流入山西,流播区域集中于晋南、晋东南一带,并成立了专业豫剧团。长期以来,豫剧在山西一直拥有广泛的观众。作为一个外来剧种,即使是在今天戏曲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依然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一大批观众,戏迷和票友为其捧场,发展态势良好。” [11]
上党地区土生土长的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因形成、流行于古属上党郡的山西省东南部,故名为“上党梆子”或“上党落子”。
上党梆子实际上包括昆、梆、罗、卷、簧五种声腔,属于综合性声腔剧种,所以,曾经“昆梆罗卷簧”五腔同台演出的说法,确属历史事实。笔者认为这是外来剧种传入与当地民间小戏融合而形成的特殊声腔剧种。梆子腔传入上党地区的时间不可考,大清康熙年间《平阳竹子词》中“太行西北尽边音”有点滴线索,但进一步的考证还需要有关文献及文物资料的发现。上党梆子最迟形成与清代乾隆初期,乾隆中后期开始流行,有三点可以证明:一、上党地区大量舞台题记足以证明; [12]二、从乾隆三十五年长子县正堂王巨源发布的禁止丧葬演戏的文告中,可以从反面证明当时的上党梆子演出已经相当盛行;三、晋城市青莲寺道光九年鸣凤班重修玄帝宫残碑记载“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年矣”,可推知鸣凤班成立于乾隆五十年左右;可见,上党梆子已经深入进了上党地区民俗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
“上党梆子在形成过程中,曾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八音会和秧歌的营养,它的打击乐与八音会有相似之处;其小罗开场以及接唱时的锣鼓点,则与泽州秧歌相同”。 [13]上党梆子在流传过程中又分为两派,一派称州府派,流行于泽州一带,以鸣凤班最为著名;一派为潞府派,流行于潞安府和沁州(今长治、沁县),以壶关县的十万班最驰名,后又有擅演杨家将戏的乐意班和擅演岳家将戏的三义班。老顶山地区属后者派系。1985年,上党地区的行政区划发生了较大变动,施行“市管县”体制改革后,晋东南地区一分为二,领有南五县的晋城市,戏曲剧种几乎清一色的上党梆子,连专一团也归了晋城市;而拥有13县区的长治市,除沁县、屯留、长治县、长子各有一个上党梆子剧团外,其余都是上党落子和少量秧歌剧团。 [14]两个支派各有特点,州府派稳健委婉,潞府派则较豪迈奔放。代表剧目有梆子《雁门关》、《夺帅印》、《三关排宴》;昆曲《长生殿》;二黄《清河桥》;罗戏《打面缸》、《打铁》;卷戏《卖荷包》等。老顶山镇各村社进行春社、秋社、庙会等以上党梆子戏剧演出为最,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曲艺节目献演给神灵,表示当地民众对神灵的敬畏和虔诚。据张银旺老人说,民国年间,受梆子戏的影响,老顶山镇地区许多较大的村社纷纷自发成立了村社剧团,一般都以村社名称为剧团名称,如关村红旗剧团、嶂头农民剧团、南垂剧团、鹿家庄农民剧团等 [15]。
农闲时,请一两位界内人士(老师傅 [16])来村社中“倒戏”(当地方言,指传授、指导戏剧剧目、伴奏、唱腔、动作表演等)。在那个精神娱乐文化贫乏的年代里,戏曲非常流行,男女老少都愿哼哼几句,可见,上党梆子、落子在上党地区的受欢迎程度。
上党落子:戏曲剧种。原名“黎城落子”民间也称“黎城闹”或“闹戏”是流行在晋东南地区的戏曲剧种,上党落子源于河北省的武安落子,约在清朝道光年间武安落子流入黎城,后同当地语言,民歌相融合,逐步发展为具有上党乡土风貌的剧种。大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河北省武安、涉县一带遭了旱灾,颗粒无收,饥饿的流民只能外出谋生,这流民当中就有一个会唱“武安落子”的农民喜顺,他辗转来到黎城县东仵村帮人打短工,混饭过日子,歇工时经常唱一两段,这可吸引了村里不少人慕名而来,李锁柱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个有心人,而且识几个字,便陆续地把喜顺所唱的武安落子就都记录了下来,他们以武安落子为媒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喜顺便将自己所能演唱的武安落子倾囊相授,互相交流。半年光景,《庄子探妻》、《薛礼回家》、《二进本色院》等几本武安落子戏文,李锁柱熟练掌握。
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班社分别受到上党梆子和蒲州梆子的影响,因而在清光绪年间,上党落子形成南路、西路两个艺术流派,后两者在艺术上又相互进行借鉴和吸收、逐渐统一了风格,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是《司马庄》、《打鸾英》、《两狼山》、《下边廷》、《搜杜策》、《密松林》以及小戏《斩子》、《骂殿》《三关排宴》、《茶瓶计》等。
据嶂头村张银旺、路小泉 [17]老人讲述,嶂头村农民剧团约有20多名主要成员,乐队方面:(向连爱、马连金、李过水、李银山、李改锁、郭娇银、李月枝、李福胜等,均已故),(师来元、岳春发、王宝堂等,均在世);演员方面:郭文书、李过继、岳黑则、张银旺、黄东秀、牛贵宝、牛堂则、牛兴发、牛兴娥(女)、牛花则(女)、付翠凤(女)、张贵莲(女)等;剧场管理方面:侯聚生、师苗则等。经常被周围十里八村(鹿家庄、关村、南垂等村)的庙会邀请演出,不负报酬,只是提供食宿,主要演出剧目有《司马庄》、《打鸾英》、《两狼山》、《下边廷》等。这足以说明本地戏曲艺术在当地的重要影响和百姓热爱程度,可想当时上党落子是如何的兴盛。演戏除酬神目的外,还有社会协调、社会教化作用,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我想这也是当时戏曲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春祈秋报,演戏酬神一般请地方戏曲剧团演出,而不请潞安大鼓,上党八音会等地方性小曲艺团,主要原因在于村民们对神灵的敬畏,认为潞安大鼓、八音会等地方小调比较俗气,恐怕亵渎神灵,而以最好的食品和最佳的艺术表演奉献给神灵,寄希望于神灵,并且真诚地报答神灵。
二、民俗与地方小曲艺演出活动的关系
主要是指人生仪礼中婚丧嫁娶、过寿庆典、得子纳吉等活动中进行的曲艺演出,主要有上党鼓书、八音会、秧歌等曲艺形式。
上党鼓书与八音会并肩,为上党百姓最欢迎的两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名目繁多。就老顶山镇地区而言,主要有潞安鼓书、上党鼓书、长子鼓书等流行传唱。上党说书用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共性。多数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一人多角,也有少数以代言为主,叙事为辅,分角色拆唱。说唱语言与各地方言有密切的关系,其音乐为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出时演员人数较少,一般为二到三人,并且使用简单的道具。表演形式有站唱、坐唱、走唱、拆唱、彩唱等。音乐体式有唱曲牌的“联曲体”、唱七字句或十字句的“主曲体”,或综合使用两者。曲本体裁有兼用散文和韵文、全部散文、全部韵文三种。鼓类乐器使用主要有书鼓、堂鼓、老鼓、渔鼓、扇鼓、八角鼓等;板类使用主要有挎板(也称乍板或拍板)、简板、书板、鸳鸯板、拨吊板、节子等。 [18]
从上党说书的源流看,孔三传首创“诸宫调”不得不提及。《辞海》注释:
孔三传北宋说唱艺人。泽州(治今山西晋城)人。在汴京瓦舍中献艺。南宋王灼《碧鸡漫志》称其“首创诸宫调”。曾采用传奇灵怪故事编成诸宫调唱本,但均未传世。
诸宫调 宋、金、元说唱艺术的一种。取统一宫调中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数万言长篇,杂以说白,以说唱长篇故事。 [19]
有曲、有白,散韵结合的演唱体制,足以说明“上党说书”与“诸宫调”有源渊关系,从上党说书的表演体制中无不能发现许多“诸宫调”的影子。再从地域上来分析,两者同出于并且流传于上党地区,只是一前一后,其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据说书艺人李改苗讲,他们演出一般不出长治,每年就长治周边县区市场就非常广阔,主要是于“婚庆”、“老喜伤(年长者的葬礼)”或者是祈雨酬神(特殊情况)等场合演出。长治人注重礼仪,而且有礼必有乐,有乐必有唱。所以,说书这个行业在当地收入还是颇丰裕的。困惑之处在于,演出时间不均衡,忙时过忙,闲时过闲。现就嶂头村近两年鼓书演出情况予以整理:
表二:2006年、2007年嶂头村鼓书演出情况一览表:
时间
地点
主办方
演出原因
演出天数
价格(元)
说唱团
资金来源
06年三月初十
嶂头村一大队王泽峰家附近
王泽峰
小孩三生日
(双胞胎)
2天
1500
壶关李兰
王泽峰
独家赞助
06年五月十二
嶂头村二大队
南沟大十字
嶂头二队
祈雨
(敬神)
3天
2500
长子虎威
自愿捐资
06年七月十六
嶂头一大队
韩安则家附近
韩安则
孩子韩夏考入北京大学
2天
1600
长子李先玲
韩安则
独家赞助
06年八月初九
嶂头村二大队
王长栓家附近
王长栓
孩子
娶媳妇
2天
1500
长子天歌
王长双
独家赞助
07年四月十二
嶂头三大队
十字口
马秋林
父亲丧葬(老喜伤)
2天
1800
长子先平
马秋林
独家赞助
07年8月初六
嶂头村四大队杨喜强家附近
杨喜强
孩子圆阳
2天
1800
壶关志勇
杨喜强
独家赞助
07年十月初十
嶂头村二大队
南沟大十字
嶂头二队
秋报酬神
(耍高兴)
3天
3000
长子海燕
自愿捐资
注:①此表计时均为农历;
②鼓书表演场地均为自搭草台,两种形式:一是货车车皮上搭制;二是用脚手架搭制;
③以上列表,据彭青山老人提供线索,笔者挨个到表上所列主人家访问获取,由于时隔已远,难免有疏漏之处。
从演出时间看,八月份吉日里,结婚典礼、圆羊开锁非常之多,说书艺人受请较多,说唱团一般8-10人组成,总收入按一天800元计算,每人平均100元,可见其收入还是可观的。但时间太集中,有的人家选好日子办事,可就是请不来说书艺人,可谓供不应求;而在大部分所谓“平常日”中,说书艺人便“供过于求”,闲置家中,所以,长此以往,许多年青的说书艺人寻找机会,另谋职业去了。
从演出原因看,多是生日、娶亲、丧葬、祈雨等,演出主办方多是私人自己承当,这也可以反映出村民们生活水平提高,能够拿出一部分闲余的前来进行精神消费,这无非有利于新农村的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还有一种演出资金是自愿捐资,据嶂头村堪舆家张银旺说,1995年以前,还没有过用鼓书曲艺敬献神灵的情况,可这一年六月天大旱,村民们眼看着地里庄稼将要枯干,由嶂头二大队村民自发组成的“祈雨”队,便开始摆坛祭龙王,号召村民捐资,请“说书曲艺团”为龙王献演说唱艺术,(本来祭祀神灵应该请大戏,而此时由于村民自发组织,经济能力受限,才零时调整为“上党鼓书”,等到秋收获得大丰收,再请大戏团来酬谢神灵。从1995年以后,嶂头村民不仅用大戏敬献,而颇受农民们欢迎的上党鼓书也成为祭祀神灵的精神盛宴。)
现将2006年五月十二(农历)嶂头村二大队祈雨邀请鼓书演出自愿捐资列表如下:
表三:嶂头村二大队祈雨邀请鼓书演出自愿捐资列表 [20]:2006年五月十二
姓名
金额(元)
姓名
金额(元)
姓名
金额(元)
李迷生
100
王来旺
100
申双狗
100
王大旦
100
彭贵友
100
陈新友
100
王仁生
50
岳龙则
50
张春生
50
王根旺
50
李和友
50
魏保林
50
师聚清
50
师小根
50
牛君堂
50
李明生
50
李云昌
30
师小狗
30
岳建魁
30
闫红则
30
郭茂林
30
岳运程
30
贾国兵
30
佟大龙
30
牛起生
30
杨东升
30
张富成
30
李财旺
30
付成根
30
马爱青
30
王过旺
30
申建明
30
马学庭
30
彭二玉
30
石景庭
30
李艳峰
30
杨树青
30
王翠屏
30
李跃生
30
常晋升
30
岳俊芳
30
高云林
30
李双林
30
路枝林
30
王书旺
30
徐贤良
30
岳小军
30
岳爱生
30
岳青则
30
杨进生
30
李夯头
30
黄龙则
30
李元生
30
黄河龙
30
李万圣
30
马余则
30
李河旺
30
王木梁
30
李光明
30
师迷蛋
30
李玉青
30
马蒙则
30
王冬喜
30
王移双
30
牛文庭
30
陈全有
30
李殿舞
30
王树芳
30
黄河林
30
弓自强
30
弓自成
30
王松旺
30
王小豆
20
李臭旦
20
李文生
20
李四则
20
陈真发
20
陈家盛
20
李小豆
20
李秋平
20
李和平
20
共计:2960元    支出:2500元    剩余:460元
据王来旺先生讲,捐资情况每次都要在街道喧闹处用大红纸粘贴公布,像这样的捐资花名单有过十几份,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并非专人保管,自己手头现存较完整的存根就2份,但每笔收支都要有村民代表来监督其运作情况,徇私舞弊的情况很少发生。出现赤字,先由较富裕的村民垫付,等来年集资后再付还;如果资金剩余,则转入下一次酬神演出的费用中。
“祈雨”“酬神”的上党鼓书,代表了老百姓对秋收获得丰收的期盼以及获得丰收后的喜悦心境,内容多是反映农民生活、劳动有关的故事情节。恩格斯说:“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做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籍,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硗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 [21]从中可以看出,上党说书之所以能保留“诸宫调”的“曲白相间”的形式,百姓对其爱戴程度不可忽视,这种杂以说白的说唱艺术之所以能保留至今,反映了上党地区广大民众对其本土的曲艺节目的喜欢和保护。
三、民俗中社火与队戏
社火、队戏,主要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所要表演的节目,可谓是中国式全民性的“狂欢节”。前面说的唱大戏也好、听说书也罢,总之,是被动式的(即不参与只观赏)。原因有二:一是忙于劳作,只能在劳作后观赏一番,放松一下心情,以弥补肢体的劳累;二是技艺水准的局限,登台表演需要一定水准的演唱技艺和动作技巧。而社火与队戏则是以广大村民为骨干演出队员(在村中阴阳先生和乐户的带领下,阴阳先生和乐户也都是农民出生),全民皆可参加,分析原因:其一,正处冬季,农民们不必劳作,有大量空闲时间;其二,技艺水平没有太高要求,只要愿意参加,皆可装扮表演,自己放松心情的同时,还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其乐也融融。
社会奉献祭神的节目即为社火,民间迎神赛会的社火活动由古代社日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古以后土为社稷神,祭祀社稷神之日称为社日。先秦祭祀社神在春分前后,汉以后发展为春社、秋社。 [22]据张银旺老人讲,解放前嶂头村组织过一个农民戏班,属“上党落子”当地人习惯称其为“上党闹的”,属“黎城落子”南路流传派系“潞府派”,演员多已故去,演出主要集中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解放后又培养了一批爱好曲艺艺术的青年,组成“嶂头农民剧团”主要演出古装戏《茶瓶记》以及现代戏《两兄弟》等,也集中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演出。
据张银旺老先生回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除文化大革命期间),每年的正月十五老顶山一带村庄村村都搞社火,非常隆重,热闹非凡,各村还要组织起来到乡政府大院进行社火比赛,可谓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透露出人们的喜悦心情。社火的音乐伴奏主要由本村专业或非专业乐户承当,就嶂头村而言,目前有“嶂头村潞景八音会乐团”。唢呐手有:师来元、岳春发、石路景等;二胡手有:李金山(已故)、李臭蛋等;吹笙手:石秀林等。每年的社火活动是他们向村民们表现技艺,发挥才能的最佳时机。
20世纪80年代,晋东南地区先后发现《迎神赛社礼节传薄四十曲宫调》、《唐乐星图》等民间迎神赛社祭祀礼仪应用文本,其中载有众多的队戏剧目、角色出场单等珍贵资料,使我们发现了戏曲活动中一种以往所不知的表演形式——队戏。
发现两抄本的南舍村、东大关村与老顶山镇都位于上党盆地内,南舍村处于老顶山镇北端,东大关坐落于上党盆地西面,老顶山地处上党盆地东面,所以,从地域上看,属同一文化区域,风俗传统、赛社礼仪、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极其相似,由于老顶山镇距离市区较近,新事物对传统习俗冲击较大,一些传统的社火节目已经失传。例如:80年代中期,笔者还亲眼所见嶂头村的队戏演出,此队戏被当时区政府选中,代表长治市郊区政府在长治市八一广场(正月十五元宵节)进行展演。扮演者涂脂抹粉化妆一番,穿上村社置办的戏服,手执各式兵器,骑上剽悍的骏马,英姿飒爽,其中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清如水、明如镜的包青天,巾帼英雄穆桂英等等众多神话、历史人物。可喜的是,这些当年的演员们(会扮不会唱)大都还健在,只是近些年科技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养马户剧减,队戏演出所需的大马很难凑齐,导致队戏节目停演数十年。
队戏又有诸多不同的名称,见于《礼节传薄》的有“队戏”、“正对”,见于《唐乐星图》的有“行队”、“衬队”、“大队”、“队子”,其他抄本中还有“走队”、“流队”、“演乐队”、“上马队”等。目前,嶂头村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主要是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社火式“队子”在村落中挨家挨户地登门演出,有大头娃娃、秧歌队、划旱船、竹马等,一般是有伴奏有演唱,演唱的主要是当地民歌,与《礼节传薄》和《唐乐星图》里的程式大为不同,但从各节目中可以发觉与其相类似的地方。例如:秧歌队或划旱船中人物的演唱就与祭祀供盏过程中演出有一致的地方,有演奏乐曲、合唱、表演舞蹈、杂耍等一些活动。再如:供盏次数一般为七盏,前三盏表演奏乐、歌唱、舞蹈;第七盏为合唱、收队,从第四盏到第六盏,每盏都要上演一两个衬队戏,而正队戏只在收队后演出一个,从程式上分析,秧歌队,旱船队每到一户人家,先是伴奏的单独歌唱,每人只一两句,到最后合唱一段,收队。可见,两种表演形式间惊人地相似,有一定传承关系。队戏在过去未受重视,经学者考证后,逐步突显队戏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关键的过渡作用。“由宗教仪式→装扮、扮演→仪式歌舞→队舞杂百戏→队戏→正队→杂剧、院本→戏文、杂剧这就是中国戏剧原始发生的主线索。” [23]从队戏起,戏剧便可以游离于宗教傩仪祭礼队列以外,到正队时则正式登上神庙舞台。
从而可以看出,社火中队子、红火演出正是由上古傩仪祭祀发展演变而来,顺着这条线索,足以看出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此调查以老顶山镇嶂头村的演剧活动为主要对象,可见当地贺寿庆典、驱傩逐疫、祭祀祈福、纳吉消灾等民俗礼仪活动中,“戏曲及曲艺”艺术之作用的巨大,通过千百年来的沉积,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演剧风俗,并且受到广大百姓的热情拥戴。上党之所以被称为“传统礼乐之乡”之一,和当地梆子戏、落子戏、上党鼓书、八音会等艺术形式的盛行密不可分,所谓“立于礼,成于乐”,“礼乐”和谐统一,透视出了上党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爱戴和期盼。
附碑:重修东顶殿碑记
柏谷寒泉列长邑八景之首载在誌书洵一名胜地也山之东有 碧霞元君行宫初创无考重修于嘉靖年间历明抵清风雨摧残又日渐倾圮矣丈头村万吾李公意图再造未始非盛举也惜不事而故同事之人不忍□此善念仍令其子邑庠生□工继毕乃事亦越□□□而亾沿及其孙澄源赖八村维护之力始于今岁竣不□顶之上殿像焕彩且□□山之下鼓楼增新斯役也经营于康熙壬寅落成于乾隆戊辰其中三十年间或持缘□叩讨或执疏引乞求或縂理其大纲或分司其细务维首之人存□不□募化之金多寡迥殊□□难以细载不□约略其大概日工已完欤财□竭欤虽赖人为实由神勤□□□□春夏骚客幽人或□诗见志或饮酒抒怀觉是地钟灵毓秀犹不失为名胜
观也敢不贡于□以垂永久乎是为誌
郡庠生王肇動撰文
邑庠生王□動书丹
八村社首
等仝立
四位长老
注:碑通高150厘米,宽55厘米,側宽26厘米,正书,螭首,现横卧在老顶山火炬碑旧址草丛中,碑趺已不知去向。(此碑实为竖排,从右至左录入,现将其横排,从左至右录入,以便编辑。)
作者简介:王潞伟,生于1983年10月,男,山西省长治市郊区人,现攻读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戏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