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号高价收购:2011年停摆:斯特恩的困局;NBA与欧洲的流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3:57:38
2011年停摆:斯特恩的困局;NBA与欧洲的流向

昨天体坛周报两篇文。

大卫·斯特恩的难题

大卫·斯特恩是个聪明人。在他治下,NBA成为世界顶尖的体育联盟,篮球运动获得史无前例的推广,耐克和阿迪达斯应该联合送他面“造福社会”的锦旗,史上最伟大的体育偶像之一(乔丹)在他手下造出,篮球史上最强队伍之一(梦一队)在他的时代组建。某种程度上,他是商人,是营销大师,但在赚钱创业的同时,也顺便使自己的领域产生了伟大的进化。
唯其如此,2011年他犯下的错误,才显得如此愚蠢。举个例子:桑德斯搞砸了一支球队,大家会说:好吧,得了,原谅吧,他不是第一次了……可是红衣主教搞砸了一支球队,大家会怎样惊诧?喂喂,你这样的一代枭雄,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对啊,斯特恩,你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1999年停摆对NBA而言,是一次深入骨髓的重创。球迷流失,球员废弃(坎普发胖、贝克酗酒)、赞助商心灰、转播方犹豫。NBA用了近十年时光,才把失地慢慢收复。这例子对NBA从业者来说,势必刻骨铭心。哪怕斯特恩已经年老健忘,无视1999年的经验,又或者他觉得今时不同往日,2011年的境况与1999年不同,无法照搬经验,还是有许多可供参考的现成故事:MLB1994年的超级大罢工、世界系列赛被取消后,到21世纪才挽回失地;NHL2004-05赛季取消后,所有球队价值全部跌份;NFL今年也劳资谈判,但也没误了开赛。所有例子,无非在说这么件事:
老板嫌亏本,球员要待遇,不管协议订完后如何杯酒言欢装没事人,劳资双方矛盾永远在的。但说到底,欢喜冤家们还是坐在一艘船上,只要船不沉,尽可以分赃。但船若沉了,大家一拍两散。
作为NBA大管家,斯特恩有义务让这艘船继续航行,他近三十年的漫长资历和伟大业绩,都给了他足够的话语权。这不是1964年1月的波士顿全明星——那次,张伯伦、拉塞尔、韦斯特、大O、贝勒们打突然袭击闹罢工,使职业体育史上第一次出现了退休金这个概念——早在2010年,停摆的风声就已被吹出来了。斯特恩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斡旋、对劳方或资方施压。
有前车之鉴,有时间,有准备,有资历,有经验,可是最后,他还是没能躲过这次停摆,NBA这艘大船,还是在盛世之际,撞上了冰山——斯特恩任内,这是第二次了。

劳资双方的矛盾,其实说穿了不过是:老板们想省钱,球员们想多要钱。说来说去,所谓待遇、保障、安全、合同条款、软硬工资帽,都逃不出个钱字。2011年的复杂状况在于:老板依然是铁公鸡吸血鬼,可是球员们不再单纯了。
这一代的球员,是斯特恩亲手培养起来的。他们不是50年代的合租房子、假期去打零工开出租车的蓝领了。他们拍广告、卖球鞋、巡回演出、出自传、卖长篇,他们是公众人物。斯特恩在80年代使NBA成为畅销电视节目,在21世纪又让NBA球员们成了移动传媒时代的宠儿。但这里有着巨大的风险:斯特恩培养的这一代弟子,就像被赋予了灵魂的克隆人。他们不只是斯特恩的摇钱树了。他们有媒体发言权,有影响世界的能力,而他们生活在斯特恩所营造的、唯利是图的时代氛围里。
斯特恩时代是一个伟大的商业篮球时代,但也是一个越来越赤裸裸的金钱时代。多纳希的证词、造星流水线的争议、话题的营造,这个时代是勒布朗可以全球直播“决定”的时代,是甜瓜可以逼球队交易自己的时代。球员们将自己的利益提到至高无上的地步。
停摆期间,明星们自惜羽毛,不便多话,因为他们的话语会被媒体引用传播;球员工会寸步不让,因为他们不再是弱势的蓝领。他们和老板一样都是当事人,他们不可能不明白,一旦联盟停摆,大家一拍两散都会遭殃,但他们还是咬住那点分赃,不肯甘休——他们像一群被宠坏的孩子,拧着性子,总在等对面妥协。牺牲一点利益,为联盟未来打算下?不可能!——当斯班瑟·霍伊斯在谈判期间,用推特曝出斯特恩年薪超过2000万美元时,你可以翻译出许多球员的心声:上至总裁老板,下到整个联盟,统统唯利是图,凭什么我们该让步?
所以,斯特恩的明显失误是在2011年:重蹈覆辙,有充裕的时间却没能搞定纠纷。但长远来看,他就任的近三十年,他让NBA成为造钱机器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为自己增加困难。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他的贪婪,也让球员们日益强大,日益贪婪,终于让他自己和老板们发现,自己简直在照镜子,面对一个和自己一样难缠、一样豁得出去、一样唯利是图的对手。
最重要的,是这次犯错误的时机。
1999年的NBA,瘦死的骆驼比马大;2011年的NBA,却未必经得起类似的折腾。欧洲联赛正挥舞支票,球鞋厂商们也在琢磨欧洲市场。这一次停摆,很可能动摇NBA的霸业根基。斯特恩枭雄一世,却在这个欧洲篮球急速发展的时节犯了一下拧。这是否他职业生涯最大的污点?只好等停摆结束那天再评断——而现在,这一天还遥遥无期。

 

 

NBA的处境

2011年NBA停摆,就是个现成版的《狼来了》。夏天停摆,媒体奔走:“可能要停摆,可能常规赛要打折。”每次谈判,专家球员们访谈出来一拨,盛世危言再闹一遍。如此这般,真到了宣布常规赛要打折时节,被打了三个月预防针的全世界,都觉得麻木了:“停摆就停摆,打折就打折吧……1998-99季不就这样吗?”
然而,2011年和1998年,真可能不太一样。

1998-99季NBA缩水,影响天下皆知:收视率暴跌,球迷离散,若干球员直接疏懒荒废酗酒发胖,1999年总冠军马刺被禅师念叨了十几年“这是个带星号的总冠军”。但好歹自那之后,湖人和马刺轮流坐庄、鲨鱼和科比恩怨交加、2003一代飞龙在天、凯尔特人和湖人宿怨连年,NBA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然是世界第一篮球联赛。
可是2011年,内忧不算,外患也在挖墙角。趁着停摆,德隆已经去了土耳其,费尔南德斯已经回了马德里,意大利人一边对巴亚尼们秋波暗送,一边晃着天价支票勾引科比。丹佛掘金一彪人马杀到中国。保罗、勒布朗、杜兰特们每天都被记者问:“海外打球,有这个可能性吗?”

海外打球本来没什么了不起。乔治·格文、威尔金斯、艾佛森,前得分王们都可以去欧洲打球;回欧洲也没什么了不起,萨博尼斯、雅斯科维修斯、纳瓦罗都是来美国观光几年,回去欧洲,继续称王称霸;斯特恩一向推崇全球化,近十年来,外籍状元(姚明、博古特、巴亚尼)、外籍常规赛MVP(纳什、德克)、外籍总决赛MVP(帕克、德克)层出不穷,人才流动,来去自由,也不是坏事嘛。
但是,想深一步:
以前,去欧洲打球永远是NBA球员的最后选择。格文、威尔金斯都是垂老之后,才去的欧洲;80年代的斯坦斯布里是个典型范例:在NBA只会扣篮的人物,东去欧洲,闯出了“欧洲乔丹”的美名,这也暗示了一个等级。欧洲是NBA的养老院,去那里是怡情悦性度假养老,顺便打打球。
以前,球员流动的方向,大致是欧洲向美国。托尼·库科奇、萨博尼斯、彼德洛维奇、吉诺比利、纳瓦罗、雅斯科维修斯,都是在欧洲占山为王,统治到独孤求败,才到NBA来登堂入室,另开片天地。欧洲魔术师库科奇只能在公牛打第六人;欧洲第一中锋萨博尼斯在NBA并没能统治一方;纳瓦罗和雅斯科维修斯适应不了回欧洲去了——这些也都是一种优越感:NBA的竞争水准是不同的,欧洲和南美是NBA的后院,人往高处走,美国永远高一等。去NBA是上天堂,回欧洲是流放发配。
当然,这种NBA至尊、其他联赛皆次一级的概念,一直在流变。21世纪以来,立陶宛、塞黑、阿根廷、希腊、西班牙这些欧洲列强对美国队的围剿,也令天下大势从1992年的NBA凌驾一切,变成了2011年的FIBA和NBA各有所长。詹宁斯在意大利联赛的不愉快经历、德隆近来对NBA球员“欧洲不好混”的告诫,都在暗示着:欧洲联赛正一点点获得尊重。西班牙ACB联赛,俄罗斯联赛,希腊联赛,意大利联赛,欧洲篮球联赛正风起云涌。欧洲联赛和NBA的差距,渐趋渐近。
2009年,科比就暗示过他对欧洲联赛的好感。比起NBA的明星制和商业化,他觉得欧洲联赛更老学院派,对抗更激烈,更刺激。而如果他真的签约意大利球队,对NBA而言是一场地震:从来没有一个联盟顶级巨星,在其尚在当打之年时,逃去欧洲的。NBA上一次遇到如此惊人的挖角,还是70年代:J博士、天行者汤普森、格文、吉尔摩这些顶尖人物,都在ABA打球,与NBA分庭抗礼。欧洲联赛还没到这境界,但一旦科比东渡,对NBA球员来说就开了一扇门,你可以想像经纪人和球鞋厂商如何说服球员们:“科比都不嫌去欧洲打球跌份,你何妨考虑一下呢……”
NBA停滞不前之际,欧洲正打算抓住这次时机。如果科比或任何巨星开了这个例子,巨星流渡的方向很可能会发生偏转。斯特恩的全球化计划当然是指望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但现在的全球化却是一种逆向的、NBA明星外流,欧洲奋起,世界篮球变成战国乱世:NBA至高无上的地位,底座将会动摇。
此时的大卫·斯特恩,应该有危机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