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检方是什么:有人“打榜”忽悠读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4:31:54
国内如今图书排行榜多多,你有没有发现,许多榜上不时会冒出几本出人意料的书?有人“打榜”忽悠读者    岁末年初,正是各种图书排行榜纷纷出笼之时。日前,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在自己的博客中晒出“当当网2009年度十大好书”、“2009年度十大商业图书”等林林总总10多种图书排行榜;而他去年出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总计进入了18个榜——排行榜名目之多之令人眼花缭乱,由此可见一斑。不过据圈内人说,这只是“冰山一角”。
    买书读书也有从众心理,一本书若能上榜,对促销颇具效果。于是,一些出版社和书商就动起了“打榜”的脑筋。
   
“打榜”能“打”出多大收益?
    记者经过采访,大致厘清了“打榜”的潜规则。所谓“打榜”,就是出版社或书商在给实体书店或网络书店大量发货的同时,指派专人匿名大量回购某本书,制造此书畅销的假象,把它推上“月度畅销”、“年度最受欢迎”之类的榜单。
    某书城一位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本书如果在卓越网或当当网每天卖出50本,差不多就能挤进销售榜的前10位。网站和书店从出版社或书商那儿进书,价格一般相当于图书标价的七折,有时更低些,而回购要按全价或九折、八折付钱——这样,可能买回1000本书会亏几千上万块钱,但相对此书上榜后的收益,实在是小菜一碟。”
    他举例说:“几年前某书商为一个刚出道的‘80后写手’的一本新书‘打榜’,此书定价20元,给书店的进货价是六折,然后以全价从书店回购500本,亏了4000元。但‘打榜’成功,又经一番宣扬,引发了读者跟风,结果这本小说卖了10万本,创造的码洋是200万元。”4000元“打”回200万元!虽然并非每本“打榜”书都能赢得如此超高效益,但据说普遍可获“丰厚赢利”。
    仔细留意国内主要的几个图书排行榜,你会发现,榜上不时会冒出几本出乎意料的书,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往往就是图书市场上专搞“打榜”的“操盘手”所为。“操盘手”一般先把某本新书炒到排行榜的30位左右,然后慢慢往前拱,引起读者注意;进了前10,就算大功告成。据知情人透露,这个操盘过程多由出版社或书商策划运作,但也可能是他们与书店或卖书网站联手完成。
   
“打榜”是绝对的丑闻
    “打榜”已成国内书业潜规则。澳大利亚作家、两度获布克奖的彼得·凯瑞不久前来中国访问,他说起这事儿,义正辞严:“打榜”在那些图书出版发行市场成熟的国家,是绝对的丑闻,一旦东窗事发,不仅出版社和书商,制作发布排行榜的书店的信用也会遭到严厉质疑,最后很可能在圈内混不下去。所以,书店会监测可能的“打榜”行为,如果发现短时间内突然冒出几笔“团购”某一本书的生意,就立即跟踪、调查和分析。一旦确认有人“操盘”,那么这本书的销售数字将归零,同时彻底取消它上销售排行榜的资格。
    在国内,一些有责任心的书店也正想法儿杜绝暗箱操纵榜单的行为。博库书城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取样范围最广、相对具备科学性的“开卷图书零售市场观测报告”,是他们必看的参考资料,总要把自己统计得出的畅销书榜单跟“开卷”公布的数据作比对。这位负责人指出,八成左右读者是根据半年或一年的图书排行榜,事先定下目标跑来书店买书的,所以“打榜”严重损害读者利益。对此,书店应该、也能够制止,关键是有没有坚定明确的社会责任和诚信意识。本报记者  陈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