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消磁能办银行卡:民生视野下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8:54:03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界的老大难问题。在新时期,这一积年难题又出现了新特点,需要提出新的思路加以破解。最近,长春市教育部门提出十三条“减负”措施,并把它纳入政府2008年民生计划中去落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教育是民生之基,把“减负”提升为民生问题,用改善民生的办法推进“减负”工作,这是当前解决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的正确思路。

一、课业负担:中小学生不能承受之重

1.中小学生学习负担呈加重趋势。表现在:一是书包越来越重。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书包平均重量为3.5公斤,初中生达到了5.5公斤。在部分地区,“拉杆书包”成为畅销品。这里除了部颁教材和练习册外,大量充斥的是教辅书,它们大多出自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摊售、书店随教材的搭售及家长和学生的购买。此外还有大量的“解题技巧”、“特级教师”辅导材料、“重点中学”习题集,其炮制者多为一些不良出版商、少数名校的“名师”,及师范院校的“研究所”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教研室”。二是作业越来越多。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2007年6月所作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占用1.5小时去完成每日课后校内布置作业的人42.8%,占用2小时的达到18.4%,占用2.5个小时的达8.0%,占用3小时的达7.9%,仅有22.9%的学生能在40分钟以内完成校内作业。许多课外作业机械性十足,做作业越来越成为只动手不动脑的“力气活”。三是学习时间越来越长。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2007年5月对牡丹江市、双鸭山市和尚志市的11所小学和12所中学调查显示,初三、高三学生几乎全是6:00时以前起床,22:30以后睡觉,没有足够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调查显示,最近20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都在持续下降,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一倍;眼睛近视率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甚至高达83%。

2.“禁补令”成一纸空文。利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为学生补课,是被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2000年, 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严禁中小学校利用假期时间补课。“禁补令”颁发之后教育部又在相关文件中加以反复重审,各个地区也 出台措施加以落实,甚至不惜采取暗访、随访、接受举报、教师罚款、校长撤职等方式加以治理。即便如此,补课行为从来就没有禁绝过。在“禁补令”高压态势 下,一些学校将补课地点从校内搬到校外,用别人的场地补自己的学生;一些教师在家中办起“私塾”,课内教学、课外补习;一些教师一边在学校“务正业”,一 边到民营补习学校去“走穴”。不仅公办学校顶风组织学生补课,社会上各种“课后班”、“托管班”、“补习班”、“文化学校”也应运而生。对此,教育行政部 门颇感棘手,公众对推行“禁补令”也没有形成共识。2004年初,沈阳市26名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对中小学假期补课解禁,引起广泛争议;2005年11月,沈阳市教育局、物价局出台《沈阳市面向中小学文化补习机构设置标准及管理暂行办法》,放开对社会补习班的审批限制,引起高度关注;2007年1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腾讯网新闻中心、新浪网考试频道、题客网的一项调查发现,在12800多名受访者中,52.2%的人对教育部门的“禁补令”明确表示反对,38.6%的人甚至坦诚无论是否收费都会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补课,只有14.4%的人“说什么也不补”。在这种强大的社会思潮和强烈的现实需求面前,如何做到令行禁止,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3.变种“重点班”继续挑战教育公平。“重 点班”的实质是利用排序法则实现学生学业上动态竞争的一种机制。“重点班”制度有两个来源:一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误读。因材施教原则旨在对各种类型、 各种特点、不同发展状况的学生给予不同方式的教育,我国早期实行“快慢班”制度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但是由于管理者对竞争机制的过分偏爱,使得“快慢班” 制度总是倾向于把最好的资源给那些更好的学生,导致了基础教育中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公平。学习困难学生在受到不公正待遇之后往往会形成心态失衡,产生妒忌、怨恨、仇视心理,直接影响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甚至导致其人生的失败。二是滥觞于“重点校”制度。我国的重点学校制度始于上世 纪50年代初,意在通过层层选拔为国家实现工业化和建设强大国防力量输送人才。此后国家沿用这种通过竞争、筛选、淘汰以培养少数“尖子”的精英教育路线,在教育经费、生源、师资等各方面向重点学校倾斜,最终形成了等级化的公立学校。尤其是当“重点校” 制度与“择校生”制度结合起来的时候,“重点校”、“重点班”更是变成了权力寻租的利器和滋生腐败的温床。因而,早在1997年, 原国家教委就颁布《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快慢班,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 教改试(实)验班外,一般不设试(实)验班。”新版《义务教育法》更进一步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慑于法律的压力,不少地方的“重点校”、“重点班”摇身一变成了“示范校”、“实验校”、“实验班”、“电教班”、“特长班”,这些学校和班级在公众和家长中仍有着很高的认可度,而期望教育行政部门完全放弃对它们的特别关照,也不是一件十分现实的事。

二、谁剥夺了中小学生的成长快乐?

1.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在高考指挥棒下,升学率的高低深刻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声誉、地位及生源;同样,在高考指挥棒下,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为突出“政绩”, 以升学率的高低决定对各个学校人、财、物的投入,以及对校长和教师的褒贬和奖惩。因而,提高升学率实际上已经成为包括学校、家长、教师乃至政府在内的一种 “集体无意识”或“集体冲动”。尽管国家严禁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严禁在媒体上宣传炒作升学率,禁止以分数、升学率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成 绩,但这些禁令在现实中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2004年,南京市因推行素质教育而使高考遭遇“滑铁卢”,这一事件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南京市当年有26105人参加高考,但上本科线的仅有4700人,上线率为18%,远低于全省35%的平均水平。部分学生远离教育资源雄厚的南京而到南通、泰州、扬州等地去“借读”,形成一股特殊的高考“移民潮”。迫于社会压力,南京市教育局于2004年8月印发《关于南京市中学节假日对学生开放教育设施和开展教师校内教学辅导活动的通知》,有限解除“禁补令”,被媒体戏称为补课的“复辟”。无独有偶,在山西省的偏远小县榆社,2005年 因“高考滑坡事件”,县常委会在媒体上发出公告向全县人民致歉,并对榆社中学领导班子实行全员停职待岗处理。这些地方政府的领导,误将升学率看成是反映自己政绩的量表,因此像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一样地给教育部门提出升学率要求,声称抓升学率要“抓出血来”。而这些压力经层层分解、转嫁,最后都落在了学生身 上。

2.缺乏有效的“减负”手段。面 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查处,许多学校都会祭出“两张皮”:素质教育是一张“政治皮”,应试教育是一张“政绩皮”。一些学校虽然取消了期中考试,但取而代之的是单元考、月考、季考,学生的精神压力和负担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善。部分教师素质不够高,不去通过改进教学提高质量,而是采用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延长学 习时间,不惜采用“满堂灌”、搞“题海战术”、打“疲劳战”, 用频繁考试威逼学生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受到漠视,教师的权威性得到无限张扬。另外,各相关及无关部门都要向学校提出搞“专题教育”的要求,各种机构的课题 组都要向学校摊派实验任务,一切都要“从娃娃抓起”,什么都要有课本、进课堂、占课时,学校及学生不堪重负。据江苏省有关部门统计,在中小学,开设的专题教育有国防、健康、环境、安全、法制、禁毒、人口、税务、血防、土地、绿化、青春期卫生、“两史一情”等,相关部门下发的“四个一百”知识读本、香港知识读本、澳门知识读本、推广普通话专题读本等,竟多达十七八种。而学生及其家长在意识深处对“苦读成才”的认同,也宽容了教育部门增加课业负担的做法。学习 历来就被认为是苦差使,“头悬梁”、“锥刺股”、“囊萤夜读”的古人被许多人视作顶礼膜拜的偶像。人们甚至普遍认为,只要教师抱有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理想、目标的善良意图,就可以不择手段方法,任意加重负担,即使造成身心伤害,也会因为善良动机得到伦理上的谅解、宽容。

3.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困难,优质教育资源一直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而政策性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特别是“重点校”制度的推行,是导致近年来公立学校教 育资源不均衡的原因之一。尽管“重点校”制度已经废止,但这些学校仍在,业已形成的学校间不平等竞争环境依然故我,许多地方以建设“示范校”、“实验 校”、“星级学校”等种种名义,继续在人为地制造和扩大学校差距。1995年,原国家教委曾提出在全国建设1000所示范性高中的任务,立即成为新一轮创建重点学校、拉大学校差距的强大动力,搅动了一轮强劲的建造大校园、豪华校园热,形成了一股盲目攀比、铺张奢华的不良倾向,并且遗患无穷。这种“扶强抑弱”、“劫贫济富”的政策,造成学校系统的两极分化,助长了学校间的恶性竞争,并最终转化为学生残酷的学业竞争。

三、标本兼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国家的减负政策必须得到落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关乎民生幸福,关系到实施素质的成败,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就曾尖锐地指出:“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从1982年起,“减负”工作被列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被列入党中央政治报告。最近,“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再次被写入十七大报告和2008年 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因此,必须把“减负”与落实十七大精神、建设和谐社会联系起来去提高认识。纵观国家政策,当前的“减负”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要点:一是 各级政府要摆正政绩观,均衡办好每一所学校,不得向教育部门下达升学指标,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二是教育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校际联考,不得按升学率或考试成绩进行区域间、学校间的名次排队,不得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三是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不得随意增 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不得擅自提前复习迎考和延长学生上课时间,不得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不得为组织文化补习活动的机构提供宣传、动员、代收费、代组织、提供教学场地等服务,不得以补课的名义讲授新课、赶进度,不得擅自组织学生购买或推荐各种习题集、练习册等应试材料;四是学校统筹学生每天 各门课程的作业量,小学生完成书面家庭作业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初中生控制在1.5小时左右,高中生不得超过2个小时;五是学校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活动总量,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六是要建立发展性教师和学生评价制度,不得在学校、班级和家长会上公布班级或学生的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为班级或学生排名次,不得按成绩分类编班;七 是教师不得强制学生参加各种文化补习,不得向学生推销、推荐教辅书和与教学有关的其他商品,书刊发行单位不得向学校搭配销售或者强行推销中小学教辅材料;八是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和实践教育基地要依法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九是要加强督导工作,对违法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者给予处理,并将督 察结果向社会公布;十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设立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投诉或举报,对于投诉或举报的问题,一经查实必须给予责任追究。

2.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已经推行多年,高中新课也于2003年正式启动。几年来,高中新课改已初见成效。率先实行新课改的广州市,2007年高考上线率达到81.55%,本科上线人数突破2万人,605分以上高分段考生达到2276人,比上年净增373人。尽管如此,新课改并未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反而有明显增加。同时,随着新教材的启用,打着“新课标”、“新课改”旗号的“新教辅”纷纷出笼,使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高中新课改从一开始就陷入应试教育的樊笼。另外,一些教师的素质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不懂得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没有能力放手去实现对教材的整合与取舍,教学节奏拖沓、教学容量过小、浪费教学时间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新课改,关键在两点:一是推行学分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的目的在于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在打好学生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让具有不同禀赋、爱好、兴趣的学生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由此带来学生课程修 习过程的灵活性和个性化,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高中新课改“实行学生学业成 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并要求学校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这些资料有利于学生和家长选择报考适宜于自身发展的高等院校,有利 于高等学校选择适合的生源,也为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育教学评价、办学水平评价以及区域教育质量的监控提供参考,并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实现“减负” 工作的实质性突破。

3.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中小学生提供公平宽松的学习环境。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采取非均衡发展策略,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形成了深刻的鸿沟。同时,一些地区为鼓励学校之间的竞争,引进经济领域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 则,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实行不同的投入政策。在每个地方,无论财力多么紧张,都要搞一两所重点学校做“窗口”、显“政绩”,人为地造成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均 衡,加剧了学校的不良竞争,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教育投入、促进均衡发展,是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根本措施。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要求,不断为处境不利人群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确保社会主义教育的 公平、公正。要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对图书、仪器、体育场所、实践基地、局域网的设施实现区域内共建,对某些学科的紧缺教师实行区域内联聘,对名教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实行区域内共享。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设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库,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实现省域、市域、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短 城乡之间、强校与弱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