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卡黑金卡有什么用:印度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23:41:31
作者: 李永钧
2007-11-16 [ 字体:大中小 ]
在外资汽车巨头的眼里,中国是看得见的蓝海,而印度市场,将是潜在的蓝海……
近两年,印度汽车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印度乘用车销量为1099712辆,同比增长20%。其中,现代、玛鲁蒂(Maruti)和塔塔三家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名列前茅。今年3月印度国内汽车销量为163440辆,其中,乘用车销量114195辆,比去年3月销量增长3%,商用车销量49245辆,比去年3月大幅增长13.2%。在3月31日结束的财政年度,印度客车的销售增加21%,达到138万辆。
据业内人士分析,印度乘用车需求的增长在于新车型的推出、汽车制造商的促销措施以及一些相应的财政政策。上涨的油价同样给印度的消费者带来不小的影响,小型车的燃油经济性正好满足了这项需求。此外,印度中产阶级收入的增长也与乘用车需求增长有密切关系。随着印度私人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个体经营者开始购买自用商用车,设立个体私营运输公司,从事商业经营活动,今后这一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张。
印度政府公布的经济预测显示,2007年该国汽车行业将吸引约180亿美元的高额投资。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一份预测报告中称,未来三年印度轿车需求量平均每年将递增100万辆,从2007年到2009年,在世界前20名的汽车制造国家中,印度的增长速度将是最快的,最大的增长点来源于小型车市场。而据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估计,到2015年,其销量将达到300万辆。
印度汽车的蓬勃发展已经开始让人刮目相看,尽管从目前市场容量和销售数据来看,印度还不足以和中国争雄,但印度汽车工业飞快进步已开始对中国汽车业构成竞争之势。本文将从印度汽车行业总体情况、乘用车市场、商用车市场、汽车金融、合作机会和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总体状况
印度的汽车工业,从业人员约45万,共有12家乘用车厂、 9家商用车厂、 5家专用车厂、5家发动机制造厂、12家摩托车厂、4家三轮车厂、10家拖拉机厂。印度汽车工业产值1万亿卢比(约225亿美元),占印度工业产值的6%。作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10亿人口以上的国家之一的印度,汽车保有量依然很低。截至目前,印度每千人拥有汽车不到10辆,仅相当于我国1995年的水平(每千人拥有8.6辆)。

印度汽车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产品结构多层次。例如即使高档的奔驰,一年也能卖出去2万辆。而另一方面,二手拼装车,马鲁奇的外壳,韩国的发动机拼成的无牌车也很有市场。产品之间的质量、技术水平的差距非常大。同样的锻件厂,有的是用陈旧的设备从事小规模生产,有的则是进口日本的先进技术设备,实现经济规模。企业规模、产量、使用设备、原材料都是多层次的。这与印度消费者收入的多层次相对应。
第二个特点是零部件产业规模大,有数以万计的厂家,什么都能造。在过去印度的国产化政策和两家企业垄断的时期,印度的国产化率曾经是100%的。几乎每种零件都有许多企业在生产。这些企业有正式注册的,还有许多没有注册的非管理企业,它们制造大量的仿制品。
第三个特点是二手车市场规模很大。印度的车检制度规定一年一次,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几年都不检。因此维修零部件的需求量非常大。其中正品占1/3,其余全是仿制的假冒品。仿制品厂家多得难以统计,它们使印度的零部件产业群非常庞杂。
第四个特点是拥有较大的汽车设备和工具制造业。印度独立以后,虽然把汽车当成消费品限制投资,但对机床、工具等投资类产品的投资却是宽松的,国营企业生产机床,发动机实验机可以得到国家的政策补贴。印度有实验发动机的公共机构,接受企业的实验委托。
第五个特点是,整车厂往往从相隔1000或1500公里的零部件厂采购,由于公路条件很差,再加上零部件质量不稳定,一般要保有库存余量。因此不适合“Just in time”生产方式。
第六个特点是印度汽车市场是三大新兴汽车市场利润率最高的。近两年,印度汽车工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可以达到12%,而且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印度汽车制造商Maruti Udyog公司,2005财年的利润率为16.9%,而在2000年时,这家公司的利润率仅为9.9%。由于印度政府未来还将出台一些鼓励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加之印度经济的飞速增长,该市场的利润率在一段时期内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二、乘用车情况
印度没有限制乘用车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所以乘用车市场发展比较平缓,汽车产品的结构,10年来,主流车型一直是轿车。2002年,印度乘用车产量年均增速24%,进入2005年,似乎印度的增长速度大大放缓,但是印度的自主品牌发展更好。
印度轿车的产品结构,按照车长来统计,车长在3.4—4米的紧凑型占了64%。印度的主流轿车是铃木奥拓级别的微型车,之所以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购买力问题:印度购车大部分是贷款购车,汽油的价格比中国还要高,人们就不得不考虑实际的承受能力了。
目前,印度马鲁蒂工业公司生产的汽车占在印度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一半,但美国通用、日本丰田和本田、德国大众以及另外6家汽车公司计划至少花66亿美元在印度建新厂,以满足该国对汽车的需求。
铃木奥拓是马鲁蒂公司的头牌明星,印迪卡是塔塔公司的当家花旦,也是印度人民十分为之骄傲的纯自主品牌,印迪卡车内的配置虽然简单了一些,但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材料的使用比较厚实,用户的使用满意度也比较高。近两年来,印迪卡的销售增长超过了其它品牌,这也是印度自主品牌的阶段性胜利。
从销售价格来看,奥托约合人民币4-5万,印迪卡5-7万。
印度主流车型
ALTO
INDICA
长×宽×高
3495×1475×1460
3675×1665×1485
排气量(升)
0.8
1.4
价格(人民币元)
4-5万
5-7万
轿车市场的品牌竞争,印度的汽车公司,除了塔塔是纯正的印度民族企业之外,马鲁蒂是印日合资企业,其它基本上是外商独资企业,而且都是最近几年才刚刚进入的。这种情况,很有点几年前的中国市场,展望未来,印度的民族品牌能否长期生存下去,人们只能拭目以待。
印度轿车市场的自主企业:马鲁蒂。马鲁蒂虽然是印日合资企业,但是经过40余年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已经本土化。从企业生命周期看,马鲁蒂已经步入中年。马鲁蒂公司的主销车型是奥拓,排气量在1升以下。2005年销量,马鲁蒂是56万辆,近三年平均增长率为8%。

三、商用车情况
2002年以后,印度商用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平均增速在20%以上。

印度商用车的产品结构:偏重货车,缺少轻、微型客货车印度的商用车,主流车型是大中小型的卡车,客车的数量十分有限。展望未来的印度,当大量个体工商户及富裕农民逐渐产生以后,私人能够拥有的轻型与微型客货车发展空间十分大。只是由于印度这几年的发展,主要集中在IT服务业,培养了大量的高收入雇员,而缺乏大量的普通创业者,以至于轻微型客货车及农用三轮车等车种的普及比较缓慢。在2005年的数据中,也反映出了这种趋势:小型货车同比增长27.6%,小型客车同比增长19.8%。

印度商用车市场的企业竞争:集中度高,基本上是“三国演义”——塔塔、利兰和艾车,其中塔塔公司一枝独秀,占据了将近7成的市场份额,几近垄断。
印度商用车市场特点是:国产品牌领导市场。这与商用车的用途是密切相关的:商用车是赚钱的工具,是生产资料,所以要考虑生产成本问题,购买时的价格因素就比较重要。这给当地民族企业带来了机会:低成本运作的优势。反倒跨国公司那些十分昂贵的高档商用车缺少了市场的需求基础。
从汽车的总产量来看,塔塔汽车要大于福田汽车。塔塔不仅生产商用车,还生产乘用车,生产量仅次于马鲁蒂,印度市场畅销的“INDICA”轿车就是塔塔的杰作。05年,塔塔的产量是43万辆,福田是30万辆。从商用车的产量来看,福田则是塔塔的2.3倍。塔塔的商用车总产量是12.8万辆;福田的商用车总产量是30万辆。
从企业的产品结构上看,塔塔是商用车与乘用车并举,商用车侧重于中重型载货车,而福田的重点集中在轻卡上,最近几年,福田欧曼重卡取得市场的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了福田的竞争力。在世界汽车公司产销量排名中,塔塔位列21名,福田排23名,可谓是势均力敌。
尽管塔塔集团涉足汽车制造业不到十年。但塔塔集团在印度很受尊敬。因为它有能力克服看来不可能克服的障碍,并且有强大的金融资源。印度其他的邦政府都竞相邀请塔塔集团去建立新的工厂,国际汽车制造商也要求与塔塔集团合作。截至今年2月,印度本土汽车制造商———塔塔汽车公司生产的小排量轿车Indica品牌在印度本土已销售100多万辆,并且已经出口到非洲和欧洲。印度财长奇丹巴拉姆近日表示,印度要在未来3~5年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中心,塔塔在这项计划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四、汽车金融
根据印度制造者协会(SIAM)提供的数据,印度的信贷购车比例达到80%左右。印度的金融体系与世界接轨比较完善,同时由于印度的汽车工业都是民营,自主经营与承担风险的能力都比较高,民众的诚信度也比较高,所以印度的汽车金融发展情况要远远好于中国。
这种差距,一方面说明印度的汽车金融比中国更成熟,印度人更为超前,敢于花明天的钱。同时,印度完善的汽车金融已经大大释放了市场的潜在需求。
印度贷款购车的用户比例
乘用车
75%- 80%
商用车
85%-95%
摩托车(2轮)
45%
数据来源:SIAM(印度汽车制造者协会)

五、合作机会
印度之所以吸引跨国汽车制造商不断加大投资,与产业政策的支持分不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印度确定要大力发展汽车工业。1983年,印度政府直接与日本铃木公司成立Maruti Udyog有限公司,生产Maruti 800即奥拓微型轿车,其中近四分之三的股份为印度国有。但是,由于产品单一,消费者购买能力低下,印度轿车产销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陷入徘徊不前的状况。
1993年,印度政府开始调整相关的产业政策,有条件地向国际上的汽车工业巨头们打开合作的大门。随着印度经济自由化进一步深入,外商独资企业也获得了该国政府的认可。1994年~1999年,包括丰田、本田、通用、福特等在内的9家汽车公司进入印度市场。
1997年12月,印度出台了新的汽车产业政策。新政策规定,要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汽车企业正式生产的第三年起,必须出口整车和汽车零部件。欧洲各国、美国、日本对这项保护性的限制措施反应强烈,印度最终于2002年8月废止了这项内容。
在2006年9月印度政府公布的《汽车发展规划(2006~2016年)》中指出,要实现规划目标,2006~2016年,印度汽车工业需要增加投资350亿~400亿美元,这些投资主要来源于意在扩大产能的跨国汽车制造商。既包括那些目前已在印度发展的企业,也包括有意在印度投资建厂的公司。印度政府对这类投资将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并给予税收、土地审批、资源供应等方面的优惠。
在印度汽车产业上,之前较大规模的投资也仅仅是日本铃木、韩国现代等几个处在世界汽车第二阵营的汽车集团,竞争并不充分,使铃木汽车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近80%;直到近年,才有通用、福特、戴-克、大众、雷诺、丰田等巨型企业的较大规模投资。2006年,印度汽车工业各方面的表现显著提高,所以跨国公司加大了对印度的投资,瞄准印度汽车市场的巨大需求。去年11月,目前雷诺-日产汽车公司与印度M&M有限公司关于合资项目的谈判已接近尾声,将在印度投资数十亿美元建造整车制造厂和发动机厂。到2009年,该整车厂的产能将达50万辆。日产对印度市场非常重视,除上述合资项目外,还将先期投资4.2亿~5亿美元在印度建立20万辆年产能的汽车生产厂。此外,日产还与铃木公司签署了协议,后者将在印度生产日产品牌的微型车,从2008年开始,这些微车中的大部分将出口欧洲。事实上,忙着在印度扩张的跨国汽车制造商不止雷诺-日产。据了解,今年1月,福特、本田、宝马、通用、现代等汽车企业纷纷宣布,在印度建立新厂或提高现有产能。
此外,还有众多的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紧随整车制造厂的步伐开始切入印度汽车市场。目前,跨国汽车公司在印度的采购数额已超过15亿美元,印度的采购金额以超过20%的速度在急速前进,汽车和零部件行业作为印度的优势产业,目前不仅满足印度市场的需求,也大量出口,其中出口的大多数都是以Tata汽车为首的印度自主品牌,巨大的市场容量让外资汽车公司仿佛看到了十年之前的中国。2005~2006财年印度汽车产业年收入为450亿美元,年出口额达45亿美元。印度政府公布的经济预测显示,2007年该国汽车行业将吸引约180亿美元的高额投资。
六、发展前景
最新的印度《汽车发展规划(2006~2016年)》显示,如果印度汽车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那么到2015年,印度新车市场将达到400万辆。到2016年,印度汽车产业年收入将为1250亿美元,年出口额将达550亿美元。最引人注目的是“未来10年印度将致力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中心”。印度的《规划》还指出,到2016年,印度应该成为世界第七大汽车制造国。这比目前印度第11名的排位将提高4位。印度还要保持第四大卡车制造国的地位,印度人雄心勃勃。
印度汽车市场发展前景看好,让许多跨国公司近年发布如此多印度投资短、中、长期计划。因为印度市场巨大的人口带来的潜在消费量,无论是在亚洲和全球制造定位以及内部消费潜力上,在外资汽车巨头的眼里,印度汽车市场都将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海洋。
印度市场高度自由化的投资环境和飞速增长的GDP不可小视,加上印度市场对小型车市场的情有独钟,这些优势开始驱使众多的厂家已明确表示把印度打造为其亚洲大陆的小型车基地。
而且,印度政府开始在政策上给予汽车产业支持和倾斜。近两年,印度政府颁布了《外国投资促进法》、《经济特区法》等,通过降低税收、放宽行业准入等优惠措施,优化印度汽车产业投资环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对吸引外资起了助推器的作用,大大刺激了外资大幅度增加对印度的投资。另外,印度在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价格、管理人才、法律法规透明度、与跨国公司文化接近度和监管环境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还有一点无法忽视的是,在对东南亚市场的辐射力上来说,印度有更明显的优势,一旦外资汽车确立印度作为核心制造中心地位,可轻易地辐射到周边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这和中国市场过多局限在国内形成鲜明对比。
相关链接1:印度《汽车发展规划(2006~2016年)(草案)》部分内容
◆到2016年,印度将成为亚洲汽车及零部件设计与制造的强国之一。印度汽车工业总产值将达1450亿美元,其对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将超过10%,并将再提供2500万个就业机会。
◆到2016年,印度努力成为世界第七大汽车生产国,保持第四大卡车生产国的地位。
◆增加350亿~400亿美元投资用以扩大汽车产能,与中国和泰国展开竞争。
◆政府部门是汽车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催化剂”和“服务者”,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印度政府将在关税、税收、财政政策方面助力汽车产业发展。同时,加强道路、铁路、港口、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汽车业的腾飞扫清障碍。
◆开始执行“国家汽车试验、研发执行工程”。政府为汽车行业提供专门的试验、认证、验证生产一致性的设备和条件。该工程包括,在印度北部哈里亚纳邦的Manesar和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Chennai分别建立世界级试验、认证中心,建立世界级卡车试验场等。利用这些设备和条件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可以满足汽车产业研发所需。
◆通过工业培训学院(ITIs)、汽车培训学院(ATIs),为汽车产业建立专门的培训、市场分析机构。这些机构将为汽车制造业的成熟发展和本土化的研发提供充足人才和知识技能储备。
相关链接2:跨国汽车制造商扩大在印度投资
◆本田
决定投资180亿~240亿日元(约合1.5亿~2亿美元)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新建一座汽车工厂。新工厂占地面积是现有本田在印度工厂的3倍,大约为200万~280万平方米。该工厂计划在2009年上半年投产,最初生产能力为5万辆,最终将扩展至年产20万辆以上,成为本田在印度的主力工厂。
宝马
目前正与印度英雄集团就零部件采购进行商讨。据英雄集团称,第一笔订单包括盘式制动装置和齿轮。目前,宝马正在建设投资11亿卢比的汽车组装厂。
◆通用
计划在印度建立发动机和变速器制造工厂。新工厂产量将满足印度汽车市场对轻型柴油发动机(排量1.2L~2.0L)的需求。两座工厂可能需要通用注入资金2.23亿~3.35亿美元。
德国大众
正在印度北部旁遮普邦新建一座汽车制造工厂,预计建成后年产汽车10万辆。根据大众与当地政府达成的初步协议,大众计划为新的汽车制造厂投资150亿卢比(约合3.3亿美元)。预计工厂建成后,将为旁遮普邦提供5000个直接就业机会及5万个间接就业机会。
◆戴-克
正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选择厂址。戴-克在该邦已经拥有一座汽车工厂,每月生产约2000辆汽车。戴-克此前曾表示,公司已与几家印度卡车制造商进行了洽谈,以便找到一家印度公司使用戴-克公司的技术生产当地品牌的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