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贷记卡办理: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97五代十国——吴越国及武肃王钱鏐等各代君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11:24

吴越国(

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所建。都城为钱塘(杭州)。强盛时拥有十三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全省、江苏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吴越国共有五位君主。

唐光启三年(887),董昌移镇浙东;唐以钱镠为杭州刺史,从此钱镠独据一方。乾宁三年(896),钱镠灭董昌,得越州。唐以钱镠为镇海、镇东(越州军号)两军节度使,仍治杭州。钱镠遂据有浙江东、西二道。天复二年(902),唐封他为越王。开平元年(907)后梁又封他为吴越王。吴越比相邻的吴(后为南唐取代)弱小,故钱镠及其子孙皆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借以牵制吴或南唐。但有时也自立。 后唐长兴三年(932)钱镠卒,子钱元瓘(887~941)继位。后晋天福五年(940),元瓘遣大军入闽,遭到巨大损失。六年,元瓘卒,子钱弘佐(一作钱佐,928~947)立。

开运三年(946),吴越再次遣兵入闽,得福州。次年,弘佐卒,弟钱弘倧立,同年十二月三十日(948年2月12日)将校废弘倧,立其弟钱弘俶(即钱俶,929~988)。开宝八年(975),

南唐,吴越面临危机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钱俶入朝。三年,再次入朝,尽献所据土地,全家迁汴京。吴越亡。 吴越自钱镠晚年与吴通和以后,除两度遣兵入闽外,并无重大战争。在十国中,是比较安定的地区。钱镠修筑钱塘江石塘,又置都水营使,主管水利事业,专管治河筑堤,发展了太湖一带的圩田。通过这些措施,使境内农业生产获得发展。吴越境内的手工业丝织、造纸,特别是陶瓷,都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秘色青瓷制作精美,闻名于世。当时,由于陆道交通为战火阻塞,吴越常由海道与中原以及契丹贸易,与大食、日本也有贸易往来。杭州成为两浙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州,是吴越重要的贸易港口。但是钱镠、钱元瓘父子都十分奢侈,营建宫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赋税繁苛,身丁税重。当时封建经济虽有发展,但人民生活仍十分困苦。

吳越國政權的前身與基礎可一直上溯至ion=edit&redlink=1">唐末大混亂時期杭州地方的鄉兵集團ion=edit&redlink=1">杭州八都。錢鏐本為ion=edit&redlink=1">石鏡都的副將,助主將董昌取得杭州、擊敗ion=edit&redlink=1">浙東觀察使ion=edit&redlink=1">劉漢宏的侵略後,董昌將杭州刺史一職以及杭州八都集團的大部分讓給了錢鏐,是錢鏐獲得獨立地盤之始。以下表列出此政權之擴張事件及領域變動。

893年,錢鏐为唐镇海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为吴越王。978年投降北宋

事件 政權領域 領州數 886年ion=edit&redlink=1">浙西ion=edit&redlink=1">鎮海軍兵變,錢鏐以平亂為名出兵攻陷常州潤州 杭 +常潤 3 887年,消滅佔據蘇州ion=edit&redlink=1">徐約 杭常潤 +蘇 4 891年孫儒江南,與楊行密、錢鏐爭奪常、潤、蘇三州。潤、常最終為楊行密所據。 杭蘇 2 896年,為唐朝討伐稱帝的越州董昌,平之;過程中楊行密援董昌,攻陷蘇州。 杭 +越 2 896年湖州刺史ion=edit&redlink=1">李師悅病逝,部下ion=edit&redlink=1">都將聯合趕走其子ion=edit&redlink=1">李繼徽、歸附錢鏐。 杭越 +湖 3 898年,克復蘇州。 杭越湖 +蘇 4 分蘇州嘉興秀州 杭越湖蘇秀 5 陸續與浙東諸州勢力交戰,或在該州土豪病逝後收服之。 杭越湖蘇秀 +睦婺衢明台溫處 12 945年,出兵援助閩國抵抗南唐,閩國部將李仁達福州歸附。 杭越湖蘇秀睦婺衢明台溫處 +福 13

 

 

 

吴越国一军十三州:

  • 杭州(首府):辖钱塘、钱江、盐官、余杭、富春、桐庐、于潜、新登、横山、武康十县。
  • 越州(东府):辖会稽、山阴、诸暨、余姚、萧山、上虞、新昌、瞻八县。
  • 湖州:辖乌程、德清、安吉、长兴四县。
  • 温州:辖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县
  • 台州:辖临海、黄岩、台兴、永安、宁海五县。
  • 明州:辖鄞、奉化、慈溪、象山、望海、翁山六县。
  • 处州:辖丽水、龙泉、遂昌、缙云、青田、白龙六县。
  • 衢州:辖西安、江山、龙游、常山四县。
  • 婺州:辖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永康、武义、浦江七县。
  • ion=edit&redlink=1">睦州:辖建德、寿昌、遂安、分水、青溪等五县。
  • 秀州:辖嘉兴、海盐、华亭、崇德四县。
  • 苏州:辖吴、晋洲、昆山、常熟、吴江等五县。
  • 福州:下辖闽、侯官、长乐、连江、长溪、福清、古田、永泰、闽清、永贞、宁德等11县。
  • 安国衣锦军。即今临安,是钱鏐的诞生地,故特升为衣锦军

吴越国首府杭州的城市建设:

  唐末五代,杭州成为吴越国的首府,城市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

  1、城区的扩大

  钱镠担任杭州刺史后,于大顺元年(890年)九月第一次扩大杭城。史书记载:“筑新夹城,环包家山,泊秦望山而回,凡50里,皆穿林架险而版筑。”第二次扩大杭州城是景福二年(893年),周围70里。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一《帝王都会》记载,罗城的城门有十:朝天门,在吴山下,今镇海楼(即鼓楼);龙山门,在六和塔西;竹车门,在望仙桥东南;新门,在炭桥东;南土门,在荐桥门外;北土门,在菜市桥门外;盐桥门,在盐桥西;西关门,在雷峰塔下;北关门,在夹城巷;宝德门,在艮山门外无星桥

  

2、凤凰山麓王宫建设:

  凤凰山麓,为隋唐两朝的州治所在,吴越国时扩建王宫,南边有通越门,北边为双门,范围数里。相当于南宋皇城九里的范围。内有八会堂、功臣堂、天宠堂、天册堂、阅武堂、握发殿、思政堂、仙居堂、丽春院等十多处殿堂建筑,规制恢宏。

  3、建造捍海石塘:

  消除了钱塘江潮对杭州的危害。捍海塘南起六和塔,北至艮山门外。

  4、保护西湖环境

  从钱鏐起,设立撩湖军兵千人,专事清理西湖葑草之事。

  统治吴越国的五位国王简介

  

钱镠(公元852年-932年),吴越国开创者

  字具美,小名婆留,杭州临安人。钱镠出身微贱,但却是一位传奇人物,江南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说他自小与群儿游戏,喜欢到石镜镇看镇兵跑马射箭,他也把大家编起队来操练,相士惊为“真贵人也”。长大后,不务正业,贩盐为盗,奔走两浙之地,深知习武才是同路,十七岁开始苦练硬弓、使长矛,读《孙子兵法》,二十岁到石镜镇投军当“义兵”,改名为钱镠。黄巢起义时,钱镠成为当地军阀董昌的部将,屡立战功。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今浙江绍兴),自杭州移镇浙东;唐以钱镠为杭州刺史,从此就独据一方。景福二年(893),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乾宁三年(896)钱镠灭董昌,得越州。唐以钱鏐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治杭州。天复二年(902),唐封他为越王。后梁又封他为吴越王。923年后梁国主又册封钱镠为吴越国国王。

  钱镠在政治上贯彻“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国策。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奖励垦荒,发展农桑;平息藩镇战乱,维护两浙安宁,有利于人民生活和经济繁荣。他开拓杭州城郭,大兴土木,营建宫殿,修筑海塘,疏浚湖浦,灌溉农桑,开拓海运,发展贸易,促进经济发展,使两浙安定繁荣。特别是他在统治区内兴修水利,修建钱塘江海堤和沿江的水闸,防止海水回灌,方便船只往来。世人奉之为“海龙王”。又加之战争较少,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吴越对江浙地区的开发是有一定贡献的。钱镠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卒。终年八十一岁,谥武肃,葬临安钱王陵。

  钱元瓘(公元887-941年),钱镠第七子。

  开平元年(907年),升为衙内都指挥史。天成三年(928年)升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嗣王位,在位十年。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卒,享年55岁,谥文穆。他承继了父王朝奉中原、保境安民的国策,又发展了与日本、朝鲜半岛古国的友好交流。旧时西湖边的涌金池上石刻"涌金门"三字为他亲书,今已废。元瓘爱好文学,喜赋诗,有诗数百首,编集为《锦楼集》。

  钱弘佐(公元928-947年),字玄祐,钱元瓘第六子。

  母许氏。少儿时便封官至镇海、镇东两军节度副使、检校太尉。天福六年(941年),年仅14岁便嗣王位,由丞相曹弘达摄政事。大赦境内,免租税一年。弘佐在位七年,于开运四年(947年)卒,谥忠献。

  钱弘倧(公元929-971年),字隆道,钱元瓘第七子。

  鲁国夫人鄜氏所生。官历内使衙指挥使、检校太尉、东府(越州)安抚使,寻拜丞相。天福十二年(947年)六月嗣王位。十二月被内衙统军使胡进思发动政变所废,在位仅半年。废后贬迁会稽卧龙山麓,生活起居仍与王同级,至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卒,谥忠逊。

  

钱弘俶(公元929-988年),字文德,钱元瓘第九子。

  恭懿夫人吴汉月氏所生。吴越国的末代国王。初为内衙指挥使、检校司空等。开运四年(946年)三月,为台州剌史,次年正月回杭州嗣王位。他丞继先王的国策,尊奉中原。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镠割据两浙时,于境内保国安民,对外奉中原为正朔所在,殷勤有加,一时间,吴越国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公元947年,钱俶继承吴越国王位,继承了祖先留下来的繁荣,也继承了祖先留下的遗训,对中原诸王朝贡奉之勤,海内罕有其匹。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在宋朝统一全国的政治攻势下,为保一方平安,钱俶更是倾国所有以事贡献。

  974年,赵匡胤讨伐南唐,矛头直逼江南。钱俶拒绝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求援建议,975年,出兵助宋灭南唐。南唐亡国后,吴越国唇亡齿寒。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一月,钱俶祭别钱镠陵庙,失声痛哭:"孙儿不孝,不能守祭祀,又不能死社稷。"悲伤得几乎不能站立。稍后,钱俶即启程赴开封纳土献地,端拱元年(988年)卒,谥忠懿,死后葬于洛阳北邙山。钱俶毕生崇信佛教,为吴越国王时,在境内广种福田,建造佛塔无数,最为著名的为雷峰塔、梵天寺塔和灵隐寺经幢。还有六和塔和保俶塔。

  

文化

佛教是吴越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吴越国王均笃信佛教,吴越境内佛寺林立。忠懿王时期,境内佛塔达到8万4千座,有名的如今天杭州的保俶塔。吴越国的佛教影响至今。杭州佛教名胜

  吴越国统治不到百年,可在杭州境内却兴建了150多座寺院与数十座塔幢,为杭州成为著名的佛教风景胜地奠定了基础,从此便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其中著名的寺院、经幢等名胜如下:

  1、名刹:

  钱塘门外昭庆寺 龙井延恩衍庆院

  雷峰下显严寺 宝莲山宝仁寺

  月轮山开化寺 凤山梵天寺

  南高峰荣国寺 孤山玛瑙寺

  赤山埠六通寺 赤山埠高丽寺

  吴山海会寺 南屏山净慈寺

  宝石山崇寿寺 五云山云栖寺

  九溪理安寺 灵峰灵峰寺

  紫阳山宝成寺 天竺法喜寺

  水乐洞净化院 龙山天真寺

  2、塔幢:

  六和塔 闸口白塔

  保俶塔 雷峰塔

  梵天寺两座经幢

  灵隐寺内两座经幢

  3、石窟艺术与佛像:

  慈云岭石窟佛像 烟霞洞石窟佛像

  天龙寺石窟佛像 凤凰山三石佛与十六罗汉

越窑陶瓷

1996年底在临安的玲珑镇祥里村,一农民在偶然的劳作中发现了吴越二世国王钱元灌之妻马氏墓"康陵"。出土了二十余件越窑青瓷,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此1998年浙江博物馆举办了《吴越国王钱氏家族出土越窑精品展》为专题的回顾展,全面地展示了这一时期的越窑精品,笔者工作在钱镠故乡临安,也曾实地考察了"康陵"的发掘现场,由此想对其发展历史进行一些概述。 1、钱镠与吴越 钱镠(公元852-932年)生于浙江安国县,即现在的杭州西郊临安市。他是五代吴越国的建立者与统治者,早年在家乡以贩盐为生,生性善射击与槊,稍通图纬诸书。唐末时年天下大乱浙西禅将王郢作乱,石镜镇将董昌招募乡兵共讨伐,钱镠应征作偏将打败了王郢,后又破刘汉宏有功,在平息苏、常、润一带藩镇动乱中,晋升为镇海军度使,乾宁三年(896年)又击败叛军董昌,升为镇海东节度使,受辖江、浙之地,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被封为吴越王,在位达三十余年统治江、浙一带,长兴三年卒,葬于故乡临安太庙山麓。至今钱王陵园保存完好,成为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帝王陵国,并成为临安的著名旅游胜地。 从其个人成长的经历来看,是一步一个脚印,他在位三十余年中平藩作乱,发展生产,安抚百姓,疏浚西湖,修筑海塘,灌溉农桑,开拓海运,拓展贸易,从此为江南奠定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物质基础,也为南宋小朝廷定都临安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至今,杭州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故事都和这位吴越王联系在一起。如:保淑塔、钱王寺等在保境安民的国策下,吴越国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在唐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宋人欧阳修曾说:"独钱塘自五代时,知遵中国,效臣顺,及其亡也,顿首请命,不烦干戈,今其民幸富完安乐。"《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四十《有美堂记》苏轼也说:"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然终不失臣节,贡献相望于道。"《苏轼文集》卷十七《表忠观碑》。钱镠王朝能长期偏安一隅,割据一方,保持浙江一带八十余年的社会稳定,靠的是"世方喋血以事我,我且闭关而修蚕织"的措施,吴越广大农村"蚕麻蔽野"处处是男耕女织的场面,生产力大大超过了周边地区,农业上,大规模兴修水利,在宁、绍、杭地区修筑水塘灌溉农桑,整修了钱塘江沿岸的海塘,使堤内农田免受以台风、海潮之害,水利设施的的兴修减少了水、旱灾害。保证了农业的持续发展,使其成为东南的富饶之地。有了农业的基础带来了手工业的繁荣,有了繁荣的手工业就有了商品的流通,此时吴越的商业十分繁荣,丝绸店铺星密布客商云集。杜荀鹤在《送友游吴越》中说:"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唐风集》卷上)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苏杭之地河渠交错商船来来往往,夜市灯火星星点点的繁荣景象。为保平安吴越国在向中原王朝进贡的同时,还兼顾贸易活动,

当时越窑瓷器作为吴越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为吴越国换取了巨大的"外汇"收入,因此,钱氏王朝也愈加重视越窑的发展,出现了"官"窑、"民"窑齐头进、大力发展的局面。越窑瓷器大量地从杭州湾钱塘江口出发,千船竞发往来于中原、日本、朝鲜等国。这一切客观上促进和带动了越窑的发展,同时越窑和"秘色瓷"也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无论产量、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大小窑场星罗棋布遍布浙东南一带。此时越窑的瓷器已精美绝伦,尤其是供宫庭使用的"秘色"瓷更是质地细腻、釉面光洁,造型规整,色泽清纯无与伦比。宋人赵麟《侯鲭录》云:"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窑烧进,为贡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秘色。"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秋色越器》一诗中写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更使越窑名声大振,脍炙人口,所谓越窑"秘色"瓷也在这时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可以说五代越窑进入一个青瓷器的"黄金"时期。越窑的发展实质上是钱氏王朝重视社会、经济、文化的结果。 2、五代王室越窑瓷的造型艺术特征 唐末五代,钱氏王朝在杭州所建的吴越国,成为偏安一隅的小朝庭,而位于杭州西郊的临安作为钱氏家族的家乡和其生长地,更是集中了大批钱氏家族成员的墓葬群,这为研究五代越窑的发展成就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从1958年起在吴越国都杭州和钱氏家乡临安陆续出土了七座大型王室墓葬。如,杭州玉皇钱元灌墓,施家山的吴汉月墓,临安西市街钱王父母钱宽、水邱氏墓,及近年发现的马皇后"康陵"等。从这些王室成员墓中出土了大量价值极高的越窑精品,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这一时期越窑瓷的一些美学特征。从品类上看主要集中为碗、盘、洗、钵、罐、灯、罂、执壶等。

浙江越窑源于汉代,到晚唐五代经过了近千年的演变发展,可以说从原始青瓷进入了成熟青瓷的顶峰状态,出现了以"秘色"瓷为代表的优质青瓷,冰清玉洁的越窑青瓷被文人誉为"类玉"、"类冰"、"类月"、"秋水"等,来形容它的釉色有如玉一般的晶莹润泽。此时的越窑可以说在中国陶瓷史上,特别是青瓷发展史上更是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境地,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把"千峰翠色"的青瓷推向了发展的最高峰--晚唐五代"秘色"瓷。

以至后人赞叹:"李唐越器天下无"的境地。以下笔者从钱氏家王族墓葬中选择了壶、碗、罐、罂等六件青瓷进行评述,以便对五代精品越窑有所了解。如,青瓷热壶(图1)临安"康陵"马皇后墓出土,此壶通体冰清玉洁,釉色青绿晶莹给人以"似玉"之感,整个形态通过造型体现,线型饱满厚重,执壶咀长而微曲,腹部呈圆球形,柄孔宽大,手感良好式样秀气使用轻巧方便,盖钮作底蒂状,青绿的釉色似一个新鲜的瓠瓜。如金瓜棱带盖热壶(图2)临安钱镠之线水氏邱墓出土,装饰上用划花的手法,线条简捷寥寥几笔,形似一朵盛开的荷花,象风吹叶卷富有生气的荷叶,盖钮、口沿、壶嘴口接处,用金铂镶边,通体做工精巧华丽,仿金银器的迹象较多,且称"扣金瓷器"或"金棱"是"秘色"瓷器贡品之一。玉皇山钱元灌墓出土的龙纹罂罐

此罐是越窑的精品,肩腹部浮雕的双龙腾空抢珠状旁饰云纹,瓶作园肩深腹,圈足外撇,两肩对称地安有四系,每系均用泥条捏盘粘合而成,釉色青灰,色泽薄而匀净。青瓷双系罐(图4)临安康陵马王后墓土,此盖罐式样别致,高直口器身作瓜瓣形状,肩有两系,造型极整体,釉色呈艾色厚重均匀,有"轻旋薄冰盛绿玉"之感。 青瓷五瓣荷花形碗(图5)临安康陵马王后墓土,此碗胎质细腻,釉层青绿均匀手感滋润,圈足外撇,口沿壁五处凹进,呈花辨形,沿边微微翻卷,全器犹如水中荷花。青瓷褐彩云纹罂罐临安水邱墓出土,盘口、长颈、圆肩、鼓腹,圈足外撇,盖作球形状,顶钮呈花蕾状,腹部绘酱色卷云纹,形体高大,造型精美,庄重端丽,釉色润泽晶莹,气势宠薄,为早期彩绘越窑精品。从以上这几张插图中,我们可以略窥浙江越窑五代时期的风貌,这些"官"瓷无论在造型艺术上,还是工艺制造上都达到了一个极点,充分说明了浙江青瓷至东汉以来的制瓷水平,在传统祖传的技艺和制釉技术上,利用浙江丘陵低山所蕴藏的胎、釉资源,木材、水、泥、釉采用原始一元次配方,以铁为着色剂,经龙窑烧制出来的青瓷,被文人誉为"千峰翠色"、"似玉"、"似冰"、"秋水"、"月魂"等,概括起来,其实就是越窑瓷面上具有深浅不一的翠绿的釉色,有如玉一般的润泽透亮。

而此时在造型特点上大多凝重饱满,它们构成了越窑青瓷基本的美学特征,也是古越先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发明创造,把"千峰翠色"的青瓷推到了顶峰,产生了"似玉"胜玉,"似冰"胜冰的优质青瓷"秘色"瓷。这些越窑青瓷的共性与"秘色"瓷的个性构成了越窑青瓷具体实际的内涵。 3、结束语 晚唐的五代十国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动荡时期,而钱氏吴越国从公元893年起,占据了浙江一带十三州的大片土地,开始了八十多年的偏安局面,他对内保境安民扶植农桑,兴修水利,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对外采取了绥靖政策,维护了一方的平安和安宁,养民生息,富甲一方,这在五代十国中是少见的。随着国、内外贸易的需要,急需提高越窑的产量,除传统的浙东上虞、慈溪、余姚等产地外,越窑作坊迅速扩大到鄞江、宁波、金华、东阳、绍兴、萧山等地,越窑在这时期不论在规模、产量、质量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以"秘色"瓷为代表,

集中体现了越窑百年制瓷精华。在风格上,它上承隋唐,下启两宋,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中国瓷器的艺术宝库中留下了许多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如果说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最高峰,那么,五代浙江越窑则是这一高峰来临前的序曲,并且为宋陶瓷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基础,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并最终迎来了以"官、哥、汝、定、钧"为杰出代表的宋代众多的窑场,并为南、北各地窑场输送了人才和技术。南宋定都杭州后,浙江越窑也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画上了一个园满的句号。同时,吴越国的ion=edit&redlink=1">陶瓷器也相当兴盛,这里陶瓷器生产场地,被称为ion=edit&redlink=1">越州窑

外交关系

与吴越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包括六个中原王朝,西北近邻吴国及继承的南唐,东海之外的日本朝鲜以及渤海国等。

西北的吴国和南唐,是吴越发展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保护吴越国存,历代国王奉行尊奉中原,虔诚事大,抵抗两淮,保境安民的国策。在最后灭南唐战役中,吴越出兵援。吴越的这个外交国策,奠定了两浙千年发展的根基。

935年吴越与日本的国交始开,次年,ion=edit&redlink=1">藤原忠平向吴越王送抵国书,建筑两国良好关系。940年ion=edit&redlink=1">藤原仲平、947年ion=edit&redlink=1">藤原実頼、953年ion=edit&redlink=1">藤原師輔相继向吳越王递交国书。957年吳越王回送黄金。

吴越国的历代君主

  • 太祖武肃王?钱镠,(字具美 852年-932年 在位907年-932年)
  • 世宗文穆王?钱元瓘(字明宝 887年-941年 在位932年-941年)
  • 忠献王?钱佐(字元祐 928年-947年 在位941年-947年)
  • 忠逊王?钱倧(字隆道 929年?-971年 在位947年-948年)
  • 忠懿王?钱俶(字文德 929年-988年 在位948年-978年)

钱镠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

852年932年)(镠读作“留”),具美(一作巨美),浙江杭州临安人。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立人。

姓名 钱镠 庙号 太祖 谥号 武肃王 政权 吴越 在世 852年-932年 在位 907年-932年 年号 天祐907年五月

 

天宝908年-912年

凤历913年正月

乾化913年二月-915年十月

贞明915年十一月-921年四月

龙德921年五月-923年

宝大924年-925年

宝正926年-931年

末跟从石镜镇将军董昌镇压黄巢起义军,任镇海节度使乾宁年间,击败董昌,占有两浙十三州,后梁开平初年被封为吴越王。907年932年在位期间,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932年逝世,葬安国县衣锦乡茅

 

 

生平

出身贫寒

钱镠生于了临安县大官山(后称功臣山)下的钱坞垅。父亲钱宽,母亲水邱氏,一家以农耕打渔为生。传说钱镠出生时突现红光,且相貌奇丑,父亲本欲弃之,但因其祖母怜惜,最后得以保全性命,因此钱镠小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义)[1]

钱镠自幼不喜诗文,偏好习武,在16岁的时候就弃学贩盐。当时私贩盐料是官府严厉禁止的,但由于利润极高,因此钱镠铤而走险,在杭州、越州(今绍兴)、宣州等地贩卖私盐和粮食。这段贩卖私盐的经历,练就了钱镠体魄和胆略,也为他日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基础。

跟随董昌

17岁开始,钱镠苦练硬弓长,并读些《孙子兵法》,史书称其“善射与ion=edit&redlink=1">,稍通图纬诸书”。到21岁时,他在石镜镇充当“义兵”,并将小名“钱婆留”改为大名“钱镠”(其为金字辈,并取“留”字音,故改“镠”)。由于钱武艺高强,受到石镜镇指挥使董昌重用,经过平定王郢、朱直管、曹师雄、王知新等叛乱之后,逐渐提拔为偏将、副指挥使、兵马使、镇海军右副使等职。

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七月,黄巢起义军进犯临安。钱镠以少敌多,巧妙运用伏击和虚张声势等战术,阻吓了黄巢军的进攻。880年,唐朝内乱四起,为保护地方安定,董昌、钱镠联合各县民团,建立“八都军”(临安县“石镜都”、余杭县“清平都”、ion=edit&redlink=1">于潜县“于潜都”、盐官县“盐官都”、新城县“武安都”、唐山县“唐山都”、富阳县“富春都”和龙泉县“龙泉都”),次年,钱镠授“都知兵马使”,并注意团结各都力量和下层头目,还将其弟钱豇、钱镒、钱铧、钱镖,以及儿子钱元璙、钱元瓘等人安插到部队中担任将领,从而将八都军逐渐培养成坚强的嫡系部队。

平定两浙

唐末、五代时期所称“两浙十四州”,包括现在浙江全境和江苏长江以南部分地区。七五八年,江南东道下属的浙江东道[2] 和浙江西道[3] 共有十四州,其中除去润州常州,再加上福建福州和临安县的安国衣锦军,共为一军十三州,号称“十四州”,便是钱镠创立的吴越国的大致范围。

开疆拓土(875年-896年)

自讨伐王郢起,钱镠身经百战,先后与刘汉宏、董昌等地方主要军阀作战,最终平定了两浙范围内的敌对势力,建立了巩固的地方割据政权。

882年7月起,占据浙东的义胜军节度使ion=edit&redlink=1">刘汉宏发兵西进,欲并吞浙西。董昌、钱镠率八都军在钱塘江边御敌。由于出奇制胜,加上利用江上夜雾遮掩,钱镠突袭敌营,获得首胜。之后,又在江干、富阳、诸暨萧山西陵等地屡败刘军。最后,刘汉宏亲自督战,率十万大军与钱镠在萧山西陵一带决战,结果被钱击溃,刘本人易装成屠户逃跑。这一次西陵大捷,是钱镠取得的第一次重大战果,据说,从此钱镠将西陵改名为西兴至今(现ion=edit&redlink=1">钱江三桥又名“西兴大桥”)。

此后,刘汉宏仍不断骚扰浙西,导致董昌和钱镠决心彻底平定浙东之患。886年10起,钱镠仅用了2个月左右的时间,就率军攻克越州,并将潜逃被捕的刘汉宏斩于会稽街市。此后,钱镠为杭州刺史,董昌升任浙东观察使、检校太尉、陇西郡王等职。

丹书铁券

董昌其人昏庸残暴,野心日增,随后就即位称帝,国号大越罗平,改元顺天。895年2月,唐朝封钱镠为浙东招讨使,令其讨伐董昌。但钱镠起初感念董昌提携之恩,犹豫不决,但董昌却联合淮南杨行密偷袭苏州、杭州,最终使得钱镠下定决心,攻克越州。董昌在被押付杭州途中,心存惭愧,投江自杀。从此,钱镠基本控制两浙,并于896年10月,被授为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897年8月,鉴于钱镠招讨董昌有功,唐昭宗特赐金书铁券于他,免其本人九死或子孙三死,这件铁券后经宋代陆游、明代刘基等人为其写跋,还呈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明太祖清高宗等五位帝王御览,也曾遗落民间,现保存于浙江省博物馆。900年,为了表彰钱王的功绩,唐王朝派人取钱镠画像,悬于凌烟阁[4]

 保卫巩固(896年-919年)

钱镠在平定了两浙内部的敌对势力后,基本停止了大规模的征讨。但由于三面受敌,仍经历了多次边境保卫战,有时还将战斗延伸至江西的信州(今上饶)和虔州(今赣州)等地。其主要对手就是淮南军阀杨行密和内部的“徐许之乱”。

钱镠和杨行密的关系时而友好,时而敌对,体现出五代十国乱世的特点。双方的冲突共持续了三十年,其间钱曾出兵援助杨擒斩孙儒、安仁义等叛逆,并正式通婚,但也因董昌之战等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最后通过两次衣锦军保卫战和一次浪山江水战,才结束了双方的敌对状态。从此两浙地区进入休养生息的安定建设阶段。

902年,钱镠刚被封为越王不久,其部下的徐绾和许再思[5] 起兵叛变,使钱镠大伤元气。最后钱镠支付了二十万缗犒军钱,并派两个儿子作为人质,才使得叛军撤兵。这次内乱后,钱镠吸取了教训,治国更为谨慎。

907年,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吴越国自此创建。

保境安民(919年-932年)

 

结束了与周边敌对势力的战争后,钱镠开始转向对内的大规模经济和文化建设。890年,钱镠开始着手建设杭州城,先后建造了夹城、罗城和子城,城区范围的四至分别是:南到六和塔;东至侯潮门和ion=edit&redlink=1">艮山门一线;北达ion=edit&redlink=1">武林门;西临涌金门和清波门一带。钱镠在客观上为杭州成为日后南宋的都城打下了基础。

钱王还在城内开凿水井(据说杭州的百井坊巷原有99眼,就开凿于此时),建设钱塘江堤,为杭州的饮水淡化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此外,钱镠及其继承者崇信佛教,前后修建了不少寺院佛塔,使杭州在当时就有“佛国”之称。其中著名的灵隐寺净慈寺ion=edit&redlink=1">昭庆寺等寺院,以及雷峰塔、六和塔、保俶塔ion=edit&redlink=1">闸口白塔和临安功臣塔等都是在吴越国时期兴建或扩建的。

钱镠在内政建设上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修筑海塘和疏浚内湖上。910年起,钱镠上书后梁朝廷,指出“目击平原沃野,尽成江水汪洋,虽值干戈扰攘之后,即兴筑塘修堤之举。”[6],并开始着手修筑钱塘江沿岸石塘。由于钱江潮汛,工程进展困难,后钱镠以竹器填以巨石,才奠定了基础。当时修筑的石塘,从六和塔一直到艮山门,长33万8593丈。此外,钱镠还重点抓了疏浚西湖、太湖鉴湖等工作。当时他设置了7000名撩湖兵,专门从事西湖的开浚工作[7] 后代的苏轼也是在参考了钱镠治湖的经验上,才开始大规模疏浚西湖。

由于钱镠在其晚年坚持保境安民政策,不参与军阀混战,而且对内统治相对廉洁清明,使得这一时期杭州的发展超越了中原地区的许多大城市,成为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

 后世评价

后世一般对钱氏评价较高,认为他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保障了民众安居乐业的局面。主要有:

“时维五纪乱何如?史册闲观亦皱眉。是地却逢钱节度,民间无事看花嬉!”——北宋·赵抃
“钱立国,置营田数千人于松江,辟土而耕,…民老死无他缠累,且完国归朝,不杀一人,则其功德大矣!”—— 明·朱国桢

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吴越世家》中谴责钱氏严刑酷法[8]ion=edit&redlink=1">钱世昭撰《钱氏私志》称欧阳修是挟怨报负[9]

 

目前在西湖南岸,建有ion=edit&redlink=1">钱王祠,供后人瞻仰钱王业绩。

家庭子女

  1. ion=edit&redlink=1">钱元琏
  2. ion=edit&redlink=1">钱元玑 宛陵县侯,又晋封宁国公
  3. ion=edit&redlink=1">钱传瑛 云国公
  4. ion=edit&redlink=1">钱元懿 (钱元声)(钱传俦)金华郡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师,中书令
  5. ion=edit&redlink=1">钱元璲 永嘉县侯
  6. ion=edit&redlink=1">钱元璙 广陵宣义王
  7. 钱元瓘 吴越王,天下兵马都元帅
  8. ion=edit&redlink=1">钱传 余姚县侯,金吾卫大将军
  9. ion=edit&redlink=1">钱传球 大彭县侯,明州置制使
  10. ion=edit&redlink=1">钱传 金华县侯,义州刺史
  11. ion=edit&redlink=1">钱元(玉亢)
  12. ion=edit&redlink=1">钱元琢
  13. ion=edit&redlink=1">钱元璞
  14. 新安侯 ion=edit&redlink=1">钱传璛(钱传琇)
  15. 霅国公 ion=edit&redlink=1">钱传璟
  16. ion=edit&redlink=1">钱元珰
  17. ion=edit&redlink=1">钱元珣
  18. ion=edit&redlink=1">钱元
  19. ion=edit&redlink=1">钱元琛
  20. ion=edit&redlink=1">钱元瑾
  21. 扶南侯 ion=edit&redlink=1">钱元球
  22. 淮阴侯 ion=edit&redlink=1">钱元珦
  23. 吴兴侯 ion=edit&redlink=1">钱元琳
  24. 钱塘侯 ion=edit&redlink=1">钱传璞
  25. 静海军节度使 ion=edit&redlink=1">钱元祐
  26. ion=edit&redlink=1">钱元裕
  27. 刺史 ion=edit&redlink=1">钱元弼
  28. 宁明王 ion=edit&redlink=1">钱元璝
  29. ion=edit&redlink=1">钱元璠
  30. ion=edit&redlink=1">钱元勖
  31. ion=edit&redlink=1">钱元禧
  32. 苏州刺史 ion=edit&redlink=1">钱传蒨
  33. 温州刺史 ion=edit&redlink=1">钱元邧
  34. ion=edit&redlink=1">钱元圭
  35. 驸马都尉 ion=edit&redlink=1">钱传(钱传珍)
  36. 镇海军节度副使 ion=edit&redlink=1">钱传瓘
  37. 峦州刺史 ion=edit&redlink=1">钱传琰
  38. (失名)

吴越世宗钱元瓘(

887年941年),字明宝,原名钱传瓘,五代时期吴越国君主,是吴越国建立者钱镠之子。

姓名 钱元瓘 庙号 世宗 谥号 文穆王 政权 吴越 在世 887年-941年 在位 932年-941年 年号 长兴932年四月-933年

应顺934年

清泰934年四月-936年十一月

天福936年十一月-941年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宁国节度使ion=edit&redlink=1">田頵攻击时为镇海节度使(地处今浙江杭州)的钱镠,将回师时,要求钱镠以一子为质,并将女儿嫁其子。钱镠诸子皆不愿去,只有钱传瓘自愿前往,钱镠因之称奇。后来田頵败死,钱传瓘得以复归杭州。等到长大成人后,率吴越军争战各地,颇有战功,因此钱镠欲立储,诸兄皆相让。

 

吴越

宝正七年(932年)钱镠去世,钱传瓘继立,改名钱元瓘,不称王,使用后唐长兴年号。后唐明宗李嗣源长兴四年(933年),为后唐封吴王。明年(934年),改封吴越王。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后晋高祖石敬瑭进封钱元瓘为吴越国国王,吴越再度开国。

天福六年(941年),吴越王宫失火,宫室府库几乎完全烧毁,钱元瓘逃到何处,火即蔓延何处,受此惊吓钱元瓘因而发疯,不久去世,文穆王,庙号世宗。子钱弘佐继位。葬于今浙江萧山龙山南。

家庭

 子女

 子

  1. 琼山侯 ion=edit&redlink=1">钱弘僎
  2. 彰武节惠节度使 ion=edit&redlink=1">钱弘儇(钱弘偁)
  3. 西安侯 ion=edit&redlink=1">钱弘侑
  4. 孝献世子 ion=edit&redlink=1">钱弘傅
  5. 成宗 钱弘佐
  6. 忠逊王 钱弘倧
  7. 吴兴恭义王 ion=edit&redlink=1">钱弘偡
  8. 忠懿王 钱弘俶

    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9. 奉国康献节度使

    ion=edit&redlink=1">钱弘亿

     

  10. 开国彭城侯 ion=edit&redlink=1">钱弘仪
  11. 衢州刺史 ion=edit&redlink=1">钱弘偓
  12. 台州成显刺史 ion=edit&redlink=1">钱弘仰
  13. 昭化静宣节度使 ion=edit&redlink=1">钱弘信(钱信)(钱俨)

吴越成宗钱弘佐

[1]928年947年),字符祐,五代时期吴越国君主,为钱元瓘第二子。

钱弘佐 庙号 成宗 谥号 忠献王 政权 吴越 在世 928年-947年 在位 941年-947年 年号 天福941年九月-944年六月

 

开运944年七月-946年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钱元瓘去世,钱弘佐继位,后晋仍封以吴越国国王。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派军与南唐瓜分闽国,占领福州

钱弘佐喜好读书,性情温顺,很会做。即位后,因尚年幼,无力控制下属的骄横,又曾宠信谄媚之人,然而终能摘奸发伏,亦不失果断。

 

后汉天福十二年(辽国会同十年,947年),钱弘佐去世,忠献王,庙号成宗。因其子尚年幼,故由其弟钱弘倧继位。

子女

 子

  1. 富水侯 ion=edit&redlink=1">钱昱
  2. 西平侯 ion=edit&redlink=1">钱郁

参考文献

  1. ^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其名作钱佐,又有作钱仁佐,乃因后来吴越称臣于宋朝,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之讳所致,而二史分别乃宋人薛居正欧阳修所编,是亦沿用之。

吴越忠逊王钱弘倧

[1]928年971年[2],字隆道,五代时期吴越国君主,为钱元瓘第七子,钱弘佐之弟。

后汉天福十二年(辽国会同十年,947年),钱弘佐去世,子尚年幼,因此钱弘倧继立。当时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晋,占据中原,于是钱弘倧向其称臣;不久辽军退去,复对后汉称臣,奉其正朔。

先前钱弘佐在位时,诸将骄横,虽然擅权者旋遭诛杀,然而对下属还是颇为宽大;而钱弘倧个性严厉坚定,等到继位后,急欲改变这种情形,因此极力抑制将领。内牙统军使ion=edit&redlink=1">胡进思因害怕被铲除,遂先发制人,于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十二月三十日(阳历948年2月12日)趁钱弘倧夜宴将吏时,发动政变,钱弘倧被软禁,胡进思迎钱弘倧之异母弟钱弘俶继立。虽然胡进思不久后即病逝,但钱弘倧还是继续被软禁。

吴越青铜小刀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钱弘俶把钱弘倧迁至东府越州(今浙江绍兴),并为其兴筑宫室,开辟花园,让他高兴,以后每年过节时的赠礼都非常丰厚。

宋太祖开宝年间,钱弘倧因病去世,享年44岁,以王礼葬之,忠逊王(一作让王)。 家庭

 子女

  1. ion=edit&redlink=1">钱昆
  2. 钱易

参考文献

  1. ^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其名作钱倧,乃因后来吴越称臣于宋朝,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之讳所致,而二史分别乃宋人薛居正欧阳修所编,是亦沿用之。
  2. ^ 有关钱弘倧的生卒年,史书只有片断的记载,仅能推测如下:钱弘倧之兄钱弘佐生于928年,钱弘倧之弟钱弘俶生于929年,因此,钱弘倧必在二者之间。又资治通鉴载951年钱弘倧被迁移至东府,ion=edit&redlink=1">十国纪年载其迁居东府20年后去世,享年44岁,故可概略推算其为928年出生,971年去世。

吴越忠懿王钱俶(929~988年),原名弘俶,字文德,钱元瓘第九子。

姓名 钱弘俶 谥号 忠懿王 政权 吴越 在世 929年-988年 在位 948年-978年 年号 乾祐948年-950年

广顺951年-953年

显德954年-960年正月

建隆960年-963年十一月

乾德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

开宝968年十一月-976年

太平兴国976年十二月-978年五月

10余岁时即任内衙诸军指挥使、检校司空。钱倧继位后,特将其从台州招回,任同参相府事。后晋开运四年(947年),钱俶出镇丹邱归,胡进思等幽废钱倧,乃迎钱俶于南邸,促其即位。钱俶谦让再三,并说:“能全吾兄,乃敢承命。不然,当避贤路。”胡进思等同意,钱俶才莅临元帅府视事。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即位,为忠懿王。钱俶即位后,命免境内租税,首诛内衙指挥使何承训,惩其反覆,人心安定。胡进思多次进言处死钱倧,钱俶不许,并派亲将薛温去保护钱倧,不久果然有刺客持刀逾墙而入,被薛温抓住杀了。刺客是胡进思所派,胡进思因此忧惧,疽发背而死。继位后,钱俶励精图治,下令历年欠税尽行蠲免;境内田亩荒废者“纵民耕垦,不加赋”,民心大悦。又置营田卒数千人,“以淞江辟土而耕”,以致境内无弃田,粮食丰稔。

吴越王陵

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境内大旱,民有卖儿女的,钱俶下令由官府出粟帛赎回,归还其父母,并开仓赈恤,缓解灾情。

 

显德四年 (957年),钱俶下令按唐制铸铜钱。六年,派持礼使盛德言送图书多种到日本。七年,重建灵隐寺,立石塔四。北宋乾德三年(965年),钱俶建西湖宝塔寺经幢二。开宝八年(975年),钱俶应赵匡胤约,出兵与北宋联合攻克南唐金陵。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俶纳土归宋。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8年),钱俶奉旨入汴梁,被扣留,先后被封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许王、邓王。988年六十大寿,宋太宗遣使祝贺,当夜钱俶暴毙,或有怀疑其被毒杀者,谥号忠懿。

好吟咏,自编其为正本集,陶谷为序。今存一首“宫中作”。

传说雷峰塔为钱俶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

 家庭

子女

  1. 安僖世子 ion=edit&redlink=1">钱惟浚
  2. 彭城郡王 ion=edit&redlink=1">钱惟治
  3. ion=edit&redlink=1">钱惟漼
  4. ion=edit&redlink=1">钱惟渲
  5. ion=edit&redlink=1">钱惟灏
  6. ion=edit&redlink=1">钱惟溍
  7. 英国文僖公 钱惟演
  8. 平江宣惠节度使 ion=edit&redlink=1">钱惟济

吴越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