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成功的短信:我的眼里没有“好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28:33
我的眼里没有“好学生”  理由是:

  一、如果一名教师在心里确定了好学生的标准,他也就认定了自己眼里哪些学生是好学生。那时,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被认定的好学生的身边总是站着同时被他认定的非好的学生,而且这种情况会永远存在下去。这其中的原因我们的先哲老子早就告诉我们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好学生不会撇开非好的学生孤立存在。西方的哲人斯宾诺莎也说过类似的话:“每一个规定都是一个否定。”即我们规定了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也就同时规定了与这样的学生不一样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好学生总是与非好学生同时产生,换句话说,那些非好的学生就似乎因为好学生的出现而出现的。想不出现这种尴尬,除非我们放弃认定好学生的标准。

  当然,有人会想出另外一种逻辑,就是把所有的学生都看作好学生,也就是在我们的眼里根本就不存在非好的学生。这样我们就可以摆脱上面提到的尴尬了。这当然好。但这又会面临另一种困境,即学生的表现差异极大,当我们把具有各种表现的学生都认定为好学生的时候,好学生的标准已经自然消失。这时,“好学生”这个概念中的“好”字已经没有意义。

  二、学生是正处于发展中的人,还远没有成熟。他们有什么样的表现都是合理的,都是出于一种发展的需要,都是一种暂时的行为。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学生,需要教师做的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给与引导、帮助,而不是做好与不好的判定。退一步说即使可以做判定,由于学生在发展,我们认定为好的学生明天就可能被我们认定为不好的学生,反之亦然;在整个学习阶段都被认定为好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有可能被社会淘汰,而在整个学习阶段都被认定为非好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有可能被社会认可。那么,这好与非好的判断到底有多大价值?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只标明了每一名学生都是不同的,跟好与不好无关;学生的差异是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根据,不能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好与非好认定的根据。

  三、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由于是教师主观判定的,学生的某种行为可能会被不同的教师做出不同的判定。例如,上课爱打断老师的讲课发表个人意见,有的老师会认为这名学生有个性、思维敏捷、敢于挑战教师,有的老师会认为这名学生没有礼貌、爱出风头、哗众取宠。不同的标准影响了教师的判断,这名学生有可能在前面那位老师的心里是一名好学生,而在后面那位老师的心里就不是一名好学生。如此说来,这种教师主观的判断,对教育到底有什么意义?

  对学生的评价是有标准的,那就是基础教育的目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以此为依据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不是由某一名教师来决定,教师更没有资格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

  四、想一想被我们认定为非好的学生吧。他无端地,因为你的主观认定,而成为你眼中的非好的学生。如果他们知道了这个结果,他们内心会是什么样的感受?这公平吗?

  我们习惯于用好与非好为标准来评判人,用于成人,没意思;用于学生,没价值。人的生命形态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设计成为他自己。真正的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包括爱犯错误的学生。

  我的眼里没有好学生的标准,只有一个又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我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变成一个模样。我希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拥有无限种可能,他们的思想和作为都远远超出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