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卡忘记密码怎么办:从一到十谈养生(第二部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32:12

从一到十谈养生(第二部分) - 张雪亮 - 虹桥书吧 - 虹桥门户网虹桥书吧-->小说书库-->从一到十谈养生(第二部分)已完结小说  清凉版 浪漫版

  温暖版 清爽版

   【适应病症】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头痛、咽炎、扁桃体炎。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牙痛、耳聋、耳鸣。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癔病、癫痫、精神病、中风偏瘫、小儿惊厥。    

  运动系统疾病:腰扭伤、落枕、腕关节痛。  

  妇产科系统疾病:痛经、闭经、催产。  

  其他:呃逆。  

  中医的四大经典  

  近年来兴起国学热,很多电视台都在讲国学,讲经典。中医也有中医的经典,即“中医四大经典”,普遍认为中医的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和《金匮要略》。还有别的中医经典,如《难经》、《温病条辨》等。中医四大经典究竟是哪四个,说法不一样,但是无论哪种说法,《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这两本书都是包括在里面的。

 

  什么样的书才能称为中医经典呢?我个人认为经典书要启发人的思维,每念一遍都有新的理解,这才叫经典。《伤寒论》非常薄,总共是397条,一条就几句话。很薄的一本小书,为什么是经典?因为它不断地启发人,每读一遍都有新的理解,这就叫经典。也可以说,读经典没有固定的释义,张三有张三的理解,李四有李四的理解,这才能称为经典。

 

  不要神化经典  

  现在很多人崇尚经典,唯经典是从,张口闭口都是《黄帝内经》怎么说的,好像《黄帝内经》说的都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其实这是非常极端的做法。虽然经典绝大部分内容是非常好的,但是其中也有个别迷信或糟粕的地方,还有的内容模棱两可。

         

BOOK.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37节:四诊合参,因人养生(5)        

  比如,医圣张仲景的著作《金匮要略》里有一句话是“孕妇食姜,令子余指”,意思是说孕妇不能吃姜,如果吃了以后生出来的孩子就多长手指头或者脚指头。实际上这可能吗?现在怀孕的妇女谁不吃姜?所以即使是经典,也不要认为里面的东西掉到地上就会有金子的声音。

   

  最近看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一个博士写的论文,题目叫《〈黄帝内经〉有关脏腑认识不同理论与观点的研究》,选题很好,写得也不错,能看出来下了不少工夫。这位博士明确提出,《黄帝内经》的成书除了引用一些西汉以前的古医学著作以外,比如《奇恒》、《五中》、《阴阳》、《从容》、《揆度》、《脉要》、《上经》、《下经》等,还有一部分是出自后人的增补。也就是说,《黄帝内经》这本书不是一时一人写出来的,所以书里面很多观点、说法前后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在这篇论文里,他只是围绕脏腑不同学说来开展研究,就分别总结了至少12个方面有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地方。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告诫大家,千万不要神化中医经典著作,中医经典确实很伟大,但不一定句句是真理。

 

  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有一个治学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经典要学习,但不要盲目迷信经典。他说:“不要太偏袒自己的中医,黄帝是了不起,但是已经起不来啦!所以我们要自己想办法站起来。”

 

  要乐于学习经典  

  与迷信经典的一个相反的态度就是不学经典,现在很多人不念经典,不学经典,根本不看经典。这也是不正确的。学中医三要素中的第一条就是童子功,要背,要记很多东西。我当年考研究生时,《伤寒论》可以倒背如流,说出一个症状,就像计算机搜索一样,马上就能说哪一条有这个症状。而现在愿意下苦工夫的人越来越少了。

 

  还要提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学习经典、解读经典一定不要断章取义,不能割裂。个别人学习《伤寒论》喜欢钻到一句话里深入进去,不考虑前后,一提就是第几条怎么说。其实,古人写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伤寒论》原书本来没有分条,是后人为其分成条的。所以,解读的时候一定要前后联系参照,才能尽可能解读正确。

 

  说到经典,说到医圣,再说一个小插曲,什么叫坐堂?为什么中医在药店里面给人看病叫坐堂?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跟着一个老中医学习,他对我说:“小张,你很年轻,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现在不是没有患者找你看病嘛,你要坐得住,坐冷板凳时间长了,患者就多了,这就叫坐堂。”那时候我以为这么解释坐堂是对的,时间长了才发现不对。

 

  那么坐堂的来历是什么呢?大家听说过医圣张仲景做过什么官吗?文献记载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也就是长沙县令。作为一个县令每天的工作就是升堂,一有来告状的就升堂,审完官司就退堂。他是大夫,没有官司的时候他就免费给大家看病,就在大堂之上给人看病,所以中医给人看病称为坐堂的典故就由此而来了。

       

WWW.HQDOOR.COM▲虹▲QIAO书吧▲  

第38节:五行配合五脏,健康的体质是平衡(1)          

  第五讲  

  五行配合五脏,健康的体质是平衡  

  中医的多边关系——五行学说  

  前面说过,有些人特别是知识层次比较高的人不相信中医,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不相信中医的基础理论,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我认为,我们不妨从更宏观的意义上来理解古人创造五行学说的用意:天人合一学说是强调自然界的整体观念,是一元论;阴阳学说是强调一对一的双边关系,是二元论;而五行学说则是强调一对多的多边关系,是多元论。

 

  五行学说只是一个习惯说法,不是绝对的,但是它能够用来说明自然界复杂的关系,这就是多边关系。从相生来讲,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从相克来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学说强调多边关系要有相对动态的平衡,失去平衡则为疾病,就需要找到多边关系中的失衡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调理,去治疗,使其归于平衡。理顺这么复杂的关系,就像带兵打仗,要分析各方面的利害等关系,所以中医有“用药如用兵”之说。

 

  把五行从关系论来讨论,意义非常重大。我前两年看过一个女性患者,满口都起疮,舌头也烂得可怕,西医诊断叫“多形性红斑”。她来找我看,我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来给她看。宏观地按五行归类,舌头属于心,“舌为心之苗”,于是我给她用大剂量的药清心火,结果效果还不错。

 

  关于五行学说,大家不要把它神化,它就是古人用来比喻物质世界分类的一个习惯说法,主要体现多边关系。  

  五行和五味  

  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那么,我们怎么来理解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呢?我们先看一下他们的特性。  

  木、火、土、金、水的特性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39节:五行配合五脏,健康的体质是平衡(2)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味“归经”  

  五味即酸、辛、苦、甘、咸。五味的实际含义不止是味觉的概念,更主要还含有功能的内涵。不同味的食物,其功效各异。  

  酸味还包括涩味,有敛汗、止泻、涩精等作用,如乌梅、石榴皮等,合理食用,可用于多汗、久泻、遗精、滑精等病症,多食则易引起筋脉挛缩。酸味与甘味合用,又能生津止渴,可用于津伤口渴。

 

  苦味有清热泻火、止咳平喘、泻下等作用,如苦瓜、青果、枸杞苗等,用于热性病发热、烦渴、气逆咳嗽喘气、呕哕诸症,多食则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滑泻。  

  甘味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等作用,如栗子、甜杏仁、南瓜、葡萄、大枣、饴糖等,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神疲乏力、饮食减少、脘腹疼痛等症,多食则壅塞、滞气,使人满闷不适。淡味附于甘味,常甘淡并称,有利尿除湿作用,如薏米、冬瓜等,常用于水湿内停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辛味包括芳香、辛辣味,有发汗解表、行气活血、化湿开胃等作用,如葱、生姜、薤白、玫瑰花、茉莉花等,对于感冒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以及肝胃气滞饮食不香、胃脘不适、胁肋胀痛等病症较为适宜,多食则散气耗津。

 

  咸味,主要有化痰软坚散结作用,如海带、紫菜等,用于痰淤互结引起的病症,如痞块、瘰疬结核、瘿瘤等病症,多食则气血凝滞。  

  除此之外,酸的醋、甘的糖、辛的香料、咸的盐,又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有调味、增进食欲的作用。每种食物所具有的味可以是一种,也可以兼有几种。    

  食物的“归经”也是食物性能的一个主要方面,归经显示某种食物对人体某些脏腑、经络、部位等的突出作用,它表明食物的重点选择性。实际上这是古人对食物作用选择性的认识,是食物作用的内在规律。中医还认为,食物的归经与“味”有一定的联系。

       

虹桥门户网WWW.HQDOOR.COM  

第40节:五行配合五脏,健康的体质是平衡(3)        

  辛味食物归肺经,用辛味发散性食物,如葱、姜、芫荽等,治疗外感、咳嗽症状;甘味食物归脾经,用甘味补虚性食物,如红枣、山药等,治疗贫血、体弱症状;酸味食物归肝经,用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等,治疗肝胆脏腑等方面疾患;苦味食物归心经,用苦味食物,如苦瓜、绿茶等,治疗心火上炎或移热小肠证;咸味食物归肾经,用咸味食物,如甲鱼、昆布、海藻等,治疗肝肾不足,消耗性疾患,如甲亢、糖尿病等疾患。

 

  五行和五脏    

  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火性湿热,其性炎上。心阳具有温煦之功,故以心属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故以肺属金。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肾属水。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阳以温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

 

  通俗地讲,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像“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肝生心就是木生火”,肝可视为心的母亲,而心则可视为肝的孩子。同样,“木”就是“火”的母亲,“火”则是“木”的孩子,依次类推。这就是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释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就应用五行相生的原理治疗相关疾病。

 

  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素问?五脏生成论》说:“心……其主肾也”;“肺……其主心也”;“脾……其主肝也”;“肾……其主脾也”。这里所说的“主”,实际上就是指制约,也就是相克。

 

  由于木、火、土、金、水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中医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黄帝内经》中讲“克”即为“不胜”之意,也就是说,“水”能胜“火”,“火”不胜“水”。由于“克中有生”、“制则生化”,所以称它为“主”。

 

  现在大家都讲“治未病”,讲究预防为主。中医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要考虑整体,应用五脏之间的相克关系来治病。        

BOOK.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41节:五行配合五脏,健康的体质是平衡(4)        

  综上所述,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五脏配五行,五脏又联系着自己所属的五体、五官、五志等,从而把机体各部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中医学的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体系,体现了人体的整体观。  

 

  以肝为例,中医讲“肝脏属木,开窍于目,在志为怒”,也就是说眼睛与肝脏是对应的有机整体,在情志方面过怒容易伤肝。我曾诊治一个女病人,应诊双目很红,自述心中抑郁不舒,两胁肋胀痛,双脉皆弦。询问才知道她前日与同事发生口角,过于愤怒。于是我从肝“开窍于目,在志为怒”等整体考虑,给予疏肝之法治疗,两剂药后诸症皆除。

 

  第二,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阐释机体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进一步确立了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的基本概念。  

  第三,根据五脏为中心的五行归属,说明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也必然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为传变,可以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母病及子。临床上常见的“肝肾精血不足”和“水不涵木”都属于母病及子的范围。

 

  我曾治疗一位眩晕病人,男性,38岁,应诊时自诉头晕眼花,如坐车船,视物旋转动摇,同时伴有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等症状。诊其脉,见双脉沉细,中医讲“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根据其症状,考虑其发病的根本在肾脏,此为肾病及肝,“母病及子”,我运用“滋水涵木”法治疗,最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子病犯母,又可称“子盗母气”,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子病犯母,或称“子盗母气”。临床上常见的心肝血虚或心肝火旺,都属于子病犯母的范围。

 

  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相克太过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一方的力量过强,而致被克的一方受到过分的克伐;另一种是由于被克的一方本身虚弱,不能任受对方的克伐,从而也可出现克伐太过的病理现象。如以木和土的相克关系而言,前者称为“木乘土”;后者称为“土虚木乘”。临床上常见的肝气横逆犯胃、犯脾,均属于“相乘”治病的范围。

       

虫工木桥◇WWW.HQDOOR.COM◇欢◇迎访◇问◇  

第42节:五行配合五脏,健康的体质是平衡(5)        

  相侮,又称反侮,即相克的反向而致病。形成相侮亦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一方太盛,不仅不受克己的一方所克制,而且对自己的一方进行反克;另一种是由于一方的虚弱,丧失克制对方的能力,反而受到被克一方的克制,从而也导致反克的病理现象。

 

  相乘和相侮,都是相克的异常而致病。《素问?五行运行大论》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对相乘和相侮的概括说明。

 

  五行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当内脏有病时,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多方面的异常变化。由于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都归属于五行,这即是五行学说在诊断中的应用。在临床诊断疾病时,就可以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材料,根据五行的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

 

  疾病的传变,多见一脏受病,波及他脏而致疾病发生传变。因此,在治疗时,除对本脏进行治疗外,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滋水涵木法: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培土生金法:是用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肺虚脾弱之证。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阴虚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金水相生是肺肾同治的方法,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是,治疗上同时采取扶强抑弱的手段,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抑强可用于相克太过,扶弱可用于相克不及。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培土制水法: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药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一种方法。又称敦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若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这是水反克木,治当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43节:五行配合五脏,健康的体质是平衡(6)        

  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肝清肺法。临床上多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  

  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养生有五难  

  三国时期魏国的嵇康写了一本书叫《答难养生论》,写到养生的一些难处,他总结总出共有五难。   

  第一,“名利不灭”。中医认为养生第一难就是名利思想太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里也批评很多人“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人们一天到晚忙忙碌碌、钩心斗角,都是为了名利。中医强调的是追求而不强求,你可以追求名利,但不要强求,这就是养生的态度。

 

  第二,“喜怒不除”。就是情绪不稳定。  

  第三,“声色不去”。什么叫声色不去?简单地说就是好色。社会上有句话叫“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其实这就是声色不去带来的问题。  

  第四,“滋味不绝”。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有人明明是脂肪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肥胖症、心脏不好,可是每天还胡吃海塞,这样对养生肯定不好。  

  第五,“神虑转发”。就是考虑的问题太多,活得不自在。大家看长寿的人,心态一般都非常宁静。  

  前一段时间,我写了篇小文章叫做《中医养生两大难》,主要是针对现在社会上的现象归纳出来的新的养生两大难处。  

  第一,说归说,做归做。也就是言行不一。现在关于养生的很多大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就是做不到。比如说医生,医生肯定知道什么对身体好,什么对身体不好,可是有人统计过,医生里面抽烟的人非常多。同样,大家都知道喝酒不好,特别是喝白酒不好,但是照喝不误。这是说归说、做归做,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到实际运用的时候就管不住自己。

 

  第二,说什么,信什么。我是中医专家,我给大家讲你就信,现在很多人在外面不是医学专家,他说你也信。为什么?巫医不分。在远古时代,医生的最高等级叫巫医,就是又当医生,同时还做些巫术,如算命、算卦、祷告等。这是由特定的历史环境造成的。可是如今已经是现代社会,真假应该一看就能清楚,但是当出现医院治不了的病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病急乱投医。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使得各种骗术永远大有市场。

 

  对于社会上用中医做幌子的一些骗术,我教给大家几个识别方法:首先,要知道给你讲养生经验、养生知识的“专家”有没有个正式单位?他敢不敢说出来?其次,“专家”有没有医学背景?大家不要以为医学院校的教授就都懂得医学,他也可能一天医学,甚至连解剖学都没有学过。因为医学院校里面也有别的专业,比如哲学、文学、医学史等。

       

WWW.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44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        

  第九讲 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  

  九窍要通,通则无病  

  九窍即指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尿道和肛门。这些身体上的孔窍平时要多注意保健,保持畅通无阻,九窍要通,通则无病。  

  窍穴保健按摩主要是利用各窍穴与内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关系,进行窍穴保健治疗,从而达到调节内脏功能、防病强身的目的。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九窍的保健方法。  

  眼睛保健四法  

  一法:目宜常运  

  古人称之为运睛,用双掌小鱼际分别按眉棱骨,向内外作圆圈移动各18次,接着双目轻闭,以双手拇指,轻轻在上下眼皮抚摸各36次,然后双目睁开,眼球作顺、逆时针转动各18圈,转睛时动作宜缓慢,最后远眺片刻。长期坚持此法,具有去内障外翳,增强视力的作用,能防治近视、远视、目疾、眉棱骨痛等。

 

  二法:按摩熨目  

  以两掌相摩擦,待手掌擦热后,将手掌置于两眼之上,如此反复3次。接着以食指、中指、无名指轻压眼球,稍停片刻再压,反复3次。长期坚持此法,有养目明目,消除眼肌疲劳,令两眼明亮有神、视物清晰的作用。

 

  三法:穴位保健法  

  按睛明穴保健——两眼闭拢。拇指、食指二指指端按于睛明穴上,边按边振动,用力均匀,每次5~10分钟。睛明穴在目内眦旁0.1寸处。  

  切承泣穴保健——两手食指指尖切按承泣穴,用力均匀,不可切破皮肤,边切边振,每次5分钟左右。承泣穴在哪里?目正视,瞳孔直下,眼眶下缘与眼球之间就是承泣穴。  

 

  捻瞳子髎穴保健——两眼闭拢。两手拇指、食指二指指端同时捏住瞳子髎穴,不停地捻动,用力均匀,每次5分钟左右。瞳子髎穴在哪里?目外眦旁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便是瞳子髎穴。

 

  点按攒竹穴——曲肘置桌,两手平握拳,拇指伸开,以拇指指端附着在眉头下缘攒竹穴处。然后,两拇指逐渐用力向穴位上方顶压,采用切法、揉法,待穴位周围至眼区有酸胀感觉时,再按压1分钟后松指,如此4~6次。攒竹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点按此穴可以明目通络。攒竹穴在眉头凹陷处。

 

  四法:运目弹睛  

  头部不动,眼球向四周环绕一周,正反向各3次。然后用力闭紧双眼同时呼气,待气吐尽后,迅速睁大眼睛,同时吸气,共3次。  

  耳窍保健五法  

  一法:振耳保健  

  用两手食指指面按压耳道,一按一放,快速振动,使耳道内产生振动,并传至大脑。每次5~10分钟。  

  二法:扣耳保健  

  用掌心按紧耳道,食指指尖在脑后部上下来回弹叩,力量自行掌握,可觉脑后部有“咚咚”声。两耳可同时进行,每分钟弹叩80次。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45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2)        

  三法:扯耳保健  

  用拇、食指捏紧耳垂或耳尖,一上一下拉扯,力量自行掌握,每分钟60次,每次5分钟左右。  

  四法:揉耳保健  

  两手食指分别按揉耳门、听宫、听会等穴,在按切时配合切法、振法、叩法。每次19分钟,力量自行掌握。  

  叩翳风穴保健——两手食指指尖同时叩击两侧翳风穴,每分钟100次。力量自行掌握,至穴位处有胀痛热感,大约5分钟。  

  几个穴位的取穴方法:  

  听宫穴:耳屏前,下颌骨踝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耳门穴: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踝状突的后缘凹陷中。  

  听会穴: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踝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  

  翳风穴: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  

  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五法:耳宜常弹  

  古人称为击探天鼓、鸣天鼓,用双手掌掩耳,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轻轻叩击风府穴附近36次。接着用食指塞耳窍,压耳门,然后骤放各3次。坚持此法,有增强听力,醒脑通窍的作用,能防治头晕、耳鸣、耳闭、脑鸣等疾患。

 

  耳朵上的穴位非常多,它就像一个倒立的胎儿,所以要经常地到处揉一揉,掐一掐。  

  鼻窍保健八法  

  一法:揉鼻根  

  两手食指位于鼻根,用力挤压穴位,配合振发,然后由鼻根向鼻翼两侧迎香穴滑动按揉。迎香穴在哪里?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由上而下连续10~20次,动作宜缓慢,用力均匀。每次10分钟。

 

  二法:捏鼻孔  

  拇指与食指捏鼻孔,一捏一放,每分钟60次左右,用力均匀,至鼻有酸胀感为度。每次5分钟。  

  三法:揉鼻梁  

  右手食指指面位于鼻尖部,以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揉动,由鼻尖部向鼻根部揉,再由鼻根部向鼻尖部揉,一上一下不停揉动,每次30个来回。  

  四法:按迎香穴  

  用两手指指尖紧按迎香穴,边按边振动。每次10分钟。  

  推摩迎香穴也可以,具体方法是:两手微握拳,用屈曲的拇指指背面平贴在鼻梁的两侧。然后做上至鼻根,下至迎香穴两侧推摩动作,两手同时操作约20~30次,每日2~3次。

 

  五法:抹全鼻  

  右手拇指、食指指面从鼻根部、鼻梁部向鼻翼部抹动,用力均匀,每分钟抹60次,每日5分钟。  

  六法:揉素髎穴  

  拇指或食指指腹压住素髎穴。施力揉按,每次5分钟,每日2~3次,力度自行掌握。素髎穴位置在鼻尖的正中。  

  七法:洗鼻腔  

  每日早晚用凉水和温水交替洗鼻,增强鼻腔的适应能力,可预防感冒。此法应注意防止呛水。        

▲BOOK.HQDOOR.COM▲虫工▲木桥▲书吧▲  

第46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3)        

  八法:捏鼻翼  

  用拇指、食指捏按鼻翼及鼻中膈,每次10~20下,每日数次,可宣通鼻窍。  

  口腔保健二法  

  一法:叩齿保健  

  口唇微闭,上下牙齿有节律地叩击,门齿与嚼齿交替进行,每分钟100次左右,力度可自行掌握,每次5~10分钟。此法具有固齿的作用,能防治牙病。还具有滋生津液、香口的作用,并可排除杂念,有利入境,能防治口干、唇燥、口臭等。

 

  二法:吞津保健  

  口唇微闭,舌顶上腭运动,然后将津液徐徐咽下,每次5~10分钟。遵循一定的方法,将口水当做食饵服下称咽津。进行咽津练习的功法,就叫咽津功。  

  现代研究表明,正常人唾液分泌量每日约1500毫升,其中99.3%是水分,0.7%为固体物,0.5%为有机物,内含黏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溶酶菌、麦芽糖酶、淀粉酶、蛋白分解酶、多种氨基酸、尿素等,它们具有免疫、杀菌、助消化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日本学者绪方知三郎等人发现,唾液中尚含有“腮腺激素”,其量虽微,但作用很大,它影响着纤维结缔组织、网状内皮组织、软骨和骨组织的发育和营养。

 

  咽津功适用于:  

  阴虚不足的咽干、唇燥、口渴少津、皮肤干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  

  心肾不交所致虚烦不眠、心悸健忘、头昏耳鸣、咽干、腰脖酸软、梦遗、潮热盗汗等;  

  阴虚阳亢所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眩晕、失眠、五心烦热等;  

  皮肤疮疡痤疾等;  

  面目黧黑、皱纹多者。  

  总体来说咽津功有预防、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常用于咽炎、扁桃体炎、风湿病、胃炎、感冒、牙周炎、龋齿、胃溃疡、便秘、唇炎、舌炎、阿弗他口腔炎、白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等疾病。

 

  叩齿与吞津常常需要一起做,古人有说:“齿之有疾,乃脾胃之火熏蒸,侵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通,以舌搅牙龈之上,不论遍数,津液满口,方可咽下,每做三次乃止,及凡小解时,闭口紧叩其齿,解闭方开,永无齿疾。”逍遥子云:“热极风生齿不宁,寝晨叩齿自惺惺,若教运用无暌隔,还许他年老复丁。”

 

  通二阴  

  我们都知道便秘不好,憋尿也不好,所以,要保持大便通畅,平时也要适量地用一些利湿药物或者食品。  

  利湿一身轻。利湿说白点就是利尿,最常用的利湿中药有薏苡仁、红小豆、冬瓜、扁豆、荷叶、黄瓜、泽泻、白茅根等。还有化湿的中药,像藿香、佩兰等都是化湿的。利湿对男性的前列腺有好处,对女性来说,化湿可以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通大便的中药都有哪些?巴豆(肥鼠子)、决明子(草决明)等都是通大便的。大黄、芒硝、番泻叶也是通大便的,但这些不提倡大家用,因为泻下力量太大,会产生毒副作用。我们应该尽量选择平和的、没有毒副作用的、药食两用的中药,这样不会产生依赖性,比如尽量选用郁李仁、麻子仁、栀子、牛蒡等缓和通便之品。

       

◇WWW.HQDOOR.COM◇欢◇迎访◇问◇  

第47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4)        

  九种体质,养生各异  

  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体质有身体素质、形体质量、个体特质等多种含义。在中医体质学中,体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中医学一贯重视对体质的研究,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里,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黄帝内经》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体质作了若干分类。如《阴阳二十五人篇》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的肤色、体型、禀性、态度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归纳出木、土、火、金、水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再根据五音太少、阴阳属性以及手足三阴经的左右上下、气血多少的差异,将上述每一类再分为五类,即五五二十五种体质类型。

 

  体质受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的制约。先天因素,包括种族、家族遗传、婚育、种子以及养胎、护胎、胎教等,后天因素如地理环境、生活起居、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及疾病等,对一个人的体质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体质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环境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质在人的一生中随着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个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正因为体质是可变的,所以正常体质可以变成病理体质,反之,病理体质也可以返回到正常体质。这也是食疗可以影响体质的理论基础。因此,所谓“养生”,包括优生、优育、优境、长寿等,实质上都是利用体质的可变性去优化体质的问题。

 

  疾病与体质的关系  

  疾病与体质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疾病对个体的体质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一些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不仅可以损害人体各个部位,还可以使脏腑失和,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影响体质状态。疾病通过损伤人体的正气而改变人体的体质。疾病的发生、发展、恶化或痊愈的整个过程,都是人体正气与病邪作斗争的过程,如病邪过强或正邪斗争日久反复,势必损伤人体正气,造成体质亏虚。所谓“久病多虚”,慢性病症病势迁延,正邪斗争旷日持久,造成正气渐耗,体质亏损。

 

  疾病之病机不外乎正邪斗争及阴阳失调两大方面。邪气本身可以伤正,而正气在与邪气长期斗争过程中也会逐渐消耗,如早期不能及时消除邪气,或在后期不适时补养正气的话,必定会造成正气渐亏,体质下降。而阴阳失调之病机,早期可能是阴盛抑阳或阳盛抑阴,这种失调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而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导致阴阳一方的亏损,最终会造成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局面,日久形成虚损体质。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48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5)        

  另一方面,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证候的形成等密切相关。体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是正气在个体的特殊表现形式。个体的体质特点不同,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有病与不病、病热病寒、病情演变或转归等不同。一方面,特殊体质的疾病源于特定的体质基础,由于体质的遗传性或过敏性,可以直接形成某些遗传性或过敏性疾病证候,如痰迷心窍的遗传性癫狂病症,痰饮停肺的过敏性哮喘等;另一方面,体质的特异性往往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发病后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从而影响着后天疾病的证候类型,如阳虚、痰湿体质易感受寒湿之邪,阴虚、阳盛体质易感受温热之邪,气郁、血淤体质易伤于七情等。因此,由于证候各不相同,即使感受同一种致病因素,由于体质的不同,邪随体化,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疾病证候。相反,即使感受不同的致病因素,由于体质的相同,邪随体化,有时也会表现出相同的疾病证候,例如有些阳盛体质之人,不论春夏秋冬、感寒感热,多表现为风热表证。这些充分说明,不同的证候表现是由于体质不同所造成的。

 

  饮食与体质的关系  

  饮食营养是体质形成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饮食有四性,分别为寒性、热性、温性和凉性四种,饮食还有五味,分别是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饮食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一个人长期的饮食习惯和相对固定的膳食结构,都可能通过脾胃运化影响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偏颇,从而形成稳定的功能趋向和体质特征。科学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全面而充足的营养,可以增强人的体质,甚至可以使某些偏颇体质转变为平和体质。

 

  如果饮食失调,就会影响脾胃功能,造成阴阳气血失调,或使体内某些营养物质缺乏,从而使人体体质发生不良改变。如果饮食长期摄入不足,就会影响气血的生化,从而导致营养不良,使体质虚弱;如果饱食无度,久而久之就会损伤脾胃,从而可能形成形盛气虚的体质;如果偏爱某种饮食,就可能造成人体内营养成分的不均衡,出现一部分营养成分过剩,另一部分营养成分缺乏,从而引起脏腑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进而形成偏倾体质。

 

  比如,长期喜欢吃一些寒凉的饮食,就容易导致阳虚阴盛体质;长期喜欢吃一些温热的饮食,就容易导致阳盛阴虚体质;偏嗜辛辣则易化火伤津,形成阴虚火旺体质;偏嗜甘甜可助湿生痰,形成痰湿体质;过食咸则损血伤心,形成心气虚弱体质;嗜食肥腻,易致痰湿内盛,或化热生火,多形成痰湿或湿热体质;贪恋醇酒,易内生湿热,损伤肝脾。

       

◇欢◇迎访◇问◇WWW.HQDOOR.COM◇  

第49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6)        

  总之,饮食营养因素对体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应注意饮食的搭配、节制,从个体体质特征出发,确立适宜的食养原则。  

  一般来说,体质偏热者,进食宜凉而忌温;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凉;平体之人,宜进平衡饮食而忌偏。总之,从个体体质特征出发进行饮食调养,加上起居有规律,劳逸有限度,一定能增强正气,保持身体健康。

 

  如何辨别体质  

  辨别体质的内容  

  认识与辨析体质,必须依据个体的肤色、形态、举止、饮食习惯、性格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对季节的适应性、对疾病的易感性等方面所表现的特征。概括地说,辨别体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神气状态和心理特征这三个方面。

 

  形态特征包括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等。人体的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的基础,又是精气盛衰和代谢情况的外在表现,因此人体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是个体体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主要通过望诊观察形态、体型、体态、头面、五官、躯干、四肢、皮肤面色、毛发及舌象等,来重点了解个体的体质状况及体质差异。

 

  神气状态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其他生理功能状况。辨别神气是辨别体质的重要内容之一。神气是脏腑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辨别神气状态,主要通过望目光、色泽、神情、体态,以及呼吸、舌象、脉象等,重点了解个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对外界的反应和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情况等,从而可以判断机体各脏腑生理功能的个体差异性。

 

  心理特征包括气质、人格等。心理活动以脏腑精气为物质基础,但脏腑精气藏于内而不能直接得以观察,精气显象于外可以形成相应的心理活动,一般来说不同体质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中医辨别心理特征,主要通过观察情绪倾向、感情色彩、认知速度、意志强弱、行为表现等方面,来了解人体气质特点与人格倾向。比如,火型体质的人性情开朗随和,善于与人沟通,乐观热情,善解人意,反应敏捷。

 

  辨别体质的原则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体质判断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从整体观出发,全面审察其神、色、形、态、舌、脉等体征及性格、饮食、二便等情况,结合中医临床辨体论治的实际经验进行综合分析。

 

  整体性原则。整体观是中医体质诊断强调整体审察的认识论基础。人体的外部结构与内部脏腑是有机相关的,整个人体又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医体质辨证中的整体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利用望、闻、问、切的手段广泛而全面地收集体质资料,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体质状况;另一方面要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并结合时、地、病的特殊性,对人体体质状态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欢◇迎访◇问◇WWW.HQDOOR.COM◇  

第50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7)        

  形神结合原则。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人的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常能显示出体质的强弱。神色是五脏气血盛衰的表现,体质健康的人,五脏无偏胜,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必然精神健旺,气色明润,目光有神,语音响亮,耳听聪敏。反之,非正常体质必然反映出不同气色。人体的形态结构与心理特征也存在特异性的对应关系,一定的形态体貌必然对应一定的性格特点,只有全面观察,形神结合,才能对体质类型作出准确的判别。

 

  舌脉合参原则。诊察舌脉在分辨体质的差异性上有重要参考价值。例如阳虚质多舌胖,淤血质多舌紫等,对舌的神、色、形、态、苔色、苔质要进行全面观察。诊脉时应注意: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小的人脉常濡软,肥盛的人脉常沉细;阳盛质多见阳脉,阴盛质多见阴脉。

 

  你是什么体质  

  依据形态特征、神气状态及心理特征三个方面,中医学将人体体质分为气虚质、血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浊质、湿热质、淤血质、气郁质、阳盛质九种类型。下面,我们逐一对这九种体质类型进行辨析。

 

  气虚质  

  气虚质是由于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气虚质是孕育时父母体弱、早产、人工喂养不当、偏食、厌食,或因病后气亏、年老气弱等原因导致的。

 

  特征:肌肉松软,面色偏白;总觉得自己气不够用,平时常有长长出气的叹息样呼吸;不爱说话,或者说话没有底气,长时间说话出现颤音;肢体容易疲乏,精神委靡不振;容易出汗;平时大便不易成形;舌淡红胖嫩、边有齿痕;脉象虚缓;在心理方面,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易患感冒;病后抗病能力弱,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等病。

 

  我曾诊治过一位70岁的老太太,她的身体偏胖,从其住所到诊室仅需5分钟的路程,可老太太走过来却气喘吁吁。我观察她的面色偏白,舌苔胖大,舌边布满齿痕,其两手脉象虚缓,没有精神,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询问病情时,她说话也没有底气,并经常长叹一口气,自觉叹气后才舒服。她说自己常易出汗,平时大便也不成形,抵抗力差,容易感冒。陈述病情不过5分钟,她便觉得疲乏无力,告诉我她想休息。这个老太太就是典型的气虚体质。

 

  体质分析:由于一身之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故出现气短懒言,语音低怯,精神不振,目光少神;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肤表,故易出汗;脾气亏虚,则肌肉松软,肢体疲乏,大便不成形;脾虚气血不充则舌胖嫩、边有齿痕;气虚鼓动血行之力不足,则脉象虚缓;气虚阳弱故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气虚卫外失固,故易患感冒;气虚升举无力故多见内脏下垂、虚劳,或病后迁延不愈。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51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8)        

  血虚质  

  血虚质是指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所表现的全身虚弱性的体质状态。形成血虚质的原因很多,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或各种急性出血;或久病不愈,伤气耗血;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淤血阻络,新血不生;或肠道寄生虫等。

 

  特征:面部没有光泽,口唇、牙龈及指甲等颜色淡白;时有头晕,易自觉心跳快而强;手足容易发麻,或者痉挛;睡觉多梦,醒后不解乏;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经期错后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在心理方面,胆小易惊,不喜欢刺激。

 

  一位28岁的女性来应诊,她说自己平时很胆小,不敢看刺激性的影视剧,更害怕看见别人吵架,并常常头晕、眼花、心慌、心跳,睡眠不好,多梦,梦醒后不觉解乏。平时总觉得手脚容易发麻或者抽筋。我察看她的面部没有光泽、很白,口唇、齿龈、指甲都没有血色。询问她的月经情况,她说月经量少,颜色也淡,而且经期总是错后,有时候还会闭经。察看舌苔,舌质淡,舌苔也白。切双手脉皆沉细无力。考虑其为血虚体质,便以此思路治疗,结果疗效不错。

 

  体质分析:人体脏腑组织皆依赖于血的濡养,血盛则机体得其濡养故肌肤红润,身体强壮;血虚则肌肤失养,故见面、唇、爪甲、舌皆呈淡白色。血虚则脑髓、目睛失养,故头晕目眩;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神失滋养而失眠;经脉、肌肉失其濡养则手足发麻,脉道失充则脉细无力。女子以血为用,血液不足,经血乏源,故经量少,经色淡,经期错后甚至闭经不行。

 

  阳虚质  

  阳虚质是由于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形寒肢冷等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阳虚质是因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年老阳衰以及久病体弱,或久居寒冷之处,或过服苦寒清凉之品,或过度劳倦等原因所致。

 

  特征:多形体白胖,肌肉松软;平时怕冷,手脚偏凉;口淡泛清水,不喜欢喝水,或喜欢喝热饮;精神不振,睡眠偏多;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多为寒证,或易寒化;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痿。

 

  有位朋友的儿子来找我调理身体,18岁的小伙子,高高壮壮的,但是肌肉却很松软。18岁的年轻人应该是活泼好动的,这个孩子却沉静、内向,不爱运动,不愿社交,精神不振,就喜欢睡觉。平时很怕冷,大夏天的还穿着长裤、长衫,手脚总是凉凉的。也不喜欢喝水,总觉得口里无味儿,要喝水也喜欢喝滚烫的开水。这就是典型的阳虚体质,后来我按阳虚体质遣方用药,治疗效果很理想。

 

  体质分析:由于阳气亏虚,机体失却温煦,故形体白胖,肌肉松软,平素畏冷,手足不温,面色白,目胞晦黯,口唇色淡;阳虚神失温养,则精神不振,睡眠偏多;阳气亏虚,肌腠不固,则毛发易落,易出汗;阳气不能蒸腾、气化水液,则见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阳虚鼓动无力,则脉象沉迟;阳虚水湿不化,则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和蒸腾津液上承,则喜热饮食;阳虚阴盛故性格沉静、内向,发病多为寒证,或易寒化;阳虚失于温化故易感湿邪,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虚易至阳弱则多见阳痿。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52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9)        

  阴虚质    

  阴虚质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阴虚质是由于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等,或后天纵欲耗精,积劳阴亏,五志过极或曾患出血性疾病等原因所致的。

 

  特征:形体消瘦,多食不胖;面色潮红,唇红微干;平素易口燥咽干,喜冷饮;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夜间入睡困难;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短;舌红少津、少苔,脉象细弦或数;平素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平素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

 

  看过中医的人,一般都听说过“五心烦热”这个词,是指病人手足心热,心烦气躁,这些都是阴虚体质的表现。除此之外,阴虚体质的人在夜间常常入睡较困难,还属于“多吃不胖”的人,形体消瘦,平常多易口干、舌燥、咽干,喜欢喝冷饮。这种体质的病人大便会干燥,小便较短促。在舌象上多舌红,但是舌上津液较少,舌苔是少的。

 

  体质分析:阴液亏少,机体失却濡润滋养,故体形瘦长;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大便干燥,小便短,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皮肤偏干,易生皱纹,舌少津少苔,脉细;由于阴不制阳,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生内热,故表现为一派虚火内扰的证候,可见手足心热,口渴喜冷饮,面色潮红,有烘热感,唇红微干,睡眠差,舌红脉数等;阴亏燥热内盛故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阴虚失于滋润,故平素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

 

  痰浊质  

  痰浊质是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因先天遗传,或后天过食肥甘所致。  

  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黄胖而黯,眼泡微浮,身重不爽,容易困倦,胸闷痰多;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黏腻或甜,脉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症。

 

  很多人看了“痰浊质”的描述会问:日本的相扑运动员是不是应该是该体质?其实也不尽然。但是身材肥胖、大腹便便的人的确容易为痰浊质。许多过食肥甘厚味患了糖尿病的人多属这一型。这一型的病人面色会黄胖晦暗,眼泡会有些浮胖。中医讲“痰湿重浊”,这一型的病人多感到身重不爽,容易困倦,痰比较多。平常舌体会比较胖大,舌苔多白腻,口中有黏腻感,脉比较滑。

 

  体质分析:痰湿泛于肌肤,则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色黄胖而黯,眼泡微浮,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肺失宣降,则胸闷,痰多;“脾为生痰之源”,故痰湿质者多喜食肥甘;痰湿困脾,阻滞气机,困遏清阳,则容易困倦,身重不爽;痰浊上泛于口,则口中黏腻或甜;脾湿内阻,运化失健则大便不实,小便微浑;水湿不运,则小便不多。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为痰湿内阻之象。痰湿内盛,阳气内困,不易升发,故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痰湿内阻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症;痰湿内盛,同气相求,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湿证。

       

◇欢◇迎◇访◇问◇BOOK.HQDOOR.COM◇  

第53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0)        

  湿热质    

  湿热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因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喜食肥甘,或长期饮酒,湿热内蕴所致。  

  特征:形体偏胖;性格多急躁易怒;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心烦懈怠,眼筋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量多;脉象多见滑数;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病症。

 

  我曾诊治一位男性,该患者平时喜好饮酒,来诊时面垢油光,两眼红赤,鼻头生满粉刺,整个鼻子是紫红色的。他说自己容易晨起口苦、口干,身重困倦乏力,常感觉情绪急躁,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发火;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阴囊处总觉潮湿,察看舌苔,舌红苔黄腻。这位患者为湿热体质,按法治之,效果不错。

 

  体质分析:湿热泛于肌肤,则见形体偏胖,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湿热郁蒸,胆气上溢,则口苦口干;湿热内阻,阳气被遏,则身重困倦;热灼血络,则眼筋红赤;热重于湿,则大便燥结;湿重于热,则大便黏滞;湿热循肝经下注,则阴囊潮湿,或带下量多。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象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湿热郁于肝胆则性格急躁易怒,易患黄疸、火热等病症;湿热郁于肌肤则易患疮疖;湿热内盛之体,对潮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淤血质  

  淤血质是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淤血内阻的病理基础,以血淤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因先天禀赋,或后天损伤,忧郁气滞,久病入络所致。  

  特征:瘦人居多;性格内郁,心情不快易烦,急躁健忘;平素面色晦黯,皮肤偏黯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淤斑;易患疼痛;口唇黯淡或紫,舌质黯有淤点,或片状淤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色紫黑有块、崩漏;易患出血、中风、胸痹等病。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女性朋友常常月经不调,在所谓“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中更是常见。我曾治疗一位公司女高管,她来诊时已闭经两个月,30岁的人,本应该精力旺盛,却自述常常心情不快,抑郁、烦躁。我观察其面色晦黯,皮肤色素沉着,面颊处甚至可见淤斑,察看舌,舌上满布淤点,舌下静脉曲张,切脉感到脉象细涩。分析其为淤血体质,以活血化淤法为主治疗月余,月经周期已正常,且皮肤变得有光泽,患者很高兴。

 

  体质分析:血行不畅,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形体消瘦,发易脱落,肌肤干或甲错;不通则痛,故易患疼痛,女性多见痛经;血行淤滞,则血色变紫变黑,故见面色晦黯,皮肤偏黯,口唇黯淡或紫,眼眶黯黑,鼻部黯滞;脉络淤阻,则见皮肤色素沉着,容易出现淤斑,妇女闭经,舌质黯有点、片状淤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血液淤积不散而凝结成块,则见经色紫黑有块;血不循经而溢出脉外,则见崩漏。淤血内阻,气血不畅故性格内向,心情不快易烦,急躁健忘,不耐受风邪、寒邪;淤血内阻,血不循经,外溢易患出血、中风;淤血内阻则易患胸痹等病。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54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1)        

  气郁质  

  气郁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多因先天遗传,或因精神刺激,暴受惊恐,所欲不遂,忧郁思虑等所致。

   

  特征:形体瘦弱;性格内向脆弱,对精神骤变应激能力差,常忧郁不乐;易惊悸,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喜太息,或咽中异物感,或胁胀串痛;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易患郁证、脏躁、百合病、梅核气、不寐、癫证等。

 

  “梅核气”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疾病,多因情志抑郁引起。我曾诊治一位中年女性,该患者平时性格较内向,对精神骤变应激能力较差,前不久因为家中变故,常常郁郁寡欢,失眠多梦,形容自己咽中如有一个梅核堵塞,咽不下,吐不出。每每做梦便噩梦纷纭,惊悸。食欲很差,喜欢长长叹息。考虑其体质符合气郁型,以疏肝解郁法治疗后愈。

   

  体质分析: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故平素忧郁面貌,神情多烦闷不乐;气机郁滞,经气不利,故胸胁胀满,或走串疼痛,多伴善太息,或乳房胀痛;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则见嗳气呃逆;肝气郁结,气不行津,津聚为痰,或气郁化火,灼津为痰,肝气夹痰循经上行,搏结于咽喉,可见咽中有异物感,痰多;气机郁滞,脾胃纳运失司,故见食欲减退;肝藏魂,心藏神,气郁化火,热扰神魂,则睡眠较差。惊悸怔忡,健忘;气郁化火,耗伤气阴,则形体消瘦,大便偏干;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为气郁之象。情志内郁不畅,故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易患郁证、脏躁、百合病、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症,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

 

  阳盛质  

  阳盛质是以机能活动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体质。强壮的、声高气粗的、好动的人,属于阳盛体质。  

  特征:身体强壮,声音洪亮;精神饱满,中气十足;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口臭,口角易生疮;喜凉,爱喝冷饮或吃冰块;怕热,容易流汗,体温较高;满脸通红,眼睛有红血丝,唇色较深;体味重,容易长痘疹;内脏较热,易发生便秘,小便热赤、大便熏臭;呼吸气粗,容易腹胀;对气候适应力较强,不喜穿厚重衣物;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强,常觉闷热;个性较固执,不喜欢突然的变化;脾气较差,容易烦躁不安、失眠;女性经期易提早,分泌物浓而有异味。

 

  有些患者常常问自己的体质,说有的医生告诉自己是阳盛体质,就询问阳盛体质的症状有哪些。大体上说,阳盛体质的人身体多很壮实,声音洪亮高亢,做事风风火火,精神饱满,怕热,喜欢喝冷饮,容易便秘,小便热赤,呼吸气粗,易烦躁不安,面色易红,好生痤疮,等等。

       

◇欢◇迎◇访◇问◇BOOK.HQDOOR.COM◇  

第55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2)        

  体质分析:阳热偏盛,则怕热喜凉;火性炎上,则见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热盛伤津,津伤则须饮水自救,故口渴喜冷饮;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热赤;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势必大便燥结;本体质之人不易患病,病则易发高热;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暴发病。

 

  用膳食来调养你的体质  

  从整体上看,全面膳食、荤素搭配是饮食营养的基础,但并不是一个固定饮食模式。中医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除了季节、地理因素外,尤其强调要因人而异,提倡饮食保健个性化,膳食保健要本于体质。

 

  人的体质有强有弱,有阴阳、气血、寒热的不同偏颇,患病之后又有证候的不同,因此,膳食的选择应与体质状态相一致。中医的食养是以阴阳平衡作为出发点的,饮食选择应有利于体质的阴阳动态平衡。

 

  气虚质的调养  

  一些患者属于气虚体质,平时总觉得自己气不够用,喜欢长长地叹息,觉得这样的呼吸才舒服;不爱说话,或者说话没有底气,长时间说话出现颤音;肢体容易疲乏,精神委靡不振;容易出汗,平时大便不易成形;舌淡红、胖、嫩,边有齿痕,脉象虚缓。这样体质的人流感来临时总能轮上他,且病后抗病能力弱,不容易康复。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培补元气,补气健脾为气虚质者饮食调养的基本原则。气虚质者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小米、粳米、糯米、扁豆、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鲨鱼、刀鱼、黄鱼、比目鱼、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等。由于气虚者多有脾胃虚弱,因此饮食不宜过于滋腻,应选择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亦宜选用补气药膳调养身体。

 

  药物调养:补气健脾的中药代表方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常用药为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陈皮、大枣等药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这里的“形”、“精”与“气”、“味”正是气虚质特征及其培补元气的具体调体方法。党参、黄芪、甘草为“气药”,是调治气虚质的主药,由于“气之根在肾”,因此,可酌加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等益肾填精;再参以紫河车、燕窝等血肉有情之品,充养身中形质,气味同补。偏肺气虚者,常反复出现咳嗽、哮喘等病变,即所谓肌肉不坚固,腠理疏松,则善病风。因此,其调体应与治病并举,方取玉屏风散而重用黄芪。由于肺主卫气,因此调治气虚质之偏肺气虚,不可忽视与益脾气之党参、白术和益肾气之淫羊藿、熟地的配伍。

       

WWW.HQDOOR.COM§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56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3)        

  【调体要点】  

  把握剂量,不可峻补:气虚质者使用人参补气强质,注意把握剂量的多少,缓图渐进,或配伍其他方药使用。气有余便是火,应用不当,易生内热。  

  补气佐以理气:补气调体药易于壅滞气机,若中有痰湿者要与化痰祛湿药同用,或少佐理气行滞之品。  

  补气须防虚中夹实:气虚质者内脏功能脆弱,常因外邪或内在饮食积滞产生内热等虚实夹杂之证,当予顾及。  

  血虚质的调养  

  曾有个病人说觉得自己面部没有光泽,口唇、牙龈及指甲等颜色淡白;时有头晕,易自觉心跳快而强;手足容易发麻,或者痉挛;睡觉多梦,醒后不解乏;常常胆小易惊,不喜欢刺激。其实她这是典型的血虚质,在调理这种体质时要以益气养血为主。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对于血虚质的饮食调补原则是益气养血、养肝安神。平常宜食具有补血养血作用的食物,包括黑米、紫米、甲鱼、猪肉、羊肉、牛肉、猪肝、羊肝、猪血、乌鸡、鹅血、鸭血、鲳鱼、黄鱼、章鱼、鳗鱼、鳝鱼、乌贼、海参、带鱼、黑木耳、黄花菜、菠菜、小白菜、苋菜、油菜、柿子椒、胡萝卜、番茄、藕、红枣、酸枣、松子、桑葚、莲子、龙眼肉、花生、葡萄等。忌食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生萝卜等。

 

  药物调养:药膳养生,可参照中药补血代表方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归脾汤或气血双补代表方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减。常用药物如当归、地黄、白芍、阿胶、枸杞子、龙眼肉等。血虚质者,因为缺少血液的濡养,多有神智不安的表现。针对此,血虚质也可在养血的前提下,加入适当安神药,如酸枣仁、柏子仁、茯神、夜交藤之类。

 

  【调体要点】  

  平素要吃营养丰富、性平偏温、具有健脾养胃作用的食物,还要注意多吃高铁、高蛋白、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忌吃辛辣燥热的食物。  

  补血佐以活血。由于血虚之证,血行往往不能畅达,容易凝滞成淤。另外,淤血的形成,又可影响新血的生长,淤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所以,补血时适当配伍活血祛淤药,如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之类,可使之起到既能生新,又能祛淤或防淤之效。

 

  阳虚质的调养  

  阳虚体质的人,一般形体白胖,肌肉松软;平时怕冷,手脚偏凉;口淡无味,泛清水,不喜欢喝水,喝水也喜欢喝滚烫的热饮;常常精神不振,喜欢睡觉;性格多沉静、内向。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故云“肾阳为根,脾阳为继”。阳虚质者宜适当多吃一些温阳、壮阳的食物,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常用的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添髓,强壮体质。阳虚质平时应少食生冷黏腻之品,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57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4)        

  药物调养:补肾温阳,益火之源。常用方为金匮肾气丸以及右归丸、斑龙丸、还少丹等,常用药物有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杜仲、鹿角胶、附子、肉桂等。温壮元阳药物,实有温阳与补火之别,前人认为,附桂辛热补火,犹如夏日之烈;巴戟天、仙灵脾、补骨脂温阳,犹如春日之暖;也有比拟说,温阳如炉灰埋炭,欲其缓缓取暖;补火如炽炭于盆,欲其大加温热。

 

  【调体要点】  

  温阳佐以养阴: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在温壮元阳的同时,佐入适量补阴之品,如熟地、山茱萸等,以达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阳虚者,可阳损及阴,导致阴阳两虚,用药要阴阳相顾,切忌温阳太过,耗血伤津,转现燥热。因此,调理阳虚质时要慢温、慢补,缓缓调治。

   

  温阳兼顾脾胃:调治阳虚之质,有益气、补火之别,除温壮元阳外,当兼顾脾胃,只有脾胃健运,始能饮食多进,化源不绝,体质强健,亦即养后天以济先天。    

  阴虚质的调养  

  许多中年女性步入更年期后,体质多为阴虚质,主要表现是:常常面色潮红,唇红微干;容易口燥咽干,喜冷饮;性情急躁,稍有小事就易发火;夜间入睡困难,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短,舌红少津少苔,脉象细弦或数。这时候就要用适合阴虚质的调体方法了。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阴阳是对立制约的,偏于阴虚者,由于阴不制阳而阳气易亢。肾阴是一身阴气的根本,阴虚质者应该多食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豆腐、甘蔗、桃子、银耳、蔬菜、水果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皆有滋阴的功效。也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阴虚火旺之人,应少吃辛辣之品。

   

  药物调养:滋补肾阴,壮水制火。常用方为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常用药物有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桑葚、女贞子等。  

  【调体要点】  

  滋阴与清热并用:阴虚生内热,故滋阴应注意与清热同用,或滋阴与润燥同用。  

  保津即是保血、养血即可生津:由于人体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真阴不足,可涉及精、血、津、液的虚亏,因此在调治阴虚的同时,注意结合填精、养血、滋阴的方药。  

 

  养阴兼顾理气健脾:滋阴药多性柔而腻,久服易伤脾阳,容易引起胃纳呆滞,腹胀腹泻等,可加木香、砂仁、陈皮、鸡内金等理气健脾消导之品。  

  痰浊质的调养  

  嗜好肥甘厚味的人常常会觉得痰多,身体困倦、乏力。常感到面色晦暗,眼泡浮胖,舌红舌苔腻,其实这就是痰浊体质的表现。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HQDOOR.COM  

第58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5)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为主水之脏,津液的运行、输布和代谢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痰浊质之人在饮食上,既要科学合理摄取饮食,又要充分注意饮食禁忌。一般而言。饮食宜清淡,应适当多摄取能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三焦的食物。常用的食物可选用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枇杷叶、文蛤、海蜇、胖头鱼、橄榄、萝卜、洋葱、冬瓜、紫菜、荸荠、竹笋等,还可以配合药膳调养体质。体型肥胖的痰浊质人,应少吃肥甘油腻之品。

   

  药物调养:健脾利湿,化痰泻浊。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三子养亲汤等。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莲子肉、白芥子等。痰浊质肥胖者,可加入升清醒脾之荷叶、苍术等;痰浊阻肺者,可用三子养亲汤。方中莱菔子、白芥子、苏子不但化痰肃肺,且亦能降脂减肥,也可加入冬瓜仁化痰,改善痰浊体质;对水浊内留者可用泽泻、茯苓等。

 

  【调体要点】  

  配用温化通阳:湿为阴邪,其性黏滞,宜温化通阳,根据病情需要可酌加桂枝、厚朴、干姜以及淫羊藿、补骨脂等,但须防温热太过,水液受灼,化热生变。  

  细察痰淤互夹:痰湿黏滞,阻遏气机,常致血淤,形成痰淤互夹,治宜化痰利湿,兼以活血。  

  少用甜腻:甜腻油脂食物,易于生痰助湿,痰浊质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临床上甘酸柔润之药,亦能滞湿生痰,应予慎用。  

  湿热质的调养    

  很多嗜酒的人常在过度饮酒后出现鼻周红,鼻头有粉刺,有人甚至被称为“酒渣鼻”。这类人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心烦懈怠,眼筋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这些症状都是湿热质的典型特征。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湿热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宜食用清利化湿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赤小豆、蚕豆、绿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等。体质内热较盛者,禁忌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对于狗肉、鹿肉、牛肉、羊肉、酒等温热食品和饮品宜少食和少饮。

   

  药物调养:分消湿浊,清泻伏火。代表方为泻黄散、泻青丸、甘露消毒丹等,常用药物有藿香、山栀、石膏、甘草、防风、龙胆草、当归、茵陈、大黄、羌活、苦参、地骨皮、贝母、石斛、茯苓、泽泻等。热者清之,湿而有热,苦寒之剂燥之。宜戒烟限酒,少食辛辣香燥,常食绿豆、冬瓜汤及瓜果蔬菜,保持大小便通调。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59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6)        

  【调体要点】  

  宣疏化湿以散热:根据“火郁发之”之理,可于泻火解毒之剂加用藿香、防风、茵陈、白芷等品,宣疏清化。  

  通利化湿以泄热:根据渗湿于热下之理,在清热化湿同时佐以通利之白茅根、木通、竹叶、薏苡仁,使热从下泄。  

  淤血质的调养  

  一些女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女性,遇到不开心的事容易抑郁,常常月经不调,甚至闭经。平素面色晦黯,皮肤偏黯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淤斑,易患疼痛,口唇黯淡或紫,舌质黯有淤点,或片状淤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这些症状都是淤血质的特征。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淤血质者具有血行不畅甚或淤血内阻之虞,应选用具有活血化淤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黄豆、山楂、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番木瓜、红糖、黄酒、葡萄酒、白酒等。对非饮酒禁忌者,适量饮用葡萄酒,对促进血液循环有益。

 

  药物调养:活血祛痰,疏利通络。代表方为桃红四物汤、大黄蜇虫丸等,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生地、赤芍、当归、川芎、丹参、茜草、蒲黄、山楂等。上述调治方法符合疏其血气,令其条达的原则,改善“血黑以浊”,以使脉道流畅。内有淤血者,宜“缓中补虚,大黄蜇虫丸主之”。《金匮要略》所说的“缓中补虚”即以和缓的活血方药从化淤入手,达到补虚的目的。现代研究认为,大黄蜇虫丸可以改善血液的理化性质,调整凝血及抗凝血系统,防止血栓形成。

 

  【调体要点】  

  养阴以活血:由于津血同源,津枯则血燥,体内津液不足,“干血”内留,亦是淤血质的成因之一。《金匮要略》的大黄蜇虫丸中的生地黄重用至30克,说明养阴凉血在阴虚有“干血”的情况下是重要的治法。

 

  调气以化淤:气滞则血淤,气行则血畅,故活血调体常配以理气之剂,如枳壳、陈皮、柴胡等。  

  气郁质的调养  

  许多性格内向对突发精神骤变应激能力差的患者,常常感到心情压抑,忧郁不乐,易惊胆小,食欲不振,喜欢长长叹息,或者会出现两胁肋串痛,舌质淡,舌苔薄白。这种情况的人多属于气郁质。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气郁质者具有气机郁结而不行的潜在倾向,甚者影响肝、心、肺、脾等脏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并能促进脾胃运化。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柑橘、萝卜、洋葱、苦瓜、丝瓜、菊花、玫瑰花等。

   

  药物调养:疏肝行气,开其郁结。代表方为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常用药物有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甘草、当归、薄荷等。金元医家朱丹溪提出,气郁者多兼湿郁、血郁、火郁、痰郁,但以“木郁”为先导,可用越鞠丸方加减。

         

◇欢◇迎访◇问◇BOOK.HQDOOR.COM◇  

第60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7)        

  【调体要点】  

  掌握用药法度:理气不宜过燥,以防伤阴;养阴不宜过腻,以防黏滞;用药不宜峻猛,以防伤正。  

  提倡情志相胜:气郁质者情志不畅,必须充分重视精神调节,如语言开导、顺情解郁,或采用情志相胜、移情易性等方法。  

  阳盛质的调养  

  常常见到很多身体很壮实、声音洪亮高亢、做事风风火火、精神饱满的人诉说自己怕热,喜欢喝冷饮,容易便秘,小便易热赤,呼吸气粗,易烦躁不安,面色易红,好生痤疮,等等。这些症状多属于阳盛质的特征。

 

  【调体方法】  

  饮食调理: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像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可常食之。 

 

  药物调养:本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建议该体质者常用沸水泡服菊花、苦丁茶。此外,薄荷、淡竹叶、金银花、决明子、菊苣、鲜白茅根、鲜芦根、桑叶也对阳盛体质者适宜。其中大便干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润肠丸;口干舌燥者,用麦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宜服丹栀逍遥散。

 

  【调体要点】  

  应注意泻阳火,解燥热。在平时要多食用滋阴、清淡食品。  

  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切忌酗酒。忌用药酒,特别是壮阳之类的药酒更应慎用。  

  如果身体出现亚健康状况,我这里针对不同体质提供一个调理的小配方,其组成基本上都是药食同源的成分,所以不会有什么毒副作用。  

  气虚质方:茯苓10克、山药10克、陈皮5克、白扁豆3克。  

  血虚质方:当归10克、黄精10克、黑芝麻10克。  

  阳虚质方:肉桂5克、高良姜5克。  

  阴虚质方:乌梅5克、玉竹10克、百合10克、枸杞子10克、黄精10克、白茅根10克。  

  痰浊质方:茯苓10克、陈皮10克、荷叶5克、薏苡仁10克、昆布5克、佛手5克。  

  湿热质方:藿香10克、红小豆10克、木瓜5克、芦根10克、白茅根10克、栀子3克。  

  淤血质方:桃仁10克、陈皮10克、佛手5克。  

  气郁质方:佛手10克、杏仁10克、薤白10克、陈皮10克。  

  阳盛质方:栀子5克、淡豆豉5克、芦根10克、白茅根15克。  

  附录2 古今名人养生经验  

  名人养生歌诀  

  ●孙思邈养生歌  

  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  

  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  

  大寒与大热,切莫贪色欲。  

  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  

  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61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8)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个人。  

  ●孙真人卫生歌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像天兮足像地。  

  父母遗体宜宝之,箕裘五福寿为最。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  

  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  

  劳形散尽中和气,更仗何能保此身。  

  心若大费费则竭,形若大劳劳则怯。  

  神若大伤伤则虚,气若大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  

  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  

  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却热难停。  

  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要增辛宜减苦,秋辛可省但教酸。  

  季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  

  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无病难。  

  春寒莫放棉衣薄,夏月汗多宜换着。  

  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  

  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  

  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来成疟痢。  

  ●孙真人养生铭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常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晨兴漱玉津。  

  妖神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保全元气法(宋代陈直所著《寿亲养老新书》)  

  一者少言语,养内气;  

  二者戒色欲,养精气;  

  三者薄滋味,养血气;  

  四者咽津液,养脏气;  

  五者莫嗅怒,养肝气;  

  六者美饮食,养胃气;  

  七者少思虑,养心气。  

  ●清?阎敬铭不气歌  

  清代官至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阎敬铭,因在官场受过许多气,后悟到还是不气为好,为此专门写了一首《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气命要去。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清?石成金莫恼歌  

  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任你富贵和王侯,年年处处理荒草。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寻烦恼?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62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19)        

  莫要恼,莫要恼,明日阴晴尚难保。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活哪里讨。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己讨烦恼?  

  ●清?石成金乐志歌  

  世人各有志,唯我听自然。我也不思量为王为霸,我也不思量成佛成仙,我也不思量黄金白米仓箱满,我也不思量家舍田园阡陌连。但愿草铺一觉眠,但愿布衣常护体,但愿茅屋不穿天。有时薄酒饮几杯,有时好书读几篇,有时散步明月下,有时高歌好花前,随时皆谷旦,到处是桃源,无荣又无辱,快活似神仙。如此足矣,更何望焉?

 

  ●张群不老歌  

  国民党元老张群先生活至101岁,他编了首《不老歌》,在台湾地区广为流传。歌词是:  

  起得早,睡得好;  

  七分饱,常跑跑;  

  多笑笑,莫烦恼;  

  天天忙,永不老。  

  名人养生格言  

  ●名人养生“一德”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名人养生“二字”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名人养生“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名人养生“四法”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  

  ●名人养生“五知”  

  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名人养生“六节”  

  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名人养生“七食”  

  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名人养生“八乐”  

  石成金的“八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名人养生“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愤思维,见德思义。”  

  名人养生经验  

  ●华佗        

WWW.HQDOOR.COM§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63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20)        

  中医名人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一位著名医学家,于公元208年被曹操杀害。    

  华佗十分重视体育运动与劳动锻炼。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意即人们需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或劳动),但应避免过于劳累。经常活动,便可加快食物消化,使血流循环畅通无阻,从而生不了病。这就像门枢轴,时常使用转动,就不会僵涩失灵。

   

  由于华佗坚持练习“五禽戏”,脸似古铜,黑发满头,牙齿坚固,步履稳健,身体十分健康。他的弟子吴普、樊阿等人依法锻炼,都活到了90多岁,仍耳聪目明。因此,他们的长寿,完全得力于“五禽戏”的锻炼。

 

  从中医的角度看,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分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对应于心肝脾肺肾五脏。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地起到了锻炼脏腑的作用,所谓“超乎象外,得其寰中”是也。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多端,或独立高飞。模仿它们的各种姿态可以使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正如华佗所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不老。”这里明确地指出了五禽戏的作用原理:通过肢体的运动以流通气血,祛病长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锻炼方式。它能锻炼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抑制功能和调节功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它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同时它还能增强肠胃的蠕动及分泌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为机体活动提供养料。在华佗那个年代,他虽然不明白这些道理,但却能凭着长期的经验,总结出这么一套科学的健身方法,实在是很了不起的。

   

  就五禽戏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一套简单的体操,而是一套高级的保健气功。华佗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恢复正常状态,以促进健康。后代的太极、形意、八卦等健身术都与此有若干渊源。无疑,它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

 

  ●武则天  

  武则天是盛唐时期的女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也是一位高寿的皇帝。她经历了四代帝王,享年81岁。她之所以长寿,与她长期骑马锻炼,以及参禅修心有密切的关系。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64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21)        

  武则天自幼身体强健,擅长驯马。进宫后专为皇帝后妃出游准备车马,在唐太宗出去打猎或游玩时,武则天总是骑马护驾,前后照应,长期的马上运动,使她一直保持着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武则天27岁时,唐太宗驾崩。作为太宗的后妃之一,她被送入感业寺,当了三年尼姑。在这三年里,她整日参禅打坐,在身心修养上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也成了她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盛行佛教,武则天自幼随母修习打坐。在寺院里,她更得以专心致志地修习禅定了。她每日早起,默默地观照自己心里念头的生灭,一直到某时忽然前念已空,后念未生,就一下子定在现在的这个境界中。这就是禅定的境界。有时,她也修数息、随息,放松周身,跏趺而坐,默数出息入息的次数,从一至十,循环不断,渐渐发觉自己似已不呼不吸,周身舒畅,这时便可停止计数,只是静静地让心思随着呼吸一出一入,长久下去,也可得到禅定。

 

  如果从现代观点看,这种禅定的修习,无疑包含了深妙的气功。在气功状态下,全身的兴奋集中于一点,或为心思,或为呼吸,而机体的其他部分相应得到了休息。这样,就达到了补养精气、积蓄能量的保健目的。

 

  从更深的角度上看,禅定修习使她的智慧得到开发,认识到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变动的,不能永存的,人的生命也只是短暂的一瞬间。这样的认识使她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能保持一种豁达超然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对于健康长寿无疑是最关键的。

 

  武则天兴趣广泛,她写得一手好字,喜欢音乐、诗歌。她还喜欢大自然的风光,这对她的健康长寿也是大有好处的。  

  武则天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大动荡,但她能坚持下来,创造出一番伟业,得享81岁高龄。这正是她长期修身养性,心胸开阔的结果,也是她坚持锻炼,爱好广泛的结果。  

  ●陆游  

  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著诗文万余首。陆游活到85岁高龄驾鹤归西,当为历代文豪诗圣中的寿星。撷读陆游的诗文,可以发现他写过不少论养生的诗文,捧读这些诗文,可以探寻其长寿的秘诀。

 

  食粥养生。传统医学认为,食粥能滋生津液、培养胃气、助消化,且营养俱存,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尤为适宜,实为养生之宝。陆游不愿食甘啖肥,而独喜食粥,并写下这样的诗文:“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诗人把食粥养生比做当神仙,其浪漫豪放之情尽在字里行间。

 

  闲嬉养生。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才能身康体健。陆游为了写作可谓废寝忘食,同时他也忙里偷闲,给自己的身体“充充电”,给自己“放放假”。他几乎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天真、活泼的儿童在一起蹦蹦跳跳,打闹戏耍,以此活动筋骨,放松精神,愉悦身心。为此,他赋诗一首:“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故故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诗中洋溢着乐以忘忧之情和返老还童之状。如今,社会生活节奏在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在加大,“过劳死”、“心累死”的现象时有发生。鉴于此,体验一下陆游的闲嬉养生之法大有必要。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65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22)        

  种花养生。种花养草,既可锻炼身体,又可培养爱心;既可修身养性,又可赏心悦目,诚为健身养体的好方法。陆游不仅非常热爱生活,而且善于创造生活,不仅创造文学的美,而且创造自然之美,并以此怡情养生。他在诗中写道:“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为了健康,不妨在庭院阳台养养花、种种草,它们可以给你带来美的享受、绿的生机、花的芬芳,还可以带来好的心情和体魄。

 

  扫地养生。扫地是一种轻微的日常劳动,从事扫地必弯腰屈臂,四肢随之运动开来,血液循环加快,人体骨骼、肌肉、关节及韧带一并得到适度锻炼,不失为一项老少咸宜的健身劳动。陆游不仅躬身洒扫庭院,而且积累了扫地养生的经验,并写成了诗文:“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可如今,有些人把扫地、清洗等任务交给了保姆或钟点工,自己则在电视机或电脑前久坐不动,应该学学陆游的扫地健身法,不仅“既省课童奴”,而且“延年直差易”,何乐而不为?

 

  洗足养生。“足体相依,穴脉相通。”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能使双足温暖,气血通畅,舒经活络,既可促进新陈代谢,又能增强脏腑功能,还能达到安眠助睡的功效。陆游深得洗足养生之法,有诗为证:“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足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陆游将“洗足上床”当做人生一大快事,并非言过其实。为了健康,请精心呵护双脚,别忘了,是靠它为你“顶天立地”。

 

  ●乾隆  

  乾隆根据自身体会,总结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其中“十常”为: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捋,肢常伸,肛常提。“四勿”为: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乾隆喜欢“旅游”人所共知。他六下江南,三上五台,游览名山大川、古刹旧寺。如此涉足野外宽阔幽静之地,令人心旷神怡,悠然忘返,对身心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乾隆爱好广泛,学识渊博。他爱读书,是封建帝王中少有的多才多艺的皇帝。   

  他情趣甚广,喜书法,喜诗文,还喜欢听戏、观灯、看杂技、滑冰等,并亲自演过戏,这些活动,对修身养性颇有裨益。  

  乾隆起居饮食很有规律。他早上大约6点多钟起床,先洗漱后用膳。早餐后,处理政务,然后与大臣议事,午后游览。晚饭后,看书习字,作文赋诗,然后就寝。  

  饮食多以新鲜蔬菜为主,肉类、野味少而食之,并且从不过饱。        

◇WWW.HQDOOR.COM◇欢◇迎访◇问◇  

第66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23)        

  乾隆喜喝茶,对饮用水(御用西山泉水)十分讲究。他还效法祖父康熙,从不吸烟。  

  ●马三立  

  马三立是我国著名的相声大师,年过八旬仍登台演出,最后活到了90岁。马三立不仅对艺术精益求精,对养生保健也有一套理论,他提出的“动、静、学、乐”四字养生法,值得我们借鉴。

 

  动:每天做一遍自编的健身操,以活动筋骨;早晚坚持外出散步,从不间断;经常亲自做家务,使自己的手足身体经常处于动态之中,手足灵活,舞台动作丰富多彩。    

  静:注意通过安静以调节身心,保存体内能量。他经常闭门谢客,使自己有一个安静的、不受外人打扰的养生环境,每天静坐两小时,浑身放松,安心养神。此外,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学:马三立认为,学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正是这种勤奋的学习精神,使他老而不衰。    

  乐:自寻乐趣是马三立健康长寿的秘诀。20世纪50年代,马老被误打成了右派,人生的坎坷都没有使他失去生活的信心,他拿得起放得下,宠辱不惊。马老曾经说过:“养生之道不少,最重要的是心胸开朗,首先是不找气生,自己消气。”

 

  ●陈立夫  

  陈立夫说:“我的身体,并不特别强壮,自58岁起,即患糖尿病,亦曾因胆结石及膀胱结石动过外科手术,其他的病亦生过,如今居然能活到100岁,已很知足。”百岁寿辰时在媒体公开他的养生法,他的养生法中有四大要点:

 

  老健。他每天清早五点半一起床就要淋浴,淋浴时当水冲到哪里,就按摩到哪里,从头顶到脚心,每处用两手按摩100下。早饭后,再散步1000步。如此做来,已有28年,一天也不间断。

 

  老伴。他与夫人结婚已60余年,从未吵过架,就是靠八个字:“爱其所同,敬其所异。”  

  老友。人不能孤陋寡闻,友直、友谅、友多闻,是人人应交的益友。  

  老本。老本者,指老而有储蓄也,亦即经济方面有独立能力,而无须求于人。于此他亦有八字奉献如下:“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先天的禀赋,人人不同,而最可贵者,则具有四种:  

  第一,能熟睡。  

  第二,不发脾气。  

  第三,记忆力强。  

  第四,有恒心。  

  长寿关键在于后天的保养,有七点为要:  

  第一,养身在动,养心在静。  

  第二,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第三,多食果菜,少食肉类。  

  第四,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第五,头部宜凉,足部宜热。  

  第六,知足常乐,无求乃安。  

  第七,减少俗务,寻求安宁。  

  力行内八段锦: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67节:畅通身体九窍,调理九种体质(24)        

  头部:以双手盖住耳朵,再以食指、中指叩击脑后100下;以双手食指及中指在两侧太阳穴摩擦100下。    

  眼部:以双手盖住两眼,左右移动100下。    

  耳部:以双手盖住两耳,开开关关100次;以双手食指按住两小耳朵上下100次;以食指插入耳孔旋转100次。    

  鼻部:以两食指在鼻子两边上下摩擦100次。    

  胸部及腹部:以右手转圈,在右胸部同时以左手转圈在腹部100次,以左手转圈,在左胸部同时以右手转圈在腹部100次。    

  腰部:以左右两手同时上下摩擦腰部共100次。  

  腿部与脚部:以双手摩擦左右两大腿及小腿各100次,以右手摩擦左脚心,以左手摩擦右脚心各100次。    

  阴部:以两手摩擦睾丸两边100次,以两手搓阴茎100次。  

  ●张学良  

  张学良是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独特的政治人物。他的经历极不平凡,特别是他被幽居50余载,也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但他竟能保持长寿健康,主要原因是:  

  有顽强的意志与坚定的信念:他追求真理,热爱祖国,深信自己是清白无辜的,坚信终有一天会得到历史公正的评价。这个信念使他健康地活了下来。    

  依靠夫妻恩爱之情: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有赵四小姐陪伴,形影不离,同甘共苦,相依为命。爱情甘露的浇灌使他生命之树常青。93岁时,张学良写一首风趣的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足见他们夫妻恩爱感情之深。

 

  适应生活环境,接受命运的安排:张学良原来是很有脾气的,但经过一段矛盾的心情之后,终于想清了道理,以积极的方法来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建立了新的生活规律。  

 

  性格幽默:张学良一贯以幽默的性格著称,他多次说:“如果明天我被枪毙,今天晚上我仍能睡得又香又甜。”“我一生有三爱,爱打麻将,爱说笑话,爱唱老歌。”可见乐观与幽默给了他无穷的生命活力。

 

  张学良在他92岁高龄之际,自己总结了八个字:信靠,顺服,感谢,等候。  

  ●宋美龄  

  宋美龄60多岁时,仍然身材适中,体重保持在50公斤左右。她的肌肤依然白净,柔软润泽,青春焕发,光彩照人。尤其是她那纤纤十指,凝脂滑润。她的养生秘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少食多餐。宋美龄很注重饮食质量,少食多餐。虽然她比较喜欢吃一些较硬的食物,但总体上不会影响消化,每餐两荤、两素,每天必须就五次餐,每一次进餐也只吃五分饱,即使再喜欢吃的食物,也绝不贪食。她几乎每天都会用磅秤称体重,只要发觉体重稍微重了些,会立刻改吃青菜沙拉,不吃任何荤的食物。

 

  每天坚持灌肠。宋美龄没有便秘的毛病,但每天临睡之前都要灌肠。虽然,这种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但宋美龄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灌肠,目的是要将毒素清洗出来,达到排毒的作用。这在一般人认为是件既麻烦又痛苦的事,可是她却把这当做一件愉快的事来做。

 

  坚持按摩。宋美龄始终保持冰肌玉肤,肌肤如大理石般光泽洁净,原因之一就是她坚持天天按摩。每天午睡前或晚上临睡前,两名护士轮流为她按摩。一般是从眼睛、脸部到胸部、腹部再到下肢、脚背、脚心。这样的全身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虔诚的信仰。每当有熟人来看她,并在她的面前夸奖她如何如何能干时,她便淡淡一笑,引用《圣经》上的话,回答说:“我要打的仗已经打过,要走的路已经走过,权、名、利已成硝烟散去,忘记这一切吧!”

 

  在闲聊中除焦虑。宋美龄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然而,她的身世、学识、情趣和文化背景决定着她有很强的自控能力。每当她碰到不愉快的事情,有个好习惯,就是找熟人聊天,说说心中的话,使淤积之气一扫而光。

 

  戒烟。在台湾时期的宋美龄唯一的嗜好就是吸烟,蒋介石生前曾多次劝她戒烟,但都未戒成。蒋介石去世以后,她下定决心把吸了60多年的烟戒掉了。  

  阅读、书画。阅读书刊是宋美龄长年的习惯。她每天必翻阅纽约各大英文报纸。空闲时就画国画、写毛笔字。因为研习绘画必须精神集中,杂念尽除,心平气和,神意安稳,意力并施,感情抒发,使全身血气通畅,体内各部分机能都得到调整,大脑的神经系统获得平衡,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晚睡晚起,作息规律。宋美龄平时的作息很有规律。每日里作画、读书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两小时。晚上看一小会儿电视,或弹半小时钢琴。她一般晚上11点左右上床休息,第二天早上9点以后起床。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

在线客服:  QQ交流群:无

Copyright ©2000-2008 HQD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属于 虹桥门户网 浙ICP备05064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