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山工行网点查询:老行当,渐行渐远(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0:41:33
老行当,渐行渐远(上)

在人们的记忆中,遍布大街小巷的铁匠铺、修鞋摊、修表店,以及胡同里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都是温馨的、难以忘怀的。五花八门的老行当,不但融入了百姓的生活,还为昔日淳朴的生活增添了香醇的回味。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许多老行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手工配钥匙、手工刻章都变成用电子设备完成,剃头匠的挑子也被时尚的发廊取代……老行当,渐行渐远,有些甚至是渐行渐无了。

修脚

削、磨、刮,看似简单,但火候十分重要,轻则不疼不痒,重则伤皮伤肉。脚趾、脚丫、脚跟,全方位“扫描”,全靠师傅五指协作和谐,因此被誉为“肉上雕花”。修脚方法因脚病制宜,高手一般可手到病除。修后之爽,是当局者清,局外者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双好脚板是很重要的。

修钟表

修钟表的人心细如发,心静如水。放大镜、酒精灯、镊子,还有灵巧的手是他们的兵器,他们让凝固的时间行走,而他们却仿佛停留在时光之外。小作坊里凝固了他们的人生画卷,见证了时间的游走。手机的普及使手表逐渐被冷落,修表业这一行当也随之衰落。在修钟表越来越冷清的时候,依然有那么一些人在执着地坚持着。

 

修钢笔

曾几何时,拥有一支钢笔是时尚和身份的象征,更是代表着知识。钢笔的使用和修理往往相伴而生,在商品尚不能达到如今的丰富时,修钢笔者对于使用者来说就是“装备保障”。修钢笔的价值体现在:利用简单的配件,把钢笔“整”好,让它像原先那样书写流利。当年的派克金笔笔尖有那么一点点黄金,但用久了,就要找修钢笔的师傅镶金。这时师傅就用喷灯熔化一段金丝,然后挑起一点蘸到笔尖上,冷却后用细砂纸磨试即可。随着这类金笔的稀少以至绝迹,修钢笔成了专门更换配件的简单工作了。


判官舞

判官舞是流传于兴化城乡的民间舞,由巫舞、傩舞演变而成,是古代“傩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在清朝中期最为流行。判官上场时由黑白无常几个“小鬼”手拿铁链、令牌在前面开道。文判官身着蟒袍,左手执簿,右手执笔,时而踩着锣鼓点子表演“三拜”、“托魁”、“梳马背”、“魁星点斗”等。然后武判官坐在一张雕花木椅上由四名壮汉肩抬出。随后,头戴软翅纱帽,面绘朱红脸谱,籀金龙袍、玉带、黑靴的武判官,在高抬椅上轮番表演高难动作,有“倒挂金钩”、“美猴捞月”、“白鹤亮翅”、“二郎担山”等。

制竹筷

仅仅是利用毛竹的尾子,经过锯竹、刀劈、圆筷、折顶、扎筷、漂白等,漂亮的筷子就诞生了。所有工序全部是手工操作,工具也极为简单,整个过程就像机器控制一般,说不出科学道理,讲不明技术之秘,整天重复着几个动作,没有质检,却无次品,全凭着“熟能生巧”。至于筷子末端的图案,那是贴花而成。

制线香

碎榆木粉、拌料、加色、调糊、密压、挤出,一根根香像蚯蚓一样慢慢爬出,趁着潮湿,弯曲成“寿”字,再晒干,寿字香便告成。其余的捋直放进木档中,晒干后切成所需的尺寸,若干根称重,按照重量用色纸包好,便可上市了。

篆刻

手工篆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诗、书、画并称四绝。姓名雅号、花鸟虫鱼,只需一把刻刀,尽入方寸之中。将章坯打平,写上字,固定在小小的夹床上,用刀刻。至于阴字阳字、隶书行书,全都按照客人的要求,尖口刀和平口刀如何交替使用,全在于师傅指力的控制。如今电脑刻字机盛行,手工篆刻就像日益稀少的珍稀动物,键盘已让笔纸不再辉煌。虽然手工篆刻具有不可复制性,却鲜有人问津。

 

剃头

俗话说“剃头挑子一头热”,走街过巷的剃头匠都挑一副装有火炉、铁锅、竹椅、理发刀具、镜子以及自己吃饭的锅碗瓢盆和米面等的担子。就是凭借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简单工具,师傅十指运动,左右配合,工具轮番上阵,半个小时后,长发变短,面目一新,耳鼻舒畅。师傅精湛的手艺向人们诉说着,其实万事并不都是万事开“头”难。至于睡觉落枕的脖子,寒食瘀积的腰背,剃头匠的三招五式不但手到病除,还把颈椎、腰椎端得卡卡发响,顾主们怎会不满意?

剪花样

旧时剪花样的艺人被称为“卖花婆”,由此可见这通常是女性的“专利”。她们走街串巷,随身小木箱里放着各式各样的花样,每到一地打开让人挑选,边剪边唱,吸引着喜欢花样的老老少少。纸张折叠,剪刀蛇行,时而剪头小试,时而剪尾大开,一朵朵精美的花样产生了,享受的是眼睛,高兴的是心田。剪花样和剪纸的最大区别是:剪花样一般只限于花草,是绣花的前提和铺垫。

印黄元

经过千雕万刻,财神菩萨和招财进宝出现在木模上,尽管达不到美术家那样栩栩如生的水平,但却真实地反映出人们的一种信仰和企盼。手抓印模,一页一页地印刷。虽说是最原始的操作,却凝聚着对神灵的崇拜,对先祖的敬仰,对故人的冥祝。

吹糖人

糖艺在以前叫“糖活儿”,就是社会上流行的“吹糖人”,所用原料主要是自己熬制的饴糖。在寒冷的冬季或干燥的季节,吹糖艺人身担火炉,走街串巷、沿街叫卖。他们将糖体加热到合适的温度,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到一定的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立即用嘴巴鼓气、造型。经吹糖艺人的手口并用,五颜六色的糖料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这是一个神奇、古老的艺术,也是一个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

塑佛像

左手握刀,右手拿木锤,忽轻忽重,菩萨的喜怒、哭笑就在几锤中瞬息万变。在整体现行后,再精“削”细“刻”,巨大的佛像有时还要用几块木头品连。上漆后色彩鲜明,安详端庄甚至带着威严的佛像,用与其特有身份相符的姿态,等着信众去“请”。

篾匠

篾匠是用竹子编制各类器物的匠人。他们的工具很简单,一把将竹子盘成细篾的篾刀,再就是小锯、小凿子等,最特别的工具就是 “度篾齿”。度篾齿形状像小刀,安上木柄,一面有一道特制的小槽,其作用是插在一个地方,却能把柔软结实的篾从小槽中穿过去粗细不一的藤柳在扎匠粗砺而灵巧的手中来回穿梭,如乐手在调试琴弦,就在这简单又诗意的劳作中,一件件精巧、优美、实用的藤制品蕴育而生,如同凝固的音乐。


扎库

农村习俗,办丧事出殡时要扎纸人、纸马、纸屋、纸车等,生活所需物品尽量齐全,仿佛为帝王将相殉葬的俑及器皿。丧礼毕,当场将这些精心制作的五颜六色之“扎库”一把火烧掉。扎库师傅以芦柴为架,将柴管连接,用扎丝固定,微火烧烤后弯曲,再用浆糊把纸和柴架粘在一起,纸上贴花,彩色描绘,一个个纸箱、洋房,甚至洗衣机、电冰箱也在顷刻之间完成。尽管购买者不一定要求“精益求精”,但巧手师傅的产品肯定会让人有逼真的温馨之感。


打烧饼

烧饼的制作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中下塘烧饼很是出名。“干葱老姜陈猪油,牛头锅制反手炉,面到筋时还要揉,快贴快铲不滴油。”这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下塘烧饼独具的特色。烘烤烧饼用的是穹形吊炉,炉壁悬在炭火的上方,火势能够达到均匀,和面、揉面要匀称到工,烘烤要把握火候,如此一整套工序的完美操作,才能使烧饼酥脆可口。早晨,打烧饼的摊点前往往聚集了很多人,但人们多是自觉地排着队,并不是十分着急或是催促,因为对食客们来说,看着打烧饼师傅投入的表情、灵活的身手,这一纯朴的劳动画面让人们不忍去指点、打扰。

捏面人

捏面艺人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面人的特点是 “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面粉、刮子、竹篾、梳子、剪刀是捏面人的基本家当。小小面团在艺人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各种形象便脱手而成。艺人凭借双手捏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木雕

木雕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就有木雕鱼出土,这是我国木雕史上最早的实物。木雕品种繁多,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原本朴拙的木头在工匠的手中产生了生命力。人物、花草、鱼虫在木头上重生,成就了一幅幅格调高雅、寓意深刻的文人画。


段式板凳龙

最初流行于兴化北部安丰一带,在板凳上用布缠成龙形,三人操持舞蹈。后来在杠子龙、扁担龙、板凳龙等表演形式的基础上,经过整理、糅合、加工、编排,形成游龙形段式“板凳龙”舞。这种龙舞表演形式多样,可长可短,长短结合,合分辉映,既可在室内舞台表演,也适合在大型广场表演。在队伍排列上,人少则组成独龙腾空、二龙戏珠造型,人多则组成五龙闹海、九龙汇聚的造型。后来,人们又将“板凳龙”搬上了舞台,为了将表演艺术化,把小凳改成大些的凳子,在龙的造型上也由简陋粗糙向精绘细制过渡,使龙的形象更加丰富。


炸馓子

和面、发面、撚条、油浸,将面搓捏成各种形状,放入滚热的油锅中煎炸,炸成金黄、喷香、美味可口的馓子、麻花,令人垂涎欲滴。据宋羽《宋氏养生部》记载:“馓子:用油水同盐少许,和面揉匀,切如棋子形,以油润洛,中开一穴,通两手搓作细条,缠络数周,取芦竹两茎贯内,置沸油中,或摺之,或纽之,煎燥熟,亦有和赤砂糖者,以蜜者。有用面抻面煎。”


爆米花

还记得爆米花吗?卖爆米花的人挑着担子,一头放着葫芦状的“炮弹”,另一头放着火炉和风箱,走街串巷。时而“砰”的一声,又香又脆的“爆米花”喷射出来,很是诱人。爆米花是儿童喜欢的零食,香甜可口,经济实惠。但爆米花含铅量很高。据化验,每千克爆米花的含铅量有的竟高达20多毫克,远远超过了中国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

砖雕

砖雕是一门古老的技艺,从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等发展而来。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钻子、刨子、锯子等在熟练的匠人手中好像大师的画笔,演绎出复杂的深浅、空心的技艺,让人物、花鸟、山水在砖上复活,有古典、质朴的美丽与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