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华明集团:修德必须从孝亲尊师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8:41:47

修德必须从孝亲尊师开始

世界上最希望一个人有作为的,最真心愿让一人超过自己的,除了他的亲生父母之外,就是他的老师了。”(魏书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空口诵读,替人数钱。

  天下明师予人规矩,不予人巧(投机取巧,巧取豪夺等)。做万事从做人开始,做人从修德开始,修德从孝亲尊师开始。现在不少人很难做到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外礼敬尊长,以致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干群关系等人际关系很难和谐,这样的现实不得不引起有心人的反思。试想,一个人连孝亲尊师都做不好,还怎样谈做人,不会做人又怎样能够做好事呢?

  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的《三字经》中教导学生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意思是说人生首先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多见识天下之事,多闻古今之理,了解数量,懂得文理。可见,百育德为首,万善孝当先。佛经讲: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生命来自于父母。父母在孕育、养育、教育生命的过程中所付出的精力、心血、忧悲、辛劳等等,不是世间制造一件工艺品、建造一幢建筑物所能比拟的。生命是如此来之不易,所以活命、养命、救命之恩是深恩。父母双亲孕育我们成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懵懂无知到通晓事理,成年累月,不辞辛苦,不计报酬,无私奉献,更是劳苦功高,恩重如山。

  既然父母对儿女如此恩重如山,做儿女的又有什么理由不孝敬父母呢?不仅没有任何理由,而且做儿女的对父母的孝敬无论好到什么程度都不为过。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者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在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朝代不重视孝道,孔子把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当代不少伦理学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精忠报国、事业有成的人,都和听从父母善言、尊敬奉养父母、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是分不开的。凡是不敬师长、不讲信用、不思进取、好逸恶劳、自私自利、无恶不作、干尽天理不容、危害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人,都是败家子、逆子;尤其是对父母忘恩负义的人更是不孝之子。

  在古代,帝王选用良才时,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他们认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么会对我君王尽忠呢?此说十分有理。现在不少人交朋友、找对象,有的厂长、经理选用部下、秘书、招工,也把字作为条件之一。因为孝敬父母的人忠心耿耿,实在可靠,在工作上会忠于职守,敬业精神强,不易出乱子。可见,孝敬父母是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所以,中国古代是以孝道作为思想教育的中心,有德之君以孝治天下,其本人也是百姓行孝、尽孝的好榜样。

             师道延伸孝道

  孝顺父母为孝道,尊敬老师为师道,师道是以孝道为基础的,没有孝道就谈不上师道了。反之,尊师也是孝道的延伸。假若有人不尊敬教师,不听老师的话、不好好地学习,他就是不孝父母,因为父母总是希望子女听老师的话,依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因而,孝亲尊师是做人根本中的根本,人们常把老师比作父母,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因为老师关心、爱护、教育学生的慈善之心同父母对待子女的慈善之心是一致的,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为学生付出的心血和代价是无法估量的。此外,无论是国家元首还是将相重臣,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科学家、艺术家,无论是总裁、董事长,还是厂长、经理、大老板,无论是这样明星还是那样明星,总之,世界上各种门类大大小小的优秀人才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教育。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得好:世界上最希望一个人有作为的,最真心愿让一人超过自己的,除了他的亲生父母之外,就是他的老师了。又说:当老师的,即使是水平不高的老师,也都真心诚意地盼望自己的学生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做梦都想着自己的学生们进步了,成绩提高了,比赛得胜了,个个成才了。老师盼望每个孩子都好的心情是一点都不用怀疑的。所以,师情与亲情是天下最纯真之情。

  假如世间没有教育,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人类,因为人类本身就是教育的产物,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原因,就在于人能够高效地实施教育和接受教育,在教育中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

  尊师敬师者不一定有大学问,但有大学问的人一定是尊师敬师者。任何一位学生,只有真正做到尊师敬师,才有可能很好地接受教育,才有可能充分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反之,一个学生,不尊敬老师,不肯听老师的话,老师再有学问,再有能力,也没有办法传授给他,就好比一个空瓶子,没有把盖子打开,就无法往瓶子里面装入任何物质一样。一个人如果不尊师、不学习,虽然有点小聪明,但大是大非是分不清的,因而也是难得大智慧、难有成就的。此外,一个对老师非常尊敬的人,必定能够很好地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所以,尊师无疑是做人的基础。

  过去有一位云居大师,曾经说过人事上的八种后悔,其中,前两种后悔说的便是:一、逢师不学去后悔。善知识难遇难求,良师给予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句真实话,就能够终身受用,像善财童子不辞艰苦去五十三参,赵州禅师活到八十岁还行脚参访,都是因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如果遇到了人天师范,却不知道好好亲近学习,等到机缘流失,徒然悔憾不已。二、事亲不孝丧后悔。所谓生前一滴水,胜过死后百重泉。父母长辈在世的时候,不能承欢膝下、甘旨奉养,甚至百般忤逆,等到慈亲逝世了,纵然身后极尽风光体面,墓冢巍峨,又有什么意义呢?堂上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倒不如父母活着的时候,多尽一点孝心。

  愿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很好地来孝敬父母、尊师敬师,并以此为基点,来面对家庭、社会,面对他人,面对工作等,那么,我们所得到的将会是天下太平,福满人间。

      文章来源:《广东佛教》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