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航空公司华山:我与《学习与批判》???(“文革”往事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0:22:38

我与《学习与批判》   (“文革”往事之一)

(2011-02-25 15:26:30) 转载标签:

楚宝湘、王营伟

朱志来、杨小玉

阙华竹、王学民

《学习与批判》,1973年9月创刊(国内外发行),1976年10月停刊,共38期。它是“文革”中曾经风靡一时的文学刊物。

                          ——题记



“文革”中,“两报一刊”纵横驰骋。时至1973年,有一种与“两报一刊”风格迥异的文学刊物横空出世,它就是《学习与批判》。

那时,我在柘林水电站。我在朋友那儿浏览了几期,便觉得有耳目一新之感。它没有明显的政治面孔,尽管它是为政治服务的。它的文章题材广泛,引经据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就喜欢这种高屋建瓴的东西,于是,立即在邮局订了,

是从第几期开始订的,我已不复记忆。在那个文学刊物停办,“禁书”难于寻找的年代,每月阅读《学习与批判》成了我的奢侈享受。每期的文章,会以“战斗”的语言,“批判”的语言分别介绍鲁迅、胡适、贾政、薛宝钗……从中,我“进一步”的认识了他们,并为文章的泼墨淋漓而兴奋不已。特别是期刊里经常登载的“毒草”——“苏修”短篇小说每每让我发现惊喜。“宁静的黄昏向大地散发着温暖的朦胧的暮色。远处,在矿山的上空,星星闪烁着点点红光,从远处的俱乐部传来一阵阵忧郁的、动人的歌声。”(摘自“苏修”短篇小说《父亲》),作为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在那文化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能见到这样美的文字确实是一种幸运。





76年10月的《学习与批判》刊载的文章都和悼念毛主席与追忆毛主席有关,连载《毛主席在井冈山》还没连载完,期刊便戛然而止。





俱往矣!三十多年过去,在各种文学刊物铺天盖地的时候,当我重新阅读我留存的两期《学习与批判》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更关注的是“老知青”的命运,这与我的“知青”情结有关,我也曾是知青啊!

在第九期里,多次跃入我视野的是《金竹婚礼》,文章说的是一九七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有十对在江西省乐安县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于同一天在金竹公社举行婚礼的故事。

其中,有几段文字总在我心里回荡,挥之不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喧闹而欢乐的锣鼓声中,公社党委书记老黄向新婚夫妇们赠送着竹斗笠、竹扁担、和竹柄的山锄,斗笠上写着‘扎根山区学大寨’的红字……”

“金竹公社位于乐安县境的最南端,海拔平均一千二百公尺,山高水冷,无霜期短,双季稻不稳定,亩产低。”

“挺拔而劲直的竹子呵,你是上山知识青年的化身!”

“知识青年们在前进,知识青年的家长也在前进,整个中国社会都在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消灭三大差别的道路上前进着。”

其中,有几对新婚夫妇的名字总会在我心头突兀、萦绕:楚宝湘、王营伟;朱志来、杨小玉;阙华竹、王学民。我想说:你们和那几对新婚夫妇还好吗?我惦念你们!

 

重睹《学习与批判》,就是重睹“历史瞬间”,这些“瞬间”经过岁月沉淀,便化为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