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刀成男数据:世界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18:16

《世界经济概论》
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世界经济概论》是一门世界经济方面的基础理论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加深对世界经济的整体了解,并为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初步基础。

二、本课程体系结构简介
 
    本课程共分三篇十二章,第一篇“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包括5章,即“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影响和趋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类型与实践”。第二篇包括4章,即“科学技术革命与现代世界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经济发展周期”、“世界通货膨胀的演变和经济后果”、“国际经济协调及其经济效应”。第三篇包括三章。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与南北经济关系”、“南北经济关系与南南经济合作”,其中全球化、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国际货币体系、区域经济一体化、科技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经济协调、发展中国家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等章节着重阐述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本课程的中心内容,也是讲授和学习的重点部分。
三、本课程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绪      论

一、什么是世界经济? 了解世界经济的意义?
1、概念:世界经济是指世界各国经济由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具体体现在: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让,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
2、形成: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是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
       国际分工是国家之间生产领域的分工,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存在的条件是社会经济条件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如果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相同,生产的产品、种类、质量和成本都相同就不必分工)
3、了解世界经济的意义:
(1)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
    要了解其它如:政治、军事、文化就必须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经济是基础。(美国总统选举,里根 布什 克林顿。布本可以连任,苏联在其任上解体,打伊拉克 但其国内经济不景气 克林顿丑闻未使其下台,经济繁荣是重要原因。
(2)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逐渐连成一个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相互斗争。
    二战后,科技发展,国际间经济、政治组织、跨国公司的发展,交通运输、通讯技术、国际金融贸易大发展,形成地球村。
(3)研究世界经济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不论主观愿望如何,都不可能绝对封闭,阿尔巴尼亚、缅甸、朝鲜 阿最封闭时,仍和德、意有贸易往来,缅吴耐温是、对外封闭,经济困难,政治动荡,人均收入180美元,现古巴、越南、朝鲜等都在对外开放。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我们应研究各国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少走弯路,改革中出现问题时,借鉴成功国的经验,有利于我们长期的发展。(朝鲜现难民10多万,每人每天20克粮食,我国最困难时人均1斤)
二、当代世界经济的基本结构
1、战后至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出现几大块: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苏东: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东德、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
发达国家主要指经合组织成员国,原为24个,现为29个,捷克、波兰、匈牙利、韩国、墨西哥。  该组织建于1960年,包括工业7大国,美、日、德、英、法、意、加,另外8国为瑞士、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及另外9国 澳、新西兰、冰岛、爱尔兰、希腊、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
发展中国家有100多个。
2、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 
    由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变为多极格局,从世界经济角度看,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六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在世界经济、军事、政治上都有绝对优势。二种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东欧巨变后,社会主义国家只剩下5个,但作为一种制度,它是:一球两制中的一个。 三大集团:欧盟、北美、亚太。欧洲15国,北美以美国为中心,亚他有18国,现为21国,四种类型: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民族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混合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混合型为苏联、东欧解体后,经济介于资社之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六为六个支点,美、欧、日、俄、中、新兴工业化国家。其中,美、欧、日为三大支撑点,后三者为第二支撑,四小及印度、巴西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3、多极格局的特点:
(1)发展成为各国的主旋律,各国都把内外政策的重点转向经济。
(2)世界经济集团化、一体化倾向加强,地缘经济利益超过了政治利益,因此,结成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3)高科技成为各国竞争焦点,科技成为经济、军事的制高点。
(4)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高科技密集型转换。
(5)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80年代前的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发达国家在劣势方面也主张贸易保护。
(6)经济体制更趋一致,市场经济成为各国追求的基本制度。

——世界上的穷国和富国
    95年世行公布全球人均GDP前10名为卢、美、瑞、阿联酋、卡塔尔、香港、日本、德国、新加坡、加拿大。
在统计中,很多西方学者人为中国80年代末的人均300美元是大大低估了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水平。  为纠正国际比较中的偏差,区分名义与实际人均GDP是必要的,前者作为传统的衡量尺度,被许多国家政府和国际社会使用,计算简单,但误差也很明显。
    计算人均GDP,应考虑不同国家货币的购买力,这需要把不同国家的全部商品全部以同样的国际价格或国际美元来衡量。92年初,OECD发展中心的首席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教授按80年的“国际价格”计算了中国1987年的实际人均GDP为1748美元,而世界银行按传统方法得出人均GDP为290美元,另外两位学者计算出1988年中国实际人均GDP2472美元,世界银行的数字为330美元。
——98年中国数字为人均GDP6404人民币,合773美元(上海市3000美元北京2500美元世界通用标准:78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786—9655为中等收入国,9656以上为高收入国
1988年,印尼人均为1822美元,菲律宾为2168美元,泰国为3282美元。
——按购买力计算,中国成绩不错,增长速度又快,在联合国交会费时矛盾,上报数越少越好,但又要显示成绩就多交费,实际上交费不按购买力计算  (我国内有些县被评上贫困县就庆祝)
    现世界上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发展国愿被评为最不发达国家,可获低息、无息贷款
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在缩小,但两头的差距在拉大,两级分化。如瑞士96年人均GDP3.8万元,世界第一,每天100多美元,莫桑比克人均80美元。
三、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1、经济信息化
    信息化成为一种趋势,指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过程,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世界在发生结构性变革,将人类引向全新的信息社会。
2、经济全球化
    指突破国家界限,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达到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形成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状态。世界各国都把经济发展放在首要地位。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趋势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旋律。
3、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
    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目标、长远的趋势,如何达到要有过渡,即经过区域集团化的过程。以大国为核心的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将对国际竞争态势和21世纪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4、世界经济多极化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其格局会发生新的重大变动,区域集团化与多极化相互联系。从发展过程看,是先区域化后演变成一极或本身为一极又组建集团。
  美:90年代后期势力增强,日、欧彼此消长,四小、东盟由强转弱,拉美大国在成长,中国势力增强,过去是三足鼎立,现在是一专多强, 
 俄是否为一极呢?解体后,损失相当两次大战之和,但仍有潜力:(1)幅员辽阔,资源丰富,(2)科技军事力量强大,(3)教育普及,劳动力素质高
 中国:按实力可以,但作为一极不具备条件,美国希望实现单极世界,90年代经济增长顺利,从91、3—2000、2月连续106个月的增长,超过了战后最长的越战时期的106个月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告终,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军事对抗消失。过去,美苏争夺霸权是二战后的主要矛盾,二苏联消失后,虽然俄罗斯和美及其它西方国家仍有矛盾,但势力相差悬殊,俄已不再对西方构成威胁,但俄6000枚核弹头将美灭10次,欧洲民10次,美有1万,灭俄10次,俄地位全靠核弹头支撑,西方怕俄是怕其走投无路,如俄以前军事上以美相当,轰炸机、炮兵比美多,航天技术世界第一,解体后,实力排世界13位,落后于巴西、韩国,比中国的国民经济规模小1.5倍,北约东扩,俄无能为力。
此时,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却突出了,过去,苏联核威胁下,日、欧的安全仰赖于美国的保护,使它们不得不在经济上向美国作出让步,政治外交上屈从美国,现在苏联的威胁不复存在,美、欧、日争夺欧洲和亚太领导权的斗争愈演愈烈,美欲借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和西方盟主的身份,继续执欧洲和亚太事务的牛耳,建立由美国独自领导的国际新秩序,而欧、日随力量的壮大,要求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可以说“不”了。
   英、法、德、意为同美国抗衡,联合其它欧洲国家致力于欧洲联合和一体化建设,建立联盟,提高在欧洲和世界事务中的发言权,如援助俄罗斯,处理波黑问题等都向美的主导地位提出挑战,日本则以经济势力为后盾,加快迈向政治大国行列,以亚他为依托,增强同美国抗衡的力量。欧、日都反对美国独家领导的国际新秩序,欧洲诸强主张建立由西方大国共同领导的国际新秩序,密特朗曾说,世界事物由一个超级大国操纵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危险。
四、二十一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1、二十一世纪前期世界经济还会向前发展
    原因:(1)高科技的发展促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1998年12月英国《泰吾士报》邀请了十几位科学家座谈,问他们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什么,答复几乎一直是生物工程。1953年发现了DNA。(2)联合和竞争的趋势并存 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使得有了一致的规则,有利于联合和竞争。(3)世界经济严重不平衡,也显示出一种潜力。
2、世界政治形势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
   20世纪下半叶,由于冷战对峙和冷战后的情况,世界政治维护了和平的局面,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的趋势发展,这对于世界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3、世界经济的中心
    1988年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指出,19世纪是英国世纪,20世纪是美国世纪,21世纪美将让位于另一国,美、苏、日、中、欧共体五大力量,90年代,苏联接替,美国单极化趋势越发明显时,又成讨论的话题。
——21世纪仍为美国世纪,军事、经济、技术、文化都具有领先地位或具吸引力。
——21世纪为欧洲世纪,其优势在于:受过良好教育额定人口,在于欧洲资本主义能把公有和个人主义融为一体,拥有贸易规则的优势,及经济的一体化。
——21世纪为大西洋世纪,北美和欧洲将再次成为全球繁荣的靠山,人们对新兴市场的信心瓦解了
——21世纪是全球世纪
4、社会主义的前途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指出人类的前途是共产主义社会,20世纪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与具有500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是一个年轻的社会制度,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所走的曲折道路值得深思。现存的中国和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承担着严峻的任务,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创造出社会主义经济的奇迹。

第一章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影响及趋势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动因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和发展
1、涵义:
全球化:突破国家界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达到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形成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状态。
什么是全球化,至今众说纷纭,1997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全球化的世界政治》一书列举了近十个有关全球化的定义。
自由经济学派 加拿大学者罗伯特.考克斯(Robert Corx)认为,全球化指:生产的国际化、新的国际分工、移民从南方到北方以及加剧上述进程的竞争环境.
现实主义学派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全球化指的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密切化,国际政治与经济、内政与外交的关系日益模糊。
理想主义学派 马丁.艾尔布罗(Martin Albrow)认为,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人民汇合成一个全球社会的过程。
代表不发达国家的学者赫斯特和汤普森认为,所谓全球化只不过是现代资本主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殖民式剥削的另一种形式。
2、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1)世界贸易增长迅速,规模不断扩大,远远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
    1947年,二战刚结束不久,世界贸易总额为450亿美元,1997年为6.1万亿,50年增长了135倍。
(2)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
    每天24小时跨时区不间断的国际金融市场中,外汇交易量超过1.5亿美元,任何一笔交易在现代通讯和电脑技术的支撑下瞬间完成。
(3)世界经济的高科技化和信息国际化
(4)劳动力资源的国际流动增多
(5)跨国公司空前发展,使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目前全球大约有4万家跨国公司,拥有25万家分支机构,跨国公司的国际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70%以上,其国际直接投资占世界的90%以上。
(6)生活的国际化  体现在体育、娱乐、汽车、食品、服装各个方面。
3、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有利:(不利在后面)
(1)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最优配置。
(2)经济全球化便利了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扩大了市场,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4)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促进发展的因素,也使各国有可能采取一致行动应付危机、通胀等突发事件,从而减轻损害,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全球化的动因
1、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2、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3、各国间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平衡是国际间互通有无、相互依存的基础
4、国际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起到桥梁作用
5、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政策取向。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和发展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
1、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
2、从经济增长速度看,不平衡表现在不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
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中存在的障碍
(1)在世界贸易扩大的同时,贸易失衡引起的贸易纠纷不断。
(2)在国际金融领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扩大的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始终存在不稳定因素
(3)发达国家的相互依存程度高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这不利于发达国家也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过程。
(4)世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增加
(5)经济全球化常使国内政策的有效性减弱,甚至起相反作用。
(6)区域化、集团化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强。
(7)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性规范、冲突加强。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使全球化进一步加强。
(2)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要素在国际间进一步流动,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3)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导致的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将长期存在。
(4)全球化过程中,国家之间的联合会进一步加强,但也存在矛盾和斗争。
(5)全球化中即对立又统一的发展趋势,要求加强国际协调,即建立有效的国际协调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
(6)区域经济集团应扩大开放,以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7)全球化出现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对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
3、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改革开放面临的国际环境
(1)目前国际体系中大国间的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2)在开放的同时,在如何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方面面临更严峻挑战。
(3)在全球化时代,一国的软势力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经济竞争也变得日益重要(软势力包括一国的凝聚力、国家对外形象、舆论力量和危机决策反映能力)
4、中国在全球化中的策略
(1)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协调利用外资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在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引进外资应采取多层面的方式。既欢迎中小企业投资,更重视吸引外国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投资,注意加速高薪技术产业的发展,着重引导外资投入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以有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吸引直接投资的同时,适当增加外债的比重。并逐步开放外汇市场。
(2)稳步开放金融市场,严密防范金融风险。注意开放过程中的金融安全
    建立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尽快建立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机构,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保障金融安全机制。对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应采取积极态度,但也要谨慎从事,创造条件。
(3)加强企业竞争力,保护民族经济。
    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组合,形成既有一定规模,又有创新优势,提高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核心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世界大型企业强强联合的趋势加强,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挑战。
(4)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加强区域合作可以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使人们更认识到这一点。中国一直重视亚太地区的活动,并积极参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
(5)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修订
    现行的WTO和IMF制定的国际规则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中国入世后,除应按照WTO原则修订自己的法规,也应积极参与WTO和其它国际组织先行规则的修订,以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以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出贡献。

 
  第二章 科技革命与现代世界经济

 第一节 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一、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技术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钱学森)。  是指在技术上带根本性的有广泛影响的大的变化(毛泽东) 例如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科学革命: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飞跃。例如哥白尼创立日心说,牛顿建立完整的力学体系
产业革命:由技术革命引起,不仅包括生产技术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也包括生产关系的深刻革命。
    战后科技革命发生在50至7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进入80年代,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包括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开发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构成了新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科技革命作为直接和间接的生产力,它的每一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
二、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1、全面性:影响到生产力的各个方面,涉及诸多领域
2、综合性:科技与生产联系越来越密切
3、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上的周期大为缩短
4、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开发科技人才资源
5、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第二节 科技革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原因可概括为:
1、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自身具有加快发展的趋势
2、榨取高额利润和竞争计划的刺激
3、社会发展需要的推动作用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支持
5、各国间技术交流的扩大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
1、科技革命推动新旧产业更替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经济结构的改变
2、产品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提高了整个世界的科技水平
3、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科技进步促进了国际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岁经济全球化产生深刻影响。


第三节 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转换

一、产业结构转换与产业间相互融合
1、三次产业分类及其结构变化
2、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
3、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
4、产业结构的融合和软化的趋势
二、产业结构转换的动因
1、科技对产业结构转换起着推动作用
2、需求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3、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起制约作用
4、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经济信息化

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它以微电子学、激光、光电子学、超导电子学为基础,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之大成,信息技术是高技术群的前导领域和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推动力
    信息化作为一种趋势指由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过程,有三个标志说明达到信息化:
1、信息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的源泉
2、信息业成为主导产业
3、信息技术、设备、网络被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对社会个行业各业都有极强的渗透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就成为加速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强大推动力,使生产、金融、办公、服务、军事指挥自动化等得以实现。
二、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深渊影响
1、信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迅速提高
2、信息产业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3、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4、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不平衡和竞争加剧

第五节  各国对策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的浪潮中也坐不住了,表现在:
1、将信息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2、95计划(96—00)中推出8大金字系列信息工程
金桥:信息网络  金卡:自动化支付系统,电子货币 金关:EDI(无纸贸易)
金税:税收电子系统  金农:农业信息管理  金企:生产流通信息工程
金智:科教网与人才工程  金宏:宏观决策系统
3、开放中国信息公路口岸,引进美国INTERNET建中国的CHINA  NET
  当今的国际竞争已经从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竞争的时代,既然科学技术决定着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它必然影响一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外交地位,如果20年前,德国、日本要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那会被认为是做梦,会为各国所不容,然而战后50年的发展,两国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实力却能使其理直气壮地提出了这种要求,说明在某种程度上,科学技术决定着一国的综合国力。
   我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一方面在卫星、火箭、巨型计算机方面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在极普通的产品生产上又是技术不过关,严重落后的局面,某一产业有少数技术带头人不足以使该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劳动力总体的技能水平是影响技术水平的主要因素,先进我国人均教育投资居世界各类国家最为低下的行列。
   另外,如何留住、吸引和占有人才,据统计美国20世纪最接触的360名科学家中,从国外引进的65名,11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引进的有40名,我国人才外流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现象,同时,引进外资,缩短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是一条必要途径,但盲目引进重复大量的生产能力的引进不重视效益,造成大量的浪费。
   在世界银行的年度报告中,中国的人均GNP排名总是倒数20左右,1960年美国的GDP超过中国4600移美元,1985年超过36800亿,现约6亿多。当前,我们面临周边国家迅速发展的严重挑战,亚洲四小、东盟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也紧随四小,实现经济起飞,印度、越南等也在调整经济政策,中国处于这个世事多变经济竞争激烈的时代,必须抓紧时机,加快改革,改进我国的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才政策,使之与世界的科学技术步伐想适应,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世界不会在大的差距下发展,必然不稳定,中国不可能是大国,也当不起大国,美国在科索沃的战争与我无关,从争议的角度提出抗议即可,炸使馆也可成为一张王牌,但未很好的利用。


复习思考题:
1、战后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4、在新技术革命影响下,我国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是什么?

第三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宏观经济调节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二战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次大战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第二个时期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其间。第三个时期是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次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获得了持续地、全面地发展。国家的经济干预渗透到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是:(1)生产力的发展同有限需求之间矛盾的加深(2)生产发展需要大量资本同私人积累有限性的矛盾;(3)普及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要;(4)资本家个人利益同全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

      第二节 西方宏观经济调节理论的发展

一、凯恩斯与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理论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重点是就业理论。达到充分就业的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由于单靠市场自发起作用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凯恩斯的政策建议是,扩大政府开支,以弥补私人消费和投资需求的不足。
后凯恩斯学派中,一是剑桥学派,它们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因为收入分配不合理,解决办法是改革分配制度。二是新古典综合派,强调应采取财政货币政策,使总供求平衡,避免通货膨胀和事业。
二、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
    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从理论上批评了凯恩斯主义消费递减论。它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倾向可以提高,达到充分就业,它们主张国家减少干预,稳定货币量的增长。
供应学派注重从供给方面考察经济现状和寻求对策。它们认为只要增加供给就能摆脱“停滞膨胀”。

 第三节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目标与政策手段

一、宏观经济调节的目标
  宏观经济调节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二、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采取的政策
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产业政策、计划指导、国有化政策等。
     
第四节 战后各时期西方宏观经济调节的变化

一、50—60年代的宏观经济调节
  50年代的重点是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60年代除了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外,国际收支平衡也是主要目标之一。
 二、70年代的宏观经济调节
  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滞胀”的困境,财政货币政策的调节功能相对减弱,主要强调收入政策;能源政策;提高节能技术等。
三、80年代以来的宏观经济调节进入80年代,西方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其主要内容:(1)控制通货膨胀,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2)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速传统产业的调整;(3)强调市场机制,减少国家干预。为此,提出的政策措施有: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推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第五节 宏观经济调节的效果

  宏观经济调节的效果表现为:
一、国有化和计划化对促进经济增长、减少盲目性起到一定作用
二、国家推性行的反危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的严重性
三、国家的采购和福利开支扩大了国内市场,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四、国家为科技提供资助,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国家干预和调节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

   本章教学总学时为12学时,其中面授为6学时,自学为6学时。
本章学习的重点:第二、三、四节。
复习思考题:
1、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原因。
2、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它的效果?
3、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是什么?
4、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效果如何?
5、战后以来西方国家1各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背景。

第四章 国际经济协调及其经济效果

第一节 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协调的涵义
    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和形式,经过了一个从局部到全部、从依靠少数国际经济组织发展到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国际经济协调是指世界各国政府为了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并促进其发展,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和调节的政策行为。
二、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
    战后初期到70年代初,建立了一些国际经济组织。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西
方大国间不断举行多层次、多边性会议,辅之以国际经济组织会议。到80年代中期以后,
国际经济协调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协调体系,进入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定期的国际
协调时期。
 
第二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西方国家的国际经济协调,主要是通过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现改为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和财长会议等形式进行。会议内容多就国际重大经济问题进行协调,如能源政策、国际贸易、货币和汇率政策、利率政策、通货膨胀、国际债务等,都取得不同程度的协调效果。

第三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动因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国际经济协调
    战后经济生活的国际化、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程度加深,互为贸易伙伴
二、世界经济中出现的危机和冲突要求加强国际经济协调
    传统的协调机制削弱,新的协调形式出现,七国首脑会议
三、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的多极化趋势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需要国际经济协调
    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加强 ,竞争加剧,需要超集团的协调
四、政策的溢出效应增大,需要国际协调国家之间的 政策协调
    在国际经济中占优势的大国,可以利用其政策操纵某些经济变量,使自己受益。

第四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经济效果
 国际经济协调的经济效果:
一、积极效果:
1、一定程度上环节了汇率的过度波动,减轻了各国经济的不平衡
2、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并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3、七国的协调提供了一个发表不同意见的场所,增加了各国政策制定者的相互了解
二、局限性:
1、协调承认已经存在的格局,只对局部问题进行有条件让步,使其作用大打折扣
2、协调在操作上面临一系列障碍和困难,使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协调的约束力不强,各国并不强制按协定方案行事,使协调的目标受到影响
本章总学时为8学时,其中4学时为面授,4学时为自学。
本章重点内容为第二、三、四节。
复习思考题:
1、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形成和内容。
2、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原因。
3。国际经济协调的经济效果是什么?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理论

一、古典的国际分工理论
1、资源禀赋论:指由各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蕴藏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各国专门从事不同部门产品生产的格局。
2、劳动力的技术差异论:指各国劳动力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分工。有绝对技术差异和相对技术差异。
绝对: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二者分别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则分别生产该产品。
相对:美在小麦和布生产上都有优势
               国家        小麦 (人数)      布(人数)
               美国           80                90
               中国           120               100          1:1
美国都占优势,不会形成分工,但从相对优势看,中国在布的生产上劣势程度较小,仍可产生国际分工。美170人专门生产小麦,可生产2.125单位,中国只生产布,220人一年生产2.2单位。
               国家        酒(桶)         毛呢(匹)
               葡萄牙       3(天)           4
               英国         6(天)           5              1:1
3、生产要素禀赋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国际贸易起源于各国的生产资源禀赋状况的不同,即一国出口的是密集地使用该国供应丰裕的资源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的是密集地使用该国供应短缺的资源生产的产品。    Q=K?L             Q=K?L
理论缺陷:假定要素的质、量无差别;要素的丰裕度不变。
二、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1、国际分工不完全理论:因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不得不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的结果称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可变的,因为适合一个部门工作的生产要素不一定适合另一部门;要素的转移是一个过程。在实行专业化生产时,一部分难以适应新部门的生产要素会闲置下来,或全部利用,但有些生产要素低效率运转,导致要素在部门间转移时生产率下降的情况,使国际分工不能实现完全专业化。
此理论的意义:指出国际分工的程度,和不完全专业化的原因在于:随着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转移,流入生产要素部门的该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递减。
2、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分工论
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一般情况下是指内部规模经济,但规模经济并非存在于左右的经济部门。
3、协议分工理论
   生产的产品种类和生产率接近时通过协议分别生产一种产品,实现专业化分工,实现规模经济。
4、重叠需求理论
意义:在于国际分工不仅由生产分工决定,也由需求决定。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

一、比较利益理论
    国家    小麦   布      国家   小麦    布     国家   小麦    布
    美国    100    67      美国   76     16     美国    80     20
    中国    25     50      中国   15     20     中国    20     30
    (全部生产小麦或布)  (无贸易的封闭状态)   (开展贸易以后)
                                                 规定国际比价为1:1
二、规模经济效果
    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同条件下,生产规模的差异是形成商品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不非所有部门都能达到规模经济效果,只有固定成本占比重较大的商品生产部门才产生规模经济效果。


第三节 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格局

一、国际分工的产生
    国际分工是指各国的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形成国家之间的分工。它是生产力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国际分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完成和大机器工业的建立,是国际分工体
系开始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扩大的阶段。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是国际分工进入空前发展的时期。
二、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
1、产业内分工逐渐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
2、多层次的产业内分工日趋明显
3、多种形式的部门内分工迅速发展
4、企业内分工和国际分工相结合
5、国际分工结构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
6、各国生产的不完全专业化日趋明显
三、国际分工的作用
    国际分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前者表现为:促进生产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协作;有利于国际范围的节约社会劳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后者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畸形发展。

第四节 世界市场和国际市场价格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将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实现剩余价值和获得高额利润;有助于缓和经济危机。
1、世界市场的发展:萌芽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扩大和深化时期
2、世界市场的特点:自发性;不稳定性;垄断性;竞争性。
3、世界市场格局的演变
二、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
    商品的国际价格不是由一国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所决定,而是由一切有关国家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平均单位决定的。国际价值是国际市场价格的基础,在国际市场上,国际市场价格总是围绕国际价值上下波动。

第五节 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作用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各国间的商品流通,是世界各国贸易的总和。
主要表现在:它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它有利与节约社会劳动,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带动其它相关部门的发展;有助于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
二、对外贸易政策和贸易形式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的指导原则。对外贸易政策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进入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关税壁垒虽有所减弱,但非关税壁垒被广泛采用。
对外贸易形式可分为内向型、外向型和内向与外向混合型三种形式。内向型表现为进口替代模式。外向型表现为出口导向模式。内向与外向混合型是前两者的结合模式。

(第六节 国际服务贸易)

一、服务贸易及其特点
    无形贸易又称服务贸易.同有型贸易相比,无形贸易的特点是:贸易是无形的商品交换;生产和消费是同时同地发生;涉及的范围广泛,时常同有型贸易融为一体;国际市场的劳务交易是投资型的。
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
  战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迅猛,其原因是:各国的服务生产发展迅速;现代科技水平的飞跃进步;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求;各国经济的国际化和相互依存的加强。

第七节 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征和贸易磨擦

一、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征
1、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历史上最快的时期
2、战后国际贸易中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3、地区贸易发展极不平衡
4、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5、战后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提高
6、国际贸易秩序日益安全
二、战后国际贸易领域的剧烈磨擦
1、发达国家之间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发达国家争夺市场的斗争
三、关于“乌拉圭回合”谈判
1、“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背景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日益加剧,美、日、欧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激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严重受阻,引起它们的强烈不满。在这种形势下,关贸总协定发起了多轮的贸易谈判,即“乌拉圭回合”。
2、“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1986年9月15日开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到1993年结束。最后就世界贸易组织、市场准入、农业、服务业、知识产权、投资、反倾销原则、纺织品、补贴和反倾销税等达成协议。

第八节  GATT与WTO

一、GATT
1、诞生于1947年,是世界唯一较全面的由有关国家签署的具有约束力的多边贸易契约。
2、GATT形成了10项基本原则:非歧视性贸易原则,关税保护原则;贸易稳定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反进口数量限制原则;公开与透明度原则;豁免与例外原则;区域性贸易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原则;服装与纺织品的例外原则。
GATT主持了8轮全球性贸易谈判。
3、GATT的主要成果
    使全球工业贸易的平均关税税率从1947年的40%将至目前发达国家的4%,发展中国家的12%的水平;GATT作为管理国际贸易的唯一多边协议,把全球贸易自由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小将关税是最突出的,也是全球贸易成倍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WTO
1、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达成的协议,从1996年1月1日起,WTO彻底取代GATT,成为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机构,肩负起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这一重要历史使命。
2、WTO体制存在的问题
(1)区域贸易集团在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仍具有排它性,这与WTO的非歧视性原则相悖。
(2)GATT在推性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关税削减的代价转移到非关税壁垒上。
(3)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促使新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4)发达国家主宰WTO的局面依然存在。
(5)WTO的组织制度不完善,在一些重大贸易运行规则方面仍有空白,WTO虽为一国际组织,它的成立只不过是各成员国间利益均衡和分配的结果,目前它还不可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超国家性质的组织机构。
(申请程序)1、申请国政府提出申请,经考核,成立专门小组。
            2、政府与小组就市场开放问题讨论,并考核货物、服务贸易方面,还要与30多个国
               家进行谈判,。
            3、由工作组提出加入的议定书草案,如三分之二通过即可,申请国政府正式递交申请
               书,一个月后正式成为会员。
三、WTO与中国
1、中国加入WTO为什么拖这么久?
   我国从1986年申请加入,拖至今13年,原因何在?
(1)加入WTO有一些程序性的问题要解决
   即假如WTO要进行多轮的多边与双边贸易谈判,有40多个必须进行入会谈判的国家或地区。
(2)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存在障碍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对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要有一个适应和认识的过程,因此,加入WTO的谈判我方始终坚持的原则一是权利与应平衡,二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
(3)同美国的谈判存在困难
   美国是矛盾的,愿意中国加入,可以侵入中国市场,不愿加入,为遏制中国,在美国繁华的人实际很多,不愿中国加入,因此,美国迟迟不提时间表。
——99、4月,朱访美,美要求中国在市场准入、削减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方面有举措。92年中国平均税率42.5%,现在为17%,但仍高于世界平均关税,还需降低,即加入WTO后,关税和财政收入会减少。
当时朱访美的目的是:A消气外交,美认为沿边境300枚(盗窃机密)。朱提出,中美关系很重要,中国不会成为美的对手。
B 加速中美加入WTO的谈判,发展中美经贸关系,以前为最惠国待遇,现为中美正常贸易关系(不是恩赐),此次访美我让步多于美国,目的要加快谈判进程。
2、中国为加入WTO此次作出的承诺
(1)逐步放开电讯市场及移动电讯设备,特别是移动电话系统,从2005年取消半导体、电脑及相关设备的关税。
(2)金融:逐步扩大设立外资银行的地域范围,上海、广州允许更多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
(3)逐步开放政权市场,现不允许外资进入。
(4)开放保险市场,允许外资建立保险公司或中外合资保险公司。
(5)影视业:3—5年,影院允许外资参与股份。
(6)农业:签署中美农业合作协定,修改动植物检验规则,允许7个州的小麦进入中国市场,4个州的柑桔进入中国市场,中美现有航班27个,要扩大一倍达54个。
此次朱访美希望与美签署中国加入WTO的最后框架协议,未达成,原因:麦反华高潮;克林顿欲让中国进一步让步,问其商业部长,中国能否让步,认为还可以;美单方面公布了中国的谈判方案,中国抗议,应双方协商,朱临去加拿大,克致电朱,是否签,朱称,回北京再说,实际拒绝。
美学术界认为,继续拒绝一个锐意改革的中国对美是一个讽刺,认为对中国提出的条件太高。朱说:美国对中国提出的要求太高太多,结果什么也得不到。
——美国要求中国:
(1)纺织品配额上,按照WTO原则2005年前,逐步放开对发展中国家纺织品的配额限制,而中国纺织品配额将延长5年。纺织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现在手配额限制,如加入WTO我国每年纺织品出口会增加几百亿。
(2)外资在电讯市场要占25—30%的股权,未来还要扩大,WTO现有成员134个,有些成员的电讯市场也允许占股份25—30%,实际美国自己航空业外资只可以占25%,但却要控制中国市场。
(3)中国加入WTO后,美国有权对中国实行单方面制裁,此为歧视性作法,因WTO有权利与义务平衡原则,未几天,大使馆被炸。
3、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分析
有利:(1)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我国发挥自己的优势
   据权威人士估计,加入WTO,到2005年中国外贸额将达6000亿美元,到2000年底,中国外貌额达4000亿美元,加入后,GDP将增加2%,增加就业机会1000多万,现每年出生1200万,过去为1700万(相当伊拉克)
(2)有利引进外资,跨国经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采用国际惯例,增加投资者信心,将为外国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机会。2005年,外商投华资金将达1000亿,96年起我经济增长率年降1%。
(3)有效消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歧视性待遇,改善国际贸易环境,享受GATT以来在开放上的成果,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不是WTO的成员就不能告,WTO有解决争端的机制,如美国甚至巴西告我倾销,不符合WTO,但我国无法告。
(4)关税下降,市场开放,对消费者有好处
汽车、粮食等我国有一半商品价格高于国外,44钟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中有22种价格高于国际市场,汽油、柴油高于国际市场一倍以上,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豆油,高出81—98%。
龙咏图说:WTO是权利与义务平衡的组织,不是自由贸易区,在履行义务时,有准备和过度阶段(3—5年),夸大加入WTO的利弊是不对的。
弊端:(1)民族工业手冲击,企业竞争力差,必然导致大量倒闭,实际上,汽车、照相机、胶卷、计算机、家电外资占相当的市场。
(2)很难处理动态与静态的关系,赞成动态保护的时间限制为10—15年,96年我国提出复关,企业就应有准备,有些企业竞争力仍很差,对加入WTO应有正确认识,需澄清几个问题:
(1)WTO不是自由贸易组织,自由是原则,实行时有条件限制,成员国可根据条件逐步自由化。
(2)WTO并非只关心发达国家的利益,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1949年GATT有23个成员,现发达国家有28个,发展中国家有106个,占81%,重大问题要超过四分之三票数
(3)WTO并非只注意推行贸易自由化,不注重后果。
  实际上有建立贸易自由化的保障机制,成员国在履行义务时,从其它成员国进口增加过多,构成`威胁时,可向WTO要求斩时停止旅行义务,所以中国加入WTO,不以为着外国商品和服务畅通无阻,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小麦730万吨,,不时要进,而是看中国是否需求,需求才会进。
(4)认为加入WTO会受到被动的限制,中国加入没有必要。
   实际上,如成员国不履行协议时,不会受限制被开除。中国假如,谈判手气,134个成员占全球贸易的95%以上,不加入好处得不到,麻烦无法解决,加入WTO应考虑综合利益,不会从某个企业集团的利益出发。
(5)正确认识静态与动态的关系,辩证看待利弊
现加入,形势不错,年底以前可能加入。
本章总学时数为12学时,其中面授6学时,自学6学时。
本章学习的重点为第二、三、四节。其中着重掌握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特点;以及无型贸易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
中美谈判主要内容:
中国是重返而非加入GATT,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有选择性保障条款
中国:1、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而不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身份
2、市场 粮、棉、油保持了垄断经营
3、纺织品 中国纺织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5%,加入后,在世界市场将达35%,现为14.5%
美国:农业 中国在2004年一月降为17%,美国的优先产品降为14.5%,实际我国97年就为17.2%,即现行汇率,的大、小麦、棉花、大米建立关税配额制。
工业品 关税整体降为94%,美国优先产品降为7.1%,现在我国工业品为25.3%,资本品为17.2%,中间品为15.1%
中国要参加电脑、半导体等国际协议。汽车 2006年由目前的100—80%,降为25%,零部件关税减至10%,木材、造纸业关税由25—15%降为7.5%—5%。
化工成品原料为0。半成品为5.5%,制成品为6.5%。
电讯:传呼、增值服务2年内取消关税,移动5年取消。6年取消线路限制,目前不能投资电讯业。
保险:现只上海、广州外资可兴办保险业,5年内扩大保险服务的范围。
银行业:5年内给予充分的市场准入,外资银行进行人民币业务(与企业2年,与居民在5年后。

复习思考题
1、当前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和今后趋势如何?
2、什么是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
3、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4、国际贸易形式及其弊病。
5、什么是无形贸易?其特点和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 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特征
  
    跨国公司是发达国家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和垄断的结果,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民主发展的产物。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发达国家就开始出现了跨国经营的企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有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垄断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立了少数新兴工业企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从6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迅猛发展起来。它们在投资规模、经营体系、经营策略等方面,都显示出与过去跨国公司不同的特点。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一、马克思、列宁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
二、西方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
1、垄断优势论 :对某种技术的垄断;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性特点;企业家才能或管理能力过剩;获取廉价原材料和资金的渠道。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生成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
3、市场内部化理论 :1、进入某一市场而言,企业具有其它企业不具备的与所有权有关部门的特殊优势,此优势能使企业提高盈利和企业资产净现值。2、企业进行国际生产还取决于企业部门转移和使用其所有权优势比通过外部市场转移这种优势更有利可图。3、企业的国际生产水平和结构取决于企业整体利益在多大程度上能通过在国外市场创造和使用所有权优势而有所提高。4、当一个企业面临的所有权、内部化、及区位优势给定时,国际生产只有当其与企业的长期管理战略相一致时才会或得最大的效益。
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
5、比较优势论
6、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及其发展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涵义及其特点
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
1、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
2、国际直接投资由单向流动变为对向流动
3、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日益活跃
4、区域内相互投资日益扩大
5、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的重大变化
6、再投资成为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原因
    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角,对整个世界生产、贸易、金融都有广泛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的涵义、发展和特征
1、跨国公司的涵义: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由此形成超国家的生产和销售网,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国际垄断组织。
(主要指西方国家的大型垄断企业: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际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等组织实体,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国际垄断公司。)
(分公司:是总公司设在国外某一地点为在该地完成特定任务的分支机构。)
(子公司:根据东道国法律,为完成母公司指派的任务而成立的单独的公司,子公司受母公司的控制,但并不一定完全归母公司所有。
2、跨国公司的的发展及其特征
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形成最初的形式,德国的拜尔、美国的胜家、杜邦、通用电气等,当时主要是订立卡特尔协议,瓜分销售市场。二战后,大规模发展起来。
(1)跨国公司的规模迅速扩大
     如EXXON,美最大的一家石油公司,曾是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该公司销售额为1000亿以上,资产800多亿,年利润100多亿美元,
     1882年,其仅为一家小炼油厂,现在100多个国家设立子公司吗0多个国家有70多座炼油长,4万多口油井,输油管线6万多公里。
    可乐公司:总公司在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1886年5月建立,先营业超过1000亿美元,在国外的瓶装长就有近1000家,代销店无计其数。可乐并没有特别的滋补效果,却风行世界,百年不衰,关键在于市场和广告,公司雇佣了很多有才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化学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除配方是绝对保密外,很多新开发的技术都很快转到其国外的900多家工厂去。
美国财富500强,95年起首次加上美国和东欧。标准是销售额或收入。最末名企业的收入为当年度最低进入标准,历年加入500强的规模是上升的,84—94年为8.7亿—78亿,最大企业为三菱,94年收入为1758亿美元,经营品种从大型发电机到玉米等10万种商品,澳洲的养牛场,煤矿,加拿大的铁矿,智利的铜矿,夏威荑的旅游胜地,文莱的天然气等。
(2)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跨国公司的来源更具有国际性
     随着势力的消长,排名不同,美日德强,英法次之。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占比例仍很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1979年开始,起步较晚,1979—1985年我国兴办143家海外企业,投资总额为2.9亿美元,1986—1990年兴办的海外非贸易型企业621家,比前7年增加了3倍多,91年后,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发展迅速,到1999年,我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793家贸易和非贸易型企业,协议投资金额为100亿美元,中方为65亿美元。
(3)跨国公司走向多样性经营
     由于兼并、竞争、危机的需要和制约,导致多样化经营。美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著名的混合型公司,它是采用新技术的新兴工业,如石油、电子仪器、制药。在发展中国家重点是采掘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4)跨国公司经营的内部化和网络化
     在外部市场中形成自身的体系,即市场内部化,在全球范围内尽量利用母国和东道国以及产品购销市场所在国的有利条件,有意地合理安排本公司的投资、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等业务,以实现全球战略目标。
(5)跨国公司融资的分散化和投资流向多元化
     由此而来导致产品的多元化和地区的多元化,国际金融市场开放度提高,资金来源渠道增多。
二、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
1、资本的高度垄断和资本过剩是推动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主要原因
   随着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资本在国际范围内大移动,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广泛而深刻,产品在第一国设计,在第二国买设备,在第三国生产,在第四、五国销售。美国有一家日本人开的饭店,特色菜为“久留米鸡”,成分为东方的鸡块、青豆,意大利的调味酱,配日本的白菜、沙拉,得克萨斯的面包,意大利的面条和路易斯安那州的酸辣汁。
2、科技革命为跨国公司向外扩张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现代化的通讯、交通、信息等技术手段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其积极参与科技革命的发生过程,有目的的将科技专利输向国外企业,传播科技革命的成果。
3、发达国家对国际市场的激烈争夺推动跨国公司向外扩张
   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竞争激烈,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日美、日欧、美欧矛盾尤为突出,这刺激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以直接投资的形式大入世界市场,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力扶持成为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有利支柱。
   发达国家采取各种鼓励和支持本国垄断资本向外扩张的政策,如由国家财政拨款进行的科研与试制成果提给私人企业,对企业实行补贴,利润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5、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要求
   第三世界崛起,但工业基础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资金和技术严重短缺,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差,加上发展战略失误,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迫切需要国际资本的输入,利用跨国公司的形式引进外资和技术,并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

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与经营策略

一、全球战略
    跨国公司在总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就产品生产、市场销售、研究开发、财务管理、经营体制、资源分配等方面进行统一决策和统筹安排。在实施全球战略过程中,总公司不只看某个子公司的局部利益和一时得失,而是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和长远目标出发。
 1、公司的战略目标 
 战略的制定是以公司的长远目标为前提,公司的目标分三个层次:
——公司的经营哲学或经营思想:可以表明公司的性质、原则和观念。。如胜家公司的原则是——以整个世界作为产品的销售市场,对国外经营采取长期打算,以及为东道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美国NCR公司的原则——进入某一东道国投资时,要作永远经营下去的准备,尽量雇佣当地人员,对他们一视同仁,将所得利润部分再投资,满足当地对产品的要求,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等。
——公司的基本任务:表明公司的经营范围与性质,如促进洁净,减轻妇女的家务劳动,增进健康。
——综合目标:在经营哲学的知道下,计划期内欲达到的目的和方向。
    具体目标:利润指标、投资收益、销售分配、市场占有率、质量控制、人事安排、股份红利、产品研制、公共关系等。
2、战略选择:
(1)经营战略  产出增长战略:即地域扩展,市场渗透。
               竞争战略:市场领袖战,市场挑战者,市场追随者战略。
               风险回避战略:产品市场,多样化经营,收购与合并。
               合理化战略:降低成本,投资减少或撤资。
(2)组织战略  国外市场进入方式和投资方式
               财务管理战略
               投资管理战略
3、全球战略:
(1)在世界范围内构筑公司整体的竞争优势,提高公司产品、服务的世界市场占有率,以获得最大限度利润。
(2)跨国公司追求的是全球和长远利益,不在于某一子公司的利益得失,把对公司全球战略贡献的大小作为衡量子公司业绩的标准。
(3)推行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一体化的独特经营方式。
(4)依据分工原则,优化生产经营体系,使生产的各环节都实现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原则。
二、经营策略
1、所有权策略
    这里包括“股权占有”和“非股权参与“两个方面。股权占有可分为四种类型:全部占有,多数占有,对等占有和少数占有。
非股权参与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公司中不参与股权,而是通过与股权没有直接联系的技术转让、管理合同、生产合同、提供或租赁设备、共同研究开发、合作营销等方面与东道国进行合作。
    根据公司是否拥有子公司的全部股权,投资分为合营企业与全股子公司。
合营企业:少数控股,对等拥有,多数控股。
优点:减少投资资本和政治风险,利用合营企业得到当地市场的知识,当地的销售网或资源。
缺点:管理上的困难,在产品定价、红利分配、出口方向、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等方面都容易与当地发生冲突。
全股子公司:95%以上股权。
优点:避免合营企业的冲突和控制权分享,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有效管理,使之服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和整体利益,效率高,能保护母公司的技术秘密和产品质量。
缺点:风险大,资产暴露等。
    一般跨国公司倾向于全股方式,只有客观条件不允许时,才选择其它方式。
非股权参与:........
2、产品策略:见书
    产品策略包括:定点生产和定向销售的企业内分工策略、产品供应与分配策略、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等。
3、价格策略
    跨国公司内部的商品和劳务交换采用的是“转移价格”。通过转移价格达到逃避所在国的价格管制、占领别国市场、逃避纳税和外汇管制等目的。对此,东道国应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监督和管理。
(1)定价目标:利润最大化,达到预期的投资利润率;维持或扩大本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应付和防止竞争。
(2)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成本(关税、中间商成本、金融成本通胀汇率)
                          市场(需求和支付能力,竞争)
                          政府干预(限制利润,价格高低限,政府参与竞争,补贴)
(3)定价策略:转移价格
——定义、目的:通过转让价格,使整个公司纳税最小化
            减少或避免各种经济和政治风险(外汇、管制、政治)
            支持子公司争夺市场,加强竞争能力
            避开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目标矛盾和冲突。
——制定转移价格的方法选择:
    定价标准的选择有随意性,但并非毫无限制,分为两种,一种为以内在成本为基础的转让价格体系,一种以外部市场价格为基础
——运用转让价格的方法:具体可举例
——运用转让价格的限制因素
    各国的政策,特别是东道国政府对跨国公司转让价格的防范措施;各国经济环境差异的影响(所得税,通胀)等影响定价;跨国公司内部管理由于转让定价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有效运用定价体系,耗费人力、财力,成本上升,不能真实反映子公司的经营状况,母子公司产生矛盾。
——限制与反限制策略:
    东道国限制跨国公司使用转移价格的目的在于防止逃税,损害本国利益等多重原因。
——对策:用比较定价措施:把同一行业某项产品的交易价和利润率比较,如跨国公司的
          口货过高或过低,为达到该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要求按正常价补交营业税。
          对税收体系进行调整:用公式法计算其应税利润,跨国公司往往用不同税率差异
          逃税,东道国应税收待遇一体化。
——加强对外资企业财务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海关的监督。
    据统计,我国外资企业每年有几百种商品的进口价高于全国平均价,出口价低于国内价,由此造成外资企业亏损外伤赢利现象,每年损失几十亿美元,因此加强对转让定价的研究和治理是非常迫切的。
        

4、研究开发和垄断技术
    跨国公司为争夺国际市场,打败竞争对手,都非常重视对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为此,跨国公司往往拿出公司利润的很大一部分投资于研究开发活动。

第五节 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调整

一、经营战略调整
    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跨国公司各自的势力出现不平衡,许多大公司都纷纷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表现在:
1、投资速度加快与投资结构变化
   经营主导产品为主,采取混合多样化经营,结构:发达国家想发展中国家投资增加,行业主要是制造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
2、兼并与收买之风盛行
   收购原有企业,创立新企业,波音与麦道合并,贝尔收购太平洋电话系统集团公司。
3、公司间加强技术合作与生产协作
   利用自身专利、知识产权,通过非股权投资方式合作。
二、经营战略调整的原因
    各国跨国公司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不论强弱,都要调整其策略,为适应新的国际环境变化和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要求。具体体现在:
1、突破贸易壁垒,扩大就地生产和销售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构成新的市场威胁
   美企业进军加零售市场,促使加零售业强劲的资产重组风潮,欧盟内部97年上半年共发生1051笔跨国企业合并交易。
3、跨国并购有助于扩大自己的经济技术实力
4、新技术革命发展的要求
   技术进步的企业兼并有两方面作用,1 加强有关行业自身发展和集中优势。2  市场交易成本降低,内部信息沟通便利。
5、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的重大变化,为跨国公司把全球经济联成一片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都推动了企业调整战略。

第六节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的正面效应
1、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跨国公司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生产国际化
3、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扩大
二、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1、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2、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产生了不良影响
3、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剧了同所在国的经济不平衡的矛盾,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不良影响更为明显。
三、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1、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渠道
   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工业生产水平低,内部筹措资金有困难,因此,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积极引进外资的政策。主要有三个渠道:
——政府间的经济援助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 如IMF、OECD、原GATT及世界银行的各项贷款,这些贷款无息或低息,但较难争取。
——国际商业银行的贷款。  如欧洲美元市场,这种借款比较方便,但利率较高,目前,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日益严重,此为主要原因。
——私人投资   如证券投资和直接投资,此举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利用。
2、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积极:(1)为东道国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资金、技术专利和生产设备,能部分的解决其资金不和技术落后的困难,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2)可以加快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使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有一定数量的增加。
      (3)增加东道国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劳动力的素质。
消极:(1)跨国公司通过操纵转让价格,从发展中国家谋取利益,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巨大损失。
      (2)对经济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某些部门进行集中投资,会使这些部门的生产、技术、销售等被控制。
      (3)在转让技术方面,跨国公司转让的通常是二、三流的技术,以保持对这些国家的技术优势,转让时,往往附加许多苛刻的限制条件。
      (4)跨国公司为了经营目的和利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渗透,收买当地的政府官员,甚至参与颠覆活动。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积极引进外资,吸收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其积极作用显然大于消极作用,只要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趋利避害,就能在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条件下,争取较大的利益。

第七节  跨国公司与中国的跨国经营

一、跨国公司进占中国市场的策略
经营特点:
1、注重长远发展战略   
2、投资决策慎重 
3、项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   汉高 奥地斯 摩托罗拉等
4、投资多元化系统化  八伯伴总部由港迁沪
5、整体管理水平高   先进的营销手段
经营策略:
1、当地化策略  生产、营销、人员
2、名牌战略  汰渍、奥妙、白猫、等等
3、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4、分散对方顾全策略
5、平价战略   零售业开放后,外国百货公司蜂拥而来 平价超市
二、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外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的较量,麦当劳 肯德基 可乐,有的在中国市场上已经一统天下,手机、胶卷,中外企业势力悬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须壮大自己的势力,不仅在国内,而且要走出国门。
1、中国企业海外经营阶段
79—88年,萌芽阶段,企业为创汇和利润进行海外经营,但规模小,投资额少。
88—91年,试点阶段,自觉阶段,国务院批准中化公司进行跨国经营试点,到91年底,在100多个国家有2000多家,非贸易性的1000多贸易性的800多。
92年南巡讲话后,大公司开始走出国门。  华润、国际投资信托公司,首钢等。
2、海外经营的特点
3、对策 
    提高企业经营素质:构建理性的跨国经营战略:转变政府的职能,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
4、中国商标创世界名牌
98中国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排序:
1上海大众 2摩托罗拉 3华能电力 4深圳希捷 5长飞光纤 6康佳7广东核电 8上海卑尔9一汽大众 10宝洁 11希捷 12大连太平洋石化 13上海轮胎橡胶 14国际海运集装箱 15北京吉普 16深圳三洋 17诺基亚 18庄龄汽车 19上海三菱电梯 20南通远洋 21南京依维可 40天津奥蒂斯61天津三菱电机 79天津顶益 101天津华利 177天津本田 179三星电子
97年世界最大100家:
1通用 2福特 3 三井 4 三菱5 荷兰 壳牌 6 伊藤忠7 埃克森 8 沃尔9丸红10住友11丰田12
本章教学总学时为12学时,其中面授6学时,自学6学时。
本章学习的重点是:第一、二、三节,其中第三节即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与经营策略尤应重点掌握。
复习思考题
1、战后跨国公司的大发展及其特点。
2、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跨国公司的所有权策略与控制权的相互关系。
4、跨国公司的价格策略及其在我国三资企业的表现。
5、如何评价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6、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整及其原因。

第六章 国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理论简介

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主要有:
1、 借贷互利论   2、资产选择理论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4、内部化理论   5、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涵义和分类
  
一、涵义: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过程,也就是资本跨越国界,到别国和地区进行生产和金融方面的投资活动。
二、国际资本流动可分为两大类:1按资本持有者的性质可分为官方资本和私人资本两
种。2按投资期限的长短,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是:1占领和扩大市场,增加收益;2降低成本,提高利润;3因各国利率高低不同,资本流向高利率国家;4减少风险。此外,政局变动、通货膨胀、汇率变动,也影响资本流动。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第四节 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与变化

1、战后初期到70年代,美国代替英国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80年代,美、欧、日成为三大资本输出国。
2、资本流动形式发生极大变化。
3、资本结构发生变化。
4、80年代以后,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出现新的变化。

第五节 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和融资状况

一、债务危机及其原因
    发展中国家由于债务日益庞大而无力偿还,限于债务危机当中。
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1外部原因,多由于出口不断下降,外汇收入急剧减少。再加上80年代初美国实行高利率、高汇率政策,进一步加重危机的严重性。2内部原因。多由于发展中国家盲目举债,资金使用不当,长期形成不了效益。一些国家大量财政赤字,不适当的汇率政策,债务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危机的重要原因。
二、解决债务危机的对策
    为了缓解债务危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各国政府都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至今收效甚微,发展中国家仍陷于债务危机的困境。

本章教学总学时8学时,其中面授3学时,自学5学时。
本章学习的重点为第二、三、五节。
复习思考题
1、资本国际流动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资本国际流动的涵义是什么?如何对其进行分类?
3、战后以来,资本流动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及其原因。
4、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现状、原因和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第七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金本位的建立
    国际金本位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种国际货币制度。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实行以金币流通为主的货币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对当时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加深,动摇了国际金本位制存在的基础,最后导致这一货币体系的瓦解。
二、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是金本位制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1)金币虽作为本位货币,但在国内不流通,而只流通银行券;(2)不许自由铸造金币,但仍规定货币的含金量;(3)银行券不能自由兑换黄金。
    金汇兑本位制,也是金本位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制度下,货币单位特规定有含金量。国内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但银行券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可首先兑换成某种外汇,再以外汇在国外在国外兑换黄金。
    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时,伴随货币信用危机的加深,终于宣告金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第二节 布累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个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第二,各国货币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作用
    其特点:(1)国际储备中黄金与美元并重;(2)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几乎包括世界所有国家的货币,但美元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3)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允许居民用外汇向有关部门国家兑换黄金,战后只允许各国政府用美元兑换黄金;(4)在金本位制下,金平价毋须调整,战后的固定汇率制是可调整的;(5)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统一监督和管理。
  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的条件:
 (1)美元币值稳定 (2)美国黄金储备充足 (3)市场黄金维持官价
    50年朝鲜战争,60越南战争,导致美国收支恶化,为弥补逆差,抛售美元,美元地位下降黄金价格上涨。
2、挽救办法
   黄金总库;借款总协定;10国集团
3、特别提款权:
4、货币互换协定  史密森协议1971年8月15日美国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十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华盛顿史密森大厦订立协议
    由于维护这一体系运转的条件遭到破坏,如美元对外价值的动摇、美国黄金储备的大量流失、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不断增大、黄金官价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等,造成美元危机接连发生。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了种种挽救措施,但收效甚微,最后终于导致这个货币体系的崩溃。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
    为了解决体系崩溃后的混乱局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新的改革方案。
1、20国委员会:1972年建立了“20国委员会”。由该委员会提出了12点内容的临时改革方案。
1974年设立“临时委员会”取代“20国委员会”。
2、牙买加协议:1976年1月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就国际货币制度改革问题达成协议:(1)承认浮动汇率合法化;(2)贬低黄金作为国际货币的作用;(3)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使其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4)以出售存金所得利润建立信托基金,援助发展中国家。牙买加协定是继布雷顿森林协定之后的又一重大事件,使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得以继续运转。
3、替代帐户

第四节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特别提款权”制度
1、定义:“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特别支付的权利。会员国分配到的特别提款权只是一种帐面资产,可以作为储备资产,用语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或偿付国际手指逆差。
2、普通提款权与特别提款权的区别
3、特别提款权的不足
二、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
1、定义: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的汇率根据市场供求变化,任其自由涨落,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原则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担义务来维护汇率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
2、种类:
   浮动汇率制按国家是否干预外汇市场,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实际上各国实行的都是管理浮动,没有哪个国家实行自由浮动。
3、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在浮动汇率下,一国汇率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一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变动、通货膨胀情况、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此外,还受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大小、利率的高低、国家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人们的预期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4、浮动汇率制的评价
   浮动汇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5、汇率目标区
三、现行汇率制度运作中的金融风险
1、国际游资对汇率制度的冲击   因汇率制度的差异而不同
2、国际游资冲击汇率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可能性  被冲击国的特点
3、国际游资冲击盯住汇率的主要形式 : 用远期汇率  现汇市场直接冲击
四、国际储备的多样化
1、定义: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所掌握的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流动资产的总和。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储备走向了多样化。即不只是有美元,还包括黄金、马克、日元、英磅、法郎等其它国家的货币。储备资产多样化、分散化,其中有的货币升值而有的货币贬值,可以互相抵消影响,保持储备资产不受或少受损失。
2、多样化的利弊:储备资产多样化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

本章总学时为12学时,其中面授6学时,自学成才6学时。本章学习的重点为第二、三、四节,其中以第四节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作为重点的重点。
复习思考题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2、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3、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是什么?
4、什么是特别提款权?怎样评价它的作用?它的前景如何?
5、试述浮动汇率制和影响其变动的因素极其作用。

第八章 世界通货膨胀及其经济后果

第一节 战后通货膨胀的特点

战后通货膨胀的特点,可归结为:
一、发达国家通货膨胀持续发展,但各国发展又不平衡
二、战后通货膨胀席卷全世界
三、战后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信用膨胀
四、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交织并发。

第二节 战后通货膨胀发展的原因

一、世界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西方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是货币发行过多,超过生产供应而引起物价上涨。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结果。
发达国家之所以通货发行过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可归结为两方面的因素:其一,财政支出庞大,赤字不断增加,为弥补赤字,以各种方式增发货币。其二,信用膨胀,形成负债经济,使货币发行过多。
二、世界通货膨胀的其它因素
  (1)发达国家的垄断价格上涨推动物价总水平上升;(2)发达国家的工人劳动费用上升推动成本增加和物价上涨;(3)通过国际金融、贸易渠道传播通货膨胀;(4)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加剧了通货膨胀;(5)国际市场上石油、食品和黄金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剧物价上涨;(6)预期心理和惯性作用。
三、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发展的原因
    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原因,同发达国家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自己的特殊原因。总起来说,(1)财政开支与赤字扩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名义汇率大幅度贬值引起物价上涨;(3)供给不足加剧通货膨胀;(4)通货膨胀的惯性作用和预期心理;(5)80年代债务危机的影响。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后果与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一、通货膨胀的经济后果
    通货膨胀对西方国家经济的影响,一般认为是双重的,一种看法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另一种看法认为,从长期趋势来说,会起消极破坏作用,弊大于利。
二、西方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西方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1)货币政策;(2)财政政策;(3)收入政策;(4)劳动政策;(5)供给政策。
三、发展中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1)紧缩财政,以致需求;(2)打破通货膨胀的惯性作用和预期心理;(3)实行收入、债务利息等经济指标的指数化政策;(4)紧缩信贷,控制工资的增长。

本章总学时为10学时,其中面授为5学时,自学为5学时。
本章学习重点为第一、二节。

复习思考题
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大特点。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交织并发局面表现进退两难?
3、通货膨胀的轨迹因素有哪些?
4、怎样评价通货膨胀的经济后果`?
5、西方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是什么?其效果如何?

第九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发展周期

第一节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

一、1957—195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这是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是在各国周期高阶段趋于一致,爆发危机条件同时成熟的情况下发生的,危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下降幅度、生产下降的时间、失业人数等都达到相当大的深度。
二、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财政金融危机日益加深,通货膨胀继续恶化,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石油危机冲击的形势下发生的,因此,这次危机波及的范围大、程度深、时间长,比起上次世界经济危机更为严重。
三、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在西方国家日益严重“滞胀”的背景下发生的。危机涉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对美国、西欧打击尤为严重。如:危机持续时间超过战后历次危机;企业破产倒闭成风;失业率达到空前水平;世界贸易萎缩,贸易逆差扩大。
四、9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80年代初的第三次危机之后,经过8年左右的经济发展,发生危机的周期因素逐步积累成熟,到90年代初一些西方国家相继进入了经济衰退,使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第二节 战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和经济危机的特点

    战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和经济危机与战前相比,出现了某些重要特点:
一、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差别不明显
二、危机其间生产下降幅度较小,打击程度相对减轻
三、生产过剩危机与财政金融危机交织并发
四、“停滞膨胀”一度成为经济周期过程的普遍现象
五、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第三节 长波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

一、长波理论及其内容
    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长期波动现象的研究,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1896年由俄国人通过对资本主义农业危机的研究,1913年荷兰经济学家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60年为一个大循环的看法,以及1925年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平衡长约50年的长期波动,都论证了长波理论。
长波理论的基本内容
    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如马克思所说的7—10年为一个长度的商业周期,而且还存在着一个50—60年的长周期,每个周期当中又分为上升与下降两个时期,各持续20—30年,上升期以繁荣年份为主,而下降期以萧条年份为主。
二、长波形成的原因
    对长波形成的原因,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它来自外源性因素:战争与革命等;另一派认为它来自内源性因素,即生产力体系内部的深刻变革。特别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的“创新理论”最具代表性。“创新”包括五种情况:一是引进新产品;二是引进新技术;三是开辟新市场;四是控制原材料新来源;五是实现新的企业组织。创新理论虽然与经济周期长短有直接关系,但并不一定能说明长周期形成的原因。

    本章总教学时为8学时,其中面授为3学时,自学成才为5学时。本章学习的重点为第二、三节。
复习思考题
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情况。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原因的分析。
3、长波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4、试用长波理论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十章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和实践

第一节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涵义、形式和建立的原因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以对内加强经济合作与对外增强竞争实力为目的,由国家出面通过协定或条约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立的国民经济结合在一起的地区性经济组织。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
    经济一体化组织可划分为五种类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
三、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原因
1、经济方面的原因:发展水平的相似性
2、政治方面的原因:制度的相似性
3、地理方面的原因:地理上的临近性
4、利益方面的原因:成员国利益均沾
  区域一体化的实现,由于区域内实行自由贸易,投资自由化,不仅对区域内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也对区域外国家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节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动态效应和静态效应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
1、贸易创造效应
2、贸易转向效应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动态效应
1、大市场效应
2、竞争效应
3、引进外资效应
4、扩大和深化效应

第三节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践
  
    战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化组织不断兴起,在世界范围出现越来越多的各种不同类行的一体化组织,既有发达国家组成的一体化组织,也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一体化组织,还有少数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组成的一体化组织。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要求;国际分工扩大的发展要求;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干预;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需要。
一、发达国家之间的一体化组织
 欧洲联盟
(一)欧洲联盟的形成和发展
    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58年正式成立,现已扩大到15个成员国。
欧洲联盟是一个一体化目标较高的国际经济组织,目前正在迈向欧洲统一大市场。欧盟自建立以来,在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三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政治一体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二)由经济共同体迈向欧洲统一市场
  欧洲联盟为了想更高目标迈进,经过长期酝酿,在1985年提出了建立“共同体同意市场”的宏伟目标,从1993年月开始启动。根据1992年签定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本世纪末,实行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实行统一的经济、货币与财政政策,实行共同的安全与外交保障政策。
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和原因
    该协定是美、加、墨三国于1992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鉴于三国的经济极为密切,但各自的政治经济状况又不同,就投资、贸易、纺织品、农业、能源、关税和知识产权等问题达成妥协。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基于三国密切的经济关系,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影响
    协定对北美乃至世界经济都将产生重要影响:1加快区域内工业制造业、农业生产的发展;2劳动力得到合理配置;3加快区域内的企业尖兵;4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发展。
四、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绩效
五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自由贸易区
    这个自由贸易区是在“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表的“新加坡宣言”决定正式建立的。协定规定,成员国从1993年1月1日开始,在10年内,把包括资本货物在内的工业品、加工农产品的关税逐步降低,走向贸易自由化。
(二)亚太地区经合组织
    亚太地区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现有18个成员国。这个组织的计划目标是:发达国家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之前实现自由贸易。这是一个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参加的松散的区域自由贸易组织。

本章总学时为12学时,其中面授为5学时,自学为7学时。
本章学习的重点为第一、三、四、五节。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它有哪些类型?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果如何?
2、欧洲联盟自建立以来在一体化方面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3、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北京和目标是什么?
4、亚太经合组织建立的背景和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利、不利条件是什么?

第十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第一节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
1、50年代和60年代的高速发展
  号称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长达20年
原因:
(1)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在一定时期内对生产力有推动作用;
(3)发达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还得益于南北之间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
(4)战后重建刺激经济
2、70年代的滞胀
原因:实行反危机的政策,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
      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导致滞胀
      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导致金融危机
      国际分工体系,不平等交换,OPEC提高油价,使发达国家能源支出增加
3、80年代的低速增长
特点:周期变形 ;经济增长不平衡 ;里根经济经济学:提利率 减税 减军费
4、90年代的新发展
  经过90年代初的衰退,从93年开始进入经济增长期,世界经济一体化成为其总体发展趋势,而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投资生产一体化是其三个组成部分。
贸易自由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一个规范化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贸易自由化达到新的阶段
金融自由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很少受到阻碍,金融市场中类似于一个商品、劳务贸易的自由体系行将建立。
生产经营的跨国化: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部署下,其生产选址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国家差别在淡化。
    贸易从生产交换阶段体现国际经济联系,金融从要素配置阶段体现国际经济联系,跨国经营从生产阶段体现国际经济联系,三者构成整个生产过程,体现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美欧发展不平衡
1、50—60年代美国独霸世界经济舞台  美欧经济发展不平衡,西欧实力下降。
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工业生产占二分之一,出口占三分之一,黄金外汇储备占五分之三,同时西欧工业为美国的24%,出口为美国的35%,黄金外汇储备为美国的13%。马歇尔计划期间,美国取代英、法成为经济中心。
1947年,美国援助土耳其,取代英对其控制,1956年美与英、法在苏伊士运河争斗1949年美与西欧各国及加拿大签署建立北约。
    西欧恢复很快,并建立EC,60年代成为EC向美国争夺地位的十年,尤其以肯尼迪回合谈判为最,经过4年谈判才达成协议,表明西欧实力增长。
政治上,戴高乐要求北约领导权不能美国独掌

2、60—70年代美苏两大经济中心并存的时代
   70年代美欧签署《大西洋关系宣言》,美开始正视欧洲地位的提高。
3、70—80年代世界经济多极化时代  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欧洲推出尤里卡计划(推进西欧联盟防务体系)
4、80年代中期至今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时代  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
美日发展的不平衡
日本发展成为世界的一极,二战结束时,日为战败国,1950年,日GDP相当美国的6%,经济政治受治于美国,50—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到1968年就超过德国,居于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号称:亚洲新巨人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功,此时,已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70年代后,80年代,1987年GDP超过美国的一半,人均21020美元,外贸居于世界第三位,90年代成为世界最大的顺差国和出口国,外汇储备居于世界第一位,日不再安于过去的政治地位,东欧巨变后,日本可以说不了。日本通过经济援助,提高大国的形象,参与国际事物,倡导亚太合作,表明日本成为与美国、欧洲相当的经济大国。
  美欧、日实力比较   1996年
      
        国家            GDP (美元)        占OECD的比重
        美国           6.2968万亿          33.54%
        日本           3.2829万亿          17.48%
        欧洲(15国)     7.3149万亿         38.96%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1、科学技术革命进一步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
2、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生产关系做适应性调整
3、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4、各种矛盾仍将存在,并趋于激化
5、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发生变化,但难以从根本上消除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不同模式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市场经济模式
1、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表现为:在微观领域,企业生产多少(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如何生产(不同生产者的竞争)、为谁生产(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2、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基本框架
(1)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是以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运行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为目标的。
(2)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是总需求和总供给。
(3)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的其他手段。
二、以法国为代表的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模式
1、基本特征
2、计划干预与财政政策
3、金融政策
4、产业政策
三、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国家干预主导型的日本模式
1、基本特征
2、计划干预
3、财政政策
4、金融政策
5、产业政策

第三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

一、宏观调控理论的发展
二、宏观调控的作用

第十一章 发展中国家经济与南北经济关系

第一节 发展理论简介

一、经济成长阶段论
二、发展主义理论
三、依附论
四、其它有关部门发展理论模型
1、哈罗德—多马模型
2、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一、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
1、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增长期,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增加
2、全球性结构调整加快,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增强
3、国际贸易秩序更加规范,金融市场日趋活跃
4、区域经济合作稳步发展,经济全球化特征日益突出
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1、生产力水平低
2、生活水平低下
3、经济结构畸形
4、二元经济结构突出
5、对外的依附性

第三节 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石油输出国
二、农矿原料出口国
三、出口加工国
四、经济综合发展国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调整和改革

一、7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二战结束到70年代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表现在:
1、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出口能力增强,出口结构有所改善
3、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
二、80年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
1、经济增长停滞,资金短缺
2、债务负担沉重
3、贸易环境恶化
4、粮食匮乏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困难的原因
内部原因:
1、重视工矿业,忽视农业生产,不注意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2、过度追求高速增长,忽视合理收入分配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3、过度一类外部资金和市场,忽视独立自主发展民族经济
外部原因:
1、70年代滞胀、80年代饿经济危机
2、美国的高利率
3、石油价格的大幅度提高
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调整
1、调整发展战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2、调整产业结构
3、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
4、向市场化、国际化改革
五、调整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
1、经济持续增长
2、通货膨胀被遏制
3、贸易状况良好,外资流入增加

第五节 南北经济关系与南南经济合作

一、南北之间不平等的旧国际经济秩序
二、南北技术差距
1、技术差距悬殊
2、呈梯形分布的技术级差
3、供求双方的不平等关系
三、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状况继续恶化
恶化的原因:
1、发达国家对外转嫁经济危机并加紧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2、80年代美国实行的高利率
3、70年代的两次石油提价
4、发展中国家国取十几年实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失误
四、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五、南北经济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1、南北经济差距依然存在,但差距在缩小
2、南北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
六、南南合作的发展
内容:1、贸易合作  2、资金合作  3、技术合作 
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
1、经济调整和改革取得成效的国家在增多
2、一些地区战乱停止或缓和,先后走上经济建设之路
3、发展中国家的区域一体化成效显著
4、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动力
5、国际经济环境出现新的变化

本章总学时为10学时,其中面授为5学时,自学为5学时。
本章学习的重点为:第一、二、三、四节。
复习思考题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不同类型,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这对双方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4、当前流行的发展理论主要有哪些?它们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第十二章 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概况及其趋势

一、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亚太地区是当前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和最有活力的地区,亚太地区在经济实力、对外贸易、金融实力、科技实力等方面都取得重大成就。
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的特点是:(1)经济发展多样化、层次化;(2)垂直型分工与水平型分工交叉的国际分工格局;(3)亚太地区互补性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4)次区域性合作、特别是小地区经济合作发展更为迅速。
二、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其原因可归结为:(1)各国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2)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3)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4)整体联动增长机制。
三、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趋势
  亚太地区21世纪经济发展的趋势是:(1)21世纪是亚太世界,仍将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2)东亚将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市场;(3)亚太将成为全球投资的中心;(4)亚太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金供应地;(5)亚太将成为世界最丰富的人力资源中心。

第二节 日本的经济发展及其亚太经济发展战略

一、日本的经济发展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经济经过高速增长,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在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科学技术、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国际金融等方面都有着雄厚实力。
二、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
  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通过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对地区内各国进行经济渗透,扩大国际分工,强化经济优势。二是以APEC为框架,推动开放的地区经济合作,促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并在亚美之间左右逢源,起主导作用。与其经济大国地位相应,又提出了“政治大国”的发展战略,力图在包括亚洲在内的国际事物中显示其大国的作用。

第三节 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及其与美日的经济关系

一、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概况
    亚洲“四小龙”自6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现已成为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NP、对外贸易、工业制造业、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飞跃的发展。
二、“四小龙”在50年代实行进口替代战略
    随着条件的变化,到60年代中期又转向出口导向  战略。实行出口导向模式后,其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
三、“四小龙”与日、美的经济关系
  “四小龙”特别是韩国、台湾的经济腾飞与美、日经济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
形成了一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关系。

第四节 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区域经济合作

一、东盟经济发展特点
  80年代以来东盟经济发展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成就。
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资源丰富,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2)实行工业与农业并重的方针;(3)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混合型战略。
二、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宗旨,是本着平等与合作的精神,通过共同努力来加速区域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以加强东盟的共同基础。
    东盟在地区合作取得很大成就的基础上,又计划从1993年1月1日起,在10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扩大经济合作的领域,加快实行贸易自由化。

本章总学时为10学时,其中面授为4学时,自学为6学时。
本章学习的重点为第一、二、三节。
复习思考题
1、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概况、原因及其今后趋势。
3、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战略是什么?
4、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是什么?5、东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区域内经济合作。

第十三章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经济

第一节 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

一、传统的经济体制
1、高度民主集中的管理体制特点
2、存在的问题
二、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
1、前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2)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
(3)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
2、东欧国家的改革
  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等国家的经济改革

第二节 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及过渡方式
二、俄罗斯的“休克疗法”
内容:
1、放开价格
2、转变所有制,实现私有化
3、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4、实现外贸自由化
休克疗法出现困难的原因:
1、对改革期望过高,速度过快
2、缺乏响应的社会经济环境
3、过分依赖西方的援助,外债压力沉重
三、调整“休克疗法”,转向务实的改革
经济出现了好转的迹象,表现在:
1、实现了私有化
2、新的市场价格机制基本建立
3、金融体系改革已初见成效,两级银行体系基本形成

第三节 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措施
1、改变所有制结构,建立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
2、实现市场化,建立竞争性价格体系
3、改革金融体制,培育资本时常
4、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贸易自由化
5、引进外资,促进经济改革
二、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趋势
1、经济转轨付出沉重代价
2、宏观经济失控,私有化进展缓慢
3、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发展不平衡
4、经济改革走上正常轨道
5、东欧经济转轨的经验教训

第四节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
二、中国改革开放的依据
1、经济全球化要求加速改革开放
2、原有的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3、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
4、坚持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
三、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
1、农村经济的改革: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其改革的成效在全面改革的初期至关重要。
2、价格体制的改革:在价格体系、价格形成机制、价格调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金融体制的改革:多种金融机构取代了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外资银行介入,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范围扩大,信用工具增加,对外筹资、融资渠道拓宽,证券市场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4、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四、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第五节 经济转型不同模式的比较

一、俄中改革起点条件的差异
    俄罗斯:改革始于85年,从改革的起点看:俄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石油、钢铁、小麦产量居世界前列;具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完善的基础设施;90%的人口受过良好的教育,熟练的劳动力,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经济专柜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物质条件。
    中国:改革始于78年,改革的起点是人均收入低下;人口多且80%为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农业人口。科学家、技术人员较少;国内自然资源不足;基础设施很差,但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
二、改革成果的比较
1、两国经济增长率差别很大
2、工业生产和设备投资的差别较大
3、农业方面的差异,俄农业一直是负增长,中国农业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
4、在消费物价方面,从95年开始中国的通货膨胀被遏制,俄罗斯则因物价上涨,导致资金流动呆滞,劳动者生活水平下降的状况。
三、改革效果不同的成因
1、俄罗斯在计划经济轨道上行驶了74年,中国为43年,导致转变的速度与中央鸡犬不宁的计划经济周期之间形成明显反差。
2、经济转轨时期的改革过程不同
3、经济改革的主要产业及产业政策不同
4、外资政策和进出口政策不同
5、在资金中转方面的不同
6、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手其社会问题的干扰
7、临近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同
四、两国经济改革中的问题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