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乃天命所归也:笔记本电脑硬件知识荟萃2 - 靖波 MySpace聚友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9:09:08

笔记本电脑硬件知识荟萃2

2008/06/16 18:49   [笔记本电脑知识荟萃 ] 液晶显示器的知识点


视角
液晶显示器由于天生的物理特性, 使得使用者从不同角度去看时画面品质会 有所变化. 与正看时相比,斜看的时候, 转到当画面品质已经变化到无法接 受的临界角度时, 称之为该显示器之视角. 视角的定义有三种。

1. 对比
从斜的方向去看液晶显示器, 与正看时相比, 白色部分会变暗, 黑色部分 会变亮, 因此对比会下降. 一般定义当对比下降到10的时候的角度为该显 示器的视角. 也就是定义大于此视角的时候黑白已经不易分辨. 一般面板厂商与监视器厂商规格书上对于视角的定义最常使用这一条.。

2. 灰阶反转
理论上显示器从零灰阶(黑色)到二五五灰阶(白色)应该是灰阶数越高则越亮. 但是液晶显示器在某个大角度的时候有可能看到低灰阶反而比高灰阶还亮, 也就是看到类似黑白反转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之为灰阶反转. 定义不会产生灰阶反转现象的最大角度为视角, 也就是超过这个角度就有 可能看到灰阶反转, 而灰阶反转是无法接受的影像品质。

3. 色差
从不同角度去看液晶显示器, 会发现颜色会随着角度而变化, 比如说本来是 白色画面变得比较黄或比较蓝, 或是颜色变得比较淡等等. 随着角度变大, 当颜色的变化已经大到无法接受的临界点时, 定义该角度为 视角。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的定义就是在面板的同一点上面 从黑色变到白色所需时间加上从白色变到黑色所需时间 LCD有响应时间的问题是因为 LCD是以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来控制光线的灰阶亮暗 而液晶分子旋转时需要时间. 一般monitor使用的目的是文书处理与网页浏览 一般情况之下就是monitor会持续显示同一个画面很久一段时间,然后才切换到另一个不同的画面 这样的使用状况下 其实反应时间多快多慢对使用者而言是没有影响的 但是如果要使用monitor来看动画或影片 因为画面会持续变化没有停止 这时候响应时间就会影响画面品质。

反应时间
一般LCD面板的画面更新频率是60Hz 也就是每秒钟要换60次画面 不管目前显示的图片是否有在变动都会以这种频率重新显示 因此每个画面持续时间是1/60=16.67ms 如果响应时间远大于这个值 画面在动时就可能看到模糊的影像。

残影

残影是指画面切换之后前一个画面不会立刻消失而是慢慢不见的现象 残影与反应时间不算同一件事,残影可能要两三秒后才会完全消失,而液晶的反应时间是十几到几十毫秒,一个设计得好液晶显示器,就算反应时间是15+35ms 也不可能让使用者看到残影,残影发生机制有些复杂,通常是同一画面显示太久的情况下,液晶内的带电离子吸附在上下玻璃两端形成内建电场,画面切换之后这些离子没有立刻释放出来,使得液晶分子没有立刻转到应转的角度所造成,另外一种可能情况则是因为画素电极设计不良,使得液晶分子在状态切换时排列错乱,这种情况之下也有可能看到残影,所以以为反应时间快就不会看到残影,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解析度
目前市面上LCDmonitor可以买得到的大概有以下几种解析度
XGA: 1024*768
SXGA: 1280*1024
SXGA+: 1400*1050
UXGA: 1600*1200
另外还有一些解析度更高的面板(通常是有特殊用途的),液晶显示器的解析度表示它可以显示的点的数目,这是一个固定值, 没有办法调整的,同样的尺寸之下,解析度越高则可以显示的画面越细致,假设你买了一个XGA的monitor,则你的显示卡千万不要设定成其他解析度比如说800*600,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电脑实际上是把一个800*600的画面scale成1024*768在显示,结果就是看到一个比较模糊的画面,正确的做法就是买了什么解析度的monitor,显示卡就设定成那个解析度。

DVI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电脑处理的是数字信号,处理完之後送出来的也是数字信号,但是传统的CRT monitor使用的是模拟信号,为了与CRT沟通,送到CRT的信号必须先转换成模拟的才能使用,因此一般显示卡的输出(D-sub, 就是有15pin的那个小插槽)送的是模拟信号,LCD monitor使用的也是数字信号,但是为了与一般显示卡相容,所以会设计成可以接收D-sub接头送出来的模拟信号,然后再把这个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去处理与显示,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了,不论是数字转模拟或模拟转数字一定都会有信号的遗失,因此为了与CRT相容的这个愚蠢理由,LCD monitor进行了两次本来不必要的信号损失,造成的结果就是,看到的画面会有一点点模糊,而其实LCD原本的能力可以显示得更清楚,由於这两年液晶显示器开始热卖,显示卡厂商也开始推出可以直接输出数字信号的显示卡,也就是多了一个叫作DVI的接口,如果你买一个有DVI接口的显示卡,再买一个有DVI接口的LCD monitor,这时LCD,monitor所显示的清晰程度才是该LCD原本所设计出来的能力,当然, 这样的组合现在好像有比较贵。如果你不是对画质非常挑剔,可以够用就好的话,可以考虑省下这笔钱。


坏点
所谓坏点, 是指液晶显示器上无法控制的恒亮或恒暗的点,坏点的造成是液晶面板生产时因各种因素造成的瑕疵,可能是particle落在面板里面,可能是静电伤害破坏面板,可能是制程控制不良等等等,坏点分为两种:亮点与暗点,亮点就是在任何画面下恒亮的点,切换到黑色画面就可以发现,暗点就是在任何画面下恒暗的点,切换到白色画面就可以发现,一般来说,亮点会比暗点更令人无法接受,所以很多monitor厂商会保证无亮点,但好像比较少保证无暗点的,有些面板厂商会在出货前把亮点修成暗点。

对比
显示器的对比是这样定义的,在暗室之中,白色画面下的亮度除以黑色画面下的亮度,因此白色越亮黑色越暗,则对比值越高,一般LCD monitor的规格书上都会写出它的对比值,但是这个通常只能参考,因为面板厂商为了保护自己,有一些规格值会写得很保守,对比就是其中一项,比如说,某机种的对比值明明可以做到三百,但是规格书写的是typical 200, minimum 150,这是为了量产的时候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导致黑色漏光对比下降,该批货还是可以正常出货,如果你想比较的两款LCD monitor,对比值分别是写350, 400,不要以为四百的那个真的有比较好,那只是这一家他敢写而已,事实上,两款分别写300, 400的,我都还会怀疑那可能是差不多的,实际上运气好的话都有可能是做到五六百,如果你会很care这个,可以把想比较的两台显示器白色亮度调到一样,然後切换到黑色画面暗室下看谁比较黑,如果不是对画质非常挑剔,在一般使用情况下,我认为对比三百应该是够用的。
篆刻年轮 2006-06-02 11:49

我们在安装新机器的时候,USB线的连接,音频线的安装只要参照主板说明书,不需花太多时间就可以搞定。不过,如果你修的是旧机器或者是一些品牌机时,这肯定是不会有说明书的,但是机器更换了主板,或者在检修过程中需要取出主板,而你自己又没有细心记住这些线的连接,这时你该如何正确连接这些连接呢?总不会去找主板的使用手册吧?更何况,品牌机的主板都是OEM的产品,有的根本就没有具体型号,怎么去找主板的使用手册?不过,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连接的特征,使用万用表来检测出其正确的连接方法。

  USB接口

  USB线的插头方法最多,有六针的,也有八针,九针,十针的,但是因为USB线使用+5V电源和地线,这就为我们判别其正确定义提供了帮助。因为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向空气中发射频带很宽的大量的电磁波,为了防止这些电磁波对其他家用电器的干扰,都使用了全钢机箱,并且箱体接地。还有一点需要大家明白,不但机箱接地,同时机箱也是开关电源次级的电源地,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源负极”。所以在我们判别USB接口的地时,只要把万用表置于*1档或导通档,测试USB接口中那根针与机箱是导通的,这样就可以马上判断出地线。只要知道地线了,与其隔两根针的就是“电源正”,即VCC端。其余就可以按位置排列了。如果还不放心,我们还可以继续判断电源正。因为USB使用的+5V电源,是由ATX20针电源插头的+5V(红色)或者是+5VSB(紫色)供应的,只要测量有哪根针与ATX电源的红或紫导通就可以了。不过有的主板的USB供电不是直供的,是通过三极管控制的,这时可测量与USB接口的保险电阻相同的脚,就是电源正。

  六针的USB接口,其中的电源正和电源地是共用的。九针和十针的USB接口,每九针为空,是为了定位,防止USB接口反接,造成烧主板的情况。

  前置耳麦接口

  前置耳麦接口一般也是十针,不过其中有一针是空的,用来定位使用的。我们观察一下立体声耳机的插头我们会发现,¢3.5的插头只需要三根线就可以了。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话筒与耳机的地是可以共用的,而话筒一般都只需要两根线(立体声的需要三根线),其中一根地,一根是供电和信号,因为供电端并不是直接与电源相接,所以不能通过万用表测量其是否与+5V电源端是否连接来判断。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在确定地后,其相邻位置就是话筒的供电端,相隔一组插针就是话筒的左声道,再相隔一组是右声道。
CD音频线的连接

  音频线的接法更好安装,只要找到主板上写“CD_AUDIO”字样的插头连接就可以了,不必担心有接反的情况,因为CD音频线的四根线中,中间两根是左右声道,而两边两根是地,无论你怎么插,地还是接地,左右声道接反了,一般在使用中也感觉不出来,不影响使用。

  板载显卡的扩展输出口

  VGA输出接口是三排十五针,而主板的扩展接口两排十五针,上七下八。如果两个方向都能插入,找一下标有数字“1”的位置,把红线靠近这个位置连接就可以了。

  红外接口

  红外输出接口使用的还不多,一般板载的红外接口为5针单排,其中有供电端,接地端,数据发,数据收,再加上一个空端。所以和USB接口一样,只要判断出电源正和电源负,其它就好确定了。

  电源指示灯和硬盘灯的连接

  现在的好多机箱都使用漂亮的蓝色指示灯,十分诱人。不过我们大家需要知道,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压是3.8-4.5V,红色的是 1.8V,绿色的为2.1V,黄色的为2.3V,白色的为+5V.有些生产厂家为了节省工作时间,同时也为了提高蓝光的诱人效果,安装的蓝色电源指示灯没有加装限流电阻,从主板上接出的+5V电源直接接在蓝色发光二极管上,这种接法使发光管的亮度很高,但是使用时间很短,用不了一二个月,就寿终正寝了。因为我们在更换此类管子时,最好加装一个200欧左右的限流电阻,来延长其使用寿命。

  电源指示灯的接法不用担心接错,因为发光管接反了,也不会烧毁,因为其反向耐压一般也在十几伏以上,多试几次就可以了。对于硬盘指示灯,在连接时,因为硬盘不工作时,指示灯不亮,我们可以使用磁盘扫描功能让硬盘灯持续发光,这时连接就可以判断出来了。

  电源开关和RESET及PC喇叭

  观察字母标注就可以了,RESET是复位键,PW或PW_ON是电源开关。PC外接喇叭是四根本,中间空了两根。如果接头是并排四芯的直接插上就可以了,如果是分离两根的,插在“SPEAKER”的两侧就行。

  风扇接口

  CPU风扇,机箱风扇,显卡风扇不用担心插反,因为连接插座上都有限位装置,同是CPU风扇和机箱风扇都是+12V,而显卡风扇大多为+5V,在安装选用风扇时需要注意。CPU和机箱风扇为三针,除了电源正和电源负,还有一根是测速使用的,可以不用,但需要在CMOS里做一下设置。



篆刻年轮 2006-06-09 08:05 PCI和AGP显卡的区别

AGP标准分为AGP1.0(AGP 1X和AGP 2X),AGP2.0(AGP 4X),AGP3.0(AGP 8X)。
1996年7月AGP 1.0 图形标准问世,分为1X和2X两种模式,数据传输带宽分别达到了266MB/s和533MB/s。这种图形接口规范是在66MHz PCI2.1规范基础上经过扩充和加强而形成的,其工作频率为66MHz,工作电压为3.3v,在一段时间内基本满足了显示设备与系统交换数据的需要。这种规范中的AGP带宽很小,现在已经被淘汰了。近几年显示芯片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图形卡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数据呈几何级数成倍增长,AGP 1.0 图形标准越来越难以满足技术的进步了,由此AGP 2.0便应运而生了。1998年5月份,AGP 2.0 规范正式发布,工作频率依然是66MHz,但工作电压降低到了1.5v,并且增加了4x模式,这样它的数据传输带宽达到了1066MB/sec,数据传输能力大大地增强了。

PCI PCI插槽是基于PCI局部总线(Pedpherd Component Interconnect,周边元件扩展接口)的扩展插槽,其颜色一般为乳白色,位于主板上AGP插槽的下方,ISA插槽的上方。其位宽为32位或64位,工作频率为33MHz,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33MB/sec(32位)和266MB/sec(64位)。可插接显卡、声卡、网卡、内置Modem、内置ADSL Modem、USB2.0卡、IEEE1394卡、IDE接口卡、RAID卡、电视卡、视频采集卡以及其它种类繁多的扩展卡。PCI插槽是主板的主要扩展插槽,通过插接不同的扩展卡可以获得目前电脑能实现的几乎所有外接功能。

PCI-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它原来的名称为“3GIO”,是由英特尔提出的,很明显英特尔的意思是它代表着下一代I/O接口标准。交由PCI-SIG(PCI特殊兴趣组织)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PCI-Express”。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目前最高可达到10GB/s以上,而且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PCI Express也有多种规格,从PCI Express 1X到PCI Express 16X,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低速设备和高速设备的需求。能支持PCI Express的主要是英特尔的i915和i925系列芯片组。当然要实现全面取代PCI和AGP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就象当初PCI取代ISA一样,都会有个过渡的过程。
篆刻年轮 2006-06-09 08:14 主板护理方法

(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1. 除尘

  拔下所有插卡、内存及电源插头,拆除固定主板的螺丝,取下主板,用羊毛刷轻轻除去各部分的积尘。一定注意不要用力过大或动作过猛,以免碰掉主板表面的贴片元件或造成元件的松动以致虚焊。

  2. 翻新

  其作用同除尘,比除尘的效果要好,只不过麻烦一点。取下主板,拔下所有插卡,CPU,内存,CMOS电池后,把主板浸入纯净水中,再用毛刷轻轻刷洗。待干净后,放在阴凉处至表面没有水份后,再用报纸包好放在阳光下爆晒至全干。一定完全干燥,否则会在以后的使用中造成主板积尘腐蚀损坏。

  特别是一些主板上的电容出现漏液,在更换新的电容后,一定要把主板认真清洗一遍,防止酸性介质腐蚀主板,造成更大的故障。
篆刻年轮 2006-06-09 08:26

硬盘的铭牌编号识别及规格参数表

各品牌硬盘的外包装或者硬盘外壳都会有一些编号,不过由于这些编号都较复杂,大多数用户都难以解读。其实,每个厂家的每款硬盘编号都有其一定的内在规律,而每串编号也都代表着硬盘本身特定的含义,而通过这些复杂的编号,用户可以更确切的了解硬盘的各种性能指标,包括接口类型、转速、容量、缓存等。了解这些编号所代表的意义,有助于消费者购买硬盘时明察秋毫,避免被一些无聊商家误导。如果商家跟你说这是一块7200转的硬盘,但是它表面的参数却表明它是5400转的,那你就可以马上转身走人。下面我们以主流的ATA接口产品为主,介绍各厂家的硬盘最新编号规则,供大家参考。

希捷(Seagate)1999年1月1号后生产的IDE系列其编号都为以下格式:
ST代表“Seagate”,代表希捷公司产品,这在任何一款希捷硬盘产品编号的开头都有。
  代表硬盘外形。“1”代表3.5英寸全高硬盘,“3”代表3.5英寸半高硬盘,“4”代表现在已被淘汰的5.25英寸硬盘。
  由3到4位数字组成,代表硬盘容量,单位为100MB。例如“1200”代表这块硬盘的容量为100MB×1200=120GB,“800”则代表容量为80GB。
  代表硬盘标志,它由主标志和副标志组成:第一个数字为主标志,在普通IDE硬盘中代表盘片数。例如“2”即代表该硬盘内采用了2张盘片。第二个数字为副标志,即硬盘的辅助标志。只有当主标志相同或无效时,副标志才有效。一般用它来表示硬盘的代数,数字越大表示代数越高,也就是说此款硬盘越新。
  由1到3个字母组成,代表硬盘接口类型。普通桌面硬盘的较为简单,但如果包括现在和早期的SCSI硬盘,其含义就较为复杂了,这里只介绍目前主流的桌面硬盘:“A”代表Ultra
ATA,即普通IDE/EIDE接口,这是大多数桌面硬盘所采用的接口类型;“AS”代表Serial ATA150,即串行ATA 1.0硬盘接口。
ST3120023AS表示希捷公司的3.5英寸,采用2张硬盘盘片、容量为120GB,末尾的AS说明这是最新的采用串行ATA接口并带有8MB缓存的酷鱼5。此外,硬盘上印刷的其它字符也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有用的信息,例如“7200.7”即说明这是希捷新推出的单碟80GB的硬盘产品。另外,还有最新的“Barracuda
7200.7 Plus”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全部采用8MB大容量缓存,采用Serial ATA 150接口或者Ultra ATA
100接口,目前只有120GB和160GB这两种。


迈拓(Maxtor)
以前的迈拓硬盘一直采用的是7位字符编号。不过从金钻系列Diamondmax Plus
9开始,迈拓在原有的硬盘编号后面又添加了6位字符,从而将硬盘编号由原来的7位增加到了13位。但是在目前来说,真正对我们辨识硬盘有用的仍然是前面的7位编号。这7位硬盘编号的形式如下:
6Y200M006500A
“6Y”代表金钻系列Diamondmax Plus 9(市场上俗称金钻九代),这是迈拓目前的主打产品。
“200”表示该硬盘容量为200GB。
“H”代表Ultra ATA100接口、2MB缓存,不过迈拓已经将产品线更新为Ultra
ATA133接口了;“J”代表Ultra ATA133接口、2MB缓存并使用滚珠轴承马达;“L”代表Ultra
ATA133接口、2MB缓存并使用液态轴承马达;“P”代表Ultra ATA133接口、8MB缓存并使用液态轴承马达;“M”代表Serial
ATA150即串行ATA 1.0接口、8MB缓存并使用液态轴承马达。
。。。。。

“6Y200M006500A”即代表这是迈拓的金钻Diamondmax Plus
9系列产品,容量为200GB,采用Serial ATA150接口、8MB缓存并使用液态轴承马达。

双通道:

  双通道内存技术其实是一种内存控制和管理技术,它依赖于芯片组的内存控制器发生作用,在理论上能够使两条同等规格内存所提供的带宽增长一倍。它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就被应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系统中了,只是为了解决台式机日益窘迫的内存带宽瓶颈问题它才走到了台式机主板技术的前台。

  在几年前,英特尔公司曾经推出了支持双通道内存传输技术的i820芯片组,它与RDRAM内存构成了一对黄金搭档,所发挥出来的卓绝性能使其一时成为市场的最大亮点,但生产成本过高的缺陷却造成了叫好不叫座的情况,最后被市场所淘汰。由于英特尔已经放弃了对RDRAM的支持,所以目前主流芯片组的双通道内存技术均是指双通道DDR内存技术,主流双通道内存平台英特尔方面是英特尔 865、875系列,而AMD方面则是NVIDIA Nforce2系列。

  双通道内存技术是解决CPU总线带宽与内存带宽的矛盾的低价、高性能的方案。现在CPU的FSB(前端总线频率)越来越高,英特尔 Pentium 4比AMD Athlon XP对内存带宽具有高得多的需求。

  英特尔 Pentium 4处理器与北桥芯片的数据传输采用QDR(Quad Data Rate,四次数据传输)技术,其FSB是外频的4倍。英特尔 Pentium 4的FSB分别是400、533、800MHz,总线带宽分别是3.2GB/sec,4.2GB/sec和6.4GB/sec,而DDR 266/DDR 333/DDR 400所能提供的内存带宽分别是2.1GB/sec,2.7GB/sec和3.2GB/sec。在单通道内存模式下,DDR内存无法提供CPU所需要的数据带宽从而成为系统的性能瓶颈。

  而在双通道内存模式下,双通道DDR 266、DDR 333、DDR 400所能提供的内存带宽分别是4.2GB/sec,5.4GB/sec和6.4GB/sec,在这里可以看到,双通道DDR 400内存刚好可以满足800MHz FSB Pentium 4处理器的带宽需求。而对AMD Athlon XP平台而言,其处理器与北桥芯片的数据传输技术采用DDR(Double Data Rate,双倍数据传输)技术,FSB是外频的2倍,其对内存带宽的需求远远低于英特尔 Pentium 4平台,其FSB分别为266、333、400MHz,总线带宽分别是2.1GB/sec,2.7GB/sec和3.2GB/sec,使用单通道的DDR 266、DDR 333、DDR 400就能满足其带宽需求,所以在AMD K7平台上使用双通道DDR内存技术,可说是收效不多,性能提高并不如英特尔平台那样明显,对性能影响最明显的还是采用集成显示芯片的整合型主板。

  NVIDIA推出的nForce芯片组是第一个把DDR内存接口扩展为128-bit的芯片组,随后英特尔在它的E7500服务器主板芯片组上也使用了这种双通道DDR内存技术,SiS和VIA也纷纷响应,积极研发这项可使DDR内存带宽成倍增长的技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要实现这种双通道DDR(128 bit的并行内存接口)传输对于众多芯片组厂商来说绝非易事。

  DDR SDRAM内存和RDRAM内存完全不同,后者有着高延时的特性并且为串行传输方式,这些特性决定了设计一款支持双通道RDRAM内存芯片组的难度和成本都不算太高。但DDR SDRAM内存却有着自身局限性,它本身是低延时特性的,采用的是并行传输模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DDR SDRAM工作频率高于400MHz时,其信号波形往往会出现失真问题,这些都为设计一款支持双通道DDR内存系统的芯片组带来不小的难度,芯片组的制造成本也会相应地提高,这些因素都制约着这项内存控制技术的发展。

  普通的单通道内存系统具有一个64位的内存控制器,而双通道内存系统则有2个64位的内存控制器,在双通道模式下具有128bit的内存位宽,从而在理论上把内存带宽提高一倍。虽然双64位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等同于一个128位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但是二者所达到效果却是不同的。双通道体系包含了两个独立的、具备互补性的智能内存控制器,理论上来说,两个内存控制器都能够在彼此间零延迟的情况下同时运作。

  比如说两个内存控制器,一个为A、另一个为B。当控制器B准备进行下一次存取内存的时候,控制器A就在读/写主内存,反之亦然。两个内存控制器的这种互补“天性”可以让等待时间缩减50%。双通道DDR的两个内存控制器在功能上是完全一样的,并且两个控制器的时序参数都是可以单独编程设定的。这样的灵活性可以让用户使用二条不同构造、容量、速度的DIMM内存条,此时双通道DDR简单地调整到最低的内存标准来实现128bit带宽,允许不同密度/等待时间特性的DIMM内存条可以可靠地共同运作。

  支持双通道DDR内存技术的台式机芯片组,英特尔平台方面有英特尔的865P、865G、865GV、865PE、875P以及之后的915、925系列;VIA的PT880,ATI的Radeon 9100 IGP系列,SIS的SIIS 655,SIS 655FX和SIS 655TX;AMD平台方面则有VIA的KT880,NVIDIA的nForce2 Ultra 400,nForce2 IGP,nForce2 SPP及其以后的芯片。

  AMD的64位CPU,由于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因此是否支持内存双通道看CPU就可以。目前AMD的台式机CPU,只有939接口的才支持内存双通道,754接口的不支持内存双通道。除了AMD的64位CPU,其他计算机是否可以支持内存双通道主要取决于主板芯片组,支持双通道的芯片组上边有描述,也可以查看主板芯片组资料。此外有些芯片组在理论上支持不同容量的内存条实现双通道,不过实际还是建议尽量使用参数一致的两条内存条。

  内存双通道一般要求按主板上内存插槽的颜色成对使用,此外有些主板还要在BIOS做一下设置,一般主板说明书会有说明。当系统已经实现双通道后,有些主板在开机自检时会有提示,可以仔细看看。由于自检速度比较快,所以可能看不到。因此可以用一些软件查看,很多软件都可以检查,比如cpu-z,比较小巧。在“memory”这一项中有“channels”项目,如果这里显示“Dual”这样的字,就表示已经实现了双通道。两条256M的内存构成双通道效果会比一条512M的内存效果好,因为一条内存无法构成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