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大生活郑恺同款:中医基本理论教学心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28:53

中医基本理论教学心得

 鄂州市中医院 (436000) 舒忠民

 

摘 作者临床之余,兼职教学单位讲授中医基本理论,根据中医“天人合一”道理,联系社会与临床实际,课堂讲解以激发兴趣,拓宽知识,执简驭繁、知书达理为重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医与西医结合,医学与文史哲学结合,专业素质与思想素质结合,寓教书与育人有机地和谐统一。

关键词:中医基础;教学心得

 

临床医生兼职教学,教学相长,学用结合,在讲授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理论联系实际,拓宽、渗透与之相关的课外知识,为学生今后面向社会从事医教研打下良好基础。笔者兹将数年前在兼职教学工作中积累取得的点滴经验予以归纳、总结,供同道参考。

结合社会现象进行讲解

社会现象包括社会环境、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伦理道德。一个国家乃至每一公民,从事任何一项事业都是在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路线的支配、引导下进行的。中医的“人与自然相应”、“人与自然相统一”、“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等基本理论,不仅说明人与自然气候(环境)有关,而且亦与社会气候(环境)有关。

在讲中医学病因时,将六淫、七情、痰饮、瘀血、外伤等与现代医学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联系起来进行串讲,充分认识中医学在千余年前就有对医学模式精僻、详尽的阐述。

讲“六淫”之邪,如“淫”,即太过、不正常之意。除了气候反常涉及到淫乱之外,人类社会同样如此。正常男女婚配,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这是人之天性与本能,也是自然规律。若太过、杂乱,如同低级动物一般,就不正常了。讲“六淫”之风邪,正常情况下如自然界之风,风和日丽、风调雨顺、风平浪静等,都对人、物十分有益,然风性太烈,或暴风、或狂风、或旋风,由量变到质变,可将庄稼吹倒,轮船吹翻,房屋吹塌,即成为有害之风。讲正气与邪气的关系和风邪的致病特点,联系社会上某些不正之风进行抨击、讲解,如“依风作邪”、“正气不足,邪气有余”等。在讲“肝风内动”之病理时,联系现代医学高血压病或脑溢血,并指出心脑血管病,为目前我国病死率位居首位。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不仅是治疗疾病,还要作好疾病的预防和医学知识的宣传。“防患于未然”,可以避免将来无数倍代价的付出。

讲解寒邪“凝滞”、“收引”之特点,联系物理学“热胀冷缩”之原理。讲解湿性之“重浊”、“粘滞”,联系口头禅“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屋檐水往下滴”、“如胶如漆”、“如油入面”等以加深理解;讲解湿邪本性和致病特点,运用“水能行舟,亦能覆舟”之哲理,联系长江、黄河等江河湖泊进行比照联想。在正常情况下,长江、黄河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奉献,但若出现反常,逞威咆哮,对人类就有害了。如1998年七八月间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北方嫩江、松花江等地特大洪水、“水满金山寺”,对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并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幸有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各界人士伸出友谊之手,一方面组织人力物力抗洪救灾,一方面捐钱捐物,扶贫救困,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广大武警官兵,发扬了当年上甘岭战斗的不怕牺牲、英勇搏斗的大无畏精神,使灾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讲“五行生克”规律:“相生相克”,如工农之正常关系,农民生产粮食供养工人,工人出产钢铁,供应农民,两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推而广之,人与人之间,各行各业之间,既你求助于我,我依靠于你,又你能控制于我,我可制约于你,失去哪一方都会影响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相乘相侮”,如父子之反常关系,父子本性为尊老爱幼、承前启后,若出现反常,脾气暴怒,行为粗蛮,就会出现“乘”、“侮”病态。“相乘”,即父对子过于苛刻、过度教训;“相侮”即子对父肆虐骄横、失却伦理,上欺老,下压小。总之,“相生相克”为正常的生理机能,应予发扬光大;“相乘相侮”是反常的病理状态,必须严加治理。

联系名言警句进行讲解

古云:“文人学医,笼里捉鸡”、“文以载道”、“医文相通”。授课之中,兼一点“文采”,不仅可以辅导专业学习,加深印象,还可学习或温习文学知识或课外的内容,并且能活跃课堂气氛,不致于枯燥乏味。

在讲“诊法”一章“望形体”内容时,针对“胖”与“瘦”两种类型的人,分别予以评价和剖析,“壮实肥胖,身体健康”、“有钱难买老来瘦”均有一定的道理,但过胖或过瘦都会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或者说是不健康的体态标志。

在讲到“回光返照”时,运用《打靶歌》中“日落西山红霞飞”和叶剑英同志“满目青山夕照明”等歌谣诗句,予以领会和理解。说明太阳快将落山时,出现短暂的霞光照射,瞬间即逝,分外明亮,黄昏即将来临。讲“残灯复明”,运用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年迈体衰或重症衰竭病人在即将死亡之前出现的多食、多言等看似正常却反常的现象,就象蜡烛即将燃尽或油灯吹灭或油干灯灭以及电灯泡钨丝即将燃化前,数次闪光,发出求援呼救的信号,如无接济,灯火即将熄灭,生命即将终止。

根据不同专业进行讲解

凡学医者,必学中医学和西医学基础,但作为一名医学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予以教学。如讲授中医基础学,中医与西医讲授课时迥异,大专与中专讲授深度不同,医疗与护理讲授内容有别。如中医医疗专业,基础学科是完成中医学业之重点,基础不打牢,以后很难学好临床各门学科,走出校门,步入医、教、研单位,若加之不再勤奋治学,将来很难成为一名被社会认可的中医师。故近几年行内名家及社会名流呼吁,中医大学生必读、必谙中医四部经典,是以认识到当前中医教学、学生求学等方面出现的弊端。近从互联网上目睹一篇《中医——中国最坑人的专业》,此文即是中医界内部一小字辈,自己读了五年中医大学后未找到合适工作而向社会发泄私愤之作。说明他自己没有学好中医,没有真本事而埋怨祖宗、扼杀中医,抛出如此无稽之谈、不知天高地厚之怪论。由此说明,一名正规的中医大学生、中医师,必须要学通、读懂中医基本理论,因为中医基础学科中尤其是四部经典,包含着并非大一统医学知识,实则尚蕴含有深邃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学科等方面知识。中医药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示人不光是如何做医,而且教诲如何做人;中医治病,不光是依靠药物、物质的东西取效,而较多的则依赖患者自身的、精神诸因素相辅相成。作为中医教师,必须认识到中医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在课堂讲授或带徒面授中不可不引起重视,切将有关内容贯穿其中。

至于其他专业,因讲授中医课时有限,只宜根据教材授以基本常识。但亦应有所区别,如护理专业,可将《黄帝内经》、《伤寒论》中有关“情志”、“将息”等在心理学、护理学方面内容予以传输。中医教师为中医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类似父传子之密切关系,力求早日成才;对于其他专业(犹如别人家的孩子),提供关照可尽力而为,但若管教过多,可能会引起反感,师长也无过多精力予以面面关照。

 

借用或自编歌诀进行讲解

医学是一门实践和艺术性很强的学问,必须要有理论作指导。学习基本理论,光多看书,凭印象不行,尤其是学中医的,对中医经典著作中的重要条文以及教材的重要内容,一定要死记硬背,在背诵的基础上加以理解。授课教师收编或自编以歌诀或顺口溜形式进行教学,使之简明扼要,朗朗上口,易诵易记。

如经络分布与走向规律:“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足内腹。”经络的流注次序:“胃大肠肺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背俞穴歌:“一大抒,二风门,三是肺俞四厥阴,五心六督七膈俞,九肝十胆记分明……”

药物归经口诀,如“太阳头痛羌(活)藁(本)桂(枝),阳明头痛葛(根)芷(白芷)升(麻),少阳头痛柴(胡)川芎,厥阴头痛吴(萸)地龙。”

中药归类歌诀,如解表药:“辛温解表麻桂苏,荆防羌芷辛姜薷”;“辛凉薄蒡蝉桑菊,升柴蔓萍葛豉入。”还如,“利水渗湿茯猪苓,泽泻车前茵苡仁,滑通萹瞿与石苇,地肤瓜子萆‘三金’”;“食积用消导,楂曲二芽炒,萝卜莱菔子,内金隔山消”……

方剂汤头歌诀,如六味地黄丸:“熟山山,苓泽丹”;三仁汤:“三人(仁)爬竹竿,朴通滑下(夏)来”;香苏散:“香苏陈皮草,理气又解表”等。

脉诀,如浮脉:“浮如水面舟,初病表邪求,久患精血脱,逢之却可忧”;弦脉:“弦脉一张弓,直长上下冲,风痰诸痛痈,肝胆脉相同”……

中西医结合,联系西医解剖生理与诊断学内容,同样择要以顺口溜的方式要求背诵,与中医学相得益彰。

如十二对脑神经口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走付经舌下全。”可与中医头部的穴位予以区别。

伤寒病诊断口诀:“长期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皮疹,伤寒面貌,肝脾肿大。”但现在诸多伤寒病人,并无明显相对缓脉、玫瑰皮疹或肝脾肿大等症候,应予鉴别;西医的伤寒病与中医的伤寒证截然不同,不能相提并论;此与中医学之湿温病较为吻合。

麻疹病诊断口诀:“麻疹麻相似上感,早期可见费—柯氏斑,典型皮疹顺序出,疹出热极病加翻”;“针尖粟粒,大小不齐,先红后暗,压之色褪”。本病中西医其病名和诊断是一致的,应与天花(现已灭迹)、风疹等相鉴别;中药治疗先驱表继清里后滋阴效果较好。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口诀:“发热恶寒似感冒,头痛腰疼伴烦躁,面颈潮红出血点,恶心呕吐蛋白尿”。西医将出血热分为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前三期与中医温病学之卫气营血原理大致相符,此属中医的冬温或春温(热毒入营、耗血动血)范畴。

归纳分类、前后贯通进行讲解

举讲中药分类,对每一类型,既讲共性,又讲个性,再前后进行总体归纳分类,融汇贯通,最大限度地便于熟悉、掌握和记忆。

凡花、叶类药,具有上行发表作用的有:二花、菊花、辛荑花、桑叶、苏叶、薄荷叶等;具有下行清里作用的有:芫花、槐花、款冬花、旋覆花、枇杷叶、大青叶、番泻叶等。凡子、仁类药,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有:牛蒡子、车前子、瓜蒌子、莱菔子、桑椹子、金樱子、使君子、南瓜子、榧子、杏仁、桃仁、松子仁、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花生仁、胡桃仁等;具有清肝或养肝明目作用的有:车前子、茺蔚子、女贞子、枸杞子、沙苑子等;具有化痰散结作用的有:瓜蒌子、白芥子、白附子、牛蒡子、留行子等;具有补肾益精作用的有: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枸杞子等。凡皮类药,大多具有利水消肿作用,如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桑白皮、五加皮等。凡梗(核)类药,大多具有理气作用,如苏梗、藿梗、橘核、荔枝核等。凡藤(枝、络)类药,大多具有通络作用,如二花藤(即忍冬藤)、海风藤、络石藤、夜交藤、红藤、桂枝、橘络、丝瓜络等。凡草(根)类药,大多具有清热作用,如车前草、金钱草、夏枯草、龙胆草、败酱草、鱼腥草、仙鹤草、豨莶草、旱莲草、茜草、紫草、葛根、芦根、白茅根、山豆根等。凡矿石类药,大多具有降逆下行作用,如代赭石、寒水石、礞石、磁石、滑石、石膏、石决明等。凡芳香类药,大多具有行气止痛作用,如木香、丁香、沉香、茴香、乳香、降香、檀香、麝香、苏合香、香附、香椽、砂仁、蔻仁等。凡黄色药,大多具有泻火作用,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牛黄、姜黄、蒲黄、干地黄等。凡赤(丹)色药,大多具有强心作用,如赤芍、生地、红花、降香、丹参、丹皮、枸杞、朱砂、水银等。凡黑(乌)色药,大多具有补肾作用,如玄参、熟地、首乌、桑椹、山茱萸、旱莲草、鹿角胶、龟板胶、紫河车等。凡汁类药,大多具有化痰作用,如生姜汁、萝卜汁、竹沥等。凡角类药,大多具有凉血熄风作用,如犀牛角、水牛角、羚羊角等。凡虫类药,大多具有破血消瘕作用,如全蝎、蜈蚣、水蛭、庶虫、虻虫、壁虎、蟾酥、斑蝥、穿山甲等。

以上归类,多是古今医籍和教科书上尚无记载的。如此授课,不致刻板、单调、枯燥,对于吸引学生听课率,激发学习兴趣,开拓学习思路,增强素质教育是大有裨益的。只要带教老师多动一点脑筋,多花一点时间,知识面拓宽一点,讲课生动一点,学生多是表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