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桐的眼睛是什么眼:女性强迫症及其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07:26

一、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情理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虽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的神经症。

临床表现

强迫症多起病于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强迫症状。包括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

(1)强迫观念:强迫观念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最为常见。明知某些想法和表现,如强迫疑虑、强迫对立观念和穷思竭虑的出现是不恰当和不必要的,却引起紧张不安和痛苦,又无法摆脱。

强迫思考,反复思考某些毫无实际意义或虽有意义但不难解决的问题,如,“旅游买不到火车票百怎么办?”;

强迫表象,头脑里常常呈现出不应该呈现的形象,如异性生殖器或性行为的形象;

强迫怀疑,老是担心这个顾虑那个,如门是否锁上,煤气是否关紧等;

强迫对立思维,头脑里总是出现与他人相反的观念,如,别人说“漂亮”,便想到“丑陋”,说“成功”,便想到“失败”;

强迫回忆,头脑里总是出现经历过的往事,挥之不去,如与某人相处时不愉快的情景。

(2)强迫情绪: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或担心自己丧失自制会做出违法、不道德行为或精神失常等。

(3)强迫意向:具体表现是内在驱使、内在冲动,即感到内心有某种强烈的内在驱使力或立即行动的冲动感,但从不表现为行为,却使患者深感紧张、担心和痛苦。如想杀妻、灭子、捣毁家用电器,或在公共场合吻陌生女孩等,但不会真正付诸行动,仅是一种意向而已。

(4)强迫行为:屈从性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煤气是否关好;对抗性强迫行为,反复在内心告戒自己不要把强迫意向转变成实际行为;强迫性仪式动作,进家门必须先跨左腿、出门前必须按顺序化妆等;还可以是强迫计数、强迫洗手、强迫眨眼、强迫耸肩、强迫摇头、强迫咬指甲等。

诊断要点

  ⑴ 至少有以下四项强迫症状之一: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强迫行为(动作),且强迫症状是出自内心而非外力所致,即自我强迫;

⑵ 明知强迫症状不合情理或毫无意义而仍反复出现;

⑶ 对强迫症状力图抗拒和排斥而又不能控制和无力摆脱;

⑷ 强迫症状的出现会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随着强烈的焦虑和痛苦情绪。

       摘自《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傅安球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二、完美主义导致情绪焦虑 高知女性更易自我强迫 

2007年7月28日 13:53 

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朱洁 选稿:郑闻文 

  股民小姐最近在上班期间不停地浏览专业网站,生怕漏了重要信息,对于自己持仓的股票,不停地察看买盘卖盘,收听股评人士的分析,即便是收盘了,也一遍又一遍将炒股软件打开,分析好几次,就连睡觉也不踏实,经常做和股票相关的梦。在接受了心理咨询后才发现,自己得了"炒股强迫症"。

  记者从上海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和医院的心理门诊了解到,随着社会选择多元化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在前来求诊的患者中,强迫症或有强迫症表现(又称"强迫倾向")的患者占到了20%,其中白领占20%-25%,大学生人群也占相当的比例。在对强迫倾向人群进行咨询时,专家发现高知女性更易自我强迫,而减少自我压力和焦虑,则是避免强迫倾向加深到强迫症的有效方法。

  【现象】

  强迫倾向≠强迫症

  Sandy是一名医生,她喜欢把诊所里的杂志排列得整整齐齐,把家中的地板拖得一尘不染,讨厌周围环境的凌乱不堪。“我有个同事,总喜欢穿那种有很多口袋的外套,他胸前口袋有拉链,却从来不把拉链拉上,每次都由我代劳,但他却不领情,不觉得我是在帮忙,每次都说我有‘洁癖’。”这事让Sandy很郁闷,她向自己的朋友、心理学家周萌倾诉了这一切。

  周萌分析,Sandy在一定程度上有强迫倾向,过分喜欢事情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当然对她来说,如果这种强迫倾向不影响正常生活、不催生自我痛苦,其实也无伤大雅。至于Sandy代劳他人拉拉链的事,周萌建议说:“要是你看见我的牙缝里有菜屑,你直接告诉我就行,但最好别把手伸进我嘴里。你这不是在帮别人的忙,也没有正视导致你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焦虑。Sandy更深层次的心理焦虑,在于过分追求完善,喜欢把事情全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但是,要知道,能控制拉链,并不表示她能够对你的人际关系、健康情况、工作和生活有更大的支配能力,处理这些问题的惟一方法,就是适度减少这样的焦虑,这样才能改变周围人对她‘洁癖’的定论。”

  心理学家刘军表示,像Sandy这类心理失调的行为,在当今社会很普遍,每个人都可能有数种强迫倾向的表现,比如执意要把卧室收拾整齐,或将备忘录写得有条不紊,这些症状可能不是坏事,可能对生活大有裨益。只有当强迫倾向产生了破坏或者损失等负面影响时,才能称之为强迫症。“他们一天可以用上15小时去洗手、去检查有没有锁好车门,又经常问家人:我够干净吗?要不要再洗一次?问一次两次无所谓,但经常问,身边的人便觉得烦,最终导致离婚,或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

  【理由】

  他们为何有“强迫倾向”

  从心理学上来看,强迫倾向可以分成行为强迫和思维强迫两大类,属于焦虑症状的一种。比如经常性洗手、不停地去检查窗户、车、门、水龙头有没有关紧,或对日常琐事经常性地思索,这些都属于强迫倾向。刘军分析说:“压力和焦虑是导致强迫倾向的两大诱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强迫倾向。从表现上来看,有强迫倾向的人,总是关注某一样东西是否安全,或是否做得完美。实质上,这种强迫倾向是长期焦虑的一种反映,比如担心工作是否做得好,会不会被老板炒掉,能不能找到如意伴侣等。”

  除了压力和焦虑两大社会因素外,性格特质也是引起强迫倾向的重要原因。刘军指出,从人格基础来看,有强迫倾向的人,一般都存在过于追求完美和理想主义的倾向。“有强迫倾向的人,往往力图保持对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严密控制,他们注重细节,做事认真、刻板,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讲究秩序,办任何事均力求准确完善。但即使如此,患者也仍有‘不完善’、‘不安全’和‘不确定’的感觉,一旦事情没能达到要求,他们的强迫倾向就开始表现出来。”

  个人成长创伤也是诱发强迫倾向的因素之一。刘军认为,患者过去的个人经验,尤其是具相当震撼力的事件,都可能与强迫倾向有关,比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夫妻生活不协调,或由于亲人故去,突然惊吓,遭受迫害等,都容易诱发强迫倾向。

  【差异】

  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

  根据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看,强迫症或强迫倾向发病在两性间并无差异,而在儿童强迫症中,男孩患病率为女孩的3倍。但是,据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看,女性的比例要略高于男性。

  在目前上海接诊的强迫症或强迫倾向人群来看,青少年和白领阶层是主要患者群,在白领中,女性略多于男性。为什么强迫症如此喜欢“光顾”这类人群呢?刘军说,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所承受的压力很大,他们又多处于刚刚结束人格转型期的重塑阶段。

  在这些“易感人群”中间,30岁左右的高知女性更是强迫症的高发人群,她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具有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特点,所以很容易产生强迫心理。“对于30岁左右的都市女性来说,她们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对工作有着一定的倦怠,又有强烈的升迁欲望,希望得到上司的赏识,不允许自己出错,凡事追求完美,这种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就可能造成强迫倾向。”

  除了社会竞争压力外,身处社会转型的夹缝中但缺乏发泄渠道,也是高知女性更易自我强迫的重要原因。刘军说:“人们既要求女性上得厅堂,又要求她们下得厨房,女性既要有智慧,也要美貌。当然这种压力在男性身上也有体现,但是男性可以通过喝酒、玩乐进行发泄,女性的发泄渠道相对来说要少一些。”

  同时,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女性强迫倾向的形态也更多样化,比如“整容强迫症”,一些女性整容成瘾,对自己的容貌一味追求完美,一再整容;或是“瘦身强迫症”,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不少女性总是对自己的身材一再挑剔。

  【处方】

  适度的“强迫”有利成功

  事实上,有“强迫倾向”并不是一无是处,刘军认为,轻度的强迫倾向只是强迫自己把事情做得更完美一些,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就是一个好例子。小贝对每一个细微的差错都不能忍受,如果冰箱里有3罐可乐,他会扔掉一罐,因为像‘3’这样的奇数他不喜欢;如果家里什么角落不够干净,小贝就立刻要忙活开了。因为每一次射门都不能令自己满意,小贝就不停地练习任意球,连续数小时不知疲倦,这才使得他的任意球独步天下。当然,这只限于轻度的强迫倾向。刘军说,从心理学角度看,任何负面状态都有其正面意义,都对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比如恐惧症可以保护你免受伤害和极度心理刺激,而适度的强迫倾向则更容易使人获得成功。

  刘军说,当人们有了强迫倾向时,不要轻易就给自己瞎扣帽子,说自己得了强迫症。“一个没确定是否有强迫症的人,如果周围的人说他有强迫症,反而会使他的症状加重。正确的方法是找专业人士咨询,而不是简单在网上做一些所谓的测试。”

  至于如何缓解强迫倾向,刘军建议说,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其一,如果一个人的强迫倾向没有达到疾病的地步,不必忧虑,只要学会转移,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喜欢的其他事情上,这样会有助于强迫中心的散离;其二,压力过大是导致强迫倾向和情绪焦虑的直接原因,可以对症下药学会自我减压,适当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不要过分追求完美,甚至可以尝试给自己的一贯标准打点折扣。

三、强迫症的治疗

对于强迫思维的来与去,大家不防好好的领悟一下苏东坡的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下面稍微解释一下苏东坡的这首<定风波>.这是苏东坡和朋友一起游玩,回来的时候下雨了,而自己的雨具又被别人拿走了,被雨淋了之后写的一首词.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上面是对这首词的一般理解.下面我谈谈它和强迫症治疗之间的关系.第一句的"穿林打叶声"就相当于我们的强迫观念,那么对这些强迫观念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两个字"莫听".这不是否认也不是回避,穿林打叶声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的强迫观念也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对于这些强迫观念需要做的就是不理会,不问,就是莫听.莫听之后,我们该怎么做呢?何妨吟啸且徐行,就是为所当为啊,该做什么就继续做什么啊."徐行"的"徐"字大家需要好好理解一下.如果不下雨的话,道路也不泥泞,走起路来会快些.现在下雨了,你还想着像没下雨那样走路那是会摔跤的哦,所以下雨了就要慢慢的走的了,就是徐行啊.同样,没有出现强迫观念的时候,我们做事的效率可能会很高,当强迫观念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做事效率势必会收到影响,这个时候我们要有何妨徐行的心态,影响就影响一点吧,能做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吧.这样的态度就对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告诉我们对强迫症不必如此恐惧,要藐视它.我们不能被自己想象的念头所吓倒.所以用了"谁怕",如果我们能不怕强迫症了,那我们的问题就好了一半了.不怕了,预期性焦虑也就没有了.我们越是怕它,它就越会出来捣乱.我们需要抱着开放的态度来接纳它,既然不怕了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山头斜阳却相迎,说明雨过天晴了,就是说我们的强迫观念已经过去了.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必缠绕.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刚才下雨了吗?下雨了,刚才晴天了吗?晴天了.但,作者却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对强迫观念也该如此,刚才强迫了吗?强迫了,现在过去了吗?过去了.但这还没有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而应该是,刚才没有强迫,现在也没有过去,一切都是都是心念的流动,本没有什么强迫与不强迫之说.也就是无所住心了.只要,做到了无所住心,一切强迫也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