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名字怎样:聊聊学习收藏的切入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49:35
上了一年网体会颇深,从网友的帖子中学习了许多东西,增长了见识,也深深的被一些网友研究古代文化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同时也深深的感到由于媒体的误导和古玩商对舆论的掌控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缺失使得许多收藏研究者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却收获不大,有的人还会误入歧途越走越远。

  很多论坛的评论都是“开门”、“不开门”等不着边际的评语,楼主再一追问评论理由,评论者绝大多数要么闭口不答、要么不得要领的乱说一通,广大网友将自己的藏品或见过但不甚了解的东西发到网上目的无非是两个,一是与网友共同欣赏并和网友研究探讨,二是对器物不了解征求网友的意见,但是得到的回帖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开门”、“不开门”这样的评语,无论器物真假总有一定的道理,既然回帖说明回帖人认真观察分析了器物,必然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只知道“开门”、不开门,而不细究其真假的原因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学习研究的切入点不同,一个是自己本身对此也不甚了解,广大网友都希望回帖能够说出个一二三,哪怕是一点点理由,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们在网上绝大多数时候看到的都是这类评语,如此一来.轻者惹来发帖人不满,严重时互相谩骂封贴了事。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学习收藏的切入点出现了问题。

   论坛的表现也反映了许多网友对藏品的认识水平,一而再、再而三的把一些仿品当做真品发到网上,其用心绝大多数人是好的,可为什么总是“吃药”呢?关键也是切入点混淆了,许多人研究收藏多年非但没有进步反而水平越来越低,看看身边认识的二三十年前开始收藏老手们,还有那些文物专家,还有几个人现在敢于伸手买藏品,当然这些人会说出许多理由,但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研究藏品的切入点不同,因此面对日新月异的藏品市场根本无法应对。

  在研究藏品的领域里各式各样的人群有各式各样的切入点,对于博物馆工作人员鉴定是他们工作中的副业,因为博物馆的藏品绝大多数流传有序,他们主要研究保管、修复、展示、宣教、复制。升职、评职称、涨工资都和这几项工作挂钩,几十年都没听说过中国那一个博物馆的研究员是鉴定研究员,或者因为很“有眼”评上了研究员职称。他们研究的切入点都与自己负责的具体工作有关,比如英语要过关,论文要发表,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在古代文化的某一领域里有所建树,只是博物馆有些工作人员接触藏品较多,古代文化知识比较丰富,在前二三十年赝品仿制低水平时期鉴定藏品还是比较有把握的,面对今天大量盗挖的古代藏品和作伪者绞尽脑汁制作出的仿品,根本无法应对,所以才出现许多博物馆顶级专家闹出鉴定错误的笑话。因为他们一生都在研究藏品的文化,而不是研究藏品的真伪。如果一个收藏爱好者也和他们一样的切入点学习研究,恐怕永远都要“吃药”。

研究考古的人更不会关心鉴定出土物品的真伪,因为出土器物必须随同墓主或遗址的年代,比如一座明代坟墓中出土了一件典型的宋代器物除非有明确年号,如钱币、印章等,其他一律算作明代器物,因此考古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也不在鉴定真伪,学习研究的切入点更不把鉴定真伪和器物的各种工艺特征当做主要方向,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发掘、整理、详实准确的描述、研究推断发掘目标的历史。如果收藏爱好者也从考古入手其藏品必然多为残片、残器。我深信百分之99以上的收藏者的目的是欣赏、投资。绝非为了学术,而残片、残器基本不能满足这两项目的,作为考古人员拥有准确历史地层出土的大量残片和残器研究残片总结这一历史时期器物的普遍特征还是很有意义,作为收藏者就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因为你研究的残片基本没有准确的历史地层,拿着这种残片你能研究出什么,真的是瞎耽搁功夫,研究的标本就不准确,最终的结果必然是错误的,这种残片研究多了不仅无益还会误导收藏者“吃药”。年代对于广大收藏者的藏品的经济,观赏的价值有些关系但不大,过多的关注和进行考古研究会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

  科技人员研究古代文化是从科学技术入手,通过研究器物的物理、化学以及微观现象来分析它的加工技术和年代,一些通行的科学检测手段开始研究时肯定是准确的,因为设计者只是为了判断历史遗留物的年代,并不是因为需要辨伪,对于考古出土的器物测试断代基本准确,而面对了解了测试机理的制假者则无能为力,如同牛奶中添加三氯氰胺一样人为的提高了检测蛋白质指标,实际研究中研究人员根本没有人重视辨伪的问题,辨伪与研究人员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同样收藏爱好者如果从科学鉴定入手必然没有可以借鉴的知识,不说从头开始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就是研究分析的标本都很难确定其年代,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国家不设立辨伪标准,就是因为没有必要,国家所有的历史文物都是真品,老百姓收藏买卖和国家经济根本没有关系,国家怎么会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鉴定辨伪这种无意义的工作。

民间收藏界有些人的切入点也是问题多多,有些人完全出于功利为赚钱而加入收藏队伍,他们所需要了解的是市场的行情,不需要关心器物的真伪,学习的方法也较为简单,多看各个古玩店的商品,多听古玩店师傅说古,再提高就是研究营销学,因为卖古玩和收藏古玩有很大差别,做生意要追求流行趋势,要注意资金走向,研究营销手段,揣摩古玩的价值和利润额,具体古玩的真伪和商贩没有什么关系,古玩商有经营规则,基本不会“吃药”所以一些古玩商贩经管经营了十几年古玩,仍然是一知半解,但是否能够盈利就十分“门清”如各个拍卖行赝品充盈,古玩店赝品琳琅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并不是他们存心骗人,实实在在是他们没有深入学习研究过,耳熏目染的都是吹牛的故事,精心设计拍摄的图片,商贩知道一件古玩是否能够售出,是否可以获利,关键在于资金的运作和营销手段,通俗的说没有资金只能摆地摊,即便是真的鬼谷子下山,也不会有人相信,资金充足可以开大拍卖公司,只要拍品漂亮、“开门”什么赝品都可以几百万几千万的成交。同样一位小姐在北京天上人间陪陪客人聊聊天就收费几千元,到了洗脚房100元就上床,因此这些“收藏者”不会也没有时间去学习研究古玩的艺术价值和鉴别知识,最终形成大多数古玩商经营很难发展,生意清淡,利润越来越低,很多人的生存都发生了问题,究其根本关键是学习切入点存在误区,过分相信商业运作的能力,不相信知识的力量,我在销售【中国陶瓷艺术大典】一书时体会颇深,肯花一百多元钱购买此书的有三类人,一是喜爱陶瓷的初学者,二是大专院校的教师,图书馆,三是大古玩商,百分之百倒卖瓷器的商贩翻一翻书找不到图片就会离去,不是他们没有经济能力,而是他们本身的文化修养造成的,之所以这些人总是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就是因为他们不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就是再好的古玩搁在他们手里也卖不出好价钱,他们认为跟着感觉走,运气好,人脉好,市场好就可以发财,但是他们忘记了一句老话“花无百日红,--------”市场瞬息万变,如元青花大瓶、大罐前几年风行一时,如果按照商业规律追进跟风大量购进,今天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但如果多读几本有关陶瓷的书籍,真正认真学习研究过元青花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也许还会用很少的钱买到一些真正的元青花今天着实可以赚一把。

还有一种收藏者过于认真,把学习研究方向确定在一个十分窄小的范围,如研究气泡的人,其中还有人著书立说,研究一下这些著作你会发现这些人连釉的三种微观现象都没有弄清楚,把气相、玻璃相、晶相混为一谈,可见他们对于陶瓷基本知识的无知,如此研究结果只能最终被广大陶瓷收藏者抛弃,不为大家认可。还有一些研究者专门搜寻一些不带有普遍性的千奇百怪的标本进行研究,如最近在网上看到的帖子,内容说青花纹饰与胎体之间有一层釉,为什么?是否是釉中彩?其实很简单,青花可以画在釉上也可以画在釉下都是釉下彩,只是因为产地不同,或者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有一次我在制作瓷器时一批没有分水的瓷壶被施釉工施好了釉,这样一来纹饰只有线条而没有染色,我当时非常着急,但分水师傅却不怕,他借助隐隐约约透出的线条进行了分水,然后在画面上星星点点的吹上一些釉点,瓷器烧成后釉面和发色与其他产品没有区别。如果五百年后有人得到这批瓷壶中的一支去研究,想一想能有什么结果。一切研究都是寻找某种器物的普遍特征,这是常识,如果专门去寻找一些极个别的现象进行研究即便得到准确的结果,对于器物的鉴定也没有什么意义,特别是古陶瓷,窑口太多,工艺发展缓慢而且残差不齐,同一特征的产品会相差几百年,如八十年代时还有许多边远地区的小作坊仍然使用几百年前的原料、工艺,生产几百年前的瓷器款式,原材料千变万化,烧成气氛千变万化,季节变化千变万化,制作手法千变万化,同一批原料,同一个人,同一窑炉,同一匣钵烧成,同一件瓷器烧成以后釉面、发色、胎质都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画工吃饭时一个小小的油点崩在坯上,烧成后就有可能形成一块缩釉,一块汗渍,甚至一阵大风都会改变瓷器的面貌,大风吹起地面的尘土,尘土中恰巧有氧化铜粉末落在坯上,烧成后会变成红色或绿色,这些特殊少见的特征形成的原因很偶然,不带有普遍性,对于收藏者在实际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没有什么大的意义,而收藏者一旦进入这个误区很难自拔,会走入极端,虽然能够获得一些“阿Q”式的乐趣,但已经属于漫无目的。

最佳状态的收藏者是从娱乐入手,他们把收藏当成一种乐趣,以占有为目的出于对艺术品的热爱和对权威器物的追求,使用他们一贯的生活、工作作风研究藏品,他们认真研究博物馆的藏品,接受鉴定新思想、新观念,利用一切时机涉猎有关古陶瓷的科学、历史知识,了解广泛的、概念性的知识,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不作深究,重点从普遍性特征求证器物的真伪,藏品品种尽量单一缩小研究范围,购买藏品重视器物的时代特征,以艺术、工艺水平为标准取舍藏品,心态平和,不搞投机性的藏品,最终结果是“以时间换空间”藏品无论真伪随着制瓷工人的工资,原料,燃气的价格不断增长,藏品的价值也在增长,其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其他产品,许多民国仿品在今天的拍卖中被当做真品成交,当时的购买人肯定没有把它认作真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今天市场藏品极端短缺的情况下也被推出,虽然价格卖不到真品的价格,但也是几十万、几百万的成交,“文革瓷”价格的飙升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几十年的收藏经历多少有些经验教训,从1976年开始,突发奇想为了增加一些收入开始收购瓷器,一位某大博物馆的唯一一位大学毕业生,(是我的好朋友)给我讲了三天古陶瓷知识,当时把我吓住了,如此高深的学问今生今世看来是弄不明白了,恰好此时开始退赔查抄物资,大批的书画急待出手,因为自幼居住在美术学院,也曾和邻居孙奇峰、溥佐等著名画家学习过中国画,便做起了书画生意,十余年经营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却积累了深厚的知识,为了学习一年当中曾经去过故宫一百多次,因为去一次旅费需要5元钱,因此参观时格外专心细致,特别对绘画的技法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受益最大,构图、效果都可以模仿,而画家熟练的掌握毛笔水份的功力,绝非一日之功,一个中国画画家一旦能够随心所欲的用笔,无论任何时代都会受到大众的追捧,收入自然颇丰必然不会再去绘制赝品,因此只要抓住“技法、功力”这两项要素,对于鉴定中国画基本就有了保证,当然会漏掉一些画家早期真品,但作为增值藏品必须遵守“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原则,绝对不允许因为喜欢而去想象和寻找佐证,一票否决是保证不上当受骗的根本保证,只要藏品有一点疑问坚决否定,决不能买来再研究,应该是研究好了再买。不要放过每一次看画的机会,要牢记名家作品一笔一划的深浅浓淡变化,了解名家的师承,即便是赝品也要注意是否有特殊之处,现代人终究很少有机会接触名家真品,因此研究赝品的发展动向也是一种好方法。

80年代末博物馆的朋友委托我在行里寻找一件洪武釉里红,结果釉里红没找到却遇到许多明清瓷器,我的朋友买了很多,在购买过程中我发现我的朋友虽然在博物馆工作多年,是博物馆唯一专业院校的大学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对瓷器也是一知半解,从行业规律看一般五到六年字画和陶瓷有一个轮换周期,也就是说字画市场从低点上升五年左右达到顶点而进入拐点,瓷器市场开始升温,字画市场降温,几年以后瓷器的价位上升到高价位,收藏者再次转向低迷的字画,“软片”、“硬片”轮流执掌市场,我作为艺术品经营者必须遵从这一规律才能在各个时期获得均衡的利润,而学习陶瓷知识非常困难,首先就是在天津这样的大都市都没有一个专业研究古陶瓷的人,原来文物公司唯一一位陶瓷鉴定师曹文庚先生已经过世,其次没有专业书籍,当时博物馆工作的朋友有一本故宫博物院编写的【古陶瓷知识】就视为珍宝,在书上醒目的写上“概不外借,免开尊口”,古陶瓷展览更是无处去看,因为博物馆从来就没有举办过古陶瓷展览,只有一条路到瓷都景德镇去取经。

景德镇陶瓷馆研究员李会中老师是我的邻居和老师孙奇峰先生的学生,论起来我们也算师兄弟,因此第一次到景德镇便投师到李会中老师门下,李老师不辞劳苦陪我在陶瓷馆参观了三天,不厌其烦毫无保留的讲解了三天,彻底颠覆了我头脑中几十年形成的对中国陶瓷的观念,景德镇陶瓷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的工艺技术深深的震撼了我,同时也了解到中国人对中国陶瓷知识的贫乏和研究的缺失,以至于歪理邪说泛滥成灾,只能以“流传有序”作为古陶瓷鉴定的唯一标准,再观察了一下陶瓷市场,发现景德镇制瓷技术天下第一,而且永远没有人可以超越,但是景德镇瓷器最大失败之处就是绘画水平太低,对中国画技法不甚了解,个别高手由于受技术保密传统的影响永远不会外传,严重的阻碍着景德镇瓷器装饰的发展,如果在景德镇瓷器上用中国画技法绘制纹饰,其价值必然会大大增值,特别是天津有大批的传统中国画人才,如果掌握了景德镇彩绘技术,天津画家来画,中国瓷器一定会走出地摊进入主流社会,其利润肯定是暴利。最大的优势是没有一个人真正懂得中国陶瓷,对消费者有更大的欺骗性。

但是真正了解景德镇瓷器生产技术、改造生产技术,并非易事,技术保密扼杀了所有改革的可能,职业操守更是不许前进一步,墨守成规保障了景德镇千年窑火不灭,在景德镇要想在别人的作坊研究瓷器,肯定是痴心妄想,只有自己投资建厂才有机会研究改进,1988年我在狮子埠(今天的迎春花园)开设了一家制作青花仿古瓷的作坊,开始了青花瓷研制工作,在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副所长、著名国家级雕塑瓷大师涂金水老师和人民瓷厂青花颜料专家刘树阁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六年多的研究,终于解决了青花料使用技术的改造,打破了景德镇垄断几百年的青花绘制技术垄断,在这六年多里,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可供参考的书籍资料,万幸的是遇到了几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老师,遇到问题老师立刻提供指导,才得以获得成功,想当初若想找一些有关陶瓷的书籍资料比登天还难,景德镇图书馆、陶瓷学院图书馆文革前不多的专业藏书文革时全部烧掉了,唯一一本比较通俗的书【陶瓷三百问】成了我的教科书,香港出版的【明清陶瓷大全】成为所有仿古瓷制作者的范本,直到1991年中国书店才影印出版了【中国陶瓷名著汇编】也是我第一次读到古陶瓷研究书籍,如获至宝,因为是文言文过于简单扼要,读起来非常吃力,虽然名著精华、糟粕共存,但是因为有机会在作坊进行验证,收获颇丰,这些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产生了一些想法,一是要破解青花、粉彩绘画技术,打破景德镇彩绘工匠几百年的技术垄断,二是建立一间类似景德镇陶瓷馆展览内容的陶瓷博物馆,让北方的陶瓷爱好者有机会系统的了解中国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馆就是世界唯一的系统全面介绍中国陶瓷文化的博物馆,没有细致参观过景德镇陶瓷馆永远也无法理解中国陶瓷,在陶瓷馆你可以在真实的展品面前认识到陶瓷历史的真面目,一些歪理邪说不攻自破,可以看到中国陶瓷精湛的工艺、工匠的聪明才智。三是搜集专业资料,实验验证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1974年为了创作【香港回归纪念组壶】转向研究成型和施釉工艺,与景德镇著名制壶专家段一坊合作,数万把瓷壶的制作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十余年的生产实践和实验结果使得我对青花瓷有了较深的认识,同时也发现古籍记载的片面性和因为历史原因而造成的误区,【陶说】、【陶雅】、【景德镇陶录】几部古籍一直作为古陶瓷研究的“葵花宝典”后来人的研究也始终不敢偏离这几部由非专业人员撰写的“专业书籍”按照古籍中的文字,一字一句的对照、解释、以记载为金科玉律,恰恰因为如此,近现代古陶瓷研究才被引入误区,有时即便已经被证实古籍中的记载是错误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固执的坚持古籍中的记载。

这些古籍的作者基本都是曾经在景德镇生活过几年,既不是瓷器商贩,也不是制作瓷器的工匠,只是喜好,闲暇之余走走看看,与工匠、老板聊聊,基本就是道听途说,在景德镇严守技术秘密的习俗下很难探知核心的知识,时间又短,三五年即便专业学习也不过是些皮毛,书中所记载的只是作者看到、听到和以自己欣赏水平对瓷器的评判,在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作者能够看到的古籍就很少,抄录的一些古籍也只有很少来自史记,绝大部分抄自笔记、闲话、野史,那时也没有博物馆,特别是皇家收藏和用品根本没有机会见识,大多数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而来,因此书中的记载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百分之百的准确结论。有的人动不动就引用古籍中的记述证明什么,殊不知近些年来古陶瓷研究突飞猛进,许多旧的观念已经否定,如果仍然出于感情因素坚持错误观念,后果可想而之。

90年代中期以后收藏市场突然“井喷”一时间群魔乱舞,各种“专家”纷纷登台表演,各个出版社看到收藏知识极大缺乏的状况,抓住时机组织撰写出版了大批有关收藏知识的书籍,出于利益驱动,文字内容粗制乱造,主要以图片为主,一来多发图片速度快,创作成本低,二来销售价格高利润大,三适合于初学者接受,初学者开开眼界还可以,看的多了非但无益,害处多多,图片摄影都要考虑表现器物最佳的一面,再加上灯光、色温、背景和电脑修版以及印刷调色等等原因与实物的质感、颜色、整体效果,质量水平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很多收藏者一定要求器物和图片完全相同,制假者也迎合,完全按照图片的效果制作仿品,试想一下按照图片去收集藏品结果会怎样?多年来出售古玩字画遇到很多这样的买家,和图片有一点差别都不行,以致制作仿品最后以照片为准,可见看多了图片有多大的害处,而真正对读者有重大意义以文字为主的书籍,没有一家出版社出版,如轻工出版社82年出版的【陶瓷300问】现在在旧书摊上卖到一百多元,深受读者欢迎但是出版社就是不再版。

最可恶的是一些商贩和为骗取讲课费的不良专家,,为了销售他们的商品编造出许多奇谈怪论,顽固的坚持师傅传授的老知识,因为这套“生意口”是商业经营的可靠手段,必须把事情搞复杂,让大家都感觉到古玩的神秘、玄妙、不可知,才好浑水摸鱼。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判断器物的真假,做生意讲究一个卖相,行里人都知道“宁买假象真,不买真像假”,所以收购藏品时真假是第二位的,卖相才是第一位的,因为这两类东西价格差别很大,因此商家收购时无论真假都是按“疑似”价格收购,我在二十多年前制作仿古瓷的时候,故意制作厚胎,因为当时流行一种说法“手头要重”,制坯师傅都感到奇怪,景德镇瓷特点是薄如纸,而我却要求厚,怎么能卖的出去?恰恰是迎合了“手头要重”的鉴定特征,所以深受市场欢迎,什么“火石红”、黑铁点、蛤蜊光、气泡-------,什么观念是市场的主流就添加什么特征,唯一无法改变的是釉光,但是你找不到任何一篇关于釉光的文章。

制假者为了使釉光达到老瓷器的效果,费尽心机,什么核茶泡、皮坨磨、氢氟酸腐蚀、碱水煮、油石敲、釉中撒杂质-------,但仍然无法达到老瓷器的釉光效果,售假者大讲莹润、宝光、玉质感-------,总之就是没有大家共同认知的标准,真的没有大家可以认同的标准吗?肯定的告诉大家有,只是没有人告诉大家,而且在我发现便携式偏光显微仪之前必须破坏器物,将残片放到偏光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因为形成釉光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晶体形状、排列不同,所以造成光的折射角度不同,我们用肉眼就会感觉釉面光泽不同,晶体的形状因为加工方法的不同而不同而且是有明显的规律,可以准确判断瓷器的新老。

罗里啰嗦说了许多也算是老生常谈,只是自己几十年买卖古玩,制作古玩的一些经验体会,几十年来行里的朋友基本消声灭迹,偌大一个城市几万古玩经营者,靠收藏起家,靠收藏立命、靠收藏发展的;万壶堂是仅存一家,“发展就是硬道理”从几千元开始,乘改革开放大潮经过三十年奋斗,以收藏为手段,拥有几万件完整、有艺术价值的藏品五万余件,200多平米的底商展厅,出版了一百余万字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典】,发明了可以准确鉴别瓷器新老的偏光显微仪、创意、设计、组织了中国历史上最强大阵容创作队伍成功完成【纪念香港回归组壶】创作活动------,自我感觉在收藏者中也算是学有所成,当然如我一样专业研究可能性不大,但是多读一些文字知识,制作工艺方面的专业书籍很有必要,了解了瓷器制作的原理就能够融会贯通的解释一些问题,研究一些绘画,牢记古代绘画用笔的规律,因为瓷器是工业产品,纹饰变化少,绘制者往往一生只画一两种纹饰,模仿者很难达到古人的熟练水平,一般从边饰上的绘画风格就可以判断的差不多。藏品最终的经济价值在于其工艺和艺术水平,要大致掌握瓷器生产成本,购买藏品时才不会吃亏,几十年来在没有研究成功偏光显微仪无法准确判断瓷器的新老时,只要买瓷器,就按仿品的价格付款,按生产成本计算价格,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