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井的战斗出场:香港媒体观察家谈"重庆模式":重庆版的科学发展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4:31:36

香港媒体观察家谈"重庆模式":重庆版的科学发展观

2010年09月26日 08:44   来源:重庆日报   杨帆 张向东[我要发表评论][推荐朋友][打印本稿][字号 大 中 小].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图为纪硕鸣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专访。 特约摄影 梅喻鑫

  记者 杨帆 张向东

  纪硕鸣,《亚洲周刊》资深特派员。2009年,他首次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庆模式”概念,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

  如今,他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观察重庆的“学者”,研究重庆的“专家”。

  20日晚,记者对专程来渝参加“重庆实践与亚洲发展新模式”高层论坛的他进行了独家专访,深度解读“重庆模式”。

  重庆日报:请问您是怎么想到关注重庆的?又是基于什么提出“重庆模式”这一概念的?

  纪硕鸣: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一直在珠三角地区采访,目睹了经济危机重创之下,这片借外向型经济之力而率先崛起地区所承受的煎熬。因此,我开始思考究竟什么发展模式才能让中国在未来走得更快、走得更好。后来我从媒体上看到重庆主要领导带队到沿海考察学习之后,正在用独特的方式突围经济危机,解决失业人口问题,这勾起了我对重庆强烈的好奇心。我想,或许重庆能给我一些启示。于是,我便于年底赶赴重庆,试图寻找答案。

  在重庆与有关方面进行了接触和考察,尤其是12月30日晚,我见到了时任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和他围绕重庆农民工返乡就业、重庆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风险与瓶颈等话题展开讨论交流。

  3个多小时的谈话,让我发现了重庆的与众不同。以建立金融中心为例,重庆抛出了与北京、上海完全不同的思维———这个金融中心并非只盯着跨国企业,更要关注中小企业,这是重庆的扬长避短之举。

  此外,重庆还提出了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国企增值和藏富于民如何有机结合;不放弃外向型经济,但以内销为主;房价过高和过低如何调控等思路……

  一席话,让我意识到:重庆正用一种独有思维考量未来发展。这种思维,简言之就是两个字———“统筹”。

  我认为,相对于内地其他省份,重庆的这种实践显然更为全面、深入。也正因为此,在沿海地区遭受金融危机影响令出口受挫、经济下滑时,重庆却能逆势而起。回到香港后,我便于次年2月在《亚洲周刊》推出封面文章《重庆模式,创中国经济反攻新路径》。我认为,在中国迈向未来的路途中,重庆正在探寻一条发展新路径。

  重庆日报:“重庆模式”一经提出,便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请问这一模式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纪硕鸣:我用一串数字来概括和归纳“重庆模式”的内涵,即“123456”。

  “1”是指重庆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疲软背景下,重庆已连续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面前,重庆保持了14%的高速增长,交出了一份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靓丽成绩单。

  “2”是指重庆在发展过程当中抓住了“二老”,即老同志和老百姓。我认为,老同志承载历史,代表传统,是共产党的根;老百姓则是共产党的本,抓住了这两点,就抓住了共产党执政的根本———为人民服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年端午节时,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亲自主持会议,提出对困难儿童、群众和残疾人,端午节要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国庆节送时令食品,春节包饺子。一个地方的党委和政府连老百姓吃粽子、月饼这样的小事都能想到,还有什么做不到、做不好?

  “3”是指重庆在努力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给重庆所作出的“314”总体部署。

  “4”是指重庆正在大力做的“红色文化”的唱、读、讲、传四篇文章。

  “5”是指重庆市委、市政府所确定的“五个重庆”建设目标。

  “6”是指“重庆模式”集中体现了六大转变。具体是:

  首先,是由单一的经济改革向社会综合改革转变,是全方位的,集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四位一体;

  其次,是由过去单纯追求GDP增长向关注民生转变,这其实回答了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究竟是为什么的问题;

  第三,是由过去坐等老百姓上门上访向现在主动走下去解决问题转变,这主要指的是重庆目前正在开展的“大下访”和“结穷亲”活动;

  第四,是由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向回归共产党价值观转变。我并不赞同有的内陆城市把干部变成招商员,人人头上都有招商指标的做法。现在不少地区,经济发展了,但社会矛盾也激化了。我认为重庆提出的“亲民、为民、便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执政理念,是对共产党传统的回归,让老百姓感受到领导干部不是在做官,而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已经突破了简单的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第五,是由靠领导个人魅力、随机性地发点球,向制度建设转变。据我了解,目前,重庆正考虑将公租房建设、关爱留守儿童、“民生十条”、“大下访”等举措用制度化的方式加以固化,从而形成长效机制;

  第六,是由过去单一追求物质生活改善向追求全新的社会价值观转变。重庆“唱红打黑”,就反映了当政者希望在这个丢弃社会价值的时代,通过重拾红色记忆,进而倡导一种全新的社会价值。

  重庆日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深圳模式、浦东模式等,请问与它们相比,“重庆模式”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对其它地区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纪硕鸣:相对于依托香港崛起的深圳模式、交通便利的浦东模式,“重庆模式”更具广泛的可复制性。这种复制性的科学基础在于,作为内陆城市,重庆有着其它内陆省份同样的地域和民情,面临的社会矛盾也较为类似。

  我认为,“重庆模式”集中体现了中共正在全国推行的科学发展观,或者说是“重庆版”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重庆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统筹”为指导。

  打个形象的比方,我曾经参观过一次特殊的展览,展品是农民自己造的飞机。不少农民造飞机,只考虑到让飞机上天,不考虑怎么降落,因此他们造的飞机往往上去了就下不来。过去30年,我们不少地方将力量集中于经济发展,其他考虑得较少,但社会矛盾却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大。现在,重庆以“统筹”为核心要义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力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化解社会矛盾,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在重庆的具体实践。

  其次,“重庆模式”以民生为宗旨。

  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出台了“民生十条”,据称投入资金加起来高达3000多亿。这充分体现了对民生的高度关注,是以人为本在重庆的具体实践。

  第三,“重庆模式”倡导不断创造社会新价值。“五个重庆”建设,“唱红打黑”,“大下访”和“结穷亲”,以及“民生十条”,目的是在让老百姓物质富裕的同时,也能做到精神富裕,这是和谐社会在重庆的具体实践。

  如果说,毛泽东时代追求的主要是“红色”的政治价值,改革开放初期主要追求的是“金色”的经济价值的话,那么,“重庆模式”则追求的是一种“本色”的人的价值。

  重庆日报:你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重庆追求的是“红色GDP”》。但我们也注意到有的媒体认为,重庆市委、市政府在“重庆模式”实践过程中有“作秀”之嫌,您对此怎么看?

  纪硕鸣:我的确提出了“红色GDP”这一概念,认为重庆发展经济,追求的既不是以牺牲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灰黑色GDP”,也不是只解决环保问题不解决社会环境问题的“绿色GDP”,而是“亲民、为民、便民”的“红色GDP”。至于有人认为这是在“作秀”,我的回答是:如果这种“秀”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那就值得推崇!这样的“秀”在全国、在全世界越多,老百姓就越欢迎,越幸福。

  有三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一是重庆要求做到“两个50%”:领导干部50%的精力要放在解决民生上,政府财政支出的50%要用于民生;

  二是中央要求地方投入教育的资金要占GDP的4%,全国做到的没几个省市,但重庆两年前就达到了。

  此外,重庆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先后开展党政干部“大下访”和“结穷亲”活动。前者,至今已有20万名干部主动走访攻坚256981次,累计接待群众89万人次,问题化解率达90%以上;后者,基层干部通过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全市共有20万名党员干部深入8700多个村庄,与近50万户群众结了“穷亲”。

  这些扎实举措让老百姓感受到,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是在共产党的天下,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老百姓。此上种种,我认为都是一种共产党人为民之心,传统红色情怀的展现。

  重庆日报:还有个别境外媒体对“重庆模式”提出质疑说:重庆的繁荣,是以较大的投入为代价,花的钱太多,成本太高。对此,您怎么看?

  纪硕鸣: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对“重庆模式”还不甚了解而产生的一种理解偏差。其实,在大规模资金投入的背后,是重庆将大量财力投入到公共设施建设和农村发展之中。为老百姓办事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本分,只有将社会财富用之于民,才能真正算尽了本分。

  一个城市要发展就要有动力,那么什么才是重庆发展的动力?用薄熙来书记的说法,要发展就要有动力,动力到底是什么呢?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大的动力;实践还证明,公平和公正也是强大的动力。只有公平、公正,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才能赢得人心,才能迸发出创造生产力的动力,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重庆市委、市政府花大钱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正是体现了对这种公平、公正的追求。也正如薄熙来所说的“人心齐、泰山移”,只有汇聚人心,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科学发展之道。

(责任编辑:张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