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路58号平海旺角:王晶家庭教育讲座讲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1:03:37
摘要: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国行大型讲座及新东方UMS教学管理系统江西上线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南昌新东方学校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作为电台主播,同时也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国行大型讲座及新东方UMS教学管理系统江西上线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南昌新东方学校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作为电台主播,同时也作为南昌新东方教师一员,非常荣幸能够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接下来,让我来介绍光临本次活动的现场嘉宾。他们是:新东方优能中学推广部罗娉女士,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杨锐先生,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高级顾问王晶教授。那么我非常希望今天能和大家度过一个非常充实而愉快的下午,那么咱们今天活动有四个主要流程:一,新东方UMS教学管理系统介绍;二,新东方UMS教学系统启动球启动仪式;三,大型家庭教育讲座《让“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不在孤独、迷茫》;四,幸运家长抽奖活动。
那么我想今天的活动对于各位来说应该是很大的收获。作为中国教育界的航母,从创立至今的17个年头里,新东方一直都在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目的就在于帮助中国学生并且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教学和服务。那么秉着这样一种理念,南昌新东方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引进UMS教学管理系统并成功在江西上线。我想这是一项怎么样优秀的科研成果呢?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新东方优能中学推广部罗娉老师,他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有请罗娉老师。
我想王晶教授的演讲将有助于解决各位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遇到的问题。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王晶教授。
李:王老师,您好!初次到南昌吗?
王:我来过两次。
好,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再一次来到南昌,在这个细雨蒙蒙的星期天,你们都顶着雨来到这里,让我感觉到很温暖。中国有一句话叫:“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相信不同的种子因为生长在不同的地方,它都不一样。说到人,不同的孩子因为生长在不同的家庭,他的成长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有在座的这样支持家庭教育,热爱家庭教育,而且真的是花时间来研究家庭教育的父母们坐在这儿,我想无论你们未来是什么样,你们的孩子首先是幸福的。刚才接受一个电视台的采访,主持人问我一句话,他说:“你用一句话说家庭教育最关键的是什么?”其实我想,家庭教育最关键的,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情字。如果没有情,没有真的感情,我们和孩子就没有办法沟通。如果没有真的感情,我们就不能打开和孩子交流的大门。那么我们真正的交流就不能开始。那有了这个情之后,家长就需要一定的方法的。我相信你们在座的各位老师也好,各位家长也好,多多少少还是带着一种想研究清华的老师来了,是学心理学的,看看能不能给我们一点启示,一点方法。那么现在我们就开始,讲一个故事吧!
今年新学期开始,清华大学第一堂课,我们请了杨振宁教授。他给新生讲了一堂课,其中他有一个故事让我非常感慨。杨振宁教授小的时候就生长在清华园。他父亲是清华大学的一个数学教授,他小的时候,他爸爸就经常带着他在清华里面走路,给他讲故事。他说他父亲当时给他讲的故事,他历历在目。当时讲的是“韩信点兵”的故事。讲的是“基督同盟”的故事。那么这些故事大概就伴随他一直走过了青春,走过了自己的成年,包括他得了诺贝尔奖之后,他自己的三个孩子也慢慢成长了。他在美国给这三个孩子也在讲故事,也在讲“基督同盟”“韩信点兵”这样的故事。当时孩子听了很认真,但是他发现过了两年之后,再问这些孩子,这些孩子就忘记了这些故事。他说我的三个孩子都是非常聪明的,非常优秀的孩子。为什么我当时非常感兴趣的故事,我能记一生。而他们转过年他们就忘了呢?然后他和学生说,我真的有个感觉:那就是其实每个人的关注点和每个人最喜欢的东西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他说,其实你们来到清华,仅仅是刚刚第一步开始,你们未来有很多路可走。你们不要完全的按照父母和老师的期待的路走下去,你们肯定能在另一条路上更优秀,你们可以慢慢的去选择。
那么我先讲一个故事吧!上个世纪有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最著名的是谁?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当时在研究相对论的时候,他发表相对论。爱因斯坦,大家都觉得他是天才。事实上,他高考,就是一个复读生。你们可以看《爱因斯坦传》,爱因斯坦第一年没考上学,然后又复习了一年。复习了一年,他要感谢他的舅舅。他的舅舅是一个大学的数学老师,他一直跟他舅舅补习数学。那么他考上大学之后也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大学。毕业之后,爱因斯坦第一年就没有找到工作。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所以他没有留校。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所以他也没有当时找到工作。他毕业之后,将近两年时间,你猜他第一份工作做的什么?他在给学生做家庭教师。给学生补习物理,高考生,他是物理专业毕业的。那么他在通过给学生补习物理这个系统的过程中,他突然理顺了以前的他自己的很多知识。然后他就开始研究相对论,没有几年,大概三年不到,他就写出了相对论这篇文章。等到要发表了之后,你们猜怎么样,全世界(我看的是爱因斯坦的传和一些理论文献),当年爱因斯坦相对论发表的第一年,全世界连爱因斯坦本人在内,只有七个人能读懂这篇文章。剩下的人都读不懂,连他自己的老师。所以整个的科学界舆论界哗然,就就觉得他是一个新外来人。因为大家知道知识是一个传承的过程,可是没有人教他,他怎么就能会这样的东西。大家觉得他脑子和我们不一样,所以科学家、心理学家、脑科学家一直盯着这个大脑,直到他去世。然后跟他的家里人联系,申请,然后再最后征得家里人同意,在爱因斯坦去世后,也就是60年前,把爱因斯坦的大脑请到了实验室,干嘛啊,要做一个解剖。但是科学家没有那么傻,不能解剖一个人,同时请来了和爱因斯坦同年代的六个男子,同时去世的大学教授和工程师。为什么?因为你有比较,你才能有结果。如果剖开他的大脑说长的和花一样,可我不知道我们普通人是什么样,结果打开之后发现了有很多问题。其中两点和大家说一下,第一,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的空间智能,就负责空间智能的四维度,就细胞核团的数量是同年代的六个男子的两到三倍。他的神经链接紧密的程度也大大高于那些人。同时发现爱因斯坦大脑中的逻辑数理智能的空间四围度,就是大脑细胞的核团的位置的细胞核团数是普通男子的两倍左右。那么人的结构和功能是想匹配的。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也是相匹配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和姚明的身体结构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能打篮球,他能输出那样的功能。我是不可能的。大脑也是一样的。因为结构的不同,每个人的强势和弱势也是不一样的。由此,这种发现之后,导致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突然把对人的研究,过去从费雷德那个角度来说,我们是从他的行为外线来研究一个人推断一个人是不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不是童年受到伤害,所以他才那么酷爱学习,或者他才那么成功啦!那么通过这次的实验之后,突然心理学家和脑学家把对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人的大脑结构。那么,发现人的脑结构不同,人的行为模式就不一样。中国有句话,过去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看的是什么,比如一个孩子虎虎生威,说你小孩做将军去。看到一个小孩很瘦弱,很文静,很愿意坐在那儿读书写字,说你将来做个秀才。那么这是不是偶然的,过去因为没有科学的解读,所以大家觉得不相信这个东西或者说这个东西有点不科学,有点八卦。那么今天,脑科学已经给这些东西一个很具体的解释了,怎么具体的解释。
我告诉你们,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末,大概十二年前,美国研发出了第一台,到现在已经很多台了,叫大脑神经元核磁检测仪器。就是你大脑的结构已经不用你解剖用核磁照的时候,你大脑的结构和活动就用纳米切,一纳米一纳米一刀一刀的切。这样切完这样切。前两个月,刚在北大开完一个研讨会,一个从北大走的老师,现在在美国加州大学。那么他现在拿到的这个七百个小时的做核磁的结果。当然他对脑细胞和神经是有损害的,而且价格很高,但是他是做专业的。我想说从这个角度告诉大家,就是现在的孩子,包括在座的人,其实科学已经能告诉我们你的大脑是什么样,你的智力结构是什么样的。那么我们有人会说,那我们去试试吧。但是由于这个金钱的问题,时间的问题,或者是脑损伤的问题,可能每个人不一定能这样做。但我可以从这些研究的结果告诉你们,从这些结果你们可能发现你们孩子的一些行为模式的不同或者是未来生长的一个方向。
那么怎么告诉大家呢?我想从孩子的学习模式开始讲。就每个人的学习模式是不一样的。那有家长就问我说,老师,你学心理学的,你看,我三个儿子或者我三个孩子,农村的,城乡或者城镇的,他不是独生子女,他说我的老大老二比我这个老三考上清华,比他用功很多,比他学习时间长很多,都不玩儿,可是我的孩子复读了之后才考了一个二本。我这个老三从小真的不怎么好好学习,或者他用的学习时间并不长,可是他每次考试的成绩都特别好,你说这是为什么?那么,为什么?你们可能也带着这种困惑。其实我用心理学或者行为心理学或者脑科学,我来回答你们这个问题。那么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其实每个个体差异是不一样的。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翩翩少年,到英姿勃发的青年,到那个象我这样的不惑的中年,最后到耄耋老人。我们觉得生命是充满了变化的。是不是这样的?你们想过生命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有吗?心情?心情不变吗?性别,性别变么?性别变。习惯?哦,好,我知道了。我知道那人说基因不变。起码我告诉你有三点是不变的。第一个,就是人在胚胎三个月的时候,人的手和脚和指纹就已经决定了,就已经定下来的,人的手脚指纹基本上一身都不变的,十年前,你看好莱坞大片,你要进一个密室,一个什么通道,你知道他是怎样的,用指纹识别然后开门就进去了。然后你看近年的好莱坞大片,他们用哪啊?眼睛。眼睛哪不变你知道么?眼球?不是。是黑眼球和白眼球之间有个红膜,那个红膜的结构是不变的,就是瞳孔是不变的,所以现在每个人用眼球是最、最可以识别一个人的。那么,为什么不用这个手呢,你们知道。就是曾今在美国发生过一件事情,抢劫银行,是越狱的人。那么,这个人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好了武器,然后把警察给杀了,杀了以后把警察的手指头给剁下来了,然后穿着警察的衣服就出去了,出去之后到了大门口的时候用手指摁一下门就能开,只有警察有识别系统,犯人却没有。他们就把那警察的手指放在大门,然后开开门他们就走出去了,八个人。是这样,后来他们就开始研究整个防盗系统开始改变了。额,眼睛不能挖出来哈,他已经就没有一个血的循环,它就不好用了,可能这个就更精密些。我为什么说这个呢?就是为了引出第三个,人还有一个不变的,刚才有人说了,是什么?基因。其实每个人的基因是不变的,为什么不变?这里多说一句。每个人生命刚刚形成的时候就是一个细胞,是不是,当精子和卵子相撞那一瞬间一个生命诞生就是一个细胞。为什么一个细胞就能决定我们长成今天,一个细胞里含带了一个密码,那个密码就是每个人的基因浮图,24对染色体的这种链接的这种基因密码。那么由这一个基因,我们现在人类,你知道我们每个人身上有多少条基因么?两万三到三万条不等。科学家说法不一样,但没有超过三万条的。基本这个基因在不断重复不断重复。那么这个生命,每个人的基因图谱不一样,这个基因是什么?就是一个人生命的剧本。知道演员和剧本的关系么?你一生是逃不脱这个剧本的,所以说,每个人的发展方向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就像一个演员根据导演给他的剧本在演一样,其实每个人的生命,回过头来,科学的解读就是你的基因已经给了你生命中的剧本。所以有的人去当科学家,有的人那么那么的努力最后没有当,从小就喜欢我女儿当演员,我女儿说不学他要当科学家,给他一切一切的努力一切的好的教育最后他没有走到那,到了社会甚至是考完大学了他还是不行,最后他又回到了文艺行业。可是他做的非常非常的好,家长就很困惑,这是为什么?其实今天你们听我讲完,你们就知道为什么。    因为每个人的智力结构,爱好,行为习惯的特点,每个人生来就是有差别的,我说明白了吗?那有的家长说:怎么才能看出差异?从学习的角度。回过头来跟你们讲:你们初中生,特别重要的一个人生的还在成长的阶段,现在除了青春期的叛逆以外,就是家长不知道怎么安排他的未来,这个我希望做什么,那么他不做什么。中科院去年发布了一个全国的调查,就是家庭关系:紧张的家庭,所有紧张的家庭关系,全在什么地方?最重要的都是在小学的五年级以上到高中的这段时间,这是家庭关系最紧张的,为什么?就是父母和孩子的这种紧张的冲突,主要还是因为前途,因为就是这么一个过形,过了18岁以后,你已经基本上,家长对他未来就没有办法了,所以特别的着急,那么我也知道你很着急,咱们今天回过来,我们怎么才能更有效地跟孩子交流?更有效地指引孩子。首先你要知道孩子是谁?所以中国还是有一句话,叫: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那么就说把每一个人都当成一块铁,我们家长去磨就让他千锤百炼就让他成才,那么今天随着多元的世界,对于人的这种判别,已经不是那种仅仅是一样的,今天大家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刚才我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接受了这个,那我就告诉你,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如果你的孩子是铁棒,磨成针没有问题,可是有些孩子是块宝玉,宝玉怎么教育?宝玉是宝玉就要按照他的纹路去雕琢他,使他成器,那么有的孩子既不是铁也不是宝玉,是块钻石,怎么办?是钻石就要按地面去切割他,使他每个方面都发出摧残的光芒,那么你们看,是磨,还是雕琢,还是切割,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式,其实家长你们在帮助孩子,在对待个体生命的时候是有差异的,方法是有不同的,那么这是一个前提,我看到有家长点头了,那你们一定是相信了,接受了我的这个说法那么好我们来看看我们手里是块宝玉还是块钻石还是块铁啊,那么怎么看,是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学习模式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学习结果是不一样的。
心理学把人类的学习模式分作五大类或者说把人学习的渠道分成五条,你们知道人用什么地方学习吗?脑子!我来了脑子了,我睡觉行吗?行吧,怎么样啊,得睁开眼睛对不对?用眼睛学吧,你们给我回应呀,如果你们说不是告诉我一声啊,你说我用脑子或者说我用手学习你都告诉我一声,用不用眼睛?用。这个眼睛就是我们的视觉学习渠道,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学习渠道;那么第二条我用哪里?对听觉,非常专业,耳朵听觉,这是我们的第二条渠道--听觉,那么老师在学校,怎么样,给学生讲,尤其是小孩,说不要动这个东西,这个东西非常热特别的热,他说了半天,孩子看见了听见了,他知道有多热吗?那么我们就要涉及到第三条学习渠道--什么地方?对,非常专业(触觉),不仅是手也有身体也有脚,是吧?你比如说运动员、舞蹈演员,他们的学习就不完全是用手和脚,他是整个身体,我们把这条身体的学习叫做触觉学习渠道,接触的触,那么除了这三条大渠道以外,还有两条你们知道是哪里吗?嗅觉,对嗅觉和味觉,这是我们的鼻子和嘴,但是我们在学校里不用这两条,所以今天我主要讲三条,就是我们的眼睛--视觉学习渠道,听觉--耳朵和我们的触觉,那么我们这五条渠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是好用的,那么这五条渠道都是有他自己的司令部的,都在哪呢?都在我们的大脑中,比如说视觉中枢在哪呢?在脑后面,脑袋后面,大脑最里面,有的时候我们经常一摔,你要是往后面仰摔你会有一个经验,是两眼冒金花,这是把你的视觉中枢怎么样?就是震动了,如果你是向前趴着你不会有两眼冒金花的感觉,你会有眼睛发胀但你不会冒金花,因为你没有冲撞你的视觉中枢,这个中枢神经是有自己的作用的,那么对于视觉中枢特别发达的人,这类的孩子都适合干什么呢?用每一类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别发达的,每个人呀,我这样说,就是一个人这五条视觉通道都是畅通的,但是他们的比例,他们的排列,是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的,我说明白了吗?就是有一条是最发达的,比如说画家就是视觉最发达,比如达芬奇,从来都没学过画,他要跟老师学画,他找了一个大的画家,说我跟你学画,画家说不教,说你学不了我也不教你,然后他就天天吼最后这个画家就没有办法想打发他走就说好你回家吧,你看拿你家的鸡蛋,看出三个鸡蛋的不一样而且画出不一样你就来找我就可以了,他以为这个孩子永远不会来找他,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结果第二天他正在教堂里画画,这个达芬奇拿着三个鸡蛋拿着一张纸就来了,老师你看看,大画家看了看这三个鸡蛋,看了看这张纸,然后画家说了一句话,他正在画教堂的壁画,他说你去把角上的颜色给我补一下,为什么?他已经不说我收不收你当徒弟,他突然从这三个鸡蛋看出他已经是他的助手了,这个达芬奇没有受过一天美术的训练,但是他的眼睛非常好使好用,他的老师已经知道他会作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就收下他了,我说明白这个意思了吗?因为他的这个行为外线证明他的视觉神经特别发达的,画家的视觉都是非常敏锐的,点滴的那种变化他都察觉,有些人说练,你练嘛,如果你的视觉中枢这个地方的细胞数量不够巨大不够优秀,你怎么练,你顶多当一个画匠,你不会成为一个大的画家,我再说一个孩子,那就是我们很多家长面临最困惑的尤其到初中,触觉学习性孩子,谁是触觉型的?从小到大有不听话的,淘气包的,一刻不停留的,经常破坏东西的,老师没玩没了找你的,经常和同学打仗的,就是这类的孩子,男孩女孩都有,这类孩子家长真的太痛苦了,关键这类孩子不仅动不仅淘气,还学习不好,他学习不好让家长极其绝望的是他不爱学习,说想让他学习,他坐不住,有没有这样的?有,不用问,因为在人类中除了三分之一视觉型的,二分之一听觉型的,剩下的就是这类孩子,孩子不是一个少数,所以这类的孩子家长最头疼,那么每次我都问,视觉型的孩子家长举手,在场基本上三分之一甚至还强,听觉型的一部分,触觉型的孩子基本上,如果这四五百位家长能给我举手十几个就不错了。而且视觉型都这样举手,很高兴,为什么?他孩子真的很好,我都说你们看看周围举手的人家,触觉型的举手,为什么?因为这类孩子不给你带来光荣,所以在座的我也不给我举手了,我相信在座一定有很多困惑,那么我告诉你这类的孩子应该怎么办?首先这类孩子是你生下来的,我们经常骂他,怎么生你这个孩子,人家不是申请到咱家来的,这点我希望跟所有的家长理清,如果让人家选择,人家很可能上到胡锦涛他家,对不对,所以家长我们经常忘了一件事,就是生命是一种自然,经常听家长说,我倒了八辈子楣我生你,我也倒了八辈子楣我让你当我妈妈,然后家长有的时候打孩子,说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才打你,那么孩子问我爱你行吗?这就是一个换位思考,我们笑都是因为过去我们没有这么想,幼儿园小学这个矛盾冲突不是特别激烈,今天到初中开始越来越激烈,尤其到高中,我上一周我在北京我听一个家长跟我说,他女儿跟他,男家长他爸爸,他俩就支巴起来了,他爸爸就说他损他就这样,他就开始这样巴拉,然后他爸就生气的不行,然后他俩就动手,这个女孩很高最后就把他爸那扣弄开了,你说用了多大的力,他爸说哎哟我真的老了,我打他都没有办法,这还是女孩呢要是男孩你想想,所以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咱们要走一条文明的路,那么怎么走,其实我们就是要走进孩子的心里,我们家长经常说:我跟他说了,怎么说他也不听,我说他跟你说话吗?他不跟我说他不听我就跟他后面说,我说你这不叫交流,不叫教育孩子,他说那我这叫什么?你这叫独白,你们现在开始独白了吧,而且越来越长的时间会去独白,这样是不行的,一定要打开孩子的心灵大门,怎么打开门?一定要让他感觉到很舒服,怎么舒服?其实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你的钥匙好不好用,关键就在于你对这个人你解读,那么我就说一下对于触觉型的孩子为什么学习不好,第一,他的大脑结构分作视觉型有一个极其大的差别,视觉型的孩子大脑单点兴奋就是一根经,坐在那他就专注这个东西,所以他的大脑一个点兴奋点的时候容易专注,因为长时间不受打扰,所以你知道清华的学生北大那些,高考高分为什么能坐在那几个小时十个小时坐在图书馆里吧?他不分心,他生理支持,而触觉型孩子大脑中基本上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兴奋点同时工作所以老师讲课时想别的去了等到老师讲西他又回来了,回来怎么样啦,接不上了,接不上,如果是一个听觉型和视觉型的孩子他知道刚才我没注意听讲,我理顺下这个东西而触觉型的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没有耐力,而且他们从小就被家长和老师贴上标签:你不是好孩子,你就天生不善于学习,你将来就没出息,你就学习不好,所以当他有一个困难没有听明白的时候,他会想怎么才能理顺,说我学习不好真就赢了,他说我学习不好,不是那块料,真不是,有很多孩子就是这样。所以自我认同之后,他会在那条路上走下去。所以家长有的时候你们觉得要让孩子好,其实你一直在往另一条路上引。比如我说你们现在所有人跟着我不要想蓝天哈,不要想蓝天白云哈,千万别想,可是我相信下面所有人是不是都在想。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哈,看你现在学习不好,虽然你不是那块料,但是只要努力呀,你说他往哪努力?懂我的意思吗?这种引领你们可能平时都没有注意,所以尤其到了初中以后家长一定要注意教育方法非常重要,那么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上课永远会溜号,无论他是团员、他是个党员都没有用,因为这是什么,人首先是生物人,其次才是一个理性的人,懂我意思吗?一个人我们一直在教育教育到老,中国有句话叫本性难移,什么本性,DNA即本性。其实我们现在经常说,你看以前这个小孩特别容易打架,甚至是流氓头头吧,后来好了人家当了企业家,现在文明了,大款,穿名牌,人家不发脾气,可文明啦。是,变了吗?本性没变,再把他仍会原来看他什么样,他是不是还那样,这就是一个生命的本性的东西。
那么对于这些孩子,我想说什么意思,有些孩子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他们也想该变但是没有办法,他们为什么学习不好或者不愿意上课,不能注意听讲不能长时间的坐在那,这就源自于他们的生理,什么生理?触觉型的孩子就是爱动,吃得少,生命能量最强,在三种类型中,触觉型孩子生命能量最强,将来真正能有出息,真正能有创造性有创新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多半都是这类型的孩子。但是只是我们今天的教育不标榜这些孩子,所以他不听话,所以他不按老师的办,不按家长的办。但是这些孩子我告诉你们一旦他走过18岁,他上了大学走向社会,他的春天就来了,所以家长们你们要熬一阵,怎么熬就是陪伴他健康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只要他心里健康,别让他学残了,要他对学习保持一种热情,让他德育发展的好,心里发展的好,这些孩子将来都会有出息,那么,这些孩子他的问题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坐不住,就是源自于他的生理,什么生理?刚才我说了,他就是吃的少,爱动,他的血液循环是非常快的,人的大脑占身体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重量,但是它的耗氧量是身体的三分之一还强,大脑的氧气打哪来,雪,不是靠呼吸,那么雪是输给大脑,代表大脑是涵氧的,那么对于这个孩子,为什么是跑跑跳跳的,他含氧量高,他兴奋。一但坐下了,身体变成一种静止的时候,血液循环立刻下降,速度下降之后,脑部氧量马上就降低,所以这些孩子在需要高耗氧量再加上学习,他大脑的用氧量就特别大,他唯有怎么办?就想动,如果你不让他动,他开始干嘛啦?困了,开始大哈钦,是吧?所以他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这不是他不想好好学习,他不是品德的问题,他不是不想的问题,是一个身体不支撑的问题,我说明白了吗?那么对于这一类的孩子我们家长要改变一下对他的教育方式,对于他们来说,第一,他们学习时间不能很长,他们上课溜号是很正常的,永远会这样,没有办法,那么对于他的学习方法应该改变,在国外,一些孩子把脚拿到桌子上来,甚至上课吃点什么东西,这都是这一类的孩子,所以对于这一类的孩子来说,首先他的学习注意力比较短,那么他学半个小时,四十分钟,吃点东西,喝喝水很正常,两个小时走2-3次是没有问题的,“你怎么又出来啦,又不好好学习”,千万千万从今天开始不要说,这是第一。第二,上课不注意他能够将怎么办?你们初中生,你们马上放寒假了,一个办法补习,补习什么?下学期学什么,本来学习不好,先把下学期的学学吧。现在我告诉你们,今年寒假,视觉型的孩子你们就不要参加培训啦,如果有时间把上学期的东西拿出来再看一遍,为什么,你要让记忆更深一些,针对考试叫什么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其实说的是视觉性的孩子,对于听觉型的孩子,想学校好,在课堂学习效率提高,三个字,做预习。今天回去就去做,星期天么,把星期一要学的东西,数学、什么逻辑性强的,先让他过一遍,上课溜号是没有办法的,但是他要知道这些东西大概的,老师要讲的他跑了,回来还能接上,对于他来说信心就很足,这类的孩子还有一个,学习的时候他需要肢体参与,他们学习想记住东西非常慢,但是他们一旦记得了就不会忘,有没有这感觉?有人点头了。他们的学习有肢体参与他们就会快乐,所以告诉你们一个小技巧,那么他们在学东西的时候,如果他们背什么东西让他们用手去摸,一边背单词,比如说苹果苹果一边摸这个单词,他就感觉两条渠道在同时工作,他就兴奋。还有如果可以的话,就往身体上写字,我教了好多学生就是这样,到考试时就说,老师你看我写的这几个单词我都记住啦。为什么,就肢体的参与会给他一个兴奋点的支撑,他的记忆构架会加深,还好玩,就这些东西都是他的学习方法。
那么这三类人,当你明白了这些东西,你知道了这个孩子大概的类型的时候,你的心里就坦然了很多,是不是这样?可能有些家长会问,你这样说我还是不明白,我还是想确认一下。好可以,我还有一套测试题,就是关于孩子认知学习类型的测试,这个测试我在我的书里曾经说过,但是我今天不想让你们买书,我不是来推销书的,我要把这套题给你们用上,你们都很着急,那么我留在这,留在新东方的网站上,你们今天回去之后,你们的网站,欧阳老师你们是不是有个网址,一会你告诉家长,嗯对,有就可以,我放在网页上,你们就可以直接做测试题,我把结果也都写在上面,所以你们家长也可以做,孩子也可以做。13岁以上的小孩14岁都可以做,为什么我不主张小一点的孩子做,以为大脑识别还没有完成,所以他有些行为模式还没有完全,所以不敢确认是否百分之百。所以这件事一会你们再抄哈,我先告诉你们,我怕一会我走了没回答你们,那么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啊,还要抄吗?好,那我接着讲哈,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先知道孩子的学习类型,按照学习类型去辅导他。第二个,我要给你讲的是孩子的智力方向,每个孩子,你会发现有的孩子文科好,有的孩子理科好,我们家长经常烦得错误是这孩子数学特别好不用学了,你的语文这么差,有时间多学学语文,很多孩子最后的结果就是,数学没有真正的拔尖语文也没有上去,有这种感觉吗?有这种感觉,那么我告诉你们从生理的角度讲,从人的成长的行为模式讲,我发现成功者都是他强项的拉长,每个人都有强势和劣势,重要的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哪个强,那我告诉你们怎么去找,刚才不说到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他带着一个课题研究了八年,他就对人类进行了一个细细的盘查,在17个国家做,但是没有中国,他都是找的教育发达的国家,但是他发现人类有智力的方向有八个智力方向,第一个智力方向就是逻辑性,这不分好坏啊,我只是这样说,逻辑数理智力,这种智力好的孩子是天生的,所以他们数学就好,比别人学的就不费力,为什么不费力,就是因为,他比别人有原发的内源性质,比如我说我女儿,这方面就弱,你看他学习怎么学,特别好玩。那么第二就是空间智力,它叫智能,空间智能,智力和智能是一样的,我说过爱因斯坦空间智力特别好,所以他空间想像特别好,所有的设计师,搞美术的人空间智力都特别好,因为他们能创造很多东西。如果这2项智力都特别好的人,这个孩子数学就没问题,几何用的是空间智力,所以逻辑数理和几何好,你的孩子数学没有问题,如果我给你做测试的话,如果这两科都在前面,你理科没问题,包括物理化学。那么第三,语言。语言智力好的人文科特别好,如果这个人语言打头,逻辑数理在后面,那么他肯定文科强理科弱。那么这三样有了吧,总共有8想智力,第四种智力音乐智力,这个音乐家莫扎特,像什么贝多芬,那莫扎特4岁哈,包括咱们国内的傅,傅雷的儿子,傅雷是一个美术家,他4岁开始教他儿子画画,教到6岁就打啊,这孩子傅聪就是不愿意学,给他爸起的都不行啦,就到了雷媛教授家,这个是理科教授但钢琴谈的非常好,他说你看我这孩子怎么办啊?这个美术学了2年也不行,雷媛教授就开玩笑说那我看看有没有音乐才能,在钢琴上给他找绝对音高,往下咪,在往下都,在往上西,就是一个孩子没有学过音乐他都知道是什么样,雷媛教授说嗳,你孩子可以学音乐啊,傅雷说还学音乐呢,美术我搞美术的我都教不好,它还能学音乐?但是他有音乐才能,然后又待到了一年多,这个傅雷(你们可以去看他的这个传),我是看他的传。傅雷实在拿他的孩子没有办法了,那就学学钢琴吧!傅聪将近八岁开始学钢琴,中间他们家又到了西南联大转了一下,有一年多停了又回到北京。他17岁参加国际钢琴比赛,拿了一个大奖。前后不到九年,八年的时间学钢琴。他是新中国中国人第一次拿世界钢琴比赛大奖。为什么?他有源自于内发的认知,他有音乐的才能。所以傅聪现在国际上非常有名。“傅雷家书”你们可能都看过,我就不想多说。每个人的资源是不一样的。音乐和数学都是出少年天才的。因为它是高度抽象的。只要感觉好,就能成功。那么,出了音乐质地以外,第四。那么第五就是肢体质地,比如说运动员,舞蹈演员,那都是天生的就好。那不是说我们每个人去训练都可以做的,那么他们就会在事半功倍的这个路上就走得很好。那么有些孩子可能就是运动特别好,触觉型的孩子如果他的肢体智能好,学体育、学体操、学运动都能得到好的成绩。那么第六个就是人际智能。人际智能是什么?人际智能就是领导,你的单位的领导,所有的好领导,人际智能都比较好,包括俞敏洪,包括徐小平,就是新东方这几个,那真是太厉害了,过目不忘,见到你就知道你姓名,然后很快就知道你在干什么,什么时候知道说什么。中国最好的这个人是周恩来总理,我觉得这个人及质量非常高。那么有些家长觉得我的孩子可不可以培养,这可以培养,去完善,但是有些东西天生的。比如小孩两三岁,特别善解人意,有的时候你们家长会,我刚要拿什么东西,这孩子就给我拿来了,有没有这样的?往往这样的孩子人际智能就好,有些孩子你告诉他三遍,他都拿不对这个东西,他不知道你要什么,所以有的时候你看不出之中的高低,那么这个孩子一定是人际智能不好。那么还有一项叫自我认知智力,自我认知是作家的智力。就一个人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知道人类敏锐的,别人那个内心的这种变化,他调整的特别好,那么他可以写作,你比如韩寒。韩寒就是写过一本书叫《七盏红灯照亮我前程》,数学不好、物理不好、化学不好、英语不好,甚至体育不好,门门都是红灯,然后逼着他,他就说照亮我前程。那我就没有别的办法,我只能当作家。你们看没看前两天那个中央电视台回顾韩寒十年,又做了一个节目,当时就批韩寒,很多教育专家一个老太太:今天我们社会教育成你这样的人,就是教育是失败。啊,有些人也说我不屑于听你这样的,应该全面发展。十年之后又做了一个节目,韩寒变成了这个社会的精神上的一个中坚力量,一个领袖型的人物,而当时批他的,你今天都在做什么?
其中有一个小孩就说:啊,你们这个,中国人那么一下这样,怎么怎么。这个女孩电视上说。她去了美国,很快嫁了一个老外,那么就过了另一种生活,就是每个人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么多年让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看,生命成长,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觉。你是什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是最容易做到的。成功不是说千难万险,我去完成一件事情,而是你最容易做到的一个事情往往是最容易的。
那么这是我说八种,这里说了七种了,还有一种智力叫博物智能。博物智能是什么?就是对于世界万物、花草、鱼虫、鸟类,自然的一切生命感兴趣,这是一种智力啊。你们知道谁这个地方最厉害吗?成功的人?谁?达尔文,达尔文真的是太厉害了,他如果没有这种敏锐察觉,那你知道那是上帝旨意造物,那就是反革命啊。他说的是遗传,是人类进化,你想想,所以他自己不敢发表,他当时写完了这个《物种起源》,进化论的时候,他不敢发表。他怕像布鲁诺一样,发现地心说的,被烧死,所以他一直到老了,他才发表他的这个东西。
中国博物智能最好的,你知道是谁?李时珍啊,袁隆平啊。袁隆平评院士,他已经是个科学家,评院士评了三次都评不上,为什么?没有大学文凭,一个中专生怎么能当院士呢?这是中国的一个耻辱,当然就是我们这么想。但是我想说从另一面,一个中专生能做这么大的一个科学家,生物学家,为什么?他真的有那种感觉的东西。所以你们知道人类有这八种智力,回过头来再看孩子。如果将来就是你知道这个孩子的智力的方向,你的孩子会走的很顺,但是就苦于我们不知道。那么我现在也,这几年也一直在致力于做这些,我做,主要是给老师做,因为我要给学生做,累死我也做不完。所以你知道我特别热衷于培训全国的中小学的校长。那么一个校长就带动一个学校几千个家庭。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是非常光荣的。那么就是因为这个,我在清华我也在做一个营,我在负责一个就是清华叫杰出中学生特训营,你们上网可能都能看见。
那么做这个营我都知道,那个学习不好的孩子,来了之后干嘛。我用七天的时间,在我这儿学校,吃住七天,在这七天中呢,我首先找数学,我们清华有很多数学专家,包括奥林匹克的教授、导师都在我这儿。我让他给学生讲理科学习方法,你们知道吗,今天的世界,方法比知识重要,想过这问题吗?学习好的人全有方法,学习不好的的人往往都没有一个最优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跟世界各国的教育部说,你们下一个事情要更多的关注方法,你们之所以来新东方是因为新东方学英语方法最好。那么我在学校里面,我就给这些好的、懂方法的理科老师来教育我们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讲理科的方法,学理科,你比如说学数学,学音乐的人有乐感,打球的人有球感,学理科好的人做题有题感,你们知道吗?如果在座的有数学老师,你就知道。有的孩子题感特别好,拿上来之后他就能可以找到思路,有的人就是不知道,这是需要训练。那么物理、化学也是一样。那么文科有文科学习的感觉和模式,那么我让文科专家给他讲学习文科的一个方法和技巧。
那么我和那个心理学老师。我们俩专门管什么呢?管这个孩子的心智模式,什么意思?爱不爱学,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面,你们发现了吗?一个小孩12岁可能就像一个大孩子一样,非常懂事,一个孩子18岁就一个小孩一样,特别不懂事,有没有这种感觉?原因是什么,你们想过没有?差在哪儿?我告诉你们,差在责任感。一个孩子只要有责任感,他顿时顿悟,他立刻就知道他生命中为谁而成长,为什么而努力,他就开始好好做人,好好学习,认认真真的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同时呢懂得爱父母,一个孩子没有责任感,他觉得什么都是应该的,你别说18,24他都照样啃老,他觉得应该的,所以我跟那个心理学老师,我们就研究一套方法,就是鉴定孩子的责任感。让他懂得爱父母,让他懂得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一切。你以为开个水就要有,开个水龙头就有水吗?拿起电话就可以打吗?那是你父母支撑的,那是源自于什么,你要感恩,但是这些东西是需要用心去建立的。所以七天之后,我们基本上给家长一个,崭新的一个孩子。那么这样,这种训练让我感觉到,当你了解了一个孩子,你用他的模式。
听说你俩的事,让他好好的学,他说:行,放心吧。(就到我们家去了)。来了之后就和我女儿说:你看昨天那老师说我这数学啊,说我不睁眼睛,我没学好。他说:老师,我也想这样。她说:我真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了,多教教我。
这个老师听我的话听拧了,然后拿着这个数学题说:啊,你不会是正常的。这个老师怎么说的?(怎么说的)就她还教训你啊。啊,这是这是,这哪是六条横线,这不九条嘛。这一看说九条,我女儿就晕了,说:妈呀,我死定了,全世界的人居然都能看出这么多,我居然都看不出来?!
你们的孩子有没有这样的,我不知道啊。但是我告诉你,真的,就是我们总想让最好的老师给我的孩子做补习,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家长,一个走过来的朋友告诉你,真的,天才,太好的老师他总接受最优秀的孩子。什么样的老师,只要他叫老师,他的学问就够了。真正的好老师是能把知识传递给你孩子心灵的,让他懂得,那就叫好老师。
所以今天回去,你们知道吗,不一定非得花那么多的钱去找那个最重点校的老师去,不一样的。虽然我的女儿,后来我会感觉就不对了。那么我这个后来的时候,到初二的时候学习,已经到什么时候,考试拿50多分,数学,就这么教,就没有办法,我当时急的我真的我没有办法。后来我想怎么办,我女儿特别让我吃惊,她走到我面前,哭着,痛哭着说:妈啊,我真的对不起你。你看我这学习,你这么帮我,我真的对不起你。我说,那你看这么办呢?她先说一句,她说:我也对不起我自己,她说:你看,我不是那种坏孩子吧。我说:真不是。然后她就说:妈,我真的觉得,我让你付出了很多,你肯定是要惩罚我。我从来没骂过她,没打过她,她说:我觉得你真的想惩罚我,你才能快乐,所以你就不用惩罚了。我想,你还想逃。她说:我已经替你惩罚我自己了。说着就把她自己的手拿出来,左手的手背举给我,我都没有想到,全青紫色的,苍起来将近一公分。就我到现在都没敢问,她是拿尺打的还是拿(藤)条打的。她考完试拿着成绩回家之后,后来她告诉我,她自己都觉得没有办法了,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自己打的,她说都不疼,都不疼,而且她跟我说。她现在已经上大学了。后来她考上大学了跟我说,那你知道我当初想死的心都有。然后呢,她说,我就想,到我家拿着成绩,她就想,她说,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就走到了阳台。我们清华里没有高楼,我们居然住在顶层,五层,因为我经常给学生做这个,这个咨询啊。有的学生,我就发现,我们有些学生就生怵了,从楼上掉下来,就摔不死,就摔成终身残疾。那么她这个到了这个阳台,她看了看,5楼,想起我妈说:自杀成功率百分之百在7楼以上,回来了,没有跳,她说,我那时为什么没有,她说:我要想我真摔残废了,我还给你添麻烦,然后她说她就把自己给打了,而且她说,打完自己,她当时一点都不疼。
我就想跟你们说什么,其实每个孩子都想好。只是有的时候,他没有资源。我自己孩子文科学的真的非常好,不是一个不好学习的孩子,这么努力,数学就是上不去,当我看到她手的这一刻的时候,我的眼泪一下出来了。我说:你这是干嘛呀?!她就哭了,我也哭了,我们俩紧紧地就抱在一起,就这样哭。哭着哭着我发现,我不对。哭着哭着,我就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也读过书,我天天还给别人讲课,为什么我自己的孩子没有教育好?我突然有了一种做母亲的本领恐慌,我不是一个好妈妈。不怨孩子,肯定是我出问题了,但那一刻我不知道是什么问题,我就跟她,我女儿,我突然我擦擦眼睛说,我说:你别哭了,我说:妈妈想明白了,你真的是一个挺好的孩子,以后学习你随便,打多少分我不在意了,我无所谓。可我女儿擦干眼泪:那我们还有我们姥姥呢,还有我们这亲朋好友,这父母都关注。我说:没关系,以后谁再问你数学打多少分。她当时打了49分。我说:谁再问你,你就说你打60。她说:那不是撒慌吗?那不都骗人吗?我说有的时候为了别人的幸福,骗人也是高尚的。(台下哄然大笑)
结果这孩子哗啦啦,更哭。家长啊,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压力。那么有压力之后,压力作用在我们身体中,就是一种能量。记住,在物理学中是能量就会转化为功,当我们在单位受了气,我们有不舒服,我们回去可以禁不住的摔,就可以骂孩子,我们的能量可以释放,那孩子摔谁去。所以他没有办法。
所以真正的让孩子得到一个解脱是我们现在要面临的一个课题,同时告诉你们,医学证明,现在人所有的疾病,除了艾滋病和并病毒性感冒以外,所有的疾病的来源都是压力。包括高血压,大家说你胡扯,不是。什么意思,一定压力让机体的功能丧失。他是跟这个,人的这个防疫系统啊,就是这种抗病毒的系统是连在一起的。比如说一个人正常有近一个城池,有一百个卫兵,压力大了,卫兵就开始睡觉了,稀里糊涂,今天睡两个,明天睡两个,当你睡了一半的时候,那么这个,敌人就趁虚而入了,所以人的病就来了,这是科学家给出的。
所以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你们也都年轻,你们还有很长的未来。我们的首要的敌人说是自己,自己的敌人就是压力,我们怎么能缓解压力,这个是你们需要考虑的一个课题,你们的孩子也需要。所以我在这多说一句,那么我自己的孩子,我就突然发现她压力特别大,我就多讲两下,我怎么做的,那么我那天,我就突然。我在清华里面我经常接触学生,清华的学生年年有到这儿来的。你别以为孩子考好不好,清华、北大,智商都是有指标的,各个学校都有,不许抄,抄了就是你老师有责任,尤其是心理学老师,我在那儿还负责心理学咨询。所以我经常给学生干嘛?释压,减少压力。
那么怎么减少,开始我让他们撕报纸,撕一些东西,这样缓解。后来我们给他做气人。你看我在日本,我就看见,老板点头哈腰的,你来了。如果有气,那有个撒气室,那就是老板的一个气人,就去往上打。我们学校里不行,把校长的气人放这儿,我明天就不用干了。所以这个事吧,就是怎么办,还得想别的办法。然后我就让学生,我在家发现我,女同志都有这感觉,一生气摔东西,就很爽啊。后来我想,这个能不能移给学生。后来我就买了一些方盘,有一天我无意中在北京发现一个地发,处理磁盘,一块钱一个,就那个小破口。哎,我说,有多少我都要。我发现磁盘的一次性的这个摔,效果会更好,那么一块钱一个,你打三个盘子才三块钱,买一片肉多少钱?然后我就把那两箱运回学校。然后学生实在压力太大,我说你摔两块盘子吧。摔完之后,没多久,马上这个情绪就缓解了。
所以你们回家可以,不要的留着啊,看我怎么做的。我那天我女儿向我哭诉,我说:帮妈件事吧。我上厨房找了三个盘子一个吃饺子那种小的,两个稍大点的,还有一个碗都是破口的,没扔可以用,但是我想处理了吧。然后我说:帮妈一个忙呗。她说:干嘛。我说:有几个破盘子,你帮我摔了。她说:你别拿学校那一套来对付我,我早知道了。我说:你试一试,看看好不好用,我是你亲妈,我不会对你,我不会残害你,我不会挖坑让你跳的,你试试去吧。然后她看看我,她就跟着我一起走了,从饭厅走到我们家,厨房呢是一个玻璃间隔的,整个是一个玻璃,那么我把这个东西放在这个灶台那个地方,然后我说:给你,试试。我就站在玻璃外面看,我当时就没有准备。她第一个拿起来,第一个是碗,在最上面,她这样,放下。那个,瓷砖地,啪,那个碗就变成两截了,然后她拿起第二个盘子,是那个小一点的,吃饺子的那个盘子。然后她这次,她没有这样,就这样空手,啪,那个盘子变成四半了。然后她拿起第三个,这时候她就这样,啪一摔,盘子啪一声摔了。接着拿起第四个盘子,拿在手里,停了一下,一两秒钟,忽然把盘子高高地举起,咵一下就摔了,整个那个盘子就溅起来了。我立刻吓坏了,因为她没戴眼镜,我想,就崩坏一点了吧。然后我刚这么想的时候,就看见她就像疯了一样,咵一摔就…,然后走到那个碎盘子那儿,就拿脚开始踢,踢完就像疯了一样。晃一下就转过头,啪一下就把书房门关上了。然后进到她的房里,啪的就把她的门关上了。这一切动作我都没有想过,就迅速的,就半分钟之内就结束了。我就被摔,在那个饭厅,我就站在那儿,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进去吧,我又不知道该不该进,我又想退出来吧,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在那儿站着。大概呢站了四五分钟。我就站在那饭厅,那个门是关着的,是那种反门,突然看见一条缝,饭厅,亮了,一点点宽,一点点宽,我就抬头看。这孩子就站在那个门那儿站着,然后我就站着,她就愣了愣,看着我,我看着她。然后她就一步步向我走来。我(说)天那,这样干嘛,要打我吗?(台下忍俊不禁)我也不敢动啊,我就在那儿站着,在那儿看着她。她就走走,走到我跟前,然后她突然就抱着我,很轻很轻地抱着我,然后跟我说了一句话:妈妈。我谢谢你,我从来没有过这么轻松。我就知道我对她的方法有效了。
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有那么大的压力,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那么我希望,我说这些,你们可能不这样做,你们可能每个人有你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资源,你们回去试一试,看看怎么做一下。那么这是我自己的孩子,后来我的孩子到初中四年级就没有读,初中三年级,就那一天的晚上,我就突然发现,我要给她做个测评,我要观察一下她,应该将来做点什么。一件事改变了我,什么事?我从小就知道她耳朵非常好用。她老师说,你的孩子的耳朵能听出全班同学、家长的脚步声。我说:对啊,我们楼道里她也能听啊,但是没有想过。还有,我现在说,孩子爱好什么,孩子突然有什么长处,绝不是偶然,后面一定有东西支撑。你们回去去找。
当那天,这个事情发生之后,突然想我要改变我孩子的命运,怎么改我不知道。晚上我在我的屋子里,听,开电视,想不出,没有。然后五年前王菲唱《又见炊烟升起》这首歌,还有人知道吗?她说:妈妈,谁唱的?我说:王菲。她说:不是,你再看一眼。我一看就是王菲,然后她从她的房间里走出来,走过饭厅走到我的房间。她说:你看我说不是王菲嘛,你非说是。我说,这回,一看。当时是一个北京电视台转播的一个模仿秀节目。我看的时候,吴宗宪和张小燕来了,那是两个著名的节目主持人,领着另一个王菲,说:刚才那个王菲唱的很好,这个王菲又来了,怎么怎么样,哎呀,我突然觉得这不是真王菲,大概在学。哎呀,我说:你怎么知道不是王菲?她说:一听就听得出来。转身就走了。哎,你别走,站着。她说:干嘛?我说:你怎么听出来的?她说:哎,那还不好听?王菲的声音又慢又傲又晕,刚才那人的声音轻飘飘的发抖,而且声音就在上面浮着,一听就是个新手,这还听不出来。我们家没有人搞音乐,她也没有学过任何乐器。就这样,我就走到她旁边,我说:哎,你的耳朵这么好用,你学音乐吧。我说学音乐就是弹钢琴,弹钢琴嘛。我想是上面,一个孩子最低的这个低谷,我们往往就想补,往往他没有资源,你提不起来,你在找一个其他的方面,你让他练,把这项提起来变成优秀来弥补这个,我觉得这样做更省力。所以我那一刻我就决定让她学音乐。我说:你学钢琴吧,妈给你买一个。她说:我不学。我说:为啥?(她说)我不识五线谱,那东西都长得一模一样,我可不想学,然后我就回去了。
我问问你们,你们想不想让孩子学。我想问你们,看我跟我女儿对话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有问题,你们之所以说没有问题,是因为你们都有问题。为什么,我们家长常常跟孩子交流的时候,我们没有达成协议,我们看似在说一件事,实际我们在说两件事。我说:你耳朵好,你就学钢琴吧。她说:我眼睛不好使,我看不出那些小蝌蚪有什么分别。懂我的意思了吗?听觉好的人,视觉相对弱,她从小就她不认识五线谱。当我明白这个事的时候,我就知道问题的解决在哪儿。于是我就找到一位中学的音乐老师,学音乐教育的。我说你教我女儿学钢琴。她说:我教行吗?我说:可以。我说:我并不想让她成为钢琴家,但是你让她感觉到她有这种成就感,让她感觉自己是个天才。她说:那我可教不出来。24岁,一个女孩,中学音乐老师,说:我没那本事。我说:我告诉你怎么教。她说怎么教?我说:首先,如果五线谱,她要三个月学会五线谱,说,哎呀,你真是个天才,所有人要6个月学会。她瞅着我她说:那她要6个月学会,怎么办?我说,那你仍然说她是个天才啊,所有人都要1年学会。她说:那好吧,这样好教,但是教坏了我可不管。我说:好。那么我女儿就从这儿开始学,很快,五线谱就学完了,然后就开始学弹钢琴,就学得很快,没有太多的时间讲这个过程。学了12个月的钢琴就变成初三啦,就是上初三学,初三毕业了,她就要到初四的时候,真的就发现,她这个音乐上真的很强。我女儿学钢琴到什么程度?你们孩子学钢琴可能不愿意弹,我的女儿是规定她不许超过几个小时。星期六、星期天八个小时弹钢琴,不许超过六个小时,就到这个程度,就突然找到自我的那种快乐。
然后到初中四年级的时候,我就给她做了一个测试,我发现她的第一智力是什么?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什么智力,作家的智力,我刚才讲过吗?音乐智力又好,那么一个拿音乐写作的人是干嘛的啊?作曲家。初四停学,不念了。我家人,所有人反对,你怎么让孩子不念了。我想跟你们沟通一件事,我们培养孩子为了什么,上大学吗?考清华、北大,考100吗?不是,我们培养孩子是为了让她们快乐幸福的生活,为了让她们有一技之长能为社会服务,同时能为自己养活自己,是不是这样?但是我们现在好像很多人都忘了,那么既然是这个终点有了,方向就有了,那么我就按这这个方向走。那我的孩子,我就觉得让她学音乐,学作曲,就开始学作曲,就学了半年和声对位,然后钢琴又学了六个月,一共学了十九个月钢琴,学了六个月的作曲,然后考音乐学院附中,附中啊,就学作曲专业,那么我们当时考试,全国招10名,我女儿专业课考第四。然后上了学校之后发现,那九个学生,就他同班的,当然考试,当时200多个人嘛,收了10个,发现那9个学生都是4岁之前学钢琴,就她13周岁学钢琴。
我没有别的意思,就说其实一个人,我还认识美国的一个曼陀罗的一个音乐家,女的,今年38岁,她是大学,上大学那年开始学曼陀罗的,就是学这个琴。我们从小开始学,她是真正地热爱,她才开始学,她现在在清华进修中文。那么我女儿就是这样,然后高中,去年毕业了,学校就一个保送上大学的,就是保送到本科的,就是她,因为她各方面都很好,而且有两个学生不学了。就是从小就是被家长打骂,就是我就是想当音乐家,我自己没做好,我就希望我的孩子去做,结果这样硬学下来的孩子真正在往前走,走不远。他没有资源支撑着他。所以我女儿就变成这样一个状态,所以我很高兴。
但是我女儿保送之前,她突然就说我不要保送。她说,这时候她跟我说一句话:妈妈,你知道我将来是想做音乐家吗?我说:知道。你知道音乐家没有文化是走不远的。我说:知道。她说:所以我不想上音乐学院了。我说:你想上清华吗?她说:我不是,我想考一个综合性大学。她说:师大就有那个音乐学院,就有作曲专业,她说:我想考师大,这样的话,我可以读一个双学位,这样我可以有文化,我可以走得远。
当一个17岁的女孩能跟你正式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你对她的一生的教育都结束了,你就别管她了,她知道方向了。知道方向了,慢慢走,她早晚会走到那个尽头。所以6月6号考大学,我正好出差,然后我说那没有人陪你,考试,家里面没有人了,你自己高考行吗?她说:妈妈,你放心走吧,我是全中国最快乐的高三生。哎呀,我说:太好了,我是全中国最快乐的高山生的母亲,我拉着箱子我就走了。结果她考试考出来,成绩不是很好。她音乐学院对于那个作曲专业的学生要求200多分,她考400多分,她是她们学校近15年来,考试,就是专业文化课考试份数最高的一个学生。真的到了大学以后,真的她的情绪也就来了。
那么就是对于一个听觉型的孩子,就是我们怎么用听,用他的这个,去培养。这是我自己的一点经验,我敢拿我自己的孩子试,我希望你们能理解我说的这个东西,你们是可以用的。那么如果是这样的,我的孩子是一个特殊的话,我再讲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很大众,就是一个淘气包子,一个山东的一个小男孩。这个男孩呢,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初中三年级。在座可能有很多三年级的家长。我是10月21号去的,现在11月,就比这早1个多月,她转过年考高中,那么我当时去的时候是临沂日报社请我去的,包括我说,我前两天到这儿来,就是前几天到这儿,江南都市报来请我做。我那个时候的讲座都是什么呀,卖票的。家长是买着票来的,她妈妈就是买了一个票来的。来到这儿之后,那个听完之后她就,她妈妈就来找我,上来之后就跟我说话,话不已泪两行。抓着我的手说:王老师,请你救救我。我说怎么了。她说:我的儿子不争气。她说,因为我不会教育孩子,我在家里面受气。我说:什么意思啊?
山东是一个孔孟之乡,特别在意孩子的学习。那么她呢,她嫁给一个人家,是山东临沂一个种韭菜的,农村的种韭菜专业户,她嫁给这个的这家人姓王,这个人家。一家有五个孩子,她嫁给五儿子。这家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是两个孩子,就是每家都是两个孩子。那个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的孩子都有,至少一个考上大学。在农村你要,就像你们今天,在这么一个相对偏远一点的城市,你们要想出来,基本上都是要从考学这儿。那么前四个呢,都考上了,他是老五,他的老大和老二差七岁,大儿子学习不好,跟他一块儿种韭菜,所以家里面的人都瞧不起,轴里面的人都瞧不起他,认为他没有文化,不懂得教育孩子。他的婆婆更厉害,成天就跟她念那些山脊旮旯话,说她不好嘛,然后她在家里没有位置。
她说:王老师,你知道吗,我就跟喜儿一样。我说:喜儿什么。就白毛女那些。她说我在家里吃饭,我只能做饭,不能上桌的,就因为我不会教育孩子。我说:不至于吧!她说:真的。我当时,我虽然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啊,我当时听了这个火啊也特别,一下就被她激将法给激起来。(就说)“孩子在哪儿,我帮你。然后,后来我知道,其实像她妈妈,就像这个女人这样,就在山东今天,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但我当时知道。她说:我的孩子在那个县里面上初中,正在赶到临沂的路上。那是一个山区,要坐一个多小时汽车,当这个孩子来了之后,一进来。八点多,他到我的房间,一米七四,一个大男孩,背着书包,穿着个运动衫,那个运动衫拉链拉到这儿,整个大胸脯都露着。我就穿着绒线衣,很冷啊。北方,就十月末了嘛。这个孩子就是这样,咕噜咕噜跑过来,见了我一开门,这个孩子哐一下就把身体撞到那个门上。然后就这样嘿嘿嘿站那儿笑。我说:进来啊。他就这样,蹭着那个墙就这样。你们看到这种状态,你们有什么感觉吗?
人的身体是会说话的。你们单位的领导没有见到你是这样的吧?所以这个身体语言在告诉你,这个孩子生活在一个经常被贬损,经常被批评的一个状态。他恐惧,那么对于一个孩子的交流,我刚才说:家长们,你们跟孩子交流都有问题,我教给你们几个办法,就能跟孩子交流的好,不是独白,变独白为交流,怎么交流。视觉型的孩子
会阅读的孩子会学习
作者:黄莉  来源:迈格森国际教育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和更新,如今70, 80后的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也越来越先进、视野也越来越国际化。听闻了大量诸如应试能力强,但是学习能力差,钢琴考到十级,却一辈子
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和更新,如今70, 80后的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也越来越先进、视野也越来越国际化。听闻了大量诸如“应试能力强,但是学习能力差”,“钢琴考到十级,却一辈子再也不想弹钢琴”的真实故事之后,更多的家长开始改变传统的“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理念,转而更多地关注到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上。
为什么说会阅读的孩子会学习?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之间具有怎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在学校上学,由老师来教授我们知识,很多人在二十出头就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始工作了,我们是不是就不用再读书学习了呢?当然不是。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里,我们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保持自身的先进性。这时,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能力”顾名思义就是自身对于新知识的吸收、内化、和运用能力。在没有老师指导的过程中,人要学习知识就必须依靠自身,通过阅读前人的经验累积的书籍来获得提高。因此阅读理解的能力几乎决定了学习的效率和成果,会阅读的人才会学习。
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给大家作为参考:
一、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注意孩子们之间的差异性
爸爸妈妈一定要为孩子选择适合他/她年龄和认知水平的书籍。我们知道小孩子喜欢有丰富色彩的大图片的书籍,所以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四岁的孩子去阅读一篇写满字的科学说明文。在为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的喜好。比如小女孩喜欢鲜花,小动物,芭比娃娃,我们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小公主,小动物为主角的书籍。而男孩子,很多父母觉得男孩子好动不爱读书,其实是我们要注意为孩子选择的书籍内容。我们可以为男孩子选择类似于武器、汽车、飞机、机械、还有他喜欢的动物等内容的书籍。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让他们产生去阅读这本书的欲望和兴趣。迈格森国际教育基础阶段的英语课程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类故事,来分阶段系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具体而言,Level One和Level Two为阅读启蒙期, 为4、5岁的孩子们准备的52个阅读文本较短,不过却谱成了一首首童谣,让孩子在唱歌跳舞中感受到另类阅读的快乐。就连一首人尽皆知的ABC song也被做成了数十个版本,无论男孩女孩们有怎样不同的性格和爱好,都能找到自己最爱的一款。Level Three和Level Four为阅读发展期,为6、7岁的孩子们准备了173篇训练阅读能力的书籍。有趣的是,这些书籍的内容源于全世界各地,让咱们的孩子不出国门也能阅读到世界各地小朋友们读到的故事。Level Five和Level Six为阅读提高期,为8、9岁的孩子全面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心态
浪漫的环境可以让一个人有浪漫的心态。同样,为孩子营造一个很有阅读氛围的环境,孩子也会静下心来爱上阅读。或许我们会想到在家里为孩子装修出一个阅读的小房间或者阅读角,但是仿佛效果不是特别好,尤其是对于好动顽皮,本身就不是很喜欢阅读的孩子。那么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呢?
想一想孩子为什么到了儿童乐园会很兴奋,仅仅因为那里到处都是好玩的设施吗?我认为是乐园里别的孩子在游玩中快乐的笑声营造的这个氛围更加让孩子向往。小孩子的从众心理很重,看到别人被表扬,自己便会很向往,希望也能得到认可。所以让孩子在一个集体中学习阅读,会让孩子更加投入,效果也会更好。迈格森基础阶段(4-9岁)的课堂采取小班教学,每班8人到12人。这在为孩子创造团队学习氛围的同时还能让老师准确观察到每个孩子的接受情况及表现,并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反馈。
二、有意义的阅读
有意义的阅读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孩子自身产生的内在动力。合适的阅读材料应该是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要让孩子能够大致明白自己在读的故事是什么意思,这样孩子读完书之后就有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会变成一种动力去促进孩子主动地阅读更多的书本。如果我们为孩子选择的阅读材料超过了孩子的认知范围,孩子无法理解,那么久而久之,肯定会丧失阅读的兴趣。所以阅读内容的正确选取很重要,对于孩子来说,合适的内容才是有意义的阅读。
迈格森国际教育基础阶段为孩子们准备的阅读书籍,都依据了科学的标准进行严格选择,对象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孩子以及英语为第二外语的孩子,挑选出适合孩子认知发展规律的书籍。所有的书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帮助孩子锻炼自然拼读能力的书籍,让孩子能够看着书自然地朗读出来;另一类书籍以锻炼孩子阅读理解能力,细节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让孩子不断增强理解和吸收能力,最终培养目标是让孩子具备独立阅读和学习能力。
二是父母、老师以及外界给予的肯定和鼓励。用这种外在的动力去促进孩子不断增强内在的动力。孩子觉得自己是受关注的,读书能够受到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表扬,自然就会努力做得更好。毕竟哪个孩子不喜欢被关注被表扬呢?正因为如此,迈格森国际教育的基础阶段班级课堂里,老师会采用正面引导和鼓励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允许孩子试错,培养孩子探索学习能力。
三、阅读与分享
鼓励孩子把自己学到的知识,阅读的故事分享给爸爸妈妈,同学,朋友,老师。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获得知识后分享的快乐和成就感,进而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意愿。爸爸妈妈每天可以在睡前为孩子留出十五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讨论,这样也有利于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稿
1、批评与表扬的艺术
2、做成功的父母——培养孩子的成才素质
3、孩子撒谎怎么办?
(一) 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孩子从婴儿时期起,就开始接受外界事物的大量信号刺激,这些刺激在幼儿的大脑中形成了各种条件反射。这些已形成的条件反射,经过成人的赞许得以巩固,并按照成人所要求的方向发展。
在社会心理学看来,人的社会动机之一是赞许动机,即指人们期望获得他人及社会的赞扬、肯定、承认和鼓励,以得到心理需要的满足。社会赞许动机对人的行为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家庭教育中的表扬同赏识、夸奖、赞许等方丑同类,都是对孩子的积极评价,是对其行为的“良性刺激”。
父母常常以点头、微笑、拍手、抚摸等动作表示对孩子行为的赞许,而这些赞许巩固着儿童对于社会行为标准的理解,是他们在社会和生活中学习的一种方式。
儿童长大以后,对其行为的赞许方法和手段更多的是语言的肯定,以及伴随语言而出现的各种表情、某些物质鼓励。这样,儿童就可以按照成人的要求,将某些行为建立和巩固起来。因此,对孩子的赞许不仅仅是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某一个行为的肯定,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产生一时的愉悦,而是关系到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为其规定怎样的标准,设立怎样的目标,以及孩子是否为达到这一目标作出自己的努力、怎样去努力。这些赞许就其本身而言有时可能是微不足道、无关紧要或是极其平常的,未必会产生什么成就。之所以这样做,在于对孩子行为产生的效果,尤其是孩子的成就需要是建立在需要赢得他人的重视和赞许的基础上的,如果孩子为取得成功所作的努力得不到他人的赞许,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不再努力去争取成功。
表扬,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家长大多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养成社会所期望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表扬的效果并不一样,甚至会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运用表扬的方式不同。那么,应该如何表扬孩子呢?
把握表扬的科学性
表扬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勿庸置疑,但是表扬孩子不能没有原则、不讲科学。不恰当的表扬不仅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不能激励孩子,相反会挫伤孩子。
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短文,题为“请为你的夸奖道歉”,说的是她的一位朋友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一进屋,问候之后,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极其美丽。朋友带去了中国礼物,小女孩有礼貌地微笑道谢。朋友抚摸着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教授等女儿退走之后,严肃地对朋友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朋友大惊。教授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你夸奖了她,孩子很小,不会分辨,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咸了误区……不过你不要这样沮丧,你还有机会可以弥补。有一点,你是可以夸奖她的,这就是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教授这样结束了她的话。后来那个朋友正式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同样表扬了她的礼貌。“每一次夸奖都会留下划痕”一一正因为此,当我们表扬孩子的时候应当谨言慎行,把握其科学性。
1、表扬要适度、适量。
一位妈妈,有一个12岁的儿子,儿子班上搞了一次手工比赛,要从众多的作品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名额有12个。回到家,儿子沮丧地拿出自己的作品。她一看,呦,挺漂亮的的小纸盒,上面还有图案呢!她当即说:“独儿子,你做得真棒!”可还没等她说完,儿子就像机关枪似的向她开了火:“你又随便肯定,你还以为我是六七岁的时候,值不值你就夸我。告诉你,我这个作品,是最没有创意的,我知道你在鼓励我,怕我伤心。可你知道吗?你的鼓励实际是对我的污辱,你每次这样,我都挺难受的。换位想,当你明明知道自己确实不如别人时,却偏偏被表扬,这一招是我们老师经常对付那些基础差,脑子又不聪明的学生用的,其实就他们自己听不出来。每到这时,我们都会很同情他们。如果老师这样对我,我会感到很没面子,甚至还会恨老师的!”她一听,话就塞住了。
丁丁是个四年级的男孩,学习成绩总是在班上倒数前几名,老师、同学都认为他是个“差生”。经测试,他的智商水平并不太低,于是专家们建议他的父母对他少责备、多表扬。其父母采纳了这一建议,确实收到了积极效果,丁丁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成绩也提高了。但遗憾的是,丁丁父母在尝到表扬孩子的甜头后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一在家时,丁丁无时无刻不在受到表扬,既听不到批评,也听不到任何忠告或指点。这种过度、过滥的表扬带来的最大危害是:孩子被自己的一时成功冲昏了头脑,甚至因过度自负而不能正确或准确地评估自己。当在学校里听不到老师和同学如此表扬,他产生了比以前更强烈的失落感,结果一蹶不振,甚至发展到厌学、逃学。
有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对刚刚摆脱了心理困境的孩子来说,父母掌握表扬的“度”尤为重要。
表扬不足会使他们自卑。但仅仅为增强其自信而不断作出的过高评价,也可能将心理尚未成熟的孩子诱入自视过高的幻想中,甚至制订出完全不切实际的人生目标。这样一旦再次遭到失败,便可能面临一次心理上的“灭顶之灾”。
2、表扬对“事”不对“人”。
当孩子做错事时,有的家长气急败坏,张口责骂他们自私、懒惰、顽皮、不听话,但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她们变得无私、勤劳、温顺。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须知1个人的个性是难以改变的,家长如果把注意力都集中到的孩子的行为上,事情就好办了。家长不要说:“你真是好孩子。”而要说:“你帮助别的小朋友,真好。”或者换个说法:“妈妈喜欢你这样做。”表扬的目标指向,使孩子本身可能产生这样的积极后果,使他们得到这样的认识:做得好就是好孩子,做不好就不是好孩子。为了做好孩子,就不能出错。还应该明白,没有人永远正确,孩子一旦做错事,就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因此,这时候家长没有必要一概指责,穷追不舍。
表扬孩子的进步,首先要确立一个目标,当孩子的行为向这个目标前进时,既使进步渺小,都要提出表扬。比如你的目标是要求孩子玩耍后自己收拾好玩具,尽管孩子从来不这样做,但是你还要坚持不懈地重复这一要求,如果有一次他把一个玩具放在玩具盒里,表扬的时机就来了。“你把布娃娃放进了玩具盒里,真不错,妈妈帮你即可把别的玩具收起来好吗?“”又如,你跟别人说话时,孩子总是打岔乱嚷,希望你不要忽视了他,最初孩子静静地听你和别人说话,过了一段时间(比如两分钟),你停下来跟他说一句“真乖”,然后继续讲话,这一次时间可以长些(比如四分钟),你在来表扬他一次,这样孩子就学会了等待。当目标达到时,一种新行为完全建立起来,稍许的表扬就足以使这种行为得到维持,但仍然不能完全放弃表扬。
表扬还要及时,当孩子表现出了好的或者家长所期待的行为,要马上表扬,及时的表扬和才能更有效,对越小的孩子越应如此。
对孩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好的思想、出色的表现、以及点滴的进步予以表扬,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使之得以巩固、发扬,成为孩子持久的习惯。而如果父母和老师在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小事表扬时,上升到人格的高度,甚至涉及对人生的评价,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有一位父亲,经常辅导孩子学习。一天晚上,孩子把父亲出的几道数学题都做对了,父亲高兴地说:“你太棒了,够得上一个数学家了。”夸奖之后,父亲又出了几道数学题,满以为孩子会更努力地去做,可不料他只看了两眼就喊道:“我做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问题就出在父亲的夸奖上。父亲用数学家的称号来称赞孩子,使孩子满心欢喜。可当他看到父亲又留下的作业题颇有难度,自己恐怕做不出来,便产生了心理压力。题做不出来,还算什么数学家呢,他不敢再做下去,十白破坏了父亲心目中刚刚形成的“数学家”形象。也有的父母和老师夸孩子做的某一件好事时总会说:“你真是个好孩子I”孩子也许就会反过来想:“那我不做这件事就是坏孩子了吗,”对身边其他没有做这件事的孩子来说更容易有这样的想法。所以,表扬孩子还是“就事论事”为好,使他产生愿意继续做这样的事的愿望,这也就达到了表扬的目的。
3、表扬的方式:
表扬的方式要得,当表扬,要具体明确,因为这样的目的是增加所期望的行为,所以要让孩子知道究竟哪一种行为受到了表扬,表扬越具体明确,孩子就越容易理解,并且重复这一行为。比如,当孩子起床后收拾好床铺,然后去刷牙洗脸,你表扬说:“你做得很好。”孩子不清楚自己的什么举动得到了妈妈的夸奖,如果换一种方式可能就好些:“你起床后把床和收拾得很整齐,真是太好了。”
表扬的方式还有适合孩子的年龄阶段,比如对年龄很小的孩子在口头表扬能同时给他一个吻,一次拥抱或者其他的身体接触,效果将做好。而大一点的孩子的习惯表扬的方式含蓄一些,可心领神会地向他们眨眼睛,或者竖起大拇指表示自己已经注意到他做的不错等等的肢体语言可能更容易接受。因此,家长不断地尝试,有意留意哪一种表扬的方式对自己的孩子更好。
4、大可不必给孩子“戴高帽”,造成孩子的错觉或心理压力。
表扬一个要顾及“一群”。李红是少先队中队长,不仅学习好,工作也很出色,深得同学、老师信任,并时常受到班主任王老师的表扬。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李红的工作变得平平了,人也失去了以往的开朗和干练。王老师想,也许是李红需要鼓励和鞭策了,于是表扬得更勤,规格也更高了。直到有一天,李红跟王老师说:“请您不要再当众表扬我了。”王老师感到奇怪:“不表扬你,难道你愿意听我批评不成?”李红为难地说:“您总表扬我,别的同学都不理我了。”原来,王老师对这个中队长过度赏识,而忽视了其他班干部的作用。有的同学就对李红说,我们干得再好王老师也看不见,以后有什么事你就自己干吧!也有的同学说李红就会自己逞能。王老师万万也没有想到对李红的表扬却把她孤立了起来,挫伤了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其实李红的处境,很多人都遭遇过。
运用表扬教育、激励孩子不是简单的只有美好的语言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的,不仅要有原则性、科学性,也还要有技巧。所以我们有必要——学点表扬孩子的艺术性
表扬孩子的艺术性
1、夸孩子聪明不如夸他努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罗尔•德韦克和克劳迪娅曾经对41 2名五年级学生进行了研究。他们比较了因智力而受到夸奖和因学习努力而受到夸奖的两类学生。他们发现,当成功时,因智力受到夸奖的孩子认为自己获得成功完全是因为天生聪明,他们容易将失败归咎于不够聪明。不过,当那些因努力学习而受到夸奖的孩子失败时,他们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而造成的。这类学生更有可能振作精神,继续努力。德韦克说:“夸奖孩子的智力,而不是赞扬他们自尊自强的精神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失败感。例如担心失败和避免冒险。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应该教育他们努力学习、集中精力,以及想方设法解决困难,这将使他们保持学习热情,增强自信。”
2、给孩子子一个惊喜。
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受到夸奖。可是研究发现,夸奖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比如,如果你夸奖一位司机车开得很好,他不一定会感到高兴,因为这种话他听得太多了。而如果夸奖他高尔夫球打得好,他可能会感到非常高兴。为什么?就是因为意外!心理学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自我扩大”的喜悦,因此很容易使人产生自信,也就是说,父母和老师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发现他自己没有感觉到的优点,这样更能提高他的自信心,使他的内心世界产生推动力,这样他在各方面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毛病太多,诸如吵嘴、打架、乱叫……而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试问家长们,你是否认真地观察过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安静静地游戏和做自己的事情时,家长一向熟视无睹,等到孩子吵嘴了,打架了,才来充当调解人,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夹带武力。在孩子看来,这种爸爸妈妈总是跟自己过不去,整天板着面孔训人,他们一点也不亲切可爱。家长应该明白,在孩子的小心眼里,渴望着自己的行为引起关注,得到赞许。要知道如果他们积极的行为不能达到目的,就必须采取消极的行为。假如你没有表扬孩子的习惯,不妨现在就试一试,留心孩子在做什么,如果他现在的表现让你感到满意,就马上提出表扬。当然,任何事情的开端都会有困难,但随后就会变得容易起来。表扬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你不断的表扬声中,孩子的行为将发生奇迹般的变化,积极的表现会越来越多,消极的行为随之减少。
批评如同表扬一样?
和许多成年人一样,孩子们也喜欢听表扬而反感批评。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持“避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态度。让孩子在幼儿时代就学会接受批评,无论对一个人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促成其事业的成功,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1、有意识地早早“引进”批评
教育孩子,当然应该坚持表扬为主,但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既听到正面肯定,也听到反面的批评。此时,要注意批评一定要语气温和,分析中肯,且以更多的表扬为前提,如:“宝宝昨天学走路一点不怕累,怎么今天就怕累了?”有意识地早早“引进”批评可以帮他下意识体会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事实上,在幼儿时期就能适应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较能适应社会,其中也包括拥有正确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乃至非议的平和心态,以及较强的承受挫折能力。
2、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
不论批评有多尖锐、多不中听,你都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其中也许确实有几分道理,最后才能虚心予以接受。从而让孩子渐渐明白:对他人的批评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且也是完善自我的必要方法。
3、传授冷静处理的技巧
父母应教育孩子对批评的合理成分虚心接受,甚至列出改进的办法或措施。当然,对批评者的感谢更能体现出接受批评的诚意。要求孩子掌握的“冷处理”技巧,包括:不要对批评者反唇相讥,不要“自卫还击”,不要夸张等等,相反,应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出尽可能多的合理成分。
4、不必委屈接受
当批评不符合事实,允许孩子做出解释,因为让孩子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但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种种弊端。与此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来应负的责任,还应要求孩子保持解释时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5、对批评者一视同仁
不少孩子可以做到认真倾听并虚心接受来自老师或父母的批评,但对来自同龄人的批评却拒之门外。这时应教育孩子:只要批评有道理,即便批评来自小伙伴,也应虚心接受。
实际上,只要孩子学会了“善待”批评,批评完全可以如同表扬一样,鼓励孩子前进,而且可以起着表扬难以达到的警示作用。
当然,批评也是一门艺术,批评要找准切入点,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
1、对于有惰性、依赖心很重的孩子,批评时理应措词较尖锐,语调较激烈;但绝不能讽刺挖苦、肆意辱骂。
2、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孩子,批评时对错误不应“和盘托出”,而是逐步传递出批评信息,使对方逐步适应,逐步接受,这种方式不至于一下子谈崩。我曾    3、对于盲目性大、自我觉悟性差,但易于感化的孩子,可运用对比的方式烘托出批评的内容,使被批评者感受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促其自我反省。
4、对于脾气暴躁、性格倔犟、容易激动的孩子,应以商讨的方式,平心静气地使其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自然接受批评意见。
5、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学生,批评的时候,最好以提问的方式传递给他们,学生自然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并自己逐步加以克服并改正。
批评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结果,所以批评以后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要 关注情绪变化,防止过激行为。严厉批评后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情况。个别情绪不稳定的同学可能会做出逃学、出走、破坏、报复、轻生等过激行为。倘若我们这一步没做好,会造成很被动的局面。
其二、要关注改正错误的情况,防止坐失良机。批评的目的是促其改正错误,所以不要认为批评结束就万事大吉,而要进行有意识的观察、辅导、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
战国时期的官员黄喜微服私访,路过田间,看到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就大声问:“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农夫一言不发,到了地头,农夫才在黄喜耳边小声说:“边上的那头牛更棒些。”黄喜很奇怪,问他为何这么小声说话?农夫回答:“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真棒,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价,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
快乐的盒子
文/罗 西
克林顿还没出生,父亲就因车祸去世。那年,他妈妈弗吉妮亚刚刚23岁,虽然命运坎坷,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但她一直保持着快乐的性格。因为,她在头脑里“建构”了一个密封的盒子,把爱、友谊、赞誉等快乐的东西放进去,把消极、悲观、沉闷的东西锁到外面……她教育克林顿,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好心情,没有其他财富可以陪伴自己一生。
凭着这个“盒子”,作为美国第42、43任总统的克林顿,虽然在成长和从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足以将他打倒的事情,但他仍旧坚强,面带微笑地应对。
2001年秋天,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到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刚开始,英国人似乎不太愿意接受她,其实,在克林顿任总统后,她一直都没有过上安静生活,总是在伤害与尴尬的夹缝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不过,她仍在微笑,她说,“父亲教我一分为二地看事情,去寻找生活的亮点,这是种快乐的能力。”
只给他洗一只鞋
文/李 雪
在朋友家闲坐,无意中我发现朋友为孩子洗鞋时只洗一只。朋友解释说,这是他创造的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可以迫使孩子为了两只鞋一样整洁,自己动手将另外一只鞋也洗干净。这位父亲成功的地方在于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特点,并在教育方法上加入了幽默的色彩,不是强迫,而是积极地引导。
在很多场合,我们都能看到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意愿而不停地唠叨,实在不见效果就拿起棍棒,并伴以讽刺和挖苦的语言。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创造力,个性和人格的发展也得不到完善,其内心世界常与外部世界发生冲突,显得处处与周围环境不适应。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试试给他洗一只鞋,也许用不着棍棒和斥责。
附:可以用于赞扬别人工作的表达用语
做得很出色/好/漂亮!
干得很棒/好/漂亮!
干得好!
恭喜你!太棒了!
一流的!
很精彩!
很彻底!很全面!
很专业!
上乘之作!
很好。
简直是一级棒!
常用于批评别人的几种表达用语
不合格。
不符合标准。
需要改进。
还可以做得更好。
下次争取做得更好。
还应该再用心点。
还应该再完整、全面点。
还应该更具体些。
还应该更专业些。
几种应答别人赞扬的表达用语
谢谢/非常感谢。
非常感激。
很荣幸。
乐意效劳。
很高兴您喜欢。
这是很有意思/振奋人心的工作。
几种用于回复别人批评的用语
很抱歉。
准备得太仓促了。
太急于求成了。
是我不够细心。
我会更努力。
我会改进。
(二)做成功的父母——培养孩子的成才素质
孩子成长最有影响的是四个方面:家庭、学校、同龄伙伴、大众媒介手段。我认为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首要的,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要使孩子能够成才,家长必须注意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
在8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能否成才在于他的智力如何。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决定一个人成才的条件固然有智力因素,但还有更要的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尽管非智力因素包含哪些内容,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还在探讨、争论,但非智力因素对人成才的保证作用没有什么人怀疑了。一位专家说:发展智力,要从非智力因素)成才。我的看法与他们略有不同。我认为,对一个孩子来说,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开发是其成人成才的基本保证。
那么,非智力因素指什么呢?应该是指一个人的动机、光趣、气质、情感、意志、性格以及他的志气、理想、勤奋程度、良好习惯等。
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发展究竟有多么重要,我们介绍一些事实:
有人研究了 100位有成就人物的传记,他们是53名学者和47名艺术家。他们的成功,与他们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分不开的。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勤奋好学,能够刻苦地求知和工作;有远大志向,为实现理想勇于克服各种困难;虚心好问,勤于实践;自信心强,坚信自己的事业一定能够成功;进取心强,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做事一丝不苟,有高度的责任感。如果没有这些可贵的品质,即使智力水平再高,也难有任何成就。
20世纪初,心理学家特曼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追踪调查研究。他用测查智商的方法,选出了1500名平均智商为 151的超常儿童,对他们连续进行了30年的追踪研究。在总结时发现,许多智商很高的孩子,长大后一无所成,平平庸庸。于是,他从男性受试者中抽出 150名成就最大的和 150名成就最小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别,差别就在非智力因素。成就最大的那部分人普遍具有自信、有理想、有坚持性等良好品质。
我想,家长们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您对某件事情特别感兴趣的时候,您对那件事就会投入极大的精力,有时甚至废寝忘食;当您面对某种诱惑而觉得不该“投降”时,您就下决心克制自己、战胜自己,一旦抵御住了诱惑,您会感到成功,对自己充满自信;当您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奋斗目标时,您就千方百计、克服一切困难向目标前进,比没有目标时劲头大得多……这里就有兴趣、毅力、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
张海迪的事迹是家长们都熟悉的。她很小就高位截瘫,连学校大门也进不了,然而她终于成了一名博士,成了一名翻译家、作家。她靠的是聪明吗?肯定不是,她靠的是远大的理想,靠的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靠的是一点一滴的刻苦求知。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足以使我们悟出在教育孩子中缺少什么。一个身心正常的孩子,没有责任心,很难把学习搞好;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也难把学习搞好;没有良好的习惯,当然也不行。正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性格都是孩子进步的重要条件。有一些家长,每天只催孩子做作业,只注意得了多少分,只是用嘴说孩子“不要强”、“没有志气”、“没有毅力”,而没有认真思考过怎样具体地采取措施,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是不能保证孩子走上成人成才之路的。
1、如何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
所谓基本素质的培养,就是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手脑并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基本素质是孩子发展成才的重要基础。  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孩子精力集中和指向的能力。幼儿的注意多半是由有趣的事物和新奇的刺激引起的无意注意。这种注意显得轻松,无须意志努力,但不持久。父母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以意志控制的有意注意,这样才能使孩子把精力投放到应该从事的活动上来,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能经常引导,孩子的有意注意就能得到较快发展。
观察力
观察力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事物的能力。对幼儿来说,主要是观察身边的人、物和环境,父母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感兴趣的事物,同时训练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对事物加以描述。
记忆力
培养记忆力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教会孩子明确记忆目的、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在众多记忆方法中,“先密后疏复习法”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是指在记住某一知识之后的当晚或次晨必须进行第一次复习,第二次复习应在此后的30小时内进行,以后,复习的时间可逐渐延长。
思维力
思维力是认识事物本质及其发展的能力,在孩子的智力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思维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发展。幼儿的思维力,大多是通过语言得到反映的。孩子1岁半到3岁期间,是学会口语的关键期,入学后,他的书面表达能力才逐渐形成。从2岁到小学毕业这10年左右的阶段里,培养口语和书面语言的目标是:从“清楚、明白”向着“生动、逻辑、深刻”发展。语言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力必然获得同步的进展。
想象力
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程度,再有一定的思维力,就会形成想象力。想象力具有无限的发展力,可以说,离开了想象,就不会有创造。发展想象力的前提是丰富孩子的生活,使孩子积累生活经验和知识,在确立远大理想的基础上加强引导,使孩子的思想具有灵活、开阔和敢于创新的特点。培养想象力的机会很多,关键在于父母是否善于因势利导,联系实际,引导孩子进行丰富多彩的想象活动。
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特别强调对孩子进行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俗话说的“心灵手巧”,手巧,应归功于思维灵活精细和具有创造性;心灵,则是动手实践锻炼的结果。两者息息相关,互为因果
2、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早日成才,除了要进行智力投资外,可别忘了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因为孩子性格如何,直接决定了其一生的命运。那么,现代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性格,又如何培养呢?
一、要有强烈自信心。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迎接各项挑战时,他才有可能战胜它。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要尽可能地早发现孩子的天资和才能,有意识地去诱导他们,鼓励他们抱有成功的信心。
二、要有饱满的热情。一个人如果缺乏热情,任何事业都不能成功。热情,对大多数儿童来说,都是生而有之的,然而,要使其不受伤害,继续把热情保持下去,却不容易。因为热情是脆弱的,很容易被诸如考试的分数、他人的嘲笑或接连的失败等挫伤,以至被摧毁。因此,父母要十分注意保护孩子的热情,千万不要随意伤害它。
三、要富有同情心。大多数儿童对于有生命的动物所遭受的痛苦是很敏感的。如果一个家庭经常关心他人,那么,自然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同情的种子。
四、要灵活性强。怎样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呢?最好的方法是尽早用成年人的爱心和感情去对待孩子,使他们能早日成熟,避免由于过分幼稚和脆弱而经不起来自社会的各种冲击。
五、要充满希望。这种特性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敢于迎接挑战。要培养孩子对生活充满希望,父母本身就应该是乐观主义者。如经常教育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当困难真的来到时,孩子就会敢于面对现实,临危不惧,从而建立起坚强的个性和忍耐力。这一点,正是其一生成功的希望所在。
3、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培养孩子好问的好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来自于头脑中的疑虑。孩子由于年龄小、知识少、社会阅历浅等原因,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头脑中有许多的问号,所以频频向家长提问。家长应该耐心地给孩子解答,但有的家长极不耐烦地责怪孩子多事,家长不知这样做是在扼杀孩子的好学幼苗,是在暗示孩子别想问题。所以,家长要爱惜孩子的好奇心和好问心理,并且经常引导和启发孩子发问,刺激孩子的大脑积极思维,达到提高智力的目的。
二、培养孩子大胆实践的好习惯
有的家长要问:怎样才能刺激孩子的大脑,引导他积极思维呢?途径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放开孩子的手脚,让他大胆的实践。儿童的实践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实践,这种实践主要是指孩子直接参与其它孩子的游戏活动,各种文体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各种知识。有的家长过分注意孩子学习成绩,给孩子买了许多质量不高,重复性的作业,双休日不让孩子出去玩。可是家长不知,玩能让孩子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交际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第二种实践是指间接实践,这种实践主要是指孩子通过学习他人已有成果的活动,如听课、读书、看电视等等。对孩子来讲,两种实践活动互相补充,缺一不可。通过实践,孩子可以获取知识,同时通过实践发现“疑问”,促使他积极思考。
三、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让孩子发现问题,除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外,还要有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观察是启迪孩子思维的最基本途径。观察也是创造的基础,瓦特就是在观察热水汽顶起壶盖的现象,创造发明了蒸汽机。建议家长注意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现象。我曾听说一个孩子非常喜欢冬天的雪,每逢雪天就和小朋友在室外打雪仗、堆雪人。忽然有一天他问他的爸爸雪花是什么样子的?他爸爸说:你喜欢雪怎么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呢?你自己观察吧?。终于等到了雪天,他在外面站了很长时间,用手不断地接雪花仔细观察。观察后他非常兴奋地告诉爸爸妈妈,雪花是由五个花瓣组成的……由此还写了一片日记,受到老师的表扬。
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当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家长不要急于告诉他答案,而要引导他独立思考,启发他思索。家长可引导孩子查阅工具书或资料寻找答案,告诉他这个问题可通过查字典、查百科全书、查辞海、查资料等等书目就可解决。也可以家长故意告诉他不知道,和孩子一起查找资料等方法。家长这样做即可激发孩子在学习上的探究心理,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教给了孩子学习方法,使他终身受益。
五、培养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头脑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强,那就要培养孩子在解决问题要多角度思考的习惯,以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例如,大家都知道的一道题:“树上有五只小鸟,如果开枪打死一只,树上还有几只小鸟?”答案没有唯一,可以是一只,也可以是两只,三只,四只,五只或一只也没有等等。象这样的问题有益于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六、培养孩子善于批判的好习惯
这里的批判不是对某人或某事的批判,而是一种批判思维,也就是对某一种理论、观点敢说不,敢提出质疑,不相信权威。这种思维既需要孩子有勇敢的精神,又要有打破思维定势的能力。有的家长一听就觉得可能太难了,实质上并不难,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启发引导即可。如在孩子已知答案了,家长还要有意问一问为什么?或者故意反驳与孩子争辩。经常这样做,孩子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在得到答案以后自己就会质疑。曾有这样一位一年级学生:在老师讲完堵塞的“堵”后让学生扩词,她组成“堵气”,老师纠正为“赌气”的是“赌”后,她不信,在下面和一个同学嘀咕了一会,拿出字典来查,然后点点头。一般的学生老师说什么信什么,可他却有一种批判的精神,十分难得。
七、培养孩子联想和想象的好习惯
联想和想象是孩子思维的翅膀,联想、想象能力的高低可以看出孩子右脑开发的水平,右脑开发的好,孩子这方面的能力突出,而且富有创造力。有些家长很注意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开发,培养孩子对音乐、美术、语言等方面的兴趣或特长,这些无疑有助于孩子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开发。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联想和想象能力。如看到一幅画,可问孩子你想到了什么?看到某种实物问他像什么?(旅游景点的名字就是人们想象的结果)或等孩子阅读一篇文章后,让孩子想想文章描绘了什么图画等等,以训练孩子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它既需要家长耐心地教育和思索,更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扬长补短,使孩子的心智得到和谐发展。
4、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1、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2、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3、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4、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例如,孩子跟着爸爸妈妈到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损坏了物品。这时应该让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过错,才造成了这种后果,应当给予赔偿。之后一定要带孩子一起买东西,去朋友家道歉。
5、如何培养孩子的恒心
谁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一项本领时,入门后进步很快, 当达到一定水平后,要前进一步很困难,如果无恒心坚持下 去,也许就不再发展了。这里的坚持实际上就是一种恒心,可 见恒心对孩子的发展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作为家长,如 何才能培养孩子的恒心呢?
1.善于培养。保护。利用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能激发孩子参加活动的积极情绪,促使孩子在活动 中表现出更大的意志努力。所以,在家庭活动中增添活动和学 习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让方式灵活多变,如多采用游戏、 比赛、表演、抢答、故事等形式,使活动过程本身就能吸引住 孩子,这对孩子善始善终地做某件事能起促进作用。
2.帮助孩子确定具体的、可行的目标。
目标是某一行动要达到的某种意想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 态,它制约着行为的方向。一个人只有主动。自觉地去实现既 定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才体现出他的恒心。对孩 子来说,只有具体的。可行的目标,才有可能促使他去实现这 一目标。所谓具体的目标是指该做什么,怎样去做,要达到怎 样的要求必须一清二楚;所谓可行的目标是指确定的目标要与 孩子的年龄。经验。能力水平相适应,是经过自身的努力能够 实现的,即目标不要定得太低或太高——太低,孩子学不到新 东西,没有学的兴趣;太高,孩子难以实现,即使有一定毅力 的孩子也会放弃。因此,只有在短期内经过孩子的努力可以实 现的目标,才能激励孩子去进取。当孩子完成一个目标后,成 功的喜悦会强化孩子的进取精神,激起他确定下一个目标的热 忱,从而养成不断进取的习惯。
3.让孩子学会自我监督。
对某件活动要持之以恒,须靠自己的自觉行为,因此,让 孩子学会检查。监督自己是否朝既定的目标努力是必要的。要 让孩子学会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可以从父母的检查和鼓励开 始。比如,与孩子共同确定某种活动。某个目标后,每天检查 孩子完成的情况,并让孩子自我评价做得怎样,对孩子的良好 表现给予鼓励,对做得不够好的要引导。激励孩子改正。当孩 子大一点后,可以为孩子画张自我鉴定表格,让孩子对完成学 习计划、良好行为习惯。某种活动目标等情况进行打分,并定 期把自我鉴定表交给学校老师,让老师了解、表扬孩子的自觉 行为,对孩子的自我监督进行监督。这样,孩子学会自我评 价、自我监督后,才能督促自己持之以恒地从事某种活动。
6、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做有益游戏,多看益智图书。孩子喜欢做一些简直而有趣味的游戏,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表达爱心的游戏来吸引孩子;从孩子识字起,就应该多给他们看一看益智图书,让他们开阔视野,学得更多的知识,懂得真善美。
第二,多交往,拓展交往空间。孩子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我们要让他们学会多与人交往,从交往中学到东西,孤独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障碍,造成自闭症。爱心,是在交往中建立起来的。
第三,父母重视,多教育,善于引导。孩子的第一临护人,就是我们的父母,作为父母,要高度重视自己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与学习情况。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加表扬,让他们的爱心行动得到鼓舞。
第四,注重言传身教,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大人们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孩子有爱心,大人们就要做出有爱心的行动,有什么会比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呢? 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中抹去的呢?
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你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什么样的词语都将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即便你认为他们有时候根本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无论你是提出要求,给出答案,或者与他谈谈条件,达成妥协。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
『最不好的五句话』
× 1、“你怎么越大越……”
如果一个六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而哭泣,那是因为他只有六岁;如果一个四岁的孩子总是无法在汽车座椅里保持安静,那是因为他只有四岁。虽然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表现得更成熟听话一些,但事情是:孩子们总要经历那些固执,淘气,自我中心,多动等行为的年岁,这是他们成长的必需。
很多父母很容易忘记这个事实,因为孩子们这些“不乖”的行为总是令他们恼火。可是,当你对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你所表达的只是空洞的责备,而忽略了孩子会这样做的原因。当你对孩子大喊:“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时,你所关注的只是自己的感受。
我们建议你多去了解幼小的孩子的感受,在你忍不住要责备他的时候,请用一些比较有同情心的句子来开头:“你看上去非常生气。”或者“我知道你不高兴,但这样的事情总是难免要发生的。”
× 2、“别跑,会摔跤的。”
你当然是好心,作为母亲,你总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还是想说,诸如此类的警告反而更容易让孩子遭遇挫折,你知道吗,你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肯定他一定会摔跤的。对于一个正在努力走向独立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信息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更好的说法也许是:“出去玩之前一定记得把鞋带系好。”这样你强调的是鞋带,而不是孩子的笨拙。
而且,当你的警告一次次地没有变成现实(小心,果汁会洒出来的!你会把杯子打碎的!),你的孩子也就慢慢对你的建议表现出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你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3、“我只是逗你玩儿。”
你或许认为,跟孩子开个玩笑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还可以培养他的幽默感。可是你想过没有,当你对孩子说:“如果你再不认真听妈妈说的话,下回我就用胶水把你的耳朵粘起来。”你想过吗,孩子可能真的相信你会这么做。
作为父母,你的责任是爱并且帮助你的孩子,而不是要用那些看似幽默实际是侮辱的话来让自己表现得那么幽默和有趣。所以,有些话你不是认真的,最好别说。
× 4、“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丽丽那样呢?”
诸如此类的比较只能得到一个结果:让你的孩子感觉像个二等公民,同时还可能导致孩子们之间的仇视和斗争。如果希望孩子像隔壁小朋友那样总能得到红花,或者像小表姐那样有礼貌,用这种比较的办法绝不可能奏效,唯一的作用只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要记住,你越是跟孩子说他不如别人好,他就越相信自己不够好。所以,比较明智的办法是宽容地接受孩子的长处和不足,然后鼓励他向一个最适合他的方向快乐地成长。
× 5、“我刚才是怎么跟你说的?”
这样的问题,你当然知道答案。所以,这种带着一点点嘲讽口气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指责。如果你真的想因为孩子没有做到你的要求而指责他,倒不如明白地说:“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都跟你说过三次了。但我再告诉你一次,把不玩的玩具放回盒子里去。”
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中抹去的呢?
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你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什么样的词语都将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即便你认为他们有时候根本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无论你是提出要求,给出答案,或者与他谈谈条件,达成妥协。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
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里抹去的呢?
最让孩子快乐的5句父母之言 最好的五句话
1、“你自己来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五分钟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他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
很简单的两句话,你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你也不会被女儿看作是个“坏警察”——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
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你的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
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
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有的时候,小孩子会因为生气或者激动而变得情绪失控,他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讨厌你!”在那个瞬间,可怜的小家伙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除了温和地询问:“你其实是想说什么?”你还可以给他一些参考答案:“你生气是不是因为小明哥哥泄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渐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么,即使你不在旁边,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觉了。
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么让你生气的事——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哼唱幼儿园学的新歌谣,或者试图用手里的青菜画一幅画——你可以这样说。说得就好像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后请你的孩子帮你想一个解决的办法。比如:这个办法就是等吃完饭,你开始洗碗的时候,他再唱歌给你听。
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让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对立面。如果令你满意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让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么,你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让孩子能记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个。”“小明爸爸让他吃冰淇淋,那我也可以吃”,这是小孩子们最常用来跟你讨价还价的简单逻辑。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诉他:“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你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镜,并不意味着楼里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镜。表哥的鞋子小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买双新鞋。
(三) 孩子撒谎怎么办?
在孩子幼小时,我们看着孩子天真可爱的样子,心底洋溢着幸福,但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天真的孩子居然会骗你了,当时我们有些人会惊讶,觉得不可思议居然;也有些父母感觉很愤怒,认为孩子染上了恶习。
诚然,撒谎是最让父母生气的原因之一。有的孩子撒谎是偶尔为主,而有的孩子撒谎则成了习惯,令很多父母大伤脑筋。从表面看,孩子不知道撒谎的后果有多么严重,所以才随便说谎。其实,这种看法是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据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孩子撒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一、想象与现实混淆。年龄较小的儿童,特别是6岁以下的儿童,易把想象与现实相混,常把自己想象中的事情当成事实说出来,其实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撒谎。这种情况下,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在“撒谎”,没有明确的撒谎目的,也不会觉得不安或羞愧。
二、由于模仿而撒谎。年龄小的孩子非常喜欢模仿周围人的行为,如果父母或其他成人、小朋友在孩子面前出现撒谎行为,孩子就极有可能因为好奇而进行模仿。
三、由于父母要求过高而撒谎。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即使孩子付出努力也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孩子就易用说谎来暂时解决问题。
四、由于父母教育方式不当而撒谎。如果父母过于严厉,甚至常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孩子为了逃避惩罚或获取父母的欢心也易撒谎。如果撒谎成功,尝到了甜头,孩子就会更频繁地用撒谎来解决问题;如果撒谎失败,父母进行了不适当的严厉惩罚,孩子就会更不敢讲真话了。
五、由于父母的不信任而撒谎。如果孩子由于年龄小,不能很好地区分现实与想像,或偶尔撒一次谎,父母就认定孩子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即使说了真话也不相信。这种情况易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继续撒谎,并易产生逆反心理。
六、虚荣心作祟。很多孩子为了在学习或在游戏中取胜,或者显示自己家的经济能力,如果现实达不到,就会以撒谎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七、获取自由。孩子在外面跟孩子正玩得起劲,你问他作业做好了吗,他可能顺口就说写好了,否则你就不会让他玩下去了。
八、引起对自己的关注。有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或者大人对孩子关注的方式不当,比如,平常不太关心孩子,一旦孩子生病或者表现害怕等情况下会表现出过度的关注,这时,孩子可能会出现以说谎来引起来人对自己的关注。比如:孩子说“爸爸,我肚子疼”可能只是想和爸爸亲近。
为什么有些孩子好说谎呢?孩子对诚实的理解以及道德规范的认识发展程度有先有后,需逐渐完善,所以有时难免出现说谎现象。但是,当孩子说谎成为一种恶习时,一定要及时找出原因,在分析之后,帮助孩子矫正这一不良习惯。
儿童的不诚实与成人的区别
儿童出现不诚实问题与成人有很大区别。要准确理解,选择恰当的办法。
第一个区别:儿童第一次出现不诚实问题往往不是道德问题。我曾经在一个学校进行过“关于小学生诚实品质”的调查,发现小学生第一次出现不诚实表现的高峰是在七八岁(小学二、三年级,多数的原因是一心想得到好处(如得了坏分数想避免挨打,或者是想得到好吃好玩的东西),但又想不出更好的方法。
第二个区别:儿童第一次出现不诚实问题后,往往比较害怕(尤其是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但是害怕的原因不是受到道德的谴责。而是担心被发现后受皮肉之苦。
第三个区别:多次未被发现,容易养成习惯。以后万一偶然被发观,也只是从提高欺骗技术角度去想,而不是从行为对错的角度去反思。如果问题总得不到解决,随着年龄增大,就会逐渐成为道德问题了。
撒谎伎俩1——否定事实
目的:逃避责骂
武珞路中学七年级18班曦曦(化名)
曦曦说,她知道说谎话不好,但有时也会欺骗妈妈。记得有一次语文测试,她没有考好,未能达到及格线,猜想一向对她要求很严格的妈妈肯定无法接受,一顿臭骂是躲不掉的,说不定还会制定一些新规定,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所以,当妈妈问起时,她告诉妈妈“马马虎虎”,妈妈向她要试卷看,她说“老师没发下来”。事实上,试卷一般都要交给家长过目并签字,而她那次是让爸爸签的字。爸爸脾气比较和蔼,答应帮她保守这个秘密,只要求她下次要努力。
撒谎伎俩2——移花接木
目的:满足父母不能满足的需求
粮道街中学初二(3)班静静(化名)
每天爸妈会给静静10元的零花钱,主要用于早餐、午餐及喝水,除此之外,他们很少再给额外的零花钱。而静静很喜欢“超女”李宇春,近来一直在收集有关的一些小玩艺,比如:贴纸画、锁扣等,其实在学校有很多同学都有此爱好。
爸妈不赞成她搞这些,认为这是乱花钱,当然也不可能满足她,“没办法我只有挪用餐费。”妈妈看见她书包上挂的一些个性的钥匙扣免不了多问两句,她就用“同学送的”搪塞妈妈。
撒谎伎俩3——无中生有
目的:减轻惩罚
粮道街中学初一(1)班飞飞(化名)
上六年级时,他故意逗班上的一个女孩儿玩,当着同学的面叫人家“肥婆”。那女孩盛怒之下揪住他的耳朵,他觉得很没面子,便给了那女生两拳,结果被班主任撞见。
班主任将两人请进办公室,那女生说他骂人,他就一口咬定是那女生先碰掉了他的东西。飞飞坦言,事实上是没有的事,他冤枉了那女生,当时只是希望老师弱化对他的惩罚。
发现孩子撒谎时,家长该怎么办?
帮助孩子矫正撒谎的劣习,家长必须对症下药,在教育孩子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孩子偶尔说一次谎,家长们不要上纲上线,不能因为一次偶然的事件给孩子扣上“爱撒谎”的帽子,只要问清楚具体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就可以了。如果发现孩子有说谎的习惯,就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2、问清原因
发现孩子撒谎,重要的不是大发雷霆,而是先仔细地了解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说真话,孩子心中的想法到底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注意不要轻易地发火,也暂时不要对孩子的所作所为进行评价,先尽可能地让孩子把事情讲得详细些,尽量多地了解一些问题。当了解了事实的真相、了解了孩子心中的真实想法,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正面教育
有的家长在发现孩子撒谎之后,常常忍不住火冒三丈,不假思索地把孩子教训一顿,甚至采取“暴风骤雨”般的责罚,但却忽略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这样虽然有可能使孩子因为怕承担谎言被拆穿的后果而有所收敛,但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如果时间长了,孩子觉得“反正是要挨打挨骂的,说什么都一样”,那就更加谈不上什么效果了。所以,当家长们在批评孩子“撒谎不对”的时候,还要同时注意加强对孩子的指导,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给孩子指出一个努力的方向和改正的方法。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孩子感觉到“不可以撒谎”,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告诉他们“应该怎样”、“从什么地方做起”。对撒谎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明确告诉他们撒谎的的害处和所要因此付出的代价,使孩子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4、  适度责罚
孩子故意撒谎,是一定要受到谴责和惩罚的,但是责罚的形式、内容、程度都要实事求是。责罚可以是舆论的批评、自我的谴责、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重新完成自己的任务、兑现以往的约定等等,责罚也是“结果教育”的一种方式,目的是帮助孩子进行体验和感悟、学会承担责任。如果孩子撒了谎而没有承担任何的后果,那等于是在默许孩子撒谎,纵容孩子不正确的行为,助长撒谎的习惯;如果责罚得过了头,孩子心中觉得委屈、不公或者更多的恐惧,就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批评和教育,甚至产生逆反。因此,家长要站在就事论事的立场上面对孩子的撒谎问题,不从容包庇,也不把问题扩大,既不要让孩子觉得“撒谎没什么大不了”,也不要因为责罚过重 而引起其他的负面影响。
5、进行家庭教育的反思
造成孩子撒谎的原因有可能是家庭教育的不当。家庭中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家长过于严厉的管教,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压力来源,当孩子不能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选择撒谎来逃避矛盾冲突。家长在孩子撒谎的时候,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反思一下:自己有时候的要求是否苛刻?有没有对孩子施加过压力?对孩子问题的处理是不是合乎孩子的年龄特点?平时注意关心孩子的日常表现了吗?遇到问题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吗?经常结合具体问题跟孩子讲道理吗?家里的成年人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一致吗?等等。如果这些问题意识到了,家长就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减少诱发孩子撒谎的因素,更有效地帮助孩子。
6、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
父母和家庭中的成员都应该注意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教育孩子不撒谎,家长自己首先应该做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谎,尤其是部队孩子撒谎,心胸坦荡、诚实做人,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诚信的观念,懂得分辨是非,并在良好的氛围中自觉做到这一点。
上面讲了孩子撒谎的原因、特点和注意事项,接下来我们讲一些典型的撒谎案例
案例一:孩子偷拿家里的钱并且撒谎怎么办?
案例一:赵萌是个H岁的小姑娘。她的父母都很忙,所以平时都是由她的姑姑照顾她,妈妈认为孩子还小,所以从来不给赵萌零花钱。赵萌看到别的同学总买零食,很羡慕,就开始偷偷地拿姑姑的钱。周末的时候,妈妈从赵萌的书包里发现了一些糖纸,就问孩子是怎么回事?赵萌就骗妈妈说是她在学校表现好,老师奖励的糖果。妈妈开始相信了,后来,觉得有些不对劲,她想:学校又不是幼儿园,老师怎么会奖励吃的东西呢?于是,她找机会问了问赵萌的同学,同学说: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会奖励小红花,如果够了一定数目的小红花,就可以换铅笔或橡皮,从来就没奖励过吃的东西。赵萌的妈妈这才明白,是赵萌撒谎骗她了,妈妈找了姑姑,姑姑承认是发现过家里丢钱的事情,但每次都丢的不多,也就是一、两元钱,所以她也就没当回事-姑姑担心赵萌被妈妈骂,所以就没有告诉赵萌的妈妈。赵萌的妈妈很担心:才8岁的孩子就开始拿家里的钱,而且还撒谎,如果以后长大了改不了这些坏习惯如何是好?
赵萌的事情很典型,因为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家庭都发生过。遗憾的是很多家庭没有处理好。有的是轻描淡写,不加理会,认为“孩子幼稚不懂事,长大就好了”。也有的是惊慌失措,愤怒急躁,认为“不得了,我们家出了个贼”。两种看法都会带来很坏的结果。因此,我总的看法是既要重视又要准确理解孩子的不诚实表现。
做为孩子的监护人,不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其他的什么人,对于孩子所犯的这方面的错误要及时发现。赵萌的妈妈做得就很好。她不但注意到一些蛛丝马迹,而且不轻易相信孩子的解释,顺藤摸瓜,直到把事情弄清楚。这样做是对孩子的成长负责任。但是做的过程一定以事实为根据,不要怀疑一切。同时要尊重孩子,如果一时真假难分,那就宁肯相信孩子,也不要伤害孩子。
这里有几种做法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
1、写封信给孩子。主要的意思是“我相信这是你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种做法在有些人应用后觉得这种做法很好,孩子们再也没有出现这种事情。
2.给孩子出主意,告诉孩子遇到类似问题应当怎么办。例如要教给孩子学会沟通,当自己有了羡慕别人能买零食的想法,告诉姑姑或父母,听听他们的意见。即使不同意,也得到了倾诉的机会,也许还会得到安慰,甚至得到有益的启示;或者主动和一些不爱买零食的同学在一起玩,不但远离诱惑,还能得到伙伴的精神支持。
3.解决相关问题。在这个事例中,零花钱的问题应该解决。适当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他自己决定是买零食还是买书报,这样能够使孩子学会管理钱,使用钱。即使孩子安排买一些零食,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也应该认为是合理要求,给予理解。
案例二:孩子为了逃避写作业而撒谎怎么办?
李木7岁,上小学一年级。上学之前,他是一个不大合群的孩子,妈妈总是鼓励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上了小学之后,因为他住的地方离学校非常近,妈妈在接送他上下学一段时间后,就让他自己走了—刚开始的时候,妈妈认为还不错,李木自己上下学,回家之后就先写作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发现李木开始撒谎了。如果老师留了三项作业,他回家只说留了一项。多出来的时间,他就是不停地玩,老师发现他总不按时完成作业,就告诉了李木的妈妈-李木的妈妈非常生气,狠狠训斥了孩子。但李木并没有改正这一错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在外边玩,他依旧编造谎言。李木的爸爸为此打了他好几次,但李木就是改不了这个坏习惯,李木的妈妈有些无计可施了,不知道怎样做才好。胡华:在心理学上,自我控制是指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的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自我控制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特征。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克服冲动、忍受挫折、抵制诱惑、遵守规则,学习时不分心,为了将来而牺牲眼前利益的一种能力和行为。对于儿童而言,自我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些品质的形成无法离开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如此看来,李木的行为应该是较为典型的自我控制水平不高的一种表现了。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李木这种行为的成因。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模式与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与水平与父母的要求以及提要求的性质都有关系。具体到李木,在他入小学之前,妈妈认为他是一个不太合群的孩子,总是鼓励他和别的孩子一起玩。那么,妈妈的判断是否准确呢?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全面平衡的过程,表现在儿童总是先用他已有的个性特征面对环境中的学习与交往。如果此时他遭遇了困难与障碍,他必然要主动地修正自己个性中使自己受挫的那部分东西,积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李木妈妈主观的判断与“改造”极有可能使他丧失了改变的主动性与可能性。事实上,父母若以专断、限制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控制,那么他很有可能有情绪压抑或有盲目顺从的倾向。
让我们试着给李木的爸爸、妈妈一些建议吧!
1.儿童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操之过急恐怕没什么用处。对待李木,打骂与训斥只会适得其反。
2.采用适当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具体而言,孩子都喜欢游戏活动,我们不妨利用他喜欢的游戏提高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可以让他扮演自己崇拜的英雄的行为限制与规范自己。
3.对待李木不喜欢写作业的行为,我们还应该认真地听一听他的想法。给他倾诉的机会,他就很可能会说出一些我们不了解的理由。如我不喜欢某个老师,我不喜欢上某些课等等。通常情况下,孩子对自己没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学习活动不那么感兴趣。
4.对待儿童不爱学习的情况,父母要给予具体的帮助。必要的时候要“搭梯子”,进行适当的辅导,降低课堂中学习的难度。
5.提供与同龄儿童交往的机会。我们不可小视儿童彼此之间的学习,在儿童彼此的交往过程中,他们能够根据别人的情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他发现别的孩子喜欢学习,热爱学校,那么他就会在心里认真地琢磨,我怎么和人家不一样呢?事实上,很多父母往往在孩子还没有反省的时候就开始唠叨了。
总之,当孩子为逃避写作业而撒谎时,父母首先要寻找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案例四:孩子撒谎说大话怎么办?
星期天,小明跟着妈妈到她的同事林阿姨家做客。林阿姨家有个比小明大一岁的男孩叫强强。两个孩子玩得很开心。强强有很多拼插玩具,两个人在一起拼着各种不同的物体。每当小明发现一种他喜欢的模型,都会告诉强强:“这个我们家也有。”
而且他还告诉强强,他们家还有最新出的“哈利。波特”的拼插玩具,强强非常羡慕。
吃午饭的时候,强强忽然对妈妈说:“妈妈,咱们去小明家玩好不好?我想看看他们家新的‘哈利。波特’玩具。”小明的妈妈说:“我们家没有这玩具呀!”小明的脸红了,他着急地说:“我是说爸爸要给我买:”  强强不乐意了:“你是说你们家有。”  小明则说“我没那么说。”两个妈妈赶紧平息了他们的争吵。
回家的路上,小明的妈妈说:“小明,你怎么说大话呀?没有的东西为什么要说有呢?”小明回答不出,只好沉默了。小明的妈妈不明白:孩子是出于什么心理要撒这种谎?说大话这种情况在少年儿童当中并不罕见。当别人说自己拥有什么名牌产品的时候,自己明明没有,也要编出一个来吹吹牛;当别人说自己见过什么奇特的东西时,自己也不甘示弱,胡诌一个,以为这样能让自己脸上有光。
不少家长问过和小明的妈妈同样的问题:“孩子出于什么心理要撒这种谎?”
这种现象的确反映了孩子的复杂心理活动,家长千万不要简单地下结论,匆忙地生硬处理。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孩子发展中的一种心理需求——维护和发展
自尊,也就是维护和发展自我价值。这种维护自尊的需求是合理的,家长不但应该支持,还应该不断地去激发。
但是另一方面,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是不会正确地实现自己的自尊需要,有时维护的不是真正的价值,有时甚至是不择手段。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常常是还没有想好答案,就急忙举手,站起来之后张口结舌;有些调皮的学生,为了引起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竟然会采取恶作剧、破坏纪律等不恰当的方法。
小明的说大话,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我价值,但是追求了错误的内容,采取了不当的手段。
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既要维护和发展他的自尊心,又要引导他追求正确的内容,采取恰当的手段,切忌“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我的具体建议是:1、.家长的榜样、引导作用,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在这个问题上难度比较大。因为小明维护自尊采取的是一种追求虚荣心的手段,;这种做法在成人那里也是司空见惯。所谓虚荣,就是追求表面的光彩。这是一种表面的、虚伪的自我价值。有一位经济困难的父亲,他的孩子不努力学习,而是好吃讲穿,他十分苦恼。但是交谈之后,我发现这个家长竟亲自给孩子买了鳄鱼皮带。别人好奇地问:“您家庭经济并不富裕,为什么还给孩子买这么昂贵的东西?”他回答道:“我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我,别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得有。”
家长的虚荣心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孩子了。即使家长自己没有这种做法,当前的社会心理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攀比,讲排场,好面子等不良风气,实际影响着每个人的隐性认识。因此家长还应该经常针对社会出现的各种现象,带头和孩子共同分析,从心灵深处提高认识。
2.把“金字塔”心理改变为“盆景”心理。
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宗法人伦的文化影响至深,尤其是讲究排序更是渗透到方方面面。
过去皇帝下面一品官到九品官,等级森严,连粱山好汉造反了也要排座次,形成了人们根深蒂固的“金宇塔”心理。什么事情,什么场合都要排个次序,讲究攀比。排在“金字塔”塔尖的洋洋得意,而更多的只能排在下边垂头丧气。这种社会心理怎能不对孩子产生影响呢?
但是这种心理并不符合实际,而是极大地影响人的积极性。我们可以从多元智能理论受到启发,每个人属于不同的智能结构,很难说谁高谁低。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金字塔”心理改变为“盆景”心理?每个人如同一个“盆景”,你是一棵苍劲的松,我是一块玲珑的石,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优势,不必攀比,只要各自发挥各自的潜力,做出最大的贡献,就是最好的自我价值。
你的电子玩具固然好,我的自制玩具也很妙,怀着这种心态,小明就不会用说大话去追求虚荣的自我价值了。
家庭教育指导讲座稿----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进一步达到完全康宁。”
具体地说,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的富
有建设性发展完善个人生活。
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般我们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群体心理
2、自我心理
3、学习心理
4、生活心理
三、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家长走出心理误区
1、教育观念不正确
由于一个家庭只养育一个孩子,许多家长把子女教育问题看作是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家长把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往往放在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上,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很高的热情和关注,不少人甚至把自己当年未实现的理想、改变家庭社会地位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庭教育限于家庭小圈子里。
2、教育内容不全面
家庭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如养成基本生活习惯、培养丰富感情和个性、爱好、能有自觉的行动、有自己的主张等等。
但有些家长不是从德、智、体诸多方面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只重视智育,只关心孩子成绩单上的分数,很少过问孩子的思想品德的成长。有的家长不恰当的强调自己工作忙或者文化低,不懂教育,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更有些家长,看不到社会存在的不健康思想和丑恶现象,对孩子心灵的被侵蚀视而不见,个别家长对孩子的错误采取纵容、包庇的态度,结果是害了孩子。
3、教育方法不恰当
现在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往往热爱过度,而了解不够。由于不懂孩子的心理特征,忽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就往往做出一些违反少年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事来。
①溺爱。②苛求。③体罚。④放任。⑤要求不一致。
(二)有利于家庭教育质量提高
是否懂得和掌握家庭教育中的心理知识与心理规律,是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之一。
(三)有利于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本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共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优化家庭心理环境,优化社会心理环境,能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在学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1、情感障碍。2、意志障碍。3、智力障碍。4、人格障碍。
五、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态度。
2、树立榜样示范作用。
3、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4、提出切合实际的期望。
5、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主讲人:吴培玲
2007年3月22日
宽严并济,榜样引领
——家庭教育讲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领导和亲爱的老师们:
下午好!
首先欢迎和感谢各位家长的到来,今天依然是座无虚席,让我再次感受到各位家长对孩子的深切关爱;同时我还要感谢各位领导,是你们的鼓励和信任让我有信心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更要感谢我的同事们,是你们和我平时的相互切磋和坦诚交流才让我形成了系统的家教体会。
今天,我把发生在我身上的家教故事和教育体会同大家交流,但愿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起。
一、    爱孩子,从赏识开始
我们大家都有同样的经历,生下孩子来,在短暂的喜庆之后心中一直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我们都会殷切地期盼他们成长为向上、向善、向美的人才,成长为乐观、积极进取、善良、勇敢、有顽强毅力的人才,以便他们将来能够自食其力,很好地立足于社会,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做有价值的人。
我和大家同样带着这个信念,在20年的家庭教育过程中,我始终以,努力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那什么是“以教学说话、学走路的”的赏识教育心态呢?
我们每位家长身有体会,当孩子在牙牙学语时,孩子开始把“吃”说成“特”,把“哥哥”说成“的的”,我们总是开心的笑着,享受着他们的错误和进步,并坚信他们一定能说出准确的话语。当孩子蹒跚学路时,半步、一步,跌倒了,没有一位家长责骂、埋怨,而是扶起来,欣赏地看着,并由衷地赞美几声:“好孩子,真了不起!”孩子在赞美声中,欢乐地继续半步、一步地走,再然后是两步、三步……这样,孩子在我们的笑声中、在我们的鼓励中、在我们的赞赏中、在我们的耐心中,高高兴兴地学会了走路。我们对孩子的这种教育态度包含了赏识、信任、宽容、允许孩子犯错误、承认孩子们的差异、对孩子不急不燥,我们把它形象地称为“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赏识教育心态。这种赏识教育心态下的孩子心中种下的一定是自信、乐观、上进、勇敢的种子。
这种教育心态,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曾具备,都曾用过,只不过我把这种赏识教育心态坚持下来。
多少年来,孩子们无论是学习功课、学习乐器,还是干其它事情,我都试着用这种心态来教育他们。
记得那是孩子们上小学四年级的一天,放学后做作业,儿子愁眉不展地问我“99+7”的简便运算方法,我当时一愣:这么简单的题出了问题?他是班上的好学生呀,而且他姐姐已经很快算出来了,这个问题说明他肯定是在课堂上不专心、不认真听讲。当时我很想发火,但转念一想,男孩子智力发育比较迟,如果狠批一顿,也许会把孩子吓得脑子里一片空白,也许会打击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想法,这样在他的脑子里留下一片阴影,以后不再敢问。我稳了稳情绪,和颜悦色地对儿子说:这类题就是很容易混淆,不会不要紧,慢慢来。儿子看到我没有责备他,愁眉不展的小脸舒展了。我们一起心平气和地分析了这道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接着我又举出好多同一类型题让他做,错了,再分析,经过三番五次耐心的点拨,使他最终掌握了这类型题的解法,他高兴地笑了。为了解决这类题,我们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但是我认为非常值得,因为半个多小时中我心平气和地耐心讲解和我们的相互交流,他的心情从紧张到放松、他的思路从迷茫到清晰,更重要的是,现在回想起来,他当时内心一定是舒展的绿油油的生命生长状态。
孩子们上了初中,学习竞争变的非常激烈。两个孩子在一个班,他俩之间就存在着竞争。
当时他们俩的学习水平旗鼓相当,但很多时候,儿子稍微在姐姐前面。每考完试,胜过姐姐的弟弟回到家,不由自主地在姐姐面前自夸:姐姐,我又超过了你,还是我比你聪明吧。看着得意的弟弟,女儿的自尊心不由得受到了伤害和打击,就哭着和我说:妈妈,我真的就是比他笨吗?他就把我压得抬不起头来。我赶紧安慰她说:亚琼,要说反应方面,你也能感觉到,确实弟弟比你快些,但是你想想,知识不是只靠聪明就能学好的。妈妈认定你的学习品质就比他强,你做任何事总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更难能可贵的是你有顽强的毅力,把你小时候越野赛上跑全校第二名的顽强拼搏精神用起来,妈妈坚信,你一定能超过弟弟去。经过一番安慰,女儿内心平静了下来,学习学习再学习,比弟弟付出了更多的功夫,终于有一次考试成绩公布出来,她急匆匆地跑上楼,直喊妈妈,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这么着急,她连哭带蹦地喊道:“妈妈,我终于超过弟弟了,超了他0.5分,当了全班的第一名。”当时丈夫也在,看着热泪盈眶、兴奋不已的女儿,我们同样激动地一起流下了眼泪。在我的赏识下,在我的鼓励下,女儿用自信、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战胜了弟弟,在弟弟面前真可谓是扬眉吐气。
就在他们班,他们还有一个非常强的竞争对手,叫张翌,他们三个大部分把住了班级前三名,张煜当第一名的时候较多,尤其是在初三第一学期。
到了第二学期,也就是到了学习的关键阶段,竞争更加激烈。三月份摸底考试完后的一天,儿子试探着和我说:“妈妈,我想超过张翌去,但那是不可能的。”一听这话,我就知道这时的他有很强的上进心,但自信心不足。我必须给他打气,增强他的自信心,鼓足他的干劲。于是,我就很轻松地笑了笑,然后认真地对他说:“亚琦,刚上初中,你们分到一个班,妈妈就自信你比张煜聪明,就一直相信你会战胜张翌。你只要像张煜一样狠狠用上半个月的功,肯定会超过他去,妈妈就这么有把握。信不信由你,干不干也由你。”儿子在我的刺激下,在我的鼓励下,狠狠地下了半个月的功夫,果不如然,在第一次模拟考试中,他超过了张翌。他回来兴高采烈地向我报告了成绩后,一边吃饭一边小心翼翼地拖着调子说:“妈妈,我还想超过张翌去,不过不可能了。”看来他又在寻求我的鼓励。“为啥?”“这次我俩都超过了张翌,张翌肯定会吸取教训,分析他的失误和过错,回过头来非常用功,他就又赶上我们来了。”“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不过妈妈你更要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爱拼才会赢。相信自己的实力,还要一鼓作气,第一肯定会保住的。”他再次听从了我的建议,奋勇前进,第二次模拟考试,仍然超过了张翌,第三次模拟考试和最后的中考,他一如既往,终于四次蝉联班级第一名。
家长朋友们,在孩子们心理上彷徨不定时,父母赏识的态度、安慰的话语就是他们坚强的后盾,是指引他们前进的明灯,使他们拨开云雾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形成一种定力,勇敢地前行。
在孩子们小时候,我们每位家长都有过“教学说话、学走路的”的赏识教育心态。那时,我们赏识我们的孩子,都感觉到我们的孩子是那么的天真、那么的聪明,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是那么的和谐,我们的家庭是那么的幸福。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学习负担重了,我们家长们开始攀比,经常用自己孩子的短处和人家孩子的长处比,经常用学习成绩相互比较,越比越着急,越比越上火,急功近利使教育孩子的态度变了,变赏识为挑剔、变宽容为苛刻、变大拇指为食指、变夸奖为指责。孩子们在打骂声中、在责备声中、在唉声叹气中,有的变得小心翼翼、变得唯唯诺诺、变得心门紧闭;有的变得玩世不恭、变得叛逆妄为、变得破罐子破摔……
家长朋友们,当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上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态度,我们的教育方法上出了哪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更要相信我们自己有能力还要首当其冲地帮助我们的孩子从困境中走出来,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那我们试试回归到我们“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赏识教育心态上去,它是普通而神奇的教育方法。孩子们会在我们的关爱、赏识和抚摸中重新找回自信、重新打开他们的心门、重新顽强地学习、重新塑造成我们心目中的好孩子。当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还要鼓足干劲,继续奋进时,我们坚持不懈地保持我们的这种教育心态,使孩子们在生长过程中如沐春风、如得甘露地充分汲取着自信、自强、和谐、宽容等营养成分,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们会更加心灵舒展、乐观自信、优秀地发展。
二、爱孩子,从严格做起
如果说赏识教育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阳光雨露,那可以把严格的要求、严厉的批评、惩罚甚至是责打不恰当地比喻成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遭受的风吹雨打。我倒觉得,在赏识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一些严厉的批评和惩罚,能鞭策孩子们及时改正错误、早早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锻炼他们的承受能力,督促他们体会到认真、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是做好事情的好方法,这样对他们健全品格的形成和学习的进步大有好处,也就是说,恩威并重,才是完整的教育,才会使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所以,伴随我的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教育不仅有赏识、宽容,还有在赏识、宽容基础上的严厉甚至是苛刻教育。
记得孩子们在上幼儿园大班时,我给他们买来鞠萍姐姐讲故事的5盘磁带,我们一家都被鞠萍姐姐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和故事给迷住了,每天一回家,就打开录音机听鞠萍姐姐讲故事。听着听着,我有了一个想法:让孩子们把这些故事也仿照鞠萍姐姐讲下来,这些知识和道理就能内化在他们的心里,而且他们就有机会在每天幼儿班的故事课上讲,这样,既能强化他们的记忆能力,又能锻炼他们的模仿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胆量,更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但是,这个要求对于5岁的孩子们来说,确实有点苛刻,因为听完一个300字左右故事后,一字不拉地背会已经很不容易,再按鞠萍姐姐的神态抑扬顿挫地讲下来,那难度可想而知。但我心里清楚,难并不代表不行!借此来培养孩子们迎难而上的勇气不更是一举多得吗?于是我首先听着录音把第一个故事“放羊的孩子”笔记下来,并且仿照鞠萍姐姐的神态把音调轻重、快慢、连读的地方标出来。我做到心中有数后,就陪着他们背。开始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还比较有信心,他们争着抢着背,一句、两句,三句,时间慢慢过去了,他们显出了不耐烦,你推我打,嬉皮笑脸,就是不背。我极力地哄着他们继续背。再慢慢地,他们疲劳了,打开了哈欠,想打退堂鼓,我看着他们确实也不忍心。但我知道,如果就此罢休,他们就会半途而废,而且,有了打半功子的前例,以后再干什么事情时都会有半途而废的潜意识。再难也得逼住他们完成!完成了这个故事,他们就有了战胜困难的经历和勇气,再遇到这样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于是,我就严厉地和他们说:“你们开始答应妈妈今天晚上一定要背会,现在却打退堂鼓了,你们王老师说过小朋友应该做个说话算数的孩子,明天王老师问起你们今天晚上干什么,我肯定如实汇报呀。再说爸爸妈妈也是喜欢说话算数的孩子,今天,就是背到半夜,也必须背会。”在软硬兼施下,孩子们终于一字不拉地背下来。第二、三天,用同样的办法,孩子们能比较抑扬顿挫地讲下这个故事来。
那段时间,他们讲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掩耳盗铃”“狗熊掰棒子”“朝三暮四”“铁杵磨成针”“拔苗助长”“叶公好龙”等,而且在幼儿园班里讲故事成了他们的专利。后来小学、初中的课文背诵他们总是在最前头就完成了,我想,这些都得益于他们小时候高质量讲故事的经历。
试想,如果我一味地宽容,那孩子们肯定会磨蹭着落下一个字、一句话,甚至会半途而废;而我的恩威并重,却扶持着孩子们迎着困难培养了勇往直前、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品质,提高了各种能力,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在一年级第二个学期,丈夫提议孩子们坚持每天写日记,把他们一天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他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他们做学习生活的有心人,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从中发现他们的成长情况,及时引导他们向上、向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开始,孩子们还满怀兴趣地写着,但好景不长,不到一个礼拜,孩子们就不想写了,因为每天写日记对孩子们来说非常困难,有时是没有写的内容,有时是没有时间写,有时是表达不清楚,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对于我这个语文水平很差的母亲来说,可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我不仅要在语言上辅导他们,还要辅导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受到的启示,他们写完了还得针对内容和思想写评语,对于我,简直是太难了。但是,丈夫一言,驷马难追。为了不惹丈夫生气、为了孩子们各方面能力的增长,他们仍在艰难地写着,我是硬着头皮辅导着、批改着。一天又一天,坚持了20天,孩子们再也没有了劲头,实在不想写了。丈夫看出了孩子们的心思,顿时用严厉的眼光渗出威严,那分明在暗示他们:写也得写,不写也得写。他们怕了,也认了,只能再坚持写。而我呢,意识到这时候就是孩子们写日记遇到的最大一个坎,督促和帮助他们再坚持一下,过了这个难关,他们以后就顺利多了。于是我买来几本写日记的参考书,到学校请教语文老师教日记的方法,回来又和孩子们讲坚持写日记的好处,孩子们半懂不懂中还算是听话,那段时间,我不断地提醒他们:要想晚上有写的内容,就得从早晨起床开始观察周围的事物,选择有意义的事情或新鲜的物品来写。就这样,渐渐地,孩子们会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语句较通顺了,内容有了思想内涵,每天晚上,他们不用我督促了,坐在写字台前,基本上能自己完成了,不自觉地,写日记成了他们的习惯,到了三年级,老师正式要求写日记时,我的两个孩子已经比其他同学提前经历了写日记的过程,已经早早克服了写日记的困难,他们觉得写日记已经不再是个难题了,而且老师经常范读他们的日记内容,这样增加了他们写日记的信心和兴趣,下午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日记本,基本上是一气呵成地完成日记,然后再写其它作业。小学六年下来,孩子们收获了好几十本日记内容、锤炼了文字表达能力,丰富了思想,磨练了毅力。对于我,也是收获颇多,我时刻把握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并能针对性地指导;我不断耐心地触摸着孩子们的心灵,能及时和他们交流思想,引领他们很好地前行;我在不断地学习,我的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也渐长;我在和孩子们同长的过程中,忙并快乐着。
在他们刚入初中两个月后,一天,我接到他们班主任的电话:“孟亚琦经常不做英语作业,有好多同学反映,今天被我抽查住了,课代表带头不做作业,让我忍无可忍。这两天不用让他来了,把落下的作业补起来再来吧。”听着老师生硬的话语,我完全能想象到他的班主任生气的神态和同学们对他的看法以及这样做的后果。晚上下学,他背着沉沉的书包回来了(一看就是把所有的书都收拾上了),满脸阴沉,“怎么处理这件事?”我很生气地问他,他说:“老师就是让我补起落下的作业,再上学。”“不行,这样仅仅能交代了老师,但交代不了我,更交代不了你爸爸。等你爸爸回来处理吧。”一听让爸爸处理,平时惧怕爸爸的他顿时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他恳求着我:“妈妈,你说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只要不告诉我爸爸,怎么也行。”“你必须写封深刻的检查书,而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检查,还要做到以后决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他闭门思过了两天,手里拿着检查书,被我领着进了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了深刻的检查,才算了事。他领教了比老师还严厉的处理错误的方法,以后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考上大学,孩子们回想起他们成长路上接受的家庭教育,很真诚地说:“非常感谢爸爸妈妈的严格,是你们的严格使我们不敢偷懒、不敢懈怠,使我们永远向前,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赏识中渗着严厉,严厉中赏识,孩子们就这样在赏识和严厉相辅相成的教育过程中,健康地成长着。
三、    爱孩子,就做孩子的榜样
家庭教育是管理,更是示范和引导,身教的作用不可估量。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亲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都是孩子们模仿的内容,好的范式受益终身,坏的范式贻害无穷。
我深知榜样的力量,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1. 做好乐观的榜样
孩子们小时候,我们家经济非常紧张,单位上集资盖房的款项都是借款和贷款,加上每学期两个孩子高昂的幼儿园费用我们经常处于经济拮据状态,和周围的住户比起来,我们绝对是贫下中农,父母年纪已高,无力照顾我们,反而是我每个星期回去照料他们,公公婆婆有病也得去给他们洗洗涮涮,生活的重担压在我们年轻的肩上,我当时在大北村教书,每天四跑八里的路而且教学工作很紧张,丈夫的工作经常跑外,根本照管不上家庭,我就这样白天晚上超负荷地忙着,累着,但我从来都没有抱怨过生活的艰难,没有厌烦孩子们的顽皮捣乱,心里一直坚信:两个孩子的降生对于我们来说是幸运的,应该感到莫大的幸福。孩子们就是家庭巨大的财富,家庭困难仅仅是暂时的,我现在的生活只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晚上回家后即使是疲惫不堪,也总是蹲下身子乐呵呵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耐心而认真地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剪纸、一起叠手帕、一起听故事、一起弹琴。而且20年来,我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我总是抱着“风雨过后一定是彩虹”的心态,微笑着面对。孩子们在我的影响下,他们也能乐观对事。去年高考,儿子失利,没考上理想的大学,很短暂的痛苦过后就能乐观地分析自己的实力而且充满了自信,他坚持补习,准备来年考个理想的学校。女儿上了大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屡屡失败,却在日志中写到:进入大学的2个月,我参加了英语口语比赛,获得三等奖,参加的模拟课堂比赛,没选上,参加的主持人竞选,没进入决赛,我不沮丧,我是在充满激情地迎接失败,我会更加努力拼搏。
2.做上进的榜样
我们夫妇俩工作上的敬业进取尽量让孩子们耳闻目睹,努力让上进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在他们身上扎根、发芽和成长。
记得1998年暑假(那时候他们是一年级),为了填补学校植物标本的空白,我决定利用暑假制作一些植物标本。于是我骑着摩托车带上他们姐弟俩到周围的地里、到小裕寺、到玄中寺、到挂山、到晋祠公园,采集植物枝条、叶、花,然后拿回来选取、洗净,然后每天成半夜小心翼翼地翻压,最后制成精致的植物标本100多件。整整一个暑假,孩子们目睹我忍着署酷夜以继日地耐心工作的过程并且和我一起参与。当我们欣赏着经过艰辛劳动做成的用白纸衬着的精致的各种植物标本,感到很有成就感,这是通过艰辛劳动收获的物质财富,我想孩子们更大的收获是妈妈不怕炎热酷暑、夜以继日地工作的精神潜移默化地传承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
多年来,我在工作中任劳任怨,敬业进取,使得学生们学习积极,学习成绩比较突出,博得了学生们的欢迎、家长的满意和学校的放心。与此同时,他爸爸多年来的积极肯干同样赢得了单位和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奖赏。大人们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经常渗透到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同时,我们还不时地现身说法:爸爸妈妈的成绩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只有辛勤的工作,学习、才会有可喜的成绩,才会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家绝对不允许有怠慢懒散的人存在。身教再加言传,他们不想也不敢懈怠,他们同样只有积极进取。有我们为榜样,再加上我们对他们的赏识中渗着严厉,他们在学习上总是积极上进。在小学阶段,学习优秀,在课余时间,儿子学习钢琴、巴黎吨、演讲和电脑动画,女儿学习钢琴、黑管、绘画和电脑动画,他们参加学校的管乐队、参加电脑比赛,他们在上六年级时制作的电脑动画作品中分别获得全市比赛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获得全省的一等奖和二等奖。儿子在全市的普通话演讲中获得二等奖。
记得孩子们刚上初中后,地理课上新接触抽象的经度、纬度和时区,感到非常难,他们回来就互相问着北京、东京的位置等问题,我插嘴和他们交流,他们敷衍着,还尽然冒出了一句话:妈妈,你还懂初中的地理知识?这个疑问分明在给我一个信号:你的水平太有限了,你该被淘汰了。说真话,多年教小学,不接触初中的知识,好多知识还真都忘干净了,但你妈妈也不能让你们小瞧,我当时就这样想,而且还下定决心,为了孩子们,我要赶在他们前面温习初中的课程,等他们学习上有了问题时就能及时帮助你们解决。因为我坚信,我们成年人比孩子们的思维更开阔,学起来更快,孩子们能学会,我们更能学会。于是,我借来初中的一套教科书,又买来初中的一套教师用书,按着他们的课程表提前每天晚上偷偷地学。在吃饭时,故意问一个他们刚学过的问题,请求他们为我解答,他们说出了正确答案那好,如果说不出答案,我就给他们讲解,当时,他们很惊讶,直夸我了不起,我就告诉他们真相,他们很感动,同时也不敢再对我敷衍。我想,他们初中阶段精益求精地学习也与我在孜孜不倦地提前学习他们的课程有很大的关系,一是我做了他们学习的榜样,二是我了如指掌他们的知识,他们不敢不求甚解,蒙混过关,三是增进了他们和我交流学习的机会,形成了家庭学习氛围,他们在愉悦中安心学习感到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
初中三年,他们基本上没有在外面补过课,每到假期,我给他们买来下学期的参考书、光盘,和孩子们一起重点预习下学期的一两门课程,使他们养成了提前预习的好习惯。
说真的,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尤其对于我这个肩负较重的教学任务和家庭生活重担而且还患有很多病痛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透支生命,但我咬紧牙关,用“再苦不能苦孩子,我必须帮助孩子们进入更好的学府享受更优秀的教学资源。”这种强烈的信念支撑着我艰难而且愉快地执着地走过来。2006年夏天,孩子们终于考上了山大附中。
家长朋友们,我们不要认为钱是万能的,有些家长认为花上点钱把孩子送给别人辅导就尽了家长的责任,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无论谁的教育,也不如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更有实效性。静下心来,蹲下身来,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形成家庭学习气氛,孩子们会安心愉悦地学习,会向我们敞开他们的心门,接纳我们,我们就会高高兴兴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那样的家庭是多么地和谐和幸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一般人认为,学习是苦差事,许多家长都会在教育孩子时讲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所以,在好多孩子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地认为学习就是很苦的事。而我和丈夫的工作心态是充实而快乐,对工作基本上没有怨言,溢于言表的肯定也是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充实而快乐地工作的说法,孩子们自然在潜移默化中感到学习本是充实而快乐的事,遇到节假日,家里有了客人,他们一天没能学习,晚上总会和我说,今天过的太无聊了。他们已把学习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了生命的需要。
现在孩子们大了,我仍在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孜孜不倦地学习,读各种书籍、看百家讲坛、看子午书简,不断地扩大知识面、增加思想内涵。我有时专门技高一筹地找个我看过或思考过的话题和孩子们聊聊,使他们感受到妈妈仍在不甘落后地学习,意识到没有理由、没有资格放松自己的学习。
09年6月份,他们俩高考完、报了志愿后,按常理本该歇歇脚了,可他们俩马上进入了新的学习状态,儿子直接就进入洋话连篇的英语口语培训班学习口语,同时备课,准备回来办培训班。女儿出去旅游一趟后回来也进入太原洋话连篇的英语口语培训班学习口语,同时还兼家教;在学习了一个月后,他们俩回来一起办了20天的英语培训班。这个寒假,女儿放假回来后的第三天就进入报社实习了一个月。
3.做和善乐助的榜样
在孩子们幼小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我帮公公婆婆洗衣服、做垫子、缝被子、买菜、谈心;他们看到的是我和姑嫂妯娌谈笑风生、相互排忧解难;他们看到的是我和邻居阿姨你来我往,互相帮助;他们看到的是我为学生们和颜悦色地补课;他们看到的是我给贫困的学生送去鞋子和衣服。
这些行为以及折射出的和善乐助的品格无一不在影响着我的两个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认为善良就是天经地义的品格,帮助别人就是特别快乐的事情。孩子们20岁了,没有闯过祸、没有和别人打过架,儿子回家后经常和我谈论的是他们班的一些同学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却上不去,他很同情他们并教给他们好多学习方法。女儿更是热心有加,在假期上辅导邻居家的孩子们,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传递给他们知识,传递给他们学习方法、传递着人世间的友情和善良。
这就是我和我的两个孩子。
看着他们的风华正茂,我不由得想起20年抚养、教育这对弱小的双胞胎姐弟的含辛茹苦、比别人付出了多少倍的精力、消耗了多少的体力,我在相片背面感慨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看今朝,忆往昔, 值矣!
听完我的家教故事,可能好多家长会认为,我家的孩子比别的孩子聪明,其实不然,他们只是两个非常普通的孩子,他们的优秀,得益于我的职业,让我比大家知道更多的家教经验和教训,更得益于我的个性: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与阻力,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坚持!
下面,我给大家再讲一个关于我和王颖智(小名叫捣蛋)的故事。
捣蛋是我丈夫很要好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因为两家大人的关系,孩子和我们一家子的关系也很好。他上三了年级,还根本不知道学习是怎么一回事,他们班一共有69个学生,他在班里的排名是61名。他爸爸妈妈和我谈起他的学习时,表现出非常的着急但又很无奈。热心肠的我主动提出让他到我家学习的要求。就这样,每天放学他就背着书包到我家做起了作业。经过观察,我发现捣蛋对学习真的太不在心了,写起作业来漫不经心、磨磨蹭蹭、字迹潦草,敷衍了事。针对问题,我开始实施对他的教育计划。说好话,他知道是哄他,激不起他的学习热情,仍满不在乎;严厉些,那一双大大的眼睛盯着我,可怜巴巴的样子像是受了多大的委屈,看着敏感的他我不忍心再说了,我知道他小时候曾经被寄养到亲戚家,回来后父母亲一直存在负疚感,再犯多大的错误也没有批评或责打过他,稍微话重点他就会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们,他们看着心惊胆颤的孩子真是不知所措。我该怎么引导这个心重的孩子呢?看来先用爱心亲近他,同时用赏识唤起他的自信才能补救他。于是,我每天晚上变着花样给他做饭,在吃饭的时候和他亲切地聊聊我的学生(当时我正教三年级的科学,和他同步),抛砖引玉地让他懂得当一个优秀的学生应该具备认真听课、思维敏捷、精益求精的学习习惯和阳光、纯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再聊聊家里发生的事,让他意识到爸爸妈妈对孩子是无私的爱,做的所有的事都是为了孩子,有些事情现在不理解,长大了终究会明白。当学习累了休息放松时,他想玩什么就让他玩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非常自由,说实在的,他在我家享受着妈妈和老师于一体的爱。我每发现他一点闪光的地方就及时表扬,在表扬的同时总要给他提一个伸手可及的要求,这样循环往复,他在爱的赏识教育中找回了自信,找到了成功的快乐,字迹慢慢地工整了,做作业的速度也快了,准确率也提高了。总之,他的学习渐渐地进步了,脸上总露出灿烂的微笑,当我话重一点说他时,他也能欣然接受了。
教育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它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有一天,老师布置了背英语单词,他随便记了一下,就说背会了,我检查的时候,他吭吭巴巴根本没背会,我让他再巩固一下,他站在那儿拧着不动,我好言劝着,他根本不吃那一套,我火了,试着威严地说道:你今天必须背的滚瓜烂熟,才能回家,你爸爸妈妈求情也不会放过你去。他哭了,我没有心疼他,反倒惩罚他到阳台上背,并且必须是一次性滚瓜烂熟才算过关。他没有了援助、没有了侥幸,乖乖地顺利过关。当他妈妈来接他时,我没有揭他的错误,而是表扬了他学习非常认真,背的又快又好。自从这次事件以后,他意识到阿姨是爱中有严,不是听之任之,他不仅和我更亲近了,还再不敢糊弄我了。
在我一直坚持耐心辅导的四年中,他对学习有了较大的热情和自主性,有了很强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逐渐变得阳光、豁达、大气,学习成绩在渐渐地进步,在去年小学毕业考试中,他竟然追赶成班级第四名,他以优等生的位置升入初中,而且半年来一直处在班级前茅、学校优胜的位置。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付出和需要坚持的工程。只要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能沉下心来,坚持用赏识的心态、用严格的要求、用优秀的榜样来教育他们、引导他们,相信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是健康的、阳光的,快乐的、优秀的。
给别人一个苹果,我们就会得到很多水果;一人谈出一种方法,我们就会掌握好多方法。刚才,我谈了我教育孩子们的方法,其实大家有好多更好的家教方法,我很真诚地希望各位家长能坦诚交流你们的教育方法,让我们每一位掌握更多的家教方法,胸有成竹地因材施教,引导我们的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让我们的每个家庭真正看到希望。
最后,我衷心地祝福:
每一个家庭都有好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好家庭!
谢谢大家
牛雪云
勇敢源于实力
很多时候真的很佩服一个人的勇敢,因此,我们把勇敢称其为一种精神。这几天发生的好多事情,让我真正感悟了勇敢的真谛:勇敢来源实力!
广播操比赛是我校本周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参加太原市广播操比赛,为这事我们已经准备了近一年。从去年二月份新广播操推广开始,我们就开始了认真细致地安排部署。一则为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每一个孩子都必须规范完成熟练掌握本套广播操;第二为迎接去年太原市广播操比赛做好充分准备。学校利用六一儿童节开展了全校性广播操比赛,极大地推动了全校师生学习广播操的热情,由于甲流的影响,上学期的市竞赛没有按时举行,但是学校没有放松,蓄势待发。上周接到要进行比赛的通知,学校紧锣密鼓开始了应战前的准备,从广播操动作的规范,到学生入退场速度,再到服装,都有了具体的要求。命令就是行动,全校师生全员行动,开始了战前集训。
尽管好多老师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学会这套广播操,但是课间的指导总能看到她忙碌身影;尽管有的老师不是体育教练,但是规范的动作让学生不得不折服;尽管好多孩子没有校服,但是老师们从中协调,比赛时没有一位学生没校服......感动的事情不胜枚举。于是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拿冠军,体育教师更是信誓旦旦。
这不是狂言,这是我们凭自己的实力向社会证明我们,只要想做的事情,我们一定能够做好,这是勇敢,是二校精神。
这几天我们同时还在开展一项活动:校园亲子陪读周。这一周我们的家长要陪自己的孩子一同走进校园、走进教室,一同学习,一同游戏,陪孩子共同完成他们走进学校所有活动。本来这项活动很久就已经有了想法,但是生怕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让家长满意,因为没有那位教师敢说自己的每一堂课都能成功。生怕老师们不理解,以为开展这样的活动是专门用来“整”他们。生怕家长素质参差不齐,会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太多太多的“怕”,让我们总是畏缩不前。
本学期,学校下定决心,相信我们老师的实力,相信学生的实力,相信家长的实力,在开学第三周就开展这项的活动。活动开展已经四天了,从各班主任的有序安排,到各科任教师的积极准备,再到每一位学生的积极配合,从表面看我们的活动是成功的,从收回的家长评议卡和建议书我们也看到了这次活动是成功的。家长们一致肯定了我们学校老师的素质,验证了我们教师工作的艰辛;肯定了学生的顽皮和差异,验证了教师课堂的高效;肯定了他们辅导的重要性,同时也决心在今后工作中更加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尽管仍有家长提到我们老师关注孩子不够,仍有家长要求教师对待学生态度要和蔼,仍有家长希望能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全新的教学环境。但是这毕竟是个别人的问题,我们不能否人我们的教育缺憾,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教育就不会没有遗憾,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不足才给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坚信,这项活动是成功的,我们用自己的实力向社会又一次证明了:二校了不起。成功源于态度,勇敢源于实力,我们相信我们二校人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勇敢前行。
挑战自我
前几日听锦红的课,他讲了一篇《感谢你的敌人》的阅读。文中讲了同一个地方河东岸的羚羊比西岸的具有更强的生存本领。原因:河东岸有一群彪悍的狼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存。课中锦红不仅透彻分析了来自敌人的力量,而且把敌人的概念深化,更精彩的是告诉孩子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由这句话,我不由得想到了本次活动。有校园开放日这个想法已经好多年了,但是总是有太多的担心:担心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让家长满意,因为没有那位教师敢说自己的每一堂课都能成功;担心老师们不理解,以为开展这样的活动是专门用来“整”他们;担心家长素质参差不齐,会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鉴于此,我们一直不敢去尝试。不过情况确实在想象中,任务刚刚布置全校一片哗然,老教师,感觉活动就是在为难他们,因为他们不能适应现在的课堂教学,分明就是想让他们在家长面前出丑。年轻教师虽不说什么,但是每一位心里都免不了些许抱怨和指责,学校活动总是一项接着一项,广播操比赛这项活动还没有结束,又要进行亲子陪读......此起彼伏的指责声蜂拥而至。
不仅是学校不敢挑战自己,就连老师们也一样没有挑战自己的勇气。就像锦红总结: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学校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老师们怀揣抱怨和不满,就这样一周的“亲子陪读活动”开始了。
紧张而忙碌的一周转瞬即逝,却留给我们太多值得珍藏的记忆和无尽的启迪。
——检阅
这次活动是社会对学校工作全方位的一次大检阅。学校全部设施和全部班级以及所有的代课教师全方位向家长开放,这一周内,家长不仅要检阅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课堂上的表现,还要检阅每一位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对自己孩子的关注情况,同时也是对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各种硬件设施使用等情况的参与与评判,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二校人都要拿出主人翁的态度,用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地工作作风,用平和友善的关爱行动,证明给每一位家长:您孩子的优秀是因为有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队伍)。
——感悟
这次活动让每一位家长都深切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艰辛,学生学习的劳苦,学校工作的繁琐与忙碌。正像有的家长在反馈表中这样写道:一天的陪读结束了,感觉好累。想一想老师们的工作,原来这么辛苦,孩子们能遇到这样的好的老师,能在这样条件好的学校学习。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
这次活动让每一位老师都感觉到:大多数家长是优秀的,是踊跃支持我们学校工作的,所有的孩子在家长那里都是孩子。老师除了要认真教育,规范他们言行,还必须原谅他们的过失,允许他们犯错。让他们在不断接受磨难中成长。
——启示
教育需要创新。教育有法,教无定法。看着新世纪成长起来的独二代孩子们,面对这些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独一代家长。用我们老师教给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们,我们的老师真的已经落伍了。孩子们知道的比老师还要多,家长懂得的比老师还要全面。因此,如何让年轻家长信服老师是摆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新课题。
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敢于剖析自己饿勇气。年轻的家长对于教师已经揭开神秘面纱,对于老师的神秘已经荡然无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们也要拿出敢于面对家长,勇于在家长面前解剖自己,一则是为了向家长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一则是让所有家长对每一位教师了解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孩子的课堂风格,了解一下自以为是的家长朋友们具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否能适应现在孩子的教育。这样的解剖,我们家长和老师走得更近了,人们常说:只有彼此深入了解才会有更默契的配合。
好人总有好报。一直以来,老师们一致认为,家长总把教师的好心当做驴肝肺,教师的付出和回报永远都是反比例,可是我们的家长无论是意见反馈还是学校对代课教师的测评,除有一位家长不买学校的帐,不领老师的情,希望学校不要再组织这样的活动。认为这样的活动赔了他一天的时间,陪了她一天的精力,还影响到孩子的正常上课。仅此而已,还没有哪位家长给教师个人评价得分胡乱打分。这些足以证明我们学校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担忧也是多余的。
没有第一次永远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更不会有收获的幸福......确切说:挑战自我成功。
学会取舍 用心经营
今天我们完成了县教研室组织的由我校牵头的全县课改交流会。这次我们主要是向全县各教育战线的同仁们展示我校校本教研活动,顺便做个经验交流,同时要展示学校相关资料和大家交流。这些活动搞多了已经养成习惯,也没有多准备,想想哪有老师会这样用心研究教学呢?随便安排几节课,随便谈上一两点活动心得,随便把原有的资料拿出来让大家看看。没想到就是这个随便,却迎来了将近200位老师,摆放了110多把凳子的教室,又搬进30把,还有那么多的老师被拒之门外,没办法谁让我校就这个条件。想想自己开始的想法,真有点紧张了,这么多的领导,这么多的老师,这么多求知若渴的欲望,真要学点什么?我们今天的活动是否能让大家满意呢?我心里真没底。
硬着头皮完成了今天的活动,一切还算完满,总算是按部就班,暂无疏漏。就反馈意见看,参会老师对我们今天的活动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肯定了我校办学方向的正确性,肯定了教师成长举措的前瞻性,肯定了学生作业教师教案改革的先导性。肯定了教研活动教师们的以诚观议,肯定了学校工作的扎实有效......这些肯定给了我们更坚定的信心,想好了就要付诸行动,不试一试你怎么就知道不行呢?
回顾这几年来的工作还真有不少的经验可以交流呢?
2004年由大队部牵头的学生手抄报正式被推向了3——6年级各班,开始的时候我们以班单位,以小组制作完成,上交大队部的作品是班内精英的专辑;接下来,每个孩子都亲自动手做一做,每月一份,题材不限;到现在每人每周一份,老师命题,学生自主选材,难度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这些都离不开老师们对办小报经验的总结,离不开班主任老师精心指导。久而久之,孩子们在办报过程中学会了选材,学会了构图,学会了排版,一张张精美的小报脱颖而出,这些是学生作品,更是老师智慧的结晶。
2005年我们开始了电子备课,这种备课教师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案,就可以搬来据为己用,可以是上网查阅的,可以是杂志复印的,多项选择,认真取舍,只要上课有教案就可以了。把老师从繁重的抄教案中解放出来,更多的时间用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事实证明有效的课堂不一定要抄写工整的教案。
2006年我们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始了。各年级教师根据孩子实际情况为孩子们制订了读书计划,学校安排了孩子们的读书时间,孩子们也有了自己爱读的书。稍作整理,六年下来,孩子们不仅熟记了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而且把专家推荐的优秀古诗文也全部背了下来。孩子们在老师有组织的引导下,阅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成语故事》《伊索寓言》《给我三天光明》《海底两万里》《爱的教育》《绿山墙里的安妮》《鲁宾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细算下来六年竟也读到十几本之多,一不留神孩子们竟然和这么多的名著经典面对面。尽管课外阅读挤兑了语文老师是辅导孩子们抄抄写写的时间,但回过头来想一想,为了孩子的终生发展,那些靠抄抄写写换来的好成绩我们不要也罢。
2007年学校给班班配备了多媒体,为了不让这些现代化设备闲置,我们要求教师在教研组内上公开必须要用到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在老师们一次又一次的不断改进中熟练掌握,什么插入影音文件,动画特效,设置一个超链接,对于这些老师们那是信手拈来,现在没有多媒体,老师们反倒不知道该如何教学。没有开始的试一试哪会有现在娴熟掌握的可能。
2008年我校开始学生作业改革,把用来做秀的抄本扔开,学生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只要动手完成的作业全部写到了一个作业本上,语文老师也没有了作文本、日记本的区别,有一本提高学生习作的本子就够了,多了只能是贪多嚼不烂。试行了一年,这个办法还蛮好的,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老师跟踪了学生的问题,也省去了老师们东抄抄西抄抄为应付检查浪费学生时间完成的各科抄本,这样一举多得,我们何乐而不为?
2009年老师们开始了网上教研活动,教师的随笔、反思、心得、体会等全部在网上完成,并和大家交流。每周一篇的硬性指标强迫老师们必须完成任务,这些做法和这个和谐社会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就在学校的“威逼利诱”下,每位教师竟也能完成任务,并且记载下了他们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咸,回过头来整理,竟然也洋洋洒洒记录了几万字。当结果出来后,那份幸福的心情溢于言表。
学校校园报和家长培训计划是我们在2010年推出的又一项新动作,结果如何,还是一个谜。不过有了前面成功的经验,这些只需我们用心经营,精心呵护,坚持认真做下去,我想结果一定也会很理想。
算下来我进教导处已经6年了,六年的不断尝试,让我尝到了收获的甘甜,但是也让我倍感工作的艰辛。“学会取舍,用心经营”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工作信念,在加上坚持,我校各项工作一定会走在清徐教育的前列。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为生命加油
这几天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间或是因为清明节的感伤一直笼罩着我,或许是让我感悟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我从不喜欢抱怨生活,我也从来不去指责不公,因为世界本来就是这样,要不世界就不会精彩。我们只要把自己做好,别人怎么做,我们只能教育、熏陶,没有改造的可能,尽管我知道让世界更美好本来就应该是教师的责任,我却面对责任无能为力。笑一笑,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做最好的自己足矣。
近年来学校好多老师身体都出“毛病”了。要玉玲、石骊珠这些年龄稍大的老师出点小毛病,感觉也正常,因为人到五十岁左右就是发病的高峰期,更何况我们工作这么辛苦的老师呢?可是近年来年轻老师也开始了郭巧萍、侯庆叶、王娟娟、张够珍......我真的不想往下数,太多的老师发现了自己的身体有问题,这些问题又不是感冒发烧,吃点药打几针更甚者输几天液也就没事了,可是他们的病却很缠绵,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疼痛又有谁人知。我们真的好好反思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老师处于亚健康?
压力,当今社会最大问题。面对压力的不仅是老师,我们这个小地方,有点文化的上班族除了教师,就是机关行政人员,比起他们我们要辛苦一百倍,可是当我们和城市中的那些为生活奔波的高知识分子比起来,我们幸运多了。我们在自己无法改变现状的条件下,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是缓解压力的好办法。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把工作当做事业,把生活当做找乐,更主要把身体照顾好,适当的时候照顾一下家人,关心一下朋友,别忘了,给生命加油,才是最应该做的。压力对于每一个人都存在着,成天我看着那些为了生活不停在田间低头劳作的农民,感觉他们好可怜,好辛苦。因为我来自农村,我更能感觉到农民劳苦,可是当你问起他们的时候,我感觉谈到辛苦的人却不是很多,他们一直在说着去年的收成,幻想着今年的收入,无忧无虑,感觉他们的快乐也就是能填饱肚子而已。说起我们他们总是很羡慕,一个月能挣2000多,这几乎是他们家半年的收入。想一想,原来快乐只属于健康,压力只是生活的调味剂,生活的全部是有健康的身体,有奋斗目标,有竞争对手,这样的人生才精彩。
一个警示
昨天韩霏在中研班活动中讲课,活动定在实验校,感觉庆幸的很,因为实验小学学生普遍素质较高,幸许课堂效果会好些。
果不如然,孩子们表现很好,课堂很成功。同事都问起韩霏是哪个班的学生,当她告诉大家的时候,大家都傻了,这不是那个年级最不好的班吗?班容量只有40几人。不过我想:也许这个班其他方面不好在美术这方面还真有特长;再则,如果真像大家说的不是什么好班,这不正好可以检验一下韩霏老师的真水平;如果这个班真像老师们说的那样是年级最差班,那也正好警醒一下我们自己,以后做事情一定要考虑周到,别做出这样让大家认为不公道,使坏,耍小心眼的行为,尽管不是故意也会让别人这样猜忌。
不过还得提醒大家,这样的班韩霏不是讲的很成功吗?无论做什么事情,关键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其实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你失去理智,把事情处理的更糟糕。
谁偷走了我的健康
健康是拥有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提。
——题记
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喜欢上了最流行的躲猫猫游戏,隔一段时间就藏起来,害我只能与病为伴,与药为伍。
胃疼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十几年来隔三差五得光临寒舍,不过朋友吗,也就摸着了他的一些脾气。不就是胃溃疡吗?只要感觉胃里不舒服,随时可以拿出准备的三颗维敏胶囊,两粒雷尼替丁,一粒奥美拉唑,再加一袋庆大霉素颗粒,如果不行,再打一针止痛药,过一阵子也就告别了。
椎间盘突出是在儿子在我肚子里八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慰问了,因此,孩子出生后,我无暇顾及他是否健康成长,就开始了每天的就医之路。牵引,针灸,吃中药,按摩,除了手术没有那种治疗的办法没有试过了。直到儿子三岁,这个毛病才算消停了一点。不过请尊重他,你不能久坐,不能劳累,不能负重,哪天不小心,从灶台上提一壶水下来,竟也能再次突出,好一段时间也恢复不过来。从97年开始我就和体力劳动告别。
去年夏天开始右膝关节疼,去省城医院确诊:膝关节间隙不均衡,属早期外伤得不到及时治疗,或者是没有康复就开始运动造成的,也没有什么治疗的办法,疼痛时就吃几片芬必得,可以缓解疼痛,等啥时候磨损到无法走路了,手术治疗。因此,医生建议:不能爬山,不能登塔,不能骑车,少走路,多休息。不就是让关节减少负重,减轻磨损吗?这正好给了不喜欢运动的我一个借口。
正月初九早晨醒来,右脚掌竟不能着地,别说走路,连站都成了问题,赶紧到医院检查,结果:好像是是什么粘连,需要卧床休息,消炎镇痛。一周后才勉强能够走路。
寒假陪儿子去了一趟海南,回家后大概因为要过年了,一直也没有休息,痔疮这个老毛病就开始和我打持久战。每天的一次大便就成为一次战斗,便血也就罢了,而且每次结束后,疼痛难忍,就像刚刚洗过桑拿,汗水总能打湿我的背心。三个多月天天如此,为了铲除这个恶魔,开始打听,联系大夫,总比趁着五一假期,解决这个问题。周围所有的知情都说,要到省城大医院,找一个专家,这样放心点。可想到要住院儿子这段时间不就“无政府”管理了,再说要是经常到太原换药,来回最少也得两小时吧,这个折腾我真的有点受不了,再说一个小手术,好多人大夫请大家里就能做,不必要搞得那样繁琐。
4月29号,找一熟人先办理了住院,做了常规手术检查,又约了一个太原的大夫,下午四点进行了这个混合痔的处置手术。手术还算顺利,仅40分钟就结束了,尽管麻药过后那份不知所措的疼痛总纠缠着我,可是想一想每天的大汗淋漓,想一想每天的那种钻心的疼,疼痛还是缓解了很多。
5月4号,长假后第一天,感觉自己也轻松多了,上班吧。抽时间输液就可以了。没想到一天折腾下来,第二天换药,发现了两个小拇指大小的水肿疙瘩,医生建议,用盐水热敷,并且每隔一段时间挤压5分钟,不能久坐,也不能长时间站。知道多了两个异物,我开始更加关注伤口,每天按时换药,按时输液,按时清洁伤口,可是看着一起做手术的好几个病友都痊愈出院,可我仍旧忍受着撕心裂肺的疼痛,我简直要崩溃了。
5月10日,医生打电话说手术大夫今天有手术,让大夫复查一下。不看不要紧,一查问题还挺太严重:新生出的两个水肿其实是增生,也就是又长出了新的痔疮,更可气的十几天了伤口一直不愈合,需要二次手术。一则将新生的痔疮处理掉,而是要清理伤口处的坏死细胞,创造肌肉生长的条件。三下五除二手术结束,也不知道是因为太傅太小瞧这两个新生的异物还是因为我的身体机能本身就有问题。小小的伤口竟会流血不止。下午4点50分做的手术,到7点50分伤口处凝血细胞才算发善心开始不往外渗血。除了血流不止,这次也检阅了我疼痛和忍耐的最高系数。疼,钻心的疼,一动也不能动,不停地出冷汗。浑身哆嗦着。大夫说:能忍就忍忍,要不止疼药会影响伤口的愈合时限。管他呢,先止住疼痛再说。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再也没有力气动弹了,不要说医生建议休息,就是谁想让我动一动,我也实在没有力气。我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死里逃生的演练。
5月17日,又是一个星期一,经医生检查伤口已经开始愈合,就目前情况看,疗效还算不错。
自认为身体还算不错的我,近年来却频频亮起了红灯。什么原因?归根结底:不注意保健,不管关爱身体,漠视生命。其实以上那个这些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从来没有当回事,看来才能够今天开始得从理念上好好修正自己的言行。原来,偷走健康的是自己。
孤独  幸福
二十多天了,夜夜有噩梦相伴,不是血流成河,就是遇到无法克服的艰难险阻,总感觉自己是那样无助。半夜醒来,梦境总是挥之不去,令我久久不能入眠。人们常说:梦由心生,可是梦境中的场景却是我从未想过,也未见过的的,可是每一次梦醒时分,却总是清清楚楚,好像真的一样,难道是我在穿越着时空隧道?不过,究其原因:自认为还是这次手术惹的祸。
为了不让更多的人为我操心,这次手术,除了单位的几位领导就是老公和妹妹知道。手术前两天,我把家里能洗的床单被罩,把家人要换洗的衣服全部清洗了一遍,争取到我能自己完成的时候还不算太脏,也就不用麻烦太多的人。
一切准备就绪,4月29号,安排好妹妹给孩子做中午饭,我便住院了,可手术结束,大夫开处方,拿药,做皮试,等输上已经是下午6点了,到晚上七点半儿子应该回家了,可是液体输了还不到四分之一,我只好让姑姑过我家给孩子做饭。输完液已经是午夜十二点了。我还是执意要回家住,回家的感觉真好。
为了不让家里人为我操心,马上就要五一了,我给妈妈和奶奶分别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这个五一我要好好惩罚一下不听话的儿子,他如果听话能按时做完我布置的作业,就带他回家,如果完不成这五一就不让他回去了。他们竟然相信了这个谎言,尽管从小看大儿子的奶奶替儿子求情,能不能让他中午来吃顿饭。还是被我否决了。
5月2号,姑姑带着她6岁的孙女去看奶奶,妈妈也在奶奶家,问起了我,6岁的冯一晨告诉她:大姑做手术了,在医院输液呢。这一句话不要紧,大伙还真以为我出啥大事了。电话,眼泪,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非要来看我。为了证明给他们我没有什么大事,我说等输完液回家吃饭。输完液我们回了一趟家,看着还算平安的我,他们才算相信我没事。草草吃过饭赶紧回家休息,好累。
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安宁日子过了,每天不是爷爷奶奶的电话,就是爸爸妈妈的问候:“好点了吧?”“还疼不疼?”“大夫说怎么样?”,“本来就不很疼,现在一点都不疼了。”“没事,我上班了,星期天我去看你们。”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我在刚刚换完药时,伤口疼得厉害。我攥紧拳头忍着痛,躺在那儿一句话也不想说。电话铃响了,是妈妈:“今天怎么样?”“很好,大夫说没事了,我现在在单位,正商量事情,一会儿打给你。“那就好,那就好。”电话挂了,可是不争气的泪一直在流,不知道是委屈还是幸福。
为了不让更多的人为我担心,我告诉知情人不要让更多的知道了,我想好好休息。于是,老公,妹妹,姑姑成了我的监护人。晚上9点到早晨7点,老公照顾我,早晨8点到11点,姑姑接班为我做早饭,十一点妹妹接班做午饭,到下午两点半,姑姑又接班,陪我解闷,给孩子做晚饭,知道洗刷完,等老公回家才撤岗。
这几天可忙坏了下来不做家务劳动的老公,他又当爹又当妈,星期天还得洗衣服,打扫家,每天还得陪我换药,处置伤口。单位这几天正好还有检查,也不想让单位的人知道为他操心。你看这几天他的肚子小了,人也憔悴了。这样操心还真是第一次。
院子里的看门大爷,问我这几天为啥不去上班,我告诉他重感冒,在输液;在医院碰到了邻居,问起怎么了?“重感冒,已经基本痊愈,再跟几步液体加强一下。”;对门的邻居过来了,“怎么这几天总看见你的车在,生病了?不要紧吧?”;三姨碰到妈妈来我家,非要来看看,这一看不要紧,狠批他们的饭菜没有营养,天天送了新鲜的蔬菜和各种肉让我吃;老公公因为五一我没有回家陪老公回去,担心我出了什么事,从村里赶过来非要看看我怎么样,才放心;同事在看病的过程中,从医生哪里知道我的病情,也去了,他还在生病,却派出了她的女儿每天陪我输液…….
5月17号,我是再也忍受不了这份孤独,无聊,乏味的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执意要上班。老公说啥也不让走,把我的车开到了洗车房,用这样的方法阻止我上班的举动。没想到我打了院子里一个送孩子的车还是去了单位。这几天只好按照我的意志,勉强答应接送我上下班。保证我休息好。
没有了自由,“被监控”的这段日子里,有手术带来的伤痛,有梦境中无助的孤独,但我却感受亲情,友情和关爱交织在一起的幸福的滋味。
噩梦因为身体的缘故,算起来我已经有二十几天没有光顾这儿,二十几天没有看到大家的心声,二十几天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二十几天像噩梦一样过去了。今天我终于有精神坐在这儿谈谈我的一点拙见。
星期一到校后,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了。是学校吗?校门口像省政府门口一样派出了武警战士站岗,而且比省政府还要多两个。校长也带身上了红袖章在校门口值勤。校园年内两位值日教师手拿橡胶棒,佩戴红袖章,在来回巡视。走进去还反现了一道靓丽风景,校园院墙的四个角处都站上戴着红袖章的执勤老师。问起其他老师,他们笑笑:“看休息几天学校变样了吧?”。
这几天在家休息,大概新闻媒体的焦点也就是校园暴力事件和各校所采取的安防措施。某学校组织了以“不和陌生人说话的主题班会”,某学校组织了“学生自护自救演练”,某学校开展了“家长义务巡逻纠察队”,某学校为保证学生上下安全开展了“学生绿色通道”......
作为家长的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孩子也是初一的学生,每天总是一个人走着上下学,一路上自认为还算热闹,应该不会出什么差错,可是没想到流血事件却频频在校园内发生,而且不是因为学校管理和教育的原因,而是社会的不法分子把发泄的矛头直指学校这个弱势群体。孩子在学校能安全吗?
作为老师我想到了可爱的孩子们。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我们老师希望给他们种植下的是阳光,雨露,幸福,快乐,善良,和谐,可是当孩子们接受一次“不能和陌生人说话”的洗礼,接受一次“坏人来了要藏起来”的教育,每天看着几乎是“荷枪实弹”的军事防范,孩子们还能感到安全吗?“社会是阳光的,人民是友善的,朋友是可信的,我们是幸福的......”这些说教和眼睛看到的形成了太大的反差,孩子们会相信老师吗?
是谁让孩子们生活在噩梦中,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吗?
农村孩子家庭教育问题多
有这样一个事实:一次上课中,同学们正围绕我提的一个问题热烈
地讨论着。忽然,一位家长闯进教室,她的第一句话就是:“吓英,钥
匙给你,中午早点回去做饭……”她的话像一盆冷水,一下子把正在学
习的学生热情冷却下来。如此尴尬的现象在农村小学是经常发生的。由
此看来,许多家长还不懂得尊重师生的劳动,而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更
是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期望很高,方法简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父母的
共同心愿。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孩子的教育问
题越来越受到广大父母的重视。他们对孩子期望很高,要求很高,投入
也多,但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最常做的事是为孩子拟
订各种学习计划,买来各种辅导材料,督促孩子完成各种练习。至于孩
子的其他兴趣,则很少去发掘和培养。这种家教,孩子的课业负担重,
心理压力大。我曾接触过这样一位母亲,孩子想看《童话365》,母亲
不让看,说:“课文不去多看,还有时间看这……”
二、很少过问,任其自然。在农村,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
高,又忙于劳动,所以对孩子的关心很少。他们是想让孩子学好,但没
有具体的行动,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任其自然。因此,孩
子的作业经常没完成,孩子也容易犯错。一旦孩子犯错,家长则严加管
教,轻则痛斥一顿,重则狠打一顿。
三、重男轻女,家教失衡。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重男轻女现象在
农村很普遍。在家教中,许多家长出现双重标准。男孩子得到的关心爱
护比女孩子多;女孩子受到的批评多,承担的家务多。男孩子————
家里再穷也要让他读好书;女孩子————学习的好与差,父母无所谓
。久而久之,男孩子变得懒惰、任性了,女孩子则产生了自卑或反抗的
心理。
四、父母外出,家教空白。近年来,农村外出挣钱的人越来越多了
。父母外出,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看管。但他们中多数是
看而不知管或者管不住,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于是这些孩子的生活散
漫了,学习放松了,有的甚至染上恶习,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对于这
些孩子,教师也很伤脑筋,因为家访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此外,有的家教封建迷信色彩浓,科普教育内容少;有的家教重智
育,轻德育、体育等……总之,农村家教问题多,效果差。这为学校工
作增加了不少负担,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农村小学更要
加强家校联系,让每位家长都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工作,认真做好家
庭教育工作。这是每一所学校,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陈瑞良)
九大难题,今日父母的困境
作者:孙云晓
各位父母朋友,非常高兴和大家谈一谈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们谈的总的主题叫“破解家庭教育的九大难题,孙云晓给天下父母的36计”。我做过38年的儿童教育工作,青少年的专职研究做了22年,出版了很多教育方面的著作,比方说《孙云晓教育作品集》、《家庭教育文集》。无论是作为一个父亲还是作为一个研究者,我都有非常深的一种体会,觉得现在想要做好父母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今天的父母至少面对几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叫“信息化的时代动摇了父母的权威地位”。大家一定有感觉,就是说过去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很有权威性,因为你见多识广,你的信息很丰富。可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今天的孩子占的优势可能比父母还要多,所以这个时候你会感到孩子的脑瓜很复杂,知道的事情特别多,就会让你感到面临了很大的困难。这是颠覆性的一个变化。
第二个问题就是独生子女时代给教育带来了挑战。我们感觉好像我们小的时候成长很容易,因为那个时候很多的生活经验很多的品德在兄弟姐妹之间就获得了,大家会相互体谅处理好关系,而这是最重要的生活经验。独生子女不需要处理这些关系,他很少有谦让的机会,这就很难培养他分享的意识。
第三个挑战是早期教育的问题。很多人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就开始认字做好多作业学本领。你要不要学?很多父母也很无奈。
我认识一位老人家,他说孙老师,你说我是爷爷了,我给我女儿看着孩子,我不想让孩子这么累,可是人家都让孩子去学本领我要不让学的话,我怕把我外孙给耽误了,你说,我将来怎么对得起我女儿?没办法我也得送他去学。
你看看这就是压力,周围都是压力,别人弹钢琴、别人学舞蹈、别人学奥数,你敢说你孩子什么都不学吗?这就是压力。
我概括说至少这几个挑战就是今天做父母的面对的压力和困境。那么怎么去面对这些问题?我的家乡是山东青岛,青岛的父母们也很烦恼,但他们想出两句话我认为说得非常好,叫“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我认为这句话可以作为我讲课的一个主题,就是“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破解家庭教育九大难题”,这也是我给大家提供的一个建议。
那么九大难题都是什么呢?我经过多年的研究,提炼出当今社会家庭教育面对的最主要的九个难题,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系统的分析。
第一个难题是“网络时代的教育挑战”,就是网络时代动摇了父母的权威地位,呼唤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是第一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叫“独时代的教育需要”,就是独生子女时代,没有朋友的孩子无法长大,呼唤独生子女父母们联合起来。
第三个难题是“富时代的教育方法”,就是富裕的时代,我们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富有,这给教育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常言说“富不过三代”,令人担忧,呼唤父母再富不能富孩子。
第四个难题叫做“不要把早期教育变成早期摧残”,呼唤父母提高心理抚养水平。
第五个难题是“让每个孩子都成功”,应式教育升学竞争导致父母恐慌和童年恐慌,呼唤父母以平常心捍卫孩子的童年。
第六个难题是“性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孩子性发育提前而性教育依然滞后,呼唤父母理性面对孩子的性需求。
第七个难题是“儿童教育需要尊重性别差异”,说的是忽略性别教育导致男孩成长危机,呼唤父母学会因性施教。
第八个难题是“孩子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其中会讲到离婚率增加,呼唤单亲父母关注孩子的心灵健康,当然这里讲的不光是单亲,就是健全家庭也未必有健全的家庭教育,未必有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第九个难题是“习惯决定命运”,讲的是坏习惯让人麻烦终生,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呼唤父母以良好习惯培育孩子健康人格。
这次要给大家讲的家庭教育的九大难题,大家可以注意到前三个题目讲的是大的背景,网络时代、独时代、富时代,这是如今教育一个突出的背景。我们既讲背景又讲方法,后六个题目讲儿童成长特别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
孙云晓答问录
(一)
提问:孙老师您好,我来自北京,听您讲亲子教育,真的对我启发很大,对孩子以后的教育,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非常的感谢。
孙老师:谢谢。
提问:我想提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孩子写作业的那个案例,对我启发很大,因为我孩子也存在这个问题。还想再提一个就是孩子的预习和复习问题,我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是一直没有解决这问题,您能不能通过一些案例给我一些启发,让我回去之后能够实现让孩子提前预习事后复习的效果。
孙老师:这个妈妈的问题很好。我觉得在小学生和初中生有四个学习习惯如果掌握了,学习一般来说都会好的。第一个就是上课认真听讲,第二是课后独立完成作业,第三是坚持复习,第四是坚持预习。
这四个习惯,有的妈妈说第一个习惯上课认真听讲,因为我们也不可能跟着去上课,不知道他听讲不听讲啊。
这有办法,当孩子放学回来之后,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学生,说你今天上课了,你上学有哪些知识特别重要,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孩子一般很愿意给父母当老师,我们今天上课讲什么了。父母要认真听,认真提问,孩子愿意经常给父母讲他学过的东西,对他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因为他为了给父母讲会好好听课,这就相当于是事后复习了。
要让孩子上课认真听还有一个做法就是通过预习,让孩子带着问题上课,这样他也会上课注意听讲。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预习一段时间,一开始孩子可能自己也不知道预习什么,这时家长要注意孩子在哪方面可能不太明白,然后让孩子准备几个在预习过程中觉得不能理解的问题,让孩子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上课时可以问老师。
家长就不要提前为孩子解决这些问题了,否则孩子会觉得,上课跟我没关系,我已经都听懂了。
这时还可以跟老师沟通一下,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他现在带着问题来听课,请老师在上课时关照一下让他提问题,他一提问请老师表扬一下他提得好,这样学习积极性应该就高了。孩子在学习中一定要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这是他产生兴趣最重要的来源。
(二)
提问:孙老师您好,您讲了一些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是从小的时候开始,我家孩子还不是很大,才四岁,我老是想他还小,可以缓一缓等一等,但实际上有些习惯已经养成了,所以我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慢慢地从自身做起,让他养成一些好习惯,改掉一些坏习惯。
我想问一个问题,我家的孩子很喜欢小动物,他想养小猫小狗,我不想让他养。但听了您讲的课后,又觉得是不是可以养小动物,让他从新的环境里把他已有的一些不好的现象改过来,比如说玩儿着玩儿着玩具就丢了找不着了,养小鸡的时候他会用水去冲它,小鸡乱叫,他还觉得挺好玩的。您觉得,一个四岁的孩子怎么样从养小动物这件事上来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孙老师:这个妈妈的问题也非常好,我觉得让学前儿童、小学生饲养小动物对培养他的爱心、责任感,让情感丰富都是有好处的。由于他的年龄小,他确实不知道,冲这个小鸡,小鸡会很难受。这个时候可以给他讲这个道理,唤起他的同情心,问他如果别人拿水去冲他,他自己感觉难受吗?
如果他不理解,甚至可以在洗淋浴的时候冲他一下,他就能够体会到这种感受了。让小孩子养小动物,可以激发他的责任感和爱心,我认为这个是可以的。
只是四岁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独立去饲养一个动物,这个时候肯定需要大人的指导和协助。养一个比较安全的动物,注意不要有伤害的就可以。
到了小学阶段的时候还可以养植物,养植物对孩子的好处也很大。对植物仔细观察后,对孩子的描写能力、表达能力,包括掌握生命规律都很有好处,所以我觉得完全可以尝试。
教育儿童有一个特点,最重要的不是说,而是做,养动物,养植物,或者是去活动,去游戏。学龄前的孩子其实并不需要认多少字和做多少题,但是需要培养他的观察力、关注度、反应的灵敏性、情感的丰富性,这些都非常需要,可以给孩子今后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以保持强大的后劲。
(三)
提问:孙老师,由于工作原因我每年跟孩子们也打过很多的交道,发现有这么一个问题,现在有很多的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孩子接触得比较少,有些家庭基本是由保姆陪着孩子,孩子跟父母有时候一个月都见不上一次,只能通过电话联系,这样的孩子有很多的苦恼,因为跟家长的沟通渠道很有限,没有太好的办法。
我们作为老师这一方,发现这问题后,该如何来起到一个很好的纽带作用,帮助家长和孩子们解决这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成长。想就这个问题向您请教一下,谢谢孙老师。
孙老师:作为学校或者老师这一方,最重要的就是把孩子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尽量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父母,引起他们的注意。教育并不是把孩子放到学校就可以了,除了学校教育外,对于人格和性格的培养,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我认为,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父母,就算是再好的再慈祥的人都没有办法代替父母,父母一定要意识到孩子需要父母亲直接的关爱。孩子在12岁以前特别是6岁以前,特别需要和父母建立起亲密的亲子依恋的情感,如果这个情感建立不起来,12岁以后花100分的力气都补不上12岁的1分,12岁以前的1分比12岁以后的100分还要多。就是说12岁以前特别是6岁以前亲情能否建立起来是决定一个孩子一生幸福的关键。
我知道,越成功的人士,事业做得越大的人士,时间越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觉得孩子是重要的,我认为做重要的事情是永远有时间的,一定要挤出时间和孩子交流。即使远在非洲,都可以给孩子发一个短信,发一个邮件,心里要有所牵挂和交流。千万不要说我几年都不用想这个事,孩子长什么样我都不用管了,这一定是有问题的。有的孩子其实生活上一点问题都没有,他故意折腾出事情就为了跟父母见面。
我知道这样的很多事情,东北有一个私立学校的孩子,过情人节时花了两万块钱给学校里每个人买鲜花,把学校里老师学生都给搞蒙了,其实他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见到他父亲,你不是没时间见我,只给我钱让我花钱吗?我一天花两万,看你心疼不心疼,来不来看看我出啥事了。其实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亲的关注和爱。作为教育者这一方,我们应该把孩子的这种信息传递给他们的父亲母亲们,督促他们做出合适的安排。
我想不管成功还是不成功的人士,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认他,跟自己没感情。但如果忽略了孩子,就意味着是在酝酿着一场危机。
比如,如果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或者是跟跟姥姥姥爷长大,一下子好多年,老人很可能溺爱孩子。等到送到父母身边的时候,父母一看就恼火,孩子怎么惯成这样了,那可不行,得严格管教。孩子就会感觉到只有爷爷奶奶才爱我,姥姥姥爷才爱我,爸爸妈妈不爱我,这种反差会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说,要提醒这些父母们,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是不能放弃的,生而不养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四)
提问:您好,孙老师,我是北京大学的老师,最近有一个问题让我非常苦恼。我儿子已经17岁了,原来没有时间陪他,现在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而且在社会上交了很多不好的朋友,他的老师也经常打电话说他有时候旷课,回来问他他就骗人。你说我打他吧,他都这么大了,他应该明白这些事,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你说他叛逆吧,他表面上并不叛逆,他只是交了一些不好的朋友,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他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坏,我们怕他学坏。您说出现这种问题我们该不该打他?
孙老师:这种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打他,结果可能更糟糕。首先,17岁的孩子你不一定能打得了,他可能会跟你有一场格斗,会更糟糕,跟父亲打起来更糟糕。其次,就算你把他打得很重,那么打也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被打的孩子一般来说,有两种发展可能:第一,你打他,他就打别人。因为他没法跟你打,他就可能会打别人来发泄,结果打出一个小霸王;第二,如果你把他打服了,就可能打成个窝囊废,他见到谁都怕,这也不可能是你想要的孩子。所以说打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你这个孩子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是规律,用理论讲是群体社会化,在孩子的青春期,有一个最鲜明的现象就是群体社会化。父母对他的影响远远低于同伴的影响,他跟同伴的来往非常密切,他以同伴的标准为标准,以他们的欢乐为欢乐。这个时候的危险性就在这儿,如果他交的朋友不好就有可能让他走上不好的路,如果是好的就带上好的路。
孩子10岁以后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理解和尊重,这个是最有效的方法。我建议这样,我相信你的孩子也是,每个孩子心里都有美好的梦想,最好的方式是比如说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跟他好好聊一聊,在这个年龄阶段最能够让孩子动心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他未来的发展,可以用他可能的未来发展来吸引他。可以跟孩子说你有很多的发展前景,你最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因为17岁完全到了可以规划职业生涯的地步了,要先了解一下孩子的目标。有了目标以后要有计划,该怎么实现,一步步地陪着他具体规划出来。父母可以用很美好的前景来吸引他,任何事情都可以,比方说换换环境,比如说可以到外地去旅行,到国外去看看,或者到什么地方休学旅行,让新的生活改变他,我觉得可能会更为有效。
提问:谢谢孙老师,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如何能让孩子交到好朋友远离坏朋友呢?
孙老师: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他对朋友有情感色彩,你孩子到这一步的话,肯定跟那些朋友是水乳交融。我想最好的方式是这样,新的生活,新的选择,会带来新的朋友。比方说你让他为了新的目标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开展一个新的生活,他一定会有新的认识的人,是不是啊?在这个当中就会有人出现积极的形象。为了实现他的目标,你可以给他找一个大学生,给他当家教或者是陪伴者,那么这个人可能就是他的最好的最新的积极的朋友,所以这就回到了我说的成功教育的理论。
跟中医理论相似,一是固本,不断有成功的体验,有信心;第二是扶正祛邪,给他找积极向上的朋友,帮助他实现目标,逐渐以好朋友代替那些不太好的朋友,用好的生活代替不太好的生活,这个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父母可以给孩子写信,当然当面谈是最好的,可以说一说建议和思考,只有理解和尊重对青春期的孩子是最有用的,靠简单粗暴的方法只能越搞越糟糕。这是我的建议。
(五)
提问:您好孙老师,我这儿还有一个问题,我知道您是一个很成功的教育专家,我有一个两岁四个月的儿子,我非常喜欢他,而且我们父子相处非常快乐,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之前没有的体验。您在课上说到童年恐慌,我觉得年轻的父母对孩子有一种焦虑和恐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健康,非常幸福,非常成功。这里面我个人觉得父亲和母亲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就作为父亲来讲,您觉得是做严父好还是做慈父好?
孙老师:我想是这样,既要做严父,也要做慈父,刚柔相济是最好的,不可能绝对刚也不可能绝对的柔,鲁迅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是有道理的,就是说对孩子该严的时候要严,该柔的时候要柔。我讲课的时候讲过这个道理,两岁到五岁期间,父母特别需要对孩子做的事情要敢于说“不”,为什么?因为两岁到五岁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阶段,他这个时候是非不明,这个时候应该告诉他不可以,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又是错的。好与坏,是与非,一定要很清楚地让孩子明白其中的界线,这对人的一生都是最关键的。五岁到十岁还要继续进行品德教育,比如说诚信、礼貌、合作、有爱心。如果十岁之前把儿童基本的道德智能培养起来,这一生就有保障了。十岁以后的教育就两个字“尊重”,因为青春期来临,需要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和孩子玩、聊天的时候要当慈父,这两方面都是孩子非常需要的。
总结一下就是,父亲带孩子游戏、运动的时候,应该都是很温柔的,非常慈祥的,但是在碰到原则性问题,说“不”的时候就一定要严肃。难就难在刚柔相济,对这个度的把握上。让孩子对父亲的感情既有敬畏之心,又有孺慕之情。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好父亲。
向孩子学习,变菜鸟为老鸟
为什么讲这个话呢,这是有原因的。由于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父母未必全部了解自己的孩子接收到什么信息。
比方说现在的好多孩子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现在中国的小朋友终于有了喜欢的国产动画片。那有个妈妈就很好奇啊,问她三岁半的孩子你喜欢谁啊,你喜欢成为谁啊?她做梦都想不到她三岁半的儿子说我想做红太狼的平底锅。这妈妈也跟着儿子看动画片,知道灰太狼的妻子叫红太狼。平底锅不是个人物,而个物件。这位妈妈想问的其实是你喜欢当喜羊羊还是当灰太狼啊,是当懒羊羊还是当红太狼呢,没想到她孩子说我想做红太狼的平底锅。这时候妈妈就很担心,我孩子怎么喜欢平底锅,你看看奇怪不奇怪。为什么喜欢当平底锅呢?因为红太狼老让她的先生抓个羊回来吃,但这个灰太狼老抓不着,红太狼就拿平底锅打它的头,平底锅成了个打人的工具。其实就这么简单的理由,但是因为妈妈不了解具体的深层次信息,所以才对儿子的选择表示了担忧。
再比方说,中央电视台两次批评一款儿童游戏“摩尔庄园”。谁都没想到有很多小学生在网上抨击中央电视台,说你们这些臭大人不让我们玩“摩尔庄园”,难道让我们玩“魔兽世界”吗?你们根本不了解我们。
儿童们会在网上发起攻击,这很多人都不会想到。所以我在我的博客上评论说,“儿童攻击央视,网络时代惊现新代沟”。其实我们现在对儿童非常不了解,因为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1997年,我曾经带一个团到巴黎开会,参加“明日青少年与媒介”国际论坛。几百个专家形成一个共识:“在计算机时代成年人心怀恐惧疑虑重重,而青少年无所畏惧满怀信心地往前走,信息化的时代动摇了父母和老师的权威地位。”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颠覆,是一个让人恐慌的颠覆。当一个小小的孩子知道得比你多的时候你不感到恐慌吗?
2000年,我开通了个人网站,2005年新浪请我开了博客,我的博客访问量将近五百万,今年新浪又请我开了微博。所以我就有很多网友,一个中学生(男孩子)跟我说,孙老师跟你说实话吧,现在的父母都是菜鸟,菜鸟就是在网络上笨手笨脚好多东西都不懂的人。我就问他,那你们是什么鸟啊?他说我们是老鸟,我们对网络很精通所以我们是老鸟。我说我明白了,今天的时代是菜鸟教育老鸟的时代,就是懂得少的人教育懂得多的人,这肯定是有困难的。有一种理论认为,信息多的一方有可能会欺骗信息少的一方,因为反正你不懂啊。
举个例子,什么叫欺负或者说骗你或者嘲弄你呢?比方说有的父母批评孩子,孩子可能不和你硬顶,而是说你对你对,你们大人多对啊,你们大人都是“蛋白质”。好多父母听不懂这个词,蛋白质不是好东西吗?我们人人都需要蛋白质。但实际上,“蛋白质”是青少年的网上语言,蛋是“笨蛋”的“蛋”,白是“白痴”的“白”,质是“神经质”的“质”,他骂你呢你都听不懂。
有一次,我到天津市一个机关去讲课,一位领导摸着自个儿脑袋跟我说:“孙教授,我儿子前两天说我像唐僧,我一开始听着还挺开心,唐僧多了不起啊,历尽苦难终成正果呢。后来我才知道唐僧不是什么好词,说你是唐僧意思就是你是个超罗嗦的人。”
所以你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很可能连话都听不懂,那更谈何沟通教育呢?
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二十多年,发现现在70%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他们在网络方面比父母懂得多。患网瘾的青少年更是认为自己在网络上比父母懂得多得多。所以现在孩子可以很猖狂地跟你嚷嚷“你懂什么”。这句话很猖狂的,我们小的时候哪敢对父母说这话呢,但事实上现在你确实就是不懂。现在孩子还有一种网络语言叫火星语,我们就更是看不懂听不明白。这样的一个时代必然就增加了教育的难度,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今天的父母这样需要学习。
我们最近刚刚完成了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方面的研究,通过这次研究也发现一个问题,即什么样的孩子容易网瘾?父母不会上网的,父母反对孩子上网的家庭里,孩子就容易染上网瘾。很奇怪,倒是父母上网很有水平,支持孩子上网并引导孩子上网的,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却不容易网瘾,因为他的需求被满足,他可以被引导,因此他不容易有网瘾。你不让他上他偏偏想上,你不会上网你跟他没法交流,这种孩子容易网瘾。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我们要向孩子学习变菜鸟为老鸟。先抛开孩子这个问题不谈,我们作为一个信息化时代的人,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而学习如何使用网络工具就很有必要。所以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变菜鸟为老鸟。
我可以跟大家坦率地说,我本人虽然是一个教授,也是个作家,但是我在五年前就可以说是菜鸟。当时新浪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说,孙教授你是教育界的名人,你是不是在我们这儿开一个博客啊。说句真心话,五年前我对什么叫博客怎么弄博客一点也不明白。后来我女儿说,老爸,挺好的,开吧,我帮你,我给你当博客的总监。
五年前我女儿还是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她的大学毕业论文就是关于博客的研究,还获得了复旦大学优秀论文,所以她对博客很在行。我就在我女儿的怂恿下开了,我说你可得帮助我来弄这个博客。
结果博客就开了,看了那个电影《无极》后,发表了个评论“无极虽好儿童不宜”。我当时正在出差,我女儿说老爸不得了了五千人看了,过了不到一个小时又说老爸又有五千人看了。一下就几万人看了这篇文章,这个时候好多人提问题啊,我突然发现难题来了,因为我打字慢极了根本就没法适应,都是我说我女儿打。这哪能行呢,我女儿自己也忙得很,我就有了上了贼船的感觉,博客已经开了也不可能不弄,我就开始自己学习,因为太需要了,必须得回复。
可以说因为开博客的缘故,我现在网络应用得还算比较好了。比方说我可以打字打得很快了,现在我的博客全是我一个人打理,我可以写文章发文章改文章,可以把照片发上去,也可以用手机发微博。我单位很多年轻人说孙老师你现在很新潮啊,你还有微博了。所以,我觉得孩子是我们的老师,以儿童为师,这是一种成年人的智慧,也是成年人在终身学习中一个必须接受的现实。
我们在十年前还做过一个关于向孩子学习的研究,我认为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时期。而且你会发现儿童有一个特点,当你向他学习的时候他会很开心很自豪,他会很认真地当老师,因为孩子都觉得老师是权威的,自己能当老师很神奇。
我给大家讲一个我很难忘的小故事。江苏有一对夫妇养了一个孩子,这对农民夫妇自己本身的知识很少,没法教给孩子,就想了一个看似很笨的办法,说闺女你上学了我们真羡慕你,我们那个时候上学上得少,你能不能上了学之后把你学到的东西每天教给我们。女儿说好啊,于是爸爸买了小黑板、粉笔,还有一根教鞭。女儿放学回家了,爸爸妈妈从农田里干完活吃完饭了,就把小黑板支上。女儿就像老师一样给父母讲课,这对父母就坚持听女儿的课,女儿也特别兴奋地来教。后来发现这样讲课的效果居然非常好,这个孩子的学习变得非常好,非常有条理,知识掌握得也很牢固。
为什么呢?我们一听就明白了,这对父母用听课的方式给了孩子一个巩固练习复习的锻炼,而且孩子是在一种成功的体验中长大的,我都能教父母了我能当老师了,我能掌握得不好吗?我有知识多快乐啊!
所以说我们如果向孩子学习,孩子会很有成就感,而且你发现没有?向孩子学习的过程会让孩子和你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因为我女儿是我的博客总监,所以我非常感谢我女儿,我也尝到了向孩子学习的甜头,要是没有我女儿的帮助,我不会成为一个老鸟,到现在应该还只是一个菜鸟。
我要是现在还是菜鸟的话就麻烦了。因为我在单位也是领导,单位里很多人修改完各种研究报告后,有时半夜就得给我。你说我要是不会收邮件不会做修改,那人家半夜里怎么给我印出来,怎么给我送来啊!所以,现在有时候很急的时候,同事会凌晨把文章发给我,我看一下改一改,几分钟就发过去了。他们说有你这样的领导我们效率也提高了,也轻松多了,而且也环保,节省多少纸啊!
所以说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非常需要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的实质是什么,好多人讨论这个问题。我说家庭教育的实质是改变父母自己,是提高父母自己。不是说怎么把孩子送到什么地方学习,把孩子交给谁,你会发现交给谁都没有用,最重要的是改变父母自己,提高父母自己。所以说又回到了那句话就是“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向孩子学习,父母也会感到一种收获一种欣慰一种成熟,我想每个人都有自我完善的需要,这就是我们谈的问题。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父母特别需要学习,而这种学习可能需要向孩子学习,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变菜鸟为老鸟,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教育我们的孩子。
父母要永远做孩子良性发展最亲密的支持者
现在开始讲第二计,父母要永远做孩子良性发展的支持者,就是父母要成为孩子最有利的支持者、最亲密的支持者。有人可能很奇怪,你这话什么意思啊?我跟大家谈这些观点的背后其实都有我们科学研究的一些基础在里面。比方说我们最近完成的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有一个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之所以现在中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很多,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支持性的人际关系。
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就是孩子缺少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是网瘾的最主要的原因。什么叫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这其中,亲子关系是第一位的,第二是师生关系,第三是同伴关系。
有天早上在路上,司机就问我,孙老师你听广播了吗?我说没听。他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天报的新闻,东北的一个中学生网络成瘾,本来学习成绩全班拔尖的,网络成瘾之后成绩一落千丈掉得非常快。老师着急就找家长,说你孩子不管不行了,再下去就完了,这成绩下得很快。孩子的父亲一听也急了,回来就把他儿子给揍了一顿,儿子就离家出走了。离家出走一段时间后又回来了,再去上课老师就批评他了,你这么长时间旷课你不能说来就来了,然后提出种种理由不让这个孩子马上上课。父亲急了,我孩子好不容易回来上课你还不让上,这位父亲失去理智就把老师给杀了,后来又觉得自己生活太绝望了,这位父亲也自杀了。
我们这里有很多的研究人员到网瘾矫治机构去见过各种各样的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我给大家讲讲有些有网瘾的孩子是什么状态。有个少年网络成瘾之后两年不出门,男孩子头发长得比女的还长,指甲很长也很少洗澡。你看这个人都什么样了呢?这就是网络成瘾,也可以称之为沉迷网络或是网络的严重使用不当。具体的概念我们不去讨论,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有人会说,那是不是就不能让孩子上网?这是不对的。网络时代的孩子怎么可以不上网?21世纪最重要的是要拥有学会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个时候光静下来看书是不够的,因为只有网络上才会有海量的新信息。学会如何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后,我可以知道到哪里找我所需要的知识,也知道当信息如潮涌来的时候看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更知道我该怎么办,这就是最重要的学习。
学习使用互联网毫无疑问就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因此孩子是需要使用互联网的,但是怎么样既让孩子使用互联网又避免他网络成瘾或者沉迷网络,这就需要有一条最重要的措施,即建立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特别好,师生关系要好,同伴关系要好。
这些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有什么特点呢?最显著的特点是到了双休日节假日,按说这个时候青年人应该找朋友玩,但成瘾的人哪儿也不去也没人可玩,就愿意在网上泡着,这就有问题了。
那么怎么建立这种支持性的关系呢?
比如说现在很多父母都很忙,特别是好多父亲工作特别忙,打拼天下回到家里后,有的父亲看到孩子很晚了还在写作业,心生怜悯但是不太会沟通,话就三句:“吃饭了吗?作业写完了吗?睡觉。”倒真是非常简洁明了,你看,还都是挺关键的话。
但是孩子不是机器人,不可能就只需要这么简单的指令。如果父母孩子之间只有这样的沟通,那就不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应该什么样呢?父母可以换了衣服到孩子身边坐一会儿,胡撸胡撸孩子脑袋:“宝贝,怎么样?今天过得开心吗?有什么新鲜事给爸爸说说。”这个时候,你要特别去注意你孩子的表情。
我一直说儿童的表情写满了成长的密码,你不要以为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上学去快快乐乐放学来,孩子过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未知,复杂得很。你对孩子非常的亲密,非常的信任慈爱,那孩子可能慢慢就觉得感动,愿意与你多交流。
如果孩子说今天谁谁打我了,爸爸一听立马炸了,他打你?你打他啊狠狠地打!孩子说我打不过我不敢打他。爸爸又接着嚷嚷,真窝囊这是我儿子吗,告诉你要使劲打!把他打残了我来掏医药费。你就滔滔不绝在那说,结果你孩子不说话了,孩子不说话神仙也无奈,因为你说的话解决不了他的问题,他没法按照你说的方法做。
这就不是好的父母,好的父母要特别善于跟孩子交流。
我给大家非常关键的六个字,这六个字叫“大耳朵小嘴巴”,其实就是多听少说的意思。孩子说谁谁谁打我了,这个时候呢你别急,只需要问:是吗?打你哪了?疼不疼啊?我看看是不是很严重啊!什么人啊?为什么打你啊?你心里是不是很难过啊?你准备怎么办啊?你多问,问的过程中你还可以搂着他抚摸着他,孩子就会把这过程说一遍,孩子把他经历的事情说出来了,他的难题也就解决了一半,你这就等于心理治疗,他会觉得很温暖很有依靠。
等孩子说完了,你就说这个事你不要怕,你没有责任,我给你几个建议你看看行不行,第一招怎么办,第二招怎么办,第三招怎么办。或者你可以教给孩子这样一招:当有人欺负你的时候,你千万别跟个小绵羊一样站着,看着软皮蛋似的是最容易受欺的。这时候孩子可以大喊一声:“我不怕你,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这样做不是好孩子,你要再这样做我就告诉老师。”
这一招不是你告诉他就完了,你还要训练他,让孩子大声喊来给你听听。你知道,只要敢喊的孩子以后受欺负就会少,这就是阵势的力量。“你这样做我真的告诉老师,我爸爸爸妈都会找你爸爸妈妈的”,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都可以这样做。
可以让孩子明白,不管怎么样,老爸老妈一定会坚定地站在孩子这一边,并且一定会陪着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在碰到问题时,首先父母千万不要一听就炸一听就冒火,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我觉得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这一点非常重要,所谓支持性的关系,我就特别强调支持孩子良性的发展。
孩子发展当然不是这么简单,有很多重大的问题。
比如最近有家出版社找我说,孙老师我们要出比尔?盖茨他父亲的传记,你能不能写个推荐语。我说可以考虑。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但是为什么比尔?盖茨能成为首富呢?在读哈佛二年级的时候,他想退学。各位想想看,如果我们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这类名牌学校,上到二年级时想退学,那父母能干吗?这简直荒唐得很,你创什么业啊你懂什么东西啊?比尔?盖茨那个时候就感到他的时间非常紧迫,因为软件行业发展得非常快,如果不抓住这个时机就可能错失良机了。于是他执意表达他的这个愿望,他父亲也曾经找了一个人来跟他探讨,最终儿子还是坚持。后来这个父亲觉得孩子选得有道理,就理解孩子支持孩子,这很了不起。我认为这就叫支持性的关系。
可能很多父母会说,孙老师你说世界上能有几个比尔?盖茨啊。的确就一个,好些孩子可能别说当不了比尔?盖茨,甚至恐怕连考个大学都难,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更需要支持性的关系。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越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理解和支持就越重要。
我总是忘不了一位母亲,我认为这位母亲很了不起。这位母亲的儿子就碰到难题了,学习很糟糕,连普通高中都根本考不上。最后上了一个中专,上了中专之后发现中专也读不下去了,因为学习还是跟不上。那怎么办啊?后来儿子实在是不想在那读了,这位妈妈也表示理解,你实在读不下去学不到东西,不读就不读吧。
各位想想看,在今天这个时代,中专都读不下来,这孩子还有出息吗?但这位妈妈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儿子有儿子的潜能。
这儿子什么方面好呢?网络技术好。可是光靠这个不行啊,他妈妈问,那你愿意怎么学习?儿子说我愿意在网上学习。好,那你在网上学习吧。这个儿子在网上跟人聊计算机网络技术,但在跟外国的青少年聊天的时候发现英语水平需要提高,否则的话就被别人踢出来,没法跟人交流。于是,又苦学英语。
结果她儿子练了两大绝招:第一网络技术很棒;第二英语很棒。大家知道光凭这两招考中国任何一个大学都是困难的。但是由于他这种有特色的学习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所以他很有自信,他想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就去考微软的认证专家。
他在同龄人忙于高考的时候通过了微软数据库认证专家的全部考试,后来又通过了微软解决方案认证专家的考试。这两个考试是难度很大的,要求的就是英语和计算机水平。亚洲地区20岁以下青少年中仅有两个人通过考试,一个他,另外一个是19岁的印度青年。他有这些证书后,现在香港一家公司担任数据库的主管,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太佩服这位妈妈了,她家孩子这种情况简直会让我们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已经陷入绝境了,你中专都读不下来你还不是绝境了吗?但他为什么能反败为胜呢?就是因为他母亲给了他绝对的支持,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她依然相信自己孩子是有潜力的,孩子是有希望的。
所以作为父母来说,我的一个感悟是我们爱孩子应该是没有条件的,不是因为你学习好我才爱你,不是因为你乖我才爱你,你是我的孩子我就永远爱你,我相信你、我爱你。只要我们坚定地相信孩子支持孩子爱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就不会差,不用过于担心。
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来说,一般亲子关系很糟糕,甚至有一个网瘾青少年没钱上网了就拿把刀在门口等着父母,你给我钱相安无事,你不给我钱我杀了你们,杀了你们我再杀自己。
因此,我讲课经常会讲一个观点叫“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父母会发现与孩子开始变得难以沟通。怎么难以沟通呢?孩子放学回家了,你想跟孩子说话,孩子却背着书包晃悠晃悠进了自己房间,把门一关不出来了,你想跟他说话都很难,这就是进入青春期孩子的一种封闭性。
在这个情况下,如果你把他拉出来说坐这儿好好听着我说话,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很具体的建议,父母虽然和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有时候最好还是给孩子写信,把你的心里话写给孩子。
但是对于这件事,你千万不要这么做:儿子过来,我给你写了封信,好好看看,再说说体会。这样做就太生硬了。你可以把这封信放在孩子的床头或是他的桌子上,并不用再额外叮嘱他,你孩子拿到你的信肯定会看甚至可能还看了不止一遍。但是很可能的结果是看了以后什么也不说。也许十年后的某一天,他会说,老妈当年你给我写过一封信对我挺有帮助的,谢谢。这就够了。
另外,父母还要注意,别对孩子说绝话:“有本事你走,有本事你再也不要踏这个门。”这种话父母记住千万不能说,对孩子特别要理解和支持。
我们过去讲亲子关系,一般就会讲爱。爱,我从来都是赞成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但是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爱的前提是理解和尊重。
面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你一定会感受到他的叛逆,甚至一个幼儿也有叛逆期。那么,当孩子叛逆的时候你是什么态度,这就要考验父母的智慧了。好多父母会说你这孩子才这么点大就想叛逆啊,你硬我比你还要硬,我就不信不能把你给治住。这样的父母看上去很强势,其实是不明智的。
为什么呢?我想提醒大家,孩子在叛逆过程中可能会有很珍贵的品质在增长。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跟父母叛逆时,你一定觉得你特有道理,你觉得你发现了某个真理,你要去捍卫什么,你要去坚持什么,你会想要竭力表达出我做的都是对的就应该这么做。
所以,现在的父母要善于跟孩子谈判,谈判并不是软弱,谈判是一种现代的教育方法。你可以跟孩子说,你说说理由,你说得对我们就支持你,说得不对不能做。当孩子说了理由之后,就应该支持他对的地方,不对的地方可以帮着孩子一起分析。这就保护了孩子在叛逆时体现出来的要独立参与要追求真理的一些珍贵品质,这也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支持。
如果存在这些支持性的关系,那当孩子使用网络时,你就可以放心,因为他能把握住自己,他有更深厚的亲密的情感在支持他,这样就不会过度依赖网络。
除了亲子关系外,当然还要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于师生关系,先稍微说两句。我有一个体会,父母一定要知道是谁在教育你的孩子,一定要熟悉他的各科老师,这样才有利于你分析自己孩子。
我虽然不敢说我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多么成功,但是这一点我是做到了。我女儿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她的老师我都熟悉。现在我跟我女儿上幼儿园时的老师还是好朋友,还保持着联系。我认为这是父母需要做到的,需要了解是谁在教育你的孩子。
当然,也需要了解你孩子的朋友是谁,他们的父母是谁,这样都会构成孩子成长的一个安全系统,能够共享一些资源并且相互支持的系统。
这里我们要确定一个非常重大的原则,即永远给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性的关系,这是他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力量,也是国内外教育研究中反复证明过的一个明智的选择。
孩子长大以后,特别到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受同伴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大家都在一起谈论网络上的事,要想融入其中,必须得赶快适应这种氛围。现在中国的三亿网民中,未成年人占到了60%以上。
因此,对孩子如何使用网络进行具体的指导变得非常重要。你看,家里没有电脑的孩子倒容易网瘾。研究还发现,把电脑放在孩子的房间里,孩子也容易网瘾,而把电脑放在客厅或者放在父母房间里的孩子就不容易网瘾。
为什么?因为你把电脑放在孩子房间,电脑太好玩了,网络游戏太好玩了,他会控制不住自己就要玩。有的时候说好晚上不能玩,他很乖,不玩了,去睡觉了。但他前半夜睡觉后半夜起来玩,你根本不知道。
如果把电脑放在客厅或者放在父母房间里,为什么就不容易网瘾呢?因为孩子在客厅上网,他会总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看着自己,这是一种无形的监督:我上网不能超过时间,我也不能上乱七八糟的网站,我就好好上网吧。孩子年龄越小,自制力越差,就越需要父母的监护提醒。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大概最有效的预防网瘾的一个操作办法就是把电脑放在家里的公共位置,比如说客厅。这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建议。实际上还会有很多其他好处,把电脑放在客厅,还可以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
培养孩子学会选择
明智的父母一般会培养自己孩子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选择能力。所谓选择,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父母要特别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
在这点上,我觉得辽宁大连有一位母亲做得特别好。
这位母亲是一所职业学校的校长,她想写本书,因为她觉得她儿子特别优秀,所以到北京来找我,希望和我讨论一下这本书怎么写。跟她聊了后,我就发现,她最重要的成就是将她儿子培养得很会选择。
比如说生活中买这个还是买那个,今天干这个还是干那个,这位妈妈都是让孩子自己做比较并自己决定怎么做更合适。比如说有一件事就特别逗,这个儿子上初中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女孩子了,他妈妈知道后就说儿子别着急啊。这母子俩因为关系很好,儿子也不避讳:妈妈,不着急不行啊,我同学都找女朋友了,找得晚了好的女孩就没有了。
我们很多人想象不出来这妈妈是怎么和儿子交流的。这位妈妈说:“儿子,你女朋友不在你们班里。”儿子问:“那在哪里呢?”“你女朋友很可能还在小学呢,也可能在幼儿园呢。”儿子对此回答当然也颇为意外,觉得怎么可能呢。
她说:“按照妈妈的经验,其实等你长大了以后,你找的女朋友很可能比你小。可能你后来会发现,比你小好几岁的女孩子比同龄的女孩子更适合你,因此你的女朋友现在还在上幼儿园或者在小学呢,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啊!”儿子想是啊着什么急啊。
看看这位妈妈的智慧,她并没有说早恋不好你可别犯傻,早恋的都是坏孩子。她只是给了孩子一个比较,你恋爱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你眼界要开阔一点,可能你的女朋友还在幼儿园呢,你现在不用着急,好女孩有的是,只要你优秀了,将来一定会找到好女孩。
教会孩子这种比较就是一种智慧,可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话题回到网络上来,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上网是可以的,玩游戏也是可以的,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需要有节制,比如我认为小学生一天中上网或看电视时间最好不超过一个小时。中学生上网或看电视一天也不要超过两个小时,这是我的建议。
有研究发现,孩子在十岁以后就有选择使用媒介的能力,如果选择看印刷媒介的时间多于电子媒介的时间,孩子的智力发展会加快,道德得分也会提高。就是说孩子看书看报听广播对他的智力发展和他的道德的水平提高有好处。如果孩子不喜欢看书看报就喜欢看电视上网,是容易出现问题的。
我们大家都一定会理解看电视和读书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看电视你会发现坐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不知道看了什么,因为你太轻松了,坐在沙发上,喝着饮料吃着东西,肥皂电视剧一集接着一集,看了半天你都不知道看的是什么。可是看书就比较费劲,看书你不可能看了半天不知道看的什么,那肯定是没用心看,用心看的话你大脑的思维就在紧张地运动工作,这个时候你记忆深刻。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独立性很强,自我控制能力很强,那电脑放在他房间也没问题,但是孩子自己应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一种选择。
讲到选择,我觉得中国的青少年在这个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很多孩子不太会选择,因为缺乏训练,所以很盲目。
我想起老子的一句名言,老子是个大智慧的人,比方他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我的理解是此处的“勇”是勇气,“敢”是鲁莽,如果你有勇气但很鲁莽你就会走向危险,走向困境。“勇于不敢则活”,就是有勇气但你不鲁莽,就能获得平安获得成功获得发展。
我觉得这话很对,所以说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不要那么鲁莽不要那么不顾一切,要让孩子学会有智慧地生活,我认为这是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
大连这位妈妈后来跟我联系了多次,了解多了后,我发现她会从各个方面来教育孩子学会选择,比如生活上买什么、吃什么、怎么跟人家交往、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包括如何选择安排自己的学业,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也有必要跟孩子建立这样的一种关系。
有一位父亲,他的做法也非常有意思。他儿子想买自行车,看到一辆自行车挺好想要买。他爸爸说,不着急,咱们要货比三家,看看买哪家的最合适。
结果这位父亲带着儿子走了三家商店,最后发现其中有一家店可以少花十块钱,而且质量很好,最后就买了这家的自行车。然后又用这十块钱跟儿子吃顿饭。
这种做法有人可能不太能理解,不就十块钱么,值得费这个时间和精力吗?不是这个道理,这种做法的作用在于让孩子知道了如何进行比较,他会发现原来买东西可以这么买,通过比较发现它的优点缺点,最后你发现原来可以用比较少的钱就能买到你需要的东西。
我在《参考消息》上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说中国一个私立学校的孩子到日本去访问,平均下来,每个孩子花的钱超过两万多人民币。日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都对中国小学生的高消费感到惊讶,买东西根本不比较,这个挺好,那个也不错,那都买了吧。这件事在日本引起了人们的惊讶和讨论。
我到国外访问时,发现很多外国的青少年在买东西时也会比较,我需要什么,我需要的东西怎么能够更便宜更有质量。实际上这是一个生活态度,可以让我们学会选择。
所以,孩子从小就得做这样的训练,那么怎么有效地培养孩子的选择习惯呢?
拿看电视来打个比方,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电视报,这样在看什么节目时可以做选择,可以和孩子讨论哪些节目可以看,哪些节目不值得看。通过这种选择,你会发现有很多非常好的节目就不会漏掉,而且为了保证能看这个节目,之前需要做出时间上的安排。
这样的话,你就会发现孩子自己慢慢学会了选择,在生活中面临各种诱惑的时候,他也会做出一些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刚才我们讲到预防网瘾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种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有一个问题,我想在这里给大家稍微补充一下,因为刚才那部分侧重讲的是亲子关系,这里要给大家讲一下师生关系。
最近这个话题也经常被人提起来,关于好老师还是好父母,很多人觉得好父母更重要,我也认为好父母很重要。但是,不可否认,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你孩子写作业你发现错了,你说“儿子,这个写错了”,“没错啊,我们老师就这样说的”。完了,你改不了。孩子说老师说的就像圣旨一样不能改,你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你也不要改,让孩子在小时候信任老师是很有必要的。有家长可能会说了,老师水平低,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但事实上,如果孩子对老师不信任了,后面的教育就会很麻烦,孩子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还是在学校里,如果对老师基本的信任感都没有,那在学校的那么多时间还怎么学习呢?
父母需要与孩子一起建立起一种支持性的师生关系。我就建议我们的父母首先要了解老师、尊重老师,经常和老师沟通,和老师要处在相互配合的关系中,这样的话,你会发现跟老师会处得比较好,不要简单地否定老师,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表示理解,如果有问题可以找老师沟通。
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北京有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回家说我再也不上学了我可不喜欢上学了,上学没意思活受罪,因为老师不喜欢我,同学也不喜欢我,学习我学不好,我也不喜欢学习了。
这妈妈说,儿子,你才五年级就不上学了,不上学你干吗呢?你就得上学去学本领。可孩子死活说不想上了,这妈妈就很着急,到处找人想办法找人咨询。
后来找到著名女作家毕淑敏。毕淑敏是我的一个老朋友了,在西藏当过军医,后来她写作成名之后又到北师大读了心理学的心理咨询方面的博士课程。
这位妈妈找到她,我儿子不想上学了您看怎么办呢。毕淑敏很幽默,说我给你开个处方吧,就拿纸写了个处方。这妈妈一看哭笑不得,咱们看看这处方是怎么写的:这个孩子有病,需要表扬,表扬一个星期。毕淑敏说,你把这方子拿给老师看看,可能有用。
这位妈妈没辙就把这处方给老师看了,老师一看说这什么大夫开的啊?这妈妈说军医开的。老师就叹口气说,你这个儿子还真没觉得有什么可表扬的。这妈妈说,老师,你就发发慈悲吧,我这孩子真的一点信心都没有了,你要再不鼓励鼓励他,都不肯来上学了。这位老师还是比较有慈爱之心的,说那好吧我试试看吧。
星期一,上课了,老师就看看那个男生,看来看去也没看出什么优点,老师心想,瞎表扬吧,某某同学今天上课很认真。那孩子一听老师表扬我了,太阳真是从西边出来了,于是腰板挺直认真听课。
第二天上课,老师又看那个男生,看来看去还是没发现什么优点,不过还是表扬一下吧,某某同学作业写得有进步,能好好写作业了。
结果,五天下来,这孩子像变了一个人,爱上学、爱写作业,还特别喜欢他的老师。
为什么变化这么大呢?我给老师家长们讲课经常讲这个道理:对小学生来说,老师要是摸一摸他的脑袋,就像被活佛摸了头顶一样,那个舒服那个开心!他会昂着头回家:妈妈,今天老师摸我脑袋了,老师喜欢我。
不过,中学生不能摸脑袋,中学生被摸脑袋会浑身起鸡皮疙瘩,但是中学生更渴望被欣赏和鼓励。
人的本性一定是喜欢被欣赏被鼓励的。
所以我讲这个道理什么意思呢,你看她这个孩子已经走上失败的边缘,都不想上学了。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习,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她这个孩子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学习的兴趣,失败感太强。所以,刚才讲这个道理,就是孩子要想好好学习,最好的方法是要有学习的兴趣,而学习的兴趣来自哪里?来自于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越多,孩子的兴趣越高,自信心越高。
我曾经采访过上海的闸北八中,那时候那个学校被称为垃圾学校、流氓学校。留级的学生达到38%,但是这个学校现在却成了全国的名校。
学校校长跟我说,成功教育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变反复失败为反复成功”。和老师沟通,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关系,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对老师光简单地抱怨否定,我觉得是没有意义的。比较好的方式是理解,是相互的支持引导。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和老师的这种沟通,并不等于是希望老师给自己的孩子吃偏饭,大家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让老师给孩子吃偏饭。我非常理解父母的心情,当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去的时候,有人说,就好像把自己最心爱的宝贝交给一个不熟悉的人保管,是很不放心的。最好是老师我给你好处我给你关照,然后你对我的孩子能特别关照一下。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注意,不要把这个关照变成吃偏饭。
曾经有一个人就这样,他让老师偏袒他的孩子,像评三好学生、学生干部之类的荣誉,他儿子都可以不费劲地获得。结果,没想到在一次最关键的评选中,他的孩子落选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行为引起了公愤。同学们对老师偏向谁是很敏感的,那次是评选市级三好生,跟保送有关系,全班同学投票,这孩子得票就很低。其实这孩子也挺努力的,但家长的这种做法反而帮了倒忙,搞得这孩子非常被动。
其实你会发现,让孩子受点曲折受点委屈,对孩子成长是有好处的,不要让孩子过于顺利过于受到关照。所谓“关照”应该是该鼓励的时候要鼓励一下,而该严格要求的时候就该严格要求。像之前那位妈妈的做法就很好,她只是在挽救她孩子的失败心态,而不是要求老师光给她孩子吃偏饭
让孩子体验没有网络的快乐生活
现在我们接着讲第一大难题中的第四计,让孩子体验没有网络的快乐生活。
这点大家特别要注意,我想着重强调这个问题。今天这个社会,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网络社会,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如果哪一天停电,哪一天要是不能上网,心里就有点没着没落的。我现在都有点问题了,我的网站、博客、微博,每天都想看一看大家对我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
我们是成年人,我们的生活很丰富,我们有工作需要去做,所以可能还不至于有网瘾。但作为一个孩子,他的自控力本身就不高,就很可能沉溺于网络拔不出来。当孩子越失败,人际关系越糟糕的时候,他就很容易逃避到网络世界中去。
当然,他躲到网络中去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有人说,网瘾也好,网络的迷恋也好,还是一个安全岛呢,他是有与网络相关的很多问题,但是他还没去危害社会,他自己有网瘾但不去伤害别人,只是在自己伤害自己。
实际上,网络成瘾只是孩子在用这种方式向社会呼救:我现在有病了,我现在有苦难了,我拔不出来了。网络成瘾的人,不能与其他人正常交往,不能正常生活,不能正常学习工作。父母就面对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让孩子避免网络对孩子的这种伤害。
其实,因为科技发展上的领先,欧美国家的网络比国内更发达,但是欧美国家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或者沉迷于网络虽然也有,却没有我们中国那么多。
原因很简单,就是国外青少年的生活比较丰富多彩,没必要光盯着网络。而我们中国的学生容易网络成瘾,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活比较单调,家长们可能更重视上学时如何把学习搞好,放学时如何上好课外辅导班,能让孩子自由安排时间的决定特别少,孩子感到不自由。
所以,父母就面临这样的任务,怎样让孩子体验到没有网络的快乐生活?
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件事。在日本,有一个活动非常有意思。孩子上一年级了,老师说让孩子们每人都带粒花种来,种下后,让大家都来观察种子如何发芽如何开花。孩子们当然都很有兴趣,种子种下后,总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发芽。
这期间,大家都很着急,你的发芽了吗?没有,你的呢?我也没有,你浇水了吗?我浇了啊,可怎么还不发芽啊?全班都来交流经验。
终于,有一天,某个同学嚷嚷:我的发芽了!同学们都过来看,然后再赶紧去观察自己的种子。对于小孩来说,这些事就是大事。
于是,很多家庭都在关心自己家的种子发芽了没有,长成什么样了,大人小孩子都很兴奋。慢慢地,你的发芽了,我的也发芽了,几片叶了?三片了,你那个怎么还是两片?你说这个生活多么有意思啊!种子发芽了、长高了、开花了,最后就结籽了,大家就学着采籽收藏,这样闹腾了几个月。
各位想想看,这种经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是很难忘的,充满了期待,每天都需要关心,每天都有发现,那种喜悦和等待,可以说能让一个人牢记一生。
这是一种生命的体验,能够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我觉得这种情感对一个孩子来说,可以受益终身,是一种美的体验、生命的体验、成长的体验。
在国外,这种生命的教育非常有意思。我觉得国内可以多借鉴一下这些方式。比如说,为了让孩子体验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要求孩子带着一个生鸡蛋上学。带多长时间呢?带五天,星期一带到星期五。只有一个要求,不要把它弄破了。至于怎么避免弄破鸡蛋,那是孩子自己需要考虑的事情。
想想看,这小孩上学带着鸡蛋往哪放?放在书包里一挤就破了,放在盒里一晃荡也破了,好多孩子就拿着,课间也捧着,上体育课得先找个地方放好鸡蛋。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如果哪个小孩把鸡蛋弄破了,那任务就失败了。孩子肯定非常伤心难过,但又不能做假,重新弄个新鸡蛋过来。
老师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孩子明白,生命像鸡蛋一样脆弱,要能好好呵护它是多么不容易啊。你们能长大,你们的父母为此付出的努力比保护一个鸡蛋要复杂得多。
所以,通过这种体验可以让孩子感到生命离自己如此之近,如此可以理解。
在美国,也有类似的教育体验。老师居然让中学生每人带一个娃娃上学,不管男生女生,都带一个和真正婴儿一样重的布娃娃上学。这种体验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给孩子进行生命的教育,让孩子体验到,如果一个婴儿你必须随时照顾他,是很不容易的。用这种方式让孩子知道了,生命的存在需要花费我们很多很多的心思。
我觉得现在中国这方面的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有欠缺。但是,在家庭中我觉得父母可以首先做一些改变,帮助孩子用丰富多彩的生活代替单调的生活,用成功的体验代替失败的体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方法。
我可以给大家谈一谈我自己的体会,很多人觉得我现在是个教育专家,还是个作家,出了很多书,怎么这么幸运呢?你是个什么经历啊?
其实我跟大家坦白地说,我的学历并不高,小的时候家境也很贫寒。但是我最大的财富是什么,就是童年时的生活无拘无束丰富多彩。
我生活在山东青岛,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发生“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就停课闹革命,当时还是小孩,哪懂什么革命啊就玩呗,所以有大量的时间在山上在海边玩。
我的文章有好多那个时候的回忆,一手拿着钢叉,趟着没过膝盖的海水插螃蟹插鱼,我们都很有经验,螃蟹往哪儿跑就往哪儿插肯定插不着的,你得往它前边插,判断插下去的时间正好是螃蟹跑过去的时间。挖蛤蜊、抓蝈蝈、爬浮山,那生活到现在都非常难忘。
记得有一次,几个差不多大的男孩子在一块较劲,看谁有本事能从井底下挖一把泥上来。我们就下去了,但是下得太深了,之后虽然抓到泥了,但在往上爬的时候发现老半天都不能露出水面,憋得两个腮帮都鼓起来,感觉非常难受,但最后终于出来了。
就是这样很多很多的经历,会使你对生活充满热爱,非常快乐。这种快乐的生活会使你的生活中充满一种激情。
我们的孩子如果缺少了亲近大自然的体验,没有在自然中快乐的体验,也没有游戏的快乐,没有亲情的深深的烙印,那他就很容易苍白。
有一首诗我很喜欢,是我家乡的一位诗人刘饶民写的,真是终身难忘,我把它看做我生命的护身符。具体是这样的:大海大海我问你,你为什么这样蓝?大海笑着来回答,我的怀里抱着天。大家想想看,在青岛的海边,躺在海面上几乎不动,仰望着天空,真觉得天海一色,人被溶化在其中了,会有天有多大海就有多大的感觉。
这就是一种对大自然的体验,对生命的体验,我想如果这种体验很丰厚的一个人,一般来说就不容易网络成瘾,不会受到网络的伤害。
大思想家卢梭说,人在15岁以前要在大自然中长大,要在农村长大,但现在城市的孩子们根本做不到。有那么一句话:“凡是热爱大自然的人都不会学坏。”你会发现,一个很喜欢自然的人,情感会很完善,会有审美观,会很善良。
所以说,父母们不要光觉得孩子学习各种特长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心理的健康,这是他一生幸福的基础。
我以前看到过这么一个报道,说有一个城市突然停电,停电本来是件让人很烦恼的事情,结果很多人发现,停电之后反而给大家带来了意外的快乐。
还有孩子问:“爸爸,什么时候再停电啊,我就喜欢停电。”为什么会喜欢停电呢?他家平时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晚上爸爸上网,妈妈看电视或者打电话,而孩子就写作业。
其实这种情形在很多家庭里都经常出现,一家人在同一个屋檐下,但各干各的事,没有交流。这时突然停电了,谁也干不成自己的事了。家里也没有蜡烛,什么都没准备,就只能围坐在沙发上或者地毯上。干吗呢?就靠在一块儿讲故事吧,轮着讲故事,父母们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事,自然是感慨万千,孩子也觉得很新奇,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所以这一家人突然感到,停电的时候反而让他们感受到了难得的温情。据说当地很多居民都有这个感受,所以还向政府建议每周停电一个晚上,这一个晚上就作为亲情交流日。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并不是有房子有爸爸妈妈有孩子,这就是家。有一个人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很多家庭有一个问题,有家人却没有亲人。”家人之间有夫妻关系有血缘关系,但是没有交流没有亲情没有沟通,所以算不得是亲人。这样是有问题的,所以说,让孩子体验到生活中没有网络的快乐,对今天网络时代的孩子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体验。
湖南卫视有一次搞了一个叫“变形记”的节目,请我给他们当顾问。什么叫“变形记”呢?很有意思,城里有个孩子迷恋网络,节目组征得他同意后,将他送到西北一个山沟里的人家,和这家人生活了一个月。同时,让那家人的孩子到他家来生活,相当于互换生活,这也叫民宿。
这个城里的孩子正上初二,到了这样一个大山沟里,到哪儿去找网络啊,只有县城里有网络,可这山沟离县城还有好几十里路呢。
没有网络的生活让他觉得很难捱,但是他马上就被新的生活所震撼了。这家人平时喝水都很困难,要喝水得走很远去担水,吃饭有的时候都吃不饱,而且那家男主人的腰还不好。这个城里的孩子简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生活,当他知道这家父亲为了照顾好他,每天都去远处挑水,因为腰不好摔在地上水也洒了,受到了特别大的震动。
而相对应的,那个农村孩子到了城市里,也一下子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他简直没法理解的世界,那家也很有钱,开着车来接他,让他见识了城市里灯红酒绿的生活。尽管如此,但是他很想家,不放心他的父母。
后来这两家建立了很好的友谊,城里这家父母说我们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我们支持你考大学,你上学的所有费用我们来出,两家的关系变得非常好。
通过这样一种交流方式,城里孩子觉得人家父母那么困难还要努力照顾好他,他非常感动,于是甚至也去帮着搬砖打工来挣钱回报这个家庭。最后走的时候居然给人家父母跪下了,一个不相识的人这么照顾他这么喜欢他,实在是太感动了。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就是今天的孩子太需要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没有网络的生活,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很大,我们的人生可以很丰富。网络只是个工具,我们不能被网络所左右,因为有网瘾之后,你会发现人就会成为工具的一个奴隶,这是一种异化的生活。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生活单调,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无处可去就在网上打发时间,实际上他很孤独。他这种孤独实际上就成为一种依赖,越失败越孤独的人越依赖于网络。或者说他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失败很容易受到挫折,只有在网络游戏中,他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当我们变反复失败为反复成功,又用丰富多彩的生活代替单调的生活,并给孩子提供了支持性的人际关系之后,我想我们的孩子是不会网络成瘾的。
独时代的教育需要
所谓“独时代”,就是独生子女时代。这个时代有其特殊的教育需要。由于每家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们缺失了同龄人的陪伴,会失去很多只有在兄弟姐妹间才能进行的体验,因此需要独生子女父母联合起来。这个问题我认为特别需要关心,这里就开始讲刚才所说的支持性人际关系中的第三点,同伴关系。
我们调查发现,有网瘾的学生中,经常感觉被人看不起的占49.3%,感觉不受同学欢迎的占49.4%,都分别比没有网瘾的中小学生高出23.8%和21.1%。不受同学欢迎、不被人看得起,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很难以接受的。所以这个问题特别值得注意,那么怎么做呢?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曾经请我去做演讲,我讲的题目是“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大家在网上搜这个视频就可以搜到了。在这个节目中,我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叫王晓龙的大学生的故事。
西北有一个学生叫王晓龙,非常优秀,优秀到什么水平呢?全国中学生化学大赛西北赛区第一名,保送北京大学化学系。可是谁能想到这个保送北大的学生王晓龙,在北大读三年级的时候被法院判了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他到底犯了什么罪呢?如果你不知道这个案例,你在心里猜上三遍,我想你都很难猜出来他犯了什么罪,因为王晓龙一不偷二不抢三不耍流氓,他犯的是故意杀人罪。
为什么故意杀人呢?关于北大,大家都知道,那是社会活动很频繁的一所大学,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没有朋友,那肯定是呆得很不舒服的。这个王晓龙到了北大很快就发现自己有压力,他说我一定得交个朋友。但很可惜的是,由于从小到大只知道读书,他都不知道该如何交朋友。
他觉得同宿舍一个男同学好像不错,那就跟他交朋友吧。于是,他就天天跟着人家,你上哪儿我上哪儿,我有什么好东西先给你用,你有什么困难我第一个帮助你,我就要成为你的朋友,真是把一颗心交给别人了。
但是,时间长了,周围的人就议论了,说这两个男生老在一块儿形影不离什么意思啊,感觉真怪。那个小伙子一听心里就别扭了,你别再跟着我,我不跟你在一起了。王晓龙着急啊,我们友谊很珍贵的不能分开。他给那男孩子写信说我们两个一定要维持友谊等等,那男生说,不行,我不跟你交朋友了,你不是我的朋友,不能老跟我在一起。王晓龙一听,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这么绝情,你等着,我一定得报复你。
王晓龙要报复一个人很可怕,他是不打人不骂人,他高智商,他要用他学过的专业知识报复人。他不是学化学的嘛,就找来了一种剧毒的化学品,铊盐。这个铊盐多可怕呢?1995年,清华大学发生全国第一例铊盐中毒事件,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同学朱令被人投铊盐,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朱令还是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
现在王晓龙就把铊盐投到了同学的杯子里。那个同学当然不知道就喝了,喝了就反应剧烈疼痛难忍。王晓龙一看先被吓坏了,就赶快打个车送他去医院抢救。
当年国内医务界对铊中毒的症状一无所知,出现朱令事件后,就有点经验了,所以一看这个症状,又见送中毒者来的这个人神情慌张,说问他:怎么回事?是你放什么东西了?于是王晓龙就一五一十地把放什么东西什么时候放的都说了。
虽然抢救得比较及时,但是也要住院治疗一年,今后怎么样还不能完全确定。那被害人就把王晓龙告上法庭,法庭一审理,非常简单,这就是故意杀人罪,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消息传到家乡,他的父母一听,简直是没法理解,这么好的孩子,居然犯了故意杀人罪?后来他父母反思,只关注了孩子学习上的事情,而忽略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这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放了学就回家,回了家就安安静静地做作业,从不惹事生非,看上去一点问题都没有,除了没有朋友。
在央视做“百家讲坛”节目的时候,我说我送给天下父母一句话:“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朋友,比他考试不及格还要严重。”为什么呢?因为人长大的过程是一个由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是个社会化的过程,儿童的社会化是离不开同伴的交往的。没有朋友这个问题很严重,怎么办?下面我们就来讨论。
变小家为大家,变独养为群养
在这个难题中,我先提出36计中的第5计“变小家为大家,变独养为群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独生子女家庭是一个小家,三口之家,你要想办法把它变成一个大家,变独养为群养。我认为独生子女靠一家一户是很难教育好的,因为孩子没有兄弟姐妹,但他需要伙伴。怎么办呢?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很具体的建议。
在北京,曾经有三个家庭,这三个家庭的孩子上同一个幼儿园,感情比较好,幼儿园闭园了,孩子们还都不愿意离开,你拉着我的手我拉着你的手,还想在那玩,不愿意回家。这三家的父母也非常理解孩子,经常制造机会让三个孩子在一起玩。
因为大家发现,三个孩子在一块玩得很开心,饭也吃得多话也多。后来这三家又发现,有的时候没有时间陪孩子玩,建立一个互助组也很不错啊。这个双休日我很忙孩子放你们家,他孩子也放你们家,下个双休日我有时间了,孩子都送我们家,轮流带。
有一次,他们请我参加他们的活动。于是去了天坛公园,三家父母和孩子都来了。父母们坐在树荫底下聊天打牌,三个孩子就冲出去了,到处跑。一玩就好几个小时,三家大人就坐下来和我慢慢聊天。
后来其中有个妈妈就给我打电话了,说孙老师你看我们几家玩得都挺好吧,能不能给我们起个名字呢?我说可以啊,一个孩子就是一颗星,星星们汇合在一起就是一条星星河,星星河是快乐的河,星星河是大家园,就叫“星星河快乐家园”吧。
这三个家庭的孩子就从小学玩一直到小学毕业,这个“星星河快乐家园”变得也很有名。我主编的杂志叫《少年儿童研究》,专门开了个专栏连续介绍这个“星星河快乐家园”。这个现象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专门做过一期他们的节目。我们觉得,独生子女家庭是可以借鉴这种做法的。比如说,几个亲戚的孩子、邻居的孩子、同事的孩子,大家都有共同的目的,想把孩子教育好,这种模式就非常简便。这样就可以“变小家为大家,变独养为群养”。
后来我们想把这种模式做进一步的发展,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的一些郊区跟当地农民合作建立了一个“星星河快乐农庄”,我们把孩子送到当地农民家里住。小孩在那个地方白天可以摘柿子磨豆腐等等,小孩第一次吃上自己磨的豆腐,心里别提多骄傲了。最后离开这个村庄的时候,孩子们还可以带一块自己磨的豆腐回家给爸爸妈妈尝尝。当地农民也很积极啊,因为冬闲的时候没活了,孩子来了他们还能挣钱呢,走的时候还会买你的农产品呢。
所以,其实这个方式非常简单,我觉得教育的智慧在民间,我们是可以有很多创造的。
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有一位教授是少先队教育专家,曾经专门到北京育英学校的小学部做实验,叫“一日营”,就是一个小队大概六七个孩子,周末到其中一个同学家里去生活一天,一起吃饭睡觉做饭做游戏写作业。
小孩有个什么特点呢,大家可能都有体会,小孩从来都感觉别人家的饭好吃,别人家的床睡着舒服,别人家的玩具好玩,别人家的一切都是好的。对独生子女来说,能到别人家里过一天真是特别开心。所以在这个学校做实验时,我们给父母开家长会提出这么一个活动方案。
结果有119个家庭报名愿意接待这些小客人。有人说我们家愿意拿一千块钱来招待孩子们吃好。我们说不用,不要大吃大喝,孩子其实不在乎大吃大喝,就吃你家常的饭就可以。
孩子们都很高兴,星期六的早晨就来了,写作业,一起玩玩具做游戏。然后再去市场买菜,土豆、鸡蛋各买多少。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你碰碰我,睡着了吗?没有,你呢?我也没睡着。大家都睡不着觉,觉得这真是个新奇的体验。
大家可以看到,这种方式创造了一种独生子女教育的新模式,所以父母不要说:宝贝,哪儿也别去,外面哪有咱家里好,咱就在家待着,家里又安全又吃得好。
其实这并不能满足独生子女的需求。儿童长大的过程是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群体性,儿童一定要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长大。第二是实践性,他一定是在体验中长大的,而不能光靠说教。所以,无论是星星河快乐家园也好,快乐农庄也好,一日游也好,都是强调同伴之间的交往,让孩子得到生活体验。
有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来思考“为什么孩子要群养”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恒河猴的实验,有一群猴子,其中一些猴子群体喂养,有些猴子单独喂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之后,通过比较发现,群体喂养的猴子性格活泼健康,生命力顽强;单独喂养的猴子情绪不太稳定,生命力下降,连生殖能力都下降了。
为了孩子成长的需求,父母要主动地相互联合,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应该联合起来以群治独。大家一定会发现这么做也并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呢?你想想,孩子们在一块儿容易生事,可能一会儿就打起来或争执起来,也很可能谁会受点小伤之类的,那父母们该如何对待这种问题呢?是父母为着自己的孩子争执起来,还是打官司赔医药费?如果这样,那下次还怎么在一块儿呢,所以这都是对父母的考验。
我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孩子们在一块儿交往的时候,是很有可能出现一些冲突的。最聪明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来解决自己的冲突,父母之间要宽容。你要相信孩子有办法解决他们的冲突,而且他解决自己冲突的过程就是他提高交往能力的过程,你不要替他去解决。
当然,在设计这样一种合作模式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应用成年人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来规避掉一些没有必要的麻烦。
比如,你在选择其他家庭的时候要慎重一点,你至少要选择你觉得可以接受的家庭,几家孩子之间有一定的能在一起玩的情感基础,父母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基础,愿意相互接纳,这是你可以选择的。另外也应该制定一些相应的规则,比如说开支AA制,不用说什么我们家有钱到我家来。天天吃你们家住你们家,有一天你也会发现负担很重,心里就别扭了。对孩子也不是说让他们在一块儿就行了,爱怎么打怎么打爱怎么闹怎么闹,父母对孩子还是要有个引导的过程,告诉孩子注意事项是什么,要注意安全,要有礼貌。
父母要积极配合。父母们最好能轮流负责组织活动,每次活动的内容、场地要提前设计好。活动可以不拘一格,可以走出去,也可以在家庭中进行,只要是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活动都可以进行。
活动应尽可能注意以孩子们为主体。活动应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由孩子们自己设计活动方案,父母只做一些辅助工作。孩子如果年龄小一些,可大多以娱乐活动为主,等孩子大一些的时候,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的活动向深层次发展。
另外,现在城市家庭里边有一个问题,家里都装修得太漂亮精致了,孩子可不管这些,来了就像猴子大闹天宫,家里估计得弄个底朝天。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为了孩子能在一起玩,你是要付出代价的。例如宽容,要容忍孩子不够整洁,孩子可能会在你床上翻跟头。你不要把家里搞得太干净,家里有个孩子,要想把家里搞得过于干净过于整齐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一条,这个我们后边也会讲到,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比如你们可以自由地玩耍,但是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这就是需要对孩子进行的引导。
易子而教
关于独时代教育需求这个问题的第二计叫做“易子而教”。 “易子而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古代的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前面所讲的湖南卫视的“变形记”节目,其实也是一种“易子而教”,不过我们现在把这种方式一般称之为“民宿”。
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活,所谓“民宿”(home's day),就是说换一家生活,即你的孩子到别人家,别的孩子到你家,来体验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生活。这种民宿生活的意义在于可以让青少年体验到人与人的境遇是不同的,但是大家的内心是平等的,要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中国现在是一个开放的国家,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这个开放可不是一句空话,各位想想看,如果你的孩子在他的中小学时代,曾经在家里接待过几个外国同学,或者你的孩子到外地或者外国的小朋友家去住过,你的心里就会掂量出来这有没有价值,他在心理上对外国人、外地人的接纳程度就不太一样,而且这种变化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现在这种民宿生活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入我们的生活。我可以非常欣慰地跟大家说,我的女儿就深受其益,她中学的时候选择了北京一所学习日语的学校,不是重点但是个日语特色学校。我女儿在那里生活了六年,初中高中六年。这个学校跟日本有密切的联系,我女儿就在家里接待了三批到中国来民宿的日本学生。
学校里是谁报名谁就可以接待,我女儿每次都很积极地报名,然后就把日本学生领回来,当然一般是男孩领男孩,女孩领女孩。我女儿就分别领了三个日本女孩住我们家了。日本女孩到我们家来以后叫我爸爸,一般都是去谁家,就也喊谁家的父母爸爸妈妈。我跟我女儿说这是你的客人,你得好好接待,我们都配合你。一般学校要求来家住的人要住在家里单独的房间里,我说那只好把你的房间空出来了,你睡客厅让客人住在你屋里。我女儿很积极,可以,什么都可以,每天业余时间就陪着日本女孩到处转悠,觉得很开心。
我也觉得这种生活非常有意思, 因为这种交流能够一下子把文化差异国家差异民族差异变得非常具体。
我写过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但是以前我也从来没这么近距离地观察过日本的孩子。其中有一个日本东京的女孩,我到现在还记得她,名字叫长冈扶美子。她很会管理自己的生活,人家到北京来花的20万日元全是她自己在日本国内打工挣的钱,所以人家非常的节约。我女儿陪着人家,结果自己把相机也丢了,钱包也丢了,但人家那个女孩什么也没丢,人家都很珍惜非常注意。所以说这种交流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
我女儿到日本休学旅行的时候,那家也强烈要求让我女儿住她们家。当我女儿第二年再去日本休学旅行时,那家还要求继续接待。所以现在我们两家的关系就像亲戚一样,非常好,只要我们去日本,两家聚会一见面都特别开心。
有人说,孙老师你怎么胆子这么大,敢让孩子到处跑。其实在她去日本之前,我们就已经给过她离家锻炼的机会。
在我女儿10岁的时候,她妈妈出国了,紧接着我也要出国,就跟女儿商量,闺女啊爸爸妈妈都要出去了你一个人怎么办呢?把你送到青岛奶奶家还是在北京的姥姥家?我说我还有一个方案,找认识的一个女大学生把你带到她的东北老家,你到那儿去生活一段时间,这三个地方你选吧。
我女儿选择去东北,她觉得到姥姥家奶奶家都很熟悉了。我说太棒了,你很勇敢。于是给她准备了一个小皮箱,把她的东西都收拾好,然后拜托那位女大学生把她带回家,到她们家生活一段时间。
我对女儿的要求就是要有礼貌,要写日记。她第一次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样深入生活,每天都有很多新鲜的素材让她来写日记,我觉得那次生活给了女儿很深的体验。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舍得把孩子放出家门,因为人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代替孩子成长,也不能代替孩子体验。现如今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间接经验过多,而直接经验也就是亲自体验后得到的经验偏少。其实你会发现只有一个人亲身体验过了,记忆才会最深刻。
家长有的时候出于好心或者是爱心,就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委屈,不由自主地都想给安排好。孩子了解到的东西都是从书上看来的,听父母讲的,听老师讲的,自己没有体验。这样就没有生活的能力,没有勇气,甚至也没有热情。家长容易对孩子形成过度的保护,总觉得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不放心,总担心出问题,受到意外的伤害。另外,很多父母把孩子的日程排得太满,父母觉得孩子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比如参加兴趣班,而不拿出时间安排几个孩子一起玩。
我曾经收到过三万多封中小学生的来信,每月也和青少年在网上聊天。我能感觉到,孩子普遍地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不理解自己。这是一种隐性的寂寞,可能全家人坐在一起是热闹的,但是孩子还是觉得寂寞,因为他内心的情感没有人理解。孩子当然是寂寞的,而且这种寂寞不是常人理解的寂寞。
我们常人理解的寂寞是没有朋友,这种寂寞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父母和孩子谈话,主要是谈学习问题,孩子很多的情感、心思、兴趣没人可谈。大人和孩子谈话,有人总结,最常说的有三句话:“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
我在做中日儿童比较时发现,日本的父母和孩子谈话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生活的。实际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习不是全部,甚至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孩子的成长还包含很多其他的东西。但是中国父母的关注点只在学习上,这就让现在的孩子感到寂寞,心灵上的寂寞,他最关心的问题没人关心。
但通过民宿这种活动,能够让孩子们更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家以外的人,从而能培养出更好的独立性和生活能力。开展大规模的民宿活动,当然最好由一个有民宿特点的学校来举行,现在北京很多中小学都有安排。
但是像易子而教的方式,那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的。你把你的孩子送到某个朋友家,就是有意识地互换生活。你可以发现,人有一种天然的适应环境的自我调整能力,没有礼貌的孩子住在别人家以后也可能会变得有礼貌,睡懒觉的孩子到别人家极可能不睡懒觉。有的时候,难教育的孩子可能换换环境之后就会有变化,一种环境待久了以后人会产生惰性。一换环境可以出现新的可能,新环境给了孩子一个改变原有面貌的机会。
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校都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有这样的一种生活体验。或者接待或者参与,现在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活动,我觉得要积极地支持孩子去参与。
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四个学会中,学会共处是最重要的基础。所以我们的孩子能不能够适应未来就看他能不能够跟别人相处,而孩子光在家呆着是不行的。
生活的魅力往往会在人际交往中展示得光彩夺目。认真对待孩子的交往,可以让孩子在群体生活中健康全面地发展。
借个孩子去旅行
现在我们讲家庭教育难题第二题中的第三计,这一计的名字非常好记也很有趣,叫做“借个孩子去旅行”。所谓“借个孩子去旅行”,就是跟别人家借个孩子和你的孩子一起去旅行。
在讲到独生子女教育的时候,我们提出一个想法,即靠一家一户很难教育好独生子女,需要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联合起来,以群制独,因此我们提出了“变小家为大家,变独养为群养”这么一个教育的策略。下面谈的就是其中一个具体的方法“借个孩子去旅行”。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家人,先生在加拿大工作,他的夫人后来带着女儿到加拿大去探亲,要在那生活一段时间。
有一天,发生了件意想不到的事,邻居家的小哥俩来敲门,哥哥17岁,弟弟15岁。
小哥俩说:“阿姨,我们家准备出去旅行,很好玩儿的,想借你们家的女儿用用。”
他妈妈一听,什么?用用?还借?听不懂,问:“这是什么意思啊?”
原来这小哥俩就是来邀请他家女儿跟他们一起去旅行,想来征求这家父母的同意,还拿来了一张借条:我们家到什么地方旅行几天,借你们家孩子一起去,还有租金多少钱。
她老公给她解释,在加拿大借孩子去旅行是件很正常的事,而且保证安全。他女儿听说这件事后也很兴奋,强烈要求去,因为她在这儿玩伴也少,现在生活有了变动,能不高兴嘛。
后来这女儿去了,玩了几天后,回来了很开心,幸福得满脸放光,跟小哥俩拥抱成一团,还过来跟妈妈拥抱,她妈妈还觉得女儿怎么变成这样了。
这种国外的教育方法,就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健康全面地发展,父母会经常借此机会找一些不同文化不同地区来的人进行交流。他们明白,再好的父母也替代不了同龄伙伴的魅力。同龄伙伴一起出门,没有风景的地方也有风景。
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我觉得非常需要这样做。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当你们的孩子10岁以后,特别是上了中学以后,跟父母聊天变得少多了,孩子们不太愿意跟父母聊天,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同伴的影响力会慢慢超过父母的影响力。
举个例子,父母说这件衣服漂亮真好看,同学却说真难看俗不可耐,你就知道孩子会听谁的。年龄越大越在乎同学的评价,他可以在父母面前宁死不屈,但会在同学面前乖乖投降。所以当孩子上了中学或者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孩子跟父母的交流就开始减少了。
看一个孩子发展得好不好,可以注意一个指标,看他在同伴当中的关系好不好,如果说他是一个容易被同伴喜欢接纳的人,那么他的发展是比较好的,如果在同伴当中容易被排斥没人理他,那这个孩子一定有问题了。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父母光给孩子讲道理是不够的,讲道理可以,但不能只是讲道理,要通过行动,教育就是不断的行动,从而让教育了无痕迹。
借个孩子去旅行,就是这样一种很好的做法。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在教育我女儿的过程当中,也充分运用了“借个孩子去旅行”的方式。我女儿考上复旦大学之后写了篇文章。她说,最感谢父母的是,在她18岁之前,带她走过了全国13个省。
我们经常是带着孩子的伙伴、亲戚朋友的孩子,大大小小的孩子一起玩。创造一个让大小孩子在一起交流的条件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家酷爱旅行,双休日、长假、寒暑假,大部分都在旅行,光日本就去了好多次,因此从我女儿的小学高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阶段,我们就经常采取这种方式,我觉得是值得借鉴的。
比方说有一年,我女儿因为是个女孩子嘛,我就想借个男孩子。而且我女儿不太喜欢运动,我就找一个喜欢运动的男孩子。于是约了朋友一家,一起走三峡。
小伙子比我女儿高一个年级,黑黑的,瘦瘦的,很有毅力,对我女儿影响很大。我觉得这种旅行事前要先作准备,可以让孩子先查阅很多资料,这样一路上可以谈与景点相关的历史人文知识,感觉非常有意思。
在三峡途中,由于三天都在坐船,基本不下船,所以这个时候只有聊天,也上不了网。特别是晚上坐在甲板上,仰望星空、谈古论今,想想古代有多少杰出的人物,李白、杜甫、苏东坡,包括政治人物毛泽东,很多人都从这条江上走过,孩子非常激动,很难忘。我们后来到了重庆,下船后,参观一些遗迹,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
在外面这些天里,我女儿只有一个同龄人,而且是个男同学,这样给了她一个新的视角,她可以看到一个男孩子的生活,一种非常阳刚、非常顽强的生活状态。所以我们家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全家一块儿去旅行,找一些她所喜欢的同学,一块儿出行。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的教育者应该特别小心。从孩子心理发展来看,10岁以前,是对父母崇拜的年龄,这个时候觉得父母都是英雄,父母肯定是见多识广,孩子一般都非常崇拜父母。但是,10岁以后的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和尊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孩子会比较逆反,不容易和大人说到一块儿去。有很多父母跟我谈他们的烦恼,就是跟孩子没话,你有千言万语但孩子根本不听,而且特别容易逆反。
我有个好朋友是著名的作家肖复兴,他儿子叫肖铁,也很有写作才能。
肖铁写过这么一段:放学回家背着书包进屋去了,心里很烦闷,因为中学生活压力很大。听到隔壁房间有人在走动,就预感到他又会来唠叨学习问题了。果然父亲就过来了,怎么了小铁?赶快学习,别磨蹭时间。我就把书包往椅子上“啪”地一摔,学什么学?我不愿意学,我不想学了!
其实小铁后来自己说,其实当时完全知道回家当然得写作业,当然得复习功课,但是就烦父亲在一边唠叨,你过来唠叨我就想摔东西。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容易逆反,这个时候教育非常不容易,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关系好教育才能好,关系不好教育一定失败。那么怎么样理解关系好呢?你得理解他成长的需求、独立的需要,这个要特别给予理解,比如孩子大了就有了开阔眼界的需要、交往的需要、体验的需要。如果父母能采用“借个孩子去旅行”的方法,有些矛盾就变得比较好解决了。
三代人的互动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关于独时代的独生子女教育,前面着重讲了同伴的交往,有星星河快乐家园、星星河快乐农庄、一日营、民宿、易子而教,还有借个孩子去旅行,这都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一计,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三代人互动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其实我认为这方面的教育在中国开展得并不好。
如果给孩子布置一道作业,请写出你们家的父母双方五代人的姓名职业。这样一道题目,不要说布置给我们孩子,布置给我们家长自己,也不一定能好好做得出来。
中国人有个习惯,认为直接叫长辈的名字是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很多时候你根本不知道爷爷叫什么名字,爷爷的爷爷那更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了,什么职业也不清楚,好多事都不知道。
五代差不多是100年了,如果能了解100年的家族历史,就等于了解了百年社会史,那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所以我建议在节假日让孩子做这个作业,我们父母甚至可以帮孩子完成这个作业。
有一年回我老家,给我女儿看了一样东西,女儿很震惊。那是一本很厚的孙氏家谱,是由老家的族谱委员会经常修订的。家谱上有70多代,上面还有我们一家三口的名字,看到这样的一本家谱,会给人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说得形象一点,我觉得这可以叫做亲情树。
与孩子一起种一棵亲情树,可以让孩子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其家族历史都是源远流长的,都是一本值得特别品味的书。
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个词会频繁出现,那就是“隔代教育”。 我给大家提供一个研究数据,隔代人隔代教育成功率不超过30%,就是说大约只有30%左右的祖辈,有经验、有能力教育好孩子。很多祖辈不大会教育孩子,容易溺爱孩子,分不清宠爱和溺爱的区别。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孩子往老人那儿一塞就完事,你们帮我带着,我很忙。这样对孩子是非常不利的,后面我们讲早期教育的时候还会专门讲到这个问题。
父母的责任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如果父母在孩子早期没有尽到责任,没有跟孩子建立起亲密的感情,会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是非常值得家长注意的。
现代家长不把孩子完全交给祖辈,而是尽量自己带,这是值得倡导的。但是在带的过程中,怎么处理好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关系,我认为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有的时候有些父母会忽略掉这一点,比如对老人不够有孝心,比较冷漠,甚至给孩子说一些对老人不尊重的话,还以为这样做就是对孩子很亲,对孩子很好。其实孩子会有样学样,现在你这样对你的父母,那将来你老了是不是就可以这样对待你?当然不可能有确切的数据表明这种现象有多少,但从教育就是一种言传身教的角度来讲,还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那么怎么样才能促进孩子和祖辈之间良性的交流呢?
我给大家推荐一种实用的方法,叫做“三代人的游戏与童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游戏,这是肯定的,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我们都曾经疯狂迷恋游戏。
比方说,可以让孩子向爷爷奶奶去询问,你们小的时候玩过什么游戏啊?老人一定会很高兴,甚至能给孩子传授一点玩的技艺。父母本身也可以教给孩子自己小的时候玩的游戏,像滚铁环、弹玻璃球、踢毽子、跳房子、跳皮筋、九连环,这都是非常好的。
同时,父母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可以向孩子学习,学现在的孩子会玩的游戏。现在的孩子对于电脑操作都比较熟练,而祖辈人对电脑总有种畏缩心理,但实际上电脑有很多小游戏还是挺适合老年人玩的,比如风靡一时的“连连看”“祖玛”等小游戏。既能打发时间,还能熟悉电脑操作,跟家人还有共同语言。
你会发现,三代人的游戏交流其实就是关于童年的交流,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其核心就是捍卫快乐的童年,让一代代人传承下去。
我的这个倡议得到了很多学校和家庭的响应,浙江的海宁有一个紫微小学,这个学校有百年历史,我应邀参加一个“三代人的游戏与童年”的现场会,去了后感受特别深。全校的孩子、老师,还有一些家长,那天玩了上百个游戏,孩子们简直玩疯了。到玩游戏的时候,人人变成了儿童。
北京的灯市口小学也开展过这种亲子游戏,效果也非常好。在这种快乐的游戏中,孩子会感受到一种三代人的童年精神的传承,我想这对于促进三代人之间的交流是非常有好处的。
现在的家庭中,大家可能会发现,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很大,大在哪呢?因为教育孩子的观念非常不一样。
比如,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两代人的消费观念会有很大差异。老人会比较节俭,看到孩子父母带着孩子吃喝玩乐,有的老人会觉得,孩子父母啥都不懂,只知道惯着孩子,不会过日子,只会大手大脚花钱没有节制。每个月给孩子买衣服买玩具或者带去餐厅吃几次,我这一个月的退休金就没了,这还怎么过日子啊,还不得把孩子给培养成一个纨绔子弟,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到了你们这一代算是被丢光了。老人对此非常看不惯。
而孩子父母也委屈,我们努力挣钱就是为了让咱们的生活质量更好一点,而不是挣到钱就赶紧存在银行里看数字往上涨的,光看数字涨却天天要节衣缩食地生活,这日子过得有什么意思呢?
还有种情况是关于孩子学习方面的,有的老人会觉得孩子学习太累了,应该多休息。而父母会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必须赶快学,多做作业。
我有次去鞍山讲课,听到这样一件事。有个家庭里,爷爷为了改变妈妈的教育方法,居然想出一个绝招,找了一个人模仿孩子老师的声音,跟他妈妈打电话,让她不要对孩子管得太多。后来这妈妈知道事情的真相后,跟老人的关系搞得很僵。两代人都在争夺对这个孩子的管理权。
我们中心的司机也经常和我聊这方面的问题。他的孩子两岁多,语言模仿能力很强。结果现在经常骂人,有的时候还骂他的奶奶,骂什么呢?“你这个王八羔子”,这是挺难听的骂人话,是从他奶奶那儿学来的。虽然他奶奶有的时候是带着疼爱的心情这么说孩子,但孩子不知道这句话的厉害啊,还觉得说起来很有气势,看到被说的人不乐意了,还会更起劲。
我的建议是,这时候就要严肃地和孩子说,这话是不好的,不能再说,被说的人是会不高兴的。另外,私下里更要和老人委婉地沟通好,让老人注意一下用语。
老人对孩子有很多美好的感情、愿望,这是非常珍贵的丰富的资源,我们要珍惜并用好它。同时也要让家长们认识到,教育孩子就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们反省自身言行的过程。
怎么处理和老人之间的关系,怎么化解矛盾,怎么去协调,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如果你是自己带孩子,那么也要经常带孩子去看望老人,给孩子一些这样的机会,去做一些孝敬老人的活动,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我也确实不赞成把孩子简单地交给老人带,还是倡导我们父母尽可能自己带孩子,爷爷奶奶参与可以,但还是要先确认好,应当以父母的意见为主,这样也可以避免一些矛盾。
总而言之,三代人的互动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我们要把握这样一个方向,从而给孩子一个更加完善丰富的生活环境。
恩怨雌激素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雌激素。这种主要由卵巢分泌的激素,既造就了女性的“明眸皓齿,玉骨冰肌”,也保护着她们不受疾病的困扰。然而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雌激素水平不断下降,多种疾病的风险也会渐渐升高。女性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近自己的身体,了解雌激素。
雌激素浅谈
雌激素是一种女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产生。胎盘、肾上腺皮质和男性的睾丸也能产生少量的雌激素。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发育,同时分泌雌激素。雌激素的分泌量虽少,却作用于女性体内400多个含雌激素受体的部位,主要分布在子宫、阴道、乳房、盆腔以及皮肤、膀胱、尿道、骨骼和大脑。雌激素的作用范围如此之广,造就了“女大十八变”。而反过来,当女性进入更年期以后,随着雌激素的大量减少,这400多处受体所在的组织、器官、系统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雌激素是女性的一把保护伞,能保护女性免受很多疾病的困扰。
女性雌激素曲线
20~25岁基本正常,个别人提前下降;
25~30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30~35岁雌激素含量慢慢降低;
35~45岁雌激素含量急速下降;
45~50岁雌激素尚有少量分泌;
50~60岁雌激素分泌越来越少。
雌激素降低有哪些表现?
俗话说“女人如水”,缺少了雌激素的滋润,女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皮肤皱纹增多,弹性减少,面部及手臂和手背色素沉着。
另外,最常见的表现是潮热出汗,这也是雌激素下降的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当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时,一部分人会反复出现脸和脖子皮肤一阵一阵发红,同时觉得烘热,接着出汗,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暂,但一天内可以发作几次甚至几十次。大约50%自然绝经的女性会出现潮热,而由于人为因素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女性中,出现潮热的比例更高。
雌激素水平降低还可以使女性出现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或者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些问题都会使女性的生活质量下降。低雌激素的另一大表现是阴道干燥以及反复的阴道感染和反复的泌尿系感染。这是因为雌激素是阴道和尿道细胞的重要营养物质,雌激素降低后,阴道和尿道的细胞也就缺少了营养,阴道、尿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炎症。
此外,长期雌激素缺乏还可以造成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发生率。
总之,雌激素下降会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女性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女性雌激素降低时应适当补充雌激素,来避免因雌激素降低导致的种种不适。
如何科学合理地补充雌激素?
虽然人们认为补充雌激素可以预防衰老,可以使人年轻。但其实衰老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为防变老补充雌激素是不科学的,甚至带来某些疾病。在临床上,因滥用雌激素而致癌的病例屡见不鲜。有专家称,错误地补充雌激素,可以使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增加8至10倍。因此,是否补充雌激素,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一些食品中含有天然雌激素,这种补充方法剂量很小而又源源不断,并防止妇科肿瘤的增加,可对内分泌进行微调,比较安全、稳定。大豆中含有多种异黄酮,因它与雌激素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被称为“植物雌激素”,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补充雌激素方式。此外,新鲜蜂王浆、谷类、葵花子、芝麻、洋葱、葡萄酒、花生酱等食品,也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另外,女性如果每天食用1杯牛奶和500克鱼,长期坚持,能起到调理雌激素平衡的作用。吃富含硒和锌的食物对平衡雌激素也有特殊功效。含硒蔬菜有荠菜、大蒜、香菇、番茄、南瓜等;含锌食物有牡蛎、青花鱼、鳗鱼、海带、豆类、芝麻、胡桃等,其中牡蛎的含锌量尤为可观。
男性要警惕隐藏在身边可能导致不育的雌激素
据报道,许多不育男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越来越高,有的甚至比正常值高出2~3倍。这成了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男人体
内的雌激素增加如此之多,主要与环境污染、不法食品添加剂和糟糕的生活方式有关。
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农村里滥用农药、化肥、各种杀虫剂,再加上塑料、橡胶制品、废气、废渣等,都给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这些有毒有害物质除了直接作用于人体外,还会以残留物的形式,长期存留在土壤和水中。经过种植的稻谷、小麦等农作物的吸收,它们会继续作用到家禽、家畜身上。人是食物链的终端,能从很多方面同时摄入这些残留物。由于残留物的化学结构与雌激素结构十分接近,因此,人体内蓄积的残留物越多,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也就越高。很多食物也含有有害添加剂。如不少男性喜欢吃甲鱼进补,不法饲养者为了催促甲鱼快速长大,便给它们注射雌激素或服用避孕药。与此类似的是,鸡、鸭、鹅、鱼等动物都可能被注射雌激素。这些食物吃得越多,摄入的雌激素也就越多。
此外,男性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出门可坐车,进门乘电梯,工作用电脑,平时少锻炼。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人体抵抗力较差,各类疾病都会高发。有些专为女性研制的化妆品中含有一定量雌激素,如果男性长期使用也会破坏男性生殖健康。
对男性来说,雄性激素应该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在与雌激素的平衡中失去主导地位,就会给不同年龄层的男性带来极大危害。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生一个孩子很容易,但要养好一个孩子,却很难。
教育是一门艺术,有规律可循,却法无定法。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带着完美的人性潜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但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
人与人的差别很大,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唯一的,对于成功和爱的理解,也都不尽相同。
作为最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长,不应该生搬硬套别人的各种成功教子经验,而只能在开阔自己视野的同时,从各个细节处慢慢地摸索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模式。
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家长们的自我修炼过程!
其间的忍耐和痛苦,有一部分来自对孩子的期待,另一部分则来自对自我的审视。
重视期待,会让我们觉得养育孩子是件让人沮丧的事情,
重视自我审视,虽然会让我们重历否认自己的苦痛,
但生活还是很公平的,作为我们养大孩子的奖励,若干年后,我们也将拥有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工作感悟——关于家庭教育问题
有人激我让我发帖,那我就发一个,这是我第一次在论坛发帖子。
当教师3年了,其中两年是干普通班班主任,感触最大的就是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而现在社会教育我们已经不抱多大希望了,三足鼎立没了一足,如果再没有家庭教育,那这个鼎还能立吗?
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教会孩子做人,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可是大家想想,在家是两个人管一个孩子,而在学校是一个人管几十个孩子,班主任不会把目光总是投在一个孩子身上。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一半时间在学校,一半时间在家,那么家庭教育就责无旁贷。
其实我不太赞成初中生住校,孩子的自制力好还行,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他抵制不了诱惑,就会形成不良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到了高中就很难改变,如果家长想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也可以,大可以放手让他去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例如自己的屋子整理干净,东西自己收拾等等,除非家长的意志不坚定,管不住自己去帮孩子做事情。懒家长才会出勤快孩子,那家长就装懒,但是要在语言上多鼓励多赞扬。就像课堂上,有些问题是学生间可以相互解决的,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后,我说我也不知道,我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问谁能解决这个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挣做小老师,几个学生给出一些答案,答案当然有对有错,正好可以辨析的给学生讲解这个问题,错在哪个地方,漏掉了哪些细节,这样同时培养了他们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让学生注意了一些细节问题,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有的时候为孩子做的多了,他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怕苦 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知关心自己的长辈,甚至对父母吆三喝四的,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的家长说等孩子大了,自然而然就会了,可是我认识的很多跟我差不多的人,自理能力还是很差,可能有时候被迫学习一些东西,但需要遭一定的罪,因为精力有限。该什么时候应该培养的能力和习惯就应该是什么时候,其他时候就得付出一点点代价。
其实很多家长不是不管孩子,而是不会管。曾经看过采访一位单身父亲,他说了这样一件事,就是小孩子第一次要东西时,你不给,他耍赖,你满足他了,下次他还这样,不给就一直耍赖,直到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现在很多家长都惯孩子,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即使觉得不妥,但是已经没有办法说服孩子了,因为孩子已经不听家长的了。所以到了高中,有的家长只是找了个大托儿所而已,因为放在家里,家长管不了,没时间看着,就找个地方找人帮着看着。高中毕业后,要文凭没文凭,要技术没技术,踏上社会还得从头学。不如尽早学一门技术,积累点工作经验。
这只是工作中的一点感悟,有不正确之处,希望大家指正,特别是为人父母的朋友们。
你成功了孩子出岔了 家庭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陈迎炜 赵嵘鑫 实习生 李明娟
◎他把当北大教授的父亲曾经骂他的话写在纸上,密密麻麻写了一页。在幼年的记忆里,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曾经被父亲打得尿失禁。
◎公司董事长张女士的女儿2岁半就上全托。每次出国回国,孩子竟然连最起码的情绪反应都没有,更不用说平常会和母亲亲密了。
在最近闭幕的“第一届学习型中国家庭教育论坛”上,“问题爸爸”、“问题妈妈”成为很多与会嘉宾谈论的重要话题。而“问题爸爸”、“问题妈妈”中很多就是成功人士。
14岁的肖肖极度躁狂和自我中心。元旦那天,因为和父亲发生口角,他控制不住自己竟然抄起了菜刀……父亲后来住进了医院,记者见到肖肖的父亲时,他痛不欲生,眼泪流了出来,他说,“我失败呀。这么多年,单位里大大小小沟沟坎坎,我都挺过来了,我都没有失败过,也没有认过输,但却栽在孩子上。”
肖肖的父亲是北京大学一位知名教授,对肖肖从来是“恨铁不成钢”。肖肖12岁的时候第一次离家出走,他把父亲曾经骂他的话写在纸上,密密麻麻写了一页。在幼年的记忆里,他永远不会忘记的是,自己曾经被父亲打得尿失禁。
肖肖同时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肖肖的外公是海淀区的高级干部,在外公家,他就是“小皇帝”。小时候,肖肖如果不吃饭,肖肖的外公会对他说:你吃一口,我就给你5块钱。当时因为父母忙于工作,肖肖3岁前一直“寄存”在外公家。肖肖的母亲是一家著名外企的高管人员而且神通广大。也许是对肖肖小时候不在身边的感情弥补,母亲一向顺着孩子,他要什么就给什么,甚至为了让肖肖考出好成绩,居然向其他城区当老师的同学借来考卷让肖肖提前预习。
一位心理医生说肖肖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完全是被家庭塑造的,他实际上是家庭的牺牲品,纵容和独裁两种完全矛盾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无所适从、人格障碍。
中产家庭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一方面,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或者请保姆或者请爷爷奶奶带,或者在孩子很小时就送去上全托,这样做非常危险。
被业内称作女强人的张女士由于夫妻工作都很忙,女儿嘟嘟两岁半就开始上全托,当谈到孩子时,她最心痛的就是孩子的冷漠。张女士每次出国回国,孩子竟然连最起码的情绪反应都没有,更不用说平常会和母亲亲密了。
“让很小的孩子上全托是很危险的。”台湾知名亲子教育专家许宜铭的弟子王珍妮女士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家长努力工作时往往都显得很有理由,说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可是在孩子眼里,钱对于他们来说并没什么感觉,他们需要的是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孩子很小时需要父母在身边,那样才能很好地发展安全感。“小时候和父母交流少的孩子长大后往往缺乏自信”。王珍妮特别强调,“不少小时候和父母疏远的孩子,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知道怎样解决面对的问题,感觉不到他人的情绪,或者伤害到了别人自己也察觉不到。他们学不会如何去爱和被爱。”
实际上“忙”常常是一个借口。父母因为工作忙,觉得欠孩子太多,只好买礼物、花钱作为对孩子的弥补。有的家庭则是爸爸常年在外面忙,家里只有妈妈与孩子相处,妈妈将很多的感情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很听妈妈的话,体谅妈妈,照顾妈妈,负起了爸爸应当尽的责任,孩子成了“代理父亲”。王珍妮说,这样的家庭其实是不正常的。
如果妈妈过于关注孩子,孩子也会被窒息。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惨案,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母亲将所有的心思用在孩子身上,孩子完全在母亲的监视下生活,最后终于不堪忍受杀了母亲。
月嫂事件出来后,大家才意识到实际上我们的家长在孩子教育上显得多么无助、多么无奈甚至恐慌。
“现在做财会、做律师甚至做记者,都要通过考试获得资格证,你才有资格做这些工作。但做父亲、母亲却从来不需要资格证,好像只要生了孩子天生就会做父亲母亲了。”华夏英杰教育科学研究院董事长黄鹤飞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表示孩子问题是家长问题。
河北省邯郸市青少年宫亿童婴幼教室的赵敏女士从事幼儿教育已经4年了,多年的实践中她发现,中产家庭尽管条件很好,父母文化程度也很高,却有不少孩子的语言能力反而不及其他小朋友,交际、自立能力也相对要差。赵敏说,至于交给爷爷奶奶带的孩子,往往是孩子有求,爷爷奶奶必应。孩子到了学校往往表现得自我为中心,很难和其他小朋友相处,觉得任何人都不能反对他们的要求。
赵敏说,“有的父母将孩子送进亲子园、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家长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了,有老师负责教导孩子,需要什么书就买,交多少钱也不在乎。自己可以放心地忙自己的事情。”赵敏认为想完全指望老师本身就是错误的想法。这些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很依赖父母,尤其0-3岁的孩子智力开发与家庭影响密切相关。
赵敏还举了不少不称职的家庭,母亲不工作,在家做“全职妈妈”,教育孩子的书买了一大堆,自己每天打牌、美容、购物,根本不愿抽出一点时间花在学习教育孩子方面。而且这些父母认为花多少钱无所谓,有人帮我带好孩子就可以了。在赵敏看来这样的父母不当也罢。
“职场中压力很大的父母更容易放大孩子的缺点和弱点,放大他们对孩子问题的痛苦感受。”
开心妈妈工作室首席培训师屈开认为这是家长用自己的认知看问题的结果。“中产家庭,越高知对孩子的期望值就越高,越希望孩子争气。”屈开认为成功人士对孩子期望高但在教育孩子时却往往很教条和形式主义。父母偶尔见到孩子,第一句话就是问学习如何,这势必会造成孩子心理烦感、考试焦虑,无目标、无学习动力。他们送孩子上了贵族学校,给孩子买了名牌服饰,却造成了孩子的攀比心日益严重。甚至让金钱迷住了孩子的双眼。“小贵族”们瞧不起其他孩子,还有的学会用父母的钱收买别的小孩,认为用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屈开说,从人格方面讲,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很糟糕的。孩子的物质条件相对优越,实际上他们的精神上有失落感,心理落差大,有的孩子自己无法疏导,回到家乱发脾气。在学校不参加集体活动,与其他孩子无法融洽相处。这些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主要在于家长态度和观念的改变。
“父母与孩子常交流,有感情在,孩子就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距离感也就不会太大。”屈开提醒父母,“孩子有爱心,有同情心,有责任感……这些都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有的父母在单位上对待同事和下属可以很有耐心,也很负责任,可是回到家里耐心就没有多少了。”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来源:天津日报(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家庭教育不仅是做人的摇篮教育,更是成才的终身教育,它影响、决定和改变着孩子的性格形成、行为习惯、身心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家庭教育是教育之源,对人的一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许多乡镇、村孩子上学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不难看出,当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家庭生产模式,家庭组成结构,家庭子女教育理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家长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自身修养,家庭教育方法的滞后和家庭教育方法的不适当,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农村家庭教育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分数、轻视育人。一些农村家庭父母由于当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非常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跳出农门,有一个好的前程。存于这种思想,不管孩子特长和兴趣爱好,一味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以强压态势逼迫孩子学习,一旦孩子考试成绩优秀,家长就满面春风,喜形于色。反之分数考砸了,就满天乌云,埋怨责怪,甚至动手打骂。对与孩子思想道德教育,从不挂心上,不管平时孩子心理需求,行为能力怎样,一味追求高分数、好成绩,使孩子从心理上和家长背道而驰,甚至有的孩子明着不和家长对着干,暗地里却和家长较劲,迷恋于网络游戏,倾心于男女学生的卿卿我我,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2、忙于赚钱、疏于管理。改革开放加速了农村多元化经济的发展步伐,农民有的外出经商、打工,有的在自己家门口承包土地搞种植、养殖等。无论是哪种形式都使家长的注意力放在赚钱养家上,顾不得和孩子交流沟通,更谈不上关心孩子的学习。自制能力强的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发奋学习,争取将来有一个好的归宿。自制能力、约束能力差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不完成作业,自由放飞逃学,久而久之学校家长都管教不了,小小年纪只有弃学在家。
3、家无温暖,粗暴冷漠。一些离异、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失去家庭温暖,无论是心理还是身心都留下阴影,使孩子性格变成冷漠、孤僻。特别是有的父母离异或丧偶后再婚更是对孩子不闻不问,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代管,祖辈人只是对孩子怜爱,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已经吃力,何谈帮助孩子学习,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孩子自动放弃求学,尽早打工独立生活,以图改变生活环境。也有一些正常家庭,因家长常年迷恋麻将赌博,对孩子学习高兴起来管管,不高兴就扔一边,一旦知道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好,不是张口骂街,就是动手打人,严重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4、读书无用,放弃上学。近几年,大学生上学成本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难问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一些农村家长算细账,培养一个大学生一家人省吃俭用供其上学,四年下来学费、书费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毕业后一旦找不到一个好工作,挣的钱和投入的钱成反比,得不偿失。所以许多贫困家庭主动放弃子女上大学,有些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到工厂打工挣钱。由于有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也就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二、影响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成因
1、家长自身素质影响。大多数农村家长自身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他们知识结构狭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没有足够的方法和较强的分析认知能力,解决孩子教育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升不到更高层次,必然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一味追求高分数、简单冷漠、放任失管等这样那样的问题。
2、家长工作特点影响。当前很多农村家庭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种地、打工,繁重的劳动、生活的压力,许多家长力不从心,即使心中惦记也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更谈不上研究教育方法和孩子谈谈心、交流交流思想,这种现象在目前的农村中普遍存在。
3、家庭生活环境影响。大部分农村家庭不注重读书,家庭学习氛围淡薄,因而致使一些孩子没有养成课余读书的良好习惯,假日里更是只痴迷于电视、玩耍和上网,弱化了学习的兴趣,导致了孩子学习不思进取。一些单亲、离异家庭的不和谐给孩子心里造成阴影和压力,轻则放弃学业,重则会跟着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变坏,甚至走上赌博、偷窃等违法道路。
三、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1、提高家长素质。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适时举办家长培训班。采取以教师讲授与座谈讨论,放映家教光盘、电影等形式。讲述成功家庭教育实例以及经验,大力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导形成科学、民主、关爱的家庭教育方法。构建“学校家庭村镇三结合”指导网络,努力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传授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技巧等,以提高家长的德育素养和科学育儿能力。
 
2、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和学习环境。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有效保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之间要勤于沟通,减少摩擦,建立互敬互爱夫妻关系,对长辈孝敬,对子女关爱的和谐关系,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处,切忌采取棍棒教育。要尽量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学习小天地,使其身心愉悦的茁壮成长。
3、发挥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母亲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女性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主动承担家庭教育责任,对子女要严教与爱护并施,克服那些溺爱,放任不管的消极行为,真正把自己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