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话术销售秘籍:记忆中的佛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08:36

记忆中的佛陀

 

CLOONEY著 叶济源译

当乔达摩深思的时候,一件非常简单又特殊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他想起在他以前的生活中他曾经坐在一棵树下,毫不费力地达到了在他目前倾力探索中也未能找到的平和:

   予父释迦王行耕事时,予坐于畦畔之阎浮树荫下,离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成就初禅之记忆。

他根据早先那个容易、无烦恼的时刻,回顾了他奋发却无结果的活动:

彼时予作是念此应是到菩提之道耶?阿义耶萨那!彼予随念智生:“此乃至菩提之道也。”[1]

他所寻找的早已在他的生活中免费地给予了他。他去追求,是因为他忘记了过去的那个时刻。他所追求的那个果实不是新物,只是需要具有回忆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的能力。记住他在阎浮树下找到平和是如何改变他的当下,甚至为他准备了不久就发生的觉悟之途。

后来佛教历史学家和哲学家马鸣(Ashvaghosa)在这件事的改写本《佛所行赞》(Buddhacharita)中对阎浮树下的时刻描述了很多。[2]当乔达摩年轻的时候住在他父亲的宫殿中。一天,他感到烦燥不安,情绪低落。于是在仆人的陪同下,他骑着马去郊外散心。他正走着,看到田里有人在劳动。他意外地注意到,犁耕过的地方,许多小生物被杀死:

美丽的风景和对森林的渴望把他带到了远郊。他在那里看到了田中犁地的景象。地面翻起的犁沟,如同波浪一般。被犁切碎的草东一处西一处地散落着。田地中到处是死伤的小生物,如蚯蚓、昆虫等。这些情景让王子感到非常悲痛,好像看到了一场对他同类的大屠杀。

他抬起头,注意到农民的生活是多么艰难:

他观察着犁地的人,看到他们经受着风吹日晒,满身尘土,被农民牵着的牛疲惫不堪。

看到这些,他内心充满了怜悯,于是坐在一棵阎浮树下:

他思想高尚,慈悲为怀。于是他抑制着悲痛,从马上下来,轻轻、慢慢地走到田中。他思考着一切众生的生死。他痛苦地自言自语到:“这些众生多么可怜!”他内心渴望着孤独。他离开跟着他的好友们,走到一棵阎浮树下的清静处。漂亮的树叶不停地摆动着,地面绿得像绿宝石一样。

他坐在那里静思。他开始清楚地审视事物,如同它们历历在目。他的怜悯,他的慈悲不断增加,直到他洞穿一切众生,觉悟到一切的内在都是相通的:

他坐在树下,思考着众生的生与死。接着,他控制着自己的心意,并用这种方式,使心意变得稳定和专注。当他达到了心意的稳定后,他突然从所有的感官欲望和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他达到了初禅的境地。……在这种禅定中,他正确地认识到世界的命运及其真相:“确实可怜啊,这些无助的、注定要经受病、老、亡的众生在他们自我陶醉的愚昧无知中对其他同样是老、病、死的牺牲者几乎没有什么尊重!但是我现在了解了这一无上法门,如果生来就是如此的我对其他与我相同的众生不施任何尊重,那是可耻和不体面的事。”

马鸣告诉我们,乔达摩接着觉悟了世界本质的真相:

    当他洞察了病、老、死的缺陷损害了世界最根本的核心这一真相时,他也失去了所有的自我陶醉,这种自我陶醉通常产生于对自己的力量、年轻和活力的自豪感。现在他无喜无悲。所有怀疑、疲乏和困意烟消云散。感官刺激不会再影响他。心中再不会有对他人的仇恨和轻蔑。[3]

换言之,他已经开始清楚地看到现实的真相。早期,虽然他并没有赞赏他的发现的完美重要性,但他毫不费力地进入到后来助他彻悟的觉悟中。

多年来,他已经忘记了阎浮树。为了自救,他只好跑到森林中,经历千辛万苦,发现自己陷入对平和追求毫无结果、痛苦不堪的挫折中,所有这些都发生在他重拾记忆之前。在这个失落的时刻,他在阎浮树下回想着过去意料之外、未有准备的经历,它又一次照亮了他的道路:

    过度自我折磨只会毫无结果地消耗他的身体,这一点他已经很清楚了。对成佛的担心和渴望促使他得出以下结论:“这不是通向冷静不偏颇、开悟、解脱的大法。我在多年前就在阎浮树下找到了,其结果更加确定。但是那些冥想无法在这种虚弱的状态中进行。因此,我必须开始重新恢复体力。”[4]

在重拾回忆后,他停止了无谓的追求。他休息后,开始恢复了健康和体力。接着,他重新找回了多年前开始的觉悟的思路。现在他又可以静静地坐在一棵大树之下。他进入深层的禅定,回忆起前世,完全看到了众生的过去、未来,觉悟到通往稳定的和自由的过去及现在觉知的可靠之途。乔达摩彻底觉悟了。他成佛了。

以上这段佛教历史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他回忆起坐在阎浮树下这个事实。最深刻的和最受欢迎的体验已经有了,从一开始,虽然他对这种知识能把他带向何方并不欣赏。在森林中,他的思想变得纯洁,最终觉悟到智慧并非存在于戏剧的动作中和英雄的努力中,而是存在于一种不可能是活动的产物的静觉中,一种事物本来面目的纯粹觉悟。

根据对阎浮树下的回忆,佛陀讲述了他的故事,描述了他的伟大探索,所有这些都是佛陀在第36部经中对萨遮迦提的问题的回答。就像多年前,他在努力进行灵性探索的关键时刻想起了阎浮树一样,现在,为了萨遮迦的缘故,他记起他的探索,也是为了解脱的目的。他分享自己的故事,为了说明在他们内在中,快乐和痛苦既非友亦非敌。是心意在分别,问题和方法都在我们内在中,因此惩罚或放纵肉体都没有意义。他甚至向萨遮迦承认,是的,他在下午确实要小睡一下。萨遮迦表示感谢后离开了。他是个大忙人,还有别的事要做。我们没有看出,佛陀改变了萨遮迦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但是我们读过他们相遇的故事后,会以佛陀为鉴,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记起我们已经找到寻求的目标时的静静的时刻。即使我们比萨遮迦更想向佛陀学习,我们也不需要为了一种特别的教诲而转向他。他的探索和他的回忆告诉我们,当我们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那样观察我们的过去或现在的生活时,自由就在等待着我们。现在,记忆是通往生活的钥匙。

所有这些也许会让我们想起另一个问题,记忆是拯救的钥匙。在《路加福音》最后,在耶稣死后,两位学生走在去往厄玛乌的路上。他们非常焦虑和烦恼,正返回自己的村庄,因为他们的希望破灭了。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耶稣身上,但他却被害死了,这似乎就是故事的结局。当他们向前走着时,耶稣为了不让他们认出,化了装与他们同行。他让他们告诉他,他们在谈论什么。他们反问到:“你在耶路撒冷作客,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所出的事吗?”(《路加福音》24:18)。他慢慢地和他们一起回顾他们已经从自己的传统、律法和先知那儿学到的知识。由于他们因为在耶路撒冷中的经历而感到失望,他便以一种新的视角帮助他们理解他们的传统,还重新解释了十字架。逐渐,在他讲话的时候,他们在灵性上觉悟了,因此他们有足够的理由请他吃饭。在桌上,他们认出了他就是他们曾经哀悼的人:

将近他们所去的村子,耶稣好像还要往前行。他们却强留他说,时候晚了,日头已经平西了,请你同我们住下吧。耶稣就进去,要同他们住下。到了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掰开,递给他们。他们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路加福音》24:28-32)

也许他们是第一个在共进圣餐时发现耶稣的基督教徒。他被以色列的历史和神圣的传统所记忆,因此能够再次出现。正如佛陀所发现的,恢复过去能够解脱现在。



[1] 《中部经典》36.31

[2] 引文来自Edward Conze编的Buddhist Scripture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83).

[3] Conze, Buddhist Scriptures, 42-43.

[4] Conze, Buddhist Scriptures,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