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经典对话台词: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0:28:21

宁可枝头抱香死,不随黄叶舞秋风


  宁可枝头抱香死,不随黄叶舞秋风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菊》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花事已过,蜂蝶已去。姹紫嫣红重归单调,百媚千娇复又凋零。喧嚣的世界寂静下来了,北来的风叮嘱过你,南飞的雁告诉过你,这已经不是生命的葱茏季节了!当一切重又沉静,一如那泓凝碧的秋水,你却选择了这个少有掌声的舞台。是喜欢这一季的天高云淡?还是陶醉于喧嚣过后这神清气爽的宁谧?你把美丽留下把暗香留下,留在清冷的风中,留在静静的思索中。于是,在那些角角落落里,你悄然又粲然地盛开了!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落叶飘零,风霜肃杀,菊携一身淡雅花香悄然绽放。白居易有诗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最受欢迎的是黄菊,试想,金黄色的太阳照射在菊花上,菊花的色泽像霜,孤傲的品性被秋风展开,这是怎样的一幅图画。黄,与尊贵、雅洁、高尚等连在一起,再加上菊的不畏严寒的傲骨,难怪中国人会如此喜欢它了。“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的飘零和开放一样,都有一种悲壮的色彩。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菊花宁愿在枝头憔悴、干枯,也不萎落风尘和泥淖。宋遗民郑思肖称道寒菊孤芳自赏的高傲:“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苏轼也对菊花的节操赞赏有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宋代史铸《咏翻集句》中写道:“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将菊花卓尔不群的品性恰到好处地勾勒了出来。

  “菊,花中隐士者也”。菊花的淡泊、超然、孤傲,使它很自然成为隐士身份的象征。“秋菊有佳色,挹露掇其英。”菊的纤瘦身影变为隐逸者的写照,菊的幽香成为独立精神的营养.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 

  菊花,可称得是节烈的君子,不屈的斗士。“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正如鲁迅评价陶渊明不乏刚烈气质一样,菊花不是软弱的逃避,而是一位铁骨铮铮的志士。菊的不畏严寒、不萎尘泥,具有了志士的刚烈品性。

  菊花,是耐得寂寞,宁静淡泊的。它选择的花时是冷清的深秋。没有和煦的春风,没有温暖的太阳,蕊寒香冷,蜂蝶不来,自己静静地绽放,真正地孤芳自赏。“ 零落万红炎夏尽,独垂舞袖向西风。”这样的意境,也只有品位高尚、不慕世俗的人才能鉴赏。《红楼梦》中一群才子佳人呈才延誉.赋诗咏菊。体弱才高的林黛玉以一首《问菊》一举夺魁:“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贾探春的《簪菊》诗也很有趣味:“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凭他拍手笑路旁。” 所以《红楼梦》中的十二首咏菊佳作堪称精美绝唱。

  菊花,是又中国传统的名花。它俊美多姿,却不以娇艳取媚;骨灵神秀,却自甘疏篱旧圃;冰清玉洁,却敢于直面瘦月清霜,宛若娴静坚贞的淑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人们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把它视作高尚情操的代称,尤其为诗人所偏爱。自晋陶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菊花更成了高洁竣拔人格的特指,“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自然,赏菊爱菊,也成了俊杰逸士的雅趣。 

  听过落木萧萧,见过花落如雨,绚烂之后,芬芳之后,无不以一种飘零的舞姿向世界做别,留下一份凄美而华丽的记忆。而菊花则”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秋风中”。

  是深深眷恋着养育了你蓬勃生命的枝干吗?陪伴了你一季的美丽,你就回赠一生的馨香!是孤傲的心境容不得半点纤尘吗?在生命的终点,你终不能优雅地离去,枯枝尚有情,北风何堪载!你残忍地任岁月剥蚀着你的美丽,让华彩一点一点黯淡,让莹润一点一点枯萎,让婀娜一点一点消隐!然后,和所有的枝干紧紧抱在一起,一同干枯,一同死去。而始终不变的是那萦怀不去的清苦的暗香!是同生共死的信念?是清幽绝俗的孤傲?你用残损的身躯,怀抱着执着的信念,守侯在料峭的枝头,等候着下一个风清云淡的生命之约。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当你用生命的芬芳染醉这个寂寥的季节时,人们只把你当作装饰当作点缀,并未感觉到你独特的美丽,更没有惜你如陶翁,品之东篱下,赏之南山旁。只在你枯萎之后,在你抱香而去之后,才恍然发现这令人肃然的美丽。

  菊花“生得来仙姿佚貌,说不尽幽闲窈窕”。她并不壮观也不妖艳,清淡的色、轻盈的态。朔风日益凛冽,菊在风中摇曳,然后在枝头飘零,但即使凋谢,菊是不会折节的。很多城市每年都要举办菊花展,观者如潮。观看菊展在菊丛中纷纷留影,然后悄然离去,可有谁想起自己也是一丛菊呢? 

  面对一株残菊,我触摸到了一种生命的温度----一种生命的自爱自尊与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