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鱼吧是什么: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加剧金融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6:05:30
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加剧金融危机■李小年2009年02月16日08:42   来源:《文汇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1930年签署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两万多种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从而引发了全球贸易大战。《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不仅没有拯救美国,而且让全球经济陷入更深危机。

  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

  面对金融海啸,美国新组阁的奥巴马政府中出现了“购买美国货”的贸易保护主义呼声。有提议要求总规模约为9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所需要的钢铁,要由美国企业在国内生产。美国国会参议院2月6日在经济刺激计划中还加入一项议案,限制接受政府金融救援资金的美国银行雇用外国员工。眼下,裁员风潮中先拿外籍员工开刀正成为某些美国企业显示爱国姿态的手段。与此同时,要求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受益行业和企业只能雇用本国人的游行示威已经从英格兰蔓延到整个英伦三岛,欧盟又开始对华高举反倾销关税的大刀……贸易保护主义大有蔓延趋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上世纪30年代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就可看清保护主义的实质。

  1929年3月,胡佛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不久,美国表面的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的问题全面爆发。10月,纽约股市崩盘触发金融危机,美国国会将其归罪于国际贸易,胡佛总统于1930年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两万多种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从而引发了全球贸易大战,国际贸易因此几近停顿。很多经济史学家认为,世界经济之所以陷入大萧条长达10年之久,与美国在危机之初挑起的贸易战有直接关系。此后,国际社会又耗费数十年,才逐步拆除了这一时期高筑的各种贸易壁垒。因此,《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不仅没有拯救美国,而且让全球经济陷入更深危机。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出台始末

  美国建国以来,尤其是南北战争后至20世纪初,一直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的高关税政策。一战结束后,各交战国在经济短期通货膨胀的景气后便发生了经济危机,为保护国内市场,各国相继开征起新关税,并实行进口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美国的出口市场也受到沉重打击,不少工厂纷纷停工或关闭。先是橡胶、汽车、造丝工业的不景气,然后又波及到各个部门,农业遭受的打击最大,并陷入长期慢性萧条之中。

  农业的萧条对政府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压力。1921年5月,来自各农业州的两院议员组成一个“农业集团”,要求政府立法保护农民的利益。当月,政府召开特别会议,通过紧急关税法,对小麦、玉米、肉类、羊毛、食糖等农产品的进口课以高关税。1922年9月19日,国会又通过了《福德尼-麦坎伯关税法》,恢复了1909年的高额关税和早期一些关税,例如恢复对钢铁的关税,提高纺织品的进口税,包括农产品和工业品在内的许多部门受到高关税的保护。1927年,美国平均关税税率达35%以上,是仅次于西班牙的世界第二高关税国。

  1929年,随着大危机的到来,美国国内要求提高关税的呼声再次高涨。当年4月,国会议员霍利和斯穆特联名提出关税议案。10月,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此时,不仅农业部门要求保护关税,许多工业企业也要求增加关税保护,以刺激就业。为了阻止《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的通过,1930年5月,1028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签署了一份请愿书,但遭拒绝。1930年6月,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法——《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得以诞生。

  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法的代价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就总体来看,农作物原料的平均税率由38.1%提高到48.92%;其他商品的税率由31.02%提高到34.3%,根据1932年进口情况看,估计实际上税物品的平均税率达到53.2%。这项法律的出台引起了国际市场的报复,加剧了危机的恶化。为了阻止危机蔓延,各国对进口都采取严管,竞相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

  由此,《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贸易战,其结果是将美国股市进一步推向深渊。道琼斯指数1932年7月跌至41点的历史最低水平时,美国股市总市值比1929年9月时的高点缩水了89%。1931年英镑贬值,1934年美元跟着贬值,为保护本国通货,欧洲各国纷纷实行进口管制。原先寄希望通过扩大贸易来恢复全球经济的幻想在各国严格的外贸管制下破灭了,世界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全面大萧条,这一状况直到1936年才略有好转,对外贸易的恢复则比生产复苏还要滞后。以世界进口总额为例,1928年时已达到601亿美元,但到1938年仅为246亿美元,不足大危机前的一半。

  可见,正是美国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引起各国竞相报复,把全世界拖进了贸易保护与贸易萎缩的恶性循环之中。描绘这一恶性循环的“金德尔伯格螺旋图”不仅让美国经济学家战栗,也给贸易保护主义者敲响了警钟。

  贸易保护主义有弊无利

  经济萧条从来就是贸易保护主义滋生的温床,而全面的保护主义贸易战必将推动全世界堕入贸易保护与贸易萎缩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在当今世界,全球经济是紧密相关的。例如,美国需要中国的廉价商品,需要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因此,贸易保护不符合任何人的最佳利益,至少不符合所有美国公司的利益,因为他们日益依赖于廉价的中国劳动力来提高利润空间。

  支持“购买美国货”条款的人认为,此举可以促进美国就业。历史却得出相反的结论。上世纪90年代重修旧金山-奥克兰湾大桥时,加利福尼亚州政府规定只能使用美国产钢铁,除非其价格比进口钢铁高出25%以上。结果,美国企业以供应价格高于国外公司23%的标底中标。这使得加利福尼亚州纳税人为这一项目多支付4亿美元,同时让其他本可带来更多就业的建设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购买美国货”会促使美国贸易伙伴排斥美国产品,将使刺激计划创造就业的努力化为泡影。因为这违背了国际自由贸易的“黄金法则”——“如果我们只买美国货,别人就不买美国货了”。为防止77年前的灾难重新上演,2007年8月,包括4名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在内的美国1028名经济学家再度向美国国会请愿,要求取消对华贸易保护政策。他们表示,贸易保护主义不会促进美国就业和经济,相反只能带来全球保护主义风潮,从而令世界经济陷入危机。

  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的制造业只占全部GDP的13%,其中7%都是军工。美国所消费的全部实物产品中有25%要依靠进口,其中40%的消费品要依靠进口,美国有多少品种和数量的国货可以供美国人购买,而美国人又有多少实力购买昂贵的国货?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美英等国面临的是怎样把国际供给转为国内供给,中国面临的问题仅仅是如何把国际需求转为国内需求;美国的问题是金融产品过剩,而中国只是生产过剩。中国政府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国内刺激计划就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内需。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50%,这正是中国30年来坚持改革开放的巨大收获。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全球务实合作是战胜危机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五项具体意见。这充分表明,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用信心和力量重塑危机后的世界,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

  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后以邻为壑的做法,曾经导致全球经济数十年的大萧条。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与当时已不可同日而语,供应链与物流配送的全球分布使得世界经济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抵抗力更加薄弱。任何一环出现贸易壁垒,其后果都可能是全球性的循环不畅。一旦一个国家打开缺口,相应的报复性关税、倾销与反倾销等很快就会铺天盖地而来。换句话说,当前最大的风险在于:一旦不负责任的一方率先开启贸易保护措施,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触发“以牙还牙”的连锁报复行为。

  因此,当前在危机中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各国决策者和民众应当主动地约束那种狭隘的经济民族主义,以避免其肆意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