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人生3大学城学科:怎样实施高效课堂_巩义市鲁庄二中贴吧吧_贴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39:22
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鲍寅初说,现在主要有3类教师:一类兢兢业业,靠时间和精力打拼,换取学生成绩提高,老师很辛苦,学生也很辛苦;一类注重提高教学效率,注重教学生方法,学生负担轻,但是教学效果好,学生成绩好;还有一类责任心较差,上面说要减轻学生负担,就乐得轻松。
?     第一部分:什么是高效课堂?
?     天津教科院助理研究员赵丽霞老师认为:高效课堂教学有六个特征
   1. 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2. 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
3. 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
4. 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
5. 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
6. 以科学的教学组织为保障
?     江苏宜兴市实验中学王俊校长认为:“高效课堂”具体表现为六个“力”
蓬勃的生命活力
持续的内在动力
适度的思维张力
强大的团队合力
卓越的成功魅力
长远的发展潜力
?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四中张广利校长认为: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该是:
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     深圳市木棉湾小学的郑树彬校长认为:高效课堂应做到“四实”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曾经谈到,高效的课堂应该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
这“四实”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志。

?     所谓课堂教学的高效或有效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这个定义有如下两方面的含义:
1. 强调课堂教学时间的规定性:我们提出向课堂要质量是向40分钟要质量,向45分钟要质量。
       就是说,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扎实掌握所学知识,而不是把时间前伸后延,利用课下时间预习或做作业,加重学生的负担。
?     怎样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水平的教师向课堂要质量, 低水平的教师向课后要质量;高水平的教师注重教方法, 低水平的老师侧重教知识;高水平的老师整体建构,低水平的老师零打碎敲。
2.     强调教学目标的规定性:如果一堂课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很难评价效率的高低。
   美国的教育学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
?     洋思中学从“每堂课只讲4分钟”到“十不教学策略”
1、     不布置预习:预习,从本质上讲是对的,它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但从现实层面讲,却严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2)使学生养成了浪费时间、缺乏责任意识等诸多不良的学习品质;(3)不利于教师真正了解预习的真假;(4)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失去了新奇感,缺少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课堂表现不佳;(5)也增加了教师的多种负担。
2、     不课始复习:课始复习其用意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回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课改的目的是高效,是当堂学,当堂掌握,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应该完成的事,即做到“堂堂清”,只有这样,师生才会有责任感。而如果有了课始复习,必然会占用新授课的时间,新授课时间也就会相应缩短,师生精力必然分散,既要忙于复习,又要忙于学习新的知识,必然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消灭“问题”。事实上,每一节课末都有复习环节,是对新授课内容的提升与发展,所以课始不必复习。

  • 2010-3-15 11:01
  • 回复
  • lhb730604
  • 0位粉丝

3楼

3、     不精美导入:传统教学中,都要用精美的语言导入新课,这种语言是教者经过反复推敲,精心准备的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能给学生一个总体印象,帮助学生扫除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创造一个学习情境,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殊不知,这样做的另一面却是,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受先入为主的影响,学生就可以在不动脑筋的情况下,知道文章内容,就会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就不可能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的理解与认识,被动接受老师所讲内容,这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合。
4、     不课始解题:有的教师,一上课就从题目入手,讲题目的结构,讲题目的表面与深层意义,讲题目与内容的关系,讲时代背景,讲其影响。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教师自己的解读,并不是学生的解读,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析题、解题的能力。这是一种严重霸占学生思维的形式,题怎么解,应首先是让学生自己试着解题,然后结合文本对照解题,如果学生在解题中有了问题,老师才帮着引导解决。这样的解题,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升了对题目、文旨的理解。
5、     不轻意范读:老师范读了,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会被隐藏,老师就不会有的放矢地去解决问题。要把读书权还给学生,不先入为主,不限框,不设条,就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更为高效的学习;让学生自己读文,只有自己读错了,教师才引导学生去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后,再让学生读,如仍不对则教师范读,才会给学生留下最为深刻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范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不预供情境:有的教师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情境,备课时总在情境上下功夫。情境的创设首先应是学生。而学生的见解、创设是教学中最可珍贵的资源。学生想对了,说明学生已会,教师就不必再纠缠;不对,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引导正确想像情境,从而使学生从“不对”到“对”。如果在学生没有思考,没有暴露问题的情况下,一开始就提供相关情境,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灌输式的教学,填鸭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7、     不允许查阅:有些课老师一抛出问题,学生就忙着查阅资料,如学习文言文,学生似乎比谁翻得快,翻得多。课堂上这样的翻阅,其实不是学习,不是研究,是移字,是找答案,是“作弊”,是“抄袭”。很多学生做了,并且做对了,但学生真正懂了吗?尽管所答全对,但这是资料上的,不是学生自己的解读,以资料解答岂能代替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
再者,放手让学生翻查资料,就不能最为准确地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就不利于教师课堂上最为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效果必然很差。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问题,去解问题,而不能让学生随意地去查阅资料。
8、     不轻意开讲:许多老师成为课堂的“讲演者”“表演者”“卖弄者”,只要学生一有问题,就迫不及待地讲,说,写,演,以为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才华,才能帮助学生。我们认为,“最好的教法就是不教”,从上课到下课要让学生自学,在自学中领悟,知识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是学生实践得到的,教师在课上不要轻易讲解,而是要还权给学生。不讲解,就是对学生的信任,是对学生的一种期待,学生就会竭尽全力解决问题。但教师不是一点不讲,而要看时机,看火候,在什么时候讲解,讲什么,决定权不在老师,而在学生,在学生需要你讲解时才讲,在学生无法理解时,你才讲,在学生学习达到“愤”“悱”的时候才讲,“讲学生不会的。一句话,教师要做到“无事不出场”,“非出场时才出场”。

  • 2010-3-15 11:01
  • 回复
  • lhb730604
  • 0位粉丝

4楼

9、     不迁就学生:很多公开课上得很“顺”,似乎都是“水到渠成”,“顺”的原因是课堂上,教师只关注那些举手的学生,那些尖子学生,未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不举手的“差生”;“课堂繁荣”是假象,其实质是少数人的发展,是少数人的表演的课堂,不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使得“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目标落空。我们在课堂上不能随意迁就学生,做到课堂上让差生首先发言,让中等生,尖子生来补充发言。让差生先回答,就能了解差生的思维,从而使老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以差代优,而不应该以优代差。再者,对学生回答不能一味肯定,要胜学生一筹,发现问题,有策略地指出问题,要提升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最有效地解决问题。
10、     不布置课后机械作业 :由于课堂效率低下,没有做到“堂堂清”,只好 “课内损失课外补”。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做到“堂堂清”,即一堂课完成本课时的基本任务,达成基本目标,不拔高,不降低。这样,课堂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从而为课后的解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课后时间应是学生的,一定把课后活动权还给学生。为了使课后时间更有效的运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组织作用:引导、组织学生去做有益的事情。这就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从而就会乐学,爱学,好学,充满兴趣、高效地学。

二、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
?     课堂教学不惟模式,但不能没有模式。实际上每个人的教学都有自己的“套路”,其实套路就是模式,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路子。
?     有了模式不等于每堂课都一成不变的套用这个模式,而是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它的根据和适用的范围,一个教师或一所学校有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才能推广出去。不然都是一些不具体的原则或策略,一线教师还是没有参照。所以我主张研究高效课堂不要只讲大道理,首先要给老师们提供一个基本的教学模式,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科和学生情况灵活变通,进而形成更为具体的学科教学模式。
?     新课程理念下的基本模式
?     下边是我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一些名校的教学模式,提出的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学段和学科可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上灵活变通:
?     1. 明确目标        2. 自学指导
?     3. 合作探究        4. 精讲点拨
?     5. 练习达标        6. 拓展提高。
?     (一)明确目标: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每堂课师生都要明确这节课的三维的课程目标。有几个问题需要讨论:1. 目标是老师定还是学生定?2. 上课开始是否要明确课程目标?3.目标是具体好还是模糊好?
?     (二)自学指导:每堂课老师都不要急于先讲,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先学后教”包括:先学后讲,先练后讲,先考后讲等多种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如山东滨州市清怡中学学生分组自学
?     (三)合作探究: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解决。学生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讲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2人一对的讨论。其次小组内的相互讨论。再次是全班的合作讨论。山东滨州清怡中学首先是二人的合作,然后是小组的合作,第三是全班的合作。各组把不会的问题写到黑板上,会的同学自动上去解答。老师成了旁观者。

  • 2010-3-15 11:01
  • 回复
  • lhb730604
  • 0位粉丝

5楼

?     (四)精讲点拨:教师要退到最后一步,首先是学生自学,然后是小组讨论,之后是全班讨论,学生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有教师来解决。教师讲什么、讲多少,取决于学生掌握的情况,这实际上就是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师的精讲不仅是解答问题,也包括规范学生的一些概念、步骤等。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和方法。
?     (五)练习达标:学生的自学是探究新知的过程,学习新知识之后的练习是巩固新知识的过程。这里的练习是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的巩固练习和基本练习,通过练习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标是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如果学生达到基本要求也就是达标了。如果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已经达标了就不一定再有一个达标测试题。课堂练习达标要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     (六)拓展提高:一节课进行到上一环节,也就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了,如果还有时间可以根据新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的要求进行拓展和提高。特别是对于好学生更要给他们发展的空间。

三、学案——提高课堂效率的基本载体
?     目前在全国“学案类教学”比较流行。学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一个基本的参照和路径。
?     目前全国的学案编写主要有如下形式:两案合一(教案与学案)、两案分离、三案合一(教案、学案、练案),三案分离等。
?     学案都提倡集体备课。每个人先备出个案,每次集体讨论都要作出记录,根据集体讨论结果修改自己的个案
?     东庐中学“三案合一”的讲学稿;南京市东庐中学以“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扬名,其讲学稿是教案与学案的合一,所以我的点评文章称“两案合一”,现在看来是“三案合一”,也包括了练案,因为东庐中学没有另外的作业本和课堂笔记本。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课前预习部分和课堂学习部分。课堂学习部分又分为学习过程和课堂练习两部分。具体的格式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而定。
?     四、教学的“动车组”理论与宽度理论:我们乘坐的普通列车是依靠机车牵引的,车厢本身并不具有动力,是一种“动力集中技术”,只有机车(火车头)有动力,拖车没有动力。而动车组是一种“动力分散技术”,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运行的时候,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把动力分散,更能达到高速的效果。传统列车一般时速都在100公里左右,提高到160公里以上就很难了,而已经开工的京沪高速铁路采用动车组,速度可达到每小时300公里,届时上海到北京的时间将由现在的10小时缩短到5小时。已经开始运行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也是采用动车组,时速可达350公里,北京到天津的时间由原来的70分钟缩短到30分钟。传统教学就是一种“动力集中技术”。 过去我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传统教学就是一种“动力集中技术”,老师是火车头,带动全班几十个学生跑,尽管老师很卖力,仍然教学效率不高,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是“拖车”而不是“动车”,没有学习的动力。过去认为大班额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后来提倡小班化教学,仍然没有解决教学效率低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还是采用“动力集中技术”,只有老师一个人有动力,学生没有动力。所以现在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如何由教学的“动力集中技术”变为“动力分散技术”。合作学习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合作学习是“动力分散技术”。 过去是老师一个人讲,老师累得精疲力尽,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教学只有老师一个人有积极性,有动力,而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效率很差。而合作学习老师讲的很少,主要是让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中不明白的问题通过同桌伙伴来解决;同桌伙伴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合作小组来解决,合作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全班来解决。只有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才由老师来解决。这样老师就退到了最后一道防线,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真正讲得东西很少,更多的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老师的很大作用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动车”而不是“拖车。
?     不能增加教学的长度,就要增加教学的宽度。现在学生的负担重主要是延长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如在校时间长、双休日和节假日加课、过多的家庭作业等。由于人的精力有限,学生学习的时间不能随意延长,课堂的时间也不能随意延长。我们不能增加课堂的长度,就要增加课堂的宽度。
?     1. 要拓宽教学的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拓宽教学的宽度首先要拓宽教学的容量,不要在一个问题上精雕细刻,加大教学的密度。如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的语文教学提出“以一带多”的教学策略,即课文中的一篇文章带出同类型的课外的多篇文章。如同一作者的文章以一带多,同一主题的文章以一带多,同一题材的文章以一带多,同一对象的文章以一带多……
?     2. 要尽可能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几个学生。增加教学的宽度还包括要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几个学生。车道越多,速度越快。过去满堂灌是单车道,教师单个提问也是单车道,在一个时间段只有一辆汽车在行驶。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参与的宽度,增加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