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ecs 1m带宽:神奇的治病方法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13:08
      身体逆天而行,疾病就是报应       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依据么?当然有。有人的依据是自己的感官愉悦与否,有人的依据是理性,有人的依据是天性和良心……从这一点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了。

      王凤仪老先生说过,一个人,有天性,有心灵,有身体。人要是天性不好,喜欢发脾气,上天就降灾;人要是为私欲坏了良心,违背伦常道德,地府就降病;人的身体要是行为不端,犯了罪,国法就要给予处罚。所以,人要是不亏天理,天就管不着;不坏良心,地就管不着;不犯国法,皇帝老子就管不着。

      “人之初,性本善。”这里的“性”就是指人的天性。我们看初生儿的眼睛,是那样明澈,如同千顷秋水、万里晴空。那双眼睛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甚至似乎带些慈悲和怜悯。天性是属于纯阳的,中医里说儿童是“稚阳之体”,也有这方面的涵义。儿童的病没有大人那么复杂,而且容易治愈,恢复得快。为什么?因为他阳气充足。不仅仅是身体的阳气,还有心里的阳气,都充足。所以小孩总是无忧无虑,也很容易快乐起来。天性主宰着他。一个人的天性要是能够一直保存,作用和能量是不可思议的。可惜,随着长大,环境会影响他,心里的烦恼、身体的欲求会困扰他,于是天性也就慢慢地被遮蔽了。人的性子中于是出现习性和禀性。

      天性是纯阳的,纯阳为神、为仙,是通灵的、善良的;身体是纯阴的,只有实实在在的感觉,没有灵气,它是用来接触事物、产生感觉的,所以身体有贪欲:贪食、贪睡、贪感官享受,人类的一切恶习,无不从身体的贪欲而来,人们也或多或少知道用心的力量去制约身体的种种贪欲。心灵处在天性和身体之间,上可以与天性沟通,产生“道心”,即为人之心,下可以与身体交流,产生“人心”,即为己之心。所以它是一个阴阳兼有,善恶交争的场所。人是善还是恶,是快乐还是愁苦,是疾病还是健康,病了是走向康复还是走向死亡,全在这一念之间。

      为什么这么说呢?
      身体,这个纯阴的家伙,企图通过控制心去影响人的天性,如果人所做的一切完全以“身”为中心,那么就坏了,他必然有很多嗜好,好吃懒做,贪得无厌,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身体的嗜好牵动心灵,心里的阳气被身体的阴气所吞噬,只剩下阴沉沉的私欲。心是用来明理的,然而私欲蒙蔽了良心后,人会什么都不怕,恣情纵欲,哪管什么天理人伦?这就叫迷了心窍;孔子说的 “小人无忌惮”,也是这个意思。

      心里的私欲把人美好的天性污染了,在人的性子里增加了人的禀性。遇事就发脾气,这就叫动了禀性,怒、恨、怨、恼、烦就都是禀性,五脏的病都是从这里来。为什么?这些禀性都是身体带来的,它们必将以疾病的形式还给身体。五脏是身体的五脏,如果一切都以身体为中心,那么疾病也会以身体为中心,包围上来。

      这是性格、心领和身体的一个恶性循环,疾病在这个循环中源源不断地捞取生存的资本,如下图:
        脾气小,私欲少,自然福寿无疆         过去很多老百姓家里,堂屋正中总会有一幅画,画上三个红光满面、笑容可掬的老头:一个身攒红袍,手持如意子孙绕膝;一个身穿绿袍,头戴官帽,手持书简;一个身穿黄袍,手捧寿桃,骑着梅花鹿或者仙鹤。这就是福禄寿三星。这副画的旁边通常还有这样的对联:“福禄寿三星高照,松竹梅万古长青。”高官厚禄,福寿无疆,是多么惬意的生活,这至今仍是多少人的理想!

      但为什么这福禄寿三星只垂青一部分人,而与另一部分人素昧平生呢?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偏心,问题出在人们自己身上。性格好、脾气小的人有福;心灵好、私欲少的人禄;身体好、嗜欲少的人有寿。

      在性格中,要努力消除禀性,保留天性。怎么消除禀性呢?没有脾气就是消除了禀性。道理很简单,做到却相当难。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发脾气,能忍辱,能容人,有亲和力和感化力。这样的人,是做大事业的人,往往一呼百应,到哪里都有人敬重他、帮助他。这样的人堪称“福星”。

      在心里,有必要要消除私欲。比如,一个领导,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如果私欲重,也就多了一重束缚,多了一个头绪,而且一切千丝万缕的事情全部要跟这个头绪挂钩,这是很复杂的事,很多人因此机关算尽,终于不免乱了阵脚;私欲一除,心就开朗而有智慧,处理事情就会很果断,有条理,让别人挑不出毛病,抓不住把柄。所以,心界没有私欲的人往往很有领导能力,能一直轻轻松松地高官厚禄。可以说,这样的人是“禄星”。

      在身体上,如果能消除不良嗜好,把身体用来好好工作,建功立业,至少也能锻炼身体,稳稳当当过日子。所以,妥善处理好了身体方面的事情,就是个寿星了。

      这三星,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最关键的,还在于心。心的最佳状态是多保存天性,多产生道心,尽量化阴为阳,使身体这个纯阴的东西在阳气的作用下变得积极。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如下图:
        肝系统中病无数,皆因一根死木头         从今天开始,我讲将分门别类,分别讲述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的疾病的劝病法,将我的浅见和微薄经验呈上,与大家分享,并向大家讨教。        《黄帝内经》讲,肝属木,旺于春季,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为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肝与胆相表里。肝系统疾病主要包括:
      (1)肝本身的病。如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脂肪肝、肝癌等。常见症状是胸腹少腹胀痛窜痛,并伴随食欲不振等脾系统症状。
      (2)因为肝胆相表里,肝为脏,胆为腑,所以,胆病也属于肝系统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口苦身黄,惊悸失眠等症状也可能属于胆病。
      (3)肝生风,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风疾、眼病以及筋上的问题,也属于肝系统疾病,《黄帝内经》上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这类病症如头晕眼花、视力下降、夜盲、肢体震颤、手足抽搐、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4)耳聋、牙疼也可能是肝系统病,因为肝胆经络的循行要经过这些部位。
      (5)脖子上的肿块、瘿瘤,也属于肝系统病,往往是肝气郁结所致。
      (6)肝主怒,怒伤肝,肝病又使人更易发怒。如果一个人非常喜欢发怒,那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也可以判断说,他处于一种属于肝系统的亚健康状态。

      以上这些全是肝系统的病。这么多病,要是在西医的医院里,要多少个科才管得过来啊,但是在我们这里,这些病是一类的,可以用同一个思路来治疗。如何治疗?首先要看这肝经疾病是怎么得的。得肝病都是发怒的结果,喜欢发怒,又是因为性子中有阴木。

      何谓阴木?我们可以把阴木想象成一棵死树,直硬直硬的,任你风水雨打它都不会弯曲,只会腐烂。对应到人的性格上,阴木性的人,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缺乏仁爱之心,身子直,心肠硬,傲慢,有强烈的我知我见,抗上压下,不服人,说话撞人。阴木性的人好出头,好逞英雄,但往往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反倒使自己遭难。正是这种性格,使人易怒,事情只要稍有不顺心,他就马上怒不可遏,火冒三丈。死树,都干枯了,当然容易着火啦。

      死树变成了活树,那就是阴木变成了阳木。活树就柔韧多了,它可以美化环境,可以防风沙,可以保持水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这就是阳木,即有活性、有用处的木。这样的木,端正地立在那里,是生命的象征。阳木性的人,端正、慈悲、有良心、有主见,能建功立业。木性人一般说话不多,这在阴木,是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撞人;在阳木,则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以阳木性人虽然不说话,但因为他的仁爱,大家都会很尊敬他。

      治疗肝系统的病,根本上就是要把人的阴木性格扭转成阳木性格。
        仁爱之心能养肝      人发怒了,我们往往直接劝不好。某人在那里大发雷霆,你在一旁连声说“别生气了,别生气了”,毫无用处;一个喜欢发怒的人更是难以改掉他的禀性,遇到事情他还会发怒,哪怕你平时劝得再多。而且他遇到的使他发怒的事情也多,他会说:“哪是我喜欢生气啊?明明是他们惹我生气嘛!”不反思自己,还把这人推到别人身上去了。对这种人,怎么劝,怎么治呢?

       阴木性的人病了,最不容易劝。因为阴木最大的特点是不服人,任你怎么说,他不服,甚至想:你是谁?凭什么拿那些仁义道德来教训我?于是更生气。所以对这种人,不能对着干,他越不服我越劝,我越劝他越不服,这得劝到何时?这时就得从另一面了。阳木的特点是仁爱,我们不妨从唤起人的仁爱之心来劝导阴木性的人,直接把他的阳木提起来,拨阴转阳,他那些阴木的禀性也就慢慢化了。

      前段时间跟朋友们一起吃饭,座间认识一位女士,瘦高瘦高的,脸色不太好,手臂上能清楚看出条条青筋。因为座间有很多人是学医的,这位女士说起她去年肝部有过一个肿瘤,好在是良性的,现在已经治好了。但她还是挺担心,生怕还会犯,更怕变成恶性肿瘤。“我也知道我这病是怎么得的,”她说,“都是我那厂子给折腾的。头两年,刚起步,简直是没日没夜,玩命儿干啊。现在虽说经营得不错,但也还是很累,从生产到销售,里里外外我都得看着、管着,员工们来找我,肯定有难解决的事,不然他自己能解决也不会来找我啊。整天都是些棘手揪心的事,哪能不得肿瘤啊。”她还说,她其实是他们工厂的一个保护伞,给员工们顶着很多压力,她的压力比谁都大,真担心她的身体受不了。当时就有人问:“你是不是经常生气啊?”她承认了,并且说,不生气不行啊,她急,她控制不住。虽然我们告诉他“怒则伤肝”,但她也听不进去。总巴不得在座有人能给她开点什么药,或给点食疗、锻炼方面的建议。

      我问:“你让你们厂的工人加班么?”
      她说:“当然得加班,不然活儿干不完。没事,我们厂子里都是农村来的民工,反正他们下了班也没事,还不如多干点。”而且她也承认她故意在快下班的时候或者周末布置一些比较大的任务,让工人主动加班。“他们不需要那么多假日。而且我也跟他们一起加班啊。我又没有偷懒。”她说。
我说:“你这病,我知道怎么得的了。不是累的。你管着这么个小厂就累成这样,那些大公司的老板呢?那些国家领导人,管着全国呢,还不得累死?”

      此时她表情有点不对劲,似乎不服。我索性继续说:“我看你啊,是缺少慈悲之心。你说人家不需要假日?那完全是站在自己利益上想当然的。他们也想多休息一会,想在北京多逛逛啊,或者谈个恋爱、喝点酒之类的。你用尽心机让员工加班,他们生不生气?你累他们,他们就累你啊,所以有麻烦的事他们就不动脑筋只好找你啦,偏偏你又喜欢管。你让他们生气他们也会让你生气的,尽管有时候不是故意的。他们因为你而身心疲惫,身体可能也不好,你也要受这个报应啊,你一个人受不过来,你的丈夫、孩子也得跟着受!”

      我可能是特别恨那些让员工加班的老板,所以把话说激烈了一点,谁知这最后一句话竟把她打动了。她说,的确,她丈夫和儿子身体都不好,儿子还不听话,正是家里的事、厂里的事纠缠起来才让她这样心力交瘁的。

      我说:“这些不好的事,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啊。回去以后,别加班了,看看厂子能不能倒闭;也不要以为你是大家的保护伞,你得以德服人,让大家和你一起来欢喜承担厂里的事务。这样你就没有那么多气好生了,你的丈夫和儿子,各方面也会变好。”

      她回去照着做了。两周后,她非常高兴地打电话给我,说她心里轻松多了,厂里的生产量并不比以前低;而且,由于在家的时间多了,他家里的氛围也好了起来,儿子也听话多了。

      一个人生气,全是自己导致的,阴木缺少慈悲心,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做起事来不顾他人的感受,全凭自己想当然。所以这位厂长女士在席间闲聊时还不忘说自己是工厂的“保护伞”,其实厂长不做保护伞,谁做?这分内的事用得着拿出来强调么?总以为工人不需要休息,这就更缺乏人情味了,厂长没有人情味,员工对厂长肯定也就没有人情味了,所以厂里让他生气的事情也就多了。所以王凤仪先生说阴木“招难”。厂里、家里的那种状况,出问题是很容易的。说不定哪个工人累了反了就玩忽职守了;说不定丈夫见妻子没有回家,生闷气,健康恶化;说不定孩子在外面惹了什么祸。这一切,根源全在她,她一个人全得兜着;身边全是欠揍的人,她能不生气么?能帮她从自己身上找到生气的根源,是她保健的根本。

      一个人不能一辈子呆在一个小厂子里,他要面对的境况还很多很多,如何让每一个境况对他来说都是美好的呢?如何让什么人和事都不让他生气呢?这就要看他有多少慈悲、仁爱的情怀了。而这种情怀是需要培养的。

        麻木不仁:身体的麻木源于心灵的不仁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宰我问孔子:“爹妈死了,非得守孝三年么?”孔子反问说:“不这么做,你安心么?”宰我说:“安心啊。”孔子就无话可说了,宰我走后,孔子说:“宰我不仁!”也是说他很麻木,你小时候爹妈抱了你三年,现在他们死了,你不守孝三年居然能安心,真是没心没肺之人啊!

      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就是仁。综合上面这些,我们可以判定,“仁”就是正常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敏感,它是身体上的敏感,也是心灵的敏感。身体上的不敏感,轻则神经迟钝,身体局部出现麻木的感觉,重则中风、偏瘫,甚至感觉身体的某部分(如四肢)不存在了。这些都可以说是麻木不仁,这类病正是肝系统病。有人感觉大腿外侧麻了一块,害怕得不得了,生怕要扩散、要瘫痪,赶紧去医院。而心里的麻木呢?难道不是病么?

      有人说,我的心不麻木,敏感着呢!错了,人心不可能完全麻木,不然就是死人了;我们心中不麻木的部位当然敏感,但麻木之处就意味着感觉不到啊。心又不像大腿,麻木不麻木,用手一摸就知道了,心没法摸。怎么才能知道你心的麻木?得依靠他人。“仁”字拆开是“二人”有人说这表明“仁”是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者爱人”嘛。其实不仅如此,一个人也得仁啊,仁者还要爱物,对一切都有仁爱之心。“二人”之意,还在于表明人心的麻木要靠他人来发现、来启迪。

      如何启迪?我有一位师兄,是素食主义者。我问他为什么吃素,他说是因为不忍心动物死去时的痛苦。我听后仔细想想,觉得非常有道理。动物就不怕死?我们杀猪的时候,那猪也怕啊,也会逃命啊,只是它的力量比人小,所以被人抓住按在屠凳上挨刀子。如果有人把你这样弄,你乐意么?一条条生命,就是为了满足我们这点口腹之欲。鱼儿在水里游,多么自在,我们却要去钓它。当鱼儿吞下钓饵,鱼钩便深深地扎进了它的喉咙。试想,那是什么滋味?而我们却把钓鱼当作风雅之事,用鱼儿的生命来休闲取乐!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我们的心在这一块还不够敏感,这就是麻木不仁啊!靠我自己,可能永远执迷不悟,但有师兄一提示,我马上就明白了。

      慈悲,不但要对人慈悲,还要对其他动物甚至无生命的物体慈悲。孔子有个学生,在家砍柴的时候,每次只砍那些枯树枝,连活着的树枝都不忍心砍下来,所以孔子很赞赏他,这就是“仁”。仁者爱人,仁者惜物。

      有这样的敏感、这样的慈悲,也就不容易发怒了。
      《黄帝内经》讲到春季的时候,特别强调:“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草木抽枝、发叶、开花,各种动物也开始长身体、求偶、繁殖。此时将他们杀死,于心何忍?“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啊,你杀死的可能不仅是一条生命。这就是“生而勿杀”。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是一个美好的开端。如果你给谁一斤种子,他可能要拿去播种;如果你给谁一笔钱,他可能要用来作本钱,为全年的经营预算;如果你给谁一次机会,他会用尽全力去做;如果你给谁一些鼓励或奖赏,这可能会成为他全年的动力……此时如果把那些给出去的东西又从人家手里夺回来,或者对人进行刑法,打击人家,那太残忍了!人家一年的希望可能因此而被断送掉!这就是“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就是仁的表现,春天的景象让人产生特殊的敏感,从而容易接受这种观念。所以春天是培养人的慈悲之心和仁爱之心的最佳季节。

      0-18岁,是人生的春天是培养人的慈悲之心的最佳季节。看一个小孩,如何知道他今后有没有出息?不是看他能背多少唐诗、会说多少英语,也不是看他语文数学考多少分,而是看他的慈悲心。家长如果发现小孩性格中有残忍的因素,比如喜欢无故虐待甚至小动物,喜欢打架、喜欢看电影电视中杀人的血腥的场面,一定要非常小心!这都是缺少慈悲之心的表现,这对小孩以后的人格发展是很不利的,对他的健康和事业都有影响。

      在人体那么多器官中,唯有心是有灵的,可以唤醒的只有心。我们不能对着偏瘫的大腿或麻木的胳膊说:“你太不像话了,你怎么能这样呢?!”它们听不懂。但不用灰心,心麻木了尚且可以唤醒,何况身体。身体不能直接唤醒,但是可以通过心去唤醒。那么,让我们唤醒心中的慈悲和敏感,让心这个“君主之官”发号施令,去唤醒麻木了的身体。    
                  
       素食让人仁爱慈悲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位厂长女士,我建议她吃素时,她非常不解,说:“我这么瘦,不多吃点肉补补哪行?”

      “但你补来补去不还是这样吗?”我说,“不要总是考虑'我’怎样怎样,要把'我’放下。你想想那些动物,为了补你的身子,就被杀了。多么可怜!你去杀一只鸡,它也会逃命啊,它也怕死啊,只不过是没有你力量大才被你杀了的,它心里能乐意吗?它要是会说话,它会怎么说呢?设身处地想一想,以后你看见肉都会恶心呢。”

      我让她吃素,是为了让她获得这种心灵的敏感,一旦这一块敏感了,她的慈悲心就培养起来了。慈悲之心生出仁爱,生出阳木性格。阳木多了,阴木自然就没有了,肝上的肿瘤,不管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以后也就不可能长出来了。

      其实,佛家要求素食,其目的也在培养人的慈悲之心。佛学,说到底是心学,它通过各种方式训练人的内心,让人心摆脱妄念生出的烦恼,获得最根本的清静和快乐。而慈悲又是佛家的根本。吃素的人,如果没有这一理念,如果不是通过吃素来培养自己心灵的慈悲和敏感,还不如吃荤呢!有的学佛的人,吃素是为了免得因果报应,生怕我这辈子吃了它,它下辈子要吃我。如果仅仅就这么一个动机,那是不会有更大的利益的。

      我有个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在一说很不错的大学教书。前不久他告诉我,他血压、血脂偏高,轻度脂肪肝,并且有相关的一些其他症状。我对他说:“我现在没见到你本人,望闻问切做不周全,不好开药。你吃素吧,吃一个星期,保你神清气爽!”并对他说了培养慈悲心云云。

      他说他刚吃掉一只炖鸡,我说:“把你放在锅里炖了,你乐意么?想吃肉的时候,你就这样想,将心比心嘛。”

      谁知一周之后,他在网上遇见我,就迫不及待地抗议,说吃素毫无用处,甚至说要写一篇文章说明“吃素可健身”的荒谬。我问:“莫非你吃素吃出毛病了?”

      他说:“没有。感觉毫无变化。不必以前好也不必以前差。”我笑了,我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急于抗议了,其实他心里想吃肉,早被憋坏了,慈悲心哪里生得起来呢?

      仔细想想,这事儿还得怨我啊。毕竟人家是嗜肉之人,头都不抬一下就吃掉一只老母鸡的那种,怎么能说吃素就吃素了呢?他的身体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就连我,当初刚吃素的时候,不也非常不习惯、非常容易饿么?我至今不是仍没成为一个完全素食主义者么?慈悲心也不是说升起来就升起来的,要一边吃素,一边培养。不仅要培养慈悲心,而且还要学会安心、静心、使心少受烦恼的煎熬,这样才能为吃素提供良好的条件。不然,外面供应的能量少了,里面的消耗却依然那么多,人哪里受得了啊,到最后只能骨瘦如柴罢了。吃素的好处很多,但正确健康的素食习惯,却需要慢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