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三交易助手设置:吴晗学生忆:姚文元根本不懂历史 不懂还要装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2:33:34

吴晗学生忆:姚文元根本不懂历史 不懂还要装懂

2011年10月04日 09:53
来源:炎黄春秋 作者:张海瀛

字号:T|T
1587人参与34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作者反问姚文元说,广大群众对海瑞这样的历史人物评价很高,印象很好,你为什么独独要说得海瑞一无是处,甚至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和走狗呢?照你这样的理解,那末人们又怎样区别岳飞、海瑞、文天祥和秦桧、严嵩等人之间的巨大差别呢?你是不是要打破他们之间的差别,要人们对他们一视同仁呢?

 

文章摘自《炎黄春秋》2004年第11期 作者:2004年第11期 原题为《我的恩师吴晗先生》

我是1964年初,拜吴晗先生为师攻读明史的。当时,吴晗先生有两个研究生。除我以外,另一位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张显清同志。

吴晗先生考虑到我们两人的学习进度不同,便让我们分别求教,每周一次,我被安排在每星期五的下午。先生为了使我能够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又同院、系领导商定,除保证我每星期要有六分之五的业务学习时间外,还在院图书馆内给我开辟了一个研究室。从那以后,我就整天钻在这个研究室里,日以继夜地攻读先生指定的书籍。吴晗先生对我每星期五的登门求教,十分重视。记得有一次先生告诉我他要去西藏,下星期五不要来了。但到时候先生又打电话叫我去。我见到先生时顺便问了一句:“先生没有去西藏?”先生谈笑风生地说:“哪里!去了两天,总书记(指邓小平)找我有事,就把我叫回来了。我以为有什么要紧事,原来是叫我回来和他打桥牌呢!我既已回来,你还是按时来为好,要不学习进度就受影响。”吴晗先生为开扩我的视野,还给我办理了北京市政府的介绍信,要我去温泉中央档案馆(那时不对外开放),查看明代档案,并要我定期汇报查阅情况和收获。

吴晗先生指导我读书时,多次告诫我说,学习明史一定从基本书读起,在基本书上下功夫,花力气。他说,《明》、《明史纪事本末》、《明实录》,这些都是学习明史的基本书,非读不可。先让我读了一遍《明史·本纪》和《明史纪事本末》,接着就让我读《太祖实录》和《太宗实录》。当我读完《太宗实录》时,先生又教了我一种读书方法。他说,现在你要改变一下读书方法,要按列朝顺序,以朝为单元,从洪武朝开始,一朝一朝地读。比如说洪武朝吧,先读《明史·太祖本纪》,对洪武朝有个总的了解;再读《明史纪事本末》卷一至十四(洪武朝纪事本末),这样你对洪武朝的重大事件就知道得详细多了。因为《明史纪事本末》不是抄撮《明史》写成的。《明史纪事本末》成书在,《明史》成书在后。这是《明史纪事本末》与其它纪事本末不同的地方。《明史纪事本末》中涉及到的人很多,你再回头去参看有关的《明史·列传》,这样就把人与事联系在了一起,既便于掌握,又便于记忆。《明实录》量很大,材料非常丰富,是研究明史的主要史料来源。万斯同最推崇《明实录》,他撰写明史底本时就是以实录为指归的。明列朝实录,万斯同几乎可以背诵。王鸿绪的明史稿,不过是万斯同明史底本的改头换面。康熙十八年(1679)后,万斯同又以平民身分参加《明史》编纂,他不列名次,不拿薪俸,但却出力最大。在万斯同以前明代的一些史学家,对实录则有很多批评。《太祖实录》纂修过三次,这是批评的一个重要内容。《太祖实录》初修于建文之世,再修于永乐初年,三修于永乐九年。其实再修和三修的用意,就在于证明燕王朱棣确为高后所出,故懿文太子死后,伦序当立。现在我们又不去考证这些问题,其它部分的记载还是可信的。万历时把建文元年至四年的纪事附于洪武朝后,采用洪武纪年,这就是洪武朝只有三十一年而太祖实录中却出现了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的由来。吴晗先生要求我读《太祖实录》时做两件事:一是编写洪武朝大事记,二是选择一两个题目抄录一些卡片。后来,先生审阅我编写的大事记时,首先肯定我踏实认真,但同时又指出,太烦琐了,很多不该写的都写了进去,已经不成其为大事记了。对我抄录的卡片,还比较满意。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