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筒木川木有多厉害:【专贴】信仰危机(挺多篇的,但值得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4:47:12

国民信仰危机 
 中国之民族,国民信仰危机论与国学信仰研究初步(试探稿)  
 邝小林 
前言:或许我们知道这个是危机,或许我们明白了,但感觉无力回天,但是,一个有责任有信仰的人更应该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而不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或随波逐流.至少,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们有很多的钱,但是,也许我们会感觉更多的坎坷和无奈的世面,或者我们得到了一些物质的享受,却总不满足精神乃至眼巴巴的看着我们民族的衰退.不要指手化脚,不要落井下石,请为我们依然坚守信仰,坚信民族乃国民之自觉自醒自悟自信自主的人致礼.要么你沉默,默默做事情,要么你也呼喊起来,让别人能听得到,响亮他的耳朵.尽管他们面临不容易,但毕竟已经走出了一大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国家无信仰则亡,民族无信仰则衰,社会无信仰则乱,大学无信仰则烂,教授无信仰则堕,人无信仰则躁,家庭无信仰则变...... 
 如果说一个中国人有信仰吗,我只能回答说,在当代,至少在当代中国,最普遍的信仰就是"金钱". 
 如果说中国国民之信仰还应该考虑传统宗教的话,那只能说,理解有错误.中国有佛教,道教.不过道家和道教是不同的,道教是具有方士之类的玄学在里面.道家是哲学学派.佛教也有佛教的哲学体系,但是佛教是一种比较悲观的宗教,这里我只能这么说.其实这种悲观不一定要去伤心,可能它超然脱俗,或许同道教一样,佛教都是理想主义.宗教的一些哲学体系还是比较精髓的.就如同看道教还不如直接看道家的哲学体系.所以,对于宗教的信仰来说,这里不包括在内.除宗教信仰外,也许其它的不仅都是理想主义,也更是理性主义. 
 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对国民纵然颁布>,那却是一个具有缺陷的伤.为什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中国是没有真正实行起来.法律社会似乎是一张废纸.是人"穷",还是"法盲",我想这个不是主要原因,按照中国的国情,法律费用对经济状况低下的应该酌情考虑,就好象税费一样,经济好的给的比例多,经济不好的可以少点些,甚至有补助.这样的情况可以实现.但是,这个事情一旦解决,如果执法部门,公平之天平没有平,那这个只能说前期的经济比例和补助措施也是废纸.在发达国家的体制问题,不是以纯粹的的体制变革和进步来达到的,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信仰.是法制的信仰,是国家的信仰,相信公平生存的权利......光有这些还不行,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主国家自称公平世界公平第一,但是这个国家是非民族国家,我们国家是一个民族国家,可以充分发挥民族的优势,那就是民族的自觉与团结,和气,自醒,自悟,自信.对一个大国,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国来说这个是契机也同时应该成为奇迹.中国人善于创造奇迹,如果中国人不团结,民族不自觉自信自醒.什么都是一句空话.只能形成永久的的内讧和残酷的对内手段. 
 所以,对中国来说要么最好,要么最差,如果是夹在最好与最差的中间那是最难受的,一边看到了希望,另一边又发现了失落.而最好的时候,是我们继承了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信仰,团结自觉自爱自醒自悟自信.而最差的时候是我们丢失了自己的该继承的文化与信仰,加上又在吸收别人的垃圾,确实是可悲可怜.以前,中国是个封建社会,主要受到社会政治体制的影响,加上还没有实现国与国的锋芒竞争.文化发展一直受到不好的牵制,比如"文字狱","禁言论文化",这些不仅断送了"朱子百家"的大好性,对文化与文化精神信仰的传递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然后就是古代对民族与民族文化归宿感没有那么强烈.可是却就在近代断然抛弃了民族文化,连衣裳和气节都丢失了.这样中国社会的乱性和燥性是必然的.一个没有信仰的,没有民族自觉自醒自悟自信的民族就这样存在了.中国需要中国文化,中国的吃饭,穿衣等等.如今是麦当劳,肯德鸡,豪华欧风,发达国家的垃圾文化纵容的中国.中国文化从不拒绝国外优秀文化,并希望融会贯通.又不会丧失自身的特色和固有的精神寄托,信仰载体. 
一个有真正信仰的国民,一个有真正信仰的人,他必然会带着他的信仰感染他的族群,他的朋友,亲人......这样,国民幸福就此一念之举. 
 接下来谈谈我研学的国学的结果.没有国学的信仰就没有国家之概念,国家文化,民族文化的信仰当包括在国学之中.国学是什么?要了解国学,首先必须弄清楚民俗,玄学,民习与国学的关系.我们说鬼神,说妖魔,这些都是人们的信仰,但是这种属于宗教信仰,属于玄学范畴.民俗,是民间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定即定俗成的生活类的群体行为.比如中秋节以及端午节划龙舟等.民习分好的习惯和不一定适合时代的生活方式.当然,民俗与中国传统的玄学一般有一定联系.我个人认为国学首先不该包括,玄学,民俗,民习.但并不一定民俗就不好.民俗不能谈好与不好,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划分罢了.而国学是传统上的文化,是精神信仰. 
 总之,国学按照传统性与民族性,应该是成为全民族的信仰的. 
 关于国学的范畴的研究,我又以下体会:人有吃穿住行,是人的基调,国学的根基应该建立在吃穿住行上.所谓吃,就是中国之饮食以及形成的特有饮食历史与文化与涵养.所谓穿,就是中国之服饰,穿戴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以及形成的特有的代表性的服饰历史与文化与涵养.所谓住,就是中国的建筑,生活环境,与自然,适应人与人,人与自然,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以及一些修养性的,装饰性等的特有的历史与文化与涵养.行,就是中国之交通方式,工具等以及形成的特定历史和文化与涵养. 
 根调搞清楚了,然后上升.直到中国之娱乐等文化和历史内涵,处事为人等广涵的国学内容.这就是从根辐射开来的中国国学文化. 
******** 

 信仰从来就有,应该是有.没有信仰的国度,我不知道是什么国度.没有信仰的群体,我不知道那还叫群体吗,一个能维系自身,群体的力量,那只有信仰,信仰是任何高压与强迫都取代不了的. 
 吃穿住行,包括高层次的国学是民族的信仰.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信仰,是团结的信仰.我们应该有属于自己信仰的穿的,吃的,住的,行的,我们有基本的信仰就这些.有了信仰,我们再去接受新的东西.那才是最好................ 


 邝小林  
 
 
 作者: 19830825born  2006-5-30 21:53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专贴】信仰危机 
 社会信仰危机 [原创 2006-03-06 22:49:12 | 发表者: bluesea560] 

 纵观整个社会,不难发现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正是经济高速发展,道德迅速衰败的时期。整个社会文化正在接受一次从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社会的信仰体系也面临崩溃的边缘。 
有学者呼吁:“整个民族缺少信仰,我们需要信仰……”当我们真正去审视这个社会,真正去深入思考人们面临的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就不难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真正渴求的是什么。

我们来看看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正处在一个远离社会又即将进入社会的阶段。这群人面临的问题,以及他们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也间接决定了真个社会即将出现和面临的种种问题。

有人评价这群人,说这一代年轻人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躁。的确,这是躁动的一代,他们的生活处在一个飞速更新换代信息时代。这样一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快速、简单、方便、时尚。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大大的提高。可是他们心中那填补不了的空洞却在日益扩大。大学生们从之前强迫式的学习环境中解放出来之后,以为自己总算找到一片属于自己任意发挥的空间。现在不是流行一句宣言“我的地盘我做主”吗!这样一种自我的思想形态在大学生们心里根生蒂固。这样的一种思想到底是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还是仅仅只是人的私欲膨胀以至想当然地以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可怕的世界观的延伸呢?

“人心里怎样思量,他的行为就怎样。”

现在的大学生们普遍找不到学习的意义,甚至找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他们内心深处渴望有一个权威的力量告诉他们人生到底是什么,如此生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学习成了社会“压迫”的继续,就业成了谋生手段无奈的选择。任何事物没有了原来真实、真正的意义,除了只是自己存在的理由。于是人们开始选择逃离,学会麻痹自己。网络、酒吧、舞厅、商店……人们在各种各样的场所和虚拟世界寻找出口,逃避内心深处无法满足的空洞。

但一个人什么都能逃避,却不能逃避自己。最悲惨的结局就是选择死亡,以此做最终绝望的选择和对社会文化力量的对抗。

这些人,他们到底缺少什么?他们又何以做出许许多多让人费解却又被深深理解的举动?他们又为何在绝望中选择麻木或者彻底的离去?是什么?到底是什么?

他们没有信仰,没有真正的信仰告诉他们人生的意义,人存在的价值以及合理性。真正的信仰是什么?圣经希伯来书有句话:“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真正的信仰不是人通过自己的方法找到一种合情合理的理论来支撑自己,真正的信仰是合乎真理的,是超乎人的理性的一种真实,英文叫the truth。信仰告诉人们活着是为什么,告诉人他们该往何处去,告诉人们做什么才是对的,告诉人们生活的准则是什么。

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缺少思考的时代。信息如此之庞大,以至我们忙于选择而忘记了思考。人们的眼睛在时代的潮流旋涡中失去了应有的辨别能力。“选择”的忙乱取代了“发现”的渴慕。当一个女孩子在哭,你看见了什么?有人说:“我看见她在哭,哭的好厉害。”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女孩子就是爱哭。但这就是看见吗?不是的。她脸上的带着痛苦和悲伤,你还知道昨天她收到一封信。她向来不收信的,那一定就是从家里来的信了。一定是她家里出了什么事,以至使她如此哀恸。你看见了什么?“她正处在痛苦、悲伤、绝望当中。”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啊,我要过去安慰她。“看见”英语叫做“see”。美国人回答别人的问题:“I see, I see”。What do you see? 你看见了什么?你有没有看到问题所在,还是只看表面,说自己看见了看见了?看见不是仅仅眼睛的看,乃是心的望见。这个社会正需要这样的看见,正需要人们睁开他们的“眼睛”。Open your eyes to see, and you will see the problem. 问问自己:你看了吗?你见到了吗?

当人们愿意睁开他们信心的眼睛,真正去看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最真实的需要,才会发现那“真实”到底是什么。

我们需要“真实”。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约翰福音8:32) 
 
 
 作者: 19830825born  2006-5-30 21:56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专贴】信仰危机 
 先是感到空虚再是感到寂寞进而开始感到世事无聊最终感到生命意义的渺茫信仰的危机由而产生失去了信仰失去了人生的目标生活的意义 
 
 
 作者: 19830825born  2006-5-30 22:00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专贴】信仰危机 
 信息时代的精神信仰危机 
关键词语: 
人文素养;经典主义;人性化生活;互联网产品 

信息时代的来临,表面上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丰富,也更加的"精彩"。但掩藏在这样的"精彩"的背后是无尽的迷茫和混乱。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们人文素养的下降和信仰的缺乏。人们精神上普遍感到的是空虚和失落。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像洪水泛滥一样,猛烈的灌进了人们的大脑,人们还来不及进行消化和处理,就要面对接下来的"洪水"。因为在信息时代,谁掌握了最新和最全面的信息,谁就有可能占得先机,以至最后在信息时代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胜利。殊不知聪敏的人类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获取各种各样信息的同时,信息垃圾也相应的进入了人们的大脑。简单点说,信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不仅可以使人们在激烈的竞争获取成功,也可以使人们在未来的社会中迷失方向,甚至到走投无路,选择结束生命,因为在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能够正确的面对这种泛滥式的信息轰炸的。 

即使是那些在信息获取方面占得先机的人们,即使他们获得了一些成功。他们同样会在信息的泛滥中无法自拔。他们获取成功,笔者认为最大的原因:他们比另外一部分人更能够学会利用信息为自己服务。但是有一点也是不可隐藏的,那就是他们同样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虽然相对而言,在信息时代这个社会里,他们的现实生活可能要过的好点。信息泛滥式的轰炸,使得本来就缺乏精神信仰的人们更加的浮躁。人们的浮躁也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和不务实。精神信仰的缺乏导致了人们虽然整天都在忙碌,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那些是有价值的事情,那些是有意义的事情,那些是必须值得做的。。。。这些人们都比较困惑。这样,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生活而生活,就成了人们生活的全部。 

社会的飞快发展也在不停的给人们施加压力。人们为了生存,理所当然要适应这个社会,但是现实是人们不仅要生存,而且还要生存的更好一点。按照通俗意义的观点来讲,人首先要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其实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在信息时代,人们在被迫或者有意的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大大的牺牲了精神的需求,甚至放弃了精神的需求。人们在适应社会或者追求所谓的梦想的同时,不仅仅在扭曲精神价值的含义,也在使自己越来越远离精神的真正意义。举个例子来说,笔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教育应该是非功利性,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时下的教育,无论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专门机构还是高校,无一例外,都是为了就业。大部分学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因为简单点来说,在中国,考上高校,你才有可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有这样的一种怪现象:学生在欺骗自己,学校在欺骗学生。现实情况是学生读完大学后,并不见得能够找到工作,更不用说是好工作。大学生的素质也不见得就比高中的时候强多少。学校已经离教育真正的意义越来越远,学生求学的目的和行动最后也像学校那样:南辕北辙,不着边际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什么导致人们精神信仰的下降甚至缺乏,是什么导致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浮躁的风气呢?是什么导致人们离人文素养的的提升越来越远了呢? 

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人类而言,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它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正是信息的泛滥,导致了社会竞争的激烈,才会使得人们急功近利或者是被迫的,更加的渴望成功。就像上面说的那样,生存是第一位的。然而人们是有欲望的,信息时代也让人们的欲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在享受这一满足的同时,也在牺牲着自己的精神需求。甚至放弃了精神需求。表面上看来,时尚,品位等等都是人们在满足物资需求后所诛求的精神意义,但是大家要明白,人们在追求这些东西的时候,意义已经变得不够单纯了,或多或少,或者全部都带上了物质的铜臭味。 

笔者认为,人之所以为人,那是因为人具有更强烈的对精神方面的要求。人们不仅仅要满足于对物质方面的追求,更要满足于自己的人性化生活。当然这种人性化的生活需要整个社会和人们共同的努力。而这个时候,信息就可以发挥它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了。信息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人们迷失在这个社会里,也可以使得人们形成很强的信仰和精神力量。但问题就是如何使得人们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真正的人性化生活呢?依靠个人,似乎不太可能。而且要依靠怎样的一种信息资源才能够让迷失的人们重新找回自己呢? 
 
 
 
 作者: 19830825born  2006-5-30 22:05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专贴】信仰危机 
 
众所周知,历史上沉淀下来的被称之为经典的东西,还有在信息时代里最新发生的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在这里我们姑且把它称为"经典主义"。如果通过我们合理的安排和整理,进而通过一种组织或者程序来反馈给人们。让人们在被各种各样信息骚扰的同时,逐渐的在心中开辟出一块地方,而且这个地方是专门留给精神的。换句话说,可不可以使得人们在内心深处留下一快可以安置灵魂的地方。而这块地方需要什么资源去填充呢?笔者认为,灵魂的安置不仅仅需要个人的留心和努力,更需要一种外界的强势攻入,而攻入所需要的资源最主要的就是依赖于"经典主义",并且需要通过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在这个时候就会成为一种工具或者产品。就是说只有当这个平台出现的时候,这种大规模的精神攻入,这里我们可以把它称做"信仰围攻",才可能得以实现,并且最大限度的提升人性化生活,把精神生活提高到一定的位置,使人们在信息时代不在迷茫,而是活得更加的有意义。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这种"信仰围攻"成为一种可能。信息洪水般的泛滥虽然会使得人们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不知所措,但是如果通过互联网同样也可以使得人们不再感到不知所措。都是信息泛滥,可关键是如何整合这些"经典主义"?并且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把人们逐渐推向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而这个家园就是人们信仰的基石。同样的道理,既然信息可以把人们全面的推向物质的所在地,可以让人们的欲望最大限度的得以挖掘,那么信息同样可以把人们推向精神的所在地,让人们的精神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就像上面说的那样。笔者预料,在"信仰围攻"的过程中,互联网产品的价值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 
信息时代,人们精神和信仰的缺乏,这种危机也不是一天两天才出现的。人们人文素养的提升和重新找回信仰,需要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互联网的作用将会得到最出色的发挥,互联网的意义也将会得到重新的诠释。笔者认为,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并且制作出相关的互联网产品,可以在商业运作的模式下,最大限度把"经典主义"推广,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直到最终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 
 
 
 作者: 19830825born  2006-5-30 22:05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专贴】信仰危机 
 是的,存在这种现象。但也并不全是坏事,可以使新的先进文化信仰进入人们心中,但这需要一定时间。

并且,新的信仰产生,由于时代的原因,将是先进的。将较过于传统的信仰要强得多,长期的信仰,其实往往是抵制新事物的。所以,是个问题,但也是发展的契机。 
 
 
 作者: 依法治国  2006-5-30 22:06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专贴】信仰危机 
 互联网产品和人本主义 
 互联网产品和人本主义 
 关键词语 
 互联网产品;人本主义;信仰围攻;个性化选择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由于信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人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更加的注重了信息的价值。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娱乐或者丰富自己的生活,人们将会更加注重有效信息对自己的影响。信息时代信息的迅速泛滥,有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个就是人们会在信息的泛滥中迷失自己,并且这样的可能性很大;一个就是人们在被信息泛滥式的轰炸之后,对信息的免疫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换句话说,到达一定的时期,人们将会有这个能力面对各种各样信息的"袭击",而且能够非常好的在其中"抓住精华",而不在受信息垃圾的影响。当然第二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之小。因为信息时代信息的泛滥,总会有很多人为了商业利益,制造出一些信息垃圾,因为信息垃圾在这个时候能够满足于人们高压生活状态下的娱乐,换句话说,人们在这个时候还不可能有这个免疫力。人们对信息的区别能力不是没有,而是人们在信息时代将会变得越来越繁忙,无暇顾及。同时人们在面对社会提供的这些泛滥式的信息,一开始态度可能还会抵触,但是到后来,将会变得无所谓,直到最后,信息垃圾成为了人们生活状态的一部分。这将会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如果信息时代,人们整天都要围绕或者吸取一些信息垃圾,这不仅仅会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可怕的是,人们在这个时候已经背离了人的本性。因为他有可能就会丧失主观能动性了。 

 达尔文的进化论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人们变得强大起来是慢慢的进化过来的。那么进化同样可以使得人们慢慢的变得弱小起来。假如人们在信息时代片面的接受了所有的信息,那么人们将会变得越来越不爱思考,直到最后放弃了对大脑的开发。这个时候进化将会变成退化。众所周知,人之所以为人,那是因为人会使用大脑,如果人放弃了对大脑的开发,这必将导致人类慢慢的消失掉,而导致这样的一种情况可能发生的最大原因就是: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泛滥的不加约束。 

 信息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开发出了很广阔的互联网市场空间。笔者把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服务定义为互联网产品。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在中国还远远的没有到达实质性阶段,因为人们过早的定义了互联网的意义和价值。笔者认为互联网的意义和价值应该在它发展的同时得以体现,而不是事先给予它一个定位。由于信息时代竞争的激烈,人们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大量的信息服务平台就出现了,这里姑且把这种信息服务平台称为初期的互联网产品。既然是产品,那么就会有优劣之分。因为这种互联网产品本身的全部内容就是信息,而信息包含有效信息和垃圾信息。这样一来,如果要把互联网产品做的好,那就必须要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更不能仅仅为了商业利益,而利用信息垃圾也即通过眼球经济来赚取高额利润。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产品拥有者必须对信息的把握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本着负责的精神对待互联网产品。当然这也需要人们对信息需求本身要求的提高。 
 雅虎、新浪、搜狐、网易等等,都是做的非常好的互联网产品。他们适应了人们的需求。对于人们而言,这些网络信息提供平台,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又爱又恨。本以为在信息时代信息的泛滥以及信息的重要性,会使得社会会更加的注重信息的有效性。但是现实情况是,这些信息平台并没有使得人们更加的清晰,而是更加的不知所措、更加的迷茫。因为在这个信息的提供过程当中,一方面在这个信息平台里充满了信息垃圾,另外一方面是人们开始变得繁忙,无暇顾及对信息的筛选。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信息垃圾充满这些信息平台的呢?笔者认为最大的原因是利益在做怪。 


 信息时代,人们的繁忙,使得人们没有多少时间去顾及自身的需求。过高的社会竞争压力,使得人们迫切的需要一些"快餐"来弥补自己的生活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快餐"如此红过经典的原因。而也正是这方面人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使得信息垃圾更进一步的横行于信息平台。什么样的信息属于信息垃圾呢? 笔者认为:无聊的、浅薄的、没有价值的、低级的、庸俗的、缺乏真实性的都是属于信息垃圾。 
 
 
 
 作者: 19830825born  2006-5-30 22:07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专贴】信仰危机 
 
 雅虎、新浪、搜狐、网易等等网络平台,他们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基本的需求,满足了人们的某方面需求。换句话说,如果他们没有这方面的优势,他们也不会取得如此的成功。但同时在这些网络平台中也充满了大量的信息垃圾。为什么在这样的网络平台中也会充满如此多的信息垃圾呢?一方面,竞争的激烈使得他们迫切的需要依赖于一些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的东西来吸引人们,并且赚取利润。另外一方面,人们低级的心理需求刚好让这个信息垃圾的传播得到了一个机会。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笔者上面提到了几个网站。随便点点,都可以点出很多的信息垃圾。笔者认为,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们简单的需求,然后获取商业利益。 

 信息的大量泛滥,使得人们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更加的困惑。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使得人们更加的把握不住未来的方向。笔者认为既然互联网可以把人们弄的不知所措,那么同样它也可以让人们更加的明确未来的方向、更加的明确个人的信仰。这似乎和上面说的话矛盾,读过武侠小说的人会知道有一种功夫叫"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的招数,既然互联网产品的全部内容也即信息,那么现实情况是:在信息时代,通过特殊的互联网产品,整合出一种专一的或者包含大量的"经典主义"的拯救人们信仰和提升人们人文素养的产品,并且这个产品主要依赖于人类从古至今所有的精华信息,最重要的是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始终保持这个产品的高质量和高要求性。这样就和信息时代信息垃圾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者说它是另外一个极端。 

 简单点来说,通过互联网,集中一些人才,这部分人才不仅仅精通网络,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有很坚定的信仰和人文素养,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各种各样的信息(这里包括处理信息垃圾的能力)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了解现代人的心理需求。结合时代的特点,准确的把握两者之间的结合点。然后创造出一种产品,并且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进而提升现代人的人文素养和弥补精神上的空虚,能够使他们更加清晰的把握未来和认识自己。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这种潜移默化成为一种可能,当然这个过程将需要一段适应的时期,换句话说,它需要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不像人们接受物质那么容易。 

 网络的到处延伸,使得信息无处不在,这就要求这个互联网产品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独有的特点,能够和人文素养的某些特征保持意义上的一致。并且使得这个产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直到人们最后离不开它。这个过程简单点来说就是"信仰围攻"(参考《信息时代的精神信仰危机》)。 

 "信仰围攻"的目的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信仰和精神世界。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独裁。它的全部目的是:在信息时代,人们信仰危机和人文素养迷失的时代,通过一部分人才,利用信息和"经典主义",最大限度的通过互联网,为人们找回或者重新树立信仰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提供一种可能。换句话说它只是提升人们人文素养和重塑信仰的一种工具。同时这种"信仰围攻"的另外一层意义就是要重新恢复人们真正的自由、个性、生活的真实性也即以人为本的主张。在社会还没有真正的进入人文时代之前,通过互联网使得人们在虚拟和现实的世界之中建立一个人文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充分的展示人的个性和丰富性。从此人们不需要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伪装自己,不需要埋没人的本性。也不会沉溺于物欲之中,而是更加合理的人性化生活,物质和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为即将出现的互联网产品也即关于"信仰围攻"的产品,它能够为人们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这样一来,这种"信仰围攻"能够使得人们在虚拟和现实中渐渐的走向人文时代。到了人文时代,"信仰围攻"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因为在这个时候,人们都拥有自己的信仰和很高的人文素养。 

 其实这种"信仰围攻"所依赖的最大基石就是对信息的利用。而且不论什么样的信息,在"信仰围攻"的过程之中,都应该使它变得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和选择。通过互联网产品,向人们潜移默化的提供这些精神上的资源,而且提供这种资源的目的不是为了精神独裁,(这个上面已经做了详细的说明)。它只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资源,并且这种资源能够为他们提升人文素养和重塑信仰提供帮助。它不要求千篇一律,它需要的是千人千面。它需要人们的个性化选择。打个比方说,现在有一些产品,当然这些产品的实质就是信息。这些产品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然后供人们选择。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们必须得用这产品,同时这个产品能够对人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就是说人们有权利在这些产品中选择,但是他们必须得选这个产品。其实这也是让他们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选择自己的信仰和精神世界。 

 也许有人会认为,人们必须选这个产品,这已经剥夺了人们自由的权利。笔者想问这样的一个问题,目前是正常的人有谁会不接触电视的呢?电视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那么同样的道理,只有当人们真正的认同这个互联网产品的时候,它才会发挥"信仰围攻"的意义。当然这需要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它更需要强势的宣传和推广。 

 但是笔者认为,这种"信仰围攻"和互联网产品的结合必将给人类带来一场精神上的风暴。 

 04/10/11 
 
 
 作者: 19830825born  2006-5-30 22:07   回复此发言   
 
--------------------------------------------------------------------------------
 
9 回复:【专贴】信仰危机 
 走进人文的教育 
对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长 王定新

 
   反思我们的教育,走过的是一条忽视人性追求的“不见人”的教育路径。在新世纪里,要使教育真正涵盖学生的生活、生命、人性、价值诸层面,最终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和主动发展精神的人,我们就必须——走进人文的教育 

  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在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的影响下,许多人陷入了“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泥潭。而教育也在这一逐渐“理性化”、“科学化”的社会嬗变中被抽象化了,一味地追求抽象的科学知识和实用的技能、技巧,忽视了人的本真存在的价值理性诉求,忽视了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教育的诗性被粗暴地剥离了教育的本体。简言之,我们走过的是一条忽视人性追求的“不见人”的教育路径。在新世纪里,要使教育真正涵盖学生的生活、生命、人性、价值诸层面,最终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和主动发展精神的人,我们就必须走进人文化的教育。人文化的教育倡扬人性的养育,实质是以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价值观。 

  对现实中的学生及其生活、生命等人性维度的漠然,使教育背离了其真谛,忘却了其使命,成了空中楼阁、天边浮云式的“大而空”的存在。 

  植根生活——奠定教育的基础 

  近代科技革命的兴起和由之带来的巨大物质利益,造成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膜拜,冰冷的科技世界使人们疏离了真正的生命之根——现实生活世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教育也深受其影响,强调得比较多的是认知世界,而对现实中的学生及其生活、生命等人性维度却很漠然,致使教育背离了其真谛,忘却了其使命,成了空中楼阁、天边浮云式的“大而空”的存在。这种对教育的把握方式完全抛弃了人的感性、自然性的内涵,实质上是对人矛盾本性的一种偏执化的知性割裂,而这种割裂的后果使人变成脱离了现实生活、脱离了生命冲动、脱离了死亡体验的单向度的幽灵,成了一种最终可告别人性摩擦、可摆脱一切生活纷扰而在现实中却永远不可能存在的悬空的人。 

  我们的教育要更好地引导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就必须走进生活,真实而深刻地把握生活的脉搏,因为现实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的一切科学知识和实践行动的基底。鲁迅说,只有生活,爱才有所附丽。著名学者梁燕城指出:人类之能够反省,创造文化,构作意义,其基础资料来源就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共同场所和基本视域,是先于任何认识和反省的存在,从生活中去看一切,以这一视域为本去建构意义的世界,才能形成各种文化活动。所以,走向生活是教育获得生命力的唯一出路。智慧之源在哪里?教育者有义务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呈现真实的生活图景,界定生活的意义,并对于如何去热爱生活,如何去探求生活的智慧作出自己的回答。 

  生命的“不在场”必然导致教育的“不在场”,教育疏离了生命意识、生命情感必导致人性的欠缺甚至泯灭。 

  关注生命———坚持教育的本真 

  生命构成了世界存在的基础,没有生命的世界,是冷寂的世界,更是残缺的世界。作为一种特殊的有意识的生命存在,人并不满足于对现实世界的追求,而是不停地探索对于已有本我的无限超越,孜孜追求自身有限性的不断突破,从而在永恒的企求中赋予人单调乏味的生命活动以价值和意义,这也就是存在主义思想家蒂利希所说的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教育在促进人的自身超越,提升人的价值方面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生命的“不在场”必然导致教育的“不在场”,教育疏离了生命意识、生命情感必然导致人性的欠缺甚至泯灭。反观我们的教育,被功利迷惑了视线,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实现,导致教育迷失了自我,遮蔽了灵魂,失去了真谛。这就使得本该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和课堂,却处处散发出忽视生命、扭曲生命、窒息生命的气息,甚至酿造出生命的种种悲剧、惨剧。因此,教育要回归自我,就必须从过去的异化状态中走出来:关注学生的生命,把学生的生命作为其人性论的基础,把能够维持生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并提升生命作为其基本追求,引导青少年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认识并体现出宇宙的生生不息之道和生命的进化之道,厚德载物、民胞物与,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的潜能、显示生命的真谛并澄明生命的意义。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需要一个必然的前提:教育从业者必须首先关注自己的生命,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因为一颗卑琐的心灵绝不会唤醒一颗需要指引的心灵,一个浅陋的生命绝不会点燃一个高尚的生命。 
 
 
 
 作者: 19830825born  2006-5-30 22:10   回复此发言   
 
--------------------------------------------------------------------------------
 
10 回复:【专贴】信仰危机 
 
  精神的空虚是教育的大敌,精神的贫乏必将导致道德的沦丧,这就势必造成一种最大的损失———人的意义的损失。 

  提升精神——实现教育的追求 

  人从本质上说更是一个精神性的存在,精神是人类灵魂的家园。由于现实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各种对立、分离和困惑的世界,人总是试图为自己建造一个超越现实生活的世界,这就是精神的王国。人正是在追求和实现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使自己的生活、生命具有超越性和崇高性。人的生命如果缺乏精神的支持,就会产生被放逐的感觉,就会产生生存的危机,甚至成为行尸走肉。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校长和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因为精神的空虚是教育的大敌,精神的贫乏必将导致道德的沦丧,这就势必造成一种最大的损失——人的意义的损失。因此,要想摆脱危机和化解生存中的矛盾,教育者就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触摸到学生的心灵,要让学生认识到精神世界、精神生活中的真正自我。 

  反思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在极度猖獗的工具理性指导下,人文精神、价值理性遭到了严重的排斥和打击,教育走上了一条科学与人文渐相分离的道路,科学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人文关怀,丢弃了自由的理想,丧失了人文的本性,最终造成我国教育界不知人文精神为何物的异常现象。因此,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消解科学与人文在现实中的对立和冲突,弥合科学与人文的裂隙,开辟科学精神指导下的人文性道路。一句话:让自由的科学回归到理想的人性。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查理·莱曼所说:人文科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需要,它赋予社会、世界以方向、目的和意义。 

  信仰由于其超越性和理想性而居于功利观、道德观、理想观、人生观等精神系统的最高地位。信仰毫无疑问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使我们实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重塑信仰——恪守教育的灵魂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信仰在于肯定灵魂。”信仰是人的精神、生命和行为的终极依据,它从终极关怀上指导人类精神世界,它在终极价值目标上给人提供一种内在的动力,它是对人生最高价值和社会最高理想的反映、评价和把握,它就像人的灵魂一样永恒地伴随着人而存在。信仰能超越罪恶之心,不再自我;信仰还能超越现实存在,彰显人的主体价值。信仰由于其超越性和理想性而居于功利观、道德观、理想观、人生观等精神系统的最高地位。信仰毫无疑问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使我们实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然而,现代人正在经历着一场严重的信仰危机,它给人类带来的是精神的痛苦、意义的失落、价值的迷茫、灵魂的虚无,它使人生活在一种无根感、疏离感、漂泊感之中,在没有信仰导航和意义支持的生命之旅中像风中之烛摇曳不定,随时可能熄灭生命之火。 

  信仰本质上是一个人内心的确信,是每个人灵魂的事务。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自己的信仰,以给自己的灵魂找到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以使自己有一种真正的内心自由。因此,重塑信仰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教育的灵魂。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知道,信仰不是脱离生活实际语境的形而上存在。北大学者陶东风指出:“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的传统中有一种要命的东西就是泛道德主义与道德理想主义,正是这种东西使人变得虚伪,变得假正经,使生活变得了无趣味。道德理想本是好东西,人人都应当有理想有道德,但是把道德高调唱到不近人情的高度,并强使自己与别人接受,就会变成道德专制主义与理想法西斯主义。”我们的信仰只有在生活中经受人生变迁的锤打并在锤打中提炼出超越性的因素才具有价值。 

  所以,我们首先要指引青少年在生活中关注生命提升精神,以寻找并确定自己的信仰,并鼓励和倡导他们学会用信仰来调节自己的生活,指导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只有这样,青少年的生活才有价值,青少年的生命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具有一种信仰的真挚的人就达到了崇高。” 

  《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24日第5版 
 
 
 作者: 19830825born  2006-5-30 22:10   回复此发言   
 
--------------------------------------------------------------------------------
 
11 回复:【专贴】信仰危机 
 不合理的应试教育为什么被合理化了? 
 
  我的《考研为何重蹈高考覆辙》一文,在《南方都市报》发表以后,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争论。有些读者批评我对地方院校出身的学生有“虚妄的优越感与偏见”,虽然有抽离我原文问题语境的诸多误解,不过,假如其中的个别词句客观上无意伤害了他们敏感的自尊的话,我依然愿意表达我真诚的歉意。

  那些考研基地出身的研究生们,从他们的素质而言,都是聪明的人才,但四年的本科应试教育,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活活糟踏成了考研机器,我们要追问的是:这究竟是谁之罪?

  大家都公认,这一切完全是由不合理的应试制度造成的。但问题在于:无论是家长、学生、老师,还是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大家都批评和痛恨应试教育,为什么这几年应试教育不仅没有弱化,反而被变本加厉地再生产出来?其背后的生产机制究竟是什么?它在我们当今这个社会结构中扮演了什么样的功能?令人困惑的是:一种人人都认为不合理的制度,为什么它还能够存在下去,并且在继续蔓延?

  我在上一篇评论中提到的阎云翔教授,最近在一个访谈中,分析了中国的全民学英语运动。他发现,英语在中国起到了一个不可替代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功能:通过英语考试可以向“上”流动。英语是应试教育的核心,阎教授的上述看法,完全适用于应试教育在当代中国的功能分析。一个同质化的等级社会,需要一个大家认可的、具有形式合理性的筛选制度加以建制化,以保证在这个社会里面底层精英们有机会往上流动,通过制度的安排让精英们看到希望,不至于沦落为社会的边缘人,流落江湖铤而走险。这一建制化的设置,在传统中国,是科举制度,在今天就是以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乃至各类升等考试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应试教育网络。当年多少人感叹科举制毁灭人才,但依然维持了一千二百年。如今人人明白应试制度有弊病,但在目前腐败严重的社会里,却是众多选拔制度中,唯一具有形式合理性、比较公平的竞争方式。

  不过,这一形式公平的应试教育,在实质上是极其不合理的,如果说,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大多数精英封闭在圣贤的思想中,缺乏创新能力,最终使得中国落后于欧洲的话,那么,如今这一新的应试制度,同样在摧残人才、摧残中国人的智慧,并将进一步拉大中国与世界在知识创新能力上的差距。这是在一个等级社会中,为了形式上的公平所付出的实质性代价,为了等级社会的制度性稳定而不惜摧残个人的自我创新。

  以城市和沿海为中心、农村和内地为依附的等级性社会,在学历认同上是通过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等级性文凭体制所安排的,在这样的体制中,地方高校缺乏自身的价值,缺乏自主性,成为了依附于重点高校的升学预备学校。而在美国,许多州一级的大学、学院,乃至社区学院,具有与哈佛、斯坦福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追求,学生们不必非通过升入长青滕名校,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但在中国,不仅国家重点与地方高校存在着这样的同质化的等级性网络,而且也将这一等级性关系放大到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之中,不少考入国内顶尖名校的学生,大学四年将目标定位在出国,专攻托福、GRE这类洋应试工具,而对专业知识不甚了了,我在国外,不止一次地听到教授们对某些中国留学生的抱怨。

  在当代中国,无论是在教育建制,还是人们的社会心理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等级性教育网络,地方院校-211高校-重点大学-985高校-欧美大学,这一金字塔型的结构形成了诱惑学生们往上爬的阶梯。越往上走,越能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本,过人上人的生活,并拥有为人的尊严。于是,千军万马考研、考托福,应试教育遍地开花,“新东方”与“考研基地”比翼齐飞。地方院校与重点高校之间,重点高校与欧美大学之间,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形成了可换算为未来实质性受益的等级性关系。这样的等级性关系,不仅通过国家对高校投资的不平等关系体现出来,而且也通过社会各界包括媒体和商界的高校排名、一般学生的高考、考研、考托福等日常应试实践中得以建制化和日常生活化。
  让我真正忧虑的,是高等教育沙漠化的来临。假如不改变应试教育,中国的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博士,迟早会被应试的沙漠完全吞噬,然而,倒过来说,只要等级社会一天不改变,在社会公平的压力之下,应试又有其形式合理的存在理由,并成为支配和继续再生产社会等级关系的强大杠杆。

  我们怎么办?

  原载《南方都市报》2004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