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ol行脚商人:生产队: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11:01
生产队: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
来源:东楚晚报    时间:2011-8-5 2:24:00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  生产队,这个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农村最低一级的生产组织单位和基本核算单位,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铺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作为一种集体生产生活方式,生产队始终是中国农民难以磨灭的记忆,生产队的故事总也说不完。

  人民公社催生了生产队
  1958年7月初,在河南省诞生了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山查)岈山卫星人民公社”(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7月中旬,当地初步制定了《山查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章程(草稿)》。规定公社设立农业、林业、畜牧、工交、粮食、供销、卫生、武装保卫等若干部或委员会,下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视察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农村,指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消息在报上发表后,各地立即掀起了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 
  8月底,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经过讨论,正式通过了《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要求各地在秋收前后,先把公社的架子搭起来。
  北戴河会议结束后,中央报刊相继发表了“迎接人民公社化的高潮”等社论。这样,建立人民公社的运动很快被推向高潮。生产队随之也普遍设立。
  1962年9月,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对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进行了重大调整,规定: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是生产队。根据各地方不同的情况,人民公社的组织可以是两级,即公社和生产队,也可以是三级,即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这就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基本制度。

  队长分配农活
  每个生产队基本集中在村子的某一条街上,这个生产队在这条街上,那个生产队在那条街上,各个生产队有大有小,一般按姓氏聚队而居,基本上是一个姓或者两个姓,由宗族形成一个自然生活小集体。
  人民公社下属的自然村叫大队,或叫生产大队,按人口多少再分为若干生产小队,即生产队,一般以一、二、三、四……排序,即一队、二队等等。每个生产队的初期规模大致人口在百人以上。
  一个生产队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社会,需要有“管理层”,生产队负责人设有队长、副队长一至两名,还有妇女队长,另外还有会计员、出纳员、饲养员、使役员、保管员、技术员等,俗称“八大员”。
  由队长、会计、保管等人员组成“队委会”,生产队的种植计划、评比每位社员的工分档次,以及生产队的一些重要事项,均由队委会研究决定,然后由队长安排实施。
  作为“最高长官”,队长基本上都由各生产队德高望重、号召力强、对农业生产相当了解的人来担任。不过,队长是不脱产的干部,他们不是我们现在一般意义上的什么国家干部,也不是什么领导,他们是完完全全不脱离农村农业劳动的农民,与农民一样,在做好自己范围内的规定工作之后,也得下地干活挣工分。
  到了上工时候,队长就会敲响老槐树上的大铁钟,社员们听到这熟悉的钟声,就会从各自的家里走出来,聚集在老槐树下,等待队长派活儿。当社员们陆续到齐了,生产队长就会根据男劳力、女劳力、壮劳力、弱劳力等不同情况安排活儿,如锄地的、整枝的、打尖的等等,然后大家分头去干各自的活儿,何时收工,一般是看日头,“日落而息”。

 挣的不是钱,是“工分” 
  生产队时期,由于计划经济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局限,加上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农业科学技术又不发达,导致农作物产量比较低。社员能一年到头维持填满肚子的就是较好的生产队。
  队里的粮食分配开始是按“人六劳四”分配的,所谓“人六劳四”,就是把生产队所生产的粮食在交足国家的任务后,从剩下的粮食中拿出60%来按人口分,剩下的另外40%按劳力即所获工分分配。
  “人六”的原则是因为有些家庭劳力少,特别是小孩多的不能干活又没有工分,如果按劳力分的话势必会吃不饱,所以,为了照顾这类人,必须这样做,“劳四”的原则是一种带有激励机制性质的分配方法,多劳多得,谁家劳力多,工分多,所获自然就多些。
  生产队时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生产队是最基本的分配核算单位。除了实物分配外,主要是以“工分”的形式来分配。   
  平时田间劳动的时候,记工员给社员记工是按照工分来登记的。生产队根据当年社员所获工分多少进行分配。“工分”标准的制定各地大同小异,“工分”报酬有两种形式,即针对“普通农业劳动”的标准工作日报酬和针对农忙时节或特殊劳动项目的“定额报酬”。
  “普通劳动”指劳动强度不高,一般事务性的农业劳动。记分基准以每个“标准工作日”一个男壮年劳动力为最高,多定为10分-12分。以男壮年劳动力每标准工作日12分为例,男壮年劳动力12分;一般男性劳动力则定为9分~11分;女性壮年劳动力为7分-9分;一般女性劳动力(中年家庭妇女)为6分-7分;学生,指高中或以下,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高年级男生,体力素质好,9分-11分;其他的6分-9分;高年级女生,体力素质好,6分-8分;其他的为4分-6分;儿童,3分。
  生产队在农忙时节(双抢、秋收)、特殊农业项目采取的按工作量记工的制度,叫定额报酬,这种制度只针对某一生产项目,生产队不统一工作时间,可以由几人临时组成的小组、家庭为工作单位。如开挖土石方按每立方米15分,水稻的早稻插秧定为每亩40分,晚稻插秧定为每亩45分,收割环节的割麦每亩定为20分等等,依照具体情况而定。
  工分为最小计量劳动量的单位,10个工分为一个工。在上世纪70年代,一般一个工在0.6元到1.4元之间。男壮劳动力一般一年下来有650个工左右,女壮劳动力一般有500个左右。

  生产队里活动多
  生产队一般是没有队部的,只有大队有队部,叫大队部,相当于今天的村委会办公室。那时生产队开会,或是“管理层”商讨队里要事,一般都在“牲口棚里”,其实,准确地说是在饲养室里,也可以说是在队里饲养员宿舍里,一般给生产里喂牲口的饲养员多是鳏夫,吃住都在紧挨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这里自然就成了“队部”,生产队里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这里形成的。比如,选队长,给社员定工分,搞阶级斗争,学毛著等。牲口棚也就成了生产队的政治中心。
  除了搞阶级斗争,生产队也要组织社员学习老三篇《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而且还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以那时的人觉悟非常高。
  生产队时期,物质的匮乏并没有使社员们产生精神上的贫困,社员们仍然对未来有憧憬,对人生有期待,对集体有幻想,对荣誉有要求,对舆论有反应,对文娱有兴致,对生活有情趣。生产队的凝聚力,产生了许多热爱集体的先进模范人物。
  乡村文化娱乐活动也是有声有色。农闲时,一些生产队组成了地方剧团、文艺宣传队,排演现代戏、样板戏,演唱当时流行小说改编的内容,如《烈火金刚》、《平原枪声》、《儿女风尘记》等。公社里有时还组织各大队的文艺队进行观摩汇演。电影放映队时常在打麦场上扯起银幕放露天电影。
  对于生产队里的社员来讲,最奢侈的娱乐工具,恐怕就是一台收音机了,再后来比较普遍的“主流媒体”就是“有线广播”了。有线广播就是拉一根铁丝接到木箱中的喇叭上,在地上接一根铁丝(地线)就响了。
  每天广播只开三次,早上6点到8点,中午1L点半到14点,晚上18点到2L点。广播里经常放的音乐是“社员都是向阳花”、“赤脚医生向阳花”、“毛泽东来到咱农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花引来万花开”等革命歌曲,再就是一些样板戏。还有就是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
  众所周知,人民公社时期是我国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发展最快的时期。上世纪70年代末,大部分农村普及了初中,建立起了公费医疗制度。当时虽然生活困难,但农民看病、孩子上学都不成问题。包括农村子女考上大学,没有任何人出现不能上的问题。
 据《档案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