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洞牛仔裤冬天怎么穿:围棋规则漫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17:32
现今国际性围棋比赛有三种不同的竞赛规则:既中国围棋竞赛规则(简称中国规则)、日本围棋竞赛规则(简称日本规则)与应氏围棋竞赛规则(简称应氏规则)。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三种竞赛规则的并存,形成了国际性围棋赛事出现了由哪方主办的赛事就采用哪方的竞赛规则的局面,这在国际性的竞赛项目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这也使得围棋成为国际上正式的比赛项目变得异常艰难:连统一的竞赛规则都没有,如何成为国际上正式的比赛项目?
以目前的三种规则而言,三方均认为自己的规则更为合理,应采用自己的规则作为世界统一规则。而笔者认为,世界统一规则并不是采用哪一种规则的问题,而是应集三种规则之所长。以目前的三种规则来讲,日本规则的长处是更为科学合理,且计目制的思想亦为广大围棋爱好者所接受;而中国规则的长处是以实战解决问题,而且保留了“粘劫收后”等特殊的变化,使围棋更富于变化;应氏规则的长处则是解决了“三劫循环”、“四劫循环”等问题。因此,最理想的世界统一规则应是以日本的计目制为基础,兼顾中国规则与应氏规则的长处。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就目前的三种规则而言,应氏规则的长处与中日规则并无冲突,采纳应不成问题;而建立世界统一规则的最大难题在于中日规则之长处的互不相容性。中国规则的长处具体体现在收官上,既收单官。而日本规则的长处就在于它的计算胜负的方法,既数目法。而这两者又恰恰是相互矛盾的:如果采用数目法,收单官就变得毫无意义,“粘劫收后”等特殊变化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要收单官,保留粘劫收后等特殊变化,就不能采用数目法。也就是说,采用数目法就不能收单官,收单官就不能采用数目法。由于双方的长处是互不相容的,使得建立在各取所长的基础上的统一竞赛规则几乎成为不可能。这大概是中日之间长期争执不下的缘故吧。
事实上,中日规则并非互不相容。之所以中日之间就规则问题长期争执不下,大概是因为没有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事实上,这个结合点是存在的,之所以没有人想到,可能因为这是一个盲点之故吧。
在本系列文章中,笔者准备就中、日两种围棋规则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细致剖析,分析各自的缺陷所在。并针对双方规则之长处的不相容性,对中日规则之间的结合点——实空的概念给出准确的定义,并依据这一定义,揭示“粘劫收后”这一棋形的内涵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中日争议的方案。该方案既采用了日本的计目制,又保留的中国规则所具有的特长,而且不与现有的中国规则与日本规则发生任何冲突,应是目前解决中日之间的争议的最佳方案。
围棋获胜的不确定因素与特殊棋形
在围棋对局中,黑方获胜所需的盘面领先目数应是多少,这在日本和韩国并不成为一个问题。而在中国则有所不同。由于采用数子法并收单官的竞赛规则,围棋中的一些特殊手段得以成立,从而使这一问题的答案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通常的情况下,黑方盘面先八目便可获胜(黑贴三又四分之三子)。但由于有一些特殊手段的存在,就使得黑方在盘面仅先七目、六目、五目甚至更少都有可能获胜,而先八目、九目、十目甚至更多反而有可能落败。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下面,我们不妨对这些特殊手段及棋形进行逐一探讨。
一、粘劫收后
如果黑方以盘面七目获胜,作为国内的围棋爱好者,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黑方利用了粘劫收后的手段。的确,粘劫收后的手段对国内的围棋爱好者来说,几乎没有不知道的。由于这种手段已为大家所熟知,且有文章予以介绍(见九八年第七期《围棋天地》中《中国规则与日本规则之差异》——白盾著),这里不再赘述。但有一点需要说明,即白盾的文章中出现了两处错误:一是对文中介绍的吴清源与高川格的对局结果认定有误。因为即使对局按文中的假设继续进行下去,白方终究要粘劫,黑盘面五目的结果不可改变。若按中国规则,白方尚可形成粘劫收后,这盘棋应是白方胜。而按日本规则,则只能是黑方胜。而白盾则认为对局继续进行下去应是白棋胜;二是对粘劫收后的权利认定有误。在白盾的文章中,认定粘劫收后仅是属于黑方的权利,而忽略了白方拥有这一权利的可能性。由于未见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可见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事实上,粘劫收后的手段并不是仅仅属于黑方的权利,白方同样拥有这一权利(白盾文中介绍的吴清源与高川格的对局已说明这一点)。即便是在现行的贴子规则下,按照白盾文中的推理,我们依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白方在落后八目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利用粘劫收后的手段反败为胜。把白盾文中推理的个别文字稍作改动,就可得出以下结论:
黑地比白地多八目:假设全盘仅剩一个单官和一个单劫,按日本数目法,白只要粘上单劫,棋局就结束了,黑胜半目。但按中国数子法,此时白倚仗劫材多,可先抢单官,再粘劫,这样盘上白比黑反多一子,计算结果黑有184子,白胜四分之一子。
二、双活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若黑方以盘面七目获胜,大家一定想到的是粘劫收后。但除了粘劫收后以外,黑方还有一种以盘面七目获胜的手段:双活。在有一目公空的双活棋存在的情况下,黑方只须盘面先七目就可获胜。事实上,在有一目公空的双活棋存在的情况下,除去一目公空外,全盘还剩360目。若黑方盘面先七目,双方的实空数之和必是单数,子数之和也只能是单数。由于黑方先行,此时必是黑方收后,黑方比白方多走一子,且实空又比白方多七目,黑地比白地共多八子,黑胜四分之一子。
三、粘劫收后+双活
如果在一盘棋中,黑方既有粘劫收后,又有一目公空的双活棋存在,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说出来你可能会感到有些意外:此时黑方只需盘面六目就可获胜。其推理如下:由于有一目公空的双活棋存在,除去一目公空外,全盘还剩360目。若黑方盘面先六目,双方的实空数之和必是双数,子数之和也只能是双数。由于黑方粘劫收后,黑方比白方多两子,实空又比白方多六目,黑地比白地共多八子,黑胜四分之一子。
需要说明的是:同是利用多走子获利,利用粘劫收后的手段获利是黑白双方共同拥有的权利,而利用双活棋获利则由于需依赖先行获利,故仅仅是属于黑方的权利,这是和粘劫收后的不同点。对白方来说,是有失公平的。
四、特殊棋形及相应手段
除上述介绍的两种棋形外,笔者数年前在一次和棋友的对局中出现了一种更为特殊的棋形,而笔者正是利用了这种棋形,在盘面相差九目的情况下却最终获胜(笔者执白)。后来,笔者又对这一棋形进行了反复推演,最终得到如下结论:
在采用中国围棋规则条件下,黑方盘面先七目、六目、五目甚至更少都有可能获胜;而先八目、九目、十目甚至更多却有可能落败。
先介绍一下笔者曾经下出过的特殊棋形:
这一棋形如图一所示。当时的局面是:对局已基本结束,盘面上除该局部外,只剩下一个单官。加上在该局部的A、C两个单官,共有三个单官。在实空方面,黑方实空领先白方九目。唯一于白方有利的条件是,黑方除了该局部尚有有限的劫材外,其它地方已没有一枚劫材;而白方虽有一小块棋已死,但却在对杀中形成了循环劫,此外还有数枚较大的劫材,白方的劫材占绝对优势。此时轮白方下子。按常规下法,应是白A,黑C,以下的进程则是白方倚仗有利的劫材将劫提回后,黑方占最后一个单官,白方粘劫,这是白方的必败之局。因而白方索性置该局部于不顾,而去占得最后一个单官,寄希望于点目有误而争取最后一线生机。出乎意料的是,白方的这一手段最后竟导致了极其意外的结果:即经黑C,白寻劫后将劫提回、黑A、白D、黑C,白再次寻劫后将劫提回,黑E、白F、黑C,最终白方倚仗绝对有利的劫材将劫提回后,黑方竟无棋可走。由于无劫材可寻,又无法一手将自己的劫材补尽,黑方只得提议终局,任由白方继提劫之后,再于B点提子、C点粘劫,最后数棋的结果是黑方一百八十四子,白胜四分之一子!
图  一        图  二
对于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读者可能仍然还有疑问,这样的棋形可能产生这样的结果吗?不会是点空有误吧!当然,读者产生疑问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样的结果确实是太不可思议了。对此,我们也无需进行复盘验证,只需进行简单推算便可得到结论:事实上,由于本局的最后三个单官全部由白方收取, 即白方取得了连走三手的结果(提劫、B位提子、C位粘劫),由于白方后行,白方应比黑方多两子,于是黑方的优势就变为9目-2子=7子,这样一来,白方获胜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图一的棋形中如果将黑白子对换,我们不难得到相对应的结论:在此条件下黑方实空只须领先六目就可获胜。如果还有一目公空的双活棋存在,则黑方只须盘面五目便可获胜。
如果把图一的棋形再加以推演,我们会得出更为奇异的结论:从理论上讲,只要劫材对某一方绝对有利,黑方实空领先五目、四目甚至更少都有获胜的可能,而领先十目、十一目甚至更多却有可能落败。图二便是黑方只须领先五目就有可能获胜的棋形(在这一棋形中,黑有可能取得连走四手的结果)。不过,由于对劫材的要求过于苛刻,上述结论目前仅仅是在理论上成立。
以上是围棋在终局时产生的一些有趣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日本规则采用数目法,且规定不收单官,故上述的变化只能出现在中国,绝不可能出现在日本和韩国。这不能不说是日本围棋规则的一个缺陷吧。

转发此文至微博 TOP
百度推广
昆山少儿暑假培训
七彩童年,尽在昆山七色光少儿培训中心 环境优美教室宽敞,七色光少儿艺术培训中心
www.colorsedu.com
留学:本科三年 硕士只需一..
选择留学,比国内的同龄人早3年硕士毕业 提早进入职业生涯。选择威久留学专家!
www.wiseway.com.cn
纯金纪念币平阳精饰 品质保..
平阳精饰工艺厂,金属纪念币网,我们提供虎年 纪念币,纯金纪念币,银条:0577-63736..
www.cn-js.com
男人三件宝,其一是手表!
18K金表镶钻,原装机芯,天文台认证 宇宙精妙之美,尽在此表;全国到付验货
www.world-watch.hk
胡岩栾雨
新手体育迷

帖子
23
精华
1
积分
112
资金
37 元
在线时间
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2
最后登录
2011-4-9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4-2 00:06 只看该作者
围棋规则漫谈(续)
中日围棋规则的缺陷分析
数  棋  法
在数棋方面,日本围棋规则是只数实空,不数棋子,故称数目法;而中国围棋规则则是既数实空,又数棋子,故称数子法。二者相比较,数子法明显存在着诸多敝端:
一、数子法是建立在“归本数”这一基础上的,而该基础本身的缺陷导致了数子法在逻辑上存在诸多混乱与自相矛盾之处。我们知道,任何体育竞赛项目的胜负都体现在竞赛双方最终比赛结果的差距上,根本就不存在与类似“归本数”相比较之说。而正由于“归本数”之说的无理性,使得数子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假设有一场围棋比赛的数子结果如下:黑方185子,白方176子,在相关媒体的报道中就会出现“×××执黑以四分之三子的微弱优势战胜×××”的字样。对类似这样的报道,我们都习以为常,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这种说法的合理性。然而,我们只要对这种说法作仔细的剖析,便可看出其矛盾所在。以上述的结果为例,双方的子数及子数之差为:
黑方:185子(黑地)-3 子(贴子)=181 子
白方:176子(白地)+ 3 子(贴子)=179 子
黑地-白地=181 子-179 子=1 子
很显然,黑方相对于白方的优势是1 子,而不是媒体上所报道的 子!为何会出现如此偏差,究其原因,就在于黑方以 子的优势战胜的不是白方,而是所谓“归本数”!若硬要坚持“归本数”之说,那我们的相关报道就应改为“×××执黑以 子的优势战胜归本数,×××执白以 子之差惜败于归本数”。这种说法的荒唐可想而知。
二、在形势判断方面,数子法显得毫无用处。我们知道,实空是围棋形势判断的基础,棋手在对局过程中进行形势判断时主要是比较双方在实空上的差距,再加上贴目的因素,从而对局面的优劣作出判断。需要注意的是,棋手是以双方在实空上的差距来进行形势判断的,而不是将自己的地域与所谓“归本数”相比较,因为要将自己的地域与“归本数”相比较的话,形势判断根本就无法进行。
三、围棋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其中贴目的数目也是不断探索的课题之一。而在贴目数目的变化上,数子法的变通性也远不如数目法。数目法的贴目数可一目一目地调整,而数子法却只能两目两目地调整。在由韩国举办的国际性围棋比赛中,就实行了黑贴六目半的贴目规则。虽然贴目只增加了一目,但它对对局双方战术应用及胜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贴目变化如果应用到数子法中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不妨计算一下:黑贴六目半相对于中国规则应是黑贴三又四分之一子,在这种贴子方获胜的最少子数为180 (归本数)+3 (贴子)=183 子,即黑方获胜的最少子数仍为184子!排除双活的因素,这样的贴子变化对数子法来说毫无影响。由此可见,中国规则根本就没有与之对应的贴子数目。若要使贴子数目对数子法产生影响,就必须将黑方获胜的最少子数增至185子,此时白方的子数应为176子,双方的差距为185-176=9子,这就意味着黑方至少要有九子以上的优势才有获胜的可能。对黑方来说,这样的贴子负担显然是过于沉重了。中国棋院三年前将黑方的贴子增至三又四分之三子,对应日本规则则是七目半,即相当于将贴目一下子增加了两目,这看似有些唐突,实则是一种无奈之举。
四、毫无价值的“归本数”。数子法是建立在“归本数”的基础之上的。“归本数”一词不知出于何处,从朱宝训先生对新围棋规则附加说明的文章中看,似乎是出于古代朴素的围棋思想,其指导思想亦既维护180.5子的“归本数”。从现代的围棋发展来看,“归本数”一说不仅过于呆板,而且几乎是毫无用处。现代人的围棋观念与古人相去甚远,围棋已从一种文化演变成一种纯粹的竞赛项目。作为围棋规则,人们在下围棋的时候,早已不再会关注它的文化内涵,而只是关注它的实用性,而“归本数”的实用性几近于零。“归本数”本意既然是用于计算胜负的基数,因而在对局的过程中也应该能据此作为形势判断的基础。但非常遗憾,正如本文正文中所谈到的,以归本数作为形势判断的基础是完全不可能的。人们在对弈过程中关注的只是双方实空的对比,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战术,根本就不会去考虑什么“归本数”。归本数的唯一用途恐怕就是对局结束、数完子后计算胜负的具体数目,但就这唯一的用途却还是自相矛盾的。除此之外,笔者经反复思考,实在想不出归本数有什么存在的价值,而对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价值的观念,我们还有维护它的必要吗?
五、双活棋公空的归属问题。中国规则规定,如有双活棋,其公空的归属为每方各半。这样规定的依据是什么?从行棋的过程及结果来来看,双活棋的公空既没有被任何一方的活棋所控制,又不能为任何一方的棋子所占据,是双方都无法将其据为已有的“死亡地带”,将其归属为每方各半没有任何依据,唯一可能的解释只能是凑足“归本数”。
收  官  法
中国规则与日本规则在收官方面的差异在于:中国规则规定要收单官,而日本规则则规定不收单官。在这方面,中国规则优于日本规则。
首先,日本规则违反了自然终局的原则。“自然终局”系指双方已无棋可走,方可确认终局。这里的“无棋可走”当然是指已收完单官,如果单官未收完,也就谈不上“无棋可走”。由于日本规则规定不收单官,事实上是人为地中断了比赛,从而难免会产生一些争议,而有些争议恐怕不是人为的规定所能解决的。我们知道,“气紧出棋”是围棋的常识之一。而不收单官,围棋的外气未收紧,有些可能出棋的地方就无法出棋,还可能出现胜算者无法取胜的尴尬局面。这并非笔者夸大其辞。记得1999年(或是1998年?笔者记不清了)曾看过常昊执黑战胜小林光一的一次对局。那盘棋弈至近终局时,黑局面已不容乐观,但白棋空内并不干净,需要补一手棋。然而白棋却漏算了黑棋的手段,在收完单官、外气已收紧后,黑棋抓住白棋的弱点,突施手段,一举扭转局势,迫使白方认输。需要指出的是,本局白棋虽不干净,但黑方的手段必须在收紧白方的外气后方可施展。所幸本局采用的是中国规则,使得黑棋的手段在能收紧外气后得以实施。如果本局采用的是日本规则,笔者就很难想象其结局是如何了。按照日本规则,不收单官,白棋的外气末收紧,黑方的手段无法实施,如果就此终局,胜负又该如何判断呢?按实空算,则应判白胜,但白方空内分明有出棋的可能, 而且白方也确实漏算了黑方这一手段;若判黑胜,显然又难以服人,因为黑方实空明显不足。既便是黑方指出白方的弱点,让白方补一手棋,依然是白胜。真不知这局棋如果放在日本该如何处理。
日本规则违反的另一个原则就是“尽其变化”原则。这一问题事实上也与终局有关。由于日本规则规定不由单官,因而使得在收单官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变化无法出现,甚至可能产生一些无法解决的争议问题。我们知道,“粘劫收后”是中国围棋特有的争胜负的手段之一,从其形成的过程来看,这一棋形的形成是非常自然的,毫无半点人为的痕迹。由于日本规则规定不收单官,不仅使其失去了出现这种变化的可能,也使得日韩棋手不了解这种变化,致使日韩棋手在中国的比赛均出现过因此而失利的例子。至于“粘劫收双后”及“粘劫收三后”等特殊变化,则是日本围棋中更不可能出现的。
对实空的再认识——中日规则的结合点
读者可能会注意到,笔者在谈及数棋法时赞同日本的数目法,在谈及收官法时却赞同中国的收单官法,而这两者又恰恰是相互矛盾的:如果采用数目法,收单官就变得毫无意义,粘劫收后的手段及本文第一部分提及的手段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如果要收单官,并使粘劫收后等特殊手段成立,就不能采用数目法。也就是说,采用数目法就不能收单官,收单官就不能采用数目法。而数目法与收单官又各有所长,二者似乎又互不相容,要必舍其一。如果对此问题不能妥善处理,则前面的探讨结果也就显得毫无意义。因而,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就成了本文核心论题所在。以下,笔者试图从实空的概念入手,既对实空的概念给出准确的定义,并运用此定义对上述的问题给出全新、合理的解释,以最终解决中日围棋规则的差异问题及存在的缺陷问题。
什么是实空?它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对此,中日围棋规则中并未予以解释,使得我们对实空地理解一直停留在直观的感觉上。由于对实空这一重要概念缺乏理论上的支持,人们对实空的认识就难免会产生一些偏差。从以下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这种对实空认识上的偏差正是造成目前中日围棋规则存在差异及缺陷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给出实空概念的准确定义,建立完整的实空理论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由于《围棋规则》中未能对“实空”一词予以解释,笔者只得根据自己对围棋的理解,给出围棋实空的定义如下:
实空:棋盘上被(某一方)活棋所控制的,至终局时无须着子(补棋)的空点,称为(属于该方的)实空。
尽管这一概念不难理解,但鉴于其在本文中的重要性,笔者有必要对其作详尽解释。
实空的概念有两个要点:第一是要被某一方的活棋所控制,这是毫无疑问的,无须再论;第二则是至终局时无须着子(补棋),这也正是笔者要详尽解释的要点。
“至终局时无须着子(补棋)的空点”,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是指终局时对方一手棋无法出棋的空点,也就是对方无法只花一手棋在该点将已方的棋子从棋盘上提起或将棋子吃死,亦既破坏已方的棋形,这样的空点当然无须补棋。这一要点用图例来解释更为直观。
如图三所示,图中的A点显然是属于黑方所控制的空点,但其能否成为实空,则要视B点的状况而定:如果B点是白子,在紧完外气后白方可在A位一手提掉黑子,故黑方最终必将在A点补棋,A点当然不能称之为实空;而如果B点是黑子,由于终局时白方无法用一手棋在A点将黑子提起,A点就可称之为实空。
图  三                     图  四
有了实空的概念,我们再据此对“粘劫收后”及“粘劫收双后”的棋形进行细致分析,以揭示这一棋形的真正内涵所在。
如图四所示,我们假设这是一个粘劫收后的最终棋形,此时黑方刚刚将白子提起,轮白方下子,但白方劫材已经耗尽,而且盘面上又无单官可收,白方无棋可走,便应以虚手。按中国规则,黑方再走一手将劫粘住,然后终局。这一进程看似正常,但问题就恰恰出在这里。在这里,我们都犯了一个不易察觉的错误:既忽略了黑方在A点能够成空的可能,或者说忽略了在此局部有一目实空的价值。事实上,当黑方将劫提起后,此时轮白方走子,而白方既无单官可收,又无劫材可寻,只得应以虚手,而黑方只需以虚手回应后便可自动终局。请注意以下几点:
1、此时已经终局,由于黑方并未在A点着子,A点为一空点;
2、白方无法只花一手棋在A点提掉黑子,故黑方无需在A点补棋;
3、A点属黑方控制。
按照实空的定义,黑方在A点就自然形成了一目实空。由此,我们就得到结论:黑方在盘面领先七目(或白方落后八目)而能够取胜的秘密在于“粘劫收后”这一棋形在此特定的条件下可形成一目实空,亦既这一棋形有一目实空的价值,这才是这一棋形的真正内涵所在!
当然,围棋爱好者对此可能一时无法接受:这样的空点怎能称之为实空!的确,如果从直观的感觉及人们现有的围棋观念来讲,这样的空点确实难以称之为实空。但我们判断其是否为实空不应该从直观感觉出发,而应看其是否满足实空定义的条件。以笔者对围棋实空所下的定义来看,图四所示的棋形在“粘劫收后”的特定条件下就恰恰满足形成实空的条件:其一,A点属于黑方控制的空点;其二,经双方确认,此时已经终局。此时,由于白方又无法只用一手棋将黑子提起,黑方当然无须在A点着子(补棋)。
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倘若白方不肯就此终局,要求黑方在A点着子,该如何处理?非常简单:按照现有的“双方连续虚手(日本规则称为‘放弃着手’)时自动终局”的规则,此时轮白方走棋,白方的选择只能有两个:一是应以虚手,二是继续行棋。若应以虚手,则黑方也以虚手回应,按现有围棋规则,便可自动终局,黑方也不必在A点着子;而继续行棋,则白方无论怎么走都会自损一目。黑方可待白方走子后,再将劫粘上,A点同样实现了一目的价值。
现在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本文开篇介绍的“收后粘双劫”的棋形。事实上,当白方最终将黑子提起后,黑方见无法劫胜,只得应以虚手。此时B、C点均为白棋控制的空点(见图一),白方只需回应以虚手即可终局,而无须在B、C两处着子。这样,白方在B、C两处就自然形成了两目实空,黑方在实空上领先的数目也就由9目变为9目-2目=7目,白胜半目。
需要指出的是,以本局为例,“收后粘双劫”的棋形能够形成两目实空的前提条件是黑方一手棋无法将白方的劫材补尽,或者制造比白方更多的劫材。否则,黑方下一手棋可以将白方的劫材补尽,或者制造比白方更多的劫材(而黑方这一手本身也是一枚劫材),迫使白方在C点提子,再进行最后的劫争。
由于这一部分内容有悖于围棋的传统观念,因而笔者有必要对此再作进一步的强调:
笔者的上述观点能否成立的要点有两个:一是实空的定义是否正确,二是称如图四的A点为实空是人为的规定还是顺其自然的必然结果。先看第一点,从目前人们对围棋实空的理解来看,这样定义实空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至多只是个别的措词稍有欠妥而已;而至于第二点,从前面的论述过程中不难看出:其一,行棋过程与中日双方的围棋竞赛规则不存在任何冲突;其二,图四中的A点是否为实空,完全是由实空的定义来确定,而没有作任何人为的规定。可见,笔者的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造成目前中日围棋规则差异及缺陷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双方的规则都未对实空的概念给出准确的定义,从而未能认识到如图四所示棋形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形成一目实空的可能性。日本规则忽略了这一可能性而规定不收单官;中国规则则因忽略了这一可能性而出现对局的一方连走两手的现象。
综上所述,要解决中日围棋规则的不相容性,以利于建立统一的围棋竞赛规则,首先应对实空一词给出准确的定义,由此确认图一、图二、图四等棋形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空点形成实空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计算胜负时采用日本的数目法,而收官时则采用中国的收单官的规则。这应是目前统一围棋规则所能够采用的最佳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