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如何改支付宝账号:留学垃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5:42:55

 王莒宁生于1981年12月,2002-2005就读与英国中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ofCentralLancashire)会计与金融专业并获学士学位;2005-2006就读于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ofLeeds)国际金融专业并获硕士学位。


《留学垃圾》 前言

我是一名留学“垃圾”,但是通过从高考落榜到出国留学再到毕业回国6年的观察和经历,深知如今的中国留学“垃圾”不只我一个。
    面对着文化的融合和竞争的加剧,出国留学在很多人心里成了家门的荣耀,成了前途的保障。然而随着中国留学潮的到来,留学生的质量却是今非昔比。留学“垃圾”的出现不仅造成了国家资本的巨大浪费,更成为了蒙蔽社会和家长的一类特殊人群。
    这些“垃圾”的形成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本书将以议论和回忆的方式从心理学角度一一分析。其目的就是希望那些站在国门口和国门外的学生把本书的分析作为一面镜子,对照着看看自己是否或即将成为“垃圾”,如果真是如此,该如何从主观上改正或克服。
    因为人口包袱,有人把中国比喻成笨重的大卡车,把发达国家比喻成灵巧的小轿车,如果发现行驶方向有误,大卡车往往要花上比小轿车多得多的时间和力量去掉头。其实在留学方面也是如此,那些负面原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但是只要认识了问题的所在,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掉头”只是迟早的事。

《留学垃圾》 历史造就的垃圾萌芽(1)

 留学垃圾
    [忆·论篇]
    本篇不针对任何个人及团体,如有雷同,希望能参考本篇所提建议为中国留学一代出点力。
    垃圾的由来
    “历史”造就的“垃圾”萌芽
    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有了一个新名词:“留学垃圾”。而且随着时间的进展,这个名词的流行程度已经不比“电子商务”,“漂移”之类的时尚词汇差了。什么是留学垃圾?经过我个人在国外4年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总结出:留学垃圾是指在那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中不思进取,自甘堕落的学生们的总称。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如果把这种新时代的产物仔细分析一下,能分出很多个品种;例如有学业垃圾,生活垃圾,道德垃圾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垃圾会在下面的章节中被一一介绍,分析和总结,但是在这里我们要首先分析一下“垃圾的由来”
    近几十年来,在中国社会传统上一直有着一种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好奇心和羡慕感,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不过20多年,在社会发展方面,物资满足方面是比发达国家差了许多,虽然中国很多产业伴随着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追赶着那些发达国家,可毕竟起点低,时间短,所以至于“追赶”到什么时候才能“赶上”就更没确切时间了。正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再加上信息不再闭塞,在老百姓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普遍的观念:“进口的”比“国产的”好。虽然这又是短短的一句话,可这里面的确包含着一种“羡慕”,甚至透露出一分“自卑”。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一般来说‘进口的’是比‘国产的’好啊,质量和服务的确都高一档次。”其实这没错,国外的一些品牌的实力的确是国内没法比的,尤其在某一个商品刚在中国打开市场时。例如80年代电视机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和普及,日本几个品牌牢牢的控制着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而国产品牌只是90年代开始伴随着高反修率慢慢走进了老百姓家庭,;还有在90年代中形成,近几年飞速发展的手机业,刚开始的几年,老百姓心里只有摩托罗拉,诺基亚和三星,虽然现在国内的品牌蜂拥而至,可是引领潮流的,能给客户最佳质量保证的仍然不外乎这三个“老大哥”;仔细回忆一下,很多领域都是如此,甚至连动画片都是变形金刚,米老鼠,机器猫的天下。所以在中国大陆高速发展的20多年里,中国人对发达国家的那点“羡慕”是被国外商家们在当时那个空旷的市场中硬冲出来的;这种“羡慕”在这种环境里是难免的。虽然现在国外的商家的在华投资年年增长,可是在当时那个物资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国外商家在各个领域对老百姓的思想上冲击是现在没法比的。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因为自身的经历不同,所以他们对发达国家的“羡慕”是不同的。50岁以上的人就不会有太多的“羡慕”,因为他们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大半辈子都是带着红帽子走过来的,思想里有种根深蒂固的“自强不息和国家神圣感”,所以改革以后的那些新事物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大。
    30岁以上,50岁以下的中年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想法,他们是“生下来就赶上灾荒,长大了又要下乡,现在又赶上下岗”,总之中国社会主义这几十年发展中的酸甜苦辣都让他们见证了;随着信息交流的逐渐的开通,再加上年龄不大,在不缺乏活力的情况下,他们是很善于拿“国内的”和“国外的”相比较的,而且这里面不仅仅是商品的比较,还包括管理制度,社会发展,教育方式,个人素质,生态环境的比较。有些人在这些“比较“中“灵光一闪”拓宽了思路,“没权力的”下海经商,“有权力的”搞国企改革,总之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更多的人还是把“比较”得出的结果停在了理论上,本钱不足的原因,前怕狼后怕虎性格使他们把“比较”变成了“抱怨”,时隔几年,他们也就组成了一个生活水平较低的社会层面,可即使是这样,他们仍然没忘了:“进口的”比“国产的”好。

《留学垃圾》 历史造就的垃圾萌芽(2)

 至于从10多岁到20多岁的青少年并没有像长辈们感受的那样深刻,小时侯我们只是纯消遣似的看了不少动画片,漫画,但是几乎所有碰过这些的同龄人都有个统一的结论:“进口的”比“国产的”好。当时我们常听到一些电视和报纸上的评论说:中国人自己的水墨式动画片做工精细,又有教育意义;中国人自己的漫画都取自于五千年文化中的亮点,小朋友们应该多了解祖国的文化,要在娱乐中学习。可是当时的我们只是孩子……我们只知道能抓住我们笑神经的是“迪斯尼”,能让我们展开无限想象空间的是“机器猫”,能让我们天天去书摊问下一集到没到货的是“七龙珠”。说白了,这些孩子是不可能在课间10分钟里去找“五千年文化中的亮点”的。这些也就是国外文化对青少年的最初的冲击,到了近几年,国外在动画片和漫画对国内青少年的冲击几乎到了垄断的地位;而我们所看到的却是中国此项产业的进一步萎靡,十几年前我们还有自己的“黑猫警长,葫芦兄弟”能和老外们对冲一下,可现在呢?恐怕孩子们得出的结论是:“进口的”比“国产的”好多了……
    进口动画片和漫画只是给孩子们一个启蒙式冲击,真正让青少年对国外产生好奇和羡慕还是教育。首先从积极的方面分析:英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早在10年前就有了这么一个说法:“英语,汽车,电脑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句话恐怕并没给孩子什么压力,真正有压力而是家长。可怜的家长们,不惜余力的请家教,收集各种海外成功人士和名牌大学的资料,为的就是在提高孩子英语能力的同时,不忘了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再者,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不可避免的要了解其文化背景,比如老外是忌讳被问年龄和收入的,国外还有感恩节,圣诞节,复活节等等;这些国外文化无不滋生了年幼孩子们的好奇心,除了在行动上效仿西方文化特征外(比如送圣诞卡)出国看看课本上的提到过的那些童话般的生活成了大多数孩子的一个梦。
    从消极的方面分析:无论是上普通的英语课,还是在家庭教育,老师和家长在教孩子英语的同时,总会难免的扯到一些课本外的东西;比如国外的教育方式,在我们现在的中学课本中很少会谈到国外的教育模式,主要原因是中西方国情不一样,社会问题不一样,竞争压力不一样,所以两种教育模式没有可比性,例如西方是宽进严出,中国是严进宽出;如果中国按照西方那样来,全国的学校再扩容一倍也不可能承受,原因就是中国的人口问题。虽然在客观上没有可比性,可在老师和家长的主观思维里是经常比的。
    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也是对中国社会制度有着深刻体会的人群之一。不过老师和家长在这方面的“体会”还是有点区别的。
    对学校来说,升学数量是硬指标,如果学校升学率上不去,学校的任何教育改革都会引来上级领导和家长的不满。然而在学校这个圈子里,老师又是唯一会直接接触学生的角色,所以升学指标的压力又从学校领导传到了老师肩上,换句话说:老师分管的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上面提到的学校升学率,现在就必须从班级升学率上体现;在这种压力下,老师们不但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要为了整个班级在年级里的名次而和办公桌对面的同行竞争(绝大部分学校里,校领导为了激励老师们的工作能动力,通常是把班级的升学率和教师职称评比或者奖金联系在一起的),在现实压力面前,虽然老师也发现了很多现在教学模式的弊端,但大部分老师即使有些教学新思路也不敢更没时间去实验,生怕万一失败了就会让自己很难翻身,更毁了学生的前途和学校的声誉。所以老师们即使不满也只能通过课堂做个口头宣泄;在讲到起劲时,一些口头禅常常会脱口而出:“人家美国……人家英国……”在宣泄不满的同时无不透出一种羡慕。
    家长们感到更多的是十几年来社会体制改革中自己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多年来在国有企业中稳定的收益,让曾经壮志雄心的他们随着时间的打磨在行动上早已棱角全无;另一方面是自己的潜力没能在体制改革中实现完全的价值体现而产生的内心的不甘(至今能够得到完全价值体现的是极少数精英人物和企业)。这种“不甘”已经不是他们年轻时的“壮志雄心”,而是心理上的棱角。所以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像古代的铜钱:虽然外部是圆的,可内在还是方的。只不过内心的棱角已很难突破客观环境的约束从而把这种棱角转变成外部行动上。那么内心的棱角去哪里释放?家里。所以很多孩子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很唠叨,就会讲大道理。对于那些有一定能力的家长,对孩子讲的这些大道理中自然也就包括了:“人家美国……人家英国……”因为他们比较出来的结果是西方国家的赏罚分明,能者多劳。所以他们讲这些的目的自然就是想自己的孩子飞的比自己高,以后不再受社会上拉关系,走后门等不良风气的影响,而是真正靠着自己的能力吃饭。 

《留学垃圾》 历史造就的垃圾萌芽(3)

对于老师和家长的这些“长别人士气,灭自己威风”的教育,孩子们是能听进去一些。也许家长的那些关于社会制度的话题,孩子不太容易吸收,可是老师那些关于教育制度的话题,孩子是深有体会的,高压下的学生们对教育制度的抱怨一直是有增无减,原因是中国学生数量一直是有增无减,压力自然有增无减。老师们的“西方教育论”就像催化剂,一下子迎合了学生们的压抑,虽然大家还是很正常的高考,可是西方高等学府早已成了自己仰望的对象。这也就是变成了“中国留学潮”的催化剂。
    之所以称其为“留学潮”是因为其数量之庞大。80年代到90年代中,也有不少人走上了留学的路,可他们踏出国门的路是不一样的。他们要么是国家公派,要么是全额奖学金,所以他们代表着中国青年人中佼佼者的形象,自然在数量上和另外这十几亿人比也绝对是凤毛麟角。可是随着90年代中后期中国教育市场的严重饱和,一些有“独特”经济眼光的国内学校找到了新的市场机遇。“落榜不再是灾,出国不再是梦”显赫的出现在各大报纸版面和知名电视台的广告时间。
    这第一批“吃螃蟹”的中介院校并不是骗子,他们靠着自己的主动,的确和一些国外高校确立了合作关系。一般来说,这些中介院校的教育模式是:通过在各种媒体做的广告招收每年高中毕业的学生,让他们在国内读2-3年,这段时间主要包括语言的学习、预科或者其国外合作院校的本科1-2年级的学习,然后转到其国外合作院校继续就读本科,毕业后拿国外的学士学位。(在国内读几年要视其合作关系而定:有的合作项目中,国外的院校把关严格,只让中方院校的学生在国内读语言和预科,然后必须到国外从1年级开始其完整的大学生活;而有些国外院校只要求中介院校的学生去国外读3年级就可以颁发国外学位)至于以后是想继续深造还是回国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果再继续读硕士学位也和中介院校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国外再烂正规大学也不想因为钱而毁了生源,但为了能在金钱和生源上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学校水平的平衡点,所以他们一般都要规定在国内的这些学生需要通过一些考试才能去国外继续深造,只不过这些考试都是学校内部自己设定的,而不是像TOEFL,GRE和IELTS等官方考试一样难,因为他们也清楚如果“这些学生”如果真有能力过了这些官方考试,谁还会花这么钱和时间来这里熬着?“这些学生”是什么人?正是那些高考落榜生。
    国内的这些中介院校也清楚“这些学生”的水平,为了不让自己的院校的身价被“这些学生”拖垮,在招生时自然有着一定的入学要求或者自定的入学考试,一是为了给家长和学生做个秀,二是给老外做个秀。给家长和学生做秀是为了不想摧毁家长和学生的最后一层自尊心,让他们知道学校的正规性和可信度;让孩子知道这里不是人人都可以来的、自己还不是社会的淘汰品。给老外做秀是因为老外是出了名的死心眼,处处都有准则和程序,所以要让他们知道本院校生源质量是有保证的。可最后呢?想来的都来了,因为入学要求还是MONEY。
    说到MONEY,这可真是“时势造英雄”,有了这么个落榜集团军,有了家长的钱和望子成龙心,中介院校方自然是能咬多狠咬多狠,2000年左右此类院校的学费每年都至少在一万以上,随着“市场”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此类院校竟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既然货这么短缺,为什么不抬高价格呢?近几年来,尤其是那些挂着国内知名大学名字的中介学院,学费没有下两万的。最后学费门槛的上升,提高了家长的素质,而没有提高学生的素质。
    也许有人不明白:学生的素质低,几年过后国外校方在学生入学前一测试不就知道了吗?古板的老外能放人吗?其实国外大学的老外再古板也是人,有着人贪婪和私欲。学校不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只不过是管理者,学校的真正大股东还是政府;这样就形成了西方学术届经常提到的一个问题:agencyproblem。 

《留学垃圾》 历史造就的垃圾萌芽(4)

 其意思就是:股东聘请专业管理者来管理自己的公司,可是管理者往往不是为了股东寻求利益最大化,而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这种股东和经理之间的矛盾称为agencyproblem。说的细一点就是:一般的经理都有任期,这些经理想着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而不是想着公司的长期发展;这里的利益不是单纯的把钱往自己腰包里塞,而是显示在决策上。比如一个项目在短期内会有很好回报率,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好,但是并不利于公司的长久发展;但经理会很乐意接受这个项目,因为只要任期内公司的业绩看起来不错,股东就会给他们相应的回报,也是会为自己的业绩简历增添光彩的一笔,这都是以后跳巢的资本,和乐而不为?其结果是导致公司业绩泡沫化,未来业绩下滑,甚至破产倒闭。在国外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例如ERON,WORLDCOM的破产等等,至于那些国外大公司,内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agencyproblem,只是还没到破产的地步。这种矛盾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不多,因为一般来说中国民企里的懂事长,大股东就是总经理,这样自己经营自己公司方法就不会出现agencyproblem。可是中国其他类型的机构却有着不同程度的类似的矛盾,小从国有企业,大到国家机关,管理者是个人,股东是国家;不少管理者一味的寻找着能标榜自己业绩和政绩的项目,却不顾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从而导致不少地区“经济过热”,物价飞涨,最后成了国家宏观调空中的最大心病。
    从上面对agencyproblem解释中不难看出,国外的校方领导很大程度上扮演了agencyproblem中经理的角色。因为中国留学生的在外的本科学费一般都是本土学生的7倍以上,作为一个管理者,能让政府(股东)最开心的自然就是学校账面上的数字,既能拿到奖励,又可以仕途无忧,一举两得。可他们牺牲的是学校的生源质量,每年上百人虽然不多,可年复一年,学校就变成了“垃圾回收站”(进去时是“垃圾”,出来时是“度过金的留学人员”。不可否认,国外高质量学府几乎没有和中国中介院校有本科合作项目的,一是他们注重生源,二是他们不愁生源。成绩好的学生都是慕名而来,可排名较差的院校却把中国留学生当成了生存的希望,近几年来,这些学校的校园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正是中国留学生“盖的”。
    上面分析的只是一般情况,刚来中国的老外大都有着惟我独尊的傲慢和清高,张口是制度,闭口是程序,那架势就告诉你:“想走我的后门?RUDREAMING?”可是在中国人眼里这些老外都是小菜一碟:拉上饭桌一顿灌;更有甚(肾)者,进了酒店去撒欢;消魂过后一拍案:PASS!可以这么说,和中国做生意的老外没有不知道“茅台,五粮液”的。最后看来决定学生前途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正所谓:“拿家长钱财,替学生消灾。”
    说到“这些学生”,也是可以分为不同类别的。不可否任中国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性的确在考场上刷下来了一批有能力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有的是在“一锤定终身”的考场上发挥失常,有的则是不能适应中国应试教育体制,天天学的不少,可是效率不高;天天睡的不早,可考试还是那么糟。他们这类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上也许不比那些读书好的学生差。可是在高考考场上刷下来的大部分还是属于“垃圾股”。之所以称他们为“垃圾股”是因为他们的确是中国特殊竞争环境中弱势者,就像那些因为业绩不好而市值低廉的股票一样,处于这个层次的股票,以后可能被摘牌退市,也可能反弹飙升,但在今天他们的确是这个游戏规则中的最底层。大部分“垃圾股”们有着从小娇生惯养出来的惰性,所以高考失利绝对是正常的。高考通过几率性的淘汰,把这些人挡在了大学校门外;然后中介院校通过MONEY的几率性淘汰,又把“垃圾股”以外的大多数落榜生挡在了国门外,双重概率统计后,“垃圾股”正式挤在了出国的大门口。
    综上所述,中介院校是中国留学垃圾桶之一。

《留学垃圾》 垃圾桶里的小社会(1)

一般说来,进入这类中介院校的10人当中,有2人是精品,有4人是半成品,另外4人是垃圾。
    “精品”就是整天拼命学习,不受环境影响的那些学生。他们在刚入学时的生活往往和其他8人格格不入,除了每天按时起床睡觉上下课,连装扮都是最有利于学习的那种:头发乌黑,不乱就行;背包略“土”,比麻袋还中用;除了书本,还有便当;拿起东西来活像小叮当。
    “垃圾”就是整天课前吃了课上睡,课间出门有烟喂,晚上不是网吧就是KTV,除了网游就是把妹……的学生。这些“垃圾”的对立面往往就是上面提到的“精品”,路上遇到说个HI,下课散伙说的BYE。虽然生活上他们之间格格不入,可“垃圾们”经常在距离“精品”的十几米处互相小声嘀咕着:“你看人家……”,“哎……不佩服不行啊……”。
    “半成品”就是那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学生,他们的心态可以说是个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顾虑着自己的前途和父母的期望,另一方面受着浮躁的心和物欲的冲击。刚刚入学的他们生活在“精品”和“垃圾”之间,上课时和“精品”聊聊,下课后和“垃圾”混混。书包里塞满了书,可不一定会去自习室;KTV里吼完了力气,可一定会回宿舍。他们的生活有着自己的良知分解线,可时间久了,要么向左,要么向右,至于是“精品”的“半成品”还是“垃圾”的半成品,还是自己说了算。
    以上说的三种类型已经基本概括了中介院校中的所有的学生,这些刚从高中出来的孩子有个共同的特点:害怕孤单。这跟初高中刚入学时有些不同,因为中学时期大部分学生来自本地,每天走读;可现在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第一次出家门,第一次住宿舍,所以能有几个朋友一起来一起去很大程度上会给自己一些安全感。可朋友从哪里来,只能靠相互交流中来。这一点对于三种不同类型的学生来说,各自有着不同的交友方式。所以在这里有必要这三种类型的学生的性格以“第一人称”批注的方式分析一下。
    “精品”的日记:
    20**年9月20日雨
    好久没写日记了(爱写日记的惯用叹气方式),开学两周了,有许多话想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短时间内的大量新信息涌入使他即兴奋又不知所措)。这里的人和环境和以前差别太大了,再没有老师的督促,爸妈的唠叨;可不知为什么心里一点没有高压时期最渴望的自由感(标准的应试教育后遗症)。说实话,自己虽然进了这所学校心里却一点底都没有,这和曾经梦想的大学生活差别实在太大,人家正规大学生看我们的眼神都不一样,十年寒窗的回报竟是这样,我真有些不甘心(现实和梦想的差距第一次让人觉得那么无奈)。
    周围的同学好夸张,整天的吸烟喝酒唱K泡吧,好象进了天堂一样,中学时的班里只有一两个这种学生,可现在的班里只有一两个不是这种学生。我竟然和这样一类学生沦落到一起(高压生活中养成的“清高”),我绝对要和他们保持距离,他们这样玩早晚会后悔的(“清高”转变成为“孤立”)。
    而我现在一定要保证两年后自己不后悔,8月底我送那些高中同学上了火车,两年后的8月我一样会让他们送着上飞机,我不会就这么认输的,人定胜天(应试教育考试中磨练出的不服输精神)!
    “垃圾”的Q聊天记录
    昵称:人的命天注定(垃圾);走着瞧(垃圾的同学)
    人的命天注定:
    死玩意,进了大学忘了兄弟了?
    走着瞧:
    你还不是一样?:)

《留学垃圾》 垃圾桶里的小社会(2)

人的命天注定:
    我这哪是大学啊?TMD老师都不把我们当学生看!凸
    走着瞧:
    那不是正好吗?在大城市里没人唠叨你,多爽!
    人的命天注定:
    这你可说对了,现在的生活简直是天天在度假,和高中可不一样啊,:D
    走着瞧:
    快说说见过什么大世面了?
    人的命天注定:
    经常去酒吧,泡迪厅,像唱K那样的都玩腻了。
    走着瞧:
    这么爽??泡到妞了吗?
    人的命天注定:
    那是必须的!去的时候都是同学,在迪厅里蹭几下就有感觉!
    走着瞧:
    那做了没有??
    人的命天注定:
    当天晚上正好趁着酒劲就去宾馆了,她的腰真细,那才叫一个爽呢!
    走着瞧:
    行啊,还是你猛,让你说的把我的火都钩起来了,真的假的啊?发张照片看看?:/
    人的命天注定:
    她的Q号:34******7,她现在就坐在我旁边,你和她视频吧。
    走着瞧:
    O_o晕哦……大城市女生都这么开放??
    人的命天注定:
    还行吧,事在人为嘛,呵呵。
    走着瞧:
    十一我去找你,也带我玩玩吧。
    人的命天注定:
    那肯定的,包吃包住、泡妞的钱自己出。
    走着瞧:
    恩……我带500过去够吗?
    人的命天注定:
    !!!!!!到时我直接送你去洗头房得了。
    走着瞧:
    ……
    人的命天注定:
    迪厅里一个圆桌最低消费就600……
    走着瞧:
    哦,那算了,还是在Q上找MM比较经济。
    人的命天注定:
    你小子就这点出息。

《留学垃圾》 垃圾桶里的小社会(3)

走着瞧:
    今天怎么想起来上网了,晚上不和女友去HAPPY吗?
    人的命天注定:
    没钱了,等家汇呢……
    “半成品”写给高中同学的信
    老同桌:
    最近好吗?好久没和你联系了,也不知道你现在混的怎么样了,复读的日子很苦,你一定要坚持住啊,寒假回去我一定看你。当时我来这所学校时你还挺羡慕我的,可实际上我一点没有任何大学生的自豪感,因为我根本不算个大学生。这里根本不是什么学习的环境,甚至可以用花天酒地来形容,这里的学生都好有钱,很多走读生都是开车来上学,虽然刚开学不到一个月,我就听说有好几对已经在外面租房子了。其实这也难怪,我们不是正规生,学校根本就打算把我们和正规生放在一起,现在除了上课的地方和本科生是分开的以外,连宿舍都不把我们安排在校园内,昨天竟然还听到老师说,明年会让我们搬到另一个校区,真是让我们尴尬到极点。其实我们不用问也明白,学校这样安排是不想我们这群“垃圾”腐蚀了周围的鲜花嫩草。平时在食堂里,别人问起我是什么系的,每次我还没开口就脸红,真是有点哭笑不得。可我有什么办法?
    在这段时间里,我认识了几个朋友,他们虽然奢侈,可人品都不坏,平时去哪玩总是会问问我去不去,晚上他们就算是不回来过夜也会先把我送回来。其实有时我是不太想出去玩的,毕竟家里花了那么多钱让我来这里不是让我消遣的,可如果我和他们保持距离,又怕伤了和气,影响以后的关系,毕竟多个朋友没坏处。我想好了,以后不会每次都跟他们出去,不想去的时候我就说我的生活费快没了,要省着点用,就可以了。:)
    其实班里并不都是这样的大款,有几个很认真读书的,还是过着高中时三点一线的生活,真佩服他们,可他们好象不太喜欢说话,在上课时偶尔能问他们个单词,可下了课说个BYE就走人,连问个“你是不是也去食堂,一起走?”这样的客套话都没有。其实我真是想和他们交个朋友,以后学习上也好有个照应,可真是很难和他们找到共同话题。
    在这么个班里交的朋友,虽然一起玩的开心,可心里还是有个孤独感,这么短的时间,谁都不了解谁,大家都是很表面的朋友,能说说心事还是高中的老同学,有时真的很想你们,你们比我有能力,也有毅力,明年一定会成功的,千万不走我的路,不要听着能出国就厉害,两年后能不能出去还是未知数,就算出去了也是去那所从没听说过的大学,所以我现在是一点都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你一定要加油啊!
    好了,不说了,有空记得给我回信!
    林
    9月20日
    三种类型的学生有着三种表达感情的方式,“精品”选择了和自己聊,“垃圾”选择了和别人泡,“半成品”选择了和老朋友撒娇。
    从他们的心态可以看出,这里最封闭自己,最不善于交流的应该是“精品”。因为“精品”有一些固执和清高,他们在学习上从以前的“凤尾”变成了现在的“鸡头”。虽然是“鸡头”仍然不忘了昂着“高贵的头”走路,更不屑于搭理下面的“鸡翅膀,鸡脚和鸡屁股了”。在应试教育中洗礼过的他们始终认为:“有没有能力就看成绩,靠家里的那点钱在外面潇洒算什么本事,有钱你可以叫‘潇洒’,没钱你就剩一个‘洒(傻)’了”。虽然在高考中他们失利,可他们的好强心,好胜心并没有消失,这是为什么他们宁愿跟自己聊,也很少对以前的老同学诉苦,他们的原则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能丢面子。”所以可以得出个结论:“精品”在新环境中是比较孤立的。相比来说,和他们比较容易沟通的是和他们在成绩上差不多或比他们好的学生,可是有好胜心,攀比心在作祟,使得他们之间很难能深交。几年过后,大家慢慢了解之后,最后在垃圾桶里的小社会里真和“精品”成为朋友的竟然还是“半成品”和“垃圾”,至于原因,会在下面一一得到分析。

《留学垃圾》 垃圾桶里的小社会(4)

“垃圾”是这三类里面最善于交际的。首先他们从小是在学校里混出来的,他们小时侯有的很顽皮,有的很意气,有的出手大方,总之干什么的时间都有,就是没有学习。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同时变的能说会道,做事老练。为什么他们会很容易结交朋友呢?有人认为爱玩的孩子性格外向,所以善于交流。其实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心态方面的原因,他们这样的孩子从小在家不受什么委屈,有吃有喝有穿有玩,家长更多的是宠着他们而很少会硬逼着他们做什么事,所以他们从小的压力就不大,没有压力自然就不会勤奋,所以这类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好。时间长了,孩子对分数也就麻木了,别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名次下降而一筹莫展,可他们名落孙山也会一笑了之。渐渐的,在这个以成绩证明能力的中学时代,他们活的却是“与世无争”,没了好胜心,没了攀比心,名次上更不可能给那些埋头苦读,暗自较劲的同学们任何威胁,自然也就不会和别人有太多的敌意了。而在当代学生中,高压竞争中产生的攀比心理正是很多学生心胸狭窄,精神抑郁的根源。很多孩子因此变的性格孤僻,情绪焦躁,逆反心理强,比如“精品”就属于这类,而“垃圾”正好成了这类青春症状的免疫体,少了分勾心斗角,多了分大方待人,朋友自然也就多了起来,以至于进入社会后,“垃圾”的情商要比“精品”高很多,心胸开阔的他们往往会结交各个层次朋友,当然这个朋友圈里也包括当年的“精品”。
    “半成品”的心态属于六神无主型,因为他们不象“精品”和“垃圾”那样特点鲜明。在一个新环境里,他们的自信心也不如“精品”和“垃圾”,不论是和“精品”,还是和“垃圾”的相处中,他们不是那么有主见,所以看起来象个“跟班的”。很多时候把“面子”放在了第一位,虽然前面提到“精品”也很重视“面子”,可“精品”一般不会将其表面化,而是把丢的“面子”转变成了一股“不服输,不甘心”以后靠行动争回来,那劲头有点象“韩信的忍辱负重”。而“半成品”对待“面子”的方法就不同了,遇到不会的单词了,拼写太简单的不能去向“精品”请教:太没面子;“垃圾”叫他们出去玩了,不去是不给“垃圾”面子,去了还心疼父母的血汗钱;“垃圾”出去玩了没叫他们是自己没面子,叫了还未必真想去。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半成品”就被“面子”拖累了,在乎钱的蜕变成“精品”,不在乎钱的堕落为“垃圾”。所以说“半成品”是“垃圾桶”里的万金油,不但人缘上折中,成绩上也折中;“精品”们之间攀比的累了,偶尔会和“半成品”聊聊;考试快到了,“半成品”也就成了“垃圾”的救命稻草。
    综上所述,在情商方面“垃圾”是“精品”,“精品”是“垃圾”。
    从上面对agencyproblem解释中不难看出,国外的校方领导很大程度上扮演了agencyproblem中经理的角色。因为中国留学生的在外的本科学费一般都是本土学生的7倍以上,作为一个管理者,能让政府(股东)最开心的自然就是学校账面上的数字,既能拿到奖励,又可以仕途无忧,一举两得。可他们牺牲的是学校的生源质量,每年上百人虽然不多,可年复一年,学校就变成了“垃圾回收站”(进去时是“垃圾”,出来时是“度过金的留学人员”。不可否认,国外高质量学府几乎没有和中国中介院校有本科合作项目的,一是他们注重生源,二是他们不愁生源。成绩好的学生都是慕名而来,可排名较差的院校却把中国留学生当成了生存的希望,近几年来,这些学校的校园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正是中国留学生“盖的”。
    上面分析的只是一般情况,刚来中国的老外大都有着惟我独尊的傲慢和清高,张口是制度,闭口是程序,那架势就告诉你:“想走我的后门?RUDREAMING?”可是在中国人眼里这些老外都是小菜一碟:拉上饭桌一顿灌;更有甚(肾)者,进了酒店去撒欢;消魂过后一拍案:PASS!可以这么说,和中国做生意的老外没有不知道“茅台,五粮液”的。最后看来决定学生前途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正所谓:“拿家长钱财,替学生消灾。”
    说到“这些学生”,也是可以分为不同类别的。不可否任中国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性的确在考场上刷下来了一批有能力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有的是在“一锤定终身”的考场上发挥失常,有的则是不能适应中国应试教育体制,天天学的不少,可是效率不高;天天睡的不早,可考试还是那么糟。他们这类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上也许不比那些读书好的学生差。可是在高考考场上刷下来的大部分还是属于“垃圾股”。之所以称他们为“垃圾股”是因为他们的确是中国特殊竞争环境中弱势者,就像那些因为业绩不好而市值低廉的股票一样,处于这个层次的股票,以后可能被摘牌退市,也可能反弹飙升,但在今天他们的确是这个游戏规则中的最底层。大部分“垃圾股”们有着从小娇生惯养出来的惰性,所以高考失利绝对是正常的。高考通过几率性的淘汰,把这些人挡在了大学校门外;然后中介院校通过MONEY的几率性淘汰,又把“垃圾股”以外的大多数落榜生挡在了国门外,双重概率统计后,“垃圾股”正式挤在了出国的大门口。
    综上所述,中介院校是中国留学垃圾桶之一。

《留学垃圾》 都TMD是骗子(1)

 无论是“精品”,“半成品”还是“垃圾”,其实父母并不清楚这些,尤其是在这些“高素质”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精品”。从总体来看,这些孩子的家庭优越,受到得宠爱要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多,相比而言,由于来自父母,和现实的压力要少一点,所以逆反心理要少一些。少一些并不代表没有,一般来说,男生比女生的逆反心理要少。常言道:男孩小时侯难管,女孩大了让人操心。对于这些小皇帝,小公主而言,也是如此。
    大部分高中毕业的男生,无论是外出打工的,还是读书的,给家里打电话时言语都很统一:“我这里挺好的。”孩子一旦懂得说这一句话,就代表着他们心理成熟的第一步。原因是:第一,他们知道自己遇到的小问题没必要向家人诉苦,说了父母也帮不了自己,反而让他们心神不安、浮想联翩,所以不说;这就代表他们逆反心理的少了一点,为父母着想多了一点。第二,他们在逐渐的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象以前那样依赖父母;所以说他们的心理年龄在增长。
    对于在中介院校里的小皇帝们,他们除了会说:“我这里挺好的”以外,还会时不时的加上这一句:“快没钱了……”。总的来说,刚入学的男生比女生爱玩,出去消遣的频率和时间也比女生多,因为刚进入新环境的女生心里还是缺乏一种安全感,一般不会很晚回宿舍。虽然女生爱买衣服饰品,可刚离开高中的她们在这方面的消费理念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放开,再加上年龄偏小,对化妆品的追求也就没法和成年女性比了。男生就不一样了,高消费的场所成了他们的最爱。
    一是因为来到新环境的自由感,好奇心,新鲜感;终于摆脱了父母的束缚,象撒缰野马一样自由自在的领略新事物了,这是一种行动上释放,一般来说,过了那股新鲜劲,消遣的次数也就自然变少了。
    二是因为自己的面子,“物质上的平等才能取得对方的尊敬”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很俗,可它的确有点道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对恋人或者夫妻,如果收入上有着巨大差异,很容易在行动上和思想上成了对方的附属品。朋友之间也是如此,那些孩子也清楚:小气很容易让人瞧不起,更别说有什么朋友了。
    父母更清楚第二个原因,他们也不想自己孩子很孤立,很清楚“男子汉要大气”,虽然在口头上说:“少花点。别浪费,少出去玩,多看书……”,但心理和行动上已经默许了给孩子的自由。至于钱汇到以后,这些小皇帝具体会做些什么,大多数家长都不清楚。他们有时也会问,但孩子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因为他们始终默念:“孩子大了,懂事了,会把握好自己的”;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精品”……
    男生摆脱了父母的束缚更多的表现在行动上,而对女生来说,更多的则是在心理上。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的逆反心理要比男生多一些,这些都和女性的心理和生理有关。比如女孩子在初恋时会有既兴奋又害怕的矛盾心理,兴奋是源自于女性天生的柔弱面,任何女人都期待着被呵护的感觉,这不但会让她们有安全感,更是心灵上寄托。害怕是源自于女性天生的保守面,她们不知道身边的男生的感情到底有多真,所以不敢全身心的投入,以免受到无法愈合的创伤;例如,初恋的女生在和男友亲近时,男生的手一触碰到自己的敏感部位,女生大都会拒绝性的推开,因为她们觉得感情还没到那个程度,更怕给自己留下后遗症;这就是女性的保守面,保守面转变的行动上就变成了下意识的自我保护。所以很多女生在初恋阶段都没有接触过“性”。
    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们这时正是“人之初”,所以女性的这两个天生的矛盾面表现的最明显,这也正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反应。至于成年以后,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曾经的初恋时的心跳也就慢慢消失了。
    对于家长来说,注重的更多的是女孩的保守面,而非柔弱面。他们在行动上约束女儿同时,更多的影响却是在女生的心理上。例如:放学后要准时到家,一旦有男生打电话到家里就会盘问女儿很久,更过分的还有偷看女儿日记和聊天记录的……忽略女孩的柔弱面主要表现在:一旦发现女儿成绩下降,常会以训斥的口吻质问孩子,却忽略了如何移走压在女儿心坎上石头,这样做的后果就等于对着不堪重负的女儿又踩上一脚。也许家长会说:“这样是为了让她更有紧迫感,让她知道前途的重要性”,其实这种大道理对于十几岁的男孩还是女孩来说人人都知道,只是他们还没有遇到真正工作的压力,他们对前途的了解是停留在理论上,但任凭家长磨破嘴皮,对孩子来说还是停留在理论上,所以家长没必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教育”,那样的后果只能助长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其他一点正面效用没有。对于女孩来说,在父母的训斥面前,她们的心里是孤独的,她们需要有个发泄的窗口。如何来发泄?这就导致了女孩们有的彻夜和朋友聊短信,有的写日记,有的泡网吧,有的有了男朋友……

《留学垃圾》 都TMD是骗子(2)

 中学时期情感的宣泄可以说是被逼出来,无论是拿什么方式宣泄,她们都是瞒着父母,撒着谎混过来的。但是一旦她们远离了父母进入了大学校门,那就意味着心理上约束彻底解除。再加上中介院校本来管理就很松,更是让她们“如鱼得水”。家境不错的她们遇到家境不错的男生,双方是既有气质又有物质。所以短时间内就能混的出双入对,租房同睡也就不足为奇了。就算父母按点电话“查岗”,也只是“鞭长莫及”。也只能无奈的默念:“孩子大了,懂事了,会把握好自己的……”
    话又说回来,这三种类型的学生中最有可能把握好自己的也就只有“精品”了。
    虽然大家对待父母的方法都是一个字“骗”,可“骗”的里面也有善意的谎言,这就说明“孩子大了,懂事了……”。虽然他们经常骗父母,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他们也时常在骗着自己,尤其是对“半成品”和“垃圾”来说。
    “垃圾”虽然生活上像烂泥,可多少还有点矛盾的心态,这种矛盾心态,源于人性先天的“上进”和后天行成的“堕落”。可能在这里有些人会不同意“人性先天的上进”这个说法,所以有必要在这里解释一下。可以肯定的说,人是有先天性的上进心的,只是人在不同阶段的目标不一样,所以上进心体现的层面不一样,而且不同的人,上进心的多少也不一样。
    有的人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表现的不思进取或堕落,可他们在其他方面是很上进的;例如不学习的孩子,他们会想着如何把某个游戏通关,会想着如何认识更多的朋友以后免受别人欺负、或者让别人吹捧着他等等,这就是另一层面上进心的表现,就连牲口都知道有嫩草不吃烂叶,更何况人呢?对于人在其他方面的“不思进取”或者“堕落”也是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有的是因为“智商”,有的是因为“情商”,有的是因为“机遇”,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惰性”。这是为什么那句“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成了“警世名言”。“惰性”是先天的,只有在人对某件事有“动力”或“压力”时,才有可能克服“惰性”的干扰,例如:周末大家会睡个自然醒而平时不会,就是因为周末没有了“扣薪水”的压力也就没了按时起床的动力,那惰性自然就站上风。
    其实“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句格言并不全面,“没有兴趣也没有动力”。这里的“兴趣”并不一定是针对对某个领域或者专业的,有些人对学习的兴趣并不大,可是对和别人竞争很有兴趣,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这类人就是那些“好强者,好胜者”。
    通过上面的理论类比一下“垃圾”们的心态:先天的“上进心”和“惰性”都有,对学习没兴趣,家境不错就没有太大的升学压力,两者都没有就更没动力,所以“惰性”赢了。那么为什么“精品”那么有学习动力还是一样落榜?这里就是“机遇”的原因,的确“精品”的家境也不错,升学压力没有普通学生那么大,但是自己是属于“好强者”行列;在高考这个有招生限额,以名次决定输赢的高压考试里,实力再相当的人也会出个名次先后,更何况学习能力上或“智商”方面或多或少的是有差异的,所以这样导致了“精品”的落榜。
    通过上面的分析,在这里有必要拿上面理论从新定义一下垃圾桶里的“精品”和“垃圾”:那些在自己职责上有上进心的称为“精品”,反之就是“垃圾”。学生的职责是什么?学习,而不是同居,网游和奢侈。在这里可能有人要问:有“心”就算“精品”了吗?难道不是看成绩吗?其实在这个垃圾桶里,“精品”里面只要没弱智,随便写写也能当“鸡头”,这和高考里的高水平竞争完全没法比,何况最后还是靠钱作为自己踏出国门的第一步,现在的成绩只是给给外行人看热闹用的。
    “垃圾”们并不是在学习上一点上进心没有,只是上进心不足,以至于偶尔也会被“精品”们行动刺痛一下,可这种刺痛往往是转瞬即世。至于“半成品”那就是上进心不如“精品”,堕落的不如“垃圾”。
    总之,三类学生各有千秋,中介院校们各显神通,而唯一可怜的是天下父母心……
    国外是个大染缸,染出了五颜六色的留学垃圾。(第一部分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