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传说之鱼美人资源: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健全的人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8:45:45


前言: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是公民教育
早在十多年前,一代伟人邓小平已经敏锐洞察到“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说到教育,最重要是公民教育。公在古代封建专制体制下,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而在现代社会,公民资格可以与生俱来。公民和公民社会具有相互构成性。没有健全自律的公民,决无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社会就很难和谐稳定发展。
30年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大败笔,就在于忽略了心灵启蒙,冷落了公民教育。走向公民社会是时代的呼唤,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公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传统德育的现代转型。
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并不能据此认为美国没有自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宣传。恰恰相反,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通过所谓的“公民教育”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好公民,绝不是专门设置一两门课程所能奏效的,而必须通过学校环境和校园文化营造全面育人的氛围,做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全面渗透。寓教育于“无形”,是美国学校公民教育中最大的亮点。并且事实证明,美国的公民教育已经成为其国民素质和国家实力的有力保证。
独立思考——保证你的权利不被利用
做一个合格的公民,首先要学会思考,如果你不会思考,就算给你民主的权利,你照样会被别人操纵和利用。美国《公民读本》认为,能够独立思考,是做个好公民的最基本品质之一。
来看一个美国小姑娘的故事。黑人笑星比尔考斯彼主持了一档电视节目《孩子说的出人意料的东西》。有一次,比尔问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你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女孩很自信地答道:“总统。”全场观众哗然。比尔问:“那你说说看,为什么美国至今没有女总统?”女孩想都不用想就回答:“因为男人不投她的票。”全场一片笑声。比尔意味深长地笑笑,对全场观众说:“请投她票的男人举手。”伴随着笑声,有不少男人举手。比尔得意地说:“你看,有不少男人投你的票呀。”女孩不为所动,淡淡地说:“还不到三分之一。”比尔做出不相信又不高兴的样子,对观众说道:“请在场的所有男人把手举起来。”在哄堂大笑中,男人们的手一片林立。比尔故作严肃地说:“请投她的票的男人仍然举手,不投的放下手。”比尔这一招厉害:在众目睽睽之下,要大男人们把已经举起的手,再放下来,确实不太容易。这样一来,虽然仍有人放手下来,但“投”她的票的男人多了许多。比尔得意洋洋地说道:“怎么样?‘总统女士’,这回可是有三分之二的男人投你的票啦。”沸腾的场面突然静了下来,人们要看这个女孩还能说什么。女孩露出了一丝与童稚不太相称的轻蔑的笑意:“他们不诚实,他们心里并不愿投我的票。”许多人目瞪口呆。然后是一片掌声,一片惊叹。——这就是是典型的美式独立思考。
【温家宝对青年提五点希望:靠独立思考了解真相】2011年“五四”前夕,温家宝与首都各界青年代表在中南海座谈,总理对青年成才提出五点希望,其中提到这样一点:青年要善于独立思考,从年轻时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学会判断事物的真伪。靠思考了解事情真相,做出正确判断;还要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详细]
清醒且理性——从事实出发,避免先入为主和情绪化
作为一个准公民的学生,《公民读本》告诉你,学科“分数对于精神活动的衡量,是非常有限的”,好分数只在测定“学校的成就”,“智商是在改变的”,而“智力是不同能力的组合”,每一位学生在某一方面都可能成为天才。作为准公民,比分数更为重要的是清醒思考的能力,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民读本》告知学生如何才能保持“清醒的思考”。 首先,思考的前提是了解和知晓全部事实。“你的思考必须在事实的基础上”。所以,作为一个为公民服务的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披露真实的信息,让公民能够得到真实或最接近真实的信息,否则,政府就是失职。没有这个前提的社会,就很难有合格的公民。 其次,在掌握已知事实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认识最新发现的事实”,并尝试学会解决问题,因为解决问题是“一个清醒的思考者”的必备能力。 再次,《公民读本》向孩子们介绍避免走入“思路不清”误区的方法。一是不能先人为主地带着理想化倾向进行“愿望思考”。例如,不能在心里希望一个完美的“乌托邦”社会,就认定它一定能实现。二是要避免“情绪化的思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偏好甚至偏见的。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事情”,我们不能让这些个人喜好或偏见来影响我们的清醒思考,以免走极端。而那些走极端的思路,“对个人和国家都会造成最大的伤害”。三是不要轻易下结论,思考要从事实出发,“不要从观念出发”,不要从书本出发,不要从主义出发。
【从“抢盐风潮”看国人的盲目跟风】汹涌的人流,鼎沸的人声,拥挤的的人堆,满足或是焦急的脸……这种似曾相识的场景我们并不是第一次看到。当年“非典”疯狂抢购板蓝根的时候,前年抢购大蒜和生姜,去年抢购绿豆……一样的一拥而上,一样的子虚乌有盲目跟风。一日不具备必要的基本常识,不学会理性思考,这种风潮就一日不会绝迹…[详细]

忠于国家但不盲从——政府做错事就要严厉批评
我们很熟悉肯尼迪总统在就职演说中的一句话:“同胞们,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句话,深刻地表明了公民对国家与社会要负起建设的责任。为了让学生接受美国民主治国的理念,了解国家与政府的构架,美国学校始终把联邦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进行传播和灌输,不遗余力地宣扬美国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纪念美国宪法200周年活动的推动下,美国学校掀起一股学习行政管理和民主社会准则的热潮。
在强调公民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的同时,公民教育还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政府的关系。美国大部分《公民读本》都会对美国的历史和治国理念作出介绍,并提出诸如“什么是政府”,“为什么政府是必需的”等问题,让公民能够理解政府的权威及其来源,能够理解政府的必需性及其职责、功能和目的。与此同时,公民教育课中还要求学生认识到政府的权力受限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政府及其官员进行监督,才能确保政府官员履行其责任,不至于误用或滥用其权力,确保政府沿着正确的目标前进。
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公民是忠于自己国家的,但“忠于”不等于“盲从”。假如政府做错事,你严厉批评政府,那是希望它改善,这就是建设性。假如明明发现国家在走向错误的道路,你却说走得好走得好,那是一种毁坏的态度。
【专门挑政府毛病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性格刚直、关注百姓、专门挑政府毛病的经济学家。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坐镇白宫8年,克鲁格曼每个星期固定写两篇专栏文章对他的政策进行辛辣的讽刺甚至嘲笑式谩骂。奥巴马上台后,克鲁格曼同样站在政府的对立面,继续炮轰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人们相信真理越辩越明,那克鲁格曼的批评声音就能够让更多的美国公众明白真理在哪里…[详细]

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本同时让孩子们认识自己,尊重个人,不是惟我独尊。一个好的公民是有民主性格的,译成中文很准确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本教育孩子,一个好公民是一个善于调节自己的人、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善于思考的人,在这个前提下,才是“一个能够行动的人”。
在公民教育课中,学生会被告知: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是自己的主人;个人自主的正当性是天赋的;个人主权先于任何政府权力和法律。所以,在公民教育中,几乎看不到领导人的语录、政府的说教和训诫。因为每个人就是他自己的政府,他有自我管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与义务。要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善自己的性格弱点,宽容他人,不轻易地伤害别人。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学习的一位留学生表示,自己所在的寄宿家庭,去年曾经因为下雪天忘了扫自家门前的雪,导致有人滑倒。“结果这家人承担了全部医疗费。”
在马路上行走,如行人过多时你要穿越别人,应向别人说声“Excuse me”(“对不起”或“借光”);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与朋友在餐馆用餐时,不能旁若无人,一定要避免大声喧哗,不能触犯他人的权利;不论在学校的走廊里,还是在大街上,随便扔东西都要受罚;开车时,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随便扔东西,特别是扔废弃饮料罐等,处罚会更厉害;在建筑物上或公车上涂鸦也要受罚。“在不影响别人自由的前提下,才有你的自由。”
【美国的“个人主义”与“尊重他人”】美国的“个人主义”含有一种自我奋斗、不断进取的思想,与中国观念中含有唯我独尊意味的“个人主义”不甚相同。而美国所谓“尊重他人”,是指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利益,尊重别人的时间等等。实际上这也是提倡个人独立、个人尊严的一个侧面,与“强调自我”并不完全冲突。客观地看,个人主义给美国带来了繁荣和进步、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如果不加节制,它会发展成为自我主义,给社会造成破坏。
追求平等——人人生而平等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的石阶上向众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IhaveaDream)。他在演说中倾诉着他的梦想,激情洋溢地呼吁实现美国民权运动的要求,让包括黑色和棕色人种在内的所有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他的这篇演说为美国法律和生活变革铺平了道路,成为使整个国家面目一新的珍贵的历史时刻之一。“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的人们能够站立起来,实现其信条的真谛———人人生而平等———这条不言自明的真理。”马丁·路德·金极富号召力的正义呐喊穿透了时空的阻碍,让无数人的心灵为之震颤不已。美国的教材常常将这篇追求平等的经典演说收录其中。
“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我梦想有一天,在乔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的种族平等之梦实现了吗?】20世纪60年代通过的立法被视为民权运动的光辉成就。《民权法案》禁止公然进行隔离和歧视,取缔了历时几个世纪之久的侮辱性行为。如果马丁.路德.金今天仍然在世,他很可能会为1963年大游行争取达到的大部份目标得到实现而高兴,同时也会强调他的梦尚未完全变成现实,特别是在经济机会均等方面。弥合不同种族间尚存的经济和教育差异比结束法律许可的隔离和获得选举权要复杂得多…[详细 ]
价值观多元化——允许存在不同的声音
美国语文课本时刻强调价值观的多元化,最明显的就是对于林肯的评价。林肯这个形象,在美国人眼里,几乎是神圣的。但在介绍他的时候,读本同时介绍了他的“敌人”罗伯特·E·李。李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军事将领之一,南北战争时期南部最高军事首领。他对故乡的忠诚,高过了对国家的忠诚。所以,一旦“北方佬”发动战争,打到他故土时,这个虽然也反对奴隶制、反对脱离联邦的天才,还是回到了“家乡的州”,向那个“靠剑维持政权”的林肯政府,拿起“自卫”之剑。他的这一行为和信仰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在书中,这样的设问没有惟一答案,也不强求千篇一律。
至今美国南方都有许多人认为,当年“北方佬”发动的南北战争,是“不义之战”,那里的不少历史博物馆,专门陈列有“北方佬”的“罪证”。连文字说明都是骂林肯政府的。史学家们在肯定《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里程碑般的作用同时,也对林肯本人的政治倾向产生怀疑,认为该宣言的发表并非出于林肯本人对黑人农奴制的反对和对人权平等的追求二人采取的“自觉的和主动的行动”,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慑于废奴派的压力和战事的压力。美国黑人作家本内特在《逼上荣耀:林肯的白人梦》一书中更是明确地宣称,林肯颁布实施的《解放宣言》纯粹是“一场骗局”,林肯“其实是个种族主义者,与希特勒没区别”。
这种多元化的历史价值观,正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奥巴马:我的全家就是联合国】奥巴马表示,美国的优势之一就是我们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文化,我们那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因此,这对于美国人长什么样,你确实不能一言以蔽之,比如像我家我父亲来自肯尼亚,我母亲来自中西部的堪萨斯州,我妹妹是半个印度尼西亚人,她又嫁了一位加拿大的华裔人。因此当你看到我们奥巴马全家聚会的时候我们就像联合国一样,什么人都有,而这就是我们美国的力量所在,因为它意味着我们从不同的文化、从不同的饮食,从不同的想法中相互学习,这使得我们社会变得更加富有活力…[详细 ]

遵守规则——积极自律才能维持社会公平
美国的公民教育除了讲个人与自由的价值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一个好的公民必须具备“规则”和“自律”意识。只有把个人的自由限定于“规则”之内,才能维持社会整体上的公平与正义。
公民教育,促使每一位公民认识到尊重规则可以使公众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不守规则就有可能使每人所得的利益相互抵消。另一方面,这种对规则的遵守,还依赖于政府对公民不良信息的管理制度,以及民众对规则发自内心的尊重。前者给予违反规则的人以重大的威慑力,大大地提高了违反规则的成本,使人“不敢”。后者则源于每一位公民内心的自觉,使人心甘情愿地遵守,哪怕吃点亏,是“自律”。这也是无论在偏僻小镇,还是在繁华闹市,大多数美国公民都能遵守秩序与公共道德的原因。
“规则”意识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律”与对自身责任的担当。美国的学校普遍重视培养学生“自律”与“担当责任”的意识。如美国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教授R·M·克里斯坦森编纂整理的学生道德21条准则,集中体现了这一点。这里列举数条:(1)要明确自律的重要性,把自律当作一种力量,来促使我们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甚至当我们不愿意做时也这样。(2)要当个值得信任的人。这样,当我们说我们要做或不要做某事时,就能为别人所信任。(3)讲真话,尤其是这样会损害我们自己时更要这样做。
【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詹姆斯兰费蒂斯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十一岁时他和家人住在湖心的一个小岛上。那一天正是钓翻车鱼的好时机,而从第二天凌晨起就可以钓鲈鱼了。突然,詹姆斯的鱼竿猛地被拉弯了,他钓到一条10公斤的鲈鱼。父亲看了一下手表,是晚上十点钟,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父亲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 詹姆斯向四周望去,月光下,没有一个垂钓者,也没有一条船。他又一次回头看着父亲,但他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了,于是把大鱼放回水中。詹姆斯确实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但是那条大鱼却经常会出现在他的眼前…[详细]

强调个人价值——好公民从我做起
美国的公民教育自始至终坚持从尊重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开始,而不是从抽象的集体开始。在其教育观里,个人价值固然要通过集体的价值存在,但并不等于赋予集体可以为了集体利益而损害或牺牲个人价值的权利。正如美国《独立宣言》开宗明义所述的那样:“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个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是不可让渡的权利。
美国《公民读本》在开篇第一句话就告诉孩子们,这个国家“建立在这样的一个理念之上,就是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它的政府制度、经济体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之上”。你作为一个人,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个制度下,你必须能“自由买卖和拥有,你自己决定做什么”。而政府只是为你服务的机构。课本还告诉孩子,由于“个人是最重要的”,政府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生意人,生意人就不能欺骗顾客,工会才必须要代表它每个成员的利益。因为“个人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
《公民读本》在告诉“你”,民主很具体。要改造社会吗?先从把自己改造成一个好公民做起。而最后,你会发现,这样的公民准备,又是在使“你”和他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容易。它和最初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个人的幸福,是最重要的。
【美国教育终极目标即培养合格公民】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曾提出: 如果一定要赋予大学教育一个切实的目的,我的主张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大学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知识氛围,培养国民的公民。大学教育使人做好准备,可行地胜任任何职位,轻松自如地掌握任何科目。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家,他也大力提倡教育要培养富有个性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平民和公民。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还是人;迈阿密大学前校长玛莱特博士则进一步认为“开明教育”的根本责任是为了“人”和“公民”。
做个好的家庭成员——关心国家之前先关心自己的家人
美国公民读本对这些未来的丈夫和妻子、父亲和母亲们说:做个好的家庭成员,是做个好公民的基础。课本告诉孩子们,有各种不同的家庭,家庭是有种种问题的,解决家庭中的问题是多么地不容易,而幸福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取决于你对家庭成员的关心和爱。虽然课本不能解决孩子们未来将面临的复杂生活,可是它给了你思想准备,让你懂得,重视“家庭价值”是一个好公民的基本条件。在关心国家、社会、他人之前,先要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家人。
美国人比较重视家庭价值,不论官做到多大,即使是当上总统,也把同家人在一起吃晚饭当作天大的事来看。而与大多数中国人不同的是,美国人对家庭和工作都很重视,但把两者严格区分开来,不会为了工作而损害家庭。他们习惯把工作在法定上班时间内完成,不喜欢加班,认为下班之后的时间属于私人时间——对于有家庭的人而言,私人时间主要花在家庭上。
2010年初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关于美国80后的调查报告,美国80后被要求对“买房”、“成名”、“婚姻成功”、“做好父母”等人生的各大目标进行归类排序。结果表明,“做好父母”受到最多80后的追捧,有52%的80后认为它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婚姻成功”位居第二。而从上世纪20年代以来,“做好父母”就一直名列榜首,是近4代美国人最重要的人生目标。
【希拉里肯为家庭放弃职业机会】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当年在耶鲁法学院认识了刚从牛津大学归来的克林顿,两个雄心勃勃的人堕入情网。然而在毕业时,两人的职业意向不一致,最后,希拉里为了跟克林顿在一起而放弃了自己的职业计划,跟随他到了阿肯色州,然后很快就跟他结婚。2000年克林顿卸任总统之际希拉里竞选纽约州联邦参议员成功。这个女强人当年肯为了爱情和即将到来的家庭放弃职业机会,可见家庭在她心目中的重要性。
正直诚实——勇于为你打碎的玻璃道歉
美国小学课文经典读本中有一个小故事叫《破碎的窗户》。乔治·爱伦从爸爸那里收到了他的新年礼物,那是一枚闪亮的银币。这正是他需要的,因为他有许多东西要买,他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他心里是多么高兴呀。
刚出家门,乔治就被伙伴们拉着打雪仗去了。这是冬天小伙伴们最喜欢的一项活动了。乔治揉了一个很大很硬的雪球使劲向詹姆士·梅森掷去,但是狡猾的詹姆士·梅森躲过了雪球,雪球飞向了街道另一边上的窗户。只听”啪”的一声,玻璃落了下来。乔治因为害怕,就飞快地跑开了。但是没跑多远就停了下来,他为自己所做的坏事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他知道,逃避责任不应当是一个男子汉所做的事。他决定回去,用自己那唯一的银币来补偿打碎的玻璃。
他按动了门铃,乔治说:“先生,是我把你家玻璃打碎的,我非常抱歉,但我并不是故意的,希望您能原谅我。”说着,他把自己那仅有的一枚银币拿了出来。这位先生接过了钱说:“你还有钱吗?”乔治说:“没有了。”“好,”那位先生说,“你会有更多钱的。不过你能告诉我你家的住址吗?”乔治告诉了他。
回家后,当父亲问及他是怎么花那个银币的时候,乔治把白天发生的事情如实地告诉了父亲。吃玩晚饭,父亲让乔治去看他的帽子,乔治在他的帽子里发现了两枚银币。原来那位先生是一名非常富有的商人,他不仅把乔治的那枚银币退了回来,还另外送给他一枚银币。
做了错事只要敢于承认就是一个高尚、正直的人。
【中国人面临信任危机 人们为何越来越不诚实?】如果你留心,你就会发现如今竟有不少的新闻标题会是“……面临信任危机”、“……呼唤诚信原则”。“亲子鉴定热”折射家庭信任危机;司法鉴定活动遭遇“体制性”信任危机;15家企业认为CRM再次遭遇信任危机;青岛酒店:信任危机使水发食品萎缩;巨能钙面临信任危机;中国足球遭遇信任危机;汽车价格背后含信任危机:“信任危机”潜伏信托人才流失…[详细]

勤劳肯干——勤劳的双手给人美好未来
一起来看美国小学课文经典读本中《擦鞋童亨利》的故事: 亨利是一个善良的小男孩,他的父亲已经过世了,家里非常贫穷,他还有一个两岁的妹妹。他想帮帮母亲,因为他母亲赚的钱总是不足以养家糊口。
一天,有位先生给了他1美元,因为他帮这位先生找到了丢失的笔记本。亨利将钱藏了起来,放在了一个别人找不到的地方。母亲教育他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决不要拿那些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用这1美元买了一个盒子,三把鞋刷和一盒鞋油。于是他来到街角,对每位鞋不太干净的人说:“请让我给您的鞋擦擦油吧,先生。” 他是那样的有礼貌,以至于那些先生很快便都注意到了他,而且十分乐意让他给鞋擦油。第一天他便带回家50美分,把钱给了母亲。
当他把钱交给母亲的时候,母亲流下了高兴的泪水:“你真是一个可爱的好孩子,亨利。我不知道如何赚更多的钱来买面包,但是我现在相信我们将来可以过得更好。” 从那以后,亨利白天工作,晚上去学校上课。他赚的钱足够维持母亲和小妹妹的生活了。
对于勤劳的人来说,贫困一点都不可怕。因为他们可以用勤劳的双手去解决一切难题。就像故事中的小亨利那样,勤劳的美德使他具备了承受贫困的能力,也必定能给他一个美好的未来。
【洛克菲勒给父亲做“雇工”】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很严,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之后与父亲结算。他做得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费用。洛克菲勒这样做并非因为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

坚毅勇敢——不再哭鼻子你或许就能走出困境
《威尔是如何逃出矿井的》
威尔的姨妈给他一个小本子作为生日礼物,在本子中间有一枝铅笔,威尔非常喜欢这个小本子,所以他总是把它带在身上,放到口袋里。一天,他妈妈非常忙,于是威尔叫上他的狗:“来吧,卡珀,我们出去玩。”
当妈妈发现威尔不见了时,她知道卡珀跟他在一起,所以她想威尔可能一会儿就会回来。她等了一个多小时,威尔他们仍然没有回来。大人们找了他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邻居们商量接下来做什么,这个时候卡珀跑了回来,它的脖子上系着一张纸。威尔的爸爸取下那张纸,发现那是威尔写的一封信:哦,爸爸,快来救我,我在牧场的矿井里。所有人都立刻跑向牧场,威尔就在牧场边上的矿进中里,仍然活着。当爸爸把他拉上来时,威尔高兴极了。
原来威尔不小心掉进矿井后,卡珀也掉了进去。威尔尽可能地大声呼喊他的父母,但这里离家太远了,父母根本听不见。 他叫着叫着,天黑了,威尔便哭着睡着了。当他醒来时,天已经亮了,他开始想办法出去,他拿出口袋里的小本子,想了许久,终于给爸爸写了封信。然后他把那张纸撕下来,又从口袋中取出一段绳,把这封信系在狗的项圈上。他把狗高高地举起,帮它逃了出去,并对它说:“卡珀,回家去!”小狗便飞快地跑了。
【美国孩子为什么胆大】国际夏令营的辅导员发现美国孩子胆子特别大,他们不怕天黑,不怕单独外出,不怕山高水急,也不怕昆虫野兽;说话“冲”,善交际,一般也较有主意,敢想敢闯;不需要大人陪伴,也从来没出过什么险情。在这方面其他国家的孩子就不如美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美国家庭重视对孩子认识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教育,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主精神,并注重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在各种环境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仁慈善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慷慨的俄罗斯农民》(尼古拉.贾拉姆金文)
很多年过去了,人们回忆起发生在伏尔加河下游的"饥年"时,仍然心有余悸。那时很多人举家离开了他们的居所,沿着公路乞讨。夜晚,他们只能露宿,他们得不到任何庇护来为他们遮蔽呼啸的寒风和彻骨和霜冻。
弗洛尔·锡林住在旁边的一个小村子里,他是一位穷困的勤劳的农民,由于他勤勉高超的技艺和准确的判断,他的田地耕种得不错。他每年的收获都很多,而他的生活又很简朴,所以即使在那时,他的谷仓仍然储满谷物。这是他发财的好时机,但他把最贫苦的邻居叫到他家,对他们说:"我的朋友们,我知道你们为了活命,需要粮食。上帝保佑我,我有很多粮食。我将我的粮食分给你们,你们的家人需要多少,就拿多少。"农民们对这样的慷慨闻所未闻,面面相觑。
弗洛尔·锡林的善行很快传到了其他村子里。饥饿的村民来到他面前,向他乞食。这位好心人把他们视为兄弟,将自己的储备全部贡献出来,解决大家的困难。
第二年,上帝听到了穷人的祷告,给了人们一个大丰收。受到弗洛尔·锡林的救助而免遭饥饿的农民,聚集在他身边,纷纷归还粮食,并且表达谢意。"我亲爱的邻居们,我现在不需要粮食,"他说到,"我收获了很多谷物,我都没有料到。至于别的,谢谢上帝,我只是他谦卑的奴仆。"
【充满善意的帽子】一个叫苏珊的美国小孩,她患癌症化疗后,头发几乎掉光了。出院后回到教室,为了遮住秃头,她戴着帽子,可是,令她感到意外的是,教室里每个同学和她一样都戴着一顶帽子,和同学们那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头上的帽子显得很普通,几乎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原来,老师知道苏珊将重返校园,她提前对班上的同学郑重宣布:“从下周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帽子,大家都要戴自己喜欢的帽子上学,越新奇越好。”
重实干少空想——一个实干者顶得上一百个幻想家
《埃米没有赚到的钱》
埃米是一个漂亮又可爱的小姑娘,非常讨人喜欢,但它却有一个坏习惯,在做一件事时,不是立刻行动,而是把时间浪费在了准备工作上,因为这个坏习惯,耽误了她很多事情。
在她住的村子里,所顿先生开了一个水果店。一天,所顿先生对家境贫苦的埃米说:“埃米,你想挣点钱吗?”“是的,我非常想自己挣钱。”埃米回答。所顿先生说,“我今天在格林家的牧场里看到有许多漂亮的黑莓子,他们允许让任何人去采摘。你把你摘的全卖给我,一夸脱付你13美分,这样你就可以靠自己辛勤的劳动挣钱了。”埃米一想到能挣到钱,自己马上就能拥有新鞋了,心中十分高兴。
她飞快地跑回家,拿了一个篮子,打算立刻去摘莓子。这时,她下意识地想到最好先算一下采五夸脱莓子能挣多少钱。于是她拿出笔和一块小板,开始计算,结果算出来是65美分。“如果能采12夸脱呢?”她盘算着,“天哪,我可以挣1美元56美分。”埃米又算下去,如果她采摘50、100、200夸脱时,所顿先生会付给她多少钱。她兴奋地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等她匆忙拿起篮子赶往牧场的时候,许多男孩子在午饭前就已经在那里了。可怜的小埃米最后只摘到了一夸脱。在回家的路上,埃米想起了老师常给她讲的话:“做事情要趁早着手,做完了再去想。因为一个实干者顶得上一百个幻想家。”
【从小培养的“实干精神”】美国人从小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要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知识在他们那里不是一种静止不动、等待人们去研究的理论体系,而是能够为人们使用的行为指南。所以,美国的小学教育强调培养孩子的独立活动能力,让孩子在活动和游戏中获取并运用知识。同样,在美国的中学和大学教育中,如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始终是学校首先考虑的问题,也是衡量学校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
享受幸福人生——贫困夺不走你的快乐
《乔治的晚餐》
乔治家非常穷,7月晴朗的一天,母亲让乔治去拾柴,他要去离他们居住的村子里两英里以外的树林里才能拾到柴。乔治要在那里呆上一整天,这样才能拾到更多的柴。 那天天气真好,乔治干活也很卖力。当他来到小溪边的时候,发现有许多熟得通红的野草莓,还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看起来非常诱人。
他用树叶将自己那顶小帽子垫好,小心翼翼采摘着熟了的野草莓,然后坐在了小溪边。他禁不住想,如果妈妈在这里,他就可以和妈妈一起分享这诱人的美味了,那该有多好啊!就在乔治要将一颗草莓送到嘴里的哪一刻,他想到了这些。他突然停住,将那颗草莓吐了出来。
“我还是把它们留给妈妈吧!”他说,“这会使妈妈非常开心。”不过他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草莓,那些草莓实在是太好了。“我可以吃一半,把另一半留给妈妈。”他最后决定。于是把草莓分成两堆。但是,这样做后,他发现每一堆看起来都很小,他便又将它们放到了一起。
太阳要落山时,乔治的往家赶了。他把草莓留给了他病重的母亲。乔治拿着他的野草莓高兴地走到妈妈跟前。“那是你给妈妈留的吗?”妈妈高兴地用手抚摸着他的头说,“上帝会因此保佑你的,我的孩子。”
如果乔治吃了这些草莓,那么他肯定就感受不到此刻的幸福了。
【永远都要“Have fun!”】美国的父母不仅是对幼儿园的孩子这样说;到了小学,还是这样说;等到孩子上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还都是这句话。在球场上,比赛开始之前,教练会对孩子说:“Have fun!(高高兴兴的,玩得高兴一点喔)”在课堂里,考试开始之前,老师会对学生说:“Have fun!”在研究生院,着手进行一个大课题的研究,老板给的嘱咐语,竟然也是“Have fun!”不得不承认,快乐人生是许许多多美国人追求的生活目标。
不设标准答案——创造力比死记硬背更重要
同样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记,若由中国编者来设计问题,事件的意义肯定是最重要的。然后在各种参考书上,学生们都能找到标准答案,逐字背下,在考试的时候写下来。而在《美国语文》中,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这篇描述是由一名船员写的,将会有怎样的不同?如果这篇描述是由一名观察到船员们活动的美洲当地人写的,将会有怎样的不同?”这样的换位思考,使得学生必须通过设身处地的假想来获得对文本的真切体验,从而加深理解。没有标准答案,不需死记硬背,却让学生不仅读懂了文章,也学会了多角度的思考。
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
美国教师的观点是: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谁扼杀了孩子想象的翅膀 标准答案是祸首】国际教育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学生的想象力排在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在倒数第五。在中国,我们把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而每一场考试我们都有标准答案。为了成绩,老师要求学生记住答案。而这所谓的标准答案正是扼杀孩子们想象力的罪魁祸首。考试制度,标准答案制度,这些无形杀手正在扼杀着我们的思想。这些制度让我们培养出了无数考试的“人才”,这些“人才”却近乎“庸才”…[详细]

从历史进入文化时空——割裂历史和文化等于釜底抽薪
语文,是文化知识结构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承载着传承历史文化、培养世界观、塑造人格的重要功能。
美国的语文教学没有枯燥的语言说教,而是从历史入手,让学生在一种轻松亲切的氛围中进入文化时空。《美国语文》将美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分为六个不同的单元,涵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国家的诞生、南北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每个单元均有一个主题,由两大内容组成:“时代故事”和“单元课文”。“时代故事 ”是一些介绍与本单元有关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几篇小文章,讲解这个时代所发生的大事件及文学的变迁和发展特征。课文选自这个时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在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每篇课文都按照阅读指导、背景知识、文学与生活、文学聚集、问题指南、作品积累的布局来推进学习的进程。
在第二单元《国家的诞生》中,节选了富兰克林自传,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自传这个文体,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于“国父”富兰克林的感情。而学生阅读了《独立宣言》之后,对于国家成立这一历史时刻有了更深刻的记忆。
历史与一个国家密不可分,我们将民族文化、爱国精神与历史割裂,等于釜底抽薪,最后只能流于一堆空洞的说教。美国的选文紧扣历史涵盖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同时按照语文的特点,进行指导,有缘有流,不简单说教,又潜移默化中增进了语文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屡受诟病 被指充满枯燥说教】一份报告认为,语文课文充满枯燥说教,如《流动的画》里的“哦,妈妈,我知道啦!窗外是祖国的画,千万不能弄脏它”,《妈妈的爱》里的“我们都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祖国妈妈”。这样空泛的话语,很难让孩子的心灵受到触动,真正明白“爱”是什么,又如何去“爱祖国”…[详细]

强化跨学科学习——动手动脑提高综合素质
以历史为切入点,美国语文强化的是跨学科学习。几乎每一课都有“点子库·项目”这一栏,都是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拓展设计。
《葛底斯堡演说》文后,要求学生从图书馆或因特网上找到关于葛底斯堡战役的照片或图画的复印件,用文字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制成一幅拼贴画;还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因特网页的计划,提供与美国内战相关的信息和图片。
《美国的危机》的课后练习,要求根据文中的观点设计一份征兵海报,根据杰克·伦敦的小说《生火》中的事件设计一个值班游戏,自己订立规则。
甚至有些作业要求根据文本信息画一幅画,选择一段音乐,编演一段舞蹈。
【陕西招办拒绝复旦教授破格录取偏科生请求】19岁的孙见坤觉得自己“就像做了一场春秋大梦”。8月20日,他打开山西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一脸迷惘。“我去读法学干嘛呢?”他自言自语道。这份通知书在孙见坤的书桌上躺了大半个月,和《诗经》、《论语》等线装书胡乱地叠在一起…[详细]
 

以情动人——为认同正确价值观提供条件
虽然注重个性,但是美国语文同样不忘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不过,它的方式更加强调“以情动人”。“为了拯救天上的女人,麝鼠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描述你在文学或真实生活中看到的同样无私的人。”
人本主义学者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自我实现趋向,只要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人的自我实现的趋向就会获得发展。其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是建设性的和值得信任的。基于这么一种理论,教育本质上是为被教育者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促成其自我发展,而不是教条的灌输和训诫。据此,美国的公民教育较早地摒弃了单纯以说教、口号、誓言、准则等方法向学生灌输固定的具体道德规范的做法,而选择了一种在课堂上以诱导启发、思辨讨论为主要方式的公民知识教育。
2003年,公民学习与参与信息研究中心和卡耐基集团组织了60多位学者,发布了《学校公民教育使命》,报告提出了有效实施公民教育的六种方式,例如教授政府、历史、法律与民主制度的知识,避免简单枯燥的知识背诵;计划并实施与正式课程或课堂教学相关的社区服务,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应用课堂所学到的公民知识;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为青少年融入学校或社区创造条件。
【中日“小学生行为规范”对比】中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日本《小学生道德教育指导(一二年级)》:礼貌用语就像一条丝带,将你和周围的人紧密连接起来,无论对家人还是外人,说话都要讲礼貌…[详细]

教育生活化——让你成为可以自理自立的人
通过一个中国小姑娘在美国上学的例子,我们可以看看美国的中小学是怎么上课的。
“上午教英语阅读、数学、科学、历史这些主科,下午上的是一些很有意思的副科。比如,学校里有专门供教学用的厨房,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烤面包、做煎饼,她还把她做的产品带回来给我们品尝;有缝纫机,韵正做了一个小枕头,带回国作为纪念;有小车间,韵正和她的同学合作,用木板做了一台手推车……还有理财、职业规划以及如何带孩子之类的课。
“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和生活息息相关:假设你是个很有钱的人,设计一个你的旅游规划,到你最想去的地方,住最好的宾馆,要求度假不少于3天。韵正设想自己到迈阿密度假,她上网查了迈阿密好玩的地方和天气状况,下载了景点的图片,在网上订了来回机票和一个五星级宾馆,连每一餐吃什么都做了计划,然后把所有信息写在了一张海报上,贴在班级的墙上,这就是她的作业。还有贷款买车的作业,假定你月收入是2500美元,减去每月800元的基本生活费,剩下的1700元用于自由开支,如果你要贷款买一辆少于5万元的汽车,应该如何计划?当然,老师会给同学们一个3年期或5年期的还贷款表作为参考。他们还在班上搞模拟餐厅,从设计招贴画开始,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从家里带些食品和餐具来到学校,然后轮流扮演餐厅服务员和顾客,学会讨价还价。美国学校还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在六年级的时候,女儿就做过这方面的作业。”
【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人令人堪忧】“在一次野营中,老师发给每个孩子一个鸡蛋,但是却有个孩子没有吃,老师感到奇怪。“孩子,你怎么不吃饭呢?是不是不舒服?”老师满脸疑惑地问这个孩子。但是他却满脸稚气的回答:“我妈妈还没来给我拨鸡蛋呢!”…[详细]
 
结语:欲成才,先成人
中国人比任何时代都更看重孩子和教育。家长奔波在择校、陪读、交费的泥潭里,希望赢在起跑线、赢在胎教、赢在择校、赢在专业、赢在才艺,学生苦熬在应试、才艺、择业的负担下。望子成龙不计天价恐落人后……
求学越来越早,成家越来越迟,立业却力不从心——房奴、车奴、卡奴、穷忙,每一样,都埋伏着陷阱。家长加倍投入,可最后都不免要倒在失业的枪口下。啃老族、宅居族的出现,学历、学位、双学位、海归学位、海外留学背景,所学越多,所用越无。“成长的烦恼”及至最后一刻幡然醒悟,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现行的教育模式一心想让孩子们成“才”,却不在乎他们是否成“人”。
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并没有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必须注重公民教育,提升公民素质,才能使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协调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从源头上理清和解决教育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
有学者认为,一个真正对人类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国,不仅在于他有大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威慑力,更在于他有一群自信、宽容、胸襟开阔而又拥有远见卓识的国民。大国民正是大国持久存在的真正基础。一个真正的现代公民,正是大国民的基础。因此,公民教育,于国于己,都显得十分迫切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