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锐网科科技深信服:蔡小荪 证治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0:28:24

蔡小荪 证治经验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名医风采 > 蔡小荪
 
 
 
一.不孕证治

    1.调经是成孕致育的先决条件

    古有“调经种子”之说,调经是孕育的先决条件。《女科要旨》云:“妇人无子,皆因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由内有七情之伤,外有六淫之感,或气血偏盛,阴阳相乘所致。种子之法,即在于调经之中”。但必须肾气旺盛,任脉通,冲脉充盈,月事才得以如期来潮,从而具备孕育的功能。

    月经失调,有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过多过少、崩漏、经闭、痛经等。可根据各种致病原因,分别治疗,为孕育创造条件。有些病例,经事调准,随即怀孕。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部分患者常经来过多如注,或腹部剧痛,用化瘀活血调经法,症状好转后,遂即受孕。因该症多宿瘀内结,在盆腔内引起生殖器官粘连和输卵管阻塞,以致运卵通道不畅或不易受精,累及卵巢则引起卵巢功能失调。故一般不受孕的发病率较高,用活血化瘀法,能使上述情况改善,对受孕很有帮助。

    2.益肾可促排卵,健黄体

    经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圣济总录》又说:“妇人所以无子者,冲任不足,肾气虚寒也”。陈士铎云:“胞胎之脉,所以受物者,暖则生物,而冷则杀物矣”,诚为确论。基础体温的测量,可证明这一点。黄体功能不全者,基础体温双相曲线都不典型,月经后期每呈阶梯形上升,升亦不稳。因黄体产生之黄体酮,乃是一种致热源,黄体酮分泌不足,致使基础体温后期低于正常水平,而影响受孕。即或受孕,亦有堕胎之虞,甚且屡孕屡堕,形成滑胎。故临床运用益肾通络,益肾温煦法的实践证明,似分别能起促排卵、健黄体的作用。

    3.父精母血之说欠当

    经云:“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不通,可导致经闭而不孕。《内经》又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故冲任亦为胞脉。月事与胎孕冲任关系甚密。若冲任病,月事不来,亦不易受孕。朱丹溪云:“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这里所谓两歧,与系胞之脉相合,又类似于现代医学之输卵管。湿热瘀滞阻塞之胞络,当系指此。此说如能成立,则所谓输卵管阻塞、积水等症,可视为陈士铎论女子不孕十病之二,即任督病乃膀胱气化不行。他说:“任督之间,倘有疝瘕之证,则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膀胱与胞胎相近,倘气化不行,则水湿之气,必渗于胞胎,而不能受妊矣”。文内所言之精,系指阴精。《内经》有阴阳两精之说。《灵枢.决气篇》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然后世有些医家却提出男女精血和合之论。清代医家中不少有识之士复倡《内经》两精说。如肖慎斋云:“男女交媾时,均有其精,何尝有血。褚氏、东垣、丹溪俱以精血混言,几见男女媾精,而妇人以血施也。前贤之论多谬”。故陈氏之意实指阴精自妇人体内而出,为外疝瘕之类所障,以致不能与自外人内之阳精相搏,合而成形,引起不孕。不言而喻,此阴精即今所言之卵子。对于瘀血、湿热、痰浊阻塞两岐,用理气活血,清热利湿,化痰除浊等法以通利络脉。

    4.益肾通络,益肾温煦的周期疗法

    不孕症之治疗,除各种月经失调随症治疗外,首要以益肾为主,设孕1、孕2为基本方,根据月经周期,每于月经净后开始服孕1方7剂。约至中期(排卵期)换服孕2方8剂,经行时,有必要可随证调治,下次经净后再重复使用前法。

    孕1方组成

    云茯苓12g  生地、熟地(各)9g  淮牛膝9g  路路通9g  炙山甲片9g  公丁香2.5g  仙灵脾12g  石楠叶9g  制黄精12g  桂枝2.5g

    孕2方组方:

    云茯苓12g  生地、熟地(各)9g  石楠叶9g  紫石英12g  熟女贞子9g  狗脊9g 仙灵脾12g  仙茅9g  胡芦巴9g  鹿角霜9g 

    肾阴虚者加入龟板、麦冬等。肾阳虚者可加入肉桂、附子等,并可酌情增入乌鸡白凤丸、河车大造丸等血肉有情之品。肝郁气滞者,前方去滋腻及温阳之品,增柴胡、金铃子、白芍、青陈皮等。痰湿瘀滞者,前方去滋腻之品,增石菖蒲、白芥子、姜半夏、苍术、制南星、香附、枳壳等。寒湿瘀滞者,仍去滋腻之品,入苍术、吴茱萸、艾叶等。湿热瘀滞者,去滋腻温阳之品,入败酱草、红藤、鸭跖草、赤芍、薏苡仁等。胞络阻塞不通者,增皂角刺、地龙、川芎、月季花、留行子等。

二.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证治

    妇女崩漏,最为大病,常互相转化,久漏致崩,或久崩成漏。本人对崩漏的诊治,总的来说,首先区分阴阳。通过月经的期量色质,辨明阴阳的偏盛偏衰。尤其在治疗方法上,强调“求因为主,止血为辅”。血得热则行,得寒即止,故崩漏功血,以血热所致较多见,大都出血量多,色鲜红或紫,经来先期,质较浓或稠,属阳崩范畴,治法以清热凉血为主,用炒当归9g  丹皮炭9g  侧柏叶9g  白芍12g  炒地榆12g  旱莲草15g  重用生地炭30g。热甚常出现阴虚现象,则可增用龟版9g  或固经丸12g吞服,则效果较显。此外阴虚伴肝旺时,有乳胀易怒等症状,可加柴胡4.5g  黑芥穗9g。崩漏日久,常导致气阴两虚,前方可加用太子参或党参12g  煅牡蛎30g  阿胶9g  疗效更佳。但阿胶的运用,须注意出血的色质,以血色鲜红或稍淡,质较稀薄而无瘀块者为宜,说明非瘀热证实。如血色紫黑,质稠厚成块而秽气的则不宜用。一般阴虚的崩漏用龟板胶尤佳,如无龟板胶,以龟板与阿胶同用,效果亦显。阴崩多久崩久漏,色较淡而稀薄。因失血过多而血伤阴,阴血大亏,气亦随耗,崩久不止,以致阳虚。这类崩漏,大多绵延日久,一般止血剂效果不显,我在临床上常用党参12g  生黄芪20g  炒当归9g  焦白芍9g  牛角鳃9g  陈艾炭3g  仙鹤草30g  熟附片9g  炮姜3g  阿胶9g  对久治不效的阴崩,如辨证正确,常可获得显著效果。如患者舌苔淡薄而舌质偏红的,上方可加生地炭、煅牡蛎各30g  以制约温阳药物的偏性,同时又可增加止血的作用。或用龟鹿二仙胶更佳,也可以龟板9g  鹿角霜9g  阿胶9g同用。一般血止以后,即去姜、附,因二药毕竟温燥,崩后失血,多用恐非所宜,故只须益气养血,自然阳生阴长,康复可期。如纯属气虚下陷,固摄无权的崩漏,可宗补中益气法重用黄芪30g  增生地炭至30g  炮姜3g  姜、地同用,可互制偏性,且又阴阳兼顾,止血效果较显。炭剂是治崩漏常用之品,在炮制方面,必须炒炭存性,否则变成焦炭,难免损耗药物作用。处方时也只须参用几味即可,以助固摄之力。如全部或大部用炭,则药力未必有原药显著。本人在临床上,对某些崩漏症并不用炭,特别是瘀血导致的崩漏,相反用化瘀调摄之剂,也同样取得预期效果。

三.闭经证治

    对闭经的治疗,不能急切图功,妄事攻伐。原发闭经,以育肾养血为主,参血肉有情之品,冀肾气旺盛,冲任充盈,月事得以时下,方用:炒当归9g  生地、熟地(各)9g  川芎9g  熟女贞子9g  仙灵脾12g  苁蓉9g  狗脊9g  山茱萸肉9g  制黄精12g  河车大造丸9g(吞)。如大便不实可去生地、苁蓉。加炒淮山药9g  菟丝子9g  以健脾肾。每处1剂,1月为一疗程,通常观察3个月,最好能同时测量基础体温,以助诊断。这种闭经,多数基础体温单相。经过治疗后,如体温呈现双相,即预示症情已有好转,继用调经方:炒当归9g  大熟地9g  川芎4.5g  白芍9g  淮牛膝9g  丹参9g  制香附9g  桂枝3g  红花4.5g  泽兰叶9g。可望经水通行,但尚须继续治疗,直至停药3个月,经事仍能按时来,方称痊愈。继发闭经属肾虚不足,冲任失充者,大多基础体温也呈单相。我对这类病例,仍以育肾为主,首先用云茯苓12g  生地熟地各9g  仙灵脾12g  石楠叶9g  淮牛膝9g  制黄精12g  公丁香2.5g  路路通9g  桂枝2.5g  细辛1g  麦冬9g  乌鸡白凤丸(吞)1粒,服7帖,以育肾通络。继用云茯苓12g  大熟地9g  仙茅9g  仙灵脾12g  石楠叶9g  紫石英12g  狗脊9g  鹿角霜9g  熟女贞子9g  苁蓉9g  河车大造丸(吞)10g  约8剂,以育肾温煦。如大便不实的,可去苁蓉,改菟丝子9g。腰冷的加熟附子9g  艾叶2.5g。按周期反复服用后基础体温能呈现双相者,当属好转之象,然后用四物汤加理气活血剂催经,月事可下。一般短期内不易见功,须有一定过程。因环境改变,不能适应,或抑不快,影响情绪致闭经者,用四物汤加柴胡等疏肝理气药,有一定效果,炒当归9g  大生地9g  川芎4.5g  白芍9g  柴胡4.5g  制香附9g  乌药9g  丹参9g  广郁金9g  淮牛膝9g  红花4.5g。有烦燥不安,紧张易怒者,加淮小麦30g  生甘草3g  甘以缓急。如恢复原来生活习惯者,则效果更显,个别患者甚至勿药自愈,这类病例在闭经中,相对来说比较易治。

四.痛经证治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治疗目的以止痛为主。本人在临床上主张辨证求因,不尚单纯止痛。处方用药强调“求因为主,止痛为辅”。痛经多数是经血排出困难,瘀滞不畅,引起疼痛,治法以通为主。当归9g  川芎4.5g  牛膝9g  香附9g  元胡9g  丹参9g  红花4.5g  白芍9g  为基本方。如瘀滞较甚加没药4.5g  失笑散12g;对于膜样痛经,一般腹痛较剧,上方用川牛膝或土牛膝,加花蕊石15g  没药6g  失笑散15g  另加桂心2.5g  桃仁9g  使所下整块内膜分碎,对祛除疼痛,有一定效果;子宫内膜异位症腹部进行性剧痛,甚至难以忍受者,在膜样痛经方中去花蕊石,加血竭3g  苏木9g  大多能达到止痛目的。一般痛经用药后瘀下即痛减,惟子宫内膜异位症部分病例常兼经血过多如注,且愈多愈痛。缘该症宿瘀内结,随化随下,经血虽多,瘀仍未清,故腹痛不减。治疗原则,仍以化瘀为主,不能因下血过多而采用固涩法,否则下血更多,腹部更剧。可宗基本方去川芎、红花、加血竭3g  花蕊石15g  生蒲黄30g  震灵丹12g  缓下血过多并止痛,必要时可加三七末2g吞服。因气滞血瘀的痛经,临床上胀痛较甚,原方可随加乳香4.5g  乌药9g  苏木9g  金铃子9g;寒凝瘀滞者,往往形寒畏冷,小腹冷痛,或伴有便溏,甚则泛恶,原方去香附,加木香3g  小茴香3g  淡吴茱萸2.5g  肉桂3g  煨姜二片,也可用炮姜3g  效果较显。另如炎症引起腹痛,用当归9g  川芎4.5g  赤芍9g  牛膝9g  桂枝2.5g  丹皮9g  败酱草30g  柴胡梢4.5g  元胡9g  制香附9g  红藤30g  生甘草3g  行血清热止痛。至于禀体不足,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经行腹痛者,当以八珍汤为主,加香附9g补气养血。香附有理气调经并止痛作用,配八珍汤效果更显。成药乌鸡白凤丸亦可采用。

    一般痛经的服药时间,应在行经前三天即开始服用,特别是疼痛剧烈的膜样痛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否则较难取得预期结果。虚性痛经平时可常服八珍丸,或乌鸡白凤丸,经行时再改服汤剂。因体虚不足,临时服药,不可能立即奏功,故须经常调养,方能见效。

五.更年期综合征论治

    更年期综合征属妇女绝经期前后,或因手术切除卵巢,或放射治疗后卵巢功能丧失,所出现的症状及体征。祖国医学也可称为绝经期前后诸症。临床上以精神症状和月经变化较多见。对于情志方面的症状,首先注重精神治疗,如处理得当可勿药而见效。然后处方可望事半功倍。上述精神症状明显的患者,特别是悲伤欲哭,可先随症用药,宗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减,淮小麦须用30g  否则不易见功:胸闷不快者,加广郁金9g  合欢皮9g;兼便秘者,加全瓜蒌12g  或用成药越鞠丸舒肝解郁;如紧张、激动较甚,不能自控者,前方加九节菖蒲4.5g  龙齿12g  朱远志4.5g  磁石30g  以镇惊安神;多痰涎者,添白金丸4.5g;如健忘不宁,夜不安眠,梦扰纷纭,可常服枕中丹9g  日2次,待症状缓解后,即用六味地黄丸或麦味地黄丸巩固之;有潮热汗出,甚至骤然烦热特甚,犹恐解衣不及,汗多淋漓,可以知柏地黄汤为主,加牡蛎30g  五味子2g;如失眠心悸,夜卧盗汗,用柏子仁丸宁心敛汗,每服9g  日2次;面赤轰热,性情急躁,血压偏高,大便秘结,脉弦,可用当归龙荟丸,每服9g  待症状减轻,改服知柏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由于真阴亏损,阳失潜藏,甚至阴阳俱虚,故某些病例虽潮热汗出,用养阴滋肾法中须增温补肾阳之剂,如仙茅、仙灵脾、巴戟肉等,阴阳并顾。

 
 
    蔡小荪 用药特色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名医风采 > 蔡小荪
 
 
 
一、当归

    1.主要治疗:月经失调,崩漏、闭经、痛经。月经前后诸症,更年期综合征,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症瘕,不孕症,及其他妇科杂病。

    2.此药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各种疾病,临床见有血虚,血瘀症象者。产后诸痰大多要使用该药。

    3.配伍

    当归10g配  白芍10g  川芎6g  熟地10g   等主治月经不调

    当归10g配  香附10g  延胡12g           等主治经行腹痛

    当归10g配  桃仁10g  红花6g            等主治经闭不适

    当归10g配  牛角鳃10g  仙鹤草20g       等主治崩漏

    当归10g配  白芍10g  丹参10g           等主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当归身6-10g配  生地20g  白芍10g      等治胎漏

    当归尾12g配  桂枝  茯苓丸             等治子宫症瘕

    油当归10g  配苁蓉  首乌等主治产后血虚便秘

    4.最大剂量12g    最小剂量6g

    5.体会:

    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在妇科中应用极其广泛。治疗崩漏,有人不主张用当归,认为其辛散动血,而实际上,当归辛散止血而不留瘀,可以理血,养血调经。祛瘀生新而无走窜之弊,亦可用当归尾。产后病必用当归配川芎补血润肠理气。

二、生蒲黄

    1.主要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痛经、产后恶露不净

    2.用药指征:临床见有瘀阻腹痛者,大多使用该药

    3.孕妇不宜使用该药。因其有收缩子宫作用,用后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4.配伍

    生蒲黄10~20g配  阿胶10g  丹参10g  震灵丹12g  治疗崩漏(阳崩)

    生蒲黄10~60g配  赤芍10g  丹皮10g  熟大黄10g  等或配虫类药,主治内 异症,量多腹痛

    生蒲黄30g配  花蕊石10g  等药主治子宫肌瘤经量过多

    生蒲黄15~20g配  阿胶10g  仙鹤草30g  益母草12g  治疗产后恶露不绝

    5.剂量:最大剂量60g  最小剂量10g

    6.蒲黄具有活血化瘀,收敛止血的作用,一般止血常用炭药,但生蒲黄的止血作用,强于蒲黄炭,较小剂

量(10~15g)偏重于祛瘀,偏重(30~60g)侧重于止血。临床上对月经量少有血块,腹痛者用10~12g;量中或偏

多带有血块,腹痛者用12~15g;量多如注,块多且大,经量愈多愈痛者,用30~60g  配赤芍、丹皮、熟大黄祛瘀,凉血止血。而不需投以常用的止血,止痛之品。子宫肌瘤经行量多者,用花蕊石,生蒲黄,活血化瘀,消症,不宜单纯用炭药固涩止血。

三、芍药

    1.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症瘕妊娠病、产后病、盆腔炎

    2.用药指征:妇产科疾患者且有血虚肝旺,血热瘀滞症象者,均可使用该药

    3.配伍:

    赤芍10g配  当归9g  川芎9g  系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赤芍12g配  桂枝2.5g  茯苓10g  桃仁10g  丹皮12g  系主治子宫症瘕

    赤芍10g配  丹皮10g  败酱草30g  红藤30g  等主治盆腔炎,产后感染发热

    白芍10g配  当归10g  川芎10g  等主治产后血虚发热

    白芍15g配  平肝潜阳之品,治先兆子痫

    4.最大剂量15g  最小剂量6g

    5.芍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一般凉性药物,大多有止血之弊,因血得寒则止,而赤芍正与其相反,为活血

凉血,长于散瘀,临床多用于血热,瘀血之症,白芍养血平肝,长于敛阴,多用于血虚,阴虚之症。

四、败酱草

    1.主要治疗:盆腔炎、带下病、产后腹痛等

    2.临床见有湿热瘀滞者,均可使用该药

    3.配伍:

    败酱草20~30g  配红藤15~30g  等主治盆腔炎

    败酱草30g  配红藤30g  银花30g  蒲公英15g  丹皮10g  等主治流产,产后发热,产后腹痛均为急性感染

    4.最大剂量30g  最小剂量15g

    5.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临床上不孕症患者如果兼有湿热瘀滞者,可用自拟清热化湿方
(云茯苓12g  桂枝2.5g  柴g梢4.5g  赤芍9g败酱草20g  丹皮9g  鸭跖草20g  川楝子9g  红藤9g  延胡索9g  淮牛膝9g)参自拟孕Ⅰ 等Ⅱ方调治。

五、皂角刺

    1.主要治疗:输卵管炎,生殖道结核,不孕症经前乳胀,乳癣,子宫内膜异位症

    2.配伍

    皂角刺12g  配丹参12g  百部12g  留行子9g  山海螺15g  鱼腥草12g功劳叶15g  夏枯草12g  淮牛膝9g  大生地9g  路路通9g  主治生殖道结核(抗痨方)

    皂角刺15g  配留行子9g  月季花4.5g  广地龙6g  降香片4.5g  主治输卵管炎,输卵管欠畅,阻塞(通络方)

    皂角刺20g  配甲片10g  必甲10g  丝瓜络10g  等主治经前乳胀乳癣等

    皂角刺12g  配化瘀散结之品,主治内异症,经净后服

    3.最大剂量20g  最小剂量12g 

 
   蔡小荪,男,汉族(1923,12-)上海市人。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委员会主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暨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市高级卫生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专业评议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