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相声大全:高中高一政治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50:09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框题一:
(1)国家的本质: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2)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5)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6)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的表现:依法打击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及犯罪活动。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两个只有"。
(8)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时代内容。
框题二:
(I)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的基准: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3)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
(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6)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树立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
(7)如何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框题三:
(1)关于政治生活的信念:崇尚民主与法制。
(2)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 投出理性的一票
(1)了解选举的几种方式:
O直接选举: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选举方式。能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能够比较直接、准确表达选民的意愿,保障公民行使选举权,激发公民的政治热情。
O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选举方式。可以降低组织工作的难度和成本,但难以表达每个选民的意愿。
O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等额选举在确定候选人时,能够考虑到代表性和代表结构的合理性,但会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O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差额选举能够为选举人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选举方式。在差额选举中,候选人按照既定的规则,采取演讲、答辩等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的选举方式。有助于选民了解选举人,但若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
(2)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我国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是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基本国情出发,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选择。
(3)投出理性的一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也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能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归属感、责任感,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每个公民都要周全考虑、理性判断,郑重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品德高尚、最有才干、最有能力的人,代表我们的意志和根本利益行使权力。
2、民主决策的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决策机关在决策前,广泛征询民意,集思广益,使公民通过多种方式,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积极参与决策的制度。能够使决策既合乎公众的需要和愿望,又切实可行。
(2)公示制度:决策机关通过公示板、公示卡、微机触摸屏、公众宣传单、办事指示卡等形式,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公示出来的制度。有利于公众了解决策内容,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3)专家咨询制度: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通过举行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决策中的作用的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发挥专家学者们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和科学预测方法,在决策过程中起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社会听证制度: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行政处罚事项、重大行政许可事项等的决策,听取有关团体、专家学者及其与该决策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的意见的制度。有利于决策集思广益、有科学根据、有制度保证。
3、我国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基层民主形式
(1)农村村民自治:O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O村民通过民主选举,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直接选举村委会干部。通过村民会议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
O村委会的重要作用:带领村民实行村民自治,管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调解民事纠纷、促进村民团结和家庭和睦,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等
O村民可以通过村民自治章程或者村规民约等形式规范村干部和自已的行为,并创造出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朔报告工作等形式,保证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委会的工作,使村民自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
(2)城市居民自治:
O居民委员会: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O居委会干部由居民直接民主选举产生。居民通过居民会议管理各项事务。
O居委会的重要作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等。
O实行居民自治的重大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青年学生要积极参与有序政治生活,尝试参与民主管理活动,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4、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1)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民主监督的几种方式:
O信访举报制度:公民通过向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者向有关人员当面反映情况来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制度。是行使宪法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
O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公民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迅捷地传到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制度。能够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证实现,得到切实保障。
O舆论监督制度:公民依法在新闻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等)上公开发表意见,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的制度。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上起着独特的作用。
O其他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人厌监督员制度等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人,政府将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3)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4)负责地行使监督权:O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歪曲实事,诬告、陷害他人。不能制造事端,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及拦截公务车辆。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主要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表现在:政府担负着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表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特别重要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表现在: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全体人民中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表现在:政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提供各种社会公共服务。例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医疗保健水平;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保护公共环境,防治各种污染等。
2、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那么,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做到以下三方面要求: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臣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必须深人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坚持为人民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口号上,而是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要真抓实干,把各项工作一步一步地展开,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要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在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政府的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还要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体制;建立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政执法的行政执法队伍;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归纳、总结这一课的知识要点:
框题一: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如何确立的:是历史的选择,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框题二: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成就:两个"回答了"。
(3)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根据: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框题三:
(1)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6)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框题一: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平等的含义。
(4)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民族团结的含义。
(5)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
(6)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框题二: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2)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咱治洲咱治县。
(3)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框题三:
(1)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宗教信仰自由的准确内涵。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涵。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内涵。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
(6)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框题一:
(1)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主权国家。
(2)三种重要类型的主权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
(3)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
(4)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及其内涵。(5)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6)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组织。
(7)国际组织的不同类型:政府与非政府间;世界性与区域性。
(8)政府间国际组织发挥的作用:促进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矛盾。
(9)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10)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各项原则。
(11)联合国发挥的积极作用。
(12)中国在联合国发挥的作用。
框题2
(1)国际关系的含义及内容。
(2)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3)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4)国家合作与摩擦的原因。
(5)如何协调国家间的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这是非正义的、错误的。(6)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
(7)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归纳、整理基本问题、知识要点:
框题一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3)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因为二战后,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4)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主要不安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
(5)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6)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7)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
(8)当今世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南北发展不平衡;根源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9)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0)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w四个保障"。
框题二:
(1)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3)如何认识世界各种力量:H国极力维护其惟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德国努力踊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
(4)21世纪相当长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5)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框题三:
(1)外交政策的含义。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国家性质、国家利益。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及其含义。
(6)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具体内容。
(7)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一政治下册学科教案(人教版)

国 民 收 入 的 分 配

重点: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以及怎样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难点:积累和的关系有及怎样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素质要求:

1、知识方面:
识记:
⑴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两个概念;
⑵从兼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两个方面,把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理解:
⑴国民收入的分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⑵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原则;

2、能力方面
⑴通过两个基本概念的学习,培养学习抽象概括能力;
⑵通过积累与消费相互关系及处理原则的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和运用理论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⑴通过积累与消费相互关系及处理原则的学习,能够正确看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社会共同利益、长远利益与个人利益及目前利益的关系,正确看待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⑵在实际生活中,要自觉抵制不切实际的高消费和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气。

复习提问
什么是经济?概述上学期所学的《经济常识》上册的主要内容。简述本学期所要学的,《经济常识》下册的主要内容。
(设以上三个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复习“经济”这一要领时,要重点强调经济是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种经济活动,以及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第二,概述《经济常识》上册所学的主要内容时,要重点强调第一、二课讲的是有关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第三、四课着重讲的是生产领域中人们的经济活动和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第三,简述《经济常识》下册所学的主要内容时,要重点强调第五、六课着重于讲人们在分配领域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第七课讲人们在消费领域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第入课讲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复习,帮助学生学会用“经济”这一概念来统帅经济常识上、上册内容的学习,梳理出一条贯串于全书的介绍市场经济具体知识的线索: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导入新课
在我国,规模宏大的三峡水库正在建设之中,横贯南北的京九铁路已全线通车,闻名中外提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已经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请问,国家在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中所需要的巨额资金是从哪儿来的?毫无疑问,是我国三大产业的劳动者共同创造出来的。第一年内三大产业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全部财富,有相当一部分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集中性分配,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其他公共消费。这种集中性分配是怎样确定的?是通过什么渠道进行的?在分配中怎样才能做到既兼顾生产的扩大,又要考虑提高人民生活?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第五课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税收与纳税人等知识的学习得到一定的认识和解决。


讲授新课
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课书的课标题、节标题和框标题,并构思出本课书的知识框架结构图。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中的第一个问题: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板书)
一、国民收入的分配(板书) 社会总产品(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2、第3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2)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这两个指标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在学生看书思考以上问题时,教师板书下图)
(结合上图,教师归纳讲授)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由各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和,称作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指生产成果的物质形态,即使用价值形态。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也就是货币形态,叫做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的关系是统一的,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从实物形态的角度讲叫做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的角度讲叫社会总产值。

在现实生活中,计算经济总量时,使用社会总产品和社会产值这两个指标都是必要的。考察一国的经济实力,首先要看社会总产品量,如钢铁、煤炭、石油、粮食、肉类有多少,等等。因为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是用这些产品的使用价值去实现的,产品总量少,国家的经济实力就弱。而人均占有量的多少,是生活状况的具体体现。所以,在一个国家的统计数字中,社会总产品是重要的指标。

但是,仅用产品量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又是不全面的,也不是很准确的。因为有些产品是可比的,如小麦产量、煤炭产量等。有些产品则是不可比的,如两个国家的汽车产量相同,电视机产量相同,但技术含量、规格、性能不同,那么如果仅仅从数量来比较经济总量的大小就是不准确的了。另外,即使技术、规格、性能等是基本相同的,但总产品的构成不一样,如日本的汽车产量比我国多几倍,我国的纺织品产量、粮食产量比日本多几倍,那么比较经济总量的大小也是困难的。所以,教室一国的经济实力,必须用社会总产值的指标。从我国的现实一看,许多产品的产量都处一起世界第一位,这表明我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任何人都不可小看。但是,我国的人均占有量不高,社会总产值不高,所以,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国民收入(板书)
(教师结合归纳讲授)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掌握国民收入的概念,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要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有两种存在形式,即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
要知道国民收入的实际内容,即它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是一个国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标志。因为,只有国收入部分,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所以,努力增加国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知道如何实现国民收入的迅速增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事实上,增加国民收入的途径很多。在生产资料有保证的前提下,增加劳动者人数,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都可以实现国民收入的增加,但它们都不是根本途径。因为劳动者人数的增加,要受生产资料数量的限制,如果劳动者数量增加了,但设备原材料不增加,劳动者不能发挥作用,他们创造的新价值也不会增加,而人均国民收入可能还会减少。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变,延长劳动时间可以创造更多国民收入,但劳动时间的延长不是无限的,它要受到自然条件和劳动者生理条件的限制,而且延长劳动时间超过一定限度的会损害人的健康,同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是相违背的。提高劳动强度可以提高效率,增加国民收入,但劳动强度也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并且劳劳动强度超一定限度,也会损害人的健康。同生产活动的目的相违背。为什么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呢?因为,人类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因而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是无止境的,这样就可以实现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发展生产,可以在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还可以在生产资料不增加的条件下,增加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的最终用途(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的第5至第8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国民收入的最终用途是什么?按实际用途它又分为哪两个部分?
2)什么是积累?积累中最主要的部分又是什么?为什么国民收入中要有积累部分?
3)什么是消费?在消费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国民收入中要有消费部分?
(教师在学生看书思考以上问题时,板书下图。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指导学生填好下图。)国


入 积

用于扩大再生产。例如

非生产性基本建设。例如

社会物资储备。包括


个人消费。即

公共消费。包括
(结合上图,教师归纳讲授)国民收入从创造出来到最终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各种消费,要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在此之后,按实际用途,国民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所谓积累就是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的部分。在这三部分中,扩大再生产是主要部分。非生产性基本建设虽然不直接用于生产,但同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通过这些这些基本建设而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所以,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属于积累。社会物资储备部分既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也没有用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但它是为上述两项而储备的物质财富,所以,也属于积累。积累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因为,通过积累而不断扩大再生产,是发展生产力,增加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的根本途径。

所谓消费就是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公共消费亦称社会消费。。上述消费中的个人消费属于生活消费,它不同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费,即生产消费。在生活消费中,个人消费,即个人维护自身及其家庭成中的生存、发展和繁衍后代而对生产资料的消耗,是主要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是通过人的货币收入,自由选购商品和劳务,使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需要得到满足。个人消费是分散地进行的,有很大的灵活性,有利于满足个人的特殊需要。公共消费包括的内容很多,除了教材中列出的几项,其他如环境保护、城市公用事业等方面的物质消耗,都属于公共消费。在公共消费领域中,非生产尾基本建设仍属于积累部分。这些基本建设以外的物质消耗,才属于公共消费。如,建一座学校属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是积累的内容,而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物质消耗,属于公共消费。

公共消费作为消费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公共消费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广场、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学校、医院等设施,都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是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的最后几个自然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说积累和消费存在着一致性? 2)为什么说积累和消费之间还存在着不一致性?3)怎样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1)积累和消费之间具有一致性(板书)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积累和消费个有相互促进的一面。积累主要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积累和生产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落空。同时,消费是生产的出发占和归宿。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而且可以对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积累的扩大。所以,在国收收入的分配中,积累和消费具有一致性。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从根本上说来,国收收入不认用于积累还是用于消费,都是为全体人民谋利益的,因此二者的一致性体现更为明显。

(2)积累和消费之间也存在不一致的一面(板书)
在经济生活中积累和消费之间也存在不一致的一面。因为积累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消费代表经济活动参加者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的目前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国民收入总量是既定的。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消费部分必然相应减少,这样就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降低生产发展速度,增加积累也会落空。同时,消费萎缩,或者消费的增长赶不上生产的增长,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也会受到阻碍。当然,消费部分过大,对生产成果搞“分光吃尽”,生产发展没有后劲,最终也会对消费水平的提高产生不良影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积累和消费之间矛盾的一面依然存在。因此,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3)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板书)
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部分都有增长。(板书)
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第二,怎样做才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第三,积累和消费各增长到什么程度是最合理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讲授)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只让积累增长,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消费部分必然相应减少,这样就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累性,降低生产发展的速度,增加积累也就会落空。如果只让消费增长,用于消费的部分过大,把生产成果“分光吃尽”,那么生产的发展就会缺乏后劲,最终也不得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既不能生积累、轻消费,也不能轻积累、重消费,而要兼顾积累和消费。怎样做才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呢?这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只有生产发展了,国民收入总量增加了,才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请同学们看图(一)。1978年我国的国民收入是3010亿元,而1988年是11533亿元。国收收入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其原因是十年间社会生产有了极大的发展。前面已经讲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只有国收收入总量增加了,才有可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请同学们看图(二)。从图中我们可以盾出,我国1978年国民收入的积累率是34.6%,1988年国民收入的积累率是34.1%,它们大致相同。但是,由于1988年国民收入总量增加了,因此,1988年的积累额是1978年的3.72倍。

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我国1978年国民收入的消费率是65.4%,1988年国民收入的消费率是65.9%,它们也大致相同。但是,由于1988年国民收入总量增加了,因此1988年的消费额是1978年的3.89倍。

总之,由于1988年国民收入总量增加了,是1978年的3.8倍。所以,1988年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也随之增加,是1978年的3.72倍;用于消费的部分也随之增加,是1978年的3.89倍。

在图(二)中我们还可以看出,1978年的十年中,我国的国民收入积累率一直稳定在34%左右,而消费率也一直稳定在65%左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实践证明,当时积累和消费的这种比例安排是合理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安排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时,要确定适当的积累率。那么,什么是积累率?什么样的积累率才是合理的?确定积累率提高低的依据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上的这部分内容进行思考并回答。

(教师归纳讲授)积累率是积累基金在国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积累率的计算公式:
例如,1985年我国的国民收入是7498亿元,其中积累基金是2684亿元,问:1985年积累率是多少?消费率是多少?通过计算我们便可以知道,1985年的积累率是35.3%,消费率是64.7%。那么,什么样的

积累率才是合理的?确定积累率高低的依据是什么?请同学们看图(三)。
从图(三)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积累率的提高应以保证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为前提;反之,消费率的提高应在保证国家的生产规模有所扩大为限度。明确和积累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合理的积累率就应该在这最高限和最低之间,具体看一个时期内积累率多高才算合理,必须综合考试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不可能有一个适应于各个时期的固定的积累率。

那么,是不是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可以在积累率的最低限和最高限之间任意地选择呢?是不是可以无限地接近最高限和最低限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教师归纳讲授)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不能凭人们的主观愿望而任意确定,它是受国民收入的实物形式制约的。
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板书)
请同学们看图(四),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第二,积累基金为什么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相一致?
第三,消费基金为什么必须同全社会的消费资料数量相一致?
(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并结合上图讲授)在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两部分的价值形式称作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民收入的首先是通过价值形式进行的,但是,这种分配并不能凭人的主观愿望而任意确定,因为它是受国民收入的实物形式制约的。具体地说,就是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的数量相一致,消费基金必须同社会的消费资料的总量相一致。实物形式的国民收入表现为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和全部消费资料两部分,前者用于积累,后者且于消费。所以,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这两部分实物相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会还来许多问题。会带来什么问题呢?教材讲得很清楚,可结合教材进行讲解。)
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板书)
这一点是从局部与全局之间,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国家必须有一定的积累,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企业也必须有一定的积累,这样才能有力量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增加发展的后劲。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也必须充分考虑劳动者个人的利益,使广大人世群众能从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实惠。

以上我们讲了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关系的三条原则。这三条原则的存在说明:国民收入的根本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而是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国民收入分配时,在考虑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时必须遵循这三条原则。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三个问题:
1)如果要用“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来表达国民收入的分配,它所反映的是什么关系?
2)如果全社会的消费资料的数量不增加,而货币工资水平不断升高,会出现什么后果?
3)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能不能在短时期内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教师归纳讲授)(1)所谓“吃饭”就是指人民生活。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首先要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饭”要吃好,但也不能吃得过好。“建设”就是指扩大再生产。如果将产品都吃光用光,国家就没有希望。只有在吃饭之后国家还有余力搞建设,国家才会有希望。所以,“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2)如果消费资料的数量不增加,而货币工资水平不断提高,那么,会出现什么后果?这实际上就是说消费基金的增长超过消费资料总量的半长。其后果至少有两个:一是消费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使经济秩序出出混乱;二是由于社会成员之间货币工资增长的幅度不同,导致一部分人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从而出现社会不稳定。

3)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并且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消除:另外,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都受到制约。所以,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有必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不能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消费。


巩固新课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并请学生思考和回答以下问题。)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和消费的相互关系?
如果用“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来表达国民收入的分配,它所反映的是什么关系?

高一下册知识点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一、国民收入的分配
1、国民收入的含义
国民收入——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国民收入是新创造的社会财富。
2、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国民收入的实际用途
积累:扩大再生产(主要部分)、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
消费:个人消费(主要部分)和公共消费
4、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1)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当有所增长。积累的最低限是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积累的最高限是保证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一方面,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相一致。另一方面,消费基金必须同全社会的消费资料相一致。
(3)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的含义
含义: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特点和本质:特点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
2、预算和预算体系
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国家预算——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计划称作。
计划在批准前称为预算草案;计划执行的结果称决算。
国家预算的总体结构状况称为预算体系。在我国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3、财政收入
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
形式:税、利、债、费。
税与费的关系
共同点:第一,都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第二,从性质上看,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性资金,因为二者都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形式;第三,从特征上看,二者的征收都以行政权力为依据,并且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征;第四,从征收的依据看,二者都是以国家行使了社会管理职能为前提。
不同点:第一, 征收的具体主体不同。税收是由国家税务机关(包括海关\农税部门)代表国家征收的;费是由其它行政和事业单位征收的。第二,用途不同。税务机关征收的税款由国家统一支配,用于社会公共需要;费一般采取专款专用原则,除少数作为财政收入外,大多数用于本行业\本部门业务支出的需要。第三,特点不同,税收具有固定性,是一种规范的分配;费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目前情况下,大多是非规范的分配。第四,征收规模的大下不同。税收征收面广,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费作为财政收入中的其它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大。
农村税费改革
地位:是党、国家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收费,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大事。
必要性:长期以来,各种形式的乱收费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通过税费改革,把向农民征收的款项以税的形式统一下来。由于税收具有固定性,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变更,这样就能有效地制止种各种面对农民的乱收费,从而达到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目的。
经济意义:
①是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将从制度上规范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分配方式,有利于将农村分配关系纳入法制化轨道,规范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
③有利于提高农民购买力,开拓农村市场,有效扩大内需。
④可以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维护农村的稳定,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4、财政支出
含义:国家预算支出的资金
分类:财政支出按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其他支出等。
5、财政运行状况
财政收支平衡——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财政赤字——当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现象。
财政节余——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经济现象。
三、财政的巨大作用
1、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财政是实现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
(2)促进经济发展。
(3)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4)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的提高。
(5)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发展的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2)分配政策。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如何认识积极的财政政策
①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采取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扩大财政赤字,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需求,刺激消费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其实质是财政赤字政策。
②为何要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A、宏观调控的需要,是重要的经济手段;
B、财政的作用
C、现实需要
第二节 税收与纳税人
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税收的含义
税收——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
(1)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税收强制性——是指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比例关系,不经过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2)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其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总之,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
(3)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违反税法的表现和处理
(1)偷税:是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行为。
(2)欠税:是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骗税:是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4)抗税:是纳税人抗拒税法规定的违法行为。
二、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1、我国税收的性质
(1)税收的共性。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都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服务的。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税款都是取之于民。
(2)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①取之于民:在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税收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主要依靠生产的发展,体现出分配关系是国家、企业、个人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②用之于民: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税收最终受益者是劳动人民。
2、我国税收的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1)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
(3)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三、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纳税人
(1)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2、我国的主要税种
(1)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
(2)营业税:是以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3)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为什么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消费税?p26
(4)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收益征收的一种税。
(5)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的纳税对象、征税范围、意义、税率、特点。P27-28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依法纳税为什么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从税收的作用来看,自觉依法纳税是提高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国家实现各项职能的物质保障。
②从我国税收的性质来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自觉依法纳税,最终的受益者也是纳税人。
③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来看,即公民与国家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享有国家给予的各项权利,就必须履行国家规定的义务,自觉纳税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
④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也要求公民依法纳税
*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收的管征?
①强化和改善税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纳税意识。
②进一步完善税制,建立一套适应于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税收法律体系。
③加快纳税人服务体系的建立,建立一个征税人和纳税人之间责权利相对应的税收征管体系。
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⑤企业或公民要提高素质,增强纳税意识
(2)在依法纳税的同时,还应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第六课 银行和储蓄者
第一节 我国的银行
一、银行的产生
1、金融和金融机构
资金的融通,称为金融。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称为金融机构。银行是主要的金融机构
银行及其金融机构共同构成国家的金融体系。
2、银行的产生
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银行的含义
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二、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
1、中国人民银行
(1)性质: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
(2)职能:第一,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第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是发行人民币的唯一金融机构)
第三,经理国库。
第四,中国人民银行还具有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的职能
2、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是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
(2)银行利润的计算: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费用
利息的计算:利息=本金ⅹ利率ⅹ存贷款期限(注意:利率和存贷款期限的单位要一致)
(3)五大国家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3、政策性银行
(1)政策性银行是为确保国家大型基本建设和大宗进出口贸易的顺利完成而设立,并向这些项目提供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
(2)建立政策性银行的目的是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3)我国有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
三、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1、基本业务:(1)吸收存款
(2)发放贷款
(3)办理结算: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转账支票、汇票和信用卡。转账支票是办理同城转账结算,汇票是办理外埠结算,信用卡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2. 银行的作用
银行作为信贷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是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总枢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
(2)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3)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节 公民的储蓄
一、存款储蓄利国利民
1.存款储蓄的形式
(1)活期储蓄(2)定期储蓄
2.邮政储蓄:邮政部门具有点多面广、传递快、营业时间长、假日不休息等特点。既可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又可以更方便的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3.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的原则:“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
4.存款储蓄的作用
(1)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
(2)调节市场货币流通。
(3)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债券和商业保险
1.债券
(1)债券和股票的异同。
同:债券与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异:首先性质不同。其次,受益权不同。第三,偿还方法不同。
(2)类型:根据发行者不同,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
政府债券:主体是国家,其特点是: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
金融债券:主体是金融机构。其特点是:安全系数较政府债券低,但比公司债券高;利率一般高于政府债券和银行存款;可以进入一定的市场流通转让,流通性较强。
公司债券:主体是公司。其特点是:公司债券期限一般比较长,风险较高,但往往收益率也比较高。
2.商业保险
(1)公民购买商业保险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
(2)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性质 解决大多数社会
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给付标准 只保障其基本社会水平 保障项目广泛,给付标准较高
费用 大多是个人、企业和
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承担 完全由个人负担
保险依据 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 被保险人的需要
保障范围 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保障项目广泛,保障范围大小
与缴纳的保险费成正比。
(3)分类: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4)作用:为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七课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第一节商品服务市场
一、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及特点
1、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
(1)消费品市场
(2)生产资料市场 特点:①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 ②购买次数少,使用周期较长 ③对商品一般都有严格要求。
(3)服务市场 特点:①交易的商品是无形的服务性活动 ②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地点上通常是一致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 ③服务市场上的服务功能多样,门类繁多。
2、商品服务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1)商品服务市场是基础市场,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
(2)商品服务市场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载体。
二、市场交易的原则
1、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2、坚持市场交易原则必要性和意义: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对于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家庭消费的内容
1、分类
(1)按内容: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2、家庭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层次递进发展的。
3、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1)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提高消费水平,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居民家庭收入。
(3)物价水平。一般来说,家庭消费水平与价格水平成负相关关系。控制消费品价格上涨,是维持家庭正常消费的有效途径。
(4)人口数量。在家庭收入总量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消费水平与供养人口成反比。因此,控制人口的增长,对于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因为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发展,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创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
(2)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①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③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④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三、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消费者的主导地位决定其合法权益必须要得到保护。
(2)消费者对生产的支配作用决定其合法权益必然要被保护。消费者权利行使得越充分,生产经营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就越能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社会资源越能得到优化配置,市场的运行就越规范、越有序。
2、消费者权益的内容
(1)安全权。(人身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是消费者最主要的权利。)
(2)知情权。
(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5)求偿权。
(6)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7)获得消费方面的知识的权利、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3、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
行政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执法、司法机构——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社会团体——消费者协会
舆论监督工具——大众传播媒体
4、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解决问题的途径
(1)与经营者协调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提请仲裁机关仲裁(5)向人民法院起诉。
5、消费者要增强消费者权利意识,要学法、懂法、用法、依法保护自己的和权利,同时,还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八课 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第一节 当代世界市场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
(2)阶段:①萌芽——封建社会末期
②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后
③迅速发展——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
2、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
(1)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2)商品结构复杂化。二战前,以初级产品为主;二战后,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3)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成立区域性集团的目的:巩固和扩大集团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集团同外部世界的竞争。
(4)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基地,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大企业。从事着国际化的生产和经营。
(5)市场竞争激烈化。
3、外汇和汇率
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
汇汇率升高;反之,说明外汇汇率下跌。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
的外汇积累。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拥有的外国货币.外国政府公债和外国公司债券.股票等。
4、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1)原因:交易中的一方凭借其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人为地抬高某些商品的价格,压低另一些商品的价格。
(2)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主要是通过不等价交换进行的。
(3)解决途径: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
(1)目标: p102
(2)原则:最重要原则——非歧视原则
(3)作用:①大大幅度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水平,在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
②规定了国际贸易中的各项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有秩序进行。
③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使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简单记:降低关税,规定原则,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4)意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可以使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公平竞争;享受最惠国待遇,增加出口。中国需要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也需要中国。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1)目标:p104
(2)作用:①指导成员国摆脱国际收支困境。②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1、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
(1)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①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②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3)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和国际化(2)市场的国际化(3)资金的国际化(4)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5)信息传播国际化。
第二节 我国的对外贸易
一、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
1、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包括国际商品贸易、国际劳动贸易、国际技术贸易。
2、进口和出口
关系: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只有多出口,才能保证多进口;适当增加进口,也能带动出口
3、顺差和逆差
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逆差,又叫入超,如果进出口总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
4、海关和关税
(1)含义: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
关税是由国家海关当局依法对准许进出关镜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2)作用:征收关税是一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施,同时还起着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
1、方式
对等贸易、展卖、加工贸易、补偿贸易(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2、作用
(1)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4)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三.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含义:就是指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
(2)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呢?
①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自主地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独立,进而保障政治独立。
②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3)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①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②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2、平等互利的原则
(1)含义:国家不分大小,不分贫富与强弱,无论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有何差异,都应在国际交往 中平等对待,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意愿,使双方都能获得各自的利益。
(2)平等互利既是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也是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
*倾销
(1)含义:是指一国产品人为地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输入另一国市场的行为。(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不公平竞争手段)
(2)危害:从表面看,外国产品价格低,进口国的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其实不然,它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它直接打击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使其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下降,乃至被迫退出市场,造成工厂停产、倒闭,失业率上升。这样,外国产品就垄断了市场,最后有可能形成垄断价格,获得高额利润,进口国的消费者仍然是受害者。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
原因: 1.与资本主义不同:(1)社会生产目的: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人与人的关系:平等劳动关系,走向共同富裕(3)分配方式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生产关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1.外沿: 国有自然资源,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2.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和国民经济领导力量
3.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1)对国民经济命脉占支配地位→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2)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4.主导作用的意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5.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但只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就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6.主导作用实现方式: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经济:1.地位: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优越性: (1)把分散的生产资料组织起来,有助于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无力地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弱点(2)集体经济组织是独立的经济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对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3.作用: (1)共同富裕原则得以实现(2)吸收社会分散资金(3)缓解就业压力(4)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收入
4.农村集体经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1) 集体和农户两个经营层次
(2) 实行双层经营体制的理由:铜我国总体水平低相适应,避免过去大规模经营造成的弊端;适应农业生产特点
(3) 内容:a.一方面,在坚持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户与集体签订合同,承包一定的土地或生产任务,并根据劳动成果取得劳动收入b.另一方面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结合起来,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
(4) 优越性: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又能适应相对集中的规模经营
(5) 作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6) 家庭承包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双层经营体制是家庭承包的保障
混合所有制经济:1.含义: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和经营的所有制形式2.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与它相适应得的社会制度和控股权在谁手里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1.原因:社会化大生产程度有不同层次,生产水平多层次决定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2.作用: (1)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2)有力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1.表现: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有量的优势,又有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作用:保证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 个体经济: (1)性质:小商品经济
(2)特点:a.本质特点: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一般不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b具体特点: (与私营经济比较)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3)作用: a利用分散的资源b发展小商品生产c保存和发展传统技艺d活跃市场e方便人民生活f增加劳动就业
2. 私营经济:(1)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2)特点: a本质特点:雇佣劳动,剥削他人,以利润为目的b具体特点:(与个体经济比较)规模大,设备先进,生产率高
(3)作用:a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b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c吸引劳动者就业d增加劳动者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e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
3. 外资经济: (1)资本主义性质(2)外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3)地位:一种重要的非公经济(4)作用:a节省我国资金b学习国外先进经验c有利于培养人才d加快现代化进程
4. 非公经济作用: (1)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2)加快生产力的发展(3)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4)增加就业(5)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5. 非公经济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6. 对非公经济政策:鼓励 保护 引导 监督 管理
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1. 根本原因: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
2. 具体原因: (1)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a是以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必然在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b有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逐步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 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3. 有“三个有利于”决定∶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三个有利于”的内容: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促进我国经济建设(3)促进社会进步

知识点
题型
第八课
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第八课
当代 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它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治地位后形成的。
选择
二战后,世界市场新特点:(1)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2)商品结构复杂化。
(3)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4)跨国公司迅速发展。(5)市场竞争激烈化。
选择
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标准:如果100单位外币可兑换成更多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外汇储备:作用: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构成:外国货币,外国政府公债和外国公司债券、股票等
选择
不等价交换:产生原因:交易一方凭借其在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人为地抬高某些商品的价格,压低另一些商品的价格。
方式:剪刀差(P101)
实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
简答
论述
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时间:1995.1.1,别称:“经济联合国”
性质: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
目标: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作用:(1)较大幅度地降低了世界各地进口关税的水平。(2)规定了国际贸易中各项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3)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
简答
论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性质:协调国际货币关系。
目的:向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世界银行:性质:主要协调对发展中国家货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
目的:对成员国提供用作生产投资的长期贷款。
作用:(1)指导成员国摆脱国际收支困境。(2)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选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必须面向世界?(1)它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2)它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3)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简答
论述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1)生产的国际化。(2)市场的国际化。(3)资金的国际化。(4)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5)信息传播的国际化。
选择
简答
对外贸易主要形式:(1)国际商品贸易—国际贸易传统形式,占主导地位形式。(2)国际劳务贸易。(3)国际技术贸易—有偿的技术转让活动。
选择
对外贸易构成: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三概念:(1)贸易顺差(出超)---出口>进口;(2)贸易逆差(入超):进口>出口。(3)贸易平衡:进口=出口。
进出口关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出口是基础,进口是重要方面。
如何发展对外贸易?
(1)首先要努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因为是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
(2)要适当增加进口,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进口往往还能带动出口。
选择
辩析
关税:
征收机关:国家海关当局。
征税对象:准许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
作用:(1)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施。(2)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
选择
论述
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1)对等贸易(目前国际普遍流行的一种贸易方式)。
(2) 展卖:广交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
(3)加工贸易: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
(4)补偿贸易: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交的形式。如石油换食品。
选择
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作用:
(1)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4)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可以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简答
论述
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1)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为什么要坚持这个原则?原因:①只有这样,才能自主地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独立,进而保障政治独立;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①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②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2)平等互利
体现:平等互利既是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也是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平等互利要体现贸易双方地位平等和权利相同,不允许有损害一方主权的要求;同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符合对等原则,不允许不等价交换的发生。
选择
简答
论述
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割,更不应对立。贸易自由并不意味着进口失控,特别是一些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时,更要对进口严格控制,以保护国内工业的正常发展。
简答
选择
第七课
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商品服务市场分类:
(1)     消费品市场,是提供最后的、直接的生活消费品的市场。(注意特点)。
(2)     生产资料市场,是连接生产与生产性消费的纽带。
(3)     服务市场。特点:①服务市场上交易的商品是无形的服务性活动。②服务市场上的商品,其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地点上,通常是一致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③服务市场上提供的服务,门类繁多,功能多样。
商品服务市场地位:
(1)     商品服务市场是基础市场,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前提。
(2)     商品服务市场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载体。
选择
简答
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自愿: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违反现象:强买强卖,搭配销售。
平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市场主体间是平等竞争、平等交换的关系。
公平:是市场交易的灵魂,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是否规范的试金石。违反现象:缺斤短两、坑蒙拐骗、黑市交易等。(注意书上P71谚语)
诚实信用: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违反现象: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假冒伪劣,非法销售等。
选择
简答
论述
为什么要坚持市场交易原则?
(1)它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
(2)它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
(3)它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简答
论述
家庭消费分类:
按消费内容分:(1)物质生活消费:吃、穿、住、用、行。(2)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娱乐身心,发展提高自身。(3)劳动消费:花钱购买的各种服务。
按消费目的:(1)生存资料消费:包括必要的物质生活消费和有关的劳务消费。(2)发展资料消费;(3)享受性消费。
选择
家庭消费的影响因素:
根本性因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具体因素:(1)收入水平(直接影响)。正比。(2)物价水平(反比);(3)人口数量。
简答
选择
生产与消费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水平;(3)生产决定消费方式;(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1)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否销售出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对生产具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2)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3)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注意社会主义主义生产目----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选择
简答
什么是正确的家庭消费观?
(1)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2)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3)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4)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简答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哪些?(1)安全权(消费者最主要权利)。(2)知情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求偿权。(6)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选择
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维权机构:(1)行政机构;(2)执法、司法机构;(3)社会团体(包括消协);(4)舆论监督工具。
维权途径:(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与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请求行政部门进行处理;(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5)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应该:
(1)     要增强消费者权利意识,要学法、懂法、用法。
(2)     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懂得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简答
选择
论述
第六课
银行和储蓄者
银行业是怎样产生的?
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定阶段(或主要标志):当货币兑换业发展到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业务时,货币兑换业就发展为银行业了。
选择
银行的基本含义:它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银行起信用中介作用:(1)充当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2)充分支付中介。
选择
我国银行是怎样进行划分的?按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选择
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分别是什么?
性质:它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之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理解: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
职能:(1)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重点理解)。(2)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3)经理国库;(4)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选择
简答
商业银行:性质:企业法人。主要业务:工商业存、放款业务。经营目标:银行利润(银行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扣去必要的费用后)。
目前五大国家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选择
政策性银行:确保国家大型基本建设和大宗进出口贸易顺利完成。建立目的: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主要银行:(1)中国国家开发银行;(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中国进出口银行。
选择
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1)     吸收存款:来源①企业、事业单位的存款;②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
(2)     发放贷款: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可支持工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商品流通,扶持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3)办理结算:两种形式:现金结算、非现金结算(转帐结算)。结算中常用信用工具:①转帐支票(办理同城转帐结算用);②汇票(用于外埠结算);③信用卡(注意货币发展历史: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选择
我国银行的巨大作用有哪些?
我国的银行作为信贷中心、转帐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是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总枢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1)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注意三变)。
(2)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注意“气象站”、“寒暑表”);(3)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选择
简答
论述
储蓄分类:广义储蓄:存款储蓄、购买债券、购买商业保险、手持现金。
狭义储蓄:存款储蓄。
(1)活期储蓄:它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形式。(2)定期储蓄:存期长,比较固定,积累性强,适合人民群众节余款和积少成多的大宗用款的存储需要。(3)邮政部门储蓄:主要受理个人名义的存款,不受理支票。要上交央行。(4)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农村。
选择
公民存款储蓄的原则: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
选择
公民适量存款储蓄的作用:(1)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2)调节市场货币流通。(3)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选择
简答
债券和保险的异同点:
同:它们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的手段,都是能够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异:(1)性质不同:股票是股东入股凭证。债券是债务凭证,限期偿还债务。
(2)受益权不同:股票以获股息和红利为补偿条件,债券以收取利息为条件。
(3)偿还方法不同:
选择
简答
债券的分类:按发行者不同,可分为:
(1)政府债券:以国家信誉和财力为担保,风险最小,还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特点。
(2)金融债券。
(3)公司债券(或企业债券)。风险最高。收益最高。
选择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区别联系(P58-59)。
选择
简答
商业保险的作用:商业保险把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用以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的一项措施,它为企业生产发展和居民生活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简答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国民收入:一国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物质形态:社会总产品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剩下的部分。
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下的价值。
选择
增加国民收入的最根本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
选择
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如何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1)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当有所增长。
积累的最低限(也即消费的最高限)是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积累的最高限(也即消费的最低限)是保证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积累基金必须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相一致,消费基金必须同会社会的消费资料数量相一致。
(3)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还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注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民收入的分配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而要受客观经济条件(就是上面的三点)的制约。
选择
简答
国民收入分类:按其最终用途分类
积累:(1)扩大再生产(主要部分);(2)非生产性基本建设;(3)社会物资储备。
消费:(1)公共消费;(2)个人消费(消费的主要部分)。
选择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面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这是随着国家产生而产生的。
本质:一种分配关系。      实现渠道:国家预算。(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预算体系:(1)中央预算;(2)地方预算。
选择
财政收入来源:(1)税收(最主要形式);(2)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3)债务收入;(4)其他收入。这四种简称:税、利、债、费。
财政支出:按具体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选择
简答
财政收支平衡:当年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财政赤字:当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选择
财政的巨大作用:
(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强调它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
(2)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代表着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财政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4)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选择
论述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2)分配政策。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论述
辨析
税收: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理解:马克思: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各项职能服务的)。
选择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理解P17列宁名言:体现税收的无偿性。
选择
论述
主要违反税法的行为:(1)偷税:方式:欺骗、隐瞒。表现:仿造、涂改、销毁帐簿和票据;少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及经营利润等。(2)欠税:关键词:纳税期限。(3)骗税:方式:欺骗。主要目的:骗取国家税收优惠,集中表现在出口退税方面。(4)抗税:方式:暴力、威胁。目的:拒不缴纳税款。
选择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新型的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税收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
作用:(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国家对是通过市场和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经济利益的调节实现的。以税收为手段,通过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的确定和具体的税收征管,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稳定。)(3)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选择
简答
论述
如何理解纳税人意识?(1)作为纳税人,应把为国纳税引以自豪,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2)每个公民都应该以纳税人的高度责任感,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
选择
简答
纳税人: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判断标准: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主要税种:(1)增殖税: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发展。(2)营业税,对营业额(销售额)征税,是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税种。(3)消费税: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税。作用: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间接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还具有避免因过度消费而损害人们健康、危害社会秩序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作用。(4)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纯收益额征税,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一个重要税种。(5)个人所得税:(P27,注意征税范围,特别重要)。
选择

高一期末复习(1)
高级中学 冯志强
常考考点:经济全球化
1.(05广东)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目前还比较低,许多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基本上都依赖国外。围绕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没必要区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界限
②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同时不断引进、吸收、消化国外高新技术
③抓住新技术革命历史机遇,继续吸收国外高新技术成果
④只要提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能赶上新技术革命浪潮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5江苏)下列选项中对经济全球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3.(05春季高考)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东盟各国与我国地理位置邻近,历史交往悠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启动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2005年起中国与东盟将逐渐取消大部分双边关税,向“零关税”迈进。我国西南省区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具有发展经贸合作的地缘优势,双方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工农业产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强。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
4.(04广东)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认为,“中国在提高全球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于这些地区来讲,中国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改善生活的基础。”这说明(     )
①中国消费品在世界市场具有竞争力              ②中国企业向欧美市场倾销了消费品
③中国消费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          ④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01全国)1994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入总量中,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占40%,可是,到1999年这个比例仅为25%。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 (     )
A.经济独立日益增强                          B.剩余资本大量存在
C.经济发展处于劣势                          D.投资环境有所改善
常考考点: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6.(04两广)国际贸易平衡是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内容,以平衡国际收支为手段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    )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自2003年3月美国宣布对10类进口钢材加征关税以后,欧盟、中国、日本等8个世贸组织成员启动了世贸争端解决程序。11月,世贸组织上诉机构确认美国的做法违规。12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不得不宣布取消对进口钢材加征关税,以避免与欧盟等各方的贸易战。据此回答7-8题。
7.(04上海)下列关于世贸组织(WTO)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WTO是联合国负责经济争端仲裁的专门机构②WTO的协议和协定是由发达国家通过谈判制定的
③WTO最主要原则之一是非歧视原则        ④WTO制订的规则对所有成员都具有约束力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8.(04上海)上述“钢材关税争端”的事实表明    (    )
①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和合作趋势在加强  ②世界格局趋向多极化
③侵略和掠夺别的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职能
④各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常考考点:外汇与汇率
9.(05上海)面对国外迫使人民币升值的言论和压力,温家宝总理指出:“每个国家完全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和合理的汇率水平。我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不屈从外界的压力。”这说明    (    )
①经济自主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     ②人民币汇率应完全由市场调节
③人民币汇率是不变的               ④对外经济交往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0.(04北京)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符合国情,应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    (    )
①我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       ②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
③世界政治格局合理化               ④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02全国)欧元成为我国外汇储备的重要币种之一,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2 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主要用于       (   )
①平衡国际收支    ②稳定汇率   ③偿还对外债务    ④提供消费贷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03江苏)2002年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2 8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标志着我国(   )
A.综合国力明显提高               B.贸易顺差越来越大
C.对外依赖越来越强               D.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常考考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13.(05天津)材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关系迅速发展。200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世界排名升至第三位。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从1979年的30.6亿美元增至2004年的606.3亿美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450家落户我国。
请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对外经济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14.(04上海)图一  近年来不同技术含量的产品在我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
图二  2003年不同性质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中所占比重
(1)图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对图一、二所反映的现象加以分析说明。
(3)请谈谈我国应如何合理利用外资。
15.(04江苏)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    全国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部分数据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003年财政收入
(亿元)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
前百名县(市、区)(个)
全国
116694
21700
100
江苏
12451.75
1968.85
17
占全国10.67%
占全国9.07%
其中:苏南10  苏中5  苏北2
注:江苏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其中,苏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苏中超过全国但低于全省平均水
平;苏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    2003年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
进出口贸易总额
实际用外资
在境外投资企业
总额
比2002年增长
1136.70亿美元
158.02亿美元
52.4%
62家
注:2003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超过全国1/4,在全国排名第一。
材料二: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江苏省在前进中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如,部分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加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些行业存在投资过度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
(1)材料一反映了江苏经济发展中的哪些特点?
(2)联系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进一步发展江苏经济应有的国际视野。
16.(03江苏、广东)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2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积极吸引外资的目的是    (    )
A.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B.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C.促进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           D.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17.(03春季全国)从18世纪至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着各种观念和主张。
材料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

常考考点: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
18.(02全国)在国际经济发展趋缓的形势下,确保实现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是 (    )
A.刺激和扩大国内需求                B.扩大我国商品出口量
C.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D.扩大吸引外资规模
19.(02全国)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制造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这主要是为了    (    )
A.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竞争力      B.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收入        D加速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20.(02上海)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江泽民同志还多次指出,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我们全党来说,是一次新的学习,也是一场新的考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我国经济要与市场经济通行规则相适应,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面对这场“新的考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应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21.(05广东)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其中出口5933.6亿美元,进口 5613.8亿美元。数据显示该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处于  阶段。(     )
①逆差          ②出超         ③顺差         ④入超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在
22.(05广东)2004年6月,我国某集团公司援建阿富汗工程的工人遭武装分子袭击,11死4伤;同年10月在巴基斯坦军方发动的解救人质的军事行动中,我国两名工程师1死1获救;2005年初,8名自行前往伊拉克的福建籍务工人员遭武装分子挟持……针对这些事件,正确的看法是 (     )
①我国地大物博,国内市场已有充分发展,没有必要输出劳务增加风险
②涉外劳务输出关系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该慎重稳妥
③世界局部地区动荡不安,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停止对外劳务输出
④对外劳务贸易是我国创汇的重要来源,不能因噎废食轻言放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05江苏)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制被取消,同时我国商务部作出了对部分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的决定。我国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      )
①促进纺织品的大量出口                ②优化纺织品的出口结构
③减少贸易逆差                        ④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04江苏) 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8 51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4384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128亿美元。这表明我国2003年对外贸易    (     )
A.出现逆差          B.出现人超       C.结构得到优化    D.收支处于有利地位
25.(03上海)2002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下列属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是    (    )
A.外商兴办独资企业                     B.外国投资者投资我国债券市场
C.发展国际旅游业获取外汇               D.在国外发行债券和股票
26.(03全国)在过去20多年间,中美贸易年均增长18%以上,2002年上半年即达到419.7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这表明(    )
①两国面临着共同的经济问题                 ②两国之间有着较强的经济互补性
③两国贸易是基于各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④两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名列前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7.(02广东)辨析:贸易顺差越大越好。
28.(02上海)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去年用5.58亿美元收购西班牙普索公司在印尼五大油田的部分股份。这一经济行为属于    (    )
A.对外技术交流       B.对外承包工程      C.对外直接投资     D.对外劳务输出
常考考点: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29.(04福建、浙江)21世纪初,我国和非洲四国之间创建了发展关系和深化合作的“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与“论坛”参与国确定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三年来,中非贸易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下列关于中非贸易增长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中非经济的互补性,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增长    B.中非贸易增长建立在乎等互利的基础上
C.中非贸易发展中,我国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  D.发展中非贸易符合中非双方利益
30.(03上海)近年来,“中国制造”成为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制造业方面,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世界工厂”,但缺乏核心技术仍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这说明  (    )
A.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B.自力更生原则要求我们避免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
C.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科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D.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
31.(02全国)2000年,亚洲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人们在分析和总结了金融危机的教训后普遍认为,短期资本大进大出及国际金融投机商的炒作是亚洲发生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这给我国的启示是(  )
①引进外资时只能引进长期资本,不能引进短期资本②要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③既要积极利用外资,又要引导外资流向           ④必须禁止外资进入国内的股市和房地产业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补充练习】
1.上海丝绸工业公司、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上海丝绸分公司与日本一家贸易公司签约,从日本进口真丝绸加工设备,全部贷款由中方公司用生产出来的真丝绸偿还。这种贸易方式是(     )
A.补偿贸易         B.三来一补          C.对等贸易          D.加工贸易
2.既是一国对外贸易的传统形式,也是一国对外贸易中居主导地位的形式的是(     )
A.国际商品贸易     B.国际劳务贸易      C.国际技术贸易      D.现代对外贸易
3.关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二者不可分割
②出口创汇是为了从国外引进我们所需的商品,没有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也就失去了意义
③出口越多越好,进口越少越好
④进口大于出口叫入超,出口大于进口叫出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      )
A.合理安排进口                        B.努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C.发展“三资”企业以增强出口能力        D.实现外贸收支平衡
5.反映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在世界市场商品竞争中处于优势的是(     )
A.贸易平衡        B.贸易顺差          C.贸易逆差          D.入超
6.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的龙头大哥——乐凯胶片公司,因不愿接受美国柯达公司的苛刻条件(控股、取消乐凯牌子、解散乐凯的科研机构等),合资未成功。这说明(     )
A.我国利用外资太多了                  B.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
C.利用外资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D.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7.江泽民指出:“要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要利用国外资金,但同时更要重视自己的积累。”这说明(     )
A.对外开放的政策必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之上
B.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必须把重点放在对外开放的程度和规模上
C.对外开放中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
D.强调自力更生比强调对外开放更重要、更实际
8.加工贸易通常称为“三来贸易”,它包括来料加工贸易、来件装配贸易、来样加工贸易,这种贸易的好处是(     )
A.减少了引进技术花费的大量外汇        B.减少了引进设备花费的大量外汇
C.有利于安排就业                      D.投资少见效慢
9.对外贸易的基础是(     )
A.出口                 B.顺差           C.进口               D.逆差
10.下面对国际技术贸易概念理解正确的有(     )
A.公元15世纪以前进行的技术转让活动不能称之为国际技术贸易
B.国际技术贸易有两种形式:一是“软件”买卖,二是“硬件”买卖
C.国际技术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D.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一国与别国进行的有偿的技术转让活动
11、世界市场是(    )
A、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
B、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
C、各国在资金、技术、劳务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国际间经济合作
D、将国内分离的地方市场统一起来的市场
1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对外开放,从根本上反映了市场经济具有(    )
A、平等性        B、法制性          C、开放性     D、互利性
13、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历时20个月,双方终于在今年3月正式签署协议。对此外电评论说:如果谈判破裂,会给中美双方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现在谈判成功对双方都有利。这表明,在开放的世界中(    )
A、知识产品在国家间按价值规律等价交换     B、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制约
C、中国已成为潜在的大市场                 D、发展对外贸易是各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
14、我国《人民日报》经常有“人民币市场汇价”表,从表上可以说明汇率就是(    )
①外币的关系                              ②一国的货币与另一国的货币的比价或比率
③以人民币100元为标准价计算的外币数量    ④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5、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难题是(   )
A、生产力水平     B、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C、经济发展不平衡  D、资金不足,技术落后
16、我国出口贸易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据专家分析和计算,我国出口每增长1%,则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1%,进口每增长1%,则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25%。这种情况表明(    )
A.对外贸易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的不平衡 B.我国现在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大国
C.进口、出口二者相比较,进口不如出口D.对外贸易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17、决定我国对外开放具有长期性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的社会化特别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C.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心愿
D.为了恢复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缔约国地位
18、美国2吨钢生产时间=半吨羊毛的生产时间,澳大利亚1吨钢的生产时间=1吨羊毛的生产时间,现有澳大利亚1吨羊毛去换美国的2吨钢,结果澳大利亚多得了1吨钢,美国多得了半吨羊毛。这种做法说明(    )
A.通过对外贸易以实现经济平衡       B.通过国际交换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C.对外开放具有客观性               D.两国经济相互依赖不利于发展本国民族经济
19、在一个国家征收关税、负责进出口监管、稽查走私、打击毒品的国际非法贩运的国家执法机关是
A、国家公安机关  B、国家海关     C、国家税务局    D、国家司法机关        (    )
20、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指(     )
A.产品成本中脑力劳动消耗占有较大份额的产品   B.产品成本中技术含量占有较大份额的产品
C.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消耗占有大量份额的产品     D.产品成本中体力劳动占有大量份额的产品
2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排斥同国外进行贸易合作。恰恰相反,社会主义国家只有(    )
A.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基础上,坚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经济建设才能搞好
B.在改革的基础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经济建设才能搞得好
C.在党的领导的基础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经济建设才能搞好
D.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经济建设才能搞得好
22、在对外贸易中由于对外贸易关系是主权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所以一切国家的这种交流应该遵循(    )
A、贸易保护原则        B、平等互利原则       C、和平共处原则    D、自力更生原则
23、简述我国对外贸易有哪些作用?

第八课《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一.基础知识复习
l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⑴世界市场的含义:                                                            。
⑵世界市场的类型:根据流通的内容,可以分为        、       、       和        。
⑶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⑷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阶段
阶 段
萌芽阶段
形成阶段
迅速发展阶段
时 间
原 因
特 点
不稳固;流通的商品主要是小生产者的商品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商品
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发展;流通的商品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品





结 论
世界市场是伴随着              和             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⑸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
①     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原因:                                                                         。
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是           。
② 商品结构复杂化
原因:                                                                        。
在国际贸易中形成                                              的商品结构。
③ 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目前,世界上有                                               等区域性的贸易集团。
成立区域性贸易集团的目的是                                                    。
④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跨国公司通过                  ,从事着国际化的生产和经营。
⑤ 市场竞争激烈化
⑹外汇、汇率和外汇储备
外汇是                                                    。(外汇=/=外币)
汇率又称         ,是                                         。
我国通常采用             做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         。如果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              ,人民币       (贬值/升值);反之,则说明              ,人民币        (贬值/升值)。
外汇储备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的外汇积累。
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             、               和               、       等。
⑺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①原因:                                                                       。
②方法:

③实质:                                                              。
④态度:                                ,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l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组织名称
世界性的贸易组织
世界性的金融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WORD BANK)
时间
性质
目的
作用
与中国的关系
l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必须面向世界?
①是                                的客观要求。(根本原因)
②是                                的内在要求。(开放性和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③是                                的必要条件。
④这个结论已经被              所证明,也为                        所证明。因此,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不是          ,而是一项                 。
⑵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及其影响
①含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根本上说,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②表现:            、           、            、             和             。
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一方面它依靠科技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它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均等、不公平的竞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经济全球化应该是“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为此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我国如何应对:一方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完善对本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l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
⑴对外贸易的含义:                                                         。
⑵对外贸易的类型:                    、                  和                  。
①国际商品贸易是指                                                            。
它是一国对外贸易中的           形式,也是一国对外贸易中居         地位的形式。
②国际劳务贸易是指                                                            。
国际劳务贸易发展迅速,已成为许多国家外向型经济的            和                。
③国际技术贸易是指                                                            。
技术贸易有两种形式:                      和                                  。二战以后,技术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                           。
⑶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
①对外贸易由                  和                两部分构成。
②贸易顺差(      ):                   ;贸易逆差(      ):                  。
贸易顺差反映                                                                  ;
贸易逆差反映                                                                  。
③出口与进口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首先,

其次,

(辨析:1、贸易顺差越大越好。2、出口越多越好,进口越少越好。)
⑷海关和关税
①海关的概念:                                              。
②海关的职能:                                                                。
③关税的概念:                                                                。
④征收关税的作用:                                                            。
关税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
进口商品
关税政策
作   用
国内能大量生产或将来可能发展的商品
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不足的原料、半成品、技术设备等
国内市场短缺,又不能大量生产的生活必须品
非必需品或奢侈品以及本国能大量供应的商品
l        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和作用
⑴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
对等贸易
展卖
加工贸易
补偿贸易
含义
特点
⑵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
①                                                                            ;
②                                                                            ;
③                                                                            ;
④                                                                            。
l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含义
独立自主是指                                                                  。
自力更生是指                                                                  。
②实行对外开放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③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一方面,                                                                      ;
另一方面,                                                                    。
⑵平等互利的原则
①含义:

②表现:A、                                                           ;
B、                                                                           。
⑶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

l         什么是倾销?                                                              。
l         倾销有何危害?
⑷在对外开放中,要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有益的东西,又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第七课 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l        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
⑴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
消费品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
服务市场
含义
特点












⑵商品服务市场的地位
首先,从市场的发展过程看:                                                     。
其次,从功能看:                                                              。
再次,从再生产的角度看,                                                      。
l        市场交易的原则
⑴市场交易原则的含义:                                                        。
⑵市场交易原则的作用
①                                                                       ;
②                                                                       。
⑶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
自  愿
平  等
公  平
诚实守信
地  位
表现(违反表现)
作  用
⑷坚持市场交易原则的必要性(意义)
①                                                               ;
②                                                               。
l        家庭消费的内容
⑴家庭消费的含义:

⑵家庭消费的内容
①按消费的内容分类:                     、                  和                 。
②按消费的目的分类:                    、                 和                 。
⑶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①                           ———— 从根本上制约家庭消费水平
②                           ———— 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
③                           ———— 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
④                           ———— 对于提高家庭消费水平非常重要
l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⑴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A、                           ;B、                       ;
C、                           ;D、                       。
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A、                                       ;B、                                                                           ;
C、                                                           ;D、                                                                           。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①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重要性
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                      ,又关系              利益,关系到                                   ,以及                      。
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的要求
首先,                                                         ;
其次,                                                         ;
第三,                                                         ;
⑶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第一,从传统道德看,                                                      ;
第二,从现实国情看,                                                      ;
第三,从个人修养看,                                                      。
l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⑴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①由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的地位决定的:                                    ;
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⑵消费者合法权利的内容
安全权:                                                                      ;
知情权:                                                                      ;
自主选择权:                                                                   ;
公平交易权:                                                                   ;
求偿权:                                                                      ;
维护尊严权:                                                                   。
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和组织机构
立法机构——                      ;行政机构——                              ;
司法机构——                      ;社会团体——                              ;监督工具——                      。
⑷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寻求解决的途径
①                                    ;②                                     ;
③                                    ;④                                     。
⑸消费者要正确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方面要                                                                      ;
另一方面要                                                                    。
【典型试题选编】
l         单项选择题
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企业因为商品滞销而减产甚至停产。这说明
A、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2.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对话说明
① 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② 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③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鼓励甲的消费方式  ④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鼓励乙的消费方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
3.近年来,连续发生日本东芝笔记本计算权纠纷、日航班机风波、三菱汽车事件,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消费者要求日方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不良后果。这是基于消费者的
A.自由表达权     B.索取赔偿权        C.自主选择权        D.质量监督权
4.我国消费者的维权行为主要说明了消费者
A.权利意识的觉醒 B.个人意识的强化    C.消费需求的提高    D.消费习惯的改变
5.2003年7月1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了民航价格听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代表、经营者代表、专家学者共同对《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进行论证。举行价格听证会,由消费者评议物价,这充分尊重了消费者的
A、知情权         B、自主选择权         C、公平交易权         D、安全权
6.近年来,全国各主要旅游区游客不断大幅增加,旅游消费逐渐成为消费热点。下列对旅游消费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旅游消费属于生存资料消费     ②旅游消费属于享受性消费
③旅游消费属于劳务消费         ④旅游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内需,刺激了经济增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据统计,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我国消费者群体中,主动寻求解决的为22.3%,而近70%的消费者则自认倒霉。这表明
A.消费者对“消法”的了解程度不够       B.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有待提高
C.要建立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机构     D.消费者要懂得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l         不定项选择题
8.百年老店同仁堂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发展为拥有两个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南京某老字号"陈馅做新饼",几代人创下的百年品牌毁于一旦。这表明
A.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B.遵循市场交易原则是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
C.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D.诚信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9.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03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额已达4010亿美元。但自2003年3月以来,美元开始不断贬值,美元的贬值对我国的外汇储备造成巨大的冲击,我们从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A.应适时增加黄金的储备,使外汇储备更好地实现保值和增值
B.外汇储备不能只重数量,而忽视结构的优化
C.应减少产品的出口,进一步扩大内需
D.应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出口
10.新华社2003年9月25日电,从现在起到2008年,国家将在全社会组织开展诚信宣传教育。从经济学来看,开展诚信教育
A.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B.能有效地杜绝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D.有利于增强经营者的诚信意识
11. 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再次调整降低了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原来的11%降低到10.4%,降幅为5.5%。我国进口关税税率的降低
A、表明我们对外开放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B、使国内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C、是调节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举措     D、能直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l         简答题
12.从市场交易原则的角度,简述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原因及作法。
答:①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它可以带来效益,提高买卖双方的信誉,促进正常的交易活动,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②交易双方要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全社会要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形成良好舆论风尚;立法机关要完善法规,建立健全信用法律制度;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提供法律保障。
第六课 银行和储蓄者
l        银行的产生
⑴银行的产生:银行是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⑵现代银行是随着                     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⑶现代银行的含义:                                                            。
⑷银行起信用中介的作用。信用是指                                               。
l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分  类
性     质
职     能
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           ,是我国

是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        ,有及其重要的职能。
⑴                               ;
⑵                               ;
⑶                               ;
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性质: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
为主要业务,并以
为主要经营目标的

负责办理
的国有商业银行
⑴办理工商企业的
和                        ;
⑵办理                            。
中国农业银行
负责办理
的国有商业银行
主要业务是:集中管理              。
中国
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主管业务是

中国建设银行
是我国管理
的国有商业银行
⑴管理                           ;
⑵制定                           ;
⑶审查                           。
交通
银行
经营多种业务的
银行
⑴可以经营          的各项金融业务;
⑵经营范围                       。
政策性银行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性质:
是为确保
的顺利完成而设立,并向这些项
目提供                    的
专业银行。其目的是

承担为
的业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承担国家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为大宗                            ,
其中主要是

l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⑴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①         。主要来源:                        和                    。
②                  。作用:                                                  。
③                  。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有           、         和          。
A.转帐支票与汇票最主要的区别是:                                             。
B.使用信用卡的优点是:                                                       。
⑵我国银行的作用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l        存款储蓄利国利民
⑴储蓄的含义:广义                                     ;狭义                  。
⑵存款储蓄的含义:

⑶存款储蓄的基本种类:             、             和                  。
⑷我国的储蓄原则:               、              、             和              。
⑸公民存款储蓄的作用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l        债券和商业保险
⑴债券与股票的异同
股     票
债     券
不同点
性 质 不 同
受益权不同
偿还方式不同
相  同  点
⑵各类债券的异同
政府债券
金融债券
公司债券
发行单位
特点
⑶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差异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性  质
给付标准
费  用
保险依据
保障范围
⑷商业保险的分类和作用
①商业保险一般可分为                     和                   两大类。
②     商业保险的作用: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l        国民收入的分配
⑴国民收入的含义:                                                             。
(国民收入是劳动者           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
的能力。)
⑵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                                                    。
⑶国民收入按其最终用途,可以分为              和            两部分。
①用于积累的部分主要包括:                 、              和             。
②用于消费的部分主要包括:                 和              ,公共消费包括
,                         ,                       等。
⑷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A.一方面,两者相互促进:

B.另一方面,存在不一致:

⑸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首先,                                                                        ;
其次,                                                                        ;
第三,                                                                        。
l        财政收入和支出
⑴财政的含义:                          。
(财政是国家凭借         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它是随着       的产生而产生的。)
⑵国家财政是通过          实现的。国家预算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                 。预算是国家的                ,是国家财政的               。
⑶国家预算由                 和              组成。
⑷预算包括             和           ,这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
①财政收入是指                                           。从国家取得收入的形式看,财政收入可以分为             、             、              和             。
②财政支出是指                                                    。 财政支出使
得以实现;它规定了                      ;反映               。
财政支出按用途可分为            、              、             、债务和其他支出。
⑸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①财政收支平衡是指                                                           。
②财政赤字是指                                                  。财政赤字意味着

l        财政的巨大作用
⑴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第四,                                                                 ;
第五,                                                                 。
⑵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主要有
和                    。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             ,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

②在分配政策上必须正确处理好          、        和           三者的关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        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       的持续发展和             的不断提高。
l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⑴税收的含义:                                                                。
⑵税收的特征:             、             和              。
(这些特征也是税收区别于                 的主要标志。)
⑶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
A.                       ;B.                         ;C.                    。
⑷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表现
偷 税
欠 税
骗 税
抗 税
含 义
表现
l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⑴任何国家税收的共同的基本特征
A.                           ;B.                      ;C.                 。
⑵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                      、                    的新型税收。
⑶我国税收的作用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l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⑴纳税人的含义:                                                           。
(一个经济单位和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是由           和                决定的。)
⑵我国主要的税种
纳税人
征税对象
主要作用
增 值 税
营 业 税
消 费 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关    税
⑶公民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
A.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应自觉纳税,履行纳税人的义务。
纳税人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一、选择题(2×25=50分)
1、某省人大常委会对报备案的省政府规章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了审查意见。省政府根据审查意见对有关规章进行了修改。这说明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政府之间具有
A.行政从属的关系                    B.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D.相互制衡的关系
2、有人把党的执政新理念概括为:紧握人民的手,管住官员的手,打造无形的手,强化服务的手,缔造和平的手。由此可以看出
①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党切实履行经济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③党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④党和政府努力争取更好的国际和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围绕博客引发的侵权、隐私、责任等问题,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拟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对此,部分网民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言论自由的论坛,不应受到干涉和约束。这种观点
A.是捍卫公民民主权利的表现     B.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承认权利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D.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4、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到的各级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下面与《决定》要求一致是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自觉接受监督,实施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③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④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2009年初,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是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市场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议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①作为人大代表应该只站在人民的立场发表意见
②该代表在人代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大提交
④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这是中央对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定调”。开展“三观”教育
①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②有利于增强党的纪律观念
③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④有利于保持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
①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②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层政权组织
③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9年7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了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外“疆独”组织指挥煽动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回答第8-9题。
8、在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乌鲁木齐市政府依法严惩了“7?5”事件犯罪分子表明
A.当前打击敌对势力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不存在全民的民主
C.国家应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保障人民民主
D.民主与专政从来就是相互对立的,不可能实现统一
9、7?5”事件后,针对部分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许多网民奋起反击,通过各种途径予以揭露。公民这样做是(    )
①自觉参加政治生活的重要表现    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体现
③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④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新修订的《选举法》决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人大代表,这一修订(   )
①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 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 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④ 更好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在北京市海淀区有两句耐人寻味的话:一句是区委书记说的,“遇有大事,听不到政协的意见,心里就不踏实”。另一句话是政协主席说的,“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没做好,就是政协主席的失职”。这两句话说明
①多党合作有利于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②人民政协有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和制定
③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掌握国家政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和而不同”,继承和发扬这一思想,体现在民族关系上就要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③让每个民族都实现同步发展
④尊重各民族的不同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薄熙来要求,党员干部要主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活动。“老百姓至今还记得‘草鞋书记’、‘修路县长’,发人深省。”回答13-14题。
13、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三进三同”活动,老百姓至今还记得“草鞋书记”、“修路县长”。其发人深省之处
A.保持党群的血肉联系,是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B.新时期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党必须加强思想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党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其中所说的“本”“基”“源”是指
A.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B.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C.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D.党广泛的阶级和政权基础
15、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纳入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显示了中国共产党
①与时俱进,坚持科学执政             ②坚持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16、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下面对“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理解最恰当的是
A.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
B.要充分发扬党外民主,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
C.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
D.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17、2008年5月11日重庆机关党建网报道,重庆市司法局加大对库区移民的法律援助力度,给库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快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使法律援助“民心工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库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表明重庆市司法局
A.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B.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C.坚持为人民谋利的宗旨    D.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18、从“和平共处”到“和谐世界”,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和理念一直强调一个“和”字,并且一直以实际行动履行着“和平”的信念。这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符合各国利益
C.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D.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9、2009年2月,严寒未褪尽,我国国家领导人接踵外访,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沙特、马里等亚非五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墨西哥、巴西等五国和马耳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欧,掀起中国“正月外交”的暖风。假如让你写一篇反映“正月外交”主张的稿件,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
A.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   战略结盟
B.多边外交   和平发展   负责任大国
C.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
D.和平共处   文化渗透   对外开放
20、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为此必须
①提高各民主党派参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作为各党派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保证政协充分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1、下列行为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A.某村主任组织本村宗教信教群众进行有神与无神辩论
B.某共产党员坚持宗教信仰,参加宗教活动、传播教义
C.某父子都信仰宗教,父亲强迫儿子与他信仰同一宗教
D.佛教徒张三在自己家中念经、祈祷、封斋、追思等活动
22、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传统文化,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这一“黄金法则”的是
A.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外交政策的宗旨
23、在我国,每个民族在全国人民大会中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且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都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这说明
A.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
B.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C.少数民族人大代表能够代表本民族行使权力
D.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24、孟子曾提出“乐天”和“畏天”两原则。“乐天”就是国家处于强势时要顺应天理,不以大欺小,按照事物的自然规律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畏天”就是敬畏天道,国家处于劣势时要采取明智的政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A.承认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B.承认国家性质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C.主张国家之间应该和平共处
D.主张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基础
25、2010年1月13日(当地时间12日)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震后,中国政府迅速向海地紧急提供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救灾援助,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救灾援助,其中包括260万美元现汇。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队员也随后赴海地执行人道主义救援。这表明:
A.中国与海地有共同的国家利益
B.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呼声
C.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D.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二、非选择题
26、2010年正月初八上班头一天,为了狠杀“年起”,督促公务员回到正常的工作状态,扬州一民间团体市民观察团派出91名团员,带着摄像机来到该市区各级政府门前,专门“聚焦”上班迟到者。在91名观察员中,有一些人为了新闻轰动效应,请朋友伪装成公务员进行拍摄,并发表到网上。
请结合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来分析上述材料。(9分)
27、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甲型H1N1流感,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防控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行动起来,为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制订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1)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所体现的道理。(5分)
(2) 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工作基本原则的?(11分)
28、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截至7月16日,已造成197人死亡,一千多人受伤,财产损失巨大。这是一起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其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民族对立,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我国政府以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严厉打击这一暴力犯罪行为,坚决维护社会稳定。7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会议强调,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决同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有效防范和坚决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10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政府日前不顾中国方面和美国业者的强烈反对,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即在4%的原有关税基础上,在今后三年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这一特保措施将于9月26日正式生效。美宣布对来自中国的轮胎征收高额关税,实施为期三年的特保举措,这意味着中国轮胎至少在一年内被完全阻于美国市场之外,直接影响到中国约十万人的就业。对于这一具有强烈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举动,中国商务部高官迅即以罕见严厉口吻进行批驳,称之为“恶劣先例”。中方就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采取的特殊保障措施要求与美方进行WTO争端解决项下的磋商。中方要求与美方磋商,是行使世贸组织成员权利的正当举动,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切实行动。声明指出,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是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错误做法。中方希望各方能够体会到中方坚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决心,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尊重多边贸易规则,共克时艰,推动全球经济尽快复苏。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方希望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尊重多边贸易规则,共克时艰,推动全球经济尽快复苏”的政治学依据。(7分)
材料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二十三日下午出席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讲话中说,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继续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应该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既维护本国安全,又尊重别国安全关切,促进人类共同安全。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不断深化国际安全合作。 他就此提出四点主张:第一,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第二,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第三,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第四,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并呼吁国际社会,“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2)结合材料二,用我国外交政策知识说明我国关于《同舟共济共创未来》主张的正确性。(8分)
吉林一中高一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政治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D D B D D C A C D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C D C D B D D C B C D
二、非选择题
26. ⑴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有权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监督。公民有权行使这些权力和自由。同时公民应自觉履行义务,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⑵ 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任何公民的自由、权利不是绝对的和不受限制的,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⑶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平等的享有监督权,同时平等的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如在未掌握确凿证据和查清实事之前,捕风捉影,夸大、捏造事实,纯属诬告陷害,直接侵犯了公务员的形象,应当受到法律追究。(每点3分,共9分)
27、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工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全力加强防控,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5分)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2分)
政府高度重视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方案,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人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政府通过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了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大局。(9分)
28、
①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民族凝聚力,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的根本保证。(2分)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切实履行政治职能,依法打击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分裂势力和敌对分子,保障人民民主。(2分)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和保障。(2分)
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尊重和保护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2分)
⑤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2分)
29.(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合作应对危机,是维护各国共同利益的需要。(3分)
②开展交流与合作是国家重要职能(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世界各国合作,同舟共济,是战胜金融危机的必然要求。(2分)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加强合作与交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有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
(2)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用更开放的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体现了甸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主张整体上体现了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每点2分共8分。

高一下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下列对我国国库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②国库是管理国家财政收入的机关③国家的全部财政收入都要纳入国库④财政部门依法经理国库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2、从1996年至1998年11月间,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下调7次,银行下调利率是由:
A、中国工商银行决定的               B、中国银行决定的
C、中国人民银行决定的               D、中国建设银行决定的
( )3、购买国库券和存款储蓄:
①前者是投资行为,后者是消费行为②前者收益高,后者收益低③前者能上市交易,转手出让,后者不能④前者信用度高,后者信用度的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 )4 、 2004 年我国拟发 1100 亿长期国债,这 1100 亿长期国债属于
A 、债务收入 B 、财政支出 C 、预算 D 、决算
( )5、在我国银行系统中,办理外汇业务,进行外汇的国际结算,从事专门的外汇汇兑和外汇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是:
A、中国投资银行                           B、中国建设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 )6 、在征税之前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税种、税率,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这是指国家税收特点中的
A .强制性 B .无偿性 C .阶级性 D .固定性
( )7、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
A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
B 、中国银行、中央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C 、国有独资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外合资银行
D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 ) 8 、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归根到底是由
A .生产决定的 B .消费决定的 C .国家决定的 D .党的政策决定的
( )9、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否适度,主要是看:
A、能否保证国民经济的高速运行
B、能否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
C、能否恰当地处理生产和建设的关系
D、能否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 )10、某部门当年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价值为600万元,支付工人工资为100万元,上交国家利税共90万元,部门自留资金10万元,那么该部门的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分别是:
A、110万元;710万元                           B、200万元;790万元
C、190万元;800万元                           D、200万元;800万元
( ) 11.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最大不同是
A. 前者是对内行使职能,后者是对外行使职能
B. 前者是中央银行、国家机关,后者是商业银行、企业
C. 前者经营人民币业务,后者经营外币业务
D. 前者是国有独资的,后者是中外合资的
( )1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应做到:
A、高积累,低消费                   B、重消费,轻积累
C、先积累,后消费                   D、积累和消费两者不可偏废其一
( )13、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
A、大力发展生产                     B、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C、大力加强税收征管                 D、大力增加财政支出
( )14、在经济生活中,税收、罚款都形成财政收入,但就特征而言,税收与后者的不同点分别是:
A、强制性、法制性                       B、固定性、无偿性
C、无偿性、固定性                       D、强制性、无偿性
( )15、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特征是|:
A、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B、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国家政权机构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C、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所体现的分配关系不是剥削关系
D、税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的基本特征
( )16 .股票和债券的相同点在于
①都是有价证券②都是能带来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③收益权相同④都是集资手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7、马克思说:“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这种商品和其他商品相比,具有以下共性:
①它提供的是服务性劳动,不是有形商品②都能通过市场进行买卖③都能满足人们某一方面的需要④都是人们创造的劳动产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18、山西朔州市发生假酒中毒事件,引起数百人中毒,26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几名主犯被判处死刑,受到了法律的惩罚。这种制假贩假的行为主要违背了:
A、公平原则                           B、自愿原则
C、平等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 )19.下列选项中,属于抗税行为的主要表现有
A.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税款
B、拒不执行税法规定,不缴纳税款
C、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纳税检查
D、聚众闹事,威胁、围攻税务机关和殴打税务干部
( )20“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是人们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形象说法,反映了
A.吃饭比建设重要 B.建设比吃饭重要
C.积累和消费是相互促进的 D.积累和消费是对立的,无法协调
( )21、顾客甲到一家自选商场选购商品,正准备离开,被管理员怀疑拿了商品。后被保安人员带到办公室搜身,结果并未发现所指商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商场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这有利于维护商场的合法权益
B、商场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这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C、商场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他履行了商场的知情权
D、商场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他侵害了消费者的人格和人身自由权
(  ) 22 .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要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必须坚持
① 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都应当有所增长
② 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③ 按先生产后消费,先积累后消费的顺序安排国民收入分配
④ 按先消费后积累,先生活后生产的顺序安排国民收入分配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 )23.保险分为那两大类|:
①社会保障②商业保险③财产保险④人身保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 )24、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终于被批准了。”
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对话说明: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 优于 甲的消费方式
C、应该具体考虑经济形势和自身的条件
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
( )25、商品服务市场,是商品服务交易的场所。它是由下列 部分组成的
A.小商品市场批发市场农产品市场
B.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
C.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劳动力市场
D.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
二、问答题( 50分)
26.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中央和有关省市援藏62项重点工程,总投资23.8亿元。其中,农牧林和水利项目9个;能源项目17个;工业项目11个;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项目12个;还有市政建设项目等。
(1)国民收入的分配按最终用途分为哪些部分?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6分 )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财政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6分)
27、银行是国家的“总账房”,是国家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是国家经济活动的“总枢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寒暑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把银行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分别是什么|?这些形象的比喻反应了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12分 )
28、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人人都有从事商业交易的权力和机会,单市场交易是否应当遵循商业道德,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商业活动中,以次充好、坑蒙拐骗、行贿受贿、恃强凌弱、投机倒把等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行为在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请运用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市场交易原则?市场交易原则内容包括哪些?(6分 )
(2)、你认为市场交易是否应遵循商业道德,为什么?(8分 )
29、随着我国生产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收入也不断增加,手中有了一部分闲钱,为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请你为他们提几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 12分)
高一年级 政治试题答案
30、(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和服务市场上的一切交易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遵守一定的秩序。制定这些规则和秩序的根据,就是市场交易原则。市场交易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2)、市场交易活动必须遵循商业道德。遵循商业道德也就是按市场交易原则办事。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有了这些原则,市场主体从事各种交易活动便有章可循,买卖双方才不致引起纠纷,从而使交易顺利进行。如果没有这些原则,市场交易必然失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交易活动是商品服务市场上的基本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中提到的那些违反交易原则的行为,也是违背商业道德的,要消除这些混乱现象,就必须教育和要求商业交易的参与者遵守商业道德,按市场交易原则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