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明月刀 缔情缘:2006年03月25日松江泗泾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34:01
        泗泾镇座落于松江的东北部,北临机场,西接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南望松江大学城,东连上海市区。其历史悠久,被称为“上海之根”,如果从北宋形成村落算起,差不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叫会波村,南宋改名七间村。一直到元代中叶,因外波泾、通波泾、洞泾、张泾四条泾水汇集于此,才正式取名为“泗泾”。
        泗泾是一个具有丰富文物资源的古镇,泗泾老街的大门口,眼前的古牌楼已重新整修一新,古镇泗泾四个有力的金字用刀刻碑文见长的北碑书法刻写,古镇的韵味让你还没进门,就先品尝了。桥下的潺潺溪水诉说着古镇沧桑的历史;修葺一新的福田净寺寄托了泗泾人的一种情愫;不远处的方塔,飞檐翘角,豪华庄重,十字脊正中形如金色的宝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武安桥、福连桥、普度桥,和宝塔,构成了这块风水宝地的“三弓一箭”,也应和了民间“三弓一箭安一方”之说。         泗泾镇水陆交通便捷,三横两纵的公路网贯穿泗泾:三横有沪松公路、沪青平公路、泗陈公路,两纵有方松公路、方泗公路。轨道交通9号线是上海“十五”计划重大工程,目前建设中的“申松线”是轨道交通9号线的一期工程,“申松线”北起徐汇区的东安路南至松江大学城,到泗泾站建成通车,泗泾则会形成便捷的“三横三纵”城市化道路。
        目前泗泾的商业设施主要集中在鼓浪路、江川路,走在鼓浪路和江川路上,随处可见经营餐饮、服饰为主的店铺,同时,各种小型便利店和超市也遍布其中,还有农贸市场、图书馆、电影院、泗泾公园、泗泾小学、泗泾幼儿园、泗泾医院、余天成药房等配套设施。虽然说,当地的商业设施已初具规模,但暂时还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多数居民都会选择乘坐免费班车到七宝的龙城购物中心和乐购大卖场购物。   2006年03月25日泗泾镇          上海体育场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游1A线。         上海体育场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漕宝路→桂林公园→静安新城→七宝镇→九亭→泗泾→砖桥→泾洞→松江招商→ 松江方塔北樵(醉白池)。           到泗泾镇4元。    泗泾古镇不收门票  土家烧饼  有老虎窗的旧式住宅  安方塔上眺望          安方塔内
        相传泗径的武安桥(西市桥),福连桥(中市桥),普度桥(东市桥)和东田寺的宝塔,是泗径的“三弓一箭安一方”的美誉。
        安方塔高35.8米,直径为12.45米,每边长为5.42米,呈七层八角楼阁式宝塔。整座塔为钢筋混凝土和木质结构相结合,总投资600万余元人民币。在塔的顶端第七层供奉着释迦尼佛,意在于保一方平安。   安方塔门票3元 
白墙黑瓦、一片江南景色  安方塔前游廊 

    去1号  不收费、干净  小镇风情          马相伯(1840~1939)
  中国教育家,爱国人士。原名志德,又名钦善、建常、绍良,改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清道二十年三月十八日(1840年4月17日)生于丹徒(今镇江),襁褓间即受天主教洗礼,洗名若瑟,亦作若石。5岁入塾读书,喜探询天象运行奥秘。12岁来沪,入法国耶稣会办圣依纳爵公学(后改称徐汇公学,今徐汇中学),继入小修院、大修院,攻读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哲学、神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清咸丰八年(1858年),全家从镇江转至沪定居。清同治九年(1870年),获神学博士衔,加入耶稣会,授司铎神职。同治十三年,调任徐汇公学校长兼教务,讲授经史子集;并兼耶稣会编撰,继续研究哲学、数理及天文,译著《数理大全》等书百卷。
  清光绪二年(1876年),因自筹白银2000两救济灾民,反遭教会幽禁“省过”,愤而脱离耶稣会还俗(但仍信仰天主教),从事外交和洋务活动,曾先后去日本、朝鲜、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日本维新、高丽(朝鲜)守旧,在对照中使他深受启迪,认识到国家富强之术,在于提倡科学,兴办实业,屡屡上书朝廷献策,都似泥牛入海。光绪二十五年辞官回沪,住佘山,潜心于天文度数的研究和译著,并与弟建忠合著《马氏文通》,只署文名。他深感“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决定毁家兴学。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将祖遗己产青浦等地的熟田3000亩捐给教会,亲立字据,规定该产业供作中西大学建成后的学生助学金。光绪二十八初冬,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发生“墨水瓶事件”,学生集体退学。蔡元培曾介绍部分学生向马相伯求学,他遂于次年租用徐家汇老天文台余屋,创办震旦大学院(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是其旧址),自任院长,二月初三(3月1日)开学。他曾号召:“欲革命救国,必自研究近代科学始;欲研究近代科学,必自通其语言文字始。有欲通外国语言文字,以研究近代科学而为科学救国准备者,请归我”。亲编《拉丁文通》、《致知浅说》等教材亲自授课,实行学生自治。肄业于此的学生有于右任、邵力子、李青崖、徐郎西和张鼎丞等名人。前此,于右任因讽刺时政,遭清廷缉拿,潜逃至吴淞,马相伯闻讯,亲自驾舟接到校中进行掩护。光绪三十一年春,耶稣会欲变震旦为教会学校,以让马相伯“养病”为由,委任法国神父南从周(Perrin)为总教习,改变办学方针,另立规章,学生大哗,摘下校牌,全体退学。马相伯看到退学学生签名簿时,老泪纵横,决意站在学生一边,并得张謇、严复和袁希涛等名流的支持,在江湾另行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于中秋节(1905年9月13日)正式开学。马相伯任校长兼法文教授,聘李登辉任教务长。光绪三十四年,由耶稣会接办的震旦大学拟迁址卢家湾,马相伯仍以办学为重,不计前嫌,捐现银4万元,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地基8处(当时价值10万多元),以购置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土地100亩,建造新校舍(今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辛亥革命前后,曾在东京任《政闻社》总务员,在南京任都督府外交司司长并代理都督,在北京曾代理北京大学校长,任北京政府政治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平政院平政等职。在这期间,曾与章太炎、梁启超等发起创办“函夏考文苑”,与英华(字敛之。后为辅仁大学校长)创办辅仁社(即后来的辅仁大学)和培根女校。民国3年(1914年),马相伯子君远病故,学生们鉴于马公毁家兴字,家无余资,遂筹集万元为其寡媳、幼孙作教养费,马相伯却托人将该款移作启明女子中学(今第四中学)教育经费。袁世凯称帝后,他痛加抨击,认为“天下之大盗,莫大于君主”。民国6年南归,隐居徐家汇土山湾(后名其居所为绿野堂、乐善堂),著书谈道,不问世事。
  九·一八事变时,马相伯已届91高龄。他深感国难深重,为救亡呼号奔走,发表《为日祸告国人书》,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他亲自挥毫作榜书、对联义卖,共得10万元,全部支援抗日义勇军。他先后发起组织江苏国难会、不忍人会、中国国难救济会和全国各界救国会等爱国救亡团体,被公认为救国领袖、爱国老人。在他家里召开救国会第二次执委会时,他特地写了“耻莫大于亡国,战虽死亦犹生”联语,与与会者共勉。
  民国26年11月上海沦陷,日本侵略军逼近南京,冯玉祥、李宗仁劝马相伯移居桂林风洞山。次年,应于右任请,入滇、蜀,道经越南谅山,因病留居。民国28年是他百岁诞辰,4月6日全国各地和有关团体都举行遥祝百龄典礼。国民政府对他颁发褒奖令,中共中央特致贺电,称他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他给上海复旦同学会的亲笔信有“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老朽何为,流离异域。正愧无德无功,每嫌多寿多辱!”语。他以前方将士浴血抗战劳苦为念,把各方赠与的寿仪移作犒慰伤兵之用。他在病重时,忧国忧时之情更深。他说:“我只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10月20日,他得知湘北大捷,兴奋异常,夜不能寝,病势加剧,11月4日溘然长逝。噩耗传出,举国哀悼。
  1952年,陈毅市长派员陪同马相伯亲属去越南谅山迎回灵柩,安葬于当时新泾区(今长宁区境内)息焉公墓。“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4年4月6日,迁葬于宋庆龄陵园内。其著作大部被编入《马相伯先生文集》。      水畔棚廊             福连桥
        小街小巷中的居民住宅多数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大多是独家独院,三开间居多,进深一般为5~7米;坐北朝南。有些人家侧面建有厢房,正屋对面另有小屋。屋前大多有小院或天井,植有枇杷、桂花、香樟之类一二株乔木。住房相互毗邻,少有隙地。抗日战争中,房屋大半被毁,人多屋少,只得数家合居一院。
        里弄小巷多为砖砌,石块或烂泥路面。民国14年(1925年),史量才为其兄史宝才翻建住宅竣工后,为方便进出,独资修建了从史宅到泗泾大街的水泥路面,全长110米,是泗泾第一条水泥路。在史量才的影响下,同年,由地方募捐及县立泗泾小学资助膳食余款,将道院弄路面翻修为水泥路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泗泾大街中、东段被毁。民国29年,汪伪区公所指令地方商民集资翻修街道,放宽路面。泗泾大街放宽至6~7米,砖石结构路面,中间铺长条石板,两边是侧砌砖块、砖砌阴沟和下水道。
        建国后,70年代前,道路建设进展不大,主要以维护修补路面为主。1970年,泗泾大街翻建为简易柏油路面。以后,逐年将砖石路面翻建为柏油或水泥路面。至80年代中期,镇上所有的路面除2条小弄仍保持砖砌外,其余均为柏油或水泥路面。道路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85年起,按照建设泗泾新镇的总体规划,在镇的中部修建南北向主干道江川路,在镇的北部修建与泗泾大街平行的主干道古浪路,拆迁拓宽南北向的文化弄。1994年,主干道修建工程全面竣工,改变了原来只有一条东西向主干道的状况。至2000年,泗泾镇又陆续完成了西安路等道路的辟建、扩建工程,镇区道路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新格局。从90年代末开始,镇政府每年投入巨资,用于道路的灯光工程和绿化工程,主要道路两侧绿地相连,繁花似锦,树木苍翠;入夜,灯光璀璨,如同白昼。           泗泾地区地处在太湖基础上发育而成的湖沼平原,成陆于7500年前,绝大部分为低洼地。由于泥沙的沉淀差异和历代人民累年挖河垒土,筑圩围垦,形成许多周围高、中间低的圩田,所以地貌比较复杂。地面高程为吴淞零上3.2~4.2米。
        泗泾下塘街泗泾处于平原感潮河网地区,镇区内水面积约占11%,共有大小河道103条,其中市县级河道4条,乡级河道53条,支河46条。此外还有大量的溇、沟、塘,彼此交织成网,相互沟通,形成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镇内主要河流有东西向的泗泾塘、淀浦河,南北向的通波塘、洞泾港,蟠龙塘、张泾河、祥泽塘、外婆泾等。镇内的河流大多属弱感潮河,水位虽有涨落,但涨落不大,当地俗称“定水河”。   福连桥南头      问了一下:做100个30元,1小时可做50个     油墩子,正宗的口感应该是外酥里嫩。萝卜丝要弄得细,和面粉的比例要正好。炸的时间不能过长,太焦不好吃。皮要炸到脆脆的才正好     倒马桶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