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英雄死亡音效下载:大国崛起的武掠文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2:52:45
    西方大国崛起对于财富赤裸裸的武力掠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大战之后发生了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一种策略上的改变,掠夺的本质并没有变化。只要几个数据就可以说明问题:当今全球2%的人占有50%的财富;全球30亿人口(一半)只占有1%的财富;全球90%的财富集中在北美、欧洲和日澳等少数国家。
    前后两次世界大战对于西方大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列强之间彼此充满民族主义的争斗,只能两败俱伤,甚至可能造成相互毁灭。因此,二次大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渐渐组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富国俱乐部,他们制定了全世界的财富游戏规则,而且,这种游戏规则最大的获益者就是这些俱乐部的成员国,美国由于两次大战中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俱乐部中发号施令的老大。
    与大英帝国相比,战后西方大国的重要改变之一是,以大型跨国公司代替直接管理的殖民地。跨国公司与殖民地相比有几个明显的好处。第一,只要所有权制度在所在国受到保护,经济利益就不会受伤害;第二,只要所在国实行自由经济,跨国公司就一定是当地国家难以超越的经济庞然大物;第三,跨国公司只需要获得所在国的经济利益,而较少负担所在国的文化矛盾、民族冲突等政治负担。
    举例来说,在一个殖民地国家,宗主国还需要在军队、警察、文官管理系统花费大量的成本,但是,利用跨国公司,一样是赚钱,上述成本都可以大幅度减少。因此,跨国公司经济最需要的就是所在国的经济制度与西方大国基本保持一致。之所以说“基本一致”是因为,它不一定需要所在国非是一个“民主自由”制度不可,只要允许跨国公司存在并不受影响,独裁国家也无所谓。
    例如,伊朗独立的时候,民主政体的伊朗决定将西方在伊朗的利益收归国有,美国立即很不高兴。在中央情报局的直接策划下,美国推翻了伊朗的民主政府,将巴列维国王推上台。巴列维统治伊朗期间,美国和伊朗的关系进入黄金时期,美国在伊朗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好处。美国的这样行为激起伊朗民众的强烈不满,霍梅尼就是在这样情势下,号召伊朗人民推翻了巴列维国王。虽然对于伊斯兰政教合一制度有不同的评价,但是,霍梅尼建立的伊朗新国家,不能说不是一个民主制度国家。然而,霍梅尼的民主伊朗再次伤害了美国的利益,美国便帮助另一个独裁者萨达姆向伊朗开战。萨达姆在美国的帮助下稍占上风,但是,萨达姆将本国的利益放在美国利益之上(吞并美国的盟友科威特特),美国便回过头来收拾萨达姆,直到前几天将萨达姆绞死。萨达姆统治伊拉克期间,虽然干了不少坏事,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是伊拉克老百姓生活水平最好的一段时期。未来,被美国强行改变政体的伊拉克将用多长时间恢复到萨达姆时期的生活水平,世界也在拭目以待。
    类似的行为不只在两伊出现。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好的盟友沙特和科威特都是非民主政体的君主制度独裁国家,只不过,这两个国家都允许西方跨国公司在那里自由开展经济活动。
    前几天文章的一些跟贴中,有人提到二次大战以后日本的崛起不是掠夺。这个说法不够全面。我必须说,日本在战后的迅速发展,除了强大的政治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正好赶上了跨国公司的年代。作为一个电视工作者,我一直有一个疑惑。普通群众可能不太知道,电视领域的专业设备绝大多数(99%以上)都是日本制造,全世界科技水平比日本高的,或者相差不多的国家很多,为什么其他国家都不在这个领域同日本竞争,包括美国。后来我明白这是富国俱乐部对世界的瓜分。
    再举一个更清楚的例子。胶片领域,全世界最大的两个跨国公司就是日本的富士和美国的柯达,连奥运会的赞助也是轮番交替。德国有一个爱克发,根本无法共他们竞争,也不想同他们竞争。中国的乐凯曾经想参与竞争,改变世界胶片市场被两大巨头垄断的局面。但是,富士和柯达通过种种手段遏制了中国乐凯的成长,手段之一就是购买你的股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再次看到,自由经济总是偏向于强者。当然,乐凯发展后劲不足还有一个原因是,数码技术渐渐取代了胶片技术。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跨国公司互相勾结共同发财的事例。数码影像技术日本比较领先,但是,在数码电影领域,日本没有大力推广,原因很简单,如果数码电影技术过早地推广,美国还没有做好准备,美国的胶片电影系统岂不一败涂地?所以我说,中国的发展不能走西方的老路,就这个领域而言,中国就应该迅速、大力地发展数码电影,省得张艺谋浪费这么多钱拍一部“大片”,数码电影的效果好过张艺谋的铺张浪费,成本还低很多,还能在这个领域迅速与美国有一争高下的机会。我们现在还在搞一大堆胶片设备,甚至还购买一批西方正想淘汰的设备,等到美国做好了数码电影顺利转轨的软着陆,我们才恍然大悟,又是一个花钱买教训的例子。
    跨国公司为了赚钱也没什么道德可言。乔治-克鲁尼最近有一个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内容讲的就是西方石油公司如何在中东不择手段地赚钱。英国一部电影《不朽的园丁》讲的是西方制药公司在非洲做试验以及疯狂赚钱的故事。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我曾经采访过国内第一个公开自己身份的艾滋病患者宋鹏飞。当时,宋鹏飞的母亲哭着说:美国的约翰逊能活几年,我就要让我儿子也活几年。约翰逊就是那个和姚明一起拍摄艾滋病公益宣传片的NBA明星。当时,美国有控制艾滋病发展的“鸡尾酒疗法”的药物,每个患者每年药费大约2~3万美元。约翰逊当然花得起这个钱。宋鹏飞哪里有钱?不光是宋鹏飞,非洲几百万艾滋病患者都只能在可以有救的情况下眼睁睁地送命。非洲国家早就在说,美国艾滋病药物的天价毫无人道主义精神,但是,美国就是不肯降价。你还以为是艾滋病药物真的成本很贵。几年前,美国艾滋病药物突然降价,降价幅度令人跌破眼睛,每人每年的药费从2~3万美元降到1000~2000美元!你以为是美国药商发善心?内在原因是中国自主开发的中药治疗艾滋病药物即将完成,美国立即以低药价抢先占领市场,同时变相提高中国中药开发的成本。
    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自由经济环境里,要与西方跨国公司竞争是非常困难的。中国现在开始注重自己的“品牌”,那是吃了很多亏以后才总结出来的。以前北京有北冰洋,上海有美加净等自己的品牌。西方跨国公司来了之后,花钱以合资的名义将这些品牌连同工厂、市场一起买下。当时中国人还挺高兴,好几千万哪!结果,跨国公司将你买下之后,立即锁进保险箱,甚至扔进垃圾堆,它买走的是你的市场,从此以后,北冰洋原先的市场上销售的都是可口可乐。中国人自己在开放之前几十年打造的北冰洋品牌就此彻底死亡。因此,我们要向西方学习,除了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之外,也要清楚地了解他们掠夺的本质。
    有些人可能会想,等我们有钱了,也去把西方大跨国公司买下来。这个想法就错了。利比亚的卡扎菲早就这么想过,也这么做过,但是没有成功。卡扎菲由于拥有石油资源,很有钱。他曾经的一个战略就是集中阿拉伯石油国家的经济实力,联合起来同西方打一场经济战争,例如购买西方的银行或者大企业,操控西方的汇市或股市。卡扎菲最早的动作之一就是企图控股意大利菲亚特汽车。意大利人开始可能没有意识到卡扎菲这个举动背后的目的,以为来了大财主,差点同意了。还是美国人比较有政治头脑,立即意识到,卡扎菲的举动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美国向意大利施压,最终由意大利政府出面,否决了卡扎菲的这个收购计划。如今,谁能购买奔驰的股份呢?小股份也许无所谓,如果有谁要购买奔驰的大笔股份,德国政府一定会干预,而且,奔驰的最大股东是德国巴伐利亚地方政府。换句话说,奔驰这个德国最赚钱的工具怎么可能让非德国资本掌握?在这里,自由经济不起作用。近几年,中国企业多次试图购买几家美国公司,都被美国议会否决。联想购买了IBM的一个部分,立即从美国政府的采购名单中被剔除。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新经济,跨国公司瓜分世界的情况更加明显。一个“微软”在全世界所向无敌。世界最大的几家手机制造商控制了世界市场的主要份额。西方社会对于国内的垄断有一定的制约,但是在国际领域内,跨国公司的垄断几乎没有制约。如果说,当年的殖民地制度是西方国家直接在殖民地国家安装了压榨机,那么,现在的跨国公司就是西方国家的大章鱼,伸出无数吸盘,在每个落后国家吸取当地的民脂民膏。如果说,当年的殖民地是光天化日地明抢,现在的跨国公司就是改头换面地暗抢。如果说,西方以前掠夺殖民地是一场枪炮轰鸣的战争和血肉横飞的战场,现在的跨国公司侵略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和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在当今西方社会建立的这样一种世界经济制度下,能够“崛起”的,只不过是亚洲四小龙之类的小国家、小地区而已,而且,随时一场金融风暴就把四小龙数十年的成果全部剥夺。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大国要想“崛起”,几乎是不可能延续西方以前的方式,必须换一种游戏的规则。
    明天接着说。